⑴ 澳大利亞鴨嘴獸因乾旱污染瀕臨滅絕,政府採取了哪些措施
澳大利亞的政府處理非常消極,在已有的事實面前,澳大利亞的環境部長拿老掉牙的《環境法》表示鴨嘴獸不需要保護。澳大利亞的處理非常的規矩,也異常的讓人震驚,不過想想澳洲大火的時候,澳總理在旅遊,環保部長這樣說也就不奇怪了。具體說一下這個澳洲的八卦。
再後來,澳大利亞保護這個物種的方舟主席都發聲了,表示鴨嘴獸是真的找不到了,再次上報,並且找來了媒體。
這位方舟主席叫福克納,他的方舟團隊的長期研究,在各地區發現鴨嘴獸的種群已經鮮少被發現,猜測它們的生存環境已經受到了威脅,並且表示,在已找出來的鴨嘴獸的屍體也是腹中空空,活活餓死的。在接近乾涸的水灘里有各種病菌。或許是因為媒體宣傳得好,福克納的上報引起了社會的重視,至於澳洲政府,還依然在自我催眠著。
按著澳洲的效率,估計如果不是老天爺看不下去來幾場大雨,鴨嘴獸估計得涼。
⑵ 澳大利亞火災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是什麼
破壞植物,降低地表覆蓋率,產生二氧化碳等氣體,加具溫室效應,破壞臭氧層,加具地表水土流失,減少下滲,造成乾旱,減少降水量。
如果天氣炎熱乾旱的情況比以往更嚴重,那麼更危險的火災就會發生,例如2009年南澳大利亞熱浪和黑色星期六叢林大火同時發生,結果造成173人喪生。
主要影響
1、積極影響
特定的澳大利亞本地植物群依賴著叢林大火繁殖,火災時常交替發生,成為了澳大利亞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一些桉樹和斑克木來說,大火可以使植物種子開裂,從而得以生根發芽。大火也促進了新的植被生成,一些別的物種也能夠很快從大火造成的損失中恢復過來。
數千年來,澳大利亞原住民利用野火為自己創造了很多利益,比如清理植被來開闢土地。
2、消極影響
主要的火災旋風會以它們造成嚴重損失的那一天來命名,例如「聖灰星期三大火」。如果天氣炎熱乾旱的情況比以往更嚴重,那麼更危險的火災就會發生,例如2009年南澳大利亞熱浪和黑色星期六叢林大火同時發生,結果造成173人喪生。
3、動物死亡
2020年7月28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發布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到2020年發生的澳大利亞叢林大火,造成了近三十億只動物死亡或流離失所。
⑶ 澳大利亞環境怎麼樣
澳大利亞經濟環境很好,政府對經濟的把控很有效。澳大利亞經濟一向平穩,基本沒有有大起大落的情況。
澳大利亞自然環境特別好,雖然澳大利亞內陸地區不適宜居住,澳大利亞人基本都居住在沿海區域,但是澳大利亞政府對於自然環境的保護還是非常嚴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