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08奧運會澳大利亞男籃球員名單
澳大利亞隊的12人大名單:
大衛-安德森/大前鋒/2.12米
克里斯-安斯特利/中鋒/2.13米
大衛-巴洛/小前鋒/2.05米
安德魯-博古特/中鋒/2.13米
CJ-布魯頓/後衛/1.88米
喬-英格爾斯/後衛/2.03米
帕特里克-米爾斯/後衛/1.88米
布拉德-紐利/後衛/1.98米
馬圖-尼爾森/前鋒/2.09米
肖恩-瑞海吉/前鋒/2.02米
格倫-薩維利/前鋒/1.97米
馬克-沃斯通/前鋒/2.02米
⑵ 澳大利亞有哪些在NBA打球的球員
1、喬·英格爾斯(Joe Ingles):1987年10月2日出生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澳大利亞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小前鋒,效力於NBA猶他爵士隊。2014年短暫效力快船隊,被裁後效力爵士隊至今。
2、帕蒂·米爾斯(Patty Mills):1988年8月11日出生於澳大利亞堪培拉,澳大利亞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控球後衛,效力於NBA聖安東尼奧馬刺隊。2009年-2011年效力開拓者隊,2012年至今效力馬刺隊。
3、安德魯·博古特(Andrew Bogut):1984年11月28日出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澳大利亞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中鋒,2005-2012效力雄鹿隊,2012年-2016年效力勇士隊,後來先後加盟過獨行俠隊、騎士隊、湖人隊,但效力時間不長。
4、本·西蒙斯(Ben Simmons):1996年7月20日出生於澳大利亞墨爾本,澳大利亞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後衛/前鋒,2016年至今效力於NBA費城76人隊。
5、丹特·艾克薩姆(Dante Exum):1995年7月13日出生於澳大利亞堪培拉,澳大利亞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控球後衛/得分後衛,2014年至今效力於NBA猶他爵士隊。
⑶ 澳大利亞哪一籃球俱樂部的歷史最為悠久
應該是墨爾本老虎籃球俱樂部,1984年加澳大利亞籃球-NBL,主教練是阿蘭-維斯特弗。
⑷ 求澳大利亞男籃各球員在倫敦奧運會的球衣號和資料。
澳大利亞12人名單:
號碼 球員 身高 年齡 位置 效力球隊
4 皮特-克勞福德 1.93米 32 後衛 湯斯維爾鱷魚(澳大利亞)Peter Crawford
5 帕特里克-米爾斯1.83米 23 後衛 聖安東尼奧馬刺(美國)Patrick Mills
8 布拉德-紐利 2.01米 27 前鋒 瓦倫西亞(西班牙)Brad Newley
10 大衛-巴洛 2.05米 28 前鋒 穆西亞(西班牙)David Barlow
7 喬-英格爾斯 2.03米 24 後衛 巴塞羅那(西班牙)Joe Ingles
11 馬克-沃星頓 2.02米 29 後衛 黃金海岸(澳大利亞)Mark Worthington
13 大衛-安德森 2.11米 32 中鋒 蒙斯薩那(義大利)David Andersen
14 馬修-尼爾森 2.08米 34 前鋒 希姆基(俄羅斯)Matthew Nielsen(隊長)
6 亞當-吉布森 1.88米 25 後衛 黃金海岸(澳大利亞)Adam Gibson
12 阿隆-貝內斯 2.08米 25 中鋒 卡里瑟斯(希臘)Aron Baynes,
9 馬修-德拉夫多瓦 1.93米 21 後衛 加利福尼亞聖瑪麗學院(美國)Matthew Dellavedova
15 阿萊克斯-馬里奇 2.11米 27 中鋒 帕納辛納科斯(希臘)Aleks Maric
⑸ 澳大利亞男籃國家隊名單及隊員介紹
隊號 球員 身高 位置 俱樂部
11 安斯提 213 中鋒 Caja San Fernando Sevilla
博古特 211 前鋒 密爾沃基雄鹿
巴羅 205 前鋒 Sydney Kings
布魯斯 191 後衛 Baylor University (USA)
5 布魯頓 188 後衛 Sydney Kings
海利維爾 212 中鋒 Lottomatica Virtus Roma
辛德 208 前鋒 Hunter Valley Pirates
坎達爾 193 後衛 Sydney Kings
科克爾特 209 中鋒 St.Mary's College of California
馬克里儂 197 後衛 CoopSette Rimini (ITA)
馬里克 210 中鋒 University of Nebraska (USA)
馬克維奇 190 後衛 KK Crvena Zvezda Beograd
紐利 199 後衛 Townsville Crocodiles
史密斯 194 後衛 Sydney Kings
巴羅 201 前鋒 Sydney Kings
⑹ 2012奧運會澳大利亞男籃陣容
號碼 球員 身高 年齡 位置 效力球隊
4 皮特-克勞福德 1.93米 32 後衛 湯斯維爾鱷魚(澳大利亞)Peter Crawford
5 帕特里克-米爾斯1.83米 23 後衛 聖安東尼奧馬刺(美國)Patrick Mills
8 布拉德-紐利 2.01米 27 前鋒 瓦倫西亞(西班牙)Brad Newley
10 大衛-巴洛 2.05米 28 前鋒 穆西亞(西班牙)David Barlow
7 喬-英格爾斯 2.03米 24 後衛 巴塞羅那(西班牙)Joe Ingles
11 馬克-沃星頓 2.02米 29 後衛 黃金海岸(澳大利亞)Mark Worthington
13 大衛-安德森 2.11米 32 中鋒 蒙斯薩那(義大利)David Andersen
14 馬修-尼爾森 2.08米 34 前鋒 希姆基(俄羅斯)Matthew Nielsen(隊長)
6 亞當-吉布森 1.88米 25 後衛 黃金海岸(澳大利亞)Adam Gibson
12 阿隆-貝內斯 2.08米 25 中鋒 卡里瑟斯(希臘)Aron Baynes,
9 馬修-德拉夫多瓦 1.93米 21 後衛 加利福尼亞聖瑪麗學院(美國)Matthew Dellavedova
15 阿萊克斯-馬里奇 2.11米 27 中鋒 帕納辛納科斯(希臘)Aleks Maric
⑺ 2000年悉尼奧運會美國男籃名單
2000年悉尼奧運會美國男籃名單如下:
賈森·基德、阿蘭·休斯頓、阿隆佐·莫寧、蒂姆·哈達維、文斯·卡特、凱文·加內特、文·貝克、雷·阿倫 、安東尼奧·麥克代斯 、加里·佩頓、謝里夫·阿卜杜·拉希姆。
自1990年代後期起,越來越多美國以外其他國家的球員成為了NBA賽場上的巨星,這些國家本身的籃球也漸漸吸引了人們的注意,加上98年男籃世錦賽因勞資停擺而斷弦,世紀之交的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的夢四隊便自然擔負起了維護美國籃球尊嚴的任務。
2000年悉尼奧運會勞資談判達成後,這支球隊終於再次由NBA職業球員組成並繼承了1996年「夢三隊」的衣缽。雖然其中有一位MVP級別的選手「狼王」加內特,也有數名人氣爆棚的超級巨星如「三雙王」基德、「最強扣將」卡特、「三分神君」阿倫、「投籃模板」休斯頓、「胯下鼻祖」甲殼蟲,且還有「鐵漢」莫寧、「彈簧男」麥克戴斯和「手套」佩頓這樣攻防俱佳的好手,但相較之下不少球員仍只能算是二流選手難以抗衡全球。
(7)澳大利亞男籃5號隊員叫什麼名字擴展閱讀
2000年悉尼奧運會美國男籃情況
參加2000年悉尼奧運會的為夢四隊。夢四隊在時任NBA休斯頓火箭隊主教練魯迪·湯姆賈諾維奇(Rudy Tomjanovich)統帥下參加了在澳大利亞悉尼舉行的2000年夏奧會男籃項目。在坎坷艱辛的奪冠後,他把奧運會冠軍MVP頒給持續高效的全能隊員凱文·加內特(Kevin Garnett)。
夢四的前兩場分組比賽都是大勝,不過之後的對手卻與他們的分差卻越來越小。小組賽中85:76勝立陶宛是夢之隊第一次沒有以兩位數優勢戰勝對手。夢四隊的最大震動是其在半決賽中以85:83兩分之差戰勝立陶宛。如果不是立陶宛球星薩魯納斯·雅西凱維丘斯(Sarunas Jasikevicius)沒有投中終場前的壓哨三分,夢四隊甚至會折戟半決賽。卡特跪地祈禱的畫面成為經典。
2000年10月1日,悉尼奧運男籃決賽上,憑借著加內特的關鍵時刻的穩定表現和文斯·卡特頗為提升士氣地在斷球反擊中飛身跨越法國中鋒弗雷德里克·韋斯(Fredrick Weis)完成史上最佳驚天飛人騎扣——被法媒譽為「世紀灌籃」的死亡之扣(Dunk of Death),夢四隊在男籃決賽中才艱難地以85:75十分之差小勝法國獲得金牌。雖然夢四隊在2000年的悉尼奧運會上衛冕成功,但也正是從此開始,夢之隊逐漸褪去其天下無敵的光環。
⑻ 籃球方面都哪些偉大的球員是5號
你自己要了5號
從此一為偉大的5號就誕生了
呵呵!~~~~~~~
⑼ 澳大利亞男籃5號.特里克·米爾斯的簡介
號碼:5號
生日:1988年8月11日
身高:1.80米
/
5尺11
球隊:NCAA聖瑪麗大學(Saint
Mary』s)
熟悉NCAA的童子或許會記得這個名字。沒錯,上賽季只是大一新生的他曾經面對俄勒岡大學單場砍下37分,率領球隊取得瘋狂的勝利。賽季結束場均14.8分2.1板3.5助1.8斷,被評為WCC賽區最佳新生,同時入選了賽區最佳陣容。綽號」P」的米爾斯速度很快,小個頭在場上竄來竄去突破非常厲害。4歲開始接觸籃球,2006年4月入選耐克籃球峰會的世界隊(8分6助)。2007年7月31日首次代表澳大利亞成年隊出戰,首場比賽就得到11分。並在澳大利亞晉級北京奧運會決賽圈的比賽中有過上佳發揮(替補出場砍下17分戰勝紐西蘭)。還有小艾弗森的外號!未來很不錯的球員!
個人觀點,請勿模仿,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謝謝,祝你好運!
⑽ 澳大利亞男籃公布初選名單 有多名NBA球員入選
澳大利亞男籃國家隊2016年5月底宣布了他們出戰里約奧運會的17人初選大名單,其中包括多名NBA球員和在歐洲聯賽征戰的球員。
具體名單如下:大衛-安德森、卡梅倫-貝爾斯托、安德魯-博古特、阿隆-貝恩斯、Ryan Broekhoff、馬修-戴拉維多瓦、亞當-吉布森、丹特-埃克薩姆、Cameron Gliddon、Chris Goulding、喬-英格爾斯、Nathan Jawaii、Kevin Lisch、達米安-馬丁、帕特里克-米爾斯、Brock Motum和布拉德-紐利。
澳大利亞男籃國家隊主帥Andrej Lemanis說:「教練組已經討論過誰會給我們取得成功的最好的機會問題,還商討了組成球隊的這些球員們。」
在2016年裡約奧運會上,澳大利亞與美國、中國和委內瑞拉被分在了A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