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在澳洲的難民
澳洲難民簽證的申請
2002-05-29 08:27:19
一.難民公約
澳洲是難民公約的簽署國,對符合聯合國難民公約難民定義的人有提供保護的國際義務。如果您符合難民定義的要求,則會獲得永居澳洲的權力。
二.聯合國難民定義
其定義是:一個人由於種族、信仰、民族、黨派、特殊社會團體及政治主張不同,目前處於國籍所屬國家之外,具有充足理由懼怕回到自己的國家會受到迫害,因而不能或不願意接受其原居住國的保護,即是難民。
三.國籍所屬國以外的定義
申請人遞交申請時,必須處於國籍所屬國以外。無論他們是因為受到迫害而離開或者因為在他們離開後情況發生變化而懼怕受到迫害都構成理由。
四.迫害的定義
移民局評審官員在審理案子時,非常注重評估申請人受迫害的可能性,所以申請人在陳述中要盡可能詳細描述受迫害的可能性。而"迫害"並沒有統一的被接受的法律定義。由於種族、信仰、民族、黨派、特殊社會團體及政治主張原因而引起的對人生命和自由的威脅都構成迫害。其它對人權的嚴重侵害也構成迫害的行為。這種行為可以是單一的壓迫行為,也可以是一些單獨不構成迫害但累積構成迫害的行為或手段。
一般情況下,難民所懼怕的迫害指的是那些由他們國家政府或由國家政府所操縱的機構所施加的迫害。但是由於懼怕來自其它組織或機構所施加的迫害也可以成為申請保護的理由,特別是如果申請人能夠證明當局了解並縱容這種行為或當局不願、不能夠提供有效的保護。例如,有些申請人是因為成為暗殺小組或游擊隊的目標。
五. 移民局例舉以下構成迫害的情況:
·對人生命,自由及安全的威脅。
·無償的奴役。
·虐待或者殘酷、不人道或污辱的待遇。
·無理的逮捕、拘禁或流放(在緊急情況下為了保護他人的安全及權利或維持秩序而被認為是有必要採取的措施除外)。
·連續或經常被騷擾、拘禁或逮捕。
·流放及內部流放。
·前特權階層人士被迫參加再教育,這種教育是通過進行體力勞動或施加其它壓力來改變其思想觀點,此即與難民定義中的理由相關。
六. 難民理由
要符合聯合國難民定義,申請人必須提出同難民公約相一致的懼怕受迫害的理由。解釋如下:
·種族:包括所有因民族、人種的原因而受迫害的申請人。
·信仰:包括參加已具有規模之宗教團體及較小宗教組織而受到迫害的申請人。
·民族:申請人因屬於某民族團體而受到迫害。
·特殊社會團體:社會團體沒有嚴格的定義。一般來說,社會團體是由一些具有類似背景和社會地位的人士組成,例如知識分子團體、婦女團體、家庭組織、同性戀組織等。
七. 如何准備到難民上訴庭上訴
若難民申請被拒絕,可以提交申請給難民上訴庭申請復審,步驟如下:
1. 找出拒簽的理由
移民局官員拒絕申請人的申請必須說明申請人為什麼不符合難民的定義。可能會有一些不同的原因,例如:
·移民局認為申請人的申訴可以接受,但申請人的國家已有很大改變,他們現在回國是安全的。
·認為申請人的申訴不可信而拒絕。
·申請人申訴的內容不夠有力,不足以讓人信服其回國後有遭迫害的危險。
·可以接受申請人的申訴但認為申請人受到的只是歧視而非迫害。
拒絕信中所論述的理由可以幫助申請人總結個案中的強項和弱點。但如果申請人只是對拒絕信斷章取義,則可能會被誤導。在上訴法庭時,反駁這些原因是非常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將整個案子的情況提交給上訴庭。
2. 准備辯論
對拒絕信中每個理由都要作答(盡可能詳細)。認為申請人申訴的情況不夠嚴重可能是因為移民局對申請人的國家的情況不完全了解。常見的情況是申請人認為顯而易見的事情而不加以適當的解釋並假設每一個人都了解其情況,但實際上對他人來講卻並非如此。申請人應該根據難民定義將所有能證明自己符合定義的原因都提出來,如果可能的話,對有爭義的申訴提供新證據。
申請表中包括的申請人的在澳配偶、依靠親屬也需要向難民上訴庭用書面形式提供詳細的過去受迫害的經過。如果他們懼怕受到迫害的原因僅僅是因為同申請人的關系的話,就不必要提供此種聲明了。如果配偶或其他親屬有其它申述應向難民上訴庭提出。難民上訴庭有責任審查難民庇護簽證申請表中包括的每一個家庭成員的申訴。申請人還應提出人道方面的申訴。難民上訴庭沒有權力決定或建議申請人以人道理由留在澳洲,只有移民部長有此權力。如果難民上訴庭駁回申請人的上訴,案子會返回移民部。移民部將評審申請人是否可以納入人道類別。如果移民部建議歸入人道類別,個案就會送交給移民部長,由其決定是否發給申請人簽證。
3. 按順序整理材料
難民庇護簽證申請表中的事實往往很復雜,所有將這些事實整理清楚並用一種有條理的方法表達出來是很重要的。按時間順序將文件排列出來也許是個好方法,因為這樣法庭就可以不必閱讀大量文件而能了解事情的經過。如果要在申請中填加補充材料,則需要在附信中解釋這些內容,說明其與申請的關系。
八.成功的難民申請實例
去年下半年,一位來自浙東的林氏先生持有三個月的旅遊簽證,來到本中心咨詢,尋求改變身份的出路,他在來澳前只是一名普通的醫生,信仰天主教育,既沒有商務背景,也沒有資金可供他在澳發展,他顯然無法申請商務簽證,他一開始就沒有信心,說他朋友講,難民申請成功率極低。在我們向他簡述了國際難民公署的難民定義及移民部審批難民申請的程序和方法後,林先生看到了成功的希望,馬上委託本中心著手辦理。
本中心根據林先生的背景,收集了大量守教人士受迫害,亦被阻止守教活動的佐證材料,並根據林先生的經歷,詳細地敘述了林先生回原國受迫害的可能性以及他產生將受迫害的恐懼的原因。在陳述中,我們強調他可能受迫害的潛在危險,陳述林先生的教友在從事教會活動的過程中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移民局審理官員面對這份詳盡充實的難民申請,難以提出拒簽的理由,僅僅五、六周的時間,林先生的難民申請就獲得了批准,其激動、興奮與感激的心情是無法用筆墨來形容的,因為他在海外的妻子和五個孩子也可以馬上由他擔保來澳,一個大家庭即將團聚在澳洲,這是多麼令人激動。
在本中心的協助下,已經有很多家庭通過難民、人道時請獲得居留權,其實,難民申請是一個即簡單又復雜的類別。說它簡單是因為人人可以聲稱因害怕受到迫害而要求政治庇護,而且評審時,只是評審申請人的聲稱是否真實、合理,其恐懼是否很嚴重,受迫害的可能性大小。審理官員並不要求難民申請人一定要提供實質性的證據。說其復雜的原因,是難民申請的陳述必須充實詳盡、合情合理,充分體現您走上成功的保障。評審官員是依據聯合國難民公署制定的難民定義來評審的,其定義見前述。
澳洲政府每年都分配相當大的移民份額給難民與人道申請,難民申請人相對其它類別享有更多的優惠待遇,若滿足一定條件,申請人在等待審理時,可享有工作權力和免費醫療等,澳洲是一個人道主義國家。
⑵ 澳大利亞有多少人口
澳大利亞有2380萬人(2015)。
澳大利亞聯邦(英語: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簡稱澳大利亞。其領土面積7686850平方公里,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擁有很多獨特的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奉行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
澳大利亞(Australia)一詞,原意為「南方的大陸」,由拉丁文 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歐洲人在17世紀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
⑶ 澳大利亞現在總共是有多少的土著人呢
據估計,1788年,當歐洲人首次登陸澳大利亞的時候,這里總共有100萬土著居民。今天,只有20萬土著人了,佔澳大利亞全部人口的2%。
⑷ 澳大利亞有多少人口
截止2021年9月18日,澳大利亞的人口為2569萬。
澳大利亞聯邦,簡稱「澳大利亞」,其領土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四面環海,是世界上唯一國土覆蓋一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此也稱「澳洲」。
有很多獨特動植物和自然景觀的澳大利亞,是一個多元文化的移民國家。澳大利亞總人口2569萬,其中有華僑華人67萬左右,占定居人口的3.41%。
地勢地貌:
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東部山地,中部平原,西部高原。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拔2228米,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東北部沿海有大堡礁。
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萊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澳大利亞
⑸ 澳大利亞是怎麼樣的
【國名】澳大利亞聯邦 (The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澳大利亞一詞,意即「南方大陸」,歐洲人在17世紀初葉發現這塊大陸時,誤以為這是一塊直通南極的陸地,故取名「澳大利亞」,Australia 即由拉丁文 terraaustralis (南方的土地)變化而來。 【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旗地為深藍色,左上方是紅、白「米」字,「米」字下面為一顆較大的白色七角星。旗地右邊為五顆白色的星,其中一顆小星為五角,其餘均為七角。澳大利亞為英聯邦成員國,英國女王為澳大利亞的國家元首。國旗的左上角為英國國旗圖案,表明澳大利亞與英國的傳統關系。一顆最大的七角星象徵組成澳大利亞聯邦的六個州和聯邦區(北部地區和首都直轄區)。五顆小星代表南十字星座(是南天小星座之一,星座雖小,但明亮的星很多)。為「南方大陸」之意,表明該國處於南半球。 【國徽】澳大利亞國徽左邊是一袋鼠,右邊是一隻鴯鶓,這兩種動物均為澳大利亞所特有,是國家的標志,民族的象徵,中間是一個盾,盾面上有六組圖案分別象徵這個國家的六個州。紅色的聖喬治十字形(十字上有一隻獅子、四顆星),象徵新南威爾士州;王冠下的南十字形星座代表維多利亞州;藍色的馬爾他十字形代表昆士蘭州;伯勞鳥代表南澳大利亞州;黑天鵝象徵西澳大利亞州;紅色獅子象徵塔斯馬尼亞州。盾形上方為一枚象徵英聯邦國家的七角星。周圍飾以澳國花金合歡,底部的綬帶上用英文寫著「澳大利亞」。 【國慶日】1月26日(1788年) 【國花】金合歡 【國樹】桉樹 【國鳥】琴鳥。它貌似野雞,常在陸地行走。雄鳥有一條華美無比的琴形尾,並以尾羽開屏的壯觀而聞名。琴鳥的尾羽與希臘的一種七弦琴極為相似,因故得名。它不僅美麗動人,還能模仿其它動物的叫聲,聲音十分宛轉動聽。 千奇百怪的悉尼「鳥人」大賽 【國家政要】總督昆廷·布賴斯 (Quentin Bryce) ,2008年4月被任命為下任澳大利亞總督 ,任期5年;總理陸克文,英文名凱文·拉德(Kevin Rudd),2007年11月當選。 【自然地理】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及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海岸線長約3.67萬公里。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佔大洋洲的絕大部分,雖四面環水,沙漠和半沙漠卻佔全國面積的35%。全國分為東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個地區。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撥2230米,最長河流墨爾本河長3490里。中部的埃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2米。在東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北部屬熱帶,大部分屬溫帶。年平均氣溫北部27℃,南部14℃,內陸地區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部山區500—1200毫米。 【人口】 2177.9萬(2009年3月) ,澳居民中70%是英國及愛爾蘭後裔,18%為歐洲其他國家後裔,亞裔佔6%,土著居民約佔2.3%。他們大多數信奉基督教。英語為通用語言。據統計,澳大利亞的亞裔人口正在迅速增長 。 2049年澳人口數量將增至3500萬人 澳大利亞是典型的移民國家,被社會學家喻為「民族的拼盤」。自英國移民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之日起,已先後有來自世界120個國家、140個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亞謀生和發展。多民族形成的多元文化是澳大利亞社會一個顯著特徵。 英國網站公布早期定居澳大利亞移民的信息 澳大利亞總理向土著居民正式道歉 【首都】堪培拉(Canberra) ,人口約31萬(2000年6月),年平均溫度20℃。 【行政區劃】 澳大利亞全國分為6個州和兩個地區。各州有自己的議會、政府、州督和州總理。6個州是: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兩個地區是:北部地方、首都直轄區。 「南半球的紐約」──悉尼 澳大利亞的「新金山」──墨爾本 【簡史】澳大利亞最早的居民為土著人。1770年,英國航海家詹姆斯·庫克抵達澳大利亞東海岸,宣布英國佔有這片土地。1788年1月26日,英國流放到澳的第一批犯人抵悉尼灣,英開始在澳建立殖民地,後來這一天被定為澳大利亞國慶日。1900年7月,英國議會通過「澳大利亞聯邦憲法」和 「不列顛自治領條例」。1901年1月1日,澳各殖民區改為州,成立澳大利亞聯邦。1931年,澳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1986年,英議會通過「與澳大利亞關系法」,澳獲得完全立法權和司法終審權。
⑹ 澳大利亞有多少人口
截至2019年7月,澳洲總人口2544萬。
其中74%為英國及愛爾蘭裔,5.6%為華裔,2.8%為土著人口,其他族裔主要有義大利裔、德裔和印度裔等。官方語言為英語,漢語為除英語外第二大使用語言。約63.9%的居民信仰基督教,5.9%的居民信仰佛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其他宗教。無宗教信仰或宗教信仰不明人口佔30.2%。
澳大利亞是典型的移民國家,被社會學家喻為「民族的拼盤」。自英國移民踏上這片美麗的土地之日起,已先後有來自世界120個國家、140個民族的移民到澳大利亞謀生和發展。
澳大利亞地處南半球,雖然時差與中國只有2-3小時,但是季節卻完全相反。12-2月為夏季,3月-5月為秋季,6-8月為冬季,9-11月為春季。年平均氣溫北部27℃,南部14℃。
澳大利亞跨兩個氣候帶,北部屬於熱帶,由於靠近赤道,1月-2月是台風期。澳洲南部屬於溫帶。澳洲中西部是荒無人煙的沙漠,乾旱少雨,氣溫高,溫差大;在沿海地帶,雨量充沛,氣候濕潤。
⑺ 為什麼澳大利亞越南人多
隨著中國的對外開放,國力增加,在大洋洲的中國人也越來越多,聽說在紐西蘭,華人已經超過當地土著人:毛利人,成為第二大民族。在澳大利亞的亞洲人中,中國人不少,這也是由於中國人口眾多造成的。亞洲人中越南人及其後裔在澳大利亞也很多,由於越南是一個小國家,變得不太合理,肯定有背後的原因。 但為什麼越南人多呢,聽說在美國、加拿大越南人也挺多的。 後來請教一個新加坡的學者,才知道了一個大概,原來越南人不是從天下掉下來的,而是有歷史原因的,更是一部血淚史。 一、歷史背景: 在冷戰時間,上世紀六十年代,資本主義陣營支持越南南方,吳艷庭政權,社會主義陣營支持越南北方,胡志明政權,雙方投入極大的人力、軍力,打得不可開交,都認為如果越南一丟天下大亂:如果共產黨政權統一越南,將會逐漸顛覆泰國、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當時這些國家的反政府共產黨游擊隊非常活躍),將會使東南亞一片紅,是自由民主的西方陣營的大失敗;如果讓資本主義陣營統一越南,將會直接威脅到中國的家門口。這場戰爭,就是著名的"越南戰爭"。 當時的澳大利亞政府也派兵參與越南戰爭(澳大利亞也參加了朝鮮戰爭),就象目前的伊拉克戰爭一樣,有幫老大哥的優良傳統。 二、越南統一: 從60年代,打到70年代,兩大陣營全力以赴,蘇聯、中國給予越南人極大的幫助,中國甚至派工程兵、防空部隊直接參戰。美國人越陷越深,越打越撥不出來,越打越不對頭,其國內的反戰運動一浪高過一浪。面對美國的窘境,當時的蘇聯心中樂開了花:小樣,看我還不拖死你!讓越南成為消耗美國人的大包袱。後來美國政府認為,這樣耗下來沒有出路。於是在1972年,撤出越南,北方完全佔領南方,社會主義陣營大獲全勝。 1972年,是越南統一的一年,是越南人民趕走美國侵略者的一年。 在西方(包括澳大利亞)的歷史課本中,1972年,西貢淪陷,被紅色政權顛覆。nbsp; 美國大兵跑得干凈,但是當地的老百姓可就跑不了,而且共產黨的"血腥手段"在西方世界是宣傳得是舉世聞名的。 於是,導致了大規模的難民潮。
⑻ 澳大利亞有多少人
1920萬(2000年6月),其中74. 2%是英國及愛爾蘭後裔;亞裔佔4. 9%(其中華人、華僑約45萬人);土著居民佔2%,約37. 5萬人。通用英語。居民中有70. 3%信奉基督教,信奉其他宗教的佔3. 4%,少數信奉猶太教、伊斯蘭教和佛教。非宗教人口佔25. 1%。
⑼ 澳大利亞有接受難民嗎
澳洲人口密度小,自然資源豐富.且是發達國家(澳大利亞).接收難民能緩解國際問題.而對澳洲而言,所帶來的負擔又是完全在承受范圍內.
澳洲政府聲稱其邊境控制政策收效,尋求庇護的難民人數勁挫,但聯合國數字表明全世界的求庇人數都在下降。
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前日在日內瓦發布一份報告,顯示去年三十八個工業發達國家的求庇人數,下降到十六年來最低水平。這些國家包括歐洲、北美、部份亞洲和澳洲。阿富汗和伊拉克的局勢變化,是人數下降的主要因素。
移民部長溫思端(AMANDA VANSTONE)對求庇人數下降表示歡迎,但將其歸功\於政府的強硬政策,有效阻止難民非法進入澳洲,並誓言將這些政策執行到底。但反對黨移民事務發言人費格遜(LAURIE FERGUSON) 給政府「揭底」,稱政府難民政策的作用微乎其微,主要是國際環境變化帶動人數下降,數百萬名阿富汗難民重返家園。
聯合國報告指出,過去三年來阿富汗申請庇護人數勁挫83%。而2001年阿富汗是難民增加的主要地區,有五萬多名尋求庇護者,去年顯著下降到排名第十三位,僅八千八百名。難民公署的一名歐洲官員認為,這明顯反映出推翻塔里班政權帶來的積極變化。而自2002年起伊拉克申請庇護人數也勁挫80%,但去年開始上漲。
報告顯示,目前申請庇護的最大群體來自俄羅斯(30,100名) ,其中多數來自車臣地區。到三十八個國家申請庇護的總體人數,2004年為368,000名,是198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法國去年接收最多的申請人數,為61,000名,美國緊隨其後為52,400名。澳洲和紐西蘭合計接收的難民比例是,每一千名居民中不超過兩名。
去年到澳洲申請庇護人士,最多來自中國(774名) ,其後為印度(231名) 、馬來西亞(185名) 、印尼(144名) 和伊拉克(114名) 。一些歐洲國家如英國、荷蘭和丹麥,近來已考慮收緊庇護申請政策,接收人數正在減少。
澳洲聯合國難民專員公署的發言人ARIANE RUMMERY表示,盡管嚴格的邊境控制政策可能起一些作用,但跨境申請庇護人數本身在下降,這是政府無法邀功的。
⑽ 澳數千名被拘留難民信息遭泄露,這是怎麼回事
接下來大家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事情發生的經過及結果吧。
事情起因:
據報道,聯邦內政部被發現於2014年錯誤地在線上發布了這些人的個人信息,此舉已干擾難民拘留中心9251人的隱私。在這些泄露的數據表格中,包含了這些被拘留者的全名、出生日期、難民拘留期限、住址、船隻抵達詳細信息以及被視為非法非公民的原因。這些信息在內政部網站上公開了8天,在線存檔展示了16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