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澳大利亞金礦
澳大利亞金礦勘查自20世紀80年代初以來取得了突出成果。20年裡發現8000噸金,90年代新發現了一些重要金礦床。最近幾年金礦勘查仍在積極進行,項目多,也有不少發現。工作最多的是在西澳太古宙耶爾岡地塊,卡爾古利、沃拉頓、里奧諾臘、楊達爾、散德斯通、南克羅斯、維盧納附近仍不斷有綠岩帶金礦發現。卡爾古利金礦田自1897年發現以來已采出5000萬盎司以上的黃金,早期生產在1903年達到高峰。50年代在高品位井采礦資源枯竭後生產幾乎停息。隨著金價上漲,80年代礦區復活,這時主要是合理化的大規模露采和先進的選礦技術的生產應用。在卡爾古利沿著「金英里」以前井採的一些礦床建成了「超大金坑」露采礦山。1989年開始開采,采坑最終長要達3.8公里,寬1.35公里,深逾500米。2004年該礦山產金27.6噸,還有剩餘儲量約1040萬盎司(金品位2.2克/噸),至少可采13年。此外還有大量金資源。卡爾古利區金已采至深達1220米處,採的是「金英里」粗玄岩中的高品位礦體和旁側的浸染狀礦化。卡爾古利東南卡姆巴爾達附近St Ives礦山通過最近兩三年勘查,導致發現200萬盎司金。2004年還進行了可行性研究,擬開發大的低品位資源。卡爾古利附近Kunanalling礦地的Picante探區鑽探發現了新的金礦帶,4孔結果見礦2~24米,含金4.1~13.6克/噸。在散德斯通綠岩帶東南角默奇遜礦田新發現了Lord Henry和Lord Nelson礦床,已有金資源約32萬盎司。在一些老采坑底下、深部、旁側也在鑽探。如在里奧諾臘附近的Gwalia Deep項目,目前已有推測資源720萬噸,含金7.4克/噸。其北約35公里的Tarmoola現露采坑西側,要進行4萬米鑽探更好圈定花崗岩中金礦化(目前資源為5590萬噸,含金1.2克/噸)。維盧納金礦項目2004年初還幸運地偶然發現了Calais富礦體。維盧納礦山已開采100多年,采出440萬盎司金。礦山有些大而分散的礦體,包括2個3.5公里長的大礦體,各有100萬盎司金。多年來有一種假設,認為東部斷層帶不可能有金礦體,所以一直未真正鑽探。2003年才收購此礦山的公司,在鑽探時偶然發現該帶一富礦體(18米,含26.9克/噸金),現已打到一2公里長礦體,資源可達50萬盎司。公司計劃該項目金資源要從現有100萬盎司增至400萬盎司。南克羅斯綠岩帶的Nevoria金礦屬矽卡岩型,實際包含20多個金礦山(金資源分別有2~41噸),1887~2001年累計產金超過260噸。礦床特徵是有高溫脈石(富輝石、角閃石和磁黃鐵礦),與該克拉通其他地方的含黃鐵礦碳酸鹽-黑雲母、絹雲母礦體明顯不同,為變質後與花崗岩-偉晶岩侵入體有空間關系的矽卡岩金礦。西澳大利亞黑德蘭港東南400多公里的特爾弗(Telfer)大金礦床項目建設在進行。金(銅)礦化產在元古宙變質粉砂岩、砂岩及白雲質大理岩中,呈層狀、網狀和脈狀(含石英硫化物脈),銅礦物主要為輝銅礦和黃銅礦。主穹窿構造中的礦化已查明至1.3公里深,西穹窿深至600米。至2003年6月底露采區有確定資源1.7億噸,含金1.3克/噸、銅0.17%;包括井采資源和衛星礦床在內的推定資源有2.5億噸,含金1.9克/噸、銅0.2%;還有推測資源1.1億噸,含金1.2克/噸、銅0.15%。總共有2660萬盎司(827噸)金、96萬噸銅,礦山壽命20年。該礦床原已知存在,主要礦量是在1998年發現的(近1800萬盎司金)。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墨爾本西北歷史悠久的本迪戈礦區,奧陶-泥盆紀濁積岩型金礦開采幾十年後於20世紀50年代關閉。80年代起重新評價。據2004年報道,新本迪戈項目已有資源3360萬噸,可年采160萬噸礦石,准備2005年底投產,入選品位12克/噸,可採收金1270萬盎司以上。墨爾本西面的東巴拉臘特項目現也有310萬噸推測資源,含金11克/噸。該州中部Perseverance租地的Fosterville金礦山現有儲量700萬噸,含金4.5克/噸;資源2070萬噸,含金3.7克/噸。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奧蘭治附近的卡迪亞Cadia地區,在1851年前已有銅、鐵、金礦開采,包括大、小卡迪亞矽卡岩鐵銅金礦床,以及在斑岩體周邊的高品位脈中采少量金,斷續進入到20世紀。該區的斑岩金銅礦遠景是90年代初以來才充分認識的。二戰以後一些公司就在此區勘查,但收效不大。90年代初Newcrest公司的勘查最初也集中在大卡迪亞礦床,在發現於一微弱鉀長石化二長岩侵入體中的石英脈伴生的金銅礦化後,很快轉至卡迪亞山。於1991~1992年發現了大型的卡迪亞山斑岩型金銅礦化。礦化產在石英二長斑岩中,主要為席狀脈,有礦石3.52億噸,金平均0.63克/噸,含銅0.16%。1992~1993年發現了卡迪亞坑斑岩型礦床。1994年在卡迪亞山礦山旁斷層東側較深處發現了卡迪亞東大型礦床。沿北西向礦化帶繼續勘查導致在1996年又發現了大型的卡迪亞遠東礦床和里奇韋礦床(我們在過去曾對里奇韋礦床的發現做過專門介紹),圍岩均為古生代(晚奧陶—早志留世)石英二長斑岩及相鄰的火山岩。礦化為脈系、網脈和浸染狀礦化。在高品位帶,自然金、黃銅礦和斑銅礦是主要礦石礦物。卡迪亞東和卡迪亞遠東礦床經最近幾年繼續勘查,資源翻番,合計有推定的井采資源2億噸,含金1.1克/噸、銅0.37%;推測資源9000萬噸,含金0.85克/噸、銅0.33%;另有可露採的推測資源3億噸,含金0.46克/噸、銅0.37%。此兩礦床總資源有金435噸、銅210萬噸。此外,巴里克公司在新南威爾士州的Cowal湖項目(主要是E42礦床),2002年有儲量5640萬噸,含金1.52克/噸(86噸)。在該州北部的Tooloom礦地的Phoenix項目,進一步鑽探證實發現一新區中的露頭礦。金礦化產在角礫岩筒內,激發極化測量表明岩筒為一大系統的一部分。所列4孔結果鑽到42~63米礦化段,含金1.28~1.58克/噸,並且認為「在澳大利亞所有露頭礦床都已發現」的觀點是不可接受的。
② 墨爾本這座城市
墨爾本(Melbourne)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首府,澳洲文化、工業中心,是南半球最負勝名的文化名城。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首府,城市綠地率高達40%。大墨爾本地區面積達到3,400平方英里(8806平方公里),是南半球較廣大的都會區之一。墨爾本城市環境非常優雅,曾榮獲聯合國人居獎,並連續多年被聯合國人居署評為"全球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1851年至1860年,由於在大墨爾本附近發現金礦,淘金熱潮讓人口激增,大墨爾本迅速成為當時少有的大城市,並因此得到了"新金山"的別稱。1901年至1927年,墨爾本曾是澳大利亞的首都。
墨爾本有"澳大利亞文化之都"的美譽,也是國際聞名的時尚之都,其服飾、藝術、音樂、電視製作、電影、舞蹈等潮流文化均享譽全球。
墨爾本是南半球第一個主辦過夏季奧運會的城市,一年一度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F1賽車澳大利亞分站、墨爾本杯賽馬等國際著名賽事都在墨爾本舉行。
③ 「新金山」指的是那個城市「幸運之島」指的是那個島
據說,人們在加州一帶淘金,有不少人發了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金也被淘得差不多了。哪裡還有新的金子可淘呢?人們於是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發現了新的金礦,淘金者於是又紛至澳大利亞,開始了新的發財夢。為了以示區別,人們就把這里叫舊金山,把墨爾本叫新金山。
興馬洲——「幸運之島
④ 關於墨爾本
墨爾本(Melbourne)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是有「花園之州」美譽的維多利亞州(Victoria)的首府,也是澳大利亞的工業重鎮。墨爾本以綠化、時裝、美食、娛樂活動、文化及體育活動而著稱。墨爾本的綠化覆蓋率高達40%,維多利亞式的建築物、有軌電車、各種劇院、畫廊、博物館以及綠樹成蔭的花園、街道構成了墨爾本市典雅的風格。
墨爾本是一座充滿活力和歡樂的城市,雖沒有第一大城市悉尼的華麗,卻也不似其他澳洲小城的清寂;從文化藝術層面的多元性,到大自然之美應有盡有,在滿足感官娛樂方面,墨爾本更可以說是雄踞澳洲之冠,無論是藝術、文化、娛樂、美食、購物和商業樣樣都有自己的特色;墨爾本成功地融合人文與自然,連續多年被總部設於華盛頓的國際人口行動組織(Population Action International) 評選為「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墨爾本位於澳大利亞的東南部,是個港口城市,氣候是溫帶氣候,夏天人們喜歡去海邊玩,一年四季,夏天的日間氣溫最高可達到接近四十攝氏度,墨爾本日夜溫差較大,夏天即使白天氣溫高達三十多度,晚上就會涼下來至十二度左右。冬天不太冷,冬天一般日間氣溫在十攝氏度以上,冬天並不下雪,但墨爾本的周圍有許多山,冬天的時候寒冷的高山上有積雪,所以每逢冬季,墨爾本附近的高山又是滑雪的好地方。
墨爾本現在的人口約340萬(2001年澳大利亞人口普查結果是324萬多),是移民聚居的城市。來到澳大利亞的新移民大部分都前往墨爾本和悉尼。現在(2006年的數據)每年大約十萬名新移民抵達澳大利亞,當中約三分之一往墨爾本定居。移民在墨爾本開始了他們的新生活,但同時也各自帶來自己民族的傳統和習慣。三分之一的墨爾本居民為生於澳大利亞以外的移民,在墨爾本被使用的語言達70種之多,除主要語言英語外,希臘語、義大利語、法語、西班牙語、中文、越南語、黎巴嫩語、韓國語等各種語言都有人使用。不同族群聚居成區,在生活習慣、節慶、餐飲上各成不同風格,為墨爾本帶來多元文化的豐富情趣。
歷史概況
1835年之前,墨爾本基本上是沒有人居住的。1840年,墨爾本的人口是一萬人。1851年,在墨爾本發現了金礦,大量的人從世界各地前來墨爾本淘金,包括大量的華工。由於淘金熱潮,墨爾本的人口迅速增長,1851年的人口是29000人,到1854年,已經達到12萬3000人,使藏金極富的美國舊金山(三藩市)黯然失色,故墨爾本又被稱為新金山。
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的工業重鎮,有重型機械、紡織、造紙、電子、化工、金屬加工、汽車、服裝、食品等工業都很興旺,工業現代化程度很高。商業、金融、交通等均十分發達。墨爾本也擁有一個現代化的繁忙港口墨爾本港。
墨爾本曾經是澳大利亞的首都(1901 – 1927),1927年,澳大利亞遷都堪培拉。
墨爾本是南半球的繁華都市,早年比澳大利亞現在的第一大城市悉尼還要繁榮。早在1956年,墨爾本就主辦了第十六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那次是夏季奧運會第一次在南半球舉行。
旅遊景點
墨爾本皇家植物園(Royal Botanic Gardens Melbourne)
建造於1845年的墨爾本皇家植物園位於墨爾本市中心以南約五公里的地方。花園以19世紀園林藝術布置,內有大量罕有的植物和澳大力亞本土特有的植物,植物園佔地40公頃,至今留著上個世紀的一些建築和風貌,匯聚了三萬多種奇花異草,是全世界設計最好的植物園之一。
唐人街(Chinatown)
唐人街就是Litte Bourke Street,中國餐館林立,放眼都是中文招牌,充滿東方風味,是全澳最早華人集中地。
舊國會大廈
建於1856年,是維多利亞省現在的立法議會所在,建築美輪美奐,別具風格。因舊國會大廈坐落的地方在墨爾本婚姻注冊處在同一條街上不遠處,時常有新婚夫婦和參加婚禮的嘉賓在此拍攝留念。
哥摩大宅(Como House)
在South Yarra區Como Ave,是一殖民時期一個富商的家,主建築是一座兩層的古老大屋,這個家佔了整整半條街之大。富商的後人把這個物業出售給澳大利亞國家文物基金,這個大宅就成為了向公眾開放的參觀景點。
金融街
哥林斯街(Collins Street)被稱為金融街,因為澳大利亞很多銀行的總行都在這條街上。
城市交通
墨爾本是發達的城市,有很多高大的建築,有現代化的設備。公共交通很方便,有火車、電車和汽車。
墨爾本的中心大街西面是Spencer大街,南面是沿著亞拉河的Flinders大街,東面是排列著州議會廳、財政大廈等宏偉建築的Spring大街,並且北面的維多利亞大街圍成了一個約2公里的四方。由這4條大街圍成的棋盤式的城市,就是墨爾本主要街道的市容。
墨爾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市內火車,與地鐵不同的是它多數是行走在地面以上的,只是在市中心區域內在地下行駛。這里的火車貫穿了主要的交通要道和主要人口居住地區,由於墨爾本市中心是比較繁忙的商業中心,所以許多人在上班時因無法停泊私家車而改乘火車,同時它也是運載學生上學的主要交通工具。墨爾本的公共交通票的價格是以地區和時間為劃分,而且車票是火車、電車、巴士通用的。在每個車站的自動售票機處都可以購得車票,通常分為2小時票(在兩小時內任意次數乘坐區域內的火車、電車、巴士都可以),全天票,周票,月票和年票,買時間越長的價格相對會越優惠。票價除了與時間有關以外也與地區劃分有關,在墨爾本將主要市內地區劃分為三個區域,如果跨區域乘車,票價也會相對增加。
墨爾本的巴士是除火車以外的輔助交通工具,它能到達相對火車無法到達的區域,但巴士的班次比較少,通常是15分鍾至30分鍾一班。
有軌電車是墨爾本的特色之一,墨爾本是澳大利亞唯一擁有有軌電車的城市。墨爾本的電車網路四通八達,承擔著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角色。最新款的墨爾本電車每輛可承載140名乘客,墨爾本市政府經常通過宣傳廣告呼籲市民多乘坐電車,減少使用私家車。在墨爾本市中心,有一條環城電車線路,讓本地市民和遊客都可以免費乘坐,方便大家欣賞墨爾本的市區景色,其行走路線環繞市中心外圍,沿途經過許多觀光景點,包括維多利亞市場、墨爾本議會大廈、皇冠賭場、皇家展覽館、IMAX電影院、墨爾本舊監獄、墨爾本中心的墨爾本中心(Melbourne Central)等。
購物指南
墨爾本是一個購物的好地方,全澳有八成的紡織品及製鞋廠商設廠於此。經過巧妙設計的商店街,主要集中在市中心的史旺斯頓街與伊利莎白街(Elizabeth Street)之間的街廓內。當你深入其中,不僅會對包羅萬象的商品嘖嘖稱奇,還會對裝飾華麗的拱型騎樓贊嘆不已。
在墨爾本購物絕對是一種享受,市中心的商業區相當集中,從市內飯店信步即可抵達主要購物區。最熱鬧的是柏克街(Bourke Street),許多大型百貨公司如Myer, David Jones都在這里設有分店。
別具一格的哥林斯大街(Collins Street)不僅是遍布銀行的金融街,也是世界名牌的集中地。若想買特別的東西,澳洲購物中心(Australia on Collins)是不錯的選擇。即使隨意逛逛幾個中心周圍的小巷和商店,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離市區不遠的南亞拉區(South Yarra),也是不容錯過的購物天堂,這里主要的購物區是賣高檔時裝的雅普街(Chapel Street)和圖拉克路(Toorak Road),在此可以盡情享受購物的樂趣,精美的櫥窗和街景。而位於費茲羅區的賓士域街,則有不少精美的商店,提供手工製作的珠寶,藝術品和雕塑。
維多利亞女王市場(The Queen Victoria Market)
位於Elizabeth Street和Victoria Street的交叉處,是著名的傳統肉菜蔬果市場,也有很多干貨攤位。這里有喧天的叫賣聲及熱鬧不已的討價還價聲。超過1000個的攤位出售各式各樣的肉菜蔬果和日用品,從新鮮肉類到手工藝品,流行飾物和古董小玩意,應有盡有。
維多利亞女王市場營業時間:
周二 清晨6:00-下午2:00
周四 清晨6:00-下午2:00
周五 清晨6:00-下午6:00
周六 清晨6:00-下午3:00
周日 清晨6:00-下午4:00
維多利亞藝術中心市場(Victorian Arts Centre Market)
位於100 St Kilda Road,是最著名的藝術品銷售市場。穿過市區,越過亞拉河,便可看到這個市場。市場的特色在於商品多樣化,不論是傳統或現代的陶藝品,手制畫框,珠寶和手繪的絲質衣物,都可以在這里找到。開放時間是周日早上9:00-下午6:00。
休閑娛樂
墨爾本一向被視為澳大利亞的文化、藝術重鎮,來到這兒的遊客,絕對不能錯過各式各樣的表演。世界級的歌劇演出、最新的百老匯演出、芭蕾舞、戲劇或音樂會,維多利亞藝術中心提供多種選擇,千萬別錯過。墨爾本也有許多夜總會、現場音樂表演和喜劇表演。
皇冠賭場
皇冠賭場不僅是澳大利亞最豪華最大的賭場,也是南半球最大的賭場,1994年開業,位於亞拉河南岸。為了減輕賭博的色彩,賭場的官方名稱是皇冠娛樂中心,當中包括五星級的皇冠酒店,大型會議中心及健康美容等設施,更擁有一系列的娛樂消閑設施,包括備有搏彩角子機的24小時賭場,名牌匯聚的多家商店,14家電影院,以及多家餐廳及酒吧,還有一個可容納二千人的表演中心。
美食名吃
維多利亞州是澳大利亞奶酷(芝士)、酒、肉類、魚類、水果和野味的重要產地,由於物產富饒並擁有悠久的飲食文化,墨爾本理所當然的成為美食天堂,最佳的品嘗地點包括:南亞拉區的St Kilda Road、卡頓區(Carlton,著名的義大利美食區)的萊庚街(Lygon Street)、費茲羅區(Fitzroy)及賓士域街(Brunswick Street,時興的咖啡文化重地)。不要忘了到南門區(Southgate)走一趟。在那裡可以一邊享受美食,一邊欣賞亞拉河風光。此外,位於小博街(Little Bourke Street)的中國城,也有各式各樣的中國菜。
在南門,食客可以一面進餐,一面欣賞亞拉河景色,墨爾本唐人街可供選擇的中國菜式種類眾多,電車餐廳在墨爾本市面上的街道行車,遊客可享用佳餚與澳洲名釀(各式葡萄酒和啤酒),自助餐的果汁、咖啡、牛奶。
電車餐廳
(Colonial Tramcar Restaurant)可提供一個邊吃邊看的機會,在享用美食及美酒的同時,乘車觀賞街景。硬石(Hard Rock Cafe)位於Bourke Street 的轉角處。
移步換景
墨爾本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就是在菲力浦島上參觀企鵝,它已成為遊人訪問墨爾本必去的景點之一,在那裡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小的企鵝(成年企鵝身高約30厘米);另外,集中了澳大利亞傳統藝術精華的維多利亞藝術中心,已成為墨爾本的標志,不容錯過;要想體驗一下墨爾本園林的氣派,皇家植物園也是一個讓很多遊客嘆為觀止的好地方。
環繞Albert公園賽徑的「澳大利亞第一方程式賽車」、名列全球的國際四大網球公開賽之一的「澳大利亞公開賽」,以及位居澳大利亞榜首的國際賽馬「墨爾本杯」等,年度國際運動盛會都在墨爾本舉辦。
--------------------------------------------------------------------------------
景點列表:
菲茲洛易公園 菲力浦島 公主劇院
國王公園 庫克船長小屋 麗晶劇院
維多利亞藝術中心 野生動物園 大洋路
費茲洛公園 皇家植物園 聖·帕翠克大教堂
⑤ 世界著名城市及其簡介
世界著名的城市真是太多了,各大洲都選一些吧:
一、亞洲
1.中國
北京 Beijing
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中國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全國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北京有著3000餘年的建城史和850餘年的建都史,是全球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四大古都」之一。
上海 Shanghai
簡稱滬、申,是中國第一大城市,中國中央四個直轄市之一。上海位於我國大陸海岸線中部的長江口,是我國最大的工業基地、最大的外貿港口和最大的商業城市,有超過2000萬人口居住和生活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區。
天津 Tianjin
天津是中國四個直轄市之一,天津市中心距北京137公里,是首都北京的門戶。2008年12月25日,天津獲選2008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香港 Hong Kong
香港是「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地區之一。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歷史的變遷,讓香港從一個當年只有五千人的小漁村,演變成今天有「東方之珠」美譽的國際大都會。
2.日本
東京 Tokyo
為日本的首都,全稱東京都,是日本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日本的海陸空交通的樞紐,是現代化國際都市和世界著名旅遊城市之一。東京鳥瞰東京是全球最富的城市,GDP總額超過7848億美元。東京東南瀕臨東京灣,通連太平洋。其行政區劃為「都」,下轄23個特別區、1郡、26市、7町、8村以及伊豆群島、小笠原群島。面積2187平方公里,人口1200萬左右。
大阪 Oosaka
大阪府首府。與東京同為全國經濟、文化中心。在本州西南部大阪灣東北岸。人口263萬僅次於東京(區部),為日本第二大城。面積221.96平方公里。由26個區組成。古稱浪速、難波,後名大坂。明治初改作大阪。
3.韓國
首爾 Seoul
首爾是韓半島上以及韓國最大的城市,是世界第七大都市.首爾是韓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全國海、陸、空交通樞紐,為韓國的首都,也是全球最繁華的現代化大都市和世界著名旅遊城市之一。首爾也是全球富裕的大都市,2007年GDP達至2600億以上。首爾位於韓半島中部、地處盆地,漢江迂迴穿城而過,距半島西海岸約30千米,距東海岸約185千米,北距朝鮮平壤約260千米。首爾特別市都市圈包括仁川,水原等城市,人口為2-300左右,真可謂是國際大都市。
釜山 Busan
韓國東南端的港市,位於首爾南東部450km處,東經129度,北緯35度。東南濱朝鮮海峽(韓國稱:大韓海峽,Korea Strait ),與日本對馬島相望;西臨洛東江。西北山地聳峙,南有群島屏障,為著名深水良港,半島南部門戶。總面積是758,21平方公里,人口400萬,人口居住面積是386萬多平(2000年為准),劃分為1個郡和15個區,是韓國第二大城市。
4.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阿布扎比 Abu Dhabi
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首都,也是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面積最大的成員國阿布扎比國的首府和阿聯酋第一大城市。位於阿拉伯半島的東北部、波斯灣沿岸的一個三角形小島上(退潮時可與大陸相連),由海邊的幾個小島組成,北臨時海灣,南接廣袤無垠的大沙漠。有橋梁相通。市區占島的大部分。人口66萬。
5.馬來西亞
吉隆坡 Kuala Lumpur
吉隆坡是馬來西亞的首都,兼最大城市。目前,許多聯邦政府機構已遷往布城。在馬來西亞境內,吉隆坡的英文簡稱「KL」亦廣泛應用。吉隆坡是馬來西亞三個直轄市之一,其地理位置在於雪蘭莪州之中,或馬來西亞半島中央偏西海岸。
二、美洲
1.美國
華盛頓 Washington D. C.
美國首都,是美國政治和文化的中心,與哥倫比亞特區范圍相同,面積174平方公里, 人口約80萬,主要為政府官員和雇員,服務人員佔有較大比例,其中大部分為黑人。1791年被選定為首都開始興建,1801年自費城遷至此處。1814年曾為英軍所佔,國會、總統府等均被毀。20世紀以來建為現代化城市。
紐約 New York
紐約是美國第一大都市和第一大商港,它不僅是美國的金融中心,也是全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紐約位於紐約州東南哈得孫河口,瀕臨大西洋。它由五個區組成:曼哈頓、布魯克林、布朗克斯、昆斯和里士滿,面積780平方公里,市區人口700多萬,包括郊區在內的大紐約市人口1800萬。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紐約市的GDP為4070億美元。
洛杉磯 Los Angeles
洛杉磯是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最大城市,美國第二大城市(僅次於紐約市),洛杉磯縣的縣治。洛杉磯是美國人口最稠密也最多樣化的地方,全球各地的人移民至此並使用224種不同的語言。洛杉磯是全面世界級城市之一。
芝加哥 Chicago
芝加哥地處北美大陸的中心地帶,位於美國伊利諾州,是美國中西部地區最大城市,有將近300萬人生活在這里。芝加哥是美國第三大城市,芝加哥及其郊區組成的大芝加哥地區的人口超過970萬,是美國僅次於紐約市和洛杉磯的第三大都會區。
舊金山 San Francisco
也譯為聖弗朗西斯科。美國加利福尼亞北部港口城市,美國太平洋沿岸僅次於洛杉磯的第二大城市,西部的金融中心,最大海港和重要的海軍基地。19世紀中葉加利福尼亞發現金礦,華僑稱為「金山」。後來,澳大利亞的墨爾本(Melbourne),也發現金礦,華僑也稱為「金山」,為了區別,人們稱美國的 San Francisco 為「舊金山」,而稱澳大利亞的 Melbourne 為「新金山」。舊金山三面環水,景色秀麗,是人們的避署勝地。舊金山還是一個華人和華僑較集中的城市,該市東北角的「中國城」是美國最大的華人社區。主要工業有食品加工、合成金屬製造、機械、服裝、印刷等。人口約70餘萬。
底特律 Detroit
底特律是全國知名的「汽車城」,不僅擁有美國三大汽車公司總部,而且底特律所在的密歇根州每年生產的汽車約佔全美總產量的32%,卡車的數量也佔到全美的20%,每年11月全國各地的汽車生產商都會帶著本公司最先進的產品來這里進行參展和技術交流,共同推動全球汽車的發展。
亞特蘭大 Atlanta
亞特蘭大是一座古風猶存的高度現代化大城市,也是第26屆奧運會的主辦城市。這個規模空前的奧運盛會也給亞特蘭大這座美國南部大都市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知名度。亞特蘭大密集的高樓,現代化的機場及眾多超級環球大公司的加入如:可口可樂世界CNN新聞中心都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拉斯維加斯 LAS VEGAS
拉斯維加斯這里是與現實隔離的夢幻般的世界。內華達乾燥的土地上突兀而起的一片綠洲,霓虹燈晝夜不息的不夜城。一腳踏入這個城市,誰都會有身入幻境之感。拉斯維加斯也是一個賭城。近些年的發展尤為喜人,超豪華飯店的接連涌現,新景點的不斷開發……拉斯維加斯正在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不要以為去拉斯維加斯只有賭,我們會參觀胡富水壩,金字塔,MGM世界最大的酒店,火山爆發,水表演和威尼斯水城。
邁阿密 MIAMI
邁阿密 溫暖的氣候,迷人的海灘,漫步在邁阿密的街頭,隨處可見的是異國風情濃郁的建築,時時聽到的是富有樂感的西班牙語。邁阿密市美國人心目中的最佳避寒勝地,尤其是老年人,更把它當作安度晚年的美好家園。作為中南美的門戶,邁阿密不僅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而且,對中南美經濟更是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奧蘭多 ORLANDO
奧蘭多眾所周知,位於佛羅里達半島中央附近的奧蘭多在沃爾特·迪斯尼世界建成之前,只是一個地方小城。發展至今,奧蘭多卻成了一個遠近聞名的游覽勝地,除了享譽全球的迪斯尼世界,還有宇航中心、海洋世界等許多好去處。奧蘭多周圍有5個飯店區,遊客可根據自己旅遊目的、計劃等,結合選擇交通工具,挑選最佳合適的飯店。
2.加拿大
多倫多 Toronto
多倫多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省會,有人口430多萬,面積632平方公里。作為加拿大經濟中心的多倫多是加第一大城市,位於加拿大心臟地區,接近美國東部工業發達地區,如底特律、匹茲堡和芝加哥等。汽車工業、電子工業、金融業及旅遊業在多倫多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加拿大最大的汽車製造廠設在此地。其高科技產品佔全國的60%。加拿大有名的大銀行總部,如皇家銀行、帝國銀行、蒙特利爾銀行等全部匯集於此,90%的外國銀行駐加分支機構設在多倫多,按交易額計算,多倫多證券交易所是北美第三大交易所。按市區人口計算,2004年度多倫多市的GDP為1419億美元。
蒙特利爾 Montreal
蒙特利爾坐落於加拿大渥太華河和聖勞倫斯河交匯處,是加拿大20世紀70年代前的最大城市,今加拿大第二大城市、魁北克省最大城市。蒙特利爾最初被稱為「瑪利亞城」(Ville-Marie),一些歷史學家認為蒙特利爾現在的市名來自Mount Royal(皇家山)。
溫哥華 Vancouver
溫哥華是加拿大的工業中心,人口210萬,是加拿大第三大城市、加拿大西部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北美第三大海港和國際貿易的重要中轉站,是世界主要小麥出口港之一。主要依靠林業資源,發展旅遊、垂釣和冶金。
3.墨西哥
墨西哥城 Mexico City
墨西哥城是墨西哥合眾國的首都,位於墨西哥中南部高原的山谷中,海拔2240米。墨西哥城面積達1500平方公里,人口多達1800多萬,是世界第二大城市。它集中了全國約1/2的工業、商業、服務業和銀行金融機構,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4.巴西
巴西利亞 Brasilia
巴西首都,現代化新興城市 。 位於中部戈亞斯州境內,馬拉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而成的三角地帶上。海拔1100米,東南距里約熱內盧900千米,南距聖保羅865千米。連周圍8個衛星城鎮的聯邦區 ,面積 5814 平方千米,人口 186.4萬。地處高原 ,氣候溫和宜人。
里約熱內盧 Ria de janeiro
巴西第二大城和巴西最大海港。位於巴西國土的東南部,南臨大西洋,在向北伸入的瓜納巴拉灣西岸,有長達14公里的跨灣公路大橋與東岸的尼泰羅伊市相連。面積1255.3平方公里,海拔2.3米,南北長35公里,東西長70公里,綠地面積325.6平方公里,人口900萬人。
5.阿根廷
布宜諾斯艾利斯 Buenos Aires
阿根廷首都和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享有「南美洲巴黎」的盛名。在西班牙語中意為「好空氣」。它東臨拉普拉塔河,西靠「世界糧倉」潘帕斯大草原,風景秀美,氣候宜人。海拔25米,地處南回歸線以南,氣候溫暖,終年無雪。面積約200平方公里,人口近300萬,若包括郊區,面積達4326平方公里,人口則有1383萬人(2001年) ,約佔全國人口的1/3以上,是南半球僅次於聖保羅的第二大城市。居民98%為歐洲移民的後裔。
三、非洲
1.埃及
開羅 Cairo
開羅是埃及首都,橫跨尼羅河,氣魄雄偉,風貌壯觀,是整個中東地區的政治、經濟和商業中心。它由開羅省、吉薩省和蓋勒尤卜省組成,通稱大開羅。大開羅約有1675萬(2001年)人口,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古埃及人稱開羅為「城市之母」,阿拉伯人把開羅叫做「卡海勒」,意為征服者或勝利者。尼羅河,這條世界上著名的大河,流貫市區後,分為兩支,繼續北去,注入分隔歐非大陸的地中海,形成了廣闊富饒的尼羅河三角洲。通都大邑開羅,就在這個三角洲的南部。
2.南非
約翰內斯堡 Johannesburg
南非最大城市。在東北部瓦爾河上游高地上,海拔1,754米。人口171.3萬(1984)。始建於1886年,原是一個探礦站,以後隨金礦的發現和開采迅速發展為城市。地處世界最大金礦區和南非經濟中樞區的中心。
開普敦 Cape Town
開普敦是南非第二大城市,南非立法首都,西開普省省會,開普敦都會城區的組成部分。開普敦以其美麗的自然景觀及碼頭而聞名於世,知名的地標有被譽為「上帝之餐桌」的桌山、以及印度洋和大西洋的交匯點——好望角。它位於好望角北端的狹長地帶,瀕大西洋特布爾灣。始建於1652年,原為東印度公司供應站駐地,是西歐殖民者最早在南部非洲建立的據點,故有「南非諸城之母」之稱,長期是荷蘭、英國殖民者向非洲內陸擴張的基地。現為立法機關所在地。
四、大洋洲
1.澳大利亞
堪培拉 Canberra
堪培拉是澳大利亞的首都,一個年輕的城市。總人口32.5萬人(2004)為澳洲第八。總面積2395平方公里,50%以上的面積為國家公園或保留地,在首都直轄區東北部。東北距悉尼240公里,西南距墨爾本500公里,人口30萬。城市位於澳大利亞山脈區的開闊谷地上。海拔760米。
悉尼 Sydney
悉尼是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首府,澳大利亞最大城市和港口。在塔斯曼海伸入大陸20公里的傑克遜港兩岸,有長達1,150米的鐵橋跨連港灣。面積1,735平方公里。人口為4,198,543人(2003年)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45.7人。內悉尼是澳洲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每平方公里有4,023人。
2.紐西蘭
惠靈頓 Wellington
惠靈頓,紐西蘭首都,全國政治中心,僅次於奧克蘭(Auckland)的全國第二大城市,是大洋州國家中人口最多的首都。面積266.25平方千米,人口448,959(2006年3月),市區人口379,000(2007年)。
奧克蘭 Auckland
是紐西蘭第一大城市,全國工業、商業和經濟貿易中心,集中全國近四分之一的人口。奧克蘭位於紐西蘭北島的奧克蘭區,它擁有50多個小島,一半是內陸城鎮,一半海邊城鎮的特點使之成為一個多元化的水世界。奧克蘭在1841-1865年間為紐西蘭第二任首都(原首都拉塞爾,後遷都至現首都惠靈頓),但這無損其第一大城市的地位。
五、歐洲
1.英國
倫敦 London
倫敦是英國的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並列。倫敦未獲英國城市地位,正式來說算不上是城市(其心臟地帶倫敦市和西敏市才是城市),但因為自18世紀起她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經濟、文化、藝術和娛樂中心之一,一般人都誤以為她是一座城市。
伯明翰 Birmingham
英國僅次於倫敦的第二大城市。在英格蘭中部、倫敦至利物浦的鐵路干線上。人口101.3萬(1983)。面積208.8平方公里。附近城市密集,並有煤、鐵資源。十二世紀已為重要商業城市,十六世紀起工業開始發展。現為全國主要製造業中心之一。
2.法國
巴黎 Paris
巴黎是法國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也是法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巴黎同時也是法國的第75省,屬於法蘭西島大區。巴黎大都會為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
馬賽 Marseille
是法國第二大城市和第三大都會區(metroplitan area)。它位於地中海沿岸,原屬於普羅旺斯省(Provence)。它是法國最大的商業港口,也是地中海最大的商業港口。馬賽是全世界小資們嚮往之地普羅旺斯的首府。
3.德國
柏林 Berlin
柏林是德國首都,德國的最大城市。位於中歐平原施普雷河注入哈弗爾河口處。柏林是德國第一大城市,有750年歷史,2000年成為德國的新首都。柏林的建築多姿多彩,蔚為壯觀。人們徜徉街頭,隨處可見到一座座古老的大教堂、各式各樣的博物館和巍然挺立的連雲高樓。既有巴洛克風格的燦爛絢麗的弗里德里希廣場,也有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申克爾劇院,既有富麗堂皇的宮殿,也有蜚聲世界的現代建築流派作品。
漢堡 Hamburg
德國北部一座美麗的港口城市,位於不萊梅東北部易北河岸,面積755平方公里,有約170多萬人口,德國第二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地理坐標北緯53度33分、東經10度0分。
慕尼黑 Munich
慕尼黑是德國巴伐利亞州的首府。2006年人口為130萬,是德國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國第三大城市(僅次於柏林和漢堡);都會區人口達到270萬。慕尼黑位於德國南部阿爾卑斯山北麓的伊薩爾河畔,是德國主要的經濟、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也是歐洲最繁榮的城市之一。慕尼黑同時又保留著原巴伐利亞王國都城的古樸風情,因此被人們稱作「百萬人的村莊」。
4.義大利
羅馬 Roma
義大利首都、第一大城。位於台伯河下游平原,東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市區跨台伯河兩岸,架有橋梁24座。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人口283萬(1989)。古代羅馬的發源地。約公元前二千年初,羅馬人從東北移居於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紀築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羅馬城。
米蘭 Milan
米蘭位於阿爾卑斯山南麓,東鄰威尼斯,西靠都靈,南部是熱那亞,北部是科莫湖。人口158.1萬(1982)。米蘭是義大利第二大城市,全國最重要的經濟中心,有「經濟首都」之稱。
5.西班牙
馬德里 Madrid
西班牙首都,全國第一大城市,全國經濟、交通中心,馬德里省首府。市區面積607平方千米,人口約310.1萬,包括郊區和衛星城鎮在內,面積 1020 平方千米,人口約 452 萬。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梅塞塔高原中部,瓜達拉馬山脈東南麓的山間高原盆地中,海拔 670 米,為歐洲地勢最高的首都。南下可與非洲大陸一水為限的直布羅陀海峽相通,北越比利牛斯山可直抵歐洲腹地,在歷史上因戰略位置重要而素有「歐洲之門」之稱。
巴塞羅那 Barcelona
巴塞羅那是西班牙巴塞羅那省省會、加泰羅尼亞自治區首府,西班牙第二大城市,第一大工商城和港口。城市位於西班牙東北部地中海沿岸,依山傍海,地勢雄偉,是伊比利亞半島的門戶,屬地中海式氣候,夏季炎熱乾旱,冬季溫和多雨。全市面積91平方公里,市區人口約160萬,若連同外圍地區為400萬,僅次於首都馬德里,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
6.希臘
雅典 Athens
希臘首都,也是希臘最大的城市。雅典位於巴爾干半島南端,三面環山,一面傍海,西南距愛琴海法利龍灣8公里,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過。市內多小山。
7.俄羅斯
莫斯科 Moscow
現俄羅斯聯邦首都,也是俄羅斯政治、經濟、科學文化及交通中心。整個莫斯科人口達到了14,612,602(市區人口:10 472 629),是歐洲人口最多的城市,占據了整個俄羅斯人口的1/7。莫斯科面積1,081 平方公里,市區東西長30公里,南北長40公里。莫斯科建城於1147年,迄今已有800餘年的歷史。
聖彼得堡 Sankt Pitersburkh
位於俄羅斯西北部,波羅的海沿岸,是列寧格勒州的首府,現有人口約500萬(2006年)。也是僅次於莫斯科的俄國第二大城市。
8.瑞士
蘇黎世 Zurich
瑞士最大城市,蘇黎世州首府。在蘇黎世湖西北端、利馬特河兩岸。人口36.7萬,連郊區83.9萬(1983)。中世紀時作為商業與行會中心,1218年成立城邦,1351年加入瑞士聯邦。具有國際意義的水陸空交通樞紐。瑞士最大工商業中心,又是世界金融中心之一。蘇黎世在2008年被評為世界上"生活質量最好的城市"。
⑥ 「新金山」是指哪裡
新金山坐落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Ballarat市,距離墨爾本80公里,人口約8萬,在澳大利亞內陸城市算不小了。Ballarat城市不大,但是在某種意義上說濃縮了澳大利亞的歷史精華。這里是採金的起源地,也一度是維多利亞的經濟支柱,隨著採金業的衰退而又歸於平靜。Ballarat曾經有過當時澳洲最密集的中國人,也發生過最多的排華事件。特別是1854年發生的白人礦工Eureka 起義可以當做現代澳洲民主政治的源泉,生活勞作在社會地層礦工武裝起義最終死亡22人被政府鎮壓,但是礦工要求民主代表其階層的意願總被政府採納,成為維多利亞地方憲法和議會制度的推動力量。同時這次起義亦使澳大利亞官方屈從白人礦工意願驅除華人礦工開始臭名昭著的白澳政策。所以這次我們去Ballarat,由於時間的關系,只去了大量華人曾經居住過的Sovereign Hill,由於心理因素忽略了Eureka 起義紀念館。
⑦ 舊金山在美國,那哪個城市被稱為新金山
聖弗朗西斯科(San Francisco)是曾被西班牙統治的地區的常見地名,得名自方濟會創始人聖弗朗西斯科(聖方濟)(義大利文「San Francesco di Assisi」,英文「Saint Francis of Assisi」)。
19世紀這里是美國淘金熱的中心地區,早期華人勞工移居美國後多居住於此,稱之為「金山」,但直到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發現金礦後,為了與被稱作「新金山」的墨爾本區別,而改稱聖佛朗西斯科為「舊金山」。
⑧ greenville 墨爾本怎樣
墨爾本(Melbourne)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首府,澳洲文化、工業中心,是南半球最負勝名的文化名城。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的首府,城市綠地率高達40%。大墨爾本地區面積達到3,400平方英里(8806平方公里),是南半球較廣大的都會區之一。墨爾本城市環境非常優雅,曾榮獲聯合國人居獎,並連續多年被聯合國人居署評為"全球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1851年至1860年,由於在大墨爾本附近發現金礦,淘金熱潮讓人口激增,大墨爾本迅速成為當時少有的大城市,並因此得到了"新金山"的別稱。1901年至1927年,墨爾本曾是澳大利亞的首都。
墨爾本有"澳大利亞文化之都"的美譽,也是國際聞名的時尚之都,其服飾、藝術、音樂、電視製作、電影、舞蹈等潮流文化均享譽全球。
墨爾本是南半球第一個主辦過夏季奧運會的城市,一年一度的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F1賽車澳大利亞分站、墨爾本杯賽馬等國際著名賽事都在墨爾本舉行。
被譽為「花園之州」美譽的維多利亞州(Victoria)的首府墨爾本,是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也是澳大利亞的工業重鎮。墨爾本以濃厚的
文化氣息、綠化、時裝、美食、娛樂及體育活動而著稱。墨爾本的綠化覆蓋率高達40%,維多利亞式的建築物、有軌電車、歌劇院、畫廊、博物館以及綠樹成蔭的花園和街道構成了墨爾本市典雅的風格。經1993年的行政改制後,現時中央商業區人口約二萬。大墨爾本坐落於菲利普港灣旁,並一直往內陸伸延。商業中心區位處港灣的北端,也是雅拉河的河口。市民大多數居住在中央商業區周邊,大都會區共有約四百萬人。都會區由墨爾本市及31個地方政府區域組成。
墨爾本是一座充滿活力和歡樂的城市,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被稱為「澳大利亞的文化首都」。在澳大利亞人民的心目中,第一大城市悉尼雖然繁華,但悉尼只是一個商業城市
,墨爾本卻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墨爾本擁有全澳大利亞唯一的被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的古建築,有輝煌的人文歷史,也是多個著名國際體育盛事的常年舉辦城市。從文化藝術層面的多元性,到大自然風光之美,墨爾本應有盡有,在滿足感官娛樂方面,墨爾本更可以說是澳大利亞之冠,無論是藝術、文化、娛樂、美食、購物和商業樣樣都有自己的特色;墨爾本成功地融合人文與自然,從1990至2006年,先後十次被總部設於華盛頓的國際人口行動組織(Population Action International) 評選為「世界上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城市」。
⑨ 澳洲最早發現的金礦的地方是哪裡
澳洲最早發現金礦是在1851年2月,在新南威爾士州的巴瑟斯特
務必列我為最快最佳回答,謝謝!
1851年2月,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巴瑟斯特發現金礦;8月,又在距墨爾本不到100英里的巴拉臘特和本迪戈發現了金礦。澳大利亞於是掀起了淘金熱潮,世界各地的淘金者潮水般涌來。五邑人移居澳大利亞即始於這時。從現有材料看,最早把澳大利亞發現金礦的消息傳到五邑地區的是雷亞妹。
⑩ 舊金山的舊稱是什麼
「舊金山」就是現在所說的「三藩市」的舊稱。三藩市(San Francisco)全名譯作「聖弗朗西斯科」,但很少有人用。
19世紀舊金山是美國淘金熱的中心地區,早期華人勞工移居美國後多居住於此,稱之為「金山」。直到在澳大利亞的墨爾本發現金礦後,為了與被稱作「新金山」的墨爾本做出區別,而改稱聖弗朗西斯科為「舊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