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澳大利亞墨爾本易發生哪些自然災害

澳大利亞墨爾本易發生哪些自然災害

發布時間:2022-05-21 14:16:50

A. 澳洲墨爾本發生過什麼自然災害地震過嗎

去年底發生過規模不大的洪水,澳洲南部有過小地震。不用擔心,總的說來澳洲的自然災害不多,氣候乾旱,這幾年常刮沙塵暴。

B. 澳洲墨爾本發生過什麼自然災害地震過嗎

去年底發生過規模不大的洪水,澳洲南部有過小地震.不用擔心,總的說來澳洲的自然災害不多,氣候乾旱,這幾年常刮沙塵暴.

C. 澳大利亞什麼季節易發生森林火災

澳洲中部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乾旱少雨形成沙漠
同樣因為副高壓的影響
南部的森林常常會受到從北部刮來的乾燥炎熱的盛行風的影響
產生森林火災
森林火災不僅會破壞地表植被減少生物多樣性
更會污染空氣

D. 澳大利亞天災不斷:森林大火剛被撲滅,又面臨洪水威脅,為何多極端天氣

澳大利亞天災

澳大利亞《新日報》日報道稱,澳大利亞帕斯山火受降雨影響,大部分被撲滅,當地消防部門降低了山火的威脅水平。但出乎意料的是,極具毀滅性的暴風雨將席捲西南地區,帶來洪水的威脅。

據報道,澳大利亞此次火災至少燒毀了86棟房子,影響了約1萬1千公頃的土地。大火對當地電力基礎設施造成嚴重破壞,約300棟房子仍處於停電狀態。相關人士表示,目前火勢得到控制,部分道路重新開放,部分居民獲准返回宿舍。

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尤其是近年來,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的發生越來越頻繁和激烈,這讓科學家們非常擔憂。那麼,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頻繁發生的原因是什麼呢?科學家認為,這是溫室氣體濃度增加、全球變暖、厄爾尼諾現象、地球自身動態運動、人類對自然的干預、太陽輻射變化、地球軌道偏離等內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科學家還認為,地球對氣候變化有一種自然的反饋機制,它可以擴大或減少外部積極和消極的力量,以維持地球氣候系統的穩定。沒有這樣的機制,氣候系統可能會走向極端,要麼太熱要麼太冷。然而,如果外界壓力過大,可能會導致氣候系統崩潰,因此災難性的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會頻繁發生。

E.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面臨著怎樣的災難局面

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州,將面臨多重打擊,一個是新冠疫情,另一個是H7N7,當然這些直接的打擊只是表面上的,還會有因此帶了的社會問題,這些問題才是最為致命的,災難性的,就像他們自己宣布的一樣,進入"災難狀態」,無論是對人,對經濟,對社會都是無法估量的損失,這一切可能還要從那場大火說起。

維多利亞州也是澳大利亞目前新冠疫情最嚴重的州,2日晚,該州州長宣布進入災難狀態,升級防控措施,對該州首府墨爾本實施宵禁,維多利亞州大部分地區將從5日開始,實施防疫三級響應,餐館、健身房、酒吧等公共場所從5日起也將關閉,我覺得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會有更多的地方,乃至整個國家需要封閉,是對自己國家的負責,也是對人類的負責。

接下來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經濟問題,現在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獨自運行與世界之外,大家都是一個共同體,而一旦出現停滯不動,將會帶來經濟衰退的問題,會有人一次挨餓,過去那些沒有積蓄的人來說,將是災難的開始,「家有餘糧心不慌」這句話到什麼時候都適用,我們還是要提高警惕。



F. 澳大利亞為什麼會發生山火

澳大利亞的山火是因為高溫引發的,森林大火已經持續數月,截止2020年1月初,在這一場浩劫中,澳大利亞山火已經蔓延超1000萬公頃,造成了28人死亡。在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州,有包括20000隻考拉在內的5億只動物葬身火海,而全澳大利亞死於這場山火的動物總數已超10億,眾多物種瀕臨滅絕。

(6)澳大利亞墨爾本易發生哪些自然災害擴展閱讀

1、近年來,澳大利亞極端自然災害頻發:2018年遭遇百年未有的乾旱;2019年「災難級別」山火肆虐東部和南部山區,2019年12月,極端高溫天氣又加劇山火蔓延,悉尼、墨爾本等主要城市的氣溫一度突破45℃。一段時期以來,澳大利亞政府的氣候政策幾經搖擺。

2、澳大利亞政府一度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一個拒絕簽訂《京都議定書》的工業化國家。直到2007年,澳大利亞才簽署了《京都議定書》,2016年正式批准了《巴黎協定》,並確定了新的減排目標。

3、目前澳大利亞的氣候政策又面臨著新的挑戰。現任的莫里森總理就任之後,化石能源利益集團不斷加強游說力度,澳大利亞的氣候政策開始發生轉向,雖然沒有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但是放棄了對澳大利亞減排目標的立法工作,也放棄了有利於減排的《國家能源保障計劃》,大力扶持和推動煤炭、油氣的開發、生產和出口。澳大利亞的碳排放量在近些年持續上升,並且呈現加速趨勢。

G. 近來幾年全世界發生的自然災害

2009年
一月
1月2日——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縣(北緯31.9°,東經104.2°)發生4.7級地震。
1月4日——阿富汗北部興都庫什山脈發生里氏5.9級地震,震中位於距阿富汗首都喀布爾東北255公里處的興都庫什山脈一帶,震源位於地下220.8公里處。
1月4日——印度尼西亞西巴布亞省馬諾誇里地區發生里氏7.6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公里,至少造成4人死亡。
1月8日——哥斯大黎加首都聖何塞附近發生里氏6.2級地震。
1月15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北緯31.3°,東經103.2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約21公里。
1月17日——貴州省畢節地區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北緯26.9°,東經104.2°)發生4.0級地震。
1月19日——南太平洋的新喀里多尼亞附近海域發生里氏6.8級地震,震中在洛亞蒂群島附近,位於新喀里多尼亞首府努美阿東部455公里處,震源深度約33公里。
1月22日——新喀里多尼亞的洛亞蒂群島東南部發生里氏6.3級地震。
1月24日一一美國阿拉斯加州南部發生里氏6.1級地震。
1月24日——薩爾瓦多南部的太平洋海域發生了里氏5.2級地震,震中位於拉利伯塔德省附近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為56.6公里。
1月2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北緯43.3°,東經80.9°)發生5.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公里。
1月28日一一薩爾瓦多西部太平洋海域發生里氏5.1級地震,震中位於松索納特省附近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為47公里。
1月30日一一紐西蘭北島普倫蒂灣地區發生里氏4.5級地震,震中位於北島普倫蒂灣奧波蒂基東北40公里處,震源在地表以下40公里處左右。
1月31日一一墨西哥南部地區發生里氏5.3級地震,震中位於南部格雷羅州附近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25公里。
二月
2月1日——四川省廣元市青川縣 (北緯32.5°,東經105.3°)發生4.5級地震。
2月8日——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北緯30.9°,東經103.2°)發生4.3級地震。
2月9日——秘魯西北部皮烏拉省附近海域發生里氏5.3級地震,震中位於皮烏拉省塞丘拉地區海岸以西123公里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為15公里。
2月14日一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塔城地區額敏縣發生里氏4.6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46.7°,東經84.7°。
2月15日一一尼加拉瓜西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里氏4.1級地震,震中位於尼首都馬那瓜以西125公里處的波內洛亞海濱浴場附近,震源深度約為15公里。
2月15日一一日本東北部岩手縣海域(北緯40.3°、東經142.5°)發生里氏6.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40公里。
2月19日一一紐西蘭北部海域的克馬德克群島發生里氏6.8級地震,震中在拉烏爾島東北260公里處(南緯27.37°,西經176.45°),震源在地表以下62公里處。
2月20日一一巴基斯坦北部以及巴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里氏5.4級地震,震中位於印控克什米爾的巴拉穆拉地區。
2月20日一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柯坪縣發生里氏5.2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40.7°,東經78.7°。
三月
3月1日一一尼加拉瓜西部太平洋海域發生里氏5.0級地震,震中位於尼西部科林多港附近海域,震源位於海底57.6公里處。
3月6日一一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墨爾本發生里氏4.6級地震,震中位於墨爾本東南約90公里處。
3月9日一一瓜地馬拉發生里氏5.4級地震,震中位於瓜地馬拉西南部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為155.7公里。
3月11日一一智利中部地區發生里氏5.5級地震,震中位於智利中部城市洛斯安第斯東北160公里處,震源深度為11.6公里。
3月12日一一巴拿馬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里氏6.2級地震,震中位於奇里基省首府戴維市以南310公里處,震源深度為10公里。
3月12日一一哥斯大黎加東南部邊境海域發生里氏6.5級地震,震中位於布里卡海角以南280公里處。
3月12日——四川省青川縣發生4.7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32.4°,東經105.0°。
3月13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阿克陶縣發生3.6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39.3°,東經73.7°。
3月16日——印度尼西亞東部北蘇拉威西省發生里氏6.4級地震,震中在梅龍瓜內市東南方向52公里處海域,深度為26公里。
3月18日——澳大利亞第二大城市墨爾本發生里氏4.5級地震,震中位於維多利亞州科倫巴拉地區以北5公里,距維多利亞州首府墨爾本約100公里。
3月20日一一湯加海域(南緯23.0°,西經174.7°)發生里氏7.9級地震,震中在湯加首都努庫阿洛法東南210公里處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約10公里。
3月20日——吉林省四平市伊通滿族自治縣、公主嶺市交界(北緯43.4°,東經124.9°)發生里氏4.3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9公里。
3月22日一一紐西蘭北島普倫蒂灣地區發生里氏5.7級地震,震中位於奧克蘭東南210公里處,震源在地表以下160公里處。
3月25日一一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生里氏6.0級地震,震中位於新不列顛島北部拉包爾附近,震源深度達47.8公里。
3月25日一一尼加拉瓜西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里氏4.3級地震,震中位於尼首都馬那瓜西南部116公里的太平洋海域水下15公里處。
3月26日一一秘魯北部沿海地區發生里氏5.8級地震,震中位於秘魯首都利馬西北約855公里處,震源位於地表以下15.6公里。
四月
4月1日一一巴布亞紐幾內亞北部海域發生里氏6.3級地震,震中在巴新首都莫爾斯比港西北735公里處,震源深度10公里。
4月1日一一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里氏6.1級地震,震中位於明古魯省明古魯市西南方向256公里處海域,震源深度為30公里。
4月4日一一印度尼西亞北蘇拉威西省附近海域發生里氏6.5級地震,震中位於北蘇拉威西省梅隆烏斯東北117公里處,震源深度為10公里。
4月6日一一義大利中部地區發生里氏5.8級地震,震中位於義大利中部阿布魯佐大區的拉奎拉市附近,距羅馬約100公里,震源深度為33公里,已造成294人死亡,1500多人受傷,10人失蹤。
4月7日一一日本北海道以北的千島群島發生里氏6.6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46.2°、東經151.9°,震源深度約10公里。
4月7日一一湯加附近海域發生里氏5.9級地震,震中在湯加首都努庫阿洛法以南145公里處,震源在地表以下84公里處。
4月11日一一墨西哥西部米卻肯州發生里氏4.8級地震,震中位於距薩拉羅卡爾德納斯城西南43公里處。
4月16日一一印度尼西亞西蘇拉威西省發生里氏6.4級地震,震中位於西蘇拉威西省明打威群島南巴蓋島西南32公里處,震源深度為50公里。
4月16日一一智利北部第一大區塔拉帕卡發生里氏6.3級地震,震中位於塔拉帕卡港口城市伊基克西北8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震源深度為10公里。
4月17日一一阿富汗東部楠格哈爾省發生里氏5.5級地震及里氏5.1級餘震,造成至少25人死亡,另有30人受傷。
4月19日一一斐濟附近海域發生里氏5.8級地震,震中在蘇瓦東南425公里處,震源在地表以下566公里處。
五月
5月3日一一瓜地馬拉發生里氏6.1級地震,震中位於瓜地馬拉城西70公里處,震源位於地下104.2公里。
5月10日一一黑龍江省綏化市安達市發生里氏4.5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46.8°,東經125.3°,震源深度約7公里。
5月16日一一紐西蘭北部克馬德克群島附近海域發生里氏6.7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公里。
六月
6月14日一一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附近海域發生里氏6.1級地震,震中位於桑托斯將軍市東南約160公里,震源深度49.6公里。
6月15日一一秘魯南部伊卡省發生里氏5.2級地震,震中位於伊卡省皮斯科市西北部15公里處海域,震源深度為51公里。
6月18日一一紐西蘭北島旅遊城市羅托魯阿發生里氏5.1級地震,震源在地表以下170公里處。
七月
7月9日一一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北緯25.6°,東經101.1°)發生里氏6.0級地震,震中位於姚安縣官屯鄉,震源深度約10公里,造成1人死亡,324人受傷。
7月14日一一台灣花蓮海域(北緯24.1°,東經122.2°)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6公里。
八月
8月11日——印度安達曼群島發生里氏7.6級地震,震中位於首府布萊爾港以北大約260公里處,具體位置為北緯14度,東經92.9度,震源深度約33.1公里。
8月11日——日本靜岡縣附近的駿河灣發生里氏6.5級地震,震中位置為北緯34.8度,東經138.5度,震源深度約20公里。
8月19日——斐濟南部海域發生里氏6.0級地震,震源在地下280公里處。
8月24日——日本東北地區青森縣西北部近海發生里氏5.3級地震,震中位置為北緯41.1度、東經140.3度,震源深度約170公里。
8月28日一一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大柴旦地區東南部發生里氏6.4級地震,震源位於北緯37.6度,東經95.8度。
九月
9月2日一一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附近的印度洋海域發生里氏7.3級地震,震源距海平面約30公里,造成70人死亡、966人受傷、32人失蹤。
9月6日一一阿爾巴尼亞東北部地區發生里氏5.4級地震,震中位於阿爾巴尼亞東北部與馬其頓接壤的迪勃拉地區,距首都地拉那大約100公里。
9月30日一一薩摩亞群島地區發生里氏8.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3公里,造成183人死亡。
9月30日一一印度尼西亞西蘇門答臘省發生里氏7.6級地震,震中位於巴東西北78公里處,震源位於海床以下71公里處,至少造成1117人死亡,1214人受傷,210人失蹤。
十月
10月8日一一萬那杜附近海域發生里氏7.8級地震,震中位於桑托斯島盧甘維爾盧市西北295公里處海域,震源深度約35公里。
10月30日一一日本西南部海域發生里氏6.8級地震,震中位於九州以南的奄美大島和屋久島之間的東北海域,具體位置為北緯29.2度,東經129.9度,震源深度約60公里。
十一月
11月2日——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賓川縣發生里氏5.0級地震,震中位於賓川縣平川鎮(北緯25.9°,東經100.7°),震源深度10公里,造成31人受傷。
11月17日——加拿大夏洛特皇後群島海域發生里氏5.7級地震,震中位於溫哥華西北約668公里處,震源深度約為10公里。
十二月
12月19日——台灣花蓮海域(北緯23.8度,東經121.7度)發生里氏6.7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0公里。
12月21日——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松原市長嶺縣和通遼市科爾沁左翼中旗交界地帶發生4.7級地震。[1]
12月30日——墨西哥北部下加利福尼亞州州府墨西卡利市發生里氏5.8級地震。

2010年一月
1月1日一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發生里氏4.6級地震,震源深度11公里。[4]
1月1日一一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地區仲巴縣隆格爾鄉(北緯30.9度,東經84.0度)發生里氏5.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公里。
1月3日一一秘魯北部沿海地區發生里氏5.7級地震,震中位於秘魯安卡什省首府瓦拉斯西北75公里,震源深度距離地面約為104公里。
1月4日一一索羅門群島(南緯8.9度,東經157.3度)發生里氏7.2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3公里。
1月5日一一台灣宜蘭和花蓮交界外海發生里氏5.5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4.18度、東經121.91度,震源深度為48.4公里。
1月6日一一紐西蘭南島南部海域發生里氏6.0級地震,震中位於南島南部城市因弗卡吉爾西南460公里處,震源深度12公里。
1月9日——台灣屏東市發生4.9級地震,深度為50.7公里。
1月9日——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海域發生里氏6.5級地震,震中位於加州城鎮芬代爾以西33公里處,震源深度為7.6公里。
1月12日——義大利中部馬爾凱大區發生里氏4.0級地震,震中位於馬爾凱大區馬切拉塔省,震源深度大約25公里。震後的海地
1月12日——海地發生里氏7.3級地震,震中位於首都太子港西南約16公里處,震源深度約10公里,至少造成11.3萬人遇難、19.6萬人受傷。
1月17日一一阿根廷南部城市烏斯懷亞東南方向355公里處海域發生里氏6.3級地震,震源深度為10公里。
1月17日一一貴州省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與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交界處發生里氏3.4級地震,震源深度7公里。地震引發山體滑坡,造成5人死亡、1人失蹤、9人受傷。
1月18日一一俄羅斯千島群島發生里氏6.1級地震,震中位於新知島太平洋方向120公里處。
1月18日一一阿根廷西部聖胡安省發生里氏5.5級地震,震中距離聖胡安省首府聖胡安市約30公里,震源深度為113公里。
1月18日一一瓜地馬拉發生里氏5.4級地震,震中位於首都瓜地馬拉城東南101公里的太平洋海域。
1月19日——台灣花蓮縣發生里氏5.6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23.97度,東經121.57度,震源深度37.3公里。
1月19日——阿根廷西部聖胡安省發生里氏4.6級地震,震中位於聖胡安省和毗鄰的門多薩省交界處,距離門多薩省首府門多薩市約128公里。
1月19日——阿根廷西北部圖庫曼省和卡塔馬卡省交界地帶發生里氏5.4級地震。
1月20日——尼加拉瓜西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區發生里氏5.2級地震,震中位於距首都馬那瓜213公里的豐塞卡灣,震源在地表下26公里處。
1月20日——海地首都太子港發生6.1級餘震,震中位於太子港西南60公里處,震源深度為9.9公里。
1月24日——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萬榮縣交界(北緯35.5度,東經110.7度),發生里氏4.8級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5]
1月24日一一紐西蘭北島豐盛灣地區的懷特島以北海域發生里氏5.4級地震,震中位於懷特島以北70公里處的海域,震源在地表以下240公里處。
1月25日一一日本九州南部的大隅半島東南海域發生里氏5.3級地震,震中位於大隅半島東南、種子島以北海域(北緯30.9度、東經131.1度),震源深度約50公里。
1月25日——秘魯中部地區發生5.8級地震,震中位於秘魯瓦努科省印加港地區東北部39公里處,震源距離地面100多公里。
1月28日一一菲律賓東部卡坦端內斯省外海發生里氏6.0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13.74度,東經123.62度,距離卡坦端內斯省首府比拉克市156公里。
1月31日一一四川省遂寧市市轄區、重慶市潼南縣交界(北緯30.3度,東經105.7度)發生里氏5.0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公里,造成1人死亡,15人受傷。[8]
二月
2月2日一一巴布亞紐幾內亞發生里氏6.2級地震,震中位於巴布亞紐幾內亞東部布干維爾島阿拉瓦市以西125公里處,震源深度約為33公里。
2月4日一一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發生里氏6級地震,震中位於加州北部海岸線一帶,離西北部的彼得羅利亞小鎮約56公里。
2月7日一一日本沖繩縣石垣島南部海域發生里氏6.6級地震,震中位於石垣島以南110公裏海域,震源深度約10公里。
2月8日一一墨西哥南部太平洋海域發生里氏5.9級地震,震中位於墨西哥南部太平洋海域,距離瓦哈卡州旅遊城市埃斯孔迪多港32公里。
2月18日——中國吉林省與俄羅斯交界處(北緯42.6度,東經130.8度)發生里氏6.5級地震,震源深度為540公里。[11]
2月22日一一台灣花蓮海域(北緯24.1度,東經122.9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約33公里。[12]
2月24日一一尼加拉瓜太平洋沿岸發生里氏5.9級地震,震中位於馬那瓜西南約120公里的海域,震源深度約為43公里。
2月25日一一紐西蘭南島南部海域發生里氏5.5級地震,震中位於南島南部城市因弗卡吉爾以西170公里處,震源在地表以下12公里處。
2月25日一一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祿豐縣與元謀縣交界處發生5.1級地震,震中位於祿豐縣高峰鄉與元謀縣羊街鄉交界附近,震源深度16公里,造成29人受傷。[13]
2月26日一一台灣花蓮海域(北緯23.8度,東經122.8度)發生5.1級地震,震源深度約8公里。[14]
2月27日——凌晨5時37分,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北緯31.2度 東經103.4 度)發生4.2級地震,震源深度12 千米,成都有明顯震感。
2月27日一一日本沖繩本島附近海域發生里氏6.9級地震,震中位於沖繩縣那霸以東50公里附近海域,具體地點為北緯26.3度、東經128.2度,震源深度約10公里。
2月27日——北京時間14:34,智利(南緯35.8度,西經72.7度) 發生里氏8.8級特大地震,地震震源地下59.4公里,震中智利馬烏萊外海,距智利首都聖地亞哥317公里。
2月27日——北京時間23時45分,阿根廷北部發生里氏6.3級地震,震中位於薩爾塔省首府薩爾塔市西南(南緯24.6度 西經65.5度)約15公里處,震源深度約10公里。據悉此次地震並不是當天智利發生里氏8.8級強烈地震的餘震。
2月27日——秘魯南部伊卡省發生里氏4.2級地震,震中位於距伊卡省省會伊卡市兩公里處,震源深度約為63公里。
2月28日——阿富汗發生里氏5.7級地震,震中位於喀布爾東北175公里的興都庫什山脈深處。
2月28日——厄瓜多西部太平洋沿岸發生里氏5.1級地震,震中位於厄瓜多首都基多以西320公里處的沿海地區。
三月
3月2日一一哥倫比亞太平洋地區的喬科省發生里氏3.2級地震,此次地震震中位於喬科省首府基布多西北約24公里處,屬於淺表地震,震源距地表不到30公里。
3月2日一一吉爾吉斯斯坦北部的納倫州發生里氏6.3級地震,震中位於納倫州科奇科爾地區以西22公里處一個叫喬爾蓬的村莊。
3月2日一一菲律賓呂宋島東北海域發生里氏6.1級地震,震中位於北緯18.49度、東經122.51度的海底21公里處,距菲律賓北部卡加延省省會土格加勞約130公里。
3月4日一一台灣高雄縣、屏東縣交界(北緯22.9度,東經120.6度)發生6.7級地震,震源深度約6公里。

3月6日,澳大利亞墨爾本市下了一場暴風雨,帶來罕見巨型冰雹。
3月20日的風沙天氣帶給中國一場巨大的沙塵暴,來自內蒙古乾旱地區的沙塵蔓延數千公里抵達中國東部和南方地區。甚至揚塵天氣還影響至台灣和日本。
3月25日由於季節性融雪,美國北達科他州紅河水位近日暴漲,泛濫的支流河水導致大量農田和道路被洪水淹沒。3月30日,美國馬薩諸塞州的萊克維爾被洪水淹沒.

4月,墨西哥、印尼7級地震
4月7日巴西里約熱內盧持續暴雨引發洪災,山坡地區發生泥石流, 在24小時累積的雨量多達278毫米,打破了1966年的歷史最高紀錄245毫米。
2010年初至今中國西南大面積乾旱,由最先的貴州現已漸漸擴散到雲南、四川、廣西等地。乾旱情況還在持續。

4月9日 北京 天津 唐山等地發生了四級左右地震
4月11日 索羅門群島七級地震

4月14日 早晨7時49分,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發生7.1級地震,震源深度33公里,屬於淺源地震,震中位於縣城附近。

未完待續…… (希望不要再有災難發生)

禁止復制!!!

H. 急!急!急!求澳大利亞自然環境基本特點,自然地理現象,突出的自然災害及形成原因

澳大利亞位於南半球,面積居世界第六,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和巴西,約相當於五分之四個中國。它東臨太平洋,西臨印度洋,海岸線長達37000公里。是世界上唯一一個獨佔一個大陸的國家。 澳大利亞的地形很有特色。西部和中部有崎嶇的多石地帶、浩瀚的沙漠和蔥郁的平頂山巒,東部有連綿的高原,在靠海處是狹窄的海灘緩坡,緩斜向西,漸成平原。沿海地區到處是寬闊的澳大利亞著名的大堡礁沙灘和蔥翠的草木,那裡的地形千姿百態:在悉尼市西面有藍山山脈的懸崖峭壁,在布里斯本北面有葛拉思豪斯山脈高大、優美而歷經侵蝕的火山頸,而在阿德雷德市西面的南海岸則是一片平坦的原野。 墨累河和達令河是澳大利亞最長的兩條河流。這兩個河流系統形成墨累-達令盆地,面積約100多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大陸總面積的14%。艾爾湖是靠近大陸中心一個極大的鹽湖,面積超過9000平方公里,但長期呈乾涸狀態。 澳大利亞的大部分國土,約70%,屬於乾旱或半乾旱地帶,中部大部分地區不適合居住。澳大利亞有11個大沙漠,它們約占整個大陸面積的20%。由於降雨量很小,大陸三分之一以上的面積實際上被沙漠覆蓋。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平坦、最乾燥的大陸,中部窪地及西部高原均為氣候乾燥的沙漠, 能作畜牧及耕種的土地只有26萬平方公里。沿海地帶,特別是東南沿海地帶,適於居住與耕種。這里丘陵起伏,水源豐富,土地肥沃。除南海岸外,整個沿海地帶形成一條環繞大陸的「綠帶」,正是這條「綠帶」養育了這個國家。然而,澳大利亞內陸貧瘠乾旱地帶卻蘊藏極為豐富的礦產資源,澳大利亞鐵礦儲量佔世界第二位,各種礦產為澳大利亞帶來大量的財富。 澳大利亞的平均年降雨量為465毫米,每年雨量的變化幅度很大,分布很不均勻。最乾旱的地區是艾爾湖流域盆地,平均年降雨量不足125毫米。最濕潤的地方是東北熱帶地區和塔斯曼尼亞州西南地帶。澳大利亞的沿海水量充足、土地肥沃,大部分人都居住在沿海一帶。澳大利亞人各地的氣候很不相同。大陸北部地區是濕潤的熱帶氣候,東部中央地區和西部沿海有溫暖而不太炎熱的氣候,而大陸南海岸和塔斯馬尼亞州則較涼爽。整體而言,澳大利亞各地都有溫暖的夏季和不太冷的冬季。在澳大利亞有記錄以來,溫度最高的地方是東北部內陸的克隆卡里,1889年克隆卡里的氣溫曾高達53℃;而最寒冷的地方是夏洛特隘口,1994年,科西阿科斯山附近的雪野中氣溫最低紀錄為零下23℃。 澳大利亞的氣候比歐洲和美洲溫和,尤其是北部,氣候與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相近。在昆士蘭州、北領地及西澳大利亞州,一月份(仲夏)的溫度白天平均為29℃,夜間為20℃;而七月份(隆冬)的平均氣溫分別約為22℃及10℃。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塔斯曼尼亞州及南澳大利亞州一月份的白天平均氣溫約26℃,夜間為攝氏十六度,而七月份則分別為15-17℃。 中部的艾爾湖是澳大利亞的最低點,湖面低於海平面12米。 澳大利亞最大的河流是墨累河,幹流全長2589km,流域面積30萬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90m3/s,徑流量59.5億m3。 澳大利亞位於南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由澳大利亞大陸和塔斯馬尼亞島等島嶼和海外領土組成。它東瀕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塔斯曼海,西、北、南三面臨印度洋及其邊緣海,海岸線長約3.67萬公里。面積769.2萬平方公里,佔大洋洲的絕大部分,雖四面環水,沙漠和半沙漠卻佔全國面積的35%。全國分為東部山地、中部平原和西部高原3個地區。全國最高峰科修斯科山海撥2230米,最長河流墨爾本河長3490里。在東部沿海有全世界最大的珊瑚礁——大堡礁。北部屬熱帶,大部分屬溫帶。年平均氣溫北部27℃,南部14℃,內陸地區乾旱少雨,年降水量不足200毫米,東部山區500—1200毫米。

I. 全球類似澳大利亞山火的自然災害都有哪些

還有澳大利亞的暴雨。

大雨消滅了山火並帶來了新的災害風險, 9月9日上午,澳大利亞國家緊急服務部發出通知,說大火燒毀了山區90%以上的植被,這增加了泥石流和山體滑坡的可能性。因此,山區人員和救援人員必須在12小時內撤離。暴雨使澳大利亞當局免於山火,但是洪水警告再次出現,表明圍繞氣候變化的噩夢已經開始。據科學統計,自去年9月澳大利亞發生山火以來,已經有超過4億噸的二氧化碳排入地球大氣中。

J. 2010年1月—8月底全球發生的自然災害有哪些能否列出詳細情況

11月7日,在海底太子港郊外一所名叫「諾言」的教會學校發生坍塌,一名男學生被壓在廢墟下奄奄一息。目前已造成至少30人死亡,不少人仍被埋在廢墟中。

9月7日,海地首都太子港遭受洪水侵襲,圖為聯合國維和部隊在洪水中艱難前行。此次熱帶風暴漢娜造成至少61人喪生。

2月1日,雅加達市中心的街道上,市民和車輛被困洪水中進退兩難。收到暴雨影響,周五印度尼西亞主要機場已經關閉,大約有40架國內航班被迫取消。

9月3日,海地西北部城市戈納伊夫變成一片澤國。海地公共安全部門3日宣布,海地因熱帶風暴「漢娜」死亡的人數已升至90人,其中受災最嚴重的戈納伊夫省有37人喪生。

8月20日,在印度尼西亞東爪哇省的拉蒙岸,挑水的村民走在乾涸的水壩上。該地區已遭受持續三個月的乾旱,當地居民嚴重缺乏潔凈水。

9月13日,颶風艾克侵襲了美國的加爾維斯頓和德克薩斯州,超過6000人死亡,城市成為廢墟。圖為一名被救居民擁抱美國空降救援隊隊員。

11月5日,在遭受洪水襲擊的帕洛波省,一名婦女哭著逃離家園。據悉蘇拉維西島有將近1000個家庭受到洪災影響。

8月21日,在尼泊爾東部的孫薩利,士兵們幫助轉移群眾。暴雨導致尼泊爾薩普塔克什河水上漲,致使附近約4萬村民流離失所。

2008年01月國際地震災害報道 :

1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發生5.4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7年12月30日20時47分58.0秒,在日本小笠原群島地區(北緯27.3度,東經139.75度)發生5.4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2烏茲別克發生4.8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1月1日02時23分39.2秒,烏茲別克發生4.8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3巴布亞紐幾內亞東部地區發生里氏6.0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1月2日02時54分57.8秒,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東部地區(南緯5.95度,東經146.85度)發生里氏6.0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4吉爾吉斯斯坦發生里氏5.7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1月1日14時32分30.5秒,在吉爾吉斯斯坦(北緯40.5度,東經72.85度)發生里氏5.7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5印度尼科巴群島發生4.9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1月6日04時01分57.2秒 在印度尼科巴群島(北緯5.6,東經94.55) 發生4.9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6希臘斯巴達附近發生6.5級地震

北京時間2008年1月6日13時14分,希臘伯羅奔尼撒半島中南部斯巴達附近發生里氏6.5級地震,目前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新華網)

7瓜地馬拉6日上午發生里氏5.1級地震

據美國地質勘探局網站發布的消息,瓜地馬拉6日上午發生里氏5.1級地震,目前尚無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報告。 (新華網)

8美國俄勒岡海岸遠海發生6.3級地震

據中國地震台網測定,北京時間2008年1月10日09時37分19.4秒 在美國俄勒岡海岸遠海(北緯43.95度,西經127.3度) 發生6.3級地震。 (中國地震信息網)

雪災:
1月5日開始,伊朗遭遇10年來最嚴重的大雪襲擊,目前已造成21人死亡,88人受傷。 (新華網)

2008年01月國內自然災害報道:
1重慶遭受持續旱災

截止12月20日統計,大足、萬州、城口、秀山、酉陽、武隆等19個區縣的部分地區出現旱情,農作物受旱面積48.05千公頃, 15.4萬人、9.15萬頭大牲畜存在臨時飲水困難。

2重慶遭受持續旱災

截止12月20日統計,大足、萬州、城口、秀山、酉陽、武隆等19個區縣的部分地區出現旱情,農作物受旱面積48.05千公頃, 15.4萬人、9.15萬頭大牲畜存在臨時飲水困難。 (新華網)

3黃河寧夏段出現234公里流凌

從2007年12月28日起,黃河寧夏段的河面上開始出現流凌,截至2008年1月6日,黃河寧夏段累積流凌長度約為234公里,最大密度超過50%。 (新華網)
摟主,給你兩篇,看看行不。給我點分阿,急著用呢,謝謝了~~!

1.四川地震 作文 感想 2008年05月14日 星期三
19:56 2008年5月12日14時28分04.0秒,四川汶川縣發生7.8級大地震。據四川省地震災害和抗震救災最新進展情況通報,截止5月13日下午16點,四川省內災情為:死亡已超過12000人,受傷26206人,被埋9404人,損害房屋346萬間。

從昨日到今日,時間一點一點的消逝,每一分鍾,都有著不少災區人民因搶救官兵與醫生的資源不夠,而面臨著死亡的危險。在網上,最新的消息和圖片以及視頻不斷傳來,而其中一則視頻,更讓我難以忘懷:視頻的第一畫面,是一座已經坍塌的樓房,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座美麗的校園。在坍塌的瓦礫堆中,一張稚嫩的小臉出現在眼前。那是一個一二年級左右的小女孩。經過了一天的掩埋,小女孩的臉由於過度飢餓和缺氧,原本紅潤的小臉已經變成了黑黃黑黃了。在她的臉上,依稀可以看見哭過的淚痕,還有那淡淡的絕望。小女孩的嘴巴還在一張一合,可是在視頻中卻聽不到她的聲音,想來小女孩在被廢墟掩埋時曾經哭喊、求救,嗓子已經變啞了。看到這個小女孩,我心中很是感慨。四川的大地震,導致數以萬計的人民圍困在廢墟中。他們和這位小女孩一樣,在瓦礫堆之中無法自救,如果官兵不及時搶救他們,這些人民的生命將岌岌可危,受到死神的壓迫。這時,只聽一陣大喊:「這里有人!」一群官兵奔跑而來,激動地實施搶救工作。小女孩的臉上頓時充滿了喜悅,大聲叫著:「快來救我!」一位官兵低下頭,對小女孩說道:「小妹妹,我們正在救你。你不要講話,好好待著,耐心等我們!」小女孩聽話地不講話了,眼巴巴地看著官兵們。由於小女孩在廢墟的里層,如果動用一些搶救的機器,可能會使廢墟再度坍塌,危機小女孩的生命。不能動用機器,官兵們就圍成一個圈,趴下來用手來刨著瓦礫。此時已是凌晨一點,這些官兵們已搶救了多個坍塌地點,早已累的不行了。可是,只要自己鬆懈一秒,那麼困在廢墟下的人民就有可能面臨死亡的危險!為了受災人民,自己苦點、累點,根本不算什麼。官兵們就是秉著「早進一秒就可能多救一人」的信念,不間斷地搶救著受災人民。這時,小女孩周圍的瓦礫終於被官兵們清理完了,小女孩成功地被解救了出來。

四川7.8級地震驚動了世界,災區人民的命運也牽動著13億中國人的心。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後,中國地震局已啟動一級預案。由中國地震局12人、北京軍區某部工兵團150人和武警總醫院22人組成的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陸續奔赴汶川災區,負責搜索、營救和醫療救護任務。中國空軍今天派出二十二架軍用運輸機,向四川地震災區空運六千多名空降兵和四台指揮車,執行綿竹、安縣、北川地區的抗震救災任務。民政部也緊急調撥25000頂救災帳篷支援四川災區,其他救災物資正在調集運輸中。而社會各界人士、中國多家企業公司、中國紅十字會,也在援助四川。

面對災難,團結就是力量。當13億中國人肩並肩,手挽手,心連心的時候,任何困難都是暫時的,任何災難都是可以戰勝的

2.關於四川汶川地震的作文:讓我們為所有死難者默哀

5月13日上午,筆者在課堂上提議同學們全體起立為四川地震中的死難者默哀一分鍾,並祈願天佑我中華。下課後,有名同學告訴筆者說:他開始聽到地震的消息時,只是感到震驚,而這次起立默哀,則使他感到了悲痛,甚至都要流淚了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次起立默哀。

《禮記》說:「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面對死難者,內心的同情和哀悼固然重要,但也需要通過一些禮儀形式表達出來,以便給那些災難中的人們以精神的慰藉和鼓勵。此外,哀悼禮儀不僅可以提升悲傷的氛圍,而且還可以感染民眾,並凈化自己的心靈。此外,它還告訴活著的人們:我們僅僅是災難的倖存者,而在此後不可預知的天災人禍中,我們也有可能無法倖免於難!

毫無疑問,災難發生後首要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搶險救災。但直接參與搶險救災的人畢竟是少數,對絕大多數人來說,默哀和紀念以及捐助活動可能是最好的參與方式。面對四川地震災難,到目前為止,與網路上轟轟烈烈的紀念活動和社會上如火如荼的捐助活動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似乎還沒有看到或聽說什麼像樣的哀悼活動和紀念儀式。這與中國素有的文明大國和禮儀之邦的美譽有些不符。在這里,其他一些國家面對災難時的做法,或許對我們會有些啟迪。

重大災難遠遠超出地區政府及其民眾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災害救助能力,所以國家必然成為人們的主心骨和救護神。此時,國旗往往成為聯系民眾和國家的情感紐帶。「9•11」事件發生之後,美國幾乎家家掛起國旗、人人緊握國旗。與此同時,全美不但接連幾天降半旗為死難者致哀,而且此後每年的9月11日,也會降半旗以示紀念。2005年「卡特里娜」颶風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全美同樣是降半旗哀悼。形式雖然簡單,但「我與美國同在,美國與我同在」的精神蘊含卻不容小覷。

事實上,舉國降半旗哀悼重大災難中的死難者已經成為國際慣例。比如,俄羅斯前總統普京曾下令全俄,為別斯蘭市劫持人質事件和車臣飛機失事中的遇難者降半旗致哀;2004年東南亞海嘯災難中,東南亞各國幾乎無不為死難者降半旗。值得注意的是,為其他國家重大災難中的死難者降半旗,還有可能演化為一種國際交往禮儀。比如,在東南亞海嘯災難時,美國以及不少歐洲國家,就曾為死難者降半旗。

當然,更多的哀悼儀式和紀念活動是由民眾自發組織的。2002年9月11日,賓夕法尼亞州的數千名民眾自發聚集在尚克斯維爾的一片野地上,紀念「9•11」事件一周年。年僅11歲的穆利亞爾波爾扎主持了紀念儀式,她說:「人們可以通過小的方式來行幫助人類的善舉。即使是一個擁抱,一個親吻,一個微笑或一次揮手,祈禱或者為我們所愛的人默哀,這都會讓人們感到欣慰,紀念我們永難忘懷的愛人。」

是的,小小的哀悼活動或紀念儀式,不僅是普通民眾力所能及的事情,也是最能表達同胞之情和哀悼之意的好方式。希望汶川情況查實之後,政府能通令全國降半旗為死難者致哀。最重要的是,讓我們每個人通過自己的言行來為死難者默哀,並告訴仍在災難中煎熬的人們:無論有多麼大的苦難和艱險,我們都會與你在一起!
9月,颶風「艾克」狂襲得克薩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的海岸,掀起的滔滔巨浪淹沒了數百公里的陸地,百萬戶人家的電力供應被中斷,並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印度洪水泛濫已導致173人喪生;尼泊爾洪水和山體滑坡造成45人死亡;墨西哥東南部地區連降暴雨,多處河流水位暴漲引發洪水,受災人數近43萬;阿爾及利亞洪水泛濫至少30人死亡;海地因風暴災害造成793人死亡

10月,肯亞暴雨洪災致30萬人無家可歸;宏都拉斯、哥斯大黎加、貝里斯、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和瓜地馬拉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災,宏都拉斯全國大部分地區都暴發洪水,約19萬3000人受到影響,初步估計有23人遇難。預計暴雨還將持續一、兩天。哥斯大黎加的降雨量已達到40年來的最高點。目前洪水已造成7人死亡,470個社區的9萬多居民受到影響。瓜地馬拉、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和貝里斯也有共計5萬人受災。越南遭遇35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所引發的洪水

暴風雪襲擊美國中西部 致「總統山」關閉

11月:澳大利亞遭超強風暴襲擊20萬戶斷電數千房屋被毀;巴西洪災已致89人死亡 150萬人生活受影響;斯里蘭卡普降暴雨,洪水泛濫,致使37萬人撤離。本次受災最嚴重的地區是北部港市賈夫納(Jaffna),共有6萬人無家可歸。

12月:法國中部地區從13日開始出現持續降雪,持續降雪造成供電設備嚴重損毀,導致法國中部多姆山、阿韋龍、洛澤爾、康塔爾、上盧瓦爾、科雷茲等6個省份的近10萬戶家庭供電中斷;哥倫比亞遭遇連續強降雨,5萬人無家可歸;美國遭受了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最嚴重的暴風雪襲擊,給其經濟社會帶來較嚴重影響;12月12日,美國東北部地區的7個州遭受強暴風雪襲擊, 125萬戶居民和大量工商企業供電中斷,很多地區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同日,一向溫暖的美國南部地區也遭遇風雪襲擊; 緊接著,12月20日—24日,美國大部分地區又一次受到持續暴風雪侵襲。

閱讀全文

與澳大利亞墨爾本易發生哪些自然災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2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