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怎樣買到自己喜歡喝的酒
很多人對葡萄酒的印象就是苦,澀,而且就算是那些已經喝過了上萬塊的葡萄酒的人,對葡萄酒也是這個印象,以至於後來不管向他推薦什麼樣的酒,對方就一概表示拒絕,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些人明明都是剛入門的新手,喝的卻是老司機專屬的酒,沒有一定的經驗,難怪欣賞無能。
有時候當你去買酒的時候,讓老闆推薦濃郁,酸度低的葡萄酒,通常,他們就會賣給你波爾多,確實濃郁,確實酸度不高,確實像你會喜歡的酒,結果恰好他的波爾多又不夠好,除了濃郁,還有點澀,還有一股草葯味,於是就給你留下了紅酒都很苦澀的負面印象。
所以問題出在哪裡?為什麼買不到自己喜歡的酒?是葡萄酒真的不適合自己嗎?是所有葡萄酒都這么難喝嗎?噢,親愛的,如果你真這么想,答應我,一定要看完今天的文章。
因為問題不在酒上,也不關你的舌頭,而是沒有在當下的階段,喝到適合的酒,就是說,我們都忽略了,自己處於什麼樣的階段,以及在不同階段應該嘗試什麼樣的酒。
比如,我們就不太推薦,幾乎沒喝過紅酒的初學者,一上來就喝波爾多的赤霞珠,除了少數精品,很多赤霞珠都有青椒或者草葯味,單寧處理不夠細膩,完全沒辦法討好你的味蕾。
所以我們整理出四個階段,以及各個階段對應的酒,十分具有參考意義。
階段1初次接觸
在這個階段,一定要盡量感受葡萄酒的美好,簡單直接,有沖擊力,繞開復雜或者隱晦的變化,所以這個階段的酒,一定具備非常明顯、非常容易捕捉的代表性香味。
如果可以接受甜酒,首選麝香(Muscat/Moscato)和瓊瑤漿(Gewurztraminer),非常具有代入感。麝香當中最常見的就是義大利的慕斯卡托,尤其適合入門,容易買到,價格不貴,荔枝味很明顯,即使沒有品鑒功力也很容易捕捉到,辨識度很高,重點是,基本上都不難喝。
喝過麝香之後,可以買一些基礎款的瓊瑤漿,瓊瑤漿也是以荔枝味為主,酒精度更高,回味略苦,有的會混雜一些香料的味道。雖然在法國阿爾薩斯有一些更高級的瓊瑤漿,售價普遍在200+,一定要喝過便宜的瓊瑤漿,才能對比出它們好在哪裡――香氣更純凈,有層次,回味悠長。
如果不喜歡甜酒,在這個階段可以嘗試的白葡萄品種還有長相思和灰皮諾。
長相思是芳香型品種,的香氣十分濃郁,尤其是新世界的長相思,熱帶水果的香味會帶來甜感的錯覺,首選紐西蘭馬爾堡,不太容易買到難喝的。長相思的故鄉法國盧瓦河谷雖然也有很好的長相思,但是因為日照不足,風格比較內斂而且酸度較高,適合後期嘗試。
法式風格的灰皮諾Pinot Gris曾經在美國圈粉無數,除了果香,還有蜂蜜和果脯的香味,甚至保留一定程度的殘糖,口感甜美圓潤,非常討喜。
記住,是法式的,酒瓶上寫的是Pinot Gris,而不是義大利風格的(酒瓶上寫的Pinot Grigio),因為意式的酸度太高。
紅葡萄酒中,馬爾貝克(Malbec)、仙粉黛(Zinfandel)、歌海娜(Grenache)是非常適合初學者的品種,有糖果的甜香,酸度不高,單寧不會過於粗壯,不澀口,果汁感十足。
阿根廷的馬爾貝克通常是黑色水果(車厘子、黑李子、藍莓等)的香味,伴有巧克力、香草、紫羅蘭花香。法國西南產區雖然是馬爾貝克的原生產區,但是野味太重了,經常出現動物皮毛的味道,酸度高、單寧重,口感辛辣,不推薦給初學者。
歌海娜和仙粉黛基本都是紅色水果香,偏甜美。尤其是美國仙粉黛,雖然是干型,也會產生甜感的錯覺。因為美國酒普遍不便宜,仙粉黛也不例外,基本要花100多才能買到,對這個品種感興趣可以多去亞馬遜逛逛。
歌海娜選擇更多一些,首選西班牙,陽光充足,沒有經過木桶陳釀或者短時間陳釀的歌海娜有很濃的草莓糖果香。所以在挑西班牙歌海娜的時候盡量選Joven級別的新酒,也不用刻意追求老藤,畢竟老藤與過桶陳年帶來的復雜感一時半會兒是很難理解的。
法國南部也有很多歌海娜,但是大多數都是GSM,就是歌海娜和西拉、慕合懷特的混釀。歌海娜作為配角,純凈細膩的果味會受到干擾,所以不太適合初學者。
階段2基本入門
這個時候黑皮諾可以拉你一把。
黑皮諾其實是一個很復雜的品種,把它放在階段2是因為和多數赤霞珠相比,它的口感更精緻細膩,不太容易出現擾人的香味,不會又苦又澀,所以接受度更高。
入口時,雖然並不具備飽滿強勁的口感,但是非常柔和,有一種被溫柔吸引、輕輕相擁的美妙感覺。
建議先喝新世界的黑皮諾,比如美國、紐西蘭、澳大利亞,大多數是濃郁的紅色果醬型香氣。然後再喝勃艮第的黑皮諾,就能對比出區別了――勃艮第是新鮮的果香。
另外前期不要太執著於花很多錢去買勃艮第的一級園、特級園,因為此時你未必具備品鑒高級黑皮諾、感受復雜變化的能力。
白葡萄酒品種這個階段可以上雷司令(Riesling)和維歐涅(Viognier)。同樣是芳香型的白葡萄品種,但比麝香、瓊瑤漿更復雜。
雷司令典型的汽油味也是非常容易捕捉的,但並不一定所有人都喜歡。可以先從很有名氣的德國摩澤爾的雷司令喝起,酒體輕盈,保留殘糖。
法國阿爾薩斯的雷司令幾乎都是干型,如果你還不能捕捉以及欣賞礦石氣息,建議下個階段再喝。
維歐涅(Viognier)的香味主要以水蜜桃、黃杏為主,不如瓊瑤漿那麼招搖,但是也會產生甜感,較高的酒精度、偏油質感的酒體以及不是很高的酸度可能造成口感上的不夠平衡,但也正是維歐涅的特點。
第三階段繼續深入
這個階段要考驗的是對品質的鑒別能力,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梅洛(Merlot)、西拉(syrah),都是現在最流行、最常見的國際品種,魚龍混雜,品質參差不齊。
有人說,梅洛果香飽滿,單寧柔順,是初學者容易接受的口感。但根據我們的經驗,入門葡萄酒,梅洛絕對不是最好的選擇。
首先它的果香並沒有十分濃郁,大部分大區級波爾多酒都是用梅洛做主導混赤霞珠,但是多數都很平淡,帶著草葯、香料和廉價橡木桶味,梅洛的香型很難捕捉。新世界的梅洛雖然沒有波爾多酒中經常出現的草葯味,但相比仙粉黛或馬爾貝克,梅洛的果香確實顯得有些平庸。所以梅洛最常出現的地方就是和赤霞珠混釀。
赤霞珠和梅洛的情況類似,口味比較重,單寧、酸度都偏高,又經常出現擾人的青椒味,初學者接受起來難度太大了,口感精緻的赤霞珠真的很少遇到,名庄或者風土極佳的酒庄,或者是經過精密測算的釀造工藝,才能使它的香氣和口感變得細膩有深度。
所以要買到好喝的赤霞珠需要對產區、級別、酒庄、各類獎項、釀酒師都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新世界的赤霞珠風格也十分不同,這些都需要具備一定的品鑒能力,才更容易識別和挑選。
西拉的特點同樣是口感濃郁厚重,因為葡萄皮很厚,所以單寧含量較多。澳洲南部氣候溫暖,日照充足,酒中充滿成熟的果味甚至巧克力的味道。法國北羅納河谷的西拉酸度較高。南羅納河谷的教皇新堡用西拉和多種其他品種混釀,口感極其復雜,除了果香,還有香料、蘑菇等味道,單寧厚重回味略苦,通常只有高手才能完整的感受到不同層次的香氣,然後包容它們口味上的瑕疵。
霞多麗沒有長相思那種奔放外露的果香,但是卻充滿變化,在不同的產區可以演變出完全不同的風格,所以也是釀酒師非常喜歡的品種,非常具有可塑性。
可以從新世界的霞多麗下手,比如智利霞多麗的橘果味會很明顯,然後是澳洲冷涼產區模仿勃艮第風格釀出的霞多麗,更細膩,香味更淡,可能出現淡淡的礦物香。最後喝到勃艮第子產區夏布利chablis的時候,就能更好的感受那種沒有經過橡木桶陳年的清瘦口感,卻充滿礦物咸香的美妙。
階段4你已打敗98%的業余選手
最後要上一些更加小眾的品種。
內比奧羅(Nebbiolo)是義大利本土品種,特別澀口,真的,特別澀,單寧多且乾燥,但是香氣又十分類似黑皮諾,精緻多變(草莓、櫻桃、以及同樣容易產生松露之類的陳年香氣),還有超級持久的餘味。最終成就了義大利產區之王巴羅洛(barolo)。
桑嬌維塞同樣來自義大利,比內比奧羅喝起來柔順,但是酸度很高。因為種植量大,所以品質參差不齊。
丹魄風味不夠典型,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香氣。比如我們的小紅帽是以丹魄為主要品種的混釀,果味十足,如果閉著眼睛喝,很難想到它是丹魄。作為西班牙的國寶品種,有時喝起來像梅洛,有時又像南羅納河谷的歌海娜,甚至一些經過長時間陳年的丹魄又呈現出黑皮諾的香氣。總之是一個很容易搞混的品種。
這個階段可以試試白詩南(Chenin Blanc)和賽美容(Semillon)這兩個白葡萄品種,它們釀出的干型葡萄酒很少特別出彩,但是甜酒相當不錯。
白詩南釀出的干白普遍尖酸,但是貴腐卻很好喝,品種酸度在這時變成優勢,讓甜酒喝起來更平衡。
來自波爾多的賽美容在干型葡萄酒中一般都是長相思的配角,使香味妖嬈的長相思增加一些厚實的口感。但是賽美容釀的貴腐就很不一樣,層次豐富、多變,具有產區獨特的蜜餞、礦石香氣。
貴腐也是建議大家放在後期品嘗,貴腐之所以價格高於普通甜酒,除了原材料的來之不易,更是因為這種特殊狀態下的葡萄給口感帶來的區別於普通甜酒的復雜香味,不是在初期就能完整感受到的。
希望親愛的你,能買到最適合自己的葡萄酒,然後找到喝酒的樂趣。
❷ 網上賣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網站有哪些
網上賣澳大利亞葡萄酒的網站有很多,你網路搜一下賣紅酒的網站就可以查到了。酒美、酒仙、也買酒、我愛酒都是的。
❸ 在澳大利亞前晚上九點後能買到酒喝嗎
晚上九點後肯定能買到酒,但是半夜12點之後很多商店就不出售酒了,這點請注意。
❹ 都說南澳大利亞的葡萄酒很有名,我想問一下,在哪裡可以買到啊
南澳大利亞的葡萄酒確實是非常有名的,你要買酒的話在芭蘿莎(Barossa)、麥拿倫谷(McLaren
Vale)、阿德萊德山(Adelaide
Hills)、庫納瓦拉(Coonawarra)和南澳其他葡萄酒區域的酒庄都有出售的。或者去南澳大利亞的任何一個售酒商店都能買到的。有些價格優惠,有些特殊系列在國內很難買到就稍微有點貴的。芭蘿莎奔富酒庄407、707、389等BIN系列葡萄酒還有一些特別的國內很少見的珍藏版葡萄酒,都蠻好的。
❺ 澳大利亞有白酒嗎
澳大利亞對酒精飲料的管制很嚴格,只有專門的地方可以賣,不太方便買。
如果是指中國的白酒的話一般酒精超市不會有,但是有些華人超市應該會有賣的。
❻ 澳洲紅酒哪個牌子好紅酒怎麼選怎麼選
為什麼大家都喜歡喝澳洲酒?澳洲酒的產量明明不大啊,在世界范圍里,也就佔了4%吧(澳洲北部太熱了不適合種葡萄)。但是,澳洲酒在中國可是十分牛逼,市場佔有量居然排在第二,僅次於法國。憑什麼澳洲酒在中國市場有這么高的佔有量?一位在葡萄酒銷售行業打滾多年的澳洲酒商朋友是這樣說的,首先澳洲酒在全球的銷量都不錯,一直以來口碑很好,消費者比較信任澳洲酒的品質。其次是中澳簽訂自貿協定後,中國會對澳洲酒的關稅進行減免,所以大家覺得澳洲酒價格有優勢。這位酒商朋友還說,澳洲酒口感濃郁飽滿,比較適合中國人的口味。
中國人的口味是什麼?這個其實很難講的,就跟吃菜一樣,北方人有北方人的口味,南方人有南方人的喜好,中國人飲食上的口感從來就不能統一,葡萄酒因為是最近幾年才逐漸進入日常生活,大家對口感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雖然不如傳統菜系細致,但還是有區別的,比如我身邊剛開始喝紅酒的朋友,有喜歡甜型的,有喜歡干型的,有喜歡香味濃郁的,也有喜歡精緻如勃艮第的,所以澳洲酒的口感大概只適合一部分人,況且,澳洲酒也有不同的風格。
如何挑選酒庄與舊世界不同,澳洲並沒有官方的分級體系,所以光看酒標沒什麼卵用,找不到有關品質的信息。
但是在澳洲民間有不少權威的評分體系和購買指南,可以做參考。
比如最有名的詹姆斯·哈利德(James Halliday)寫的《澳洲葡萄酒指南》。哈利德被譽為最懂澳洲酒的人,出生於1938年,有40多年的酒評家生涯,幾乎陪伴了整個澳洲酒的發展。《澳洲葡萄酒指南》是目前最全面的澳洲酒指南。就像給酒店評星一樣,哈利德為澳洲近2000個酒庄進行了評級。其中紅色五星是最高等級,大概占總數的5%,有近100家酒庄屬於這個級別。紅色五星往下是五星、准五星、四星、准四星、三星。所以紅五星酒庄可以算是品質保障。而且紅五星酒庄的酒價格並不一定都很貴,在100-300RMB這個區間有很多選擇。不過紅五星在網上的選擇並不多,搜關鍵詞也不容易搜出來。
如何在網上挑澳洲酒
電商平台里的澳洲酒選擇很多,也買上有400種品類,亞馬遜(平台配送)上也有超過250個選擇,跟西班牙酒差不多了。不同的是,網上的西班牙酒半數以上的價格不會超過100,而便宜的澳洲酒選擇相對來說就要少很多,價位區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澳洲渣酒少。前面說了,大部分便宜的澳洲酒都是大廠生產,口感過得去,
❼ 在哪裡能買到真正的澳大利亞進口的葡萄酒啊
我用的蒲萄里商城還不錯,他們都是原瓶進口酒,就算是不懂酒,喝了以後也會覺得,口感比以前買的要好。
❽ 如何網購葡萄酒
網購葡萄酒4招實用技巧
第一招:選購前先看會員評價
打開購買紅酒的電商,主頁上琳琅滿目的紅酒猶如一件件藝術品般呈現出來,如果只是喜歡喝,卻對紅酒的知識所知甚少,此刻也許已經迷惑了,網上對每一瓶酒都給予了極高的宣傳成分,拿出哪一個都可以讓人心動不已,此刻的千萬不要沖動,不妨再多花點時間用心看看會員們對這瓶酒的評價,多翻幾頁,就會逐漸發現這瓶酒到底是不是符合心中最愛了。
第二招:下單前留意葡萄酒條碼
電商們賣的葡萄酒大多數為進口葡萄酒,在下單之前仔細看網頁上對於這瓶酒的詳細介紹,凡是進口的產品,我國海關一律要求貼明中文標識,所以如果在葡萄酒的背面沒有明顯的中文標識,則表明進口渠道不明。另外還可以根據條碼來進行判斷,條形碼開頭的幾個數字代表著一個國家,比如中國的是「6」開頭,法國是「3」開頭,澳大利亞的是「9」開頭,英國的則是「50」開頭等等,所以發現一些進口葡萄酒的條碼是以「6」開頭時,這表明這些並不是在中國生產的,而是在國內灌裝的。
第三招:收貨時別忽略酒瓶底部
在送貨上門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驗貨後確認無誤再收貨。在驗貨中注意觀察酒瓶最容易被忽略的酒底,可以快速地辨別真假,進口葡萄酒的瓶子底部有一個葡萄酒指腹,另外,底部的計量單位也會暴露出信息,如果是法國等進口國家的,酒瓶底部的計量單位應該是75cl,而非750ml,因為在法國是沒有ml這種計量單位的。
第四招:當面驗貨時轉轉酒塞
如果在上述的三種方法都確認無誤後,酒塞還會接著遞一些信息。在未開封之前,試著轉動酒塞上面的酒封,如果可以轉動則表明是真的,印有品牌標識的酒封只是一種識別符號,不是用來密封的,而有些假酒則擔心漏氣,故意將酒封做得嚴嚴實實。而對於已經開封的葡萄酒,通常木塞上的文字與酒瓶標簽上的文字會保持一致,在法國,酒瓶與酒塞都是專用的。只需看上一眼,真假全明了。
❾ 位於澳大利亞.阿德萊德的長尾鼠紅葡萄酒在哪能買到
隨處都有買的,只要在澳洲賣酒的地方都能買到,不是很名貴的酒,價錢普通,是大眾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