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澳大利亞 > 我國每年進口多少澳大利亞鳥糞

我國每年進口多少澳大利亞鳥糞

發布時間:2022-05-27 04:29:19

『壹』 靠賣鳥糞成世界最富國,但國家卻吃窮了,這是怎麼回事

這個國家叫做諾魯,因為諾魯這個國家當初仗著販賣鳥糞獲得的巨大財富,而不發展第二產業,所以在現在,鳥糞資源即將枯竭,而國內人口消耗又過大的情況下,硬生生被民眾「吃」窮了。諾魯這個國家位於太平洋上,靠澳大利亞較近,是一個珊瑚島組成的小島國。


而且,因為諾魯沒有穩定的第二產業,沒有自己國家的科研產品,也不發展,只靠販賣鳥糞。但是近些年,鳥糞終於到了快要賣完的時候了,國內的福利政策還是像之前那樣好,並沒有被調整。所以諾魯的整個收入呈現出一種入不敷出的狀態,所以國家漸漸被國民吃窮了,有可能諾魯還會因此破產也說不定呢。

『貳』 (20條)鳥類做出對人類的貢獻

鳥類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概括為以下方面
仿生學:鳥類有高超的飛行本領,當然現代的飛機在很多性能上都遠遠超過鳥類,可是在節約能源上,在靈巧性上就相形見絀了。如一隻鳥連續在海洋上空飛行4000多公里,體重減輕0.06公斤;小巧的蜂鳥不僅能垂直起落,而且在吮吸花蜜時能取直立姿勢,懸在空中進退自如,靈活異常。對這些特殊功能的研究利用,將會使飛機的性能進一步得到改進。

如野鴨能悠然自得地飛行在9500米的半高空,而人在登上4500米時呼吸已經感到很困難了。研究鳥為什麼會在空氣稀薄的條件下腦血管依然暢通,可對人類在供氧不足的環境中正常生活和延長生命有重要意義。

鴿子在仿生學方面有很大的貢獻。它的腿上有一個小巧而靈敏的感受地震的特殊結構,人們根據它的原理仿製出一種新的地震儀,使地震預報更加准確。它的眼睛有著特殊的識別本領,這是由於它的視網膜上有6種功能專一的神經節細胞:葉亮度檢測器、普通邊檢測器、凸邊檢測器、方向檢測器、垂直邊檢測器、水平檢測器,人們模仿它視網膜上的細胞結構製成的鴿眼電子模型,雖結構還不及它的復雜和完善,但安裝在警戒雷達上、應用於電子計算機處理有關數據方面已有廣闊的前景。

地球上海水占總水量的97%。而海水的人工淡化器目前設備龐大、結構復雜、耗能量高。但海鷗、信天翁這些海鳥卻可以通過眼睛附近一條鹽腺把喝下去的海水中的鹽分排出,一旦完成這個功能的模擬,人類利用海洋的前景將會更加廣闊。

此外,人們根據鷹眼的結構正在研製鷹眼系統導彈,這種導彈在飛臨打擊目標上空時就能自動尋找、識別目標而跟蹤攻擊。
鳥的經濟價值:鳥的經濟值十分廣泛。其用途可分為六種類型。
家禽。像雞、鴨、鵝、鴿子、鵪鶉等,主要是給人類提供蛋白質的來源。家禽是由野雞馴化而來的,如家雞的祖先是原雞,家鴨的祖先是綠頭鴨,家鵝的祖先是大雁。因此可利用野鳥不斷改良家禽的品種,因為野雞具有體型大、生長快、抗病力強等特點,是個十分豐富的基因庫。再是馴化野雞可以擴大家禽的品種。如現在人們開始飼養天鵝、大鴇、柴烏雞、褐馬雞等,將來又可能成為家禽的新品種,因此,要注意保護野雞。
狩獵禽。像野生的鴨類和雞類,其肉可食,其羽毛可做羽扇、頭飾、羽絨服、羽絨被等,只要處理好保護和利用的關系,就可以成為一項可以再生、用之不竭的重要資源。
糞肥禽。鳥類集中的棲息地、遷飛落腳地,往往是磷肥的主要產地。如西沙群島鰹鳥留下的糞堆積達數米厚。
葯用禽。我們比較熟悉的有燕窩和烏骨雞,還有白雞、丁香雞等。
觀賞禽。像畫眉、百靈鳥、鸚鵡、鴛鴦、孔雀等。
役用禽。像鸕鶿、雀鷹、蒼鷹等,是人們進行漁獵活動的好助手。

鳥的科學價值:事實上,人類的航空技術並不是在所有的方面都超過了鳥類。鳥的翅膀可以作相當復雜的運動。特別是一扇一招,能不斷產生一種氣動力,並分解成升力和推動力,使飛行自如。鳥在飛行時還可以暫時收起翅膀滑行,以減少體力消耗。人們羨慕撲翼飛行的許多優點,正在加緊模仿研製扇動翅膀的「撲翼機」。
此外,鳥類所特有的生理結構和功能,為機械繫統、儀器設備、建築結構和工藝流程的創新,提供了仿生科學的研究課題。特別是鳥那靈敏而精確的定向、導航、探測、控制調節、信息處理和生物力學功能,都把人們領進了新的科學領域。比如應用信息仿生製造的「鴿眼雷達系統」等。

鳥的生態價值:一隻貓頭鷹一個夏天能消滅1000隻田鼠,相當於保護了一噸糧食。群棲的一千隻紫翅椋鳥,在繁殖期間可以消滅二十噸蝗蟲。一隻燕子一個夏天能吃掉蚊子、蒼蠅和蚜蟲50萬至100萬只。一隻啄木鳥一年能啄食50萬條寄生在樹皮中的害蟲。灰喜鵲、杜鵑等許多鳥都是食蟲「能手」。自然界各種各樣的鳥在捍衛人類經濟利益和維護人類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是難以估計的。過去人們以為農葯可以代替一切,就濫施各種化學農葯,結果污染了環境。由此,人們才認識到生物防治,特別是鳥類在自然生態系統中的巨大作用。

野生鳥類是家禽的來源。 家禽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需多述,目前世界上僅家雞的品種就有60多個,為我們提供了優質的肉、蛋和絨羽。現今的家禽都是我們的祖先歷盡千辛萬苦,從野生鳥類中篩選、馴化和培育出來的,而且現今人們仍在努力探索著野生鳥類的馴化工作?除了人們熟悉的家雞是從原雞(Gallus gallus)馴化來的,家鴨是從綠頭鴨(Anas Platyrhynchos)、斑嘴鴨(Anas Poecilorhyncha)以及白眉洋鴨(Cairna moschata )馴化來的,家鵝是從鴻雁(Anser cygnoides)、灰雁(Anser anser)以及埃及雁(Alopochen aegrptiacus)馴化來的,家鴿是從原鴿(Columba livia )馴化來的,鸕鶿(魚鷹)是從野生鸕鶿(Phalacrocorax carbo)馴化來的以外,還有很多鳥類已經逐漸成為養禽業的重要對象了。例如鵪鶉(Coturnix coturnix)、環頸雉(Phasianus colchicus)和鴕鳥(Struthio camelus )。我國近年來對一些特產珍稀鳥類例如褐馬雞(Crossopilon mantchuricum)成功地實現了半野生狀態下的馴化,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國是世界上雞類等野禽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如何更好地保護它們、研究它們,將更多的有價值的種類加以馴化。我國是最早馴化出家禽的國家之一,例如西歐一貫認為是印度在公元前兩千年首次馴化成功的家雞,經我國鳥類學家考證,我國家雞的馴化歷史至少不晚於印度。最近在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中所發現的家雞的骨胳,又把我國飼養家雞的歷史追溯到距今七千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在七千多年前能做到的事,在科學如此昌明的今天,一定能做得更多、更好。 野生鳥類為人類提供了大量的肉、蛋、羽絨、糞肥。

野禽的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又加上比家禽受城市等工業污染的可能性小得多,因而成為人們競相選食的佳淆,價格比家禽昂貴得多。我國狩獵鳥類極為豐富,其中有很多享有盛譽,例如大興安嶺和長白山特產的榛雞,曾是歷代皇朝的貢品,稱為「飛龍」。 鳥類每年為人們所提供的羽絨、飾羽等原料,以及用其加工成的各種輕工業產品、玩具和工藝美術品等,更是不可勝數。它們的價值有時是難以估計的,僅以美洲白鷺(Casmerodius albus)的飾羽而論,本世紀初西歐流行在婦女的帽子上裝幾根漂亮的羽毛,尤以美洲白鷺的飾羽最為名貴,1902年僅在倫敦市場上成交的就有1,300公斤以上,按當時的價格以重量計,比金子還貴。

鳥糞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化合物,是優質的有機肥料。沿海及海島上所集聚的海鳥,例如鸕鶿、信天翁、鷗類等,是鳥糞的主要提供者。每年由南美和非洲所提供的鳥糞,就有30萬公噸,其中以秘魯的產量最高,那裡的海島上歷代沉積的鳥糞厚達55米,從19世紀起開始興建工廠,作為礦產開發,到目前雖已開發完畢,但每年所積蓄的鳥糞尚有8厘米厚。我國西沙群島的很多島嶼,幾乎全被鳥糞覆蓋,是很有開發潛力的資源。

野生鳥類在葯用和供觀賞方面的價值也是盡人皆知的。《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數十種鳥類的醫學用途。當然在葯用方面必須採取慎重態度。

鳥類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是它們間接給人們帶來的益處。據估計鳥類約有一千億只。遍布在多種多樣的環境內,它們在消滅害蟲、害獸以及在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穩定性)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以消滅害蟲、抑制蟲災為論,自古以來就為人們所稱道。據《西陽雜俎》記述:「開元中蝗蟲食禾,有大白鳥數千,小白鳥數萬,盡食其蟲」。1848年摩門人開拓美國的猶他州,遇到洪水為災,隨後又來了成千上萬的蟋蟀,所過之處,莊稼一掃而光;正當災民束手無策時,飛來了上千的加里佛尼鷗(Larus californicus),很快將蟋蟀消滅。現今猶他州鹽湖城的廣場上,尚豎立著價值四萬美元的、有兩只金色海鷗的紀念碑。

有人計算,一隻燕子在夏季能吃掉五十萬到一百萬只蒼蠅、蚊子和蚜蟲。群棲的一千隻紫翅椋鳥(strunus vulgarus),在育雛期間能消滅廿二噸重的蝗蟲。對新疆粉紅椋鳥(Strunus roseus)的調查發現,它們在繁殖期能使捕食區內的蝗蟲從每平方米33隻下降到不足一隻。鳥類對森林及城市園林的保護作用也很明顯,很多農葯無法殺害的樹皮下和果實內的害蟲,卻能被鳥類一個個地啄食。這方面最顯著的例子是啄木鳥,有人研究兩種美洲的啄木鳥,發現能消滅果園中越冬幼蟲的52%以及農田越冬的玉米螟幼蟲的64-82%。很多鳥類對控制針葉林的危險敵人松毛蟲有重要貢獻,有人曾在一隻杜鵑(Cuculus canorus)的胃裡找出一百七十三條松毛蟲、十二隻金龜子和四十九條舞毒蛾幼蟲。黑龍江省帶嶺林場招引益鳥防治落葉松害蟲,使越冬的松毛蟲從對照區的每株10.1隻降到每株平均1.3隻。自然界中鳥類的絕大多數是以昆蟲為食或以昆蟲飼喂雛鳥,它們在消滅害蟲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可觀的。

鳥類中的猛禽(鷹和貓頭鷹類)大多是專門以老鼠等嚙齒類為主食的,對於控制農林害獸很有幫助。有人在三百六十隻鵟(一種大型鷹類)的胃內一共找出一千三百四十八隻老鼠的屍體。貓頭鷹是夜間活動的猛禽,正好消滅夜間活動的鼠類。有人研究了19,00塊貓頭鷹的食物殘塊,發現有46,179隻哺乳動物,幾乎全部是嚙齒動物。有人計算,一隻貓頭鷹在一個夏季所消滅的老鼠,相當於保護了一噸糧食。對湖北武昌越冬長耳鴞的食物殘塊分析,有70.3%是小型獸類,主要是黑線姬鼠。黑線姬鼠是我國農田中的重要害鼠,在很多地區還是危險疾病出血熱的傳播者,貓頭鷹在這方面的功績引人注目。我們還應看到,很多鳥類,特別是兀鷹、貓頭鷹等猛禽以及海鷗,烏鴉等,有嗜食腐肉的習性,它們在消滅有病的動物和腐爛屍體、消除有機物對環境的污染方面有特殊的貢獻,被人們稱譽為「自然界的清道夫」。

很多鳥類是植物花粉及種子的傳播者,尤其在熱帶地區更為顯著。據統計,在澳洲地區專以花蜜為食的鳥類就有八十多種,其中見於我國南方的有食蜂鳥、太陽鳥、啄花鳥、綉眼鳥、鵯和鸚鵡等。它們穿飛於花叢之間,在啄吸花蜜時就起到傳播花粉的作用。以植物種子為食的鳥類,特別是北方普遍分面的鶇、鳾、松鴉和星鴉等,對於許多樹種的擴散有貢獻,是自然界的「植樹造林」能手。例如星鴉嗜食橡樹種子,而且秋天具有儲藏橡子的習性,常常收集數以百計的橡子,貯藏在遠處不同的角落,但卻常常遺忘,這些被散布的橡子是橡樹林擴展的一個原因。有人證明,某些硬殼的植物種子,在通過鳥類的消化道之後,更容易萌發;再加上附上的鳥糞,連肥料也提供了,當然更容易成活。

應該指出的是,人們在評價鳥類的益處時,從習慣上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直接益處以及比較明顯的間接益處方面。其實從整個生態系統考慮,由於鳥類的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處於生態錐體的不同營養水平上,其間的食物鏈的關系極其復雜,在能量流動方面佔有重要位置。即使是表面看起來益害不明顯甚至有害的種類,如果捕獵過度,「牽一發而動全身」,也會通過食物鏈的關系而破壞了生態系統的自然平衡,從而招致嚴重的後果。

但是鳥類與人的關系是錯綜復雜的,而且因時間、地點和具體的條件而差異,例如專門消滅農林害蟲的鳥類當然是益鳥,但它也吃益蟲。而且,嚴格說來,要判明鳥類所帶來的益處,光憑了解它一天吃多少害蟲還不夠,尚需查明通過這些鳥類的取食,是否真正抑制了自然界內害蟲的數量。有些鳥類在春、夏季育雛期間能消滅大量害蟲,但在春播和秋收季節糟蹋莊稼,冬季又以田間的雜草種子為主食。因此,「益」和「害」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益鳥或絕對的害鳥。盡管存在著這些復雜的問題,經過鳥類學家深入的研究,一致認為現今生存的鳥類中,除少數例外,都是有益的或益害不甚顯著的,而有益鳥類又占絕大多數。

『叄』 一國靠撿鳥屎發了財,人均GDP曾居世界第一,為何如今卻靠救濟度日

好像有這碼事,你要知道所謂撿鳥屎,沒你說的那麼隨意,是海鳥花了不知道多少年在島上積累了很多的鳥糞礦,這些鳥糞礦是很好的肥料,所以那個國家靠賣鳥糞礦發了一筆,但是鳥糞礦是有限的,一個海島國家,又能積累多少鳥糞礦,很快就賣完了,結果賣鳥糞礦時又沒趁有錢及時開發一條可循環的經濟支柱,自然在錢花完後靠救濟度日了。

『肆』 GDP中鳥糞經濟佔60%,這個靠賣鳥糞發家的國家是哪個

19世紀中期,德國人李比希在南美洲找到了一個堆滿鳥糞的島嶼,這個島嶼叫做欽查群島,是秘魯的領土。李比希經過一番檢測之後認為這個島上的鳥糞富含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所有元素,是極佳的肥料,用它施肥農作物的產量可以提高兩到三倍。

在欽查群島上的鳥糞被開采完之後,秘魯將眼光投向了阿塔卡馬沙漠,這里與欽查群島一樣遍地都是鳥糞。不過由於阿塔卡沙漠地處秘魯,智利和玻利維亞三國的交界處,三國對如何劃分地盤而大打出手。1879年秘魯聯合玻利維亞率先對智利發動進攻,由於秘魯和玻利維亞的聯軍指揮失當,缺乏協調能力,被智利軍隊擊敗,“第二次鳥糞戰爭”以智利獲勝告終,智利獲得了阿塔卡沙漠的統治權。

因為鳥糞,秘魯不斷與其他國家交手,但最終還是因為鳥糞而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第二次鳥糞戰爭中不僅沒有獲得想要的鳥糞,反而還丟失了自己的國土,這對於建立在鳥糞上的秘魯而言,可以算作是極大的諷刺了。

『伍』 靠鳥糞致富的彈丸小國,為何人均收入一度是中國的2倍

諾魯由一獨立的珊瑚礁島構成,大量海鳥在諾魯棲息,在島上留下的大量鳥糞,經過千萬年在全島形成了10米厚的磷酸鹽礦,憑借著磷酸鹽的開采和出口,變的富裕起來,人均收入一度是中國近2倍。諾魯年收入好的時候高達1.2億美元,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磷酸鹽礦並不是可再生資源,磷酸鹽的開采量已經開始逐年下降,資源總有用完的一天。在國家富裕的時候諾魯政府還花費巨資買了波音飛機,投資地產等,但是換來的收入卻不理想。好景不長,慢慢的諾魯政府就出現了財政危機,對國民的各項福利政策也不再能維持。這也告誡了人們眼光一定要長遠,不能只看眼前的利益,對待不可再生資源不能過度開采,才能造福於自己,才能造福於後代。

『陸』 靠鳥糞暴富的國家,是哪個國家為何靠鳥糞呢

諾魯位於太平洋之中,是由珊瑚島組成的國家,擁有陸地面積21.1平方公里,屬於小型島國。全島共有居民1.3萬人,人口密度為452.5人/平方公里。

然而當地人卻熱衷於買汽車,每戶人家至少擁有兩輛汽車。島上唯一的綠地便是高爾夫球場。

諾魯本地沒有農業,就連飲用水都需要從國外進口,但島上的飲用水居然賣得比從他國買來時的價格還要便宜,因此這背後都需要國家高額的財政補貼。

國家雖然成立了基金公司,然而經營不善,幾度面臨破產。近些年來,隨著諾魯磷酸鹽產量不斷下降,諾魯的年收入也在不斷下降,最後只得依靠其他辦法來獲得額外收入。比如:接受澳大利亞的援助。

由於全球變暖,國土面積不斷縮小,諾魯還在澳大利亞投資了一棟樓,准備在未來將國家所有人民都依據在這棟樓里,成為國中之國。但由於國家經濟下滑,目前這棟樓能否如期入住還未可知。

為什麼會產生資源詛咒

諾魯並不是唯一一個被資源詛咒的國家,荷蘭也是如此,上個世紀50年代,荷蘭由於富含大量天然氣而一夜暴富。

豐富的資源導致國內其他工業逐步萎縮,大量工人從其他行業轉向天然氣行業,使得國內其他行業喪失了國際競爭力。以至於後來,荷蘭遭遇經濟危機後,無法通過其他行業來度過經濟危機。

而一些資源相對比較貧乏的國家,比如:日本,由於資源貧乏,所以他們不得不發展多種行業,比如:旅遊業,金融業等來彌補資源的不足。

也就是說,資源不足反而促進了該國的經濟增長。

『柒』 鳥糞開采最大的島嶼

鳥糞開采量最大的島嶼
秘魯的欽查群島、馬卡維島、瓜佩島、洛沃斯島等島嶼上聚集上千萬只海鳥,鳥糞厚達數十米,是世界上鳥糞開采量最大的島嶼,出口天然肥料——鳥糞是秘魯創匯的主要途徑之一。

『捌』 史上3個國家為何為了鳥糞打了4年,這些鳥糞為何如此受到歡迎

因為這些鳥糞是珍貴的資源,是這三個國家重要的經濟來源。

鳥糞是當時農作物最好的肥料之一,厚厚的鋪在阿塔卡馬沙漠上,這三個爭奪鳥糞的國家分別是秘魯、智利、玻利維亞。其中秘魯的財政收入主要靠挖掘和出售鳥糞,並因此經濟得到飛速發展而進入「鳥糞時代」。而另外兩個國家當然也想要這份資源,於是為「鳥糞」而戰的爭斗開始了。而「鳥糞」也代表了利益,人類從古至今對利益的追求從未停止。

網路搜索」戰爭「一次,詞條下這樣寫道,

戰爭是極端的行為,戰爭的產生是由主導者為了自己或者集團的利益而發起的行為,這種獲取利益的行為不惜以犧牲生命為代價獲得。

『玖』 鳥類每年給我們的貢獻是多少

鳥類與人的關系是錯綜復雜的,而且因時間、地點和具體的條件而差異,例如專門消滅農林害蟲的鳥類當然是益鳥,但它也吃益蟲。而且,嚴格說來,要判明鳥類所帶來的益處,光憑了解它一天吃多少害蟲還不夠,尚需查明通過這些鳥類的取食,是否真正抑制了自然界內害蟲的數量。有些鳥類在春、夏季育雛期間能消滅大量害蟲,但在春播和秋收季節糟蹋莊稼,冬季又以田間的雜草種子為主食。因此,「益」和「害」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益鳥或絕對的害鳥。盡管存在著這些復雜的問題,經過鳥類學家深入的研究,一致認為現今生存的鳥類中,除少數例外,都是有益的或益害不甚顯著的,而有益鳥類又占絕大多數。
鳥類對人類的貢獻可以概括為以下方面:
野生鳥類是家禽的來源。
家禽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性不需多述,目前世界上僅家雞的品種就有60多個,為我們提供了優質的肉、蛋和絨羽。現今的家禽都是我們的祖先歷盡千辛萬苦,從野生鳥類中篩選、馴化和培育出來的,而且現今人們仍在努力探索著野生鳥類的馴化工作?除了人們熟悉的家雞是從原雞馴化來的,家鴨是從綠頭鴨、斑嘴鴨以及白眉洋鴨馴化來的,家鵝是從鴻雁、灰雁以及埃及雁馴化來的,家鴿是從原鴿馴化來的,鸕鶿(魚鷹)是從野生鸕鶿馴化來的以外,還有很多鳥類已經逐漸成為養禽業的重要對象了。例如鵪鶉、環頸雉和鴕鳥。
我國近年來對一些特產珍稀鳥類例如褐馬雞成功地實現了半野生狀態下的馴化,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問題:我國是世界上雞類等野禽最豐富的國家之一,如何更好地保護它們、研究它們,將更多的有價值的種類加以馴化。我國是最早馴化出家禽的國家之一,例如西歐一貫認為是印度在公元前兩千年首次馴化成功的家雞,經我國鳥類學家考證,我國家雞的馴化歷史至少不晚於印度。最近在河北省武安縣磁山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址中所發現的家雞的骨胳,又把我國飼養家雞的歷史追溯到距今七千多年以前。我們的祖先在七千多年前能做到的事,在科學如此昌明的今天,一定能做得更多、更好。
野生鳥類為人類提供了大量的肉、蛋、羽絨、糞肥。
野禽的肉質細嫩、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又加上比家禽受城市等工業污染的可能性小得多,因而成為人們競相選食的佳淆,價格比家禽昂貴得多。我國狩獵鳥類極為豐富,其中有很多享有盛譽,例如大興安嶺和長白山特產的榛雞,曾是歷代皇朝的貢品,稱為「飛龍」。
鳥類每年為人們所提供的羽絨、飾羽等原料,以及用其加工成的各種輕工業產品、玩具和工藝美術品等,更是不可勝數。它們的價值有時是難以估計的,僅以美洲白鷺的飾羽而論,本世紀初西歐流行在婦女的帽子上裝幾根漂亮的羽毛,尤以美洲白鷺的飾羽最為名貴,1902年僅在倫敦市場上成交的就有1,300公斤以上,按當時的價格以重量計,比金子還貴。
鳥糞含有大量的氮和磷化合物,是優質的有機肥料。沿海及海島上所集聚的海鳥,例如鸕鶿、信天翁、鷗類等,是鳥糞的主要提供者。每年由南美和非洲所提供的鳥糞,就有30萬公噸,其中以秘魯的產量最高,那裡的海島上歷代沉積的鳥糞厚達55米,從19世紀起開始興建工廠,作為礦產開發,到目前雖已開發完畢,但每年所積蓄的鳥糞尚有8厘米厚。我國西沙群島的很多島嶼,幾乎全被鳥糞覆蓋,是很有開發潛力的資源。
野生鳥類在葯用和供觀賞方面的價值也是盡人皆知的。《本草綱目》中就記載了數十種鳥類的醫學用途。當然在葯用方面必須採取慎重態度。
鳥類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被人們忽視的,是它們間接給人們帶來的益處。據估計鳥類約有一千億只。遍布在多種多樣的環境內,它們在消滅害蟲、害獸以及在維持自然界的生態平衡(穩定性)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就以消滅害蟲、抑制蟲災為論,自古以來就為人們所稱道。據《西陽雜俎》記述:「開元中蝗蟲食禾,有大白鳥數千,小白鳥數萬,盡食其蟲」。1848年摩門人開拓美國的猶他州,遇到洪水為災,隨後又來了成千上萬的蟋蟀,所過之處,莊稼一掃而光;正當災民束手無策時,飛來了上千的加里佛尼鷗,很快將蟋蟀消滅。現今猶他州鹽湖城的廣場上,尚豎立著價值四萬美元的、有兩只金色海鷗的紀念碑。
有人計算,一隻燕子在夏季能吃掉五十萬到一百萬只蒼蠅、蚊子和蚜蟲。群棲的一千隻紫翅椋鳥,在育雛期間能消滅廿二噸重的蝗蟲。對新疆粉紅椋鳥的調查發現,它們在繁殖期能使捕食區內的蝗蟲從每平方米33隻下降到不足一隻。鳥類對森林及城市園林的保護作用也很明顯,很多農葯無法殺害的樹皮下和果實內的害蟲,卻能被鳥類一個個地啄食。這方面最顯著的例子是啄木鳥,有人研究兩種美洲的啄木鳥,發現能消滅果園中越冬幼蟲的52%以及農田越冬的玉米螟幼蟲的64-82%。很多鳥類對控制針葉林的危險敵人松毛蟲有重要貢獻,有人曾在一隻杜鵑的胃裡找出一百七十三條松毛蟲、十二隻金龜子和四十九條舞毒蛾幼蟲。黑龍江省帶嶺林場招引益鳥防治落葉松害蟲,使越冬的松毛蟲從對照區的每株10.1隻降到每株平均1.3隻。自然界中鳥類的絕大多數是以昆蟲為食或以昆蟲飼喂雛鳥,它們在消滅害蟲方面的作用是非常可觀的。鳥類中的猛禽(鷹和貓頭鷹類)大多是專門以老鼠等嚙齒類為主食的,對於控制農林害獸很有幫助。有人在三百六十隻鵟(一種大型鷹類)的胃內一共找出一千三百四十八隻老鼠的屍體。貓頭鷹是夜間活動的猛禽,正好消滅夜間活動的鼠類。有人研究了19,00塊貓頭鷹的食物殘塊,發現有46,179隻哺乳動物,幾乎全部是嚙齒動物。有人計算,一隻貓頭鷹在一個夏季所消滅的老鼠,相當於保護了一噸糧食。對湖北武昌越冬長耳鴞的食物殘塊分析,有70.3%是小型獸類,主要是黑線姬鼠。黑線姬鼠是我國農田中的重要害鼠,在很多地區還是危險疾病出血熱的傳播者,貓頭鷹在這方面的功績引人注目。我們還應看到,很多鳥類,特別是兀鷹、貓頭鷹等猛禽以及海鷗,烏鴉等,有嗜食腐肉的習性,它們在消滅有病的動物和腐爛屍體、消除有機物對環境的污染方面有特殊的貢獻,被人們稱譽為「自然界的清道夫」。
很多鳥類是植物花粉及種子的傳播者,尤其在熱帶地區更為顯著。據統計,在澳洲地區專以花蜜為食的鳥類就有八十多種,其中見於我國南方的有食蜂鳥、太陽鳥、啄花鳥、綉眼鳥、鵯和鸚鵡等。它們穿飛於花叢之間,在啄吸花蜜時就起到傳播花粉的作用。以植物種子為食的鳥類,特別是北方普遍分面的鶇、鳾、松鴉和星鴉等,對於許多樹種的擴散有貢獻,是自然界的「植樹造林」能手。例如星鴉嗜食橡樹種子,而且秋天具有儲藏橡子的習性,常常收集數以百計的橡子,貯藏在遠處不同的角落,但卻常常遺忘,這些被散布的橡子是橡樹林擴展的一個原因。有人證明,某些硬殼的植物種子,在通過鳥類的消化道之後,更容易萌發;再加上附上的鳥糞,連肥料也提供了,當然更容易成活。
應該指出的是,人們在評價鳥類的益處時,從習慣上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直接益處以及比較明顯的間接益處方面。其實從整個生態系統考慮,由於鳥類的種類多、數量大、分布廣,處於生態錐體的不同營養水平上,其間的食物鏈的關系極其復雜,在能量流動方面佔有重要位置。即使是表面看起來益害不明顯甚至有害的種類,如果捕獵過度,「牽一發而動全身」,也會通過食物鏈的關系而破壞了生態系統的自然平衡,從而招致嚴重的後果。

『拾』 地理問題

無流國有七國
沙烏地阿拉伯,阿聯酋,卡達,阿曼,葉門,土耳其,科威特
因為境內無一條河流,所以叫無流國,分布在西亞和北非,熱帶沙漠氣候
解決方案:
沒有河流的國家,簡稱「無流國」,世界上有20個,總面積達514萬平方公里,相當於半個歐洲大。 偌大的一個國家,沒有一條河流,人們的用水如何解決呢?
靠天吃水 收集、貯存雨水是無流國最基本的蓄水方法。
太平洋上的吐瓦魯國,由200多個珊瑚礁組成,沒有一個超過1平方千米,哪來河流?掘井取水也是鹹的,不能吃。幸而雨量充沛,年降水量達2500~3000毫米。每家每戶都備有許多水缸、水桶,收集屋頂的雨水。有的人家還在木板屋檐上築集水槽道,將屋面降水全部收集起來,保證終年不愁用水。
印度洋的馬爾地夫,靠近赤道,由於常年有雨,淡水多淺埋在1米多深的沙底。但由於水量有限,必須築塘集水。在首都馬累,有一個龐大的半地下式貯水池,上端撐著荷葉狀承接天棚,雨季將水貯滿,旱季可供5000人食用。
掘井引水 地下淡水是無水荒漠的生命源泉。
波斯灣的巴林,面積僅622平方千米,雨量稀少,但掘地1米就會有泉水湧出。島上居民引泉灌溉了30平方千米耕地,種植糧食、蔬菜,使涸島「春意」盎然。
海水淡化 亞洲的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共有淡化廠1200多座。日產80萬噸的朱拜勒淡化廠,是世界最大的淡化廠。該廠通過直徑1.52米、長466千米的管道,將淡水直送首都利雅得。在全國公路沿線,蘑菇狀的貯水塔比比皆是,每個家庭屋頂也都裝有筒形鐵罐,淡化廠的供水車定時將水泵入罐內。
在亞洲的科威特境內,遍布蘑菇狀貯水塔,所貯淡水足供全國人民一周之用。首都有三座分別是高187米、140米、113米的貯水塔,高聳入雲,夜間晶瑩璀璨,成了首都的標志物。
進口飲水 太平洋的諾魯共和國是22平方千米的「鳥糞島」,還不到我國香港的1/3大。許多人家用澡盆大的大貝殼排列於庭院接雨水,常年取用。國民靠挖掘鳥糞礦致富。從1970年始,人口僅8000的諾魯年輸出礦石200萬噸,價值1.2億美元,成了世界最富裕國家之一,因此已有財力進口淡水,每年從澳大利亞運來一船船的水,實現了全國自來水化

閱讀全文

與我國每年進口多少澳大利亞鳥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77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15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934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97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41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48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420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28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24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647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4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371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28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892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2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887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12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0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77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