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澳洲煤炭的問題
一、資源概況澳大利亞煤炭產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其黑煤地質儲量約575億噸(工業經濟儲量397億噸),佔世界的5%,列美國、俄羅斯、中國、印度和南非之後居世界第六,且煤質較好,發熱量高,硫、氮含量和灰份較低。煤炭在澳各州均有分布,但95%以上集中於新南威爾士州(以下簡稱新州)和昆士蘭州(以下簡稱昆州)。新州煤炭占已探明工業經濟儲量的34.2%。昆州的黑煤以露天礦藏為主,已探明工業經濟儲量佔全澳的62%。澳大利亞的褐煤資源更為豐富,已探明地質儲量為418億噸(工業經濟儲量為376萬噸),佔全球褐煤儲量的20%,列德國(23%)之後居世界第二位。按目前的開采強度,澳褐煤礦藏可供開采近500年。維多利亞州(以下簡稱維洲)佔有全澳已探明褐煤儲量的95%以上和經濟可采儲量的全部,其中89%的經濟可采儲量分布於LaTrobe山谷。二、煤炭生產和出口情況煤炭生產是澳大利亞最重要的工業之一。澳年產黑煤約3.5億噸、商品煤3億噸、澳黑煤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7%,列中國、印度和南非之後。新州和昆州的黑煤產量佔了全澳的96%以上和出口量的全部。新州60%左右的煤礦為井下開采,其餘40%為露天開采。昆州煤礦露天開採的比例則高達75%。從全澳范圍來看,露天開採的煤礦約佔60%。澳大利亞生產的褐煤主要用於發電。褐煤年均產量約6700萬噸,佔世界總量的8%,列德國(20%)和美國(10%)之後,產值達5.33億澳元。維州LaTrobe山谷的褐煤產量約佔全澳褐煤產量的98.5%。自1984年以來,澳大利亞一直是世界最大的煤炭出口國,年出口煤炭逾2億噸,價值近200億澳元,佔澳大利亞出口總額的10%以上。澳煤炭出口到世界35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到日本和其它亞洲經濟體的出口量占其總出口的75%以上,往歐洲、印度、北非、中東和南美的出口量也很大。焦炭、動力煤等黑煤的出口約佔澳礦產和能源出口的四分之一,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州是出口煤炭生產基地。三、主要煤炭企業簡況澳大利亞煤炭工業呈多頭壟斷格局。特別是近年來,各公司的煤炭所有權不斷合並,少數生產商控制了行業的多數產量。Xstrata、Anglo、必和必拓公司、力拓礦業有限公司和MIM這5家公司生產原煤總量佔澳原煤總產量的70%以上。在新州,上述5家公司控制了74.1%的煤炭工業,在昆州則為75.7%。在行業整合的基礎上,澳煤礦之間形成了大規模的聯合協同運作,靈活運營,並通過集中管理降低了成本,提高資本使用率。據統計,昆州礦山運營成本每年平均減少約11%。
B. 澳大利亞煤炭質量特點
澳大利亞煤炭質量特點:澳大利亞的煤具有低灰、低硫、高熱量的特點,開采價值高。
煤炭用途十分廣泛,根據其用途,動力煤和煉焦煤是兩個主要類型。動力煤主要為熱電廠、工礦企業提供燃動力,而煉焦煤主要用於生產焦炭。而焦炭多用於煉鋼,是目前鋼鐵等行業的主要生產原料,被喻為鋼鐵工業的「基本食糧」。
澳大利亞煤炭
澳大利亞大陸地質年代古老、礦藏富集帶分布廣泛,煤、天然氣等能源資源儲量非常豐富。
在煤炭家族中,煉焦煤並不算多。世界煉焦煤資源佔全球煤炭資源總量的10%,儲量最多的俄羅斯,幾乎占據了世界煉焦煤資源的1/2。中國是煉焦煤第一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澳大利亞則是煉焦煤出口最多的國家。
除煤炭資源外,澳大利亞的鐵礦石儲量也相當豐富。它和巴西是全球最大的鐵礦石供給國,基本上,兩國鐵礦產量由四大礦山提供。經歷2010年以來的擴產之後,2015年,四大礦山的全球市場佔有率達到50%,形成了典型的「寡頭壟斷」格局。
長期以來,澳大利亞經濟依賴資源出口,雖然近年來也在不斷尋求經濟轉型,但是資源出口依然是其重要產業。澳大利亞的煤炭資源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盆地,產量高而本國需求少,加上地理位置優越、海運發達,十分利於出口。澳大利亞出口的煤炭約佔全球總出口量的1/3,行業利潤豐厚,同時提供了大量就業。
C. 澳大利亞煤船長期滯留為什麼
有大量澳大利亞船舶長期滯留在我國港口,我國外交部發言人針對澳大利亞記者提出的關於滯留船舶的問題,進行了回應。
面對我國加強了各種安全和環保檢測的舉措,西方國家開始上躥下跳。因為西方各國深受疫情傷害,經濟形勢嚴峻,而且整個國家新冠病毒橫行,幾乎沒有控制的可能。我國則通過自身的防控,抵禦了新冠疫情的蔓延,我國的市場復甦,經濟形勢轉好,使得各國都對我國市場投來了目光,希望藉助我國的巨大市場來度過難關。
D. 澳大利亞煤炭對中國的影響
沒有什麼影響,澳大利亞是煤炭輸出,只能影響自家收入。中國會轉而開辟其它國家市場。如:印尼、俄羅斯、哈薩克、蒙古······。
從2020年10月開始,中國大規模降低了對澳大利亞煤炭的進口量。10月份,進口澳大利亞煤炭的總量為1370萬噸,與去年10月份的2570萬噸相比,下降了47%。進入11月份,與去年同期水平相比,更是下降了96%左右。這與澳大利亞的一系列「小動作」有關。
澳大利亞的煤炭,對於中國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並不是這樣,首先,我國自身就擁有高達1145億噸煤炭儲量,僅次於美國和俄羅斯、澳大利亞,位居世界第4位。在全國各種類型的煤礦中,有41座千萬噸以上的煤礦都是動力煤。由於對能源、氣候等方面的負責態度,我國還沒有動用自身的煤炭資源。
澳大利亞出口煤炭的總量,僅僅佔了我國需求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作為中國最大的煤炭供應國,印尼一直希望擴大自己的市場份額。按照印尼的說法,到2021年,中國將向印尼進口價值14.67億美元,約合96.5億人民幣的動力煤,同時,印尼對中國出口的煤炭總量,有望突破2億噸。
無獨有偶,早在2019年12月,俄羅斯就制定了「2025年底前出口2億噸煤炭,其中對中國出口5500萬噸煤炭」的計劃。目前,俄羅斯每年對中國的煤炭出口量,大約3000萬噸左右。如果能夠增加到5000萬噸以上,再加上印尼的出口量,基本上就沒有其他國家什麼事了。
對於澳大利亞的出口煤炭份額,中國擁有足夠的能力進行替代。根本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嚴重,至於澳大利亞部分媒體的叫囂,連他們自己都不想像。
還有,2019年,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為1.43萬億美元,摺合人民幣9.3萬億左右。澳大利亞的經濟總量,還低於我國的廣東省和江蘇省兩個省經濟總量,有什麼底氣影響中國國民經濟?!
E. 有了解澳洲煤炭的嗎
就在市場上還在對中國冶金的阿富汗銅礦爭論不休的時候,中國冶金又開始了新的嘗試。日前,澳洲源庫資源有限公司資源開發公司主席ClivePalmer教授表示,中國冶金購入10%的股份與其合作開發一個煤礦項目。據了解,中國冶金目前已獲得國內一家中資銀行的融資支持。 與海外公司合作開發煤礦 這項達75億澳元的動力煤礦和基礎設施的項目位於昆士蘭中部,年產達4,000萬噸、有兩個泊位的煤炭出口碼頭的AbbotPoint港口,整個項目包括490公里的高容量重型標准軌,該鐵路線將由昆士蘭中部城鎮Emerald以西的Alpha附近的煤礦場,通往位於Bowen附近。 據介紹,這項項目中國冶金購入了10%的股權,與認購股權意向同時帶來的,是一家主要中資銀行支持的信函。同時根據雙方協議,中國冶金將通過債務融資安排該項目70%的資金。而源庫相關負責人未透露相關銀行的具體名稱。 ClivePalmer教授透露,中國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沈鶴庭先生親自前往布里斯本,表示中國冶金亦已同意購入該項目10%的股權。根據與源庫資源簽訂的協議,中國冶金將開發該項目,並通過債務融資安排該項目70%的資金。 中國冶金還承諾每年從這預期壽命達25年的煤礦項目中購買至少3,000萬噸煤。該項目的煤炭年產量為4,000萬噸。而整個項目的終端客戶將是中國一家大型國有電力公司。 分析師指出,4000萬噸的年產規模,收益大概在140億左右,而中冶佔有10%的股份,規模為14億左右,這個數量只佔到中冶總營業收入的1%左右。 Palmer教授將這個「ChinaFirst」發展項目稱為「世紀項目」,因為它將開發加利里盆地的龐大煤炭資源,而昆士蘭以至澳洲的經濟均會受益。 這個「ChinaFirst」發展項目獲聯邦交通部長AnthonyAlbanese列為對重大項目提供便利服務(MajorProjectFacilitation)的項目,亦獲昆士蘭政府宣稱為「重大項目」,從而加快了該項目的審批進程。 資料顯示,源庫資源擁有澳洲昆士蘭的動力煤礦床、西澳洲及南澳洲的磁鐵礦礦床以及西澳洲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的油氣資源的權益。 中冶進軍煤炭業? 中冶公司在早年是以建築起步的,後期小規模的嘗試冶金,慢慢發展為以冶金為主業。 據了解,中冶在國內主業為冶金等方面,涉及煤礦較少,已有的煤礦產基本上都處於投資期。國內已經釋放利潤的煤礦投資比較少。而在海外方面,中冶也主要集中於鐵礦石,中東有進行鋅礦、銅礦的投資,但是煤礦這塊,之前一直處於空白。 而現在中冶開始嘗試小規模的海外投資煤礦,是不是意味著中冶是在做煤礦業的初探,下一步會有進一步的擴張? 業內人士認為,現在下定論還為時尚早。據該人士分析,中冶此次小規模的嘗試海外煤礦收購,可能是國家戰略的體現。中冶是國資委控股的企業,這一行為的背後很有可能是得到了國家的支持。 而另一方面,中冶一直在海外市場相當活躍,中冶最大的資源儲備就在海外。也不能排除中冶意圖進行海外煤炭市場擴張。畢竟,位於阿富汗的中冶最大的銅礦儲備,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無論是從政局,還是資源本身都具有相當大的不確定性
F. 中國為什麼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
據新聞報道,基於減少有害氣體排放、防止環境污染等原因,中國將暫停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對於此條信息,中國海關總署也對此回應稱,“在對相關產品的進口方面,我國將進一步加強監管”。那麼中國為什麼突然停止從澳大利亞進口煤炭呢?
一.執行“綠色環保,低碳生活”的環保政策,防止環境受到污染。中國的社會經濟在近二十年來得到了高速發展,目前經濟總量已位於全球第二。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環境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壞。因為環境污染,造成太陽系“黑洞”擴大,導致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也給地球環境帶來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因此國家也對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重視,減少從澳大利亞的煤炭進口正是基於這一原因。
據數據統計,澳大利亞與中國的外貿金額還是比較大的,而且澳大利亞一直處於貿易順差國地位,但澳大利亞卻對中國一直持不友好態度,這無疑會對中澳的正常貿易帶來影響。
G. 中國借環保問題為何婉言拒絕澳大利亞的煤炭
澳大利亞向中國出售煤炭,53艘運煤船徘徊在中國港口等待卸煤,但是中方卻以正在加強環保的檢測力度,煤炭有很多不符合環保的情況為由,拒絕了澳大利亞的煤炭,我國一些用煤大戶也被通知停止使用澳大利亞提供的煤炭。
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什麼呢?相必沒有人比澳大利亞更心知肚明的了,中國的葡萄酒等產品也在澳大利亞面臨過同等的待遇。所以,中國才會做出「以牙還牙」的舉措。還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環保問題正在不斷的提高,環保檢測也是相應的提高了標准,這些都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另一角度來說,中國也不完全針對澳大利亞。
中國對澳大利亞顯然也有「反制」的舉措,中國自古以來一直奉遵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的做法,始終相信世間萬物都是有報應輪回的,不是不報,而是時候未到。所以,接下來中國需要做的就是堅持自己的決定,在科技、經濟、軍事、政治方面發展提高,再創新高。
H. 澳煤炭業喊話政府讓其修復與華關系,這個矛盾對澳大利亞造成了多大的影響
中國禁止澳大利亞的煤炭也就意味著澳大利亞1/4的煤炭產能得不到消化。這對於澳大利亞的煤炭業發展來說,無疑會帶來相當大的影響。因為澳大利亞很難在短時間內找到可以消化1/4煤炭產能的國家和用戶。更重要的是中國是一個非常穩定的煤炭進口國,甚至中國每一年的煤炭進口量都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因此丟掉中國這樣一個煤炭用戶對於澳大利亞來說確實會帶來相當大的影響。
一、煤炭產業是澳大利亞的支柱產業。雖然澳大利亞是一個發達國家,但是澳大利亞的能源產業也占據了國家經濟當中的相當一部分比例。因為澳大利亞是一個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而煤炭資源的出口對澳大利亞的經濟發展也起到帶動的作用。
當然澳大利亞如果能夠及時和中國修復關系的話,我想澳大利亞的煤炭產業還是有一線生機的。不過從目前的情況來看,澳大利亞想要修復與中國的關系還是存在著相當大的困難的。
I. 澳方希望中方取消對其煤炭進口的禁令,商務部是如何回應的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所以這樣的問題也就有著很多種答案,筆者的說法也不會一定對,但是就這題給大家說說筆者自己的看法。
我認為商務部的回應是極其恰當和到位的,經貿關系的困難局面,不是中方希望看到的,當然也不是對方希望看到的,更不符合雙方共同利益。
合作的基礎是信任,但合作的原則就是利益的公平劃分。無論這個利益是以什麼樣的形式實現,一定要讓人家感覺到確實自己有收獲,因此沒有一定的誠意是不行的,國與國之間的博弈也是如此,有些原則性的問題是必須要直面的。
反過來講,要找合作者,就要找能提供適當利益和尊重你原則的合作對象。宋代的蘇洵在《六國論》中總結道:「滅六國者六國也,而非秦也。」說的就是不團結合作的典型案例,若是六國能夠舍棄爭議,平心靜氣坐在一起協商,那六國可能就會團結起來,建立一個強大的聯盟共同抗秦,六國可能不會這樣的結局,中國的歷史也可能為此改變。
以上就是我個人對於這個問題的一點不成熟看法,不代表任何參考建議,如有不妥不周之處,希望批評指正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