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澳鐵礦石談判案
11日在上海與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克林(Simon Crean)進行了當面會談,談及了胡士泰被拘的一些情況,但更多的是談到一些更廣范圍的合作問題。不過沙海林表示,該事件過於敏感,且並不由自己主管, 並不願透露更多談話的細節。沙海林還對早報記者表示,其代表上海與西蒙·克林會談主要是考慮「商務貿易部門」對口的問題,並無其他方面的更多考慮。西蒙·克林在此次臨時上海訪問中回應此事時顯得頗為謹慎。不過,在澳大利亞國內的一些反對黨也表現出更為激進的措施,希望施壓政府更高層首腦直接與中方會談甚至通過政治手段要求中方釋放胡士泰。「外長史密斯認為『這已經影響了澳企業到中國投資合作』的說法,目前在澳大利亞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認同,」一位澳大利亞籍業內人士對早報記者表示,「在另一方面,國內以特恩布爾為代表的反對黨也趁此向其對手發難,實際在我們國內已經引起了另外一場爭論。」實際在澳大利亞的企業界,至少也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戒備心理。昨日,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商FMG首席執行官弗萊斯特(Andrew Forres)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頗為意味深長地對媒體表示,現在就力拓事件的影響作出結論還為時過早,不過與中國企業打交道需要特別注意對方企業的股東是 誰。不過,弗萊斯特同時表示,公司在華業務未受「力拓間諜案」影響。他向記者表示,雖然他不能代表其他公司的立場,但FMG一直很滿意與中國經濟保持的緊密聯系,而且這種聯系並未減弱。他稱,FMG在華員工數量不多,他們的行為都無可指摘。
B. 商務談判案例分析:日本的鋼鐵和煤炭資源短缺,而澳大利亞盛產鐵和煤,按理說,日本人的談判地位低
拿時間做籌碼,但是澳大利亞的談判者完全可以把這次談判分成幾次來進行。
C. 日本A鋼鐵公司欲從澳大利亞購買煤炭和鐵礦石,日本是鐵和煤炭資源貧乏的國家,而澳大利亞的礦產品在國際貿
現在的礦產買賣雙方不是完全從國家的角度來劃分的。
日本在澳洲礦業控股很大,因此日本和澳洲的定價不完全是買家壓價,賣家提價的樣子。
日本和澳洲進行礦石價格談判主要是針對中國礦石采購定價來唱的一台戲而已。最後時間礦石價格提高了,日本,澳洲兩家都得利,中國的領導也得利。
D. 日本公司和澳大利亞公司的鋼鐵和煤炭談判中構成案例的要素有哪些
日本某公司需要一批鋼鐵和煤炭,以順利進行公司產品生產。該公司與澳奧大利亞供應商取得聯系,並邀請澳大利亞供應商到日本就購買鋼鐵和煤炭的事進行商務談判。在商務談判開始之後,澳大利亞供應商堅持按過去賣給日本另一家公司的價格來定價,堅決不讓步,談判進入僵局,時間相應延長。而另一方面,澳大利亞人由於過慣了富裕舒適生活,急於返回家鄉,因此在後來的談判中表現出了急躁的情緒,作為東道主的日本商務談判代表則不慌不忙地討價還價,掌握了主動權;另一方面,日方還私下與中國供應商頻頻接觸,洽談相同項目,並有意將此情報傳播,同時通過有關人員向澳方傳遞價格信息。與此同時,日方亮出在國外獲得的情報--澳大利亞供應商在兩個月以前以低於要價10%的價格將鋼鐵和煤炭賣給匈牙利客商。澳大利亞供應商本來就不想失去這
筆交易,在以物價上漲、貨品質量不同等理由辯駁一番後,還是接受了 日方提出的
價格
問題:
1.按照不同分類標准,本案例屬於什麼類型的商務談判?
2.談判中日方掌握主動權而澳大利亞卻很被動的原因有哪些?
3.這個案例帶給你的啟示是什麼?
E. 關於日本與澳大利亞煤鐵資源談判,幫助日本人製作一份談判計劃
簡述確定談判目標的方法及步驟。 案例題:日本的鋼鐵和煤炭資源短缺,而澳大利亞則盛產煤、鐵。日本渴望購買澳大利亞的煤和鐵,而在國際貿易中澳大利亞一方不愁找不到買主。按理來說,日本人的談判地位低於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一方在談判桌上占據主動權。可是,日本人把澳大利亞的談判者請到日本去談判。澳大利亞人一旦到了日本,一般都 比較謹慎,講究禮儀,以不過分侵犯東道主的權益,因而日本和澳大利亞在談判桌上的相互地位就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澳大利亞人過慣了富裕的舒暢生活,到了日本幾天後,就急於想回到故鄉別墅的游泳池、海濱和妻子兒女身邊去,所以在談判桌上常常表現急躁的情緒。作為東道主的日本談判代表,卻可以不慌不忙地討價還價,掌握了談判桌上的主動權。結果日本方面僅花費了少量的款待費作「魚餌」,就釣到了「大魚」,取得了大量談判桌上難以獲得的東西。
F. 澳大利亞A公司擬將某種鐵礦石出售給日本的B公司。談判一開始,日方談判人員就
澳大利亞把鐵礦石出說給日本的這個公司借證明利益是第一位的。
G. 鐵礦石談判誰和誰談判談判什麼拿什麼去談判
按照傳統的國際鐵礦石談判機制,每年年底開始就第二年的長協礦價格進行談判。談判的雙方分別是鋼廠和礦商。鋼廠的主要代表是日本(以新日鐵為首的五大鋼廠)、中國(2005年開始作為獨立一方參與談判,最近一直是寶鋼為談判代表)、歐洲(阿森克虜伯、里瓦等鋼廠);礦商就是三大礦業巨頭——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與力拓。
談的是第二財年鐵礦石長期供貨合同價格,時間是從第二年的4月1日開始結算。談定長協價後,礦企按照固定的合同價格向鋼廠供貨。
至於拿什麼去談判就要具體看雙方的博弈了。一般來說是對第二年供需情況的判斷,如果礦商認定第二年鐵礦石供不應求,那肯定就要求漲價了。礦商也會去看鋼廠的盈利情況,如果說鋼廠利潤很豐厚,也會要求漲價;再就是會去看現貨市場銷售的鐵礦石價格,主要是看買到中國的印度礦,還有中國國內礦,如果這些現貨礦的價格已經漲過了長協價格,礦商肯定會在談判中要求漲價。
說白了就是討價還價,就看各自的談判能力怎麼樣了。
但總的來說,要認清楚是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礦山還是更強硬一些,畢竟鋼廠不能說不買鐵礦石,既然無論怎樣都要從人家手裡買,由著人家開價也是正常的。
H. 各國進行鐵礦石談判的是誰
日本新日本制鐵,韓國浦項鋼鐵,還有德國蒂森克虜伯鋼鐵代表歐洲。其實往年中國都是寶鋼談的。
I. 高分!!!有沒有人能和我說下 現在的鐵礦石談判到底是什麼事情
簡單說就是鐵礦石的供方與需方的價格談判,每年進行一次,確定一年供貨價。
全球三大鐵礦石公司(力拓、必和必拓、淡水河谷)占據了鐵礦石市場的大部分份額,所以很容易對價格進行控制。
最近幾年鐵礦石價格一路上漲,並且幅度很大,每日談判都對我們很不利。但在金融危機發生後,2009年的價格下降了,供方同意降33%,而我國要求降40%以上,日本、韓國也是鐵礦石主要消耗國,但比中國進口量小多了,雖然是這樣,如果他們同意了這個價格,對我們的談判就不利了,不光這個,國內小鋼廠很多也紛紛倒戈,
詳細內容這里有專題:
http://finance.ifeng.com/topic/tkszj/
http://finance.sina.com.cn/focus/iron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