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桉樹容易引起火災毒害其他植物是真的嗎
澳大利亞的火災牽動著全球億萬顆人民的心。在每一年的下半年,南半球都進入了夏季,空氣變得十分乾燥和炎熱,很容易產生森森火災的現象發生。在澳大利亞的森林火災引發之前,在南美洲的亞馬遜山林也同樣引起了山火的發生。剛剛山火才被控制了沒有多久,全澳大利亞的森林火災又開始了,引起這場火災的因素是因為桉樹。桉樹帶有易燃成分,天氣炎熱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桉樹會讓土壤沙漠化和地下水流失,桉樹的葉子在水中容易生成污染水源的物質。
桉樹不僅僅含有易燃物質,而且它還對土地起到破壞的作用,同時它的葉子會生成對水質有污染的物質。因為這些原因,桉樹也被人們稱之為“缺德樹”。所以現在國家已經控制桉樹的生產種植。我們大家都必須禁止種植桉樹,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維護好生態平衡和保護好環境。
B. 澳大利亞火災之後,森林的修復工作進行的怎麼樣了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澳大利亞森林大火完全沒有被澳大利亞政府撲滅,他們也沒有這個高難度撲滅森林大火的技術本事。森林大火燒盡了大半個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本身是一個小島國,島國上森林面積佔大部分,動物主要有考拉,袋鼠,鴨嘴獸,澳洲鴕鳥,針鼴鼠,黑天鵝,兔耳袋狸,澳洲野狗,黑肩蔫,袋熊等十種還有各種各樣蝙蝠,這些種類動物棲息在茂密森林繁衍生息,動物們靠的森林滋潤,來源的食物都是森林裡生長出的樹葉和昆蟲之類以及哺乳的小動物。
所以說;森林大火就是滅頂之災要快速撲滅基本上沒事發生,如果說;沒有好的辦法解決撲滅森林大火後果不堪設想,澳大利亞大火就是典型的例子,要恢復森林自然資源那能容易嗎?這就是靠澳大利亞政府自己來解決了。
澳洲有種桉樹,考拉喜歡吃,但含油量很高,很容易起火。而因環保組織的抗議,澳洲官方不會組織人清理森林雜草、控制桉樹數量、建立防火帶等。偏偏這種樹的種子殼厚,更容易在大火中存活。
這個死循環是這樣的,桉樹油多容易起火導致其他動植物跟著一起遭殃,火災後因為這種樹種子更耐火,在其他植物還沒長出來的地方,它先佔了地盤,導致這種樹更多,很容易起火。其他植物越來越少後,與之相關的動物也會越來越少。而環保組織的抗議,導致政府不會人為去打斷這一循環。
所以說,這是個悲劇
C. 桉樹引火不怕火澳大利亞的桉樹是造成大火的幫凶嗎
澳大利亞大火已經燃燒了近5個月左右,這么多樹木的燃燒和毀壞,釋放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難以估計。據估計,這次大火燒死的動物接近12億只,一想到那呆萌著稱的樹袋熊,就能感受到這場實則距離我們十分遙遠的大火給動物們帶來的傷害。
雖然澳洲大火得益於暴雨的可控,但是洪災使得部分地區的植被難以短時間恢復,想要快速的恢復植被,相信也只有播種生長繁殖快的種子了!
當然了,澳大利亞的大火對地球是有影響的,畢竟澳大利亞被稱為綠肺,如今肺部起火.
而今全球氣溫極不正常,如果再不好好保護環境,人類急需肆無忌憚的破壞環境,霍金的預言也許會成真也不一定,各位認為呢?
D. 為什麼澳大利亞喬木樹種以桉樹為主,樹種較單一的原因
澳大利亞喬木樹種以桉樹為主,樹種較單一的原因:澳大利亞的地形中部低,東西兩側高,中部地下水豐富,有利於桉樹生長。桉樹有「地下抽水機」之稱,需要有豐富的地下水才能夠比較好的生長。澳大利亞距離其他大陸遙遠,海洋的阻隔使其他大陸的植物樹種很難擴散到澳大利亞,澳大利亞樹種比較單一。
E. 桉樹的栽種技術
桉樹特性分析:
A.桉樹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環境適應性.
澳大利亞東部沿海茂密的森林有90%是桉樹。澳大利亞的土地是地球上最貧瘠的,低碳、高鐵的土壤呈深紅色;澳大利亞的氣候又十分乾旱,但桉樹卻能夠在這種艱苦的自然環境中茁壯成長。桉樹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獨特的生長特點:為了避開灼熱的陽光,減少水分蒸發,桉樹的葉子都是下垂並側面向陽;為了對付頻繁的森林火災,桉樹的營養輸送管道都深藏在木質層的深部,種子也包在厚厚的木質外殼里,一場大火過後,只要樹乾的木心沒有被燒干,雨季一到,又會生機勃勃。桉樹種子不僅不怕火,而且還藉助大火把它的木質外殼烤裂,便於生根發芽。
B大面積引種桉樹可能帶來的危害
綜合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所、中國西南林學院及國家林業局、中央電視台等諸多專家學者和媒體單位的意見,大面積種植桉樹可能會出現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a桉樹是「抽水機」
桉樹是速生豐產林,對土壤的水分需求極大,大面積引種桉樹會導致 地下水位下降,保持水的能力很差,時間長了,土地表面板結,還出現土地沙化現象。
b桉樹是「抽肥機」
桉樹對土壤的肥料和養分需求極大,凡種植了桉樹的,土地肥力下降乃至枯竭,原始植被因為得不到足夠的肥料和養分而受到嚴重破壞,引發土地退化,水土保持情況惡化,土地貧瘠,到時再引種其他植物根本無法存活。土壤強度侵蝕比例逐年升高,山體滑坡和洪澇災害增多。
c.桉樹是「霸王樹」
桉樹對當地鄉土的、原產、原生的物種有極大的抑制性。它生長了,其他物種就不能生長,而且會慢慢地退縮,最後造成桉樹林都是地表光禿禿的,地被上沒有草、灌木(如家鄉俗稱的當泥樹、牛奶根、雞屎藤、金銀花等),也沒有小喬木及各種中草葯材等。其他物種不能和它一起生存。原生物種衰減、退化,植物種類極為單一,無法給大多數動物提供食物或適宜的棲息環境,林中動物十分稀少甚至絕跡,生物多樣性水平極低,生物食物鏈斷裂,生態十分脆弱,缺少天敵對蟲害進行控制,很易感染蟲災,造成大面積損害,砍伐天然林種植大片樹木種類單一、樹齡相近且十分密集的人工林,會導致「綠色沙漠」;乾燥且易形成火災;還會導致小氣候變化等嚴重的生態危機。生態將遭受顛覆性的破壞,且難以恢復。而且不一定在兩三年內顯現出來。
d.桉樹施用的化工產品毒性強、毒效長,桉樹氣體有刺激和毒害作用.
據說種植桉樹時將施用某些毒性強、毒效長的化工產品,該產品一旦施加在土地里,將很難清除干凈,對水質污染極大,人畜飲用後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另外,桉樹發出的氣味對人體有刺激和毒害作用,將威脅當地人民的身體健康。
相關資料http://www.cqvip.com/qk/90498X/200405/11057892.html
F. 澳大利亞叢林大火加劇火勢的蔓延的原生植物是什麼
桉樹。
桉樹簡直就是為了野火而生的:
特點一:桉樹葉子較小,主要是減弱在高溫天氣下的水分喪失,同時桉樹葉和樹枝中中含有大量芳香油(桉樹油),桉樹油的主要成分是桉樹油醇,化學式C10H18O,閃點只有大約50℃,所以桉樹油在強烈日曬後很容易著火,而且桉樹葉在枯落後能形成厚厚的可燃物,這遠比其他植物生產得多。
特點五:桉樹有著驚人的生長能力,短短兩三年就可以長成參天大樹,有的種類甚至在一年之內就能長到10米以上,在喬木當中桉樹的生長速度是出了名的。
正是由於以上特點,使得桉樹不僅不怕火,反而「有意」為山火提供了有利條件,在澳大利亞高溫少雨的夏季,整個桉樹林就猶如一個「汽油桶」,任何閃電、局部高溫都有可能引發森林大火,而且一旦燃燒起來就很難控制, 哪怕是防火隔離帶也不起作用,因為在大風的作用下,吹起的一絲高溫余灰都有可能引起另一片桉樹林著火。
桉樹的生存之道
可以說桉樹擁有這樣的特性,完全是生物進化的結果,當森林經歷一場大火之後,其他植物要麼徹底死亡,要麼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來恢復,但是桉樹卻把山火轉化為自身優勢,不僅能一定程度上抵抗山火,還能利用山火來消滅其他競爭者,這種「自損800,傷敵1000」的策略,讓桉樹主導了澳大利亞的森林。
G. 如何治理桉樹的危害
桉樹的危害??你指什麼?桉樹有什麼危害?
這篇是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白嘉雨關於桉樹的文章,桉樹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
桉樹原產於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菲律賓。我國引種桉樹已有110多年的歷史,現已成為我國南方速生豐產林的戰略性樹種,桉樹和楊樹、松樹一起被稱為世界三大速生樹種。桉樹具有適用性強、生長快、輪伐期短、病蟲害少、萌芽更新快等特點,我國現有桉樹人工林230萬公頃,約佔全國人工林總面積的8%。社會上傳言桉樹是「抽水機」、「抽肥機」,桉樹林內「天上無飛鳥,地上不長草」,甚至傳言「桉樹有毒」等等,我們作為桉樹科技專門研究機構,願意就此做出科學客觀的說明。
關於桉樹生態影響問題的說明
(一)桉樹不是「抽水機」
科學研究表明,每合成1公斤生物量(乾重),松樹需要消耗1000升水,相思、黃檀、香蕉、咖啡需要800升以上,而桉樹只需要510升。可見,桉樹的水分利用效率很高。由於桉樹生長快,總的用水量可能會比其他樹種多一些,但並不構成危機,例如,桉樹在雷州半島的年水分蒸騰總量只佔年降雨量的1/3左右,蒸騰+蒸發量為1000-1100毫升/年,遠小於年降雨量1500毫米,不會造成地下水減少。並且,中澳合作項目「桉樹與水」研究結果表明,雷州半島桉樹林夏季對地下水的補給是明顯的,具有一定的水源涵養作用。
(二)桉樹無毒
以下事實可以證明桉樹不但是無毒的,而且還可以被動物和人類直接利用。澳大利亞的動物考拉(樹袋熊),生活在桉樹林中,專吃按樹葉為生,如果桉樹有毒,動物能吃嗎?此外,澳大利亞從南到北到處都是桉樹林,各大城市的飲用水源的涵養林基本上都是桉樹,澳大利亞人從未反映過桉樹林區的水源不好,更不要說有毒了。再有,桉樹有一種副產品——桉葉油,從桉樹葉中提取出來的一類天然化合物,是用於化妝品和葯品的原料,很多喉片中即含有桉葉油成份。
(三)科學經營桉樹,不會造成地力衰退
所有人工林樹種,由於實行集約經營,都會造成一定的肥力減低,因為人工林生長快,密度大,吸收的礦物營養多,再加上一些地方農民將枯枝落葉全部取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這很正常。是不是土壤肥力下降了,土地就荒廢了?沒有那麼嚴重。關鍵是科學管理,補充養分,採用配方施肥,土壤缺什麼就補什麼,問題就解決了。
附表:桉樹與其它作物吸收和帶走的礦質營養量比較
物種 吸收量(公斤/公頃/年) 帶走量(公斤/公頃/年)
N P K N P K
尾巨桉
(巴西) 76 6 43 15 1.5 18
馬占相思
(中國) 307 10 110 50 3 18
玉米 160 30 150 40 8 38
橡膠 312 33 163 16 3 12
椰樹 90 14 150 40 7 100
咖啡 110 9 120 40 3 48
註:數據來自澳大利亞John Davidson教授
上表說明,桉樹無論是吸收還是帶走的礦質營養量,較其他作物物相比都不是最多的。因此說,桉樹會導致嚴重的土壤退化是沒有科學依據的。
以湛江地區為例,成立於1954年的雷州林業局,種植桉樹已經有50多年的歷史了,面積70萬畝,90%都是桉樹人工林,照某些人的說法,這里的土地早該荒廢了,恰恰相反,這里的林地越來越好,桉樹人工林的產量一代更比一代高,70年代前的生長量只有0.3立方米/畝.年,現在達到1.5立方米/畝.年,這是為什麼,就是依靠科技,一是使用了桉樹新品種;二是採用配方施肥技術;三是現在當地老百姓燃料問題解決了,枯枝落葉回歸土壤,因此桉樹越種越好。
(四)按樹林下同樣具有生物多樣性
由於桉樹林是一種人工生態系統,又是集約經營的純林,其生物多樣性比自然生態系統肯定簡單多了,但決沒有到「地上不長草」的程度。據華南農大謝正生等在雷州半島5個不同地點桉樹林下調查結果,採集到桉樹林下植物種類共計61科127屬150種,證明桉樹人工林對雷州半島的森林植物多樣性並未造成降低。福建長泰岩溪林場洪長福等對漳州尾巨桉林下植被調查表明:林下植被共有29科49屬53種,同樣說明「桉樹底下不長草」是沒有依據的。
在桉樹的原產地澳大利亞,桉樹林中動植物資源豐富,走進按樹林隨處可見到袋鼠、鳥類和爬行動物,地上則有茂密的灌木和雜草。
個別情況下,按樹林下植被很少,是由於多種原因造成的,一是桉樹種得太密,林下無陽光,營養競爭激烈,造成植被稀少;二是有些地方在造按樹之前本身就沒有植被,桉樹長起來了,只能說明桉樹的適應性強;三是人工撫育強度太大,除草及時,高度集約經營,導致沒有雜草。
桉樹具有良好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桉樹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發展桉樹人工林產業,首先可以增加農村就業機會,從種苗、造林、營林,到木材採伐、加工利用全過程中,均可產生就業機會。據估計,每公頃桉樹人工林可產生直接就業職位4人。同時,在桉樹豐產林項目實施過程中,使農民學會了現代營林生產技術和管理知識,提高了勞動者的素質,促進農村經濟社會進步。
桉樹為社會創造財富。桉樹木材廣泛用於製造漿紙、人造板工業、房屋建築、傢具製造、園林綠化等。桉樹的經濟效益豐厚,種植桉樹的經濟回報率是目前很多產業中最高的之一,因此,華南地區有很多其他行業的企業主或個體戶紛紛投資發展桉樹人工林產業。
科學種植桉樹,還具有良好的生態效益。首先,桉樹人工林是一個巨大的碳庫,據研究,每公頃桉樹每年可吸收9噸二氧化碳,同時釋放氧氣。在退化地上營造桉樹,可使土壤結構得到改善,土壤生物量增多,並使造林地區的小氣候得到改善,生態環境變化。雷州半島過去是赤地千里,環境惡化,森林覆蓋率只有8%,1954年開始大量營造桉樹人工林,現有桉樹近3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24%,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稱為南亞熱帶重要的農業大市。
H. 桉樹是怎麼樣的樹國家對種植桉樹有什麼限制
桉樹(Eucalyptus robusta Smith)又稱尤加利樹,是桃金娘科桉屬植物的統稱。常綠高大喬木,約六百餘種。 常綠植物,一年內有周期性的枯葉脫落的現象,大多品種是高大喬木,少數是小喬木,呈灌木狀的很少。
形態特徵
密蔭大喬木,高20米;樹皮宿存,深褐色,厚2厘米,稍軟松,有不規則斜裂溝;嫩枝有棱。
幼態葉對生,葉片厚革質,卵形,長11厘米,寬達7厘米,有柄;成熟葉卵狀披針形,厚革質,不等側,長8-17厘米,寬3-7厘米,側脈多而明顯,以80度開角緩斜走向邊緣,兩面均有腺點,邊脈離邊緣1-1.5毫米;葉柄長1.5-2.5厘米。
傘形花序粗大,有花4-8朵,總梗壓扁,長2.5厘米以內;花梗短、長不過4毫米,有時較長,粗而扁平;花蕾長1.4 -2厘米,寬7-10毫米;蒴管半球形或倒圓錐形,長7-9毫米,寬6-8毫米;帽狀體約與萼管同長,先端收縮成喙;雄蕊長1-1.2厘米,花葯橢圓形,縱裂。
蒴果卵狀壺形,長1-1.5厘米,上半部略收縮,蒴口稍擴大,果瓣3-4,深藏於萼管內。花期4-9月。
生長環境
生於陽光充足的平原、山坡和路旁。全年可采葉。中國南部和西南部都有栽培。桉樹的樹冠小,透光率高,有利於樹叢下草的生長。樹冠小,蒸騰作用也小,是節水樹種。一般能生長在年降水量500毫米的地區,年降水量超過1000毫米生長較好。適生於酸性的紅壤、黃壤和土層深厚的沖積土,但在土層深厚、疏鬆、排水好的地方生長良好。主根深,抗風力強。多數根頸有木瘤,有貯藏養分和萌芽更新的作用。一般造林後3~4年即可開花結果。
粵擬立法水庫
《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辦法(草案)》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採用煉山或者全墾方式更新造林,不得栽種桉樹等不利於水源涵養和保護的樹種。現場旁聽的水利廳工作人員表示,桉樹對水源影響很大,因此特別把桉樹列入草案。也有列席的代表支持該做法,認為桉樹落葉到水庫中容易腐化易產生藍藻,藍藻對飲用水是一個很大的威脅。不少委員也持支持態度,同時認為應擴大范圍,不利於水源涵養和保護的樹種都不應栽種。
I. 澳大利亞桉樹怎樣處理水份
桉樹造林地如何選擇
土壤:適地適樹是適生栽培的基礎,擇地擇樹則是豐產栽培的關鍵。桉樹最適宜在土層深厚、腐殖質含量高、土壤疏鬆、排水良好、肥力較高的微酸性紅壤和黃壤土的採伐跡地、廢舊果園栽植。
海拔:海拔高度一般在500米以下,上限不能超過800米,否則會生長不良。
坡向:桉樹屬強陽性樹種,喜陽光照射,不耐蔭,種植宜選向陽坡地,忌選光照不足的地方建園。否則桉樹樹勢弱,生長不良,產量低,且易受病蟲危害。
在哪裡可買到優良的桉樹苗?
為了發展桉樹產業,林業部門根據我縣的自然環境選擇出適合我縣生長的桉樹苗木在國營苗圃進行培育,對造林戶實行無償送苗。需要桉樹苗木者,可與當地林業站聯系,也可與縣林業局桉樹產業辦公室(6412116)聯系。
送苗有什麼條件?
基地造林由林業站負責人開具單據到苗圃調苗,社會造林必須先整地打好穴,由當地林業站檢查核實後再出具證明到苗圃調苗。
品種選擇需要注意的問題是什麼?
在品種選擇及布局上:海拔500-600m,選用鄧恩桉、巨桉、赤桉等耐寒品種;海拔500m以下,選用尾巨桉、尾葉桉、巨赤桉等速生品種。
苗木如何選擇?
良種壯苗是造好速生豐產林的基礎和保證,現我縣造林所使用的苗木均為容器苗,它具有重量輕、根系發育好、全季節造林、適用范圍廣等優點。
怎樣進行林地清理?
於造林前一年的8-9月份劈草煉山,清理林地時,挖除雜灌蔸和芭芒蔸,煉山後及時整地挖穴,以減少灰份的流失,並注意防火和保持水土。
整地如何進行?
整地時間:一般在造林前一年的9-10月份進行整地。
整地方式:我縣基地造林均為穴狀整地。其規格為株行距2m×3m,穴面60cm×60cm,穴深40cm,穴底40cm×40cm。挖穴時,表土、心土必須分開堆放,以便將表土回入穴內。穴挖好後曝曬1-2個月,以促進土壤分化。
桉樹造林密度是多少?
桉樹造林的合理密度為110株/畝。
怎樣回填表土、施基肥?
回填表土、施基肥在12月份前。將種植穴周圍的草木灰和表土回入穴內,以增加穴內養分。回填表土時揀凈枝椏和草根等雜物。在表土回至2/3穴後,每穴施放復合肥250g作基肥,並與穴內表土充分拌勻。及時覆土,高度以高過穴面5-10cm為宜。
桉樹什麼時候造林最適宜?
桉樹最佳造林月份是每年的2—6月,最好提早在當年的2-3月份完成。其它月份造林時一定要注意在大雨過後,土壤濕透的條件下進行,才能提高成活率和保存率。
怎樣栽植?
我縣桉樹造林均用容器苗,在栽植時要求做到「脫袋、深栽、壓實」。具體做法是:剝掉容器,撕袋前雙手壓緊容器上,將袋子全撕取出,不可只撕底不撕邊。定植覆土時從四周向內壓緊,不準垂直下壓,以防破壞容器土。定植時注意不要把苗木栽在基肥上,以免幼苗根部接觸肥料而影響成活。其次,種植時還要注意壓緊,使幼苗能與土壤緊密結合,種植深度一般比原根深2cm左右即可,苗木高的宜適當深栽,不能使根部懸空而影響成活。如苗木運輸到造林地兩天內無法栽植完畢,不準亂堆亂甩,應選擇一開闊地將苗木豎立排放整齊,四周用木欄或石塊圍好存放,經常淋水保濕,並做好鼠害和病害的預防工作。
栽植時須注意的問題?
苗木要淋足水後才上山造林。
將苗木分發到造林地後要小心輕放,不能亂擺亂丟。
容器苗上的塑料袋在苗木栽植時一定要清除。
栽苗時回土蓋過苗木基部2—3cm並用手或腳壓實。
補植
栽植後1個月內進行1—2次查苗補缺。發現缺苗死苗要及時補上,保證當年造林成活率。在栽植的頭幾個月里,在大風大雨後要及時查苗看穴,如苗木被沖壓,被風颳倒,應及時扶正,被大雨沖毀的穴要及時修好。
為什麼要及時進行桉樹幼林撫育?
桉樹是強陽性、極喜光的樹種,而4-9月份日照時間長,氣溫高,是桉樹生長的高峰期,若未及時鋤草,挖除雜灌、樹蔸,桉樹幼樹被雜草、灌木遮蓋,缺乏充足的陽光,其生長受到抑制,生長量將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造成幼樹死亡。同時全面鬆土鋤草,可提高幼樹對雜草的競爭力,減輕蟋蟀、小地老虎、白蟻等蟲害,提高造林成活率,可以說,鬆土鋤草是預防桉樹病蟲害十分有效的措施之一。
桉樹幼林撫育何時為宜?
在桉樹幼林時期需連續撫育三年,每年撫育兩次,時間分別為3-5月和9-10月份。
幼林撫育有什麼技術要求?
幼林撫育包括全鋤、擴穴、培土。要求全面鋤草,深度3-5cm,挖盡雜根,幼樹周邊1米見方擴穴,規格為1m×1m,深20cm;培土高度以5-10cm為宜。在撫育過程中注意雜草勿堆積在桉樹根莖處,以減少白螞蟻危害。
為什麼要及時追肥?
3-5月和9—10月是桉樹生長的高峰期,極需養分,若未及時追肥,桉樹幼樹因缺少養分而嚴重影響生長,其生長量將達不到速生豐產的目標。同時桉樹營養不良容易發生病蟲害,且大大降低抗寒抗凍能力。
何時追肥為宜?
在每年撫育的同時進行追肥,時間為3-5和9—10月。
如何追肥?
可採用溝施或穴施,溝施即在穴上方距幼樹20cm左右開長50cm、深15-20cm、寬15-20cm半園形的溝後,將肥料均勻施入溝內再覆土;穴施則採用三點穴施法,即在穴上方、左右兩側距幼樹30cm處各挖一穴,將肥料均勻施入穴內再覆土。施肥量:每株施150-200克尿素。連續追肥三年,追肥方法同上。
如何防治桉樹病蟲害?
桉樹病害主要有莖腐病、灰霉病、青枯病和焦枯病等,蟲害主要有班齒小卷蛾、尺蠖、金龜子、大蟋蟀、小地老虎、印度黃脊蝗和白蟻等。
白蟻害前防治:煉山後,採用滅蟻靈誘殺包防治,每畝20-30包,時間為8-9月份。具體方法:將表土鏟開5-6cm鋪一層白蟻喜食的枯枝雜草,放上誘殺包後再用雜草覆蓋,上面蓋一層塑料薄膜和薄土;為提高防治效果,可在雜草上放一些糖水、米湯。
蟋蟀防治:用麥麩或米糠炒到焦黃作餌料16份加2.5%敵百蟲粉1份或林丹「666」等殺蟲劑1份,加水拌勻成豆渣狀,於悶熱的傍晚,在各個洞口鬆土處放一粒花生米大的毒餌。
小地老虎防治:方法一:用糖醋液?666可濕性粉劑1份、糖6份、醋3份、紅酒1份、水10份?盛入在小碟中,放於林地內,2—3畝放置一處誘殺成蟲;方法二:黑光燈誘殺;方法三:將鮮草鍘成2~3厘米,用90%敵百蟲晶體100~200倍液進行噴拌,傍晚時堆放在林地里,每堆寬30~60cm,高15cm,每畝堆20堆誘殺;方法四:將新鮮的泡桐葉於傍晚放於地面上,每畝60~80張,第二天清晨進行檢查,捕殺躲在下面的幼蟲,連續3—5天。也可以把敵百蟲100倍液噴到葉上直接毒殺。
焦枯病:主要危害桉樹苗,症狀為,病莖與病葉背面產生白色霉狀物,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葉背尤為明顯。嚴重發病時整枝枯死並呈黑褐色,表面有白色霉狀物。多發於6—9月高溫多雨季節,尤其在雨後空氣相對濕度增大,土壤黏重,排水不良,病害發生嚴重,並且流行,形成發病高峰。防治方法:發病期間要剪除病枝葉集中燒毀,並且每周噴1次1%的波爾多液或0.2%的高錳酸鉀溶液。對采穗圃的苗或者幼樹可用50%的多菌靈300—400倍液進行噴灑。
紫斑病:此病主要危害葉片引起落葉。感病葉片初期出現淡綠色小斑點,後變紅褐色呈紫紅色多角或不規則病斑,葉片兩面均能發病,嚴重時一葉片上有數十個病斑,從下部老葉向上發展,後枯黃脫落。5—10月較為嚴重,尤以8—9月最為嚴重。防治方法:第一,加強林地管理,促進幼林生長健壯,提高抗病能力。注意林地衛生,消滅病原,防止傳播,及時清理病葉集中燒毀。第二,在發病區及周圍噴射1:150波爾多液2—3次,或者1:1000的托布津、苯駢咪唑葯液進行防治。
褐斑病:主要危害幼樹的葉片,苗木、大樹發病較少。每年5—11月為病害的多發季節。發病初期葉片上出現灰綠色斑點,病斑逐漸擴大後呈圓形或不規則形。病菌隨雨水、病蟲害傳播危害,下雨後病斑陸續出現,食葉害蟲嚴重危害處,此病害也嚴重。防治方法:第一,剪除已發病的枝條,清掃病枯枝葉並全部燒毀。第二,在病害流行的5—11月,每隔7—10天噴射1:150波爾多液連噴2—3進行預防。在發病初期,噴1:1000的托布津或苯駢咪唑葯液1—2次進行防治。
桉樹第一次輪伐後如何萌芽更新?
桉樹具有很強的萌芽更新能力,種植一次可以砍伐利用2—3次。但必須做好撫育工作,否則產量會一代不如一代。
萌芽更新的季節為採伐當年10月至第二年3月。斧頭伐木萌芽效果好,伐樁高為離地5—10cm。盡量不要把樹樁砍成「V」形。
桉樹萌芽林如何撫育?
桉樹萌芽林的撫育,主要抓好鬆土、定株和追肥等幾個環節:
鬆土
林木砍伐後,在樹頭萌芽前(一個月內),應該在樹樁周圍進行開溝鬆土。
定株
桉樹萌芽能力很強,伐木後一個樹頭一般可萌芽6—7條,多的達10—20條。萌芽條多了,爭奪營養空間,搶奪土壤養分,不利於萌芽林成材。因此,要進行疏伐定株。萌芽條長至1—1.5m時,開始定株。按照「去弱留強,去密留疏,保持合理株距」的原則,選擇生長粗壯,頂端優勢明顯,干形通直的1—2條優勢株保留下來,其餘的全部從基部砍掉。
施肥
定株後一個月內,在樹樁間另開小穴,將肥料均勻施放在穴中,然後覆蓋。每株施復合肥或尿素150—200克。以後的追肥可參照前面撫育施肥過程。
四、桉樹與環境
種桉樹會破壞環境嗎?
桉樹原產地主要在澳大利亞,90%植被是桉樹。其桉樹林下,伴生有喬木、灌木、藤本、草本植物等,植物種類非常豐富,形成了以桉樹為主的多層次植物生態群落。澳大利亞桉樹林中還生活著許多鳥類和其他動物,如袋鼠、樹袋熊等,有些還以桉樹葉為食。由此可見種植桉樹不會破壞生態環境。而且,由於桉樹的速生性,其單位面積所生產的木材產量是非速生樹種的十幾倍,它承擔著人們日益增長的木材需求,有效緩解了對其他樹種的採伐,間接地保護了生態公益林等其他林種。因此,種桉樹與種其他樹種一樣,都發揮著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提供木材產品的作用。
當然,由於桉樹的速生性,需要供給大量的養份,其生長過程對土壤肥力的消耗確實較大,這是顯而易見的。但各國的林業工程技術人員早有認識,已制訂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消除其負面影響,實現林地的可持續利用。例如,給林地增施雞糞、土雜肥;林下間種綠肥、牧草;桉樹與有固氮作用的植物帶狀混交等。這些措施都有效地緩和了地力的衰退。
種植桉樹會造成地力衰退嗎?
任何一種作物長期耕種都會對地力產生消耗。如果投入低於產出,那才會引起地力衰退。桉樹作為一種速生樹種生長快,肯定比其它樹種需求土地養分多。但是只要我們正確的施肥,科學的管理,就不會對地力造成很大的破壞。
為什麼有人說種桉樹的土地不長草?
經過調查,專家認為原因主要有如下幾種:有的地方雨量少,乾旱,土地瘦瘠、板結,植物很難生長;在經營管理上,一些人採取掠奪式經營,從土地拿走的多,而投入少,沒有任何回報土地,如有的地方缺柴,農民為了燒柴經常不斷地在桉樹林地撿光所有枯枝落葉和草,加上造林後沒有進行施肥催肥,土壤養分受到極大消耗,造成林下植物無法生長;也有的是農戶追求短期經濟效益,種植株行距過密的原因,有的農民每畝地種植200株—300株,種植初期林下有植被,隨著樹齡增大,林下光照很弱,陽性植物由於光照不足自然枯死。造成林下1至2年不長草,過了2至3年後有些蔭性植物逐步進入林地,林下開始有些蔭生植物。這不是桉樹本身的問題,而是經營的問題。但就我縣幾年來種植桉樹的情況來看,在開始造林的前兩年由於幼樹周圍其它植物生長太過茂盛,還不得不花費大量資金和人力來進行除草撫育工作。
桉樹是「抽水機」嗎?
有人說,桉樹是「抽水機」,會降低地下水位,事實如何呢?據有關專家測定,桉樹的蒸騰率和單株葉面積都不比其他闊葉樹高,由於桉樹的速生性,每生產單位生物量所消耗的水份和養份都比其他闊葉樹低。因此,桉樹不會像「抽水機」那樣降低地下水位。當然,在降雨量稀少的乾旱地區,林木的蒸騰作用可加劇地下水位的下降。桉樹適宜栽培在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千毫米以上的地區,桉樹與其他闊葉樹一樣都具有涵養水源的作用。
桉樹會釋放有毒物質嗎?
有一種說法,認為桉樹會釋放有毒物質,對農作物和人畜有害,這是毫無科學依據的。據現代科學研究,迄今尚未發現桉樹會釋放任何有毒物質。廣東西部有五十餘年的桉樹栽培歷史,目前80%以上林地都種桉樹,加工木片出口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至今都沒有種桉樹釋放毒素污染環境的說法。相反,人們還提取桉油作為名貴香料;用桉葉加工桉葉粉用來喂豬;我國從1985年開始用桉葉生產桉油,經深加工後用於製造止咳、清涼油、防凍膏等葯品。海南島5-6月氣溫高,容易發生流感或中暑,為預防流感,用桉葉煮水服用,效果很好。而且,在桉樹的老家澳大利亞,生活在那裡的動物樹袋熊,直接以桉葉為食,這是桉樹無毒的一個很好例子。桉樹因其速生性,干物質的迅速積累過程需要吸收空氣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桉樹吸收二氧化碳和釋放氧氣的能力遠遠超過非速生樹種,桉樹還是提高空氣質量,減緩溫室效應,改善生態環境的「功臣」呢。
桉樹林下植被類型有幾種?
桉樹與小喬木、灌木、草本、藤本植物伴生的植物群落,這種類型佔50%以上;
桉樹與小灌木、草本植物伴生的植物群落,這種類型佔30%以上;
桉樹與草本(矮草)植物伴生的植物群落,這種類型佔15%;
桉樹林下長草很少或不長草,這種類型約5%。
桉樹林里為什麼很少有鳥?
一片林地吸引鳥需要環境和食物,更重要的是食物。因為現在種的桉樹都是進行短期輪伐,5—6年已經砍伐,還沒有到開花結果的時候。同時,由於桉樹蟲害很少,鳥基本上沒有食物來源,鳥飛到樹上取食的機會少,所以在樹上很少見到鳥。在疏植的桉樹林里,地上植物繁茂的,會有一些鳥,但數量也很少。
種過桉樹的地方,能不能再種其它農作物?
由於桉樹的生長速度快,密度大,吸收的礦物質營養多,再加上一些地方的農民將枯枝落葉全部取走,造成土壤肥力下降,這很正常,但不會造成土地荒廢。在廣東、海南等引種桉樹造林已幾十年歷史的地方,都有過以前的桉樹林地後改種菠蘿、香蕉和甘蔗等作物後生長良好的例子。因此,說種過桉樹的土壤,不能種其它作物,是言過其實的。關鍵是科學管理,合理補充養分,採用配方施肥,土壤缺什麼就補什麼,可以有效解決土壤肥力下降的問題。
桉樹人工林可持續經營中需注意的問題
在桉樹產業化經營的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幾個方面:一是單一無性系大面積種植。這是非常危險的局面,因為無性系遺傳基因狹窄,一旦病蟲害流行,必將造成大面積災難性的損失;二是不合理燒雜和整地,造成水土流失和養分喪失;三是過度集約化經營,盲目追求生長速度,不能做到適地適樹適品種種植,造成土壤退化。因此,科學經營桉樹人工林要注意做到品種和無性系多樣化,在推廣桉樹無性系造林時,不斷引入新的種質資源,營造多個無性系的桉樹人工林,盡可能擴大桉樹人工林的遺傳多樣性。適當的混交林措施,提倡塊狀混交造林,樹種輪作,盡量保留林地周邊的原生植被,增加生物多樣性。低強度整地,避免有機質和水土流失,合理控製造林密度,進行科學的植被管理,保留部分自然植被,培養健康森林,此外,必須以施肥的形式實現林地土壤肥力的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