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把澳大利亞歸為亞洲啊
世界大洲的劃分是歐洲航海家分的,並不完全符合復雜的國際形勢。
澳大利亞屬於大洋洲,這沒有爭議。但是澳大利亞離亞洲非常近,經濟、社會聯系也很多,所以有時和亞洲國家放在一起。
世界盃足球賽中,為了保證正常的選拔,必須調整分區。主要是因為一對一的足球賽制導致備選的球隊必須是2的整數次方支。但是大洋洲除了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多是一些小國,沒有什麼能力參賽,加之這幾國離亞洲又很近,所以就劃分進了亞洲。
❷ 澳大利亞西部高原的地理分區
西部高原沙漠廣布,它們是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和維多利亞大沙漠。這里到處有沙壟和沙丘,沙壟方向與盛行風向一致,連綿的沙壟可長達數十公里,高20—30米。沙漠周圍分布有山脈和高原。 高原的東部有兩條東西走向的山脈,北為麥克唐奈山脈,南為馬斯格雷夫山脈。它們由抗蝕能力強的紅色花崗岩和紅色石英岩組成,濟爾山為其最高峰,海拔1510米。這兩條山脈是古老背斜山地的侵蝕殘余。在兩條山脈之間是阿馬迪厄斯盆地,海拔約450米,盆地中有阿馬迪厄斯鹽沼。
北部的阿納姆地是切割強烈的低高原,海拔略高於300米。西北部的金伯利高原,頂部由玄武岩構成,最高處奧德山海拔936米。周圍是陡峭的斷層崖,由於切割強烈,地形崎嶇。 西部的哈默斯利山脈,是由古老的變質岩抬升、斷裂而成,它的最高峰布魯斯山,海拔1226米。高原的西南邊緣,有一道陡峭的斷層崖,叫做達令山脈,山脈沒有明顯的東坡,也有人把它叫做達令高原。組成岩石是澳大利亞最古老的花崗岩、片麻岩和石英岩。除西南角一小部分有河流切成深谷以外。高原地表一般平坦,海拔約300米。
高原的南部邊緣是納勒博平原,在古老的基底岩層上,覆蓋著厚約300米的第三紀石灰岩。平原地表平坦,石灰岩中到處是溶洞和落水洞。高原東南端有一列南北縱走的山地,稱為南澳斷裂山地。在晚元古代及早古生代,這里受到中等強度的褶皺和斷裂作用形成山脈。在第三紀本區又受到廣泛斷裂作用,地層沿南北向斷層線破裂,抬升部分形成地壘山地,下沉地區形成裂谷和海灣。
西部高原中部平均海拔約450米。氣候乾燥,遍布荒漠和半荒漠。共小有三大沙漠,自北而南為大沙沙漠、吉布森沙漠和維多利亞大沙漠。沙漠間水分較多的地方,生長著稀疏麻黃樹和矮小灌木。維多利亞大沙漠以南與大澳大利亞灣間有第三紀形成的納拉伯平原,由厚達300米的石灰岩層組成,下為堅硬的古老岩層。地表缺乏水系,無林木生長。沿海有斷層作用所形成的高約60─90米的石灰岩懸崖。
高原東部有麥克唐奈山脈與馬斯格雷夫山脈,都是東西走向。麥克唐奈山脈南北寬約30-40公里,東西長約650公里,濟爾山為其最高峰,海拔1,510米,岩石多為古老的片麻岩、礫岩、石英岩。馬斯格雷大山脈高900米,為古老堅硬紅色花崗岩組成。這兩座山之間為阿馬迪厄斯窪地,窪地內有著名的阿馬迪厄斯大鹽湖。
西部高原沿海地勢平坦,它比大陸東岸平原連續性強。北從班伯里向南經80英里灘到達令懸崖,平原覽約14—31公里,傑拉爾頓附近更窄些,在默奇森河口附近又重行開展,直接與沙漠地帶相連。
沿海平原北部為大陸最熱最乾燥地區之一,降水極少且不穩定。河流水量極小,多消失於沙漠中,為不毛之地。沿岸平原南部降水稍多,河流多呈樹枝式,多源於或流經達令懸崖。因河谷地勢平坦,河口多為沙礫所封閉。
❸ 澳大利亞為什麼劃分到亞洲足球隊了
因為大洋洲排的上的國家就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其他都是特別小的國家。所以就分區到亞洲了。
❹ 澳大利亞為啥屬於亞洲
澳大利亞本身屬於大洋洲。世界盃足球賽中,為保證正常的選拔,必須調整分區。主要是因一對一的足球賽制導致備選的球隊必須是2的整數次方支。但是大洋洲除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多是一些小國,沒有參賽,加之這幾國離亞洲又很近,所以就劃分進了亞洲。
澳大利亞簡介:
全國劃分為6個州和兩個地區。6個州分別是新南威爾士、維多利亞、昆士蘭、南澳大利亞、西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兩個地區分別是北方領土地區和首都地區。六個州分別是1901年之前曾各自獨立的英國殖民區,其他沒有被當時的殖民區管轄的地方,在1901年之後就成為聯邦政府直接管轄的領地。
❺ 澳洲房地產投資必懂這個,看看澳洲土地功能如何劃分
在澳洲各個州的土地功能分區都是大同小異,主要都是分為四大塊:居民區(Residential)、商業區(Commercial)、工業區(Instrial)和農業區(Rural/Agricultural)。澳大利亞政治穩定,自然環境好,宏觀經濟基礎穩固,人口逐年增長,生活方式多樣。但和在其他國家一樣,在澳大利亞搞房產開發也並非一件易事,要受制於政府的政策,有著規劃、市場、銷售、建造的風險。當然,回報和風險並存。
居民區(Residential)
居民區一般就是按照高中低密度來區分,比如維州把之前的 Residential 1,2 & 3 Zone 換成了Residential Growth Zone, General Residential Zone 和 Neighbourhood Residential Zone,其實也是按照密度和地區特色來進行劃分的。
但從建房條件來說可以分為:
Mixed Use Zone
Mixed Use Zone是在之前的基礎上改進了的一個常見分區。通常允許建四層,可以建高密度和中密度房型。在火車站附近可能會更多的遇到這種區。這樣的分區對高度限制不嚴格,如果申請的話,可能會批更高的高度。
Residential Growth Zone
Residential Growth Zone,理論上可以建 Townhouse 和公寓。限高通常是13.5米,最高四層,但是當地 Council 有權規定當地的限高。在社區中心和火車站附近能遇到這種分區。
General Residential Zone
General Residential Zone是比較常見的分區。可以使用現代設計風格,但是要遵循周邊風格設計,可以建獨棟房屋或者聯排別墅,公寓根據情況亦可,限高根據不同區域不同,通常為9米。
Neighborhood Residential Zone
Neighborhood Residential Zone, 在好區很常見。通常情況下,只能做兩套。 但是也有特例,在一些區的schele中,比如Moreland,會說可以做4套。因此這個也不是絕對的,限高通常只有8米。
Township Zone
Township Zone,改進型區劃,可以建獨棟房屋和 townhouse,限高 9 米。在房屋增長緩慢的地方能遇到這種區劃。有一些情況下可以做mix use,比如底商加住宅。
Low Density Zone
Low Density Zone,這種區劃就只能建獨棟房屋了。偏遠地區比較常見這種區劃。
商業區(Commercial)
商業區一般是按層次劃分。市中心通常都是最高層,然後依次是區域中心(Subregional Centre),地區中心(District Centre),街區中心(Neighbourhood Centre)。
街區中心一般都是低層建築,售賣的商品也就是大家日常用的。地區中心和區域中心輻射區域會更廣,商品的選擇更豐富一點,比如服裝店、寵物店、樂器店或者其他服務類等。市中心通常都是最高層,最遠,輻射區域最廣,同時選擇也最為豐富,如高檔的品牌店,綜合性的商城等。
農業區(Rural/Agricultural)
農業區實際區別也就是可以分割的地塊大小。由於市政廳要保證農業用地的完整,分割的要求因此較為嚴格。
相對情況較好的地由於單位面積的產出量大,所以可以小一點,相對較差的地由於單位面積的產出量小,所以要更大一些,這樣才能保證農民們在一塊地上可以自給自足;所以好地首選種水果或者蔬菜,如果差一點通常會以種莊稼為主;情況再差一點的,就只能以放牧為主了。
現在是投資澳洲房產最佳的時候,但怎麼樣去投資?投資什麼樣的項目?客戶可能沒有那麼多的時間去實地考察了解詳細情況。這個時候可以選擇靠譜的海外房產專家,致力於為每一位海外投資者量身打造專屬方案。
❻ 澳大利亞的三個地形分區
西部:寬廣平坦的高原。
中部:平原區,又稱「大自流盆地」。
東部:山地,又稱大分水嶺。
❼ 世界各大洲如何分區
亞洲
一、北亞大區
1. 西西伯利亞平原區
2. 中西伯利亞高原區
3. 俄羅斯遠東山地區
二、中亞大區
1. 哈薩克丘陵和圖蘭平原區
2. 帕米爾高原區
3.蒙古高原區
4.內蒙古-新疆高原區
三、東亞大區
1.朝鮮半島區
2.日本群島區
3.中國東部季風區
四、東南亞大區
1. 中南半島區
2.東南亞島嶼區
五、南亞大區
1.印度半島區
2.斯里蘭卡島區
六、西亞大區
1. 伊朗高原區
2. 阿拉伯半島區
3. 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區
4.地中海東岸區
5.小亞細亞高原和亞美尼亞火山高原區
6.高加索山地區
歐洲
一、北歐區
1.斯堪的納維亞半島
2.芬蘭
3.冰島
二、西歐區
1.不列顛群島
2.法蘭西地區
3.荷比低地
三、中歐區
1.中歐平原
2.中歐塊狀山地
3.喀爾巴阡山和多瑙河中下游平原
4.阿爾卑斯山地
四、南歐區
1.巴爾干半島
2.亞平寧半島
3.伊比利亞半島
五、東歐區
1.東歐平原
2.烏拉爾山區
3.克里米亞半島
非洲
一、 北部非洲
二、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1.西部非洲
2.中部非洲
3.東部非洲
4.南部非洲
美洲
一、美國加拿大
二、中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
1.墨西哥
2.中美地峽
三、南美洲
大洋洲
一、 澳大利亞
二、 紐西蘭
三、 密克羅尼西亞
四、 波利尼西亞
五、 美拉尼西亞
南極洲
一、南極冰蓋
二、南極海洋地區
❽ 澳洲這一區域名稱,在地理上具體指那些地域有哪些國家和城市
澳洲-地理區域 分區:分為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幾內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
澳大利亞:以動植物的珍異聞名,是藍桉、大葉桉、檸檬桉、檀香、南洋杉、木麻黃、蠟菊等載培植物的原產地。
紐西蘭:是紐西蘭麻及考力代綿羊的原產地。
新幾內亞:面積約81萬多平方千米,其中新幾內亞(亦稱伊里安島或巴布亞島)的面積為78.5萬平方千米。居民多美拉尼西亞人和巴布亞人。東部居民講美拉尼西亞語和皮欽語,西部居民通用馬來語。約一半居民信基督教。毛克山脈和馬勒山脈橫貫全島,海拔達4000米以上。南部的里古-弗萊平原為該島最大的平原,沿海多沼澤和紅樹林。東南部沿海地區屬熱帶草原氣候,海拔1000米以上地區屬山地氣候,其餘地區屬熱帶雨林氣候。高山地區終年積雪。北半部年平均降水量在3000毫米以上,南部1000-2000多毫米。1-4月受熱帶颶風影響。礦物以金、石油較重要。主要產椰子、可可、咖啡、天然橡膠等。
美拉尼西亞:意為「黑人群島」。位於西太平洋,赤道同南回歸線之間。陸地總面積約155000平方千米。居民主要是美拉尼西亞人。當地居民通用美拉尼西亞語,英語為官方語言。主要有俾斯麥群島、索羅門群島、聖克魯斯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新喀里多尼亞島、斐濟群島。
密克羅尼西亞:意為「小島群島」。位於中太平洋,絕大部分位於赤道以北。陸地總面積2584平方千米。居民主要是密克羅尼西亞人。主要有馬里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馬紹爾群島、諾魯島、吉爾伯特群島等。群島分列為兩弧,中隔馬里亞納海溝。群島以珊瑚礁為主,有許多大環礁和礁湖,也有火山島。屬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
波利尼西亞:意為「多島群島」。位於太平洋中部。陸地總面積約20000平方千米。居民主要是波利尼西亞人,主要有夏威夷群島、中途島、威克島、吐瓦魯群島、湯加群島、社會群島、土布艾群島、土阿莫土群島、馬克薩斯群島、紐埃島、薩摩亞群島、托克勞群島、庫克群島、萊恩群島、菲尼克斯群島、約翰斯頓島、瓦利斯群島、富圖納群島、皮特凱恩群島等。
❾ 大洋洲地理分區是怎樣的
LZ您好
大洋洲一般分6個部分
澳大利亞管轄范圍內的澳洲和塔斯馬尼亞島(及澳大利亞附屬島嶼)
巴布亞紐幾內亞,紐西蘭各獨立作為一區存在
剩下的島嶼按美拉尼西亞,波利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分為3大塊群島
圖中綠色線區域即是密克羅尼西亞,紅色部分就是美拉尼西亞,橙色以東是波利尼西亞
一般夏威夷(美)和復活節島(智利)也認為屬於大洋洲,會歸為波利尼西亞.
❿ 澳大利亞的行政區劃
澳大利亞有六個州(State)和兩個領地(Territorry)。州和領地的立法權有很大分別,州在某些領域可以自行立法,而聯邦不能幹預。
六個州:昆士蘭州、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西澳大利亞州、塔斯曼尼亞州
大陸自治地區:澳大利亞首都特區
北領地:傑維斯灣地區(屬首都地區)
海外領地:阿什莫爾和卡捷島、赫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珊瑚海群島、諾福克島、澳屬南極地區
(10)澳大利亞為什麼分區擴展閱讀
1788年1月26日,第一個英國殖民區新南威爾士建立,1803年,拓展到塔斯馬尼亞。之後,西澳、南澳、維多利亞和昆士蘭四處相繼於1829年、1836年、1851年和1859年 也建立殖民區。1901年1月1日,六個殖民區聯合議定的憲法為英國國會通過,正式成立澳大利亞聯邦,並改組為聯邦下屬的六個州。
1911年,劃新南威爾士州一處設立「澳大利亞首都地區」。1915年,位於悉尼以南的傑維斯灣劃 入,聯邦政府擁有出海口。1927年,首都遷堪培拉。
1911年,北部從南澳州分離劃歸聯邦政府控制。土著人在該地區比例高,進入某些區域須徵得傳統主人允許。艾利斯斯普林斯是澳大利亞中部主要城鎮,從1926年到1931的五年中在行政上是獨立的 聯邦實體。1978年聯邦政府授予准州地位,獲得自治權。
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使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中的一個獨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