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麻雀是不是保護動物
麻雀列為「三有」保護動物,近年來麻雀被列入國家保護動物,那是因為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麻雀的數量較少,因為大量使用農葯,很多的害蟲少了,而這樣就導致麻雀的幼鳥食物短缺。
而有些吃了有農葯的害蟲,自然成活率低。之所以現在麻雀多了,那也是因為保護得到,生態環境也逐漸得到了改善,而麻雀的繁殖力又強,所以就多了。可見把麻雀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還是很有效果的。
我國野生保護動物總共分為三個等級:
一級保護動物有:台灣猴、熊猴,豚尾猴、馬來熊、大熊貓、葉猴、紫貂、貂熊、熊狸、雲豹、豹、虎、雪豹、儒艮、白鰭豚、中華白海豚、亞洲象、蒙古野驢、西藏野驢、野駱駝、鼷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等。
二級保護動物有:石貂、短尾猴、獼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棕熊、水獺的所有種、小爪水獺、斑林狸、大小靈貓、草原斑貓、荒漠貓、叢林貓、猞猁、兔猻、金貓、漁貓、麝、河麂、馬鹿、水鹿、駝鹿、黃羊、藏原羊、鵝喉羚、鬣羚、斑羚、岩羊、盤羊、海南兔、巨松鼠等。
三級保護動物:中華竹鼠,華南兔、貉狐、紅腹松鼠、豪豬、鼬、獾、黃鼬、青鼬、銀星竹鼠等。
② 生物問題誰知道
白鰭豚 江水污染,繁殖能力低下,人類捕獵
白眉葉猴 人類砍伐樹木,領地縮小
霍加貔 領地縮小,人類砍伐樹木,人類捕獵
江豚 江水污染,繁殖能力低下,人類捕獵
穿山甲 沒有食物,領地縮小,人類捕獵
雲豹 領地縮小 人類大量捕獵
黑天鵝 水污染 無法交配 蛋殼薄
紅腹錦雞 無法交配 蛋殼薄 人類砍伐樹木,領地縮小
樹懶 人類砍伐樹木,領地縮小
黑鶴 人類砍伐樹木,領地縮小 無法交配 蛋殼薄
眼圈絨鴨
(Somateria fischeri)
絨鴨屬雁形目,鴨科,絨鴨屬。是一類大型的海鴨,全球大約有好幾種。絨鴨肥胖體重,渾身圓滾滾的。喙上有肉峰。絨鴨的身上有豐富的精緻軟絨毛,是製作上等鴨絨被、鴨絨衫和枕頭的原材料。母絨鴨經常用它們胸部的絨毛來鋪在自己的窩里。孵蛋的時候還用來覆蓋鴨蛋。在冰島,絨鴨受到嚴格的保護。從35—40個絨鴨窩中,可以收集到一磅的鴨絨,而且不會影響它們的繁殖。絨鴨蛋呈黑褐色,上面有斑點。有4種絨鴨的雄成鴨羽毛色彩鮮艷,引人 注目。各種絨鴨的區別在於它們喙的長短和色彩不一樣。雄性一般是上體有白色的羽毛,黑色的頭冠、腹部和尾巴。
多數絨鴨都棲息在北方,在冰雪覆蓋的海岸線上繁殖。冬天,它們會到南方的法國、新英格蘭和阿留申群島去過冬。
眼圈絨鴨主要產於西伯利亞,兩眼周圍各有一大塊帶有黑邊的白斑。它們數量稀少,有些地區已經絕種,屬非常危急的瀕危動物。
亞洲白鸛
(Ciconia ciconia boyciana)
鸛屬鸛科,全世界大約有19種,和鷺和䴉有親緣關系。它們體型大,腿長,腳趾有蹼。尖而筆直的喙比頭大,而且強健。
歐洲白鸛是一種普通的遷徙鳥,身長大約1米,頭。頸和身體都是潔白的白色。翅膀有一些黑顏色。喙和腿都是紅色。脖子很長。胸部的羽毛長而且下垂,白鸛經常把它的長喙藏在胸部的羽毛裡面。它們常在潮濕的沼澤地出沒,吃鰻鱺和其他魚類,以及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幼鳥和小型哺乳動物。它們粗糙的窩築在高大的樹頂、建築物的廢墟或者擯棄的煙囪上,一般用樹枝和蘆葦搭成。
白鸛是一種無聲的鳥類,它們在很高的高空飛翔,顯得強健而有力。
黑鸛的體型比白鸛小。上體的羽毛呈很有光澤的黑色,下體呈白色。在歐洲、亞洲和非洲的許多地方常見到。
馬格里鸛與白鸛非常相似,產於南美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的大草原到阿根廷彭巴斯草原的沼澤地和樹木稀少的大草原。在食物豐富的地方,它們會大批地聚集在一起。
亞洲南部的印度東部的禿鸛頭和頸裸露無羽。最大的身高達2米,以食腐肉為主。在印度受到保護。
林鸛是產於產美的唯一一種鸛,棲息在美國的南方。喜歡群居,身高約有1米,黑色的頭,光光的脖子,翅膀和尾巴有些黑色,其餘的羽毛呈白色。
產於亞洲的白鸛數量稀少,屬於瀕危動物。發布在我國東北、西北和東南沿海一帶的白鸛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在東北、華北、西南和東南沿海的黑鸛也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分布在廣東、浙江、福建的彩鸛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亞速爾群島林鴿
(Columba palumbus azorica)
鴿子是全世界分布最廣的鳥類之一。除了非常寒冷的地區和荒荒遙遠的海島以外,到處都可看到它們的足跡。現在已知的鴿子。全世界大約有250種,都屬鴿子形目,170種左右屬鳩鴿科。它們有的在地面上覓食,有的則部分或者全部依靠森林裡的食物為生。如按其體型的大小來嚴格區分,體型小的叫鳩(英文doves),體型大的叫鴿(英文pigeons)。不過人工飼養的白鴿除外,不論其體型大上,我們都叫它鴿子,鴿子是和平的象徵。
大約三分之二的鴿子棲息在亞洲、澳大利亞和西太平洋島嶼的熱帶地區。其他地區如非洲、南美洲以及氣候溫暖的歐亞大陸和北美洲也可以見到各種鴿子。
鴿子溫文爾雅,喙短小。走起路來昂首闊步,很神氣。由於翅膀 長,飛行肌肉發達,所以善於飛行。很久以膠,人們就訓練鴿子來傳遞信息。它們實行嚴格的一夫一妻制,終生不渝。即使是一方喪偶以後,也要過了很久才會再婚。雌鴿一窩一般產兩個白色的蛋。小鴿子在孵化14—19天以後出殼,然後留在窩里受12—18天的哺育和照顧。
亞速爾 群島林鴿、查塔姆島鴿、菲律賓都洛尾鴿等好幾種鴿子已外於瀕危狀態。
印度大鴇
(Choriotis nigriceps)
大鴇屬鶴形目,鴇科,與鶴和鴴有親緣關系。全球大約有23種,分布在非洲、歐洲南部、亞洲、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大鴇的腿很長,腳上只有3趾,缺少後趾,善於奔跑。身體緊湊,頭高昂,全身保持一種水平的狀態,樣子和其他善於奔跑的鳥類一樣。
大鴇中較常見的歐洲大鴇,它是歐洲最大的地棲鳥。雄性體重超過14千克,身長達120厘米,翼展長度達240厘米。產於歐洲東部和南部,以及亞洲中部和我國東北地區的許多地方。以前在英國和西歐的許多地方也有,但這些地區的大鴇現在滅絕,雄大鴇體格結實,喙上有白色羽毛。雄性鴇體格結實。嘴上有白色的羽志。雄性和雌性羽毛色彩相同,上體淺灰色,有黑色和棕色的條紋,腥部呈白色。大鴇很機靈,很難接近,一有風吹草動就迅速奔逃。大陸地上行走的時候,它們步伐莊重。在天空中飛行的時候,它閃顯得不慌不忙,非常沉著而富有持久力,雄鴇向雌鴇求愛的時候儀式非常庄嚴,雄鴇的頭低下來幾乎要碰到雌鴇的尾巴,喉袋脹大。雌鴇一窩產下2—3個橄欖綠的蛋,上面有棕色的斑點。產下的蛋埋在淺土中,上面覆蓋綠草。
體型較小的鴇分布在從西歐到摩洛哥、阿富汗等地區。南非產的最大一種鴇又叫甘波。阿拉伯鴇產於摩洛哥和非洲撒哈拉南部地區。在澳大利亞,有一種鴇也叫火雞。
產於印度的印度大鴇已名列瀕危動物的名單。
產於我國的大鴇夏季在東北及內蒙古草原繁殖,秋季遷徙到華北平原或更南的地區越冬。由於數量稀少,已列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紐西蘭鶇
(Turnagra capensis)
鶇指屬於雀形目,鶇科的許多種鳥。主要分成兩類,一類叫鶇,也就是普通的鶇,如產於美國的鶇;另一咱叫歌鶇,如產於歐洲的鶇。歌鶇只產於歐洲,但產於北方的麥翁除外,它也叫歌鶇,現已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的北方落戶。
普通鶇分布在全世界各大陸和許多島嶼上,大約有66種。體型最大的一種分布在全球的熱和溫帶地區。但主要在舊大陸,特別是非洲。鶇食昆蟲和水果,也有一些食蝸牛和蚯蚓。它們的窩像酒杯,一窩產3—5個白色,有時是淡藍色的蛋。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鶇土生土長,紐西蘭鶇已陷入瀕危狀態。
分布在我國南方的藍枕八色鶇、藍背八色鶇、藍八色鶇、藍翅八色鶇、紫藍翅八色鶇、綠胸八色鶇、栗頭八色鶇和雙辮八色鶇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紐西蘭岸鴴
(Thinornis novaeseelandiae)
鴴是一類胸部比較肥胖的海岸棲息鳥,屬行目,行科。全世界大約有36種。它們的身長約在15—30厘米之間,長翅膀,中等長短的腿,短頭頸。喙筆直,比它的頭短一些。多數鴴鳥身體的上部清一色的褐色、灰色或者沙土色。下部白色。環鴴有白色的前額,臉部有兩個黑色的環。
多種鴴經常在海岸和海灘上奔跑,尋找小型的水生無脊椎動物充飢。其他一些鴴鳥,如喧鴴,則在牧場和草地上尋找食蟲的動植物來吃。鴴非常機警,一有風史草動就展翅疾飛,逃之矢矢。它們的叫聲像音調優美的口哨,根據叫聲的不同可以區別它們的種類。鴴在地面上築窩,每窩產2—5個有斑點的蛋,一般是4個。由父母雙方輪流孵化,出生以後也是共同照顧。小鳥出世不久就可以跟隨父母到處跑。
鴴棲息在全球的大部分地區。在北方築窩的鴴鳥遷徙的路程很遠。它們成群地覓食和旅行。這種長距離遷徙的鴴如歐洲的金鴴和美洲的金鴴。美洲東部的金鴴經常飛越大西洋和南美洲,來到南方的巴塔哥尼亞。然後沿著密西西比河流域返回。美洲西部的金鴴可以一口氣不停地飛到南太平洋的鳥嶼。
紐西蘭岸鴴數量稀少,屬瀕危動物。
分布在我國雲南省的灰燕鴴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鴞鸚鵡
(Srigops haroptilus)
鴞鸚,又叫梟鸚鵡,紐西蘭產的一種鸚鵡。有柔軟的綠色和棕色條紋羽翼。翅膀雖然相當發達,但不善於飛翔。經常棲息在地穴里,夜間出來活動。這種鸚鵡非常稀少,有一段時間人們認為它已經絕種。後來才發現在紐西蘭的南島上還有少量生存。
啄羊鸚鵡,紐西蘭南島上的一種大型鸚鵡。羽毛主要呈綠色,喙又粗又長。主要食昆蟲,但也經常攻擊羊群。它那強健的喙可以把羊的皮肉喙穿,吞食羊腎上的脂肪。
喀喀鸚鵡也是紐西蘭產的綠褐色鸚鵡,頭頂灰色,面部,頸部,腹部、腰部都有紅色的羽毛。這是一種性情溫柔的森林鸚鵡,常被人們當寵物飼養。有學習人類語言的天才。
短尾鸚鵡棲息在澳大利亞、新幾內亞和許多太平洋的島嶼上。有好幾十種,它們都有細長而彎曲的喙,舌尖像刷子,用來食花叢中的蜂蜜和水果。
侏鸚鵡屬侏鸚鵡屬,是棲息在新幾內亞及其附近島嶼森林裡的6種小型鸚鵡之一。厚喙具有臘膜。爪十分長,雄鳥有華麗的羽毛,以食昆蟲為主。
葵花鸚鵡,又叫鳳頭鸚鵡,屬葵花鸚鵡屬。產於澳大利亞、新幾肉亞及其附近的島嶼。它們都有冠羽,喙很發達,可以啄開堅硬的果實,灰葵花鸚鵡亦屬這一屬。它們也是常見的籠鳥。
赤道非洲特產的灰鸚鵡身長給33厘米。雄性和雌性外表很相像,都有灰色的羽毛,紅尾巴,白色的臉。在所有的鸚鵡中,雄性灰鸚鵡是最聰明的語言專家,它可以惟妙惟肖地學說人的語言。人飼養的灰鸚鵡相當機靈,脾氣也很好,據說可以活到80歲。野生的灰鸚鵡生活在熱帶雨林中,吃水果和種子,會毀壞莊稼,但是油棕櫚不可缺少的傳播者。亞馬孫鸚鵡約有26種,它們也善於模仿人的語言。身長約在25—40厘米之間。有微微豎起的冠羽和很短的方尾巴。綠色的羽毛,特別是頭的上方點綴著各種明亮的色彩。雄性和雌性外表相似。亞馬孫鸚鵡分布在西印度群島,以及墨西哥島和南美洲北部廣大區域的雨林中。這種鸚鵡比較難飼養,它們吵鬧而且容易傷人。動物園里比較常見的是藍額亞馬孫鸚鵡,它產於巴西,有藍色的前額,黃色的臉,紅色的肩膀。
夜鸚鵡產於澳大利亞。它只在夜裡出來活動,白天則在築在樹叢里的巢里打瞌睡。夜鸚鵡數量稀少,已經接近絕種。地棲鸚鵡棲息在澳大利亞南海岸荒蕪區域,現在已經非常罕見。
夏威夷雁
(Nesochen sandvicensis)
夏威夷雁,又叫 夏威夷鵝。屬雁形目,鴨科。與加拿大鵝有關緣關系。是加拿大鵝遷徙到夏威夷以後,進化而成的不會遷徙的陸棲鵝。翅膀較短,腳上部分有蹼。夏威夷雁體長約65厘米,有灰色和褐色的柵格羽毛。頸上有黑色的條紋,黑色的臉。它們在山坡上食漿果和野草。後來成為夏威夷引進哺乳動物捕食的對象。這些引進的哺乳動物包括狗、貓、豬、獴。此外,還要遭到人類的捕殺。由於面臨這 雙重災難,到1911年,已經所剩無幾。從那時候起,才禁止人們捕殺。可是夏威夷雁的數量還是有減無增。到1952年,只乘屈指可數的30隻。人們不得不把它們捉進來飼養。然後飼養後放回野生地的雁卻難於自我繁殖。因此境況依然不妙。
現在,夏威夷雁是夏威夷州的州鳥,受到法律的嚴格保護。
夏威夷水雞
(Gallinula chloropus sandvicensis)
水雞屬鶴形目,是秧雞科的一種水鳥。外表與同科的靜水鴨相似,與靜水鴨有親緣關系。它和靜水鴨的區別在於腳趾的邊緣層堅韌的膜。
比較常見的水雞有產於北美佛羅里達的普通水雞。除了澳大利亞以外,全球的溫帶和熱帶地區都可以見到。產於澳大利亞的水雞屬於另一種,它的體力約33厘米,頭部和腹部呈灰黑色,背部呈褐色。腰部有一圈白色的羽毛。短喙呈明亮的紅色,向前額延伸,像一塊皮質的盾牌。
在全球大部分地區,水雞是一種頗為害羞的水鳥。它們棲息在沼澤和湖邊的蘆葦叢中。而在英國的島嶼上,人們在的草地上也能見到。產於夏威夷水雞屬瀕危動物。
夏威夷蜜鳥
(Loxops coccineus coccineus)
夏威夷蜜鳥只棲息在夏威夷群島的森林中。大約有23種,屬雀形目,管舌鳥科。由於棲息地遭到破壞,加上引直處來鳥類和哺乳動物,23種中起碼有8種已經滅種,剩下的也都面臨絕種的危險。
夏威夷蜜鳥和美洲蜜鳥也有許多明顯的區別。由於生活在與世隔絕的太平冰中部島嶼中,它們的進化方式與眾所周知的,達爾文所敘述的科隆群島上的雀類進化方式不一樣。
夏威夷蜜鳥中,喙細小,雄鳥和雌鳥羽毛都呈紅黑色的一種以食花蜜為生。另一種喙像雀鳥,羽毛呈綠色(雄鳥還有橙色或黃色的標記)的以食種子、果實和昆蟲為生。其他種類介於這兩種之間。
各種夏威夷蜜鳥身長大約在10—20厘米之間。叫聲比較單調,用草築窩。
夏威夷靜水鴨
(Fulica americana alai)
靜水鴨又叫頂骨雞、黑鴨。水棲性鳥類,屬秧雞科,頂骨屬。棲息在世界各地的內陸湖泊河流之中。它們在水中游動,尋找食物,主要是植物、種子和軟體動物。靜水鴨的腿呈綠色或者藍灰色。腳趾上有葉狀的薄膜,有助於它們在水中游泳和在沼澤地上行走。喙短而且呈錐形。上面長著一塊扁平的肉,與前額相連。
歐洲靜水鴨棲息在舊大陸北部地區,冬天喜歡游到河流的出海口或者較淺的海灣里。體長約45厘米,重量大約900克。它們的翅膀較短,在水面上撲騰似乎也不容易,但能夠持續快速飛行。雖然稱不上是獵鳥,但冬天到來的時候,它們成群結隊,很容易成為獵人追逐的目標。
靜水鴨成群地在水生植物中築窩。每窩產大約10個有斑點的帽。小鴨孵出來以後,長出非常漂亮的黑玉色絨毛。頭上是鮮明的橙色、猩紅色或者紫藍色。不過,隨著小鴨的成長,這些好看的色彩很快就會消失。成鳥渾身呈黑色,前額的皮膚上有一塊白的繭。
北美的靜水鴨又叫泥雞,很像它歐洲的同類鳥。南美洲大約也有6種靜水鴨。非洲的靜水鴨頭上有兩塊肉瘤。
夏威夷靜水鴨屬瀕危動物。
西非鴕鳥
(Struhio camelus spatzi)
鴕鳥產於非洲,是現在鳥類中體型最大的鳥。說它是鳥,其它它是一種善跑而不會飛,屬鴕形目,鴕鳥科,雄性成鳥身高可達2.5米中,不過它的頭頸幾乎點去了一半。體重可達155千克。雌性的體型稍小一些。鴕鳥蛋的直徑有125毫米那麼長,長度達150毫米,重1.35千克。是現在所有的鳥蛋中最大的。雄鴕鳥基本上是黑色,但翅膀和尾巴上的白色的羽毛。雌性幾乎全身褐色,鴕鳥的頭比較小,喙短而寬。頭和大部分頸呈微紅色或藍色。雙腳,包括強壯的大腿上沒有毛。褐色的大眼睛上有濃密的黑睫毛。
鴕鳥成群活動,數量大約有5—50隻。喜歡和在草地上吃草的動物做們。依靠強壯的雙腳,它們可以逃避敵人。主要是人和大型的猛獸。鴕鳥的腳很獨特,只有兩個趾,大的長得像蹄一樣。受驚的鴕鳥逃跑的時候,速度可達到每小時65公里。被逼急了的時候,它會用腳來踢,給對方造成很大的威脅。
鴕鳥主要以食植物為主,有時敢捕捉一些動物。可以很長時間不喝水照樣生存。每到繁殖季節,雄鴕鳥和3—5隻此雌鳥同窩。如有外來者窺視,它會發出憤怒的吼聲或嘶嘶聲驅趕來犯者。它們的窩築在地面上,一窩產15—60個白色的亮晶昌的蛋。晚上由雄鳥坐著看守,白天再輪到雌鳥。小鴕鳥 在孵化40天以後出殼。再過一個月,它們就可以和成鳥一起奔跑。為了躲避危險,小鴕鳥會和鳥一樣,躺在地下隱蔽起來,只把頭伸出來。這種習性後來被人誤認為是鴕鳥在遇到危險時,會把頭埋在沙土裡。
中世紀時期,騎士的頭盔上都插著一根鴕鳥的羽毛。到了19世紀,它又成了女士們服飾的裝飾品。這種需求促使農民在南非、美國南部和澳大利亞等地建立飼養鴕鳥的農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鴕鳥羽毛的貿易才停止下來。也有人曾訓練鴕鳥來馱物和賽跑,但它們沒有耐力,也不容易訓練好。飼養的鴕鳥可以活到50歲。
由於種的不同,各種鴕鳥的體型、膚色和蛋的有差別。上新世時期(大約500萬年以前),鴕鳥在地球上廣泛分布。在俄羅斯的南方、印度和我國的中部和北部地區,都曾發現過鴕鳥的化石。西非鴕鳥和阿拉伯鴕鳥已屬瀕危動物。也有人認為,產於敘利亞和阿拉伯半島的敘利亞鴕鳥已在1941年滅絕。
烏盧古魯叢伯勞
(Malaconotus alius)
伯勞鳥主要指伯勞科,尤其是伯勞屬的許多種鳴禽。它們共同特點是嘴尖上有鉤,以捕食昆蟲為主。一些體型較大的昆蟲、蜥蜴、老鼠,都是它們捕捉的對象。抓到的食物常被它們釘在荊棘上,故又有屠夫鳥之稱。羽毛一般是灰色或淡褐色,翅膀和尾為黑色並帶有白色的斑。
加拿大和美國出產的大灰伯勞,又叫北方伯勞,是伯勞鳥中分布最廣的一種。體長24厘米,體毛呈黑色。笨伯勞是新大陸出產的另一種伯勞鳥。外貌與大灰伯勞相似,介體型較小一些。
產於歐洲的幾種伯勞鳥多為紅色或褐色。
從伯勞產於非洲,大約有40多種。體長大約有16—21厘米。羽毛色彩鮮艷,喙也不像其他伯勞鳥那麼尖利,尾部有長而柔軟的羽毛。四色叢伯勞上體呈綠色,下體金黃色。紅色的喉嚨和黑色的邊,非常好看。叢伯勞以捕捉昆蟲為生,常射在樹叢中進行伏擊。
產於美國聖克利門蒂島的伯勞鳥屬瀕危動物。產於坦尚尼亞烏盧古魯山的烏盧古魯叢伯勞也已瀕臨絕種的危險。
鶲
(Empidonax eulerijohnstonei)
鶲全球大約有60多種,屬雀形目,鶲科。大多數鶲的顯著特點是嘴寬而扁平,腳比較小。有些種類的鶲色彩鮮艷。鶲廣泛地分布在非洲、亞洲的東南亞到我國廣大地區,以及太平洋美拉尼西亞群島上溫暖的森林是它們的棲息地,那裡有它們的食物昆蟲。鶲主要吃地面上的昆蟲,而不是捕捉在空飛行的昆蟲。
大多數鶲的尾巴較短,身長大約有8—23厘米。較常見的是黑頸君主鶲。雄性的黑頸君主鶲羽毛呈鮮艷的紫藍色,有小鳥冠。主要產於從印度到菲律賓的地區。
極樂鶲是鶲中最常見的鶲,產於亞洲和非洲的熱帶,北邊可以分布到我國的東部和日本。它們一共大約有10種。但是由於分布的地區和形態各異,所以分類比較不一致。它們的體長大約有40厘米。多數的鳥冠,有些雄鳥有長尾羽。翅膀的羽毛有黑色、白色、紅褐色等幾種。
塔希提島鶲等幾種鶲由於數量稀少,已列入瀕危動物。
禿頭雕
(Haliaeetus leucocephalus)
禿頭雕,又叫白頭雕、美國雕,是海雕的一種。屬鷹科,是唯一一種原產於北美的雕。從1782年起,禿頭雕就是象徵美國的國鳥。禿頭雕也是一種海雕,只是經常在內陸的河流和湖泊周圍的活動。成鳥有1米長,渾身呈黑褐色,頭和尾巴呈白色,喙眼睛和腳呈黃色。年幼的禿頭雕羽毛褐色,毛巴和翅膀的里層也有一些白色。要到7歲的時候,頭和尾巴的顏色才會像成年鳥一樣全部變白。
禿頭雕分布於北美洲從阿拉斯加到佛羅里達的廣大地區。北方的禿頭雕個體比較大。過了繁殖季節,它們就會遷處到南方。許多佛羅里達禿頭雕這時候會飛向北方。
禿頭雕捕獵的本領較差,只會跟隨其他海鳥一起去捉魚。往往只會抓那些死魚和半死不活的魚,或者是游到淺水中產卵的魚。有時候,它們還會從魚鷹的嘴中把 魚搶過來。辦法是看到體型較小的魚鷹捉到魚以後,飛到它的上空去嚇唬它。等受驚的魚魚扔下,它們就會飛過來揀。
禿頭雕的窩通常築在河流中間的島嶼孤零零的樹上 。由於殺蟲劑的使用,河流被污染,以及築窩的地域遭到破壞,禿頭雕的生存受到嚴懲的威脅。從1940年起,禿頭雕在美國許多地區受到法律保護,唯有阿拉斯加除外,在那裡獵人射殺禿頭雕不但不犯法,而且還會得到獎勵。因為禿頭雕喜歡站在漁具上,嚇跑阿拉斯加盛產的鮭魚。據估計,1917—1940年以及1947—1952年頒獎期間,在獎金的鼓勵下,阿拉斯加共有10萬只禿頭雕被殺。這種關狀況後來才遭到制止。現在,禿頭雕在全美國受到保護。
條紋傘鳥
(Cotinga maculata)
傘鳥產於美洲,屬雀形目,傘鳥科,傘鳥屬。全世界大約有90多種。許多種傘鳥外貌和習性像鶲,有些生物學家把它們歸類於霸鶲。傘鳥科的一些鳥類色彩鮮艷,叫聲奇特。有些像鈴聲。有些 像牛鳴;有些像是在敲榔頭。有些叫聲連續不斷,被人稱為饒舌鳥。它們都有一張寬而扁的喙,喙尖有點鉤。翅膀是圓形的,腿較短。許多傘鳥的翅膀形狀也很古怪,有的狹窄,有的彎曲。多數傘鳥喜歡孤獨。它們棲息在森林中,愛站在樹梢上,以食水果和昆蟲為生。由於傘鳥行為怪癖,所以我們對傘鳥的一些種類了解不多。
傘鳥中已有些種類,如條紋傘鳥,由於數量稀少,已屬瀕危動物。
聖米格爾紅腹灰雀
(Pyrrhula pyrrhual murina)
紅腹灰雀屬雀形目,雀科。歐亞大陸有6種色彩鮮艷的紅腹灰雀。一種最普通的灰雀處表呈黑色和白色,雄性的腹部呈桔紅色,體長約15厘米。這種灰雀主要棲息在終年常表的林和灌木叢中,叫聲委婉動聽,是人們喜歡的籠鳥之一。亞洲和非洲產的地棲厚嘴紅腹灰雀,主要棲息在從大西洋加那利群印度的乾燥地區。它的羽毛大多數粉紅色,頭頂部為淡灰色,叫聲像吹奏的喇叭。
葡萄牙聖米格爾島產的聖米格爾紅腹灰雀列為瀕危動物。
我覺得這是人類濫殺的結果,破壞生態平衡啊~~~~~
③ 合肥 野生動物園 有什麼好玩的
成人門票35
一米2到一米4的17
一米二一下,參加人,軍人,60歲以上免費
好玩的,可以看亞洲象,黑星星,,大小熊貓在最裡面
還有野豬,獅子,猴子什麼的
④ 外蒙古面積是多少,有什麼資源。
總面積為156.65萬平方公里
蒙地下資源豐富,現已探明的有銅、鉬、金、銀、鈾、鉛、鋅、稀土、鐵、螢石、磷、煤、石油等80多種礦產。額爾登特銅鉬礦已列入世界十大銅鉬礦之一,居亞洲之首。森林面積為1830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8.2%(2004年12月24日蒙古自然環境部公布)。自然資源保護20世紀90年代開始,政府注重保護自然資源,採取措施拯救瀕危野生動物。截至1999年底,先後建立49個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1800多萬公頃,其覆蓋率為12%,其中面積最大的達530多萬公頃,最小的有1600公頃。自然保護區為保護野生動物,特別是戈壁熊、野馬和野駱駝等瀕危野生動物創造了條件,使世界稀有野生動物戈壁熊從20多隻增加到30多隻。野馬絕跡後又從國外引進,已繁殖到130多匹,成為世界上擁有野馬最多的國家。野駱駝的數量增加到600多峰。被列入世界紅皮書的野驢在蒙古已大量繁殖,在戈壁地區上千頭野驢經常成群出沒,僅哈坦布拉格縣境內就有3萬多頭野驢。蒙古野生動物中數量最多的是黃羊,全世界共有黃羊100多萬只,而生存在蒙古的就達80多萬只。遼闊的蒙古草原已成為野生動物的樂園。野馬原本產於蒙古高原,學名「普熱瓦利斯基馬」,是世界上唯一未經任何馴化的野馬種群。19世紀末俄羅斯人普熱瓦利斯基將軍發現了這種馬,並以他的名字命名。20世紀初,大批蒙古野馬被俄羅斯商人販賣到歐洲國家的動物園里。60年代,由於天災人禍,野馬在蒙古絕跡,僅在國外一些動物園里有少量野馬生存,供遊人觀賞。為使野馬這種瀕危野生動物回歸自然,重返故鄉,蒙古於1991年4月專門成立野馬回歸委員會,同年6月,16匹珍貴的野馬從荷蘭用飛機運抵蒙古。為增加野馬數量,並防止其近親繁殖,蒙古還先後從烏克蘭、瑞士、澳大利亞和德國引進野馬進行繁殖。
⑤ 狐狸是保護動物嗎
狐狸不是保護動物。國家保護的是一些數量較少或已瀕臨滅絕的動物。
狐狸是哺乳綱食肉目犬科狐屬下的動物,一般所說的狐狸,又叫紅狐、赤狐和草狐。
它們靈活的耳朵能對聲音進行准確定位、嗅覺靈敏,修長的腿能夠快速奔跑,最高時速可達50km/h左右,所以主要以魚、蚌、蝦、蟹、鼠類、鳥類、昆蟲類小型動物為食,有時也採食一些植物。
實際上狐狸是民間對這一類動物的通稱,種類繁多,分北極狐、赤狐、銀黑狐、沙狐等。
狐狸的生長繁殖:
狐狸每年2月-5月產仔,一般每胎3隻-6隻。狐狸警惕性很高,如果誰發現了它窩里的小狐,它會在當天晚上「搬家」,以防不測。
母狐一般在每年2~5月發情並交配,懷孕期大約為51~52天,每胎可能產6~8個寶寶。
剛出生時全身黑灰色,唯有鼻尖為粉紅色。它們剛出生時什麼也看不見,要依靠母親的保護和喂養。1個月後,慢慢能站立,眼睛變大,長出淺棕色的毛。
2個月後,狐狸的外形基本呈現出來,站立、奔跑依舊困難,毛色已經完全長齊。成年後,長出胡須,耳部變尖,腿部修長,已能奔跑、捕食。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家保護動物
網路-狐狸
⑥ 現如今世界有多少種野生動物已滅絕或瀕臨滅絕(列舉出來)
世界12種瀕臨滅絕動物
1世界12種瀕臨滅絕動物
1.別名白暨、白鰭豚,屬於喙豚科,學名為LipotesvexilliferMiller,屬於鯨目(Cetacea),白暨豚科。
識別特點為:吻突狹長,長約300毫米。額部圓而隆起。背鰭三角形,位於身體的3/5處,有低皮膚脊與尾鰭相連。頭頂的偏左側有一個能啟閉自如的呼吸孔。尾鰭水平向,向緣凹入呈新月形。白暨豚種群數量很小,為我國特有的珍稀水生獸類,亟待加強保護。.產於長江中下游湖北、安徽、江蘇段的幹流之中。它們大約在長江生活了2500萬年,有「活化石」的美稱。由於數量奇少,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野生動物。
2..蘇門答臘虎 在野生狀態下只有20隻。隨著40年代巴利虎和70年代裡海虎的滅絕,人們預計,這一物種在不久的將來也將在地球上消失。
3.剛果瓜蘭巴(Garamba)國家公園擁有世界僅存的不足25隻的北部白犀牛,北部白犀牛將可能在地球上徹底消失。 北部白犀牛與非洲南部的白犀牛在基因上存在較大差異,他們曾在烏干達大量繁殖,但是由於當地說什麼的疏於保護而漸漸消失。在瓜蘭巴國家公園中,它們的數目曾於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達到35隻,在2003年4月為30隻,其後有6隻被殺,4隻新出生,上個月,又有2隻被獵殺,同時還有近千頭大象被殺。
4.奧里諾科鱷魚:南美洲體形最大的食肉動物,也是地球上12種最瀕臨滅絕的物種之一。
5. 僧海豹(monachus-monachus ormonkseal) 據專家估計,世界上僅有500隻,生活在地中海,受到海水和海灘生態環境變壞的影響,被漁民大量捕殺。
6.小嘴狐猴(Mouse lemur) 世界最小的猴類,生活在馬達加斯加。
7. 蘭.坎皮海龜(L. Kemp』sRidleyTurtle)目前全世界范圍內12種最瀕危動物中唯一數目成增長趨勢的動物。需經歷11-35年成長期。
8.奧瑞納克鱷魚(OrinocoCrocodile,學名為Crocodylusintermedius) 僅有250-700隻在野外生存。主要在古巴和委內瑞拉境內。
9泰國豬鼻蝙蝠
10. 夏威夷蝸牛
11.微型豬(pigmyhog,學名為Sussalvanius) 世界上最小的豬,野豬的一種,主要生活在印度東北部。60厘米長,高約25厘米,成年豬不足10公斤。曾在喜馬拉雅山地區大量存在,現在僅印度阿桑地區的瑪納斯國家公園擁有為數不多的幾頭。其基因與家豬的基因並無太大差別。
12.斯比克斯鸚鵡:
四
保護野生動物
人工繁殖 保護自然環境 加強素質教育
五
野生動物在食物鏈中的重要位置 破壞食物鏈 將影響人類
⑦ 求動物相互制約的故事(急)懸賞100!!
夜幕降臨了,山林里靜悄悄的。這時候,野鼠出來覓食了。貓頭鷹躲在枝幹上,圓睜著大眼,左顧右盼,它在尋找野鼠的蹤跡。
貓頭鷹的長相很怪:貓形的臉盤,連那黑褐色的羽毛斑紋也有點像貓,因此人們叫它「飛貓」、「夜貓子」和「貓王鳥」。但是,它不是貓,而是鴟鴞科的鳥。
貓頭鷹有高超的捕鼠本領,當它看到野鼠在田地里東竄西跳偷吃果實時,就拍打翅膀向下飛撲,幾乎沒有一點兒聲響就到了野鼠的頭頂。野鼠剛一驚覺,卻已被貓頭鷹的利爪逮住了。貓頭鷹連咬帶啃,很快就把野鼠吞食掉了。
生物學家曾經觀察過貓頭鷹的捕鼠,統計了每隻貓頭鷹的戰果,可驚人啦!它一年中可以消滅老鼠一千隻左右,還吃食了無數蝗蟲、金龜子等害蟲。貓頭鷹真是個「捕鼠能手」。
貓頭鷹為什麼都在夜間活動呢?原來,它的眼睛老是睜得大大的,這是因為它沒有環狀肌,瞳孔收不小。相反的,它卻有放射狀肌,能使瞳孔放大。它眼睛內的視網膜上,沒有圓錐細胞,只有圓柱細胞。圓錐細胞能感覺豐富的色彩,但需要較強的光照;圓柱細胞恰恰相反,只要有很弱的光線就能工作。貓頭鷹視網膜上的圓柱細胞比其他動物多得多,所以在黑夜裡它照樣能看得清清楚楚。
貓頭鷹的一對耳朵特別靈敏,能辨別出四面八方很細微的聲音,在幾十米之外也能聽出是什麼動物。
貓頭鷹的飛行才能更令人驚奇。飛行時絲毫不出聲音,高低上下飛行自如,還可以猛撲猛追,又能迅速「急剎車」。所以,老鼠遇到它就休想逃走。
貓頭鷹還有一些奇怪的特徵:它的眼睛像人一樣生在頭部前面的臉上,它停留在枝頭上常常把頭轉來轉去,窺視著遠方。
鳥類的眼睛一般都長在頭部兩側,或兩側稍靠後,視力敏銳,視野寬闊,可以及時發現遠處的敵害。山鷸和鴨子都有360度的視域,不用轉頭照樣能窺見後面的「敵人」。貓頭鷹就不同了,它的視域比較小,只能看到前方的物體,而且眼睛也幾乎固定不動。可是,它的頭卻能夠左右180度地迅速轉動,脊椎骨也可以曲繞,這樣就補償了它的兩眼視野較窄的不足。
人們發現貓頭鷹和田野里的老鼠繁殖數量,往往成正比。鼠多的年份,貓頭鷹也多;鼠少的年份,貓頭鷹也跟著減少。這也許就是生物界的相互制約和聯系,使動物的生生息息處於一種自然平衡狀態的原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