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與澳大利亞人交往事項
要特別注意愛護動物和保護環境,講究衛生也很重要。在那裡你可以有很多優待,比如喝酒醉了,你可、以打電話叫警察送你回家,理由是酒後開車會危機他人的性命,你可以參觀議會的開會過程,但不要講話,你還要注意要友好的對待鄰居,他們吃海產的習俗和我們也有區別,還有送花要注意含義的不同,那裡的中西部還有不少的土著居民,條件很差,土著的子女要和白人的孩子一起上學,但是待遇不同,土著地區還有原始的母氏氏族的痕跡,但千萬不要問孩子的父親是誰。
❷ 怎樣和澳大利亞人交朋友有人能介紹一下嗎
lz是漢紙還是妹紙?
如果是漢紙,就多幾個興趣愛好,喜歡運動,見視廣讀男生很受世界各地的人們歡迎的!
如果是妹紙,那就讓自己看起來大方隨和一點,多和別人搭訕,專找那些一個人的下手!
還可以去一些學校網站,臉譜什麼的···
不過最重要的,臉皮要厚,英語過關,其他一切就沒有問題啦~
PS
lz在那個城市?還有一年我就可以到澳洲上高中了,到時候找lz,要罩我么么噠~
祝樓主早日找到真心朋友~
❸ 要怎麼跟澳大利亞人和諧相處
不知道你房東是哪國人,年齡多大?
我的話...一開始住進去,總是一個人呆在房間里關起門。我房東是個50多的老婆婆,她就很不慣我總是呆在房間不跟她交流,我們兩個關系也不是很好。
後來我明白了,於是有事沒事跟她聊上幾句,比如吃飯或者回家的時候。飯前我還會去客廳和她一起看電視連續劇,比如澳洲長壽劇neighbour或者home and away...澳洲人應該都看吧,你房東應該也是。
後來慢慢知道了她的一些興趣愛好。每次出門去玩或者什麼的,看到她可能會喜歡的小玩意我就買來送她。比如她最喜歡的是香草口味蛋糕,大象和蝴蝶,於是我到超市看到那種蛋糕打折我就買來給她吃,這兩天還買了一個蝴蝶的聖誕樹裝飾准備到時候送她做聖誕禮物。
所以我們倆現在的關系非常親密:)成了無話不說的朋友
其實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需要慢慢培養的。是中國人,澳洲人,還是美國英國非洲...人,都沒什麼差別,大家都是人,都渴望溝通。
只要你對你房東表現得友善,多和他們說說話,了解了解他們的喜好,說不定大家喜好相同你們會聊得很投機的(還可以鍛煉英語!)。重要的是要交流!你一定可以的~
加油!
❹ 我來到澳洲上高中,請問在澳洲如何交朋友
假如要交中國人的話,在語言學校有的是,都挺友好的,假如是外國人的話,第一需要語言過關,第二臉皮要夠厚,因為要主動搭訕,成為知心朋友的話就要靠lz自己了,要真心的對待你的朋友,而且他也要真心的對待你,這樣應該就是知心朋友了。
❺ 澳大利亞留學生要注意哪些社交原則
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禮儀習慣和交往方式,去澳大利亞留學的學生要學會適應當地的風俗習慣,那麼澳大利亞留學生要注意哪些社交原則?例如,保持距離是一種習慣、多與澳洲人交朋友,不要沉浸在華人圈裡!
1、交際不能限於華人朋友圈
多年來,隨著澳大利亞留學熱的興起,留學在澳大利亞已逐步成為一種產業,越來越多的國內學生赴澳留學,在當地留學生中形成一個個小的華人朋友圈。
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的M同學介紹說:「雖然平時上課的時候,和當地學生相處也算融洽,但課下我們有自己的華人朋友圈。中國留學生較多,大家又有共同的語言、文化背景,相對而言更容易交流,所以,我們很少主動去融入當地學生或是文化當中。」
據了解,在澳大利亞這種中國留學生扎堆現象並不是個例,尤其在悉尼、墨爾本等大城市,這種現象更為多見。留學生在澳大利亞形成華人朋友圈,彼此之間相互照顧,淡化思鄉之情、感受家的溫暖,本無可厚非,但是,一旦被自己周圍的小圈子所囿,刻意減少或者拒絕與當地文化、當地人的接觸與交流則未免得不償失。如果真的如此,很可能出現在國外留學多年仍對當地文化知之甚少的局面,適應異國文化更無從談起。
2、保持距離是習慣
在澳大利亞的文化中,強調自我在社會中的價值,注重私人空間。一些在國內看似無心的行為,在澳大利亞人眼裡很可能成為一種無禮與冒犯。
如果是在超市裡,別人在看貨架上的東西時,即使他站得離貨架有1米左右,如果你要從那兒過,是不能從那個人和貨架之間走過去的,一定要從那個人背後繞過去,直接從中間走是非常不禮貌的舉動。
來悉尼留學還不到3個月的留學生M已從中吸取教訓,「如果從背後繞不過去,一定要說打攪了(excuse
me),再從中間穿過。這是普遍的禮貌問題,不只是我個人要這么做。」
M之前的一次經歷讓她至今印象深刻。「有一次我去買肉,看到一個店員在那兒愣著,我就去跟她說我要買什麼,但當時我沒發現,實際上她是在等另外一位顧客付錢,而那位顧客和這個店員站的距離,對我來說,看不出他們倆在談話。然後,那個店員就很不客氣地跟我講:難道你沒看到我正在為別人服務嗎?我心裡覺得委屈,他們中間隔了一個放肉的展櫃,那個顧客和展櫃之間還能挨緊站3個人。」M一邊解釋,一邊用手比畫出顧客與店員之間的距離。
假如你遇到這樣的情況時,要及時說sorry,然後耐心等待他們處理完後主動詢問你的需要,一般人都能夠理解,但肉店服務員的態度感覺也是略差,不能代表大多數禮貌友好的澳洲人。
3、交往直截了當更好
在為人處世方面,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辭讓之說對中國人影響深遠,含蓄成為中國人獨特的思維方式與處世哲學。謙遜含蓄與直截了當是中國文化和澳大利亞文化的差別之一。
「有一次,一位澳大利亞同學來我家玩,臨走前,我客套地說了句『明天有空帶著你女友過來玩』,沒想到第二天他真的和女友一起買了很多吃的東西過來,大有開派對的意思,弄得我很尷尬。」在澳大利亞悉尼留學的L同學這樣說。
此外,在學習方面,中國留學生與當地學生的思維方式也存在差異。
已在澳大利亞留學4年的Z同學說,「中國學生比較善於綜合性思考,善於從宏觀層面把握問題;而澳大利亞學生更善於分析性思考,也就是他們所說的批判性思考,注重從細節去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另外,中國留學生一般都是順著老師的講解聽下去,而澳大利亞學生就會從主線發散出很多其他問題,彼此之間還有邏輯性。這需要自己有意識地鍛煉。」
中國留學生喜歡「以和為貴」、「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多數會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甚至吃個「啞巴虧」,而澳大利亞學生則會採取相反的做法。
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留學的W深有體會,他說「我去商場買衣服,標價139澳元,劃過卡以後,也沒怎麼仔細看金額就走了,可後來才發現小票上劃掉的是199澳元。我原以為是自己看錯了,想著錢也不多就算了,可我的澳大利亞同學堅持要帶我回去理論,說這不是錢多少的問題,而是你的權利,她這句話一下敲醒了我。」
澳大利亞留學生要注意哪些社交原則?看過上述的介紹你清楚了嗎?學生既然選擇去澳洲留學,就要了解澳洲的生活方式,這樣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讓給自己的學習生活不那麼乏味!
❻ 澳大利亞人好相處嗎初次見面要怎樣打招呼呢他們有沒有什麼禁忌和習慣
豎中指就好
❼ 和澳大利亞人第一次接觸!
澳大利亞的土著人男子
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後裔和英裔澳大利亞人的泛稱。土著居民屬尼格羅-澳大利亞人種。其祖先可能於舊石器時代晚期從東南亞遷入。18世紀英國人侵入時,約有30萬人,分為500多個部落。社會尚處在原始公社制的早期階段,部落無嚴密組織,常以地方群體或胞族為活動單位。盛行圖騰崇拜。使用石、木、骨制工具,從事採集和漁獵。殖民時代慘遭屠殺,人口銳減。倖存者被驅趕至中西部沙漠地帶。1972年成立土著居民事務部,承認土著居民對部分土地的所有權。今多保持傳統生活,少數人同化於白人社會,在牧廠或其他企業做工。
英裔澳大利亞人又稱盎格魯-澳大利亞人,是佔澳大利亞人口多數的民族。屬歐羅巴人種,講英語,屬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多信基督教新教,部分信天主教。主要由英國和愛爾蘭移民的後裔結合而成。澳大利亞原為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故鄉。1788年英國在今悉尼附近建立殖民據點,並將本國罪犯流放至此。19世紀初牧羊業大發展,大批勞工應募而來,1851年發現金礦後,志願移民激增。後又不斷吸收歐洲其他國家的移民,於20世紀初形成統一的現代民族。經濟以牧業、農業為主,近年工礦業亦有較大發展。
澳大利亞是一個由多國移民組成的國家,各個民族都保留和繼承了各自的傳統、習俗、語言和文化,但全國人口的大多數源自英國和歐洲,因而在這個國家豐富多彩的風俗禮儀中帶有西歐、北美的突出特徵。
澳大利亞人講究禮貌,待人彬彬有禮,人們相見總是熱情打招呼,握手致意,彼此稱呼對方的名字,男女老幼,均是如此。在社交場合,澳大利亞人顯得非常隨和,喜愛同陌生人交往,對待外來客人也是這樣,無論是在馬路上還是在酒吧里,他們總是主動走到陌生人面前,打招呼問候,自我介紹一番。當然,這種現象只限於男性之間。可以說,在人際交往方面,澳大利亞人不像英國人那樣「你離我遠一點兒,我願獨處,我會自尋樂趣,我不需要你,請讓我一個人獨在」。即使在澳大利亞偏僻的地方,互相對面走過。雖不認識也會微笑點頭致意,在英國是難以見到這種現象的。
澳大利亞人的風俗禮儀在許多方面卻又同英國人的十分相似:澳大利亞人的姓名同英國人一樣,名在前,姓在後;同英國人一樣,可以以姓名、職稱、銜稱冠以先生、女士等稱呼來稱呼交往的對方;同英國人一樣,澳大利亞人見面握手是一種最普遍的打招呼方式,擁抱親吻的情況很罕見;澳大利亞社會上同英國一樣有「婦女第一、女性優先」的習慣;澳大利亞人也同英國人一樣非常注重公共場所的儀表,男子大多數不留胡須,出席正式場合時西服革履,女性是西服上衣西服裙。
澳大利亞人待人接物都很隨和。邀請澳大利亞人到家中作客,他們總是隨身帶一些禮物,但價值並不高,僅用來表示友好,如在自家花園摘幾朵鮮花或拿一瓶自家釀制的果醬等。澳大利亞人的時間觀念很強,約會必須事先聯系並准時赴約。如果被邀請到澳大利亞人家中作客,最合適的禮物是給女主人帶上一束鮮花,也可以給男主人送一瓶葡萄酒。客人進門,主人會用咖啡、牛奶或啤酒熱情招待。如果主人視你為知心朋友,把你當作家庭的一員,會主動邀請你參觀家裡的客廳、書房、卧室、花園、游泳池等。
澳大利亞人招待客人的飯菜與英國大致相同,油少清淡,量少而精,講究花樣,注意色、味、香、型,而且調味品種眾多,進餐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選用。宴客的餐桌上有各式煎蛋、炒蛋、冷盤、火腿、蝦、魚、西紅柿、牛肉、羊肉、雞、鴨、野味等。著名萊餚有脆皮雞、油爆蝦、糖醋魚、熏魚、軟煎鴿脯、腰果肉丁等。
城裡人喜愛用西餐招待客人,奶油烤魚、軟炸大蝦、什錦拼盤、烤西紅柿、各式煎蛋等,鮮美可口,獨具風味。鄉村人愛用鐵板烤肉招待客人,烤制的食物有牛肉、羊肉、豬肉、香腸等,最講究的是烤牛排。先將准備烤制的肉切成厚片,用葡萄酒、胡椒粉、精鹽、芥末淹漬,然後放在烤爐的鐵板上烤,待烤到兩面焦黃即可食用。吃時配上胡蘿卜、生菜、青椒及各種水果,喝著白葡萄酒或紅葡萄酒,細嚼品嘗,津津有味,印象深刻。
http://travel.cqol.cn/show_custom_item_info.php?field_name=%D2%EC%D3%F2%B7%E7%C7%E9&text=%D2%EC%D3%F2%B7%E7%C7%E9&custom_name=%D2%EC%D3%F2%B7%E7%C7%E9&disp_custom_item_id=840
❽ 如何在大學與澳大利亞人交朋友
先得學會說好英語,說說中國的人文歷史,歷史,美食,景觀,和他聊聊澳大利亞的好的方面,引起他的民族自豪感
❾ 與澳大利亞人初次見面時應該說什麼
g'day是澳大利亞獨有的打招呼方式,就是你好的意思差不多。澳洲人也喜歡叫別人mate,有點類似美式英語里的de。 所以你經常在澳洲看到打招呼是g'day mate。
但是你不是本地人,所以說hi或者早上說morning也可以的。g'day mate 是比較隨意的打招呼方式。澳洲沒什麼特別禮儀,主要是餐桌禮儀比較重要(這一點在所有西方國家都一樣)還有我們中國人在外也喜歡大聲說話,這點是澳洲人不太喜歡的。
排隊也是一個問題,中國人不太喜歡排隊這個問題要注意。在澳洲最重要的就是要有禮貌,任何時候別人幫了你你一定要說thank you,和比較熟的男性可以說cheers mate意思是謝啦哥兒們。
澳大利亞人在第一次見面或談話時,通常互相要稱呼為「先生」、「夫人」或「小姐」,熟悉之後就直呼其名。人們相見時喜歡熱情握手,並喜歡和陌生人交談,互相介紹後或在一起喝杯酒後,陌生人就成了朋友。
在澳大利亞,初次見面時應該握手,訪問結束時也得如此。澳大利亞人言談話語極為重視禮貌,文明用語不絕於耳。他們很注重禮貌修養,談話總習慣輕聲細語,很少大聲喧嘩。在他們的眼裡,高聲喊叫是一種不文明的粗野行為。澳大利亞人與英美人一樣,名在前,姓在後。
婦女結婚後,使用丈夫的姓。在家庭成員和親密朋友之間,不分老幼,互稱名字,以表親切。
在澳大利亞,你要注意使自己的穿著打扮得體。在一般場合,不必西裝革履或濃妝艷抹,只要穿一些便服即可。但在諸如典禮、儀式、宴會、婚禮、劇院等正式場合,卻非著西裝不可。
初次見面不要直接詢問個人問題,如年齡、婚姻、收入等。特別不要問原國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