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西方國家只要有災難就開始瘋狂搶購卷紙,為何不搶食物呢
因為在西方卷紙是比較稀缺的資源,如果沒有紙的話,好幾個月家庭生活都比較難受。
❷ 蘇伊士運河才堵幾天,歐洲衛生紙就售罄!衛生紙為何如此緊缺
疫情初期,物資搶購狂潮開啟,食物,飲用水,生活用品都出現緊缺的現象,但是美國和歐洲出現衛生紙的搶購熱潮,也是令人不解,有人甚至為了爭搶衛生紙,不惜暴力相向。
其次人們的購買心理問題,衛生紙體積大,一個貨架上擺的數量有限,突然間這一片空了,人們就覺得這個東西少了,可能買不到了,然後就會出現購買熱潮。就像國內疫情剛剛開始時,超市的方便麵,糧食受到青睞,原因就是民眾覺得這個東西少了,後面可能買不到了,會影響我的生存,那我就多買一點,但是實際上,國內的糧食儲備以保證我們的正常生活。
最後生活習慣導致衛生紙的需求較大,美式生活中,除去衛生間使用,抹桌子,清洗廚房都會用到衛生紙,在歐洲,衛生紙代替了抹布和手絹,也就不難想像,衛生紙的需求量有多大。
❸ 面對疫情,為什麼外國人不戴口罩,卻搶衛生紙
外國人搶衛生紙,是因為外國人愛干凈,他們最不能忍受的就是不幹凈,所以,家裡一定要有衛生紙囤著,這樣,才能心安。至於不囤口罩,是因為他們覺得口罩只是一樣可有可無的用品而已。
我認為,他們囤衛生紙而不囤口罩,是基於現實需要和認知意識而進行的選擇。
三、口罩不是必需品,戴口罩不舒服
在外國人意識中,口罩是因為有病,怕病菌流傳才需要帶上的。一個人沒病沒事,帶口罩,不僅是自討苦吃,還是在明晃晃的和別人說,我有病,不要靠近我。所以,外國人又不喜歡自虐,怎麼會帶上口罩,等於告訴別人,我有病呢!
另外,怕傳染,可以用塑料、雨衣等等所有能防水的物質用作口罩用,口罩有太多可以被替代的物品了。戴口罩,會讓呼吸不順暢,喜歡自由自在的外國人,誰也不願意自己給自己找罪受,所以,誰都不愛戴口罩。
四、國家和政府不提倡
外國人不僅國民不喜歡戴口罩,連他們的國家,政府辦事的人,都沒有帶口罩的意識,開會的時候,見到帶口罩的人員,還冷嘲熱諷。
連國家都這樣,民眾就更不當口罩是一回事了。
總之,外國人不戴口罩,卻搶衛生紙,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的生活習慣、性情喜好、認知意識而導致的結果。他們喜歡干凈、自由不拘束、覺得健康人不需用戴口罩,所以,他們都去搶衛生紙,卻不搶口罩。
❹ 西方一些國家遇到災難時,為何搶購的都是衛生紙而不是食物
這是因為一些西方的國家是沒有製作這些東西的廠商的,一旦出現了問題,這些東西是沒有辦法進行進口的,會導致缺失。
❺ 為什麼只要哪裡一出現問題,大家總是著急去屯衛生紙
衛生紙不提供特殊的防病毒保護。也不是像牛奶和麵包一樣,在緊急情況下可以作為股票使用。那麼為什麼人們會慌張地買衛生紙呢?CNN邀請了多位心理學家分析潛在的心理原因。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臨床心理學家史蒂芬泰勒(StevenTaylor)有一本書,名為《流行病心理學》,這本書從歷史角度審視了人們對傳染病的行為和反應。與以前的大規模傳染病相比,世界上大部分國家的人對新型新冠肺炎病毒反應的恐懼蔓延。
澳大利亞政府一再強調,當地衛生紙的生產能力充足,不需要囤貨,但當地超市已經出現廢紙缺貨的情況,一些商店甚至開始實行購買限制,每個家庭只能買一種。但是囤積廢紙並不是澳大利亞獨有的現象。有報道稱,從中國香港到日本、美國、新加坡,顧客清掃了廢紙架。甚至幾周前,香港新冠肺炎病毒達到頂峰時,罕見的歹徒搶劫送貨工,搶走600卷廢紙。
❻ 悉尼母女搶廁紙被判聚眾斗毆,為何會出現這種現象
這就是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了,比如像中國疫情嚴重的時候都會去選擇囤口罩,可是像西方國家當疫情嚴重的時候,他們都去搶廁紙,澳大利亞已經出現了多起因為疫情原因而搶廁紙大打出手的現象了,而這一次,伊對悉尼的母女因為搶廁紙而大打出手,才被判了聚眾斗毆。
可以說這真的非常奇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疫情會使他們開始搶廁所紙,難道他們是擔心上廁所的時候沒有紙擦屁股嗎?自疫情爆發以來有數以千計的澳大利亞居民開始在超市裡面哄搶廁紙,超市裡面最先被一搶而空的不是那些食物,也不是那些水,反而是這些廁紙,在這對母女打人事件的三天前,澳洲也有一名女性在購物的時候和別人爭搶廁紙,甚至掏出了水果刀進行威脅。我想說你們真的要因為小小的手指而傷害別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