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力拓事件
力拓收買中國內部人員獲得更多利益
Ⅱ 力拓案是怎麼回事
2009年以來,在中外進出口鐵礦石談判期間,胡士泰等人採取不正當手段,通過拉攏收買中國鋼鐵生產單位內部人員,刺探竊取了中國國家秘密,對中國國家經濟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損害。
自從中國鋼鐵業開始參與到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以來,談判從未被國內評價為成功。每一年談判的結果公布,都引來陣陣質疑。
「原來是中國鋼鐵企業出了內鬼,提供情報給競爭對手。」昨天山東張店鋼鐵廠一位內部人士這樣對CBN記者發出感慨。
這並不是力拓瓦解中國參加鐵礦石談判根基的唯一路徑,了解力拓在中國運作路徑的人士向CBN記者介紹,除了通過中國鋼廠竊取中國國家秘密外,力拓在中國的「耳目」非常之多。
「耳目」遍布
三大礦山公司中國區一位主管曾與CBN記者共進晚餐時透露,他們經常派遣一些員工到全國各地的鋼廠進行調查,了解鋼廠的生產需求情況。
「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通過種種途徑,對中國鋼廠的需求情況可以說是非常了解。」一位鋼鐵行業分析師告訴CBN記者。
從2003年起,力拓瓦解中國鋼鐵企業談判的基礎就逐漸建立起來。這一年,寶鋼集團開始參與到鐵礦石價格談判中,中國因素就開始令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欣喜。他們知道中國是個潛在的巨大市場。
然而,一個不幸的消息是,中國作為全球鐵礦石巨大的買家,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沒有任何話語權。從2004年至2007年,鐵礦石長協價分別上漲了 18.6%、71.5%、19%和9.5%。同期中國鋼鐵產量也接連增長24.51%、30.94%、23.84%和15.17%。2008年開始,鐵礦石談判規則被「兩拓」破壞,「兩拓」通過「談判」從鋼鐵企業那裡「要挾」到了比淡水河谷更高的漲幅。
而自從1981年鐵礦石談判機制形成以來的28年時間里,2002年以前的時間都是平靜的,一年一度的談判價格都沒有大的波動。自從中國加入這個游戲規則,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就琢磨如何從中國這個巨大的市場獲得更高的價格。
根據鐵礦石談判規則,談判格局是三對三,即供方——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力拓和巴西淡水河谷,對需方——寶鋼集團、新日鐵和歐洲鋼廠,決定下一財政年度鐵礦石價格(離岸價格),只要其中任何一家礦山與鋼廠達成鐵礦石買賣合同,談判即宣告結束,其他各家談判均要接受此結果。
由於中國鋼鐵企業過於分散,寶鋼集團每年參加談判,都會有一些鋼鐵企業私下與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進行接觸。
2003年,中國超過日本成為全球最大的鐵礦石進口國。全球鋼鐵業對鐵礦石需求格局的改變,影響到了力拓公司的戰略。因為中國企業分散,力拓找到了瓦解中國這個看似龐大的陣營的突破口。
據CBN記者了解,除了通過收買中國鋼鐵生產單位內部人員和公司派遣內部人員前往全部各地鋼廠調研外,力拓還從全國各大鋼廠和政府部門高薪「挖」來政府公關人員、中國鋼鐵專家、中國礦業專家等「人才」。
記者了解到,此前曾供職於五礦集團、萊鋼集團等公司一些人員目前就職於三大礦山公司之中,這些人對中國鋼鐵企業非常了解,且與相關鋼鐵公司和政府部門人員非常熟稔。
斷供和輿論推波助瀾
擁有一群對中國鋼鐵企業非常熟稔的「耳目」顯然不夠,力拓還需要藉助其他手段進行「推波助瀾」。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秘書長單尚華在此前協會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鐵礦石談判是一件非常復雜的事情,談判的不僅僅是供需關系。
長期關注力拓以及鐵礦石談判的一位分析師告訴CBN記者,力拓藉助輿論壓力,通過斷供等途徑在中國鋼鐵市場上製造緊張氛圍。
從2006年開始,記者頻繁在外媒上看到關於澳大利亞礦山被洪水沖擊、港口受到影響、礦山被迫減產等消息。如2009年2月17日,力拓表示,暴雨和洪水正對西澳大利亞Pilbara地區鐵礦石運營造成嚴重的影響,迫使鐵礦關閉,鐵礦石列車停開,碼頭操作停頓。
這給原本供需平衡的鐵礦石市場增添一些緊張情緒。「通過製造緊張氛圍,可以拉動現貨價格上漲,而現貨價格上漲,又是長協價格上漲的借口。」上述分析師說。
類似的輿論氛圍多了,力拓又製造出更多的緊張氛圍——斷供。今年6月,就從中國鋼鐵企業內部傳來,力拓停止供應現貨。此時,現貨價格明顯比按照今年「首發價」執行的長協價要低。
這同樣發生在淡水河谷的身上。2006年5月16日,淡水河谷與德國鋼廠蒂森克虜伯公司達成上漲19%的「首發價」。一周以後,淡水河谷要求中國的鋼廠在5月31日之前接受「首發價」,否則將把原定銷往中國的鐵礦石轉賣至其他國家。這讓中方最後被迫接受了「首發價」。
從去年開始,因為「奇貨可居」,必和必拓提出了鐵礦石指數定價,即變相的現貨價。而力拓雖然沒有主動提出,但對必和必拓提出的要求給予了默認。今年6 月30,英國鋼鐵指數公司(The Steel Index)總裁史蒂文·蘭達(Steven Randall)在北京推銷其鐵礦石指數TSL。他對面坐著的是一群來自中國鋼鐵公司、鐵礦石貿易公司、礦山公司、期貨公司的代表。
執行指數定價,是力拓等礦山公司希望看見的。「三大礦山公司掌控著全球70%以上的海運貿易量,操縱BDI指數非常容易。」一位長期從事海運指數和鐵礦石指數交易的經紀人告訴CBN記者。
在需求低迷的情況下,為了擴大銷售面,從去年歲末開始,力拓等三大礦山公司開始在中國尋找更多的銷售對象。據國內媒體報道,去年年底,胡士泰就代表力拓與江西、河北、山西等中小鋼廠達成協議。這些鋼廠並不具備進口長協礦的資質。
一個確鑿的證據是,力拓鐵礦石執行官山姆·威爾士也公開透露,今年力拓在全球鐵礦石銷售中,現貨銷售已經躍升到總量的50%。而必和必拓首席執行官高瑞思也公開表示,必和必拓上一季度在現貨市場銷售的鐵礦石占總量超過20%以上。
「在這些因素中,最核心的應是通過中國鋼鐵企業套取情報,得到了中國鋼鐵業的底牌,那麼還怎麼跟別人談判呢?」山東張店鋼鐵廠內部人士說
Ⅲ 誰能詳細介紹一下力拓事件的前因後果
鐵礦石:原料
力拓:是賣東西的
中鋁: 是買東西的
間諜:是胡士泰以及其他三位被捕工作人員是力拓中國鐵礦石業務部門最核心的團隊,「最得力的四名干將」。胡士泰更是在中國鋼鐵行業「非常吃得開」,他是力拓鐵礦石談判組成員,與鋼鐵行業的很多重量級人物都有良好的私交。
也就是說這些人與中國鋼企內部人員很熟,知道中國買家的底牌(談判價格是有底線的),一邊為拉攏收買中國鋼企內部人員不惜採取各種手段進行商業賄賂,另一邊是國內大鋼廠鐵礦石貿易部門中的某些人,為了從國際礦山那裡拿到更多的長協礦,以高價倒賣給小鋼廠套利,拿國家機密與國際礦山私下進行非法交易。
Ⅳ 鐵礦石談判
鐵礦石市場是個寡頭壟斷市場,還是雙頭壟斷!完全的賣方市場.
中日韓還有歐洲都是屁民,價格由兩拓和淡水河谷說了算.
中國需求、飆升的現貨價格、印度新征的出口關稅、不斷上揚的
鋼鐵價格以及歐洲需求回升前景等一系列因素,都使得鐵礦石供
應商更有底氣在始於4月1日的下一合約年度要求大幅上調價格。
2010年開始,鐵礦石降價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現在咱能把價格漲幅控制到30%以
內都已經很困難了,還想指望它們降價,做夢吧!!
咱們還是去潘多拉采鐵礦石吧!只要殺了那美人!
Ⅳ 中澳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中國和澳大利亞的自由貿易協定的基本框架確定,中方同意全面開放包括農業、服務業和投資業在內所有市場。完整內容尚未確定。
The first round of talks, held in Sydney on 23 May, focused on proceral issues, including confirmation that the Chinese negotiating team will be led by Zhang Xiangchen, an experienced negotiator and Deputy Director General of WTO Affairs in the Chinese Ministry of Commerce.
Together with the Head of Australia's China FTA Task Force, Ric Wells, they discussed negotiating proceres, laying the basis for future negotiations. It was agreed that the second round of talks would be held in China in August and would involve an in-depth exchange of information.
During the meeting, Australia offered to provide training for Chinese officials on FTA negotiating processes. Australia offered to provide four workshops per year, based on successful workshops conc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around the region. The capacity-building workshops would be funded by AusAid.
Ⅵ 鐵礦石談判誰和誰談判談判什麼拿什麼去談判
按照傳統的國際鐵礦石談判機制,每年年底開始就第二年的長協礦價格進行談判。談判的雙方分別是鋼廠和礦商。鋼廠的主要代表是日本(以新日鐵為首的五大鋼廠)、中國(2005年開始作為獨立一方參與談判,最近一直是寶鋼為談判代表)、歐洲(阿森克虜伯、里瓦等鋼廠);礦商就是三大礦業巨頭——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亞的必和必拓與力拓。
談的是第二財年鐵礦石長期供貨合同價格,時間是從第二年的4月1日開始結算。談定長協價後,礦企按照固定的合同價格向鋼廠供貨。
至於拿什麼去談判就要具體看雙方的博弈了。一般來說是對第二年供需情況的判斷,如果礦商認定第二年鐵礦石供不應求,那肯定就要求漲價了。礦商也會去看鋼廠的盈利情況,如果說鋼廠利潤很豐厚,也會要求漲價;再就是會去看現貨市場銷售的鐵礦石價格,主要是看買到中國的印度礦,還有中國國內礦,如果這些現貨礦的價格已經漲過了長協價格,礦商肯定會在談判中要求漲價。
說白了就是討價還價,就看各自的談判能力怎麼樣了。
但總的來說,要認清楚是買方市場還是賣方市場。從近幾年的情況來看,礦山還是更強硬一些,畢竟鋼廠不能說不買鐵礦石,既然無論怎樣都要從人家手裡買,由著人家開價也是正常的。
Ⅶ 澳大利亞A公司擬將某種鐵礦石出售給日本的B公司。談判一開始,日方談判人員就
澳大利亞把鐵礦石出說給日本的這個公司借證明利益是第一位的。
Ⅷ 日本一鋼鐵公司欲從澳大利亞購買煤炭和鐵礦石,日本是煤炭資源貧乏的國家,而澳大利亞是礦產品在國家貿...
其實和鐵礦石談判一樣,現在中鋼協就通過努力,在國內建立鐵礦石現貨交易平台,其實既然擺脫不了受制於人的局面,就可以爭取在自己熟悉的范圍內去爭取自己最大的利益,比如把交易中心建在國內,通過指定一些相應的法律法規去規范交易秩序,監督交易過程,這都是手段。另外就是從自身去想辦法,比如尋找替代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等。您好,我們是「卓創資訊鋼鐵網」,主做鐵礦石類資訊的,分析師都會針對您的問題給出詳細回答。歡迎您到我們卓創資訊來看一下鐵礦石的價格,我們的進口數據和價格都有報。每天我們都會更新,您可以先試用一下,同時我們也有煤炭的資源。具體詳情請您網路搜索一下「卓創資訊鋼鐵網」然後點擊鐵礦石頁面就可以了,希望能幫到您,並希望您留下寶貴的意見。
Ⅸ 日本和澳大利亞煤炭合同談判
2、簡述確定談判目標的方法及步驟。 案例題:日本的鋼鐵和煤炭資源短缺,而澳大利亞則盛產煤、鐵。日本渴望購買澳大利亞的煤和鐵,而在國際貿易中澳大利亞一方不愁找不到買主。按理來說,日本人的談判地位低於澳大利亞,澳大利亞一方在談判桌上占據主動權。可是,日本人把澳大利亞的談判者請到日本去談判。澳大利亞人一旦到了日本,一般都 比較謹慎,講究禮儀,以不過分侵犯東道主的權益,因而日本和澳大利亞在談判桌上的相互地位就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澳大利亞人過慣了富裕的舒暢生活,到了日本幾天後,就急於想回到故鄉別墅的游泳池、海濱和妻子兒女身邊去,所以在談判桌上常常表現急躁的情緒。作為東道主的日本談判代表,卻可以不慌不忙地討價還價,掌握了談判桌上的主動權。結果日本方面僅花費了少量的款待費作「魚餌」,就釣到了「大魚」,取得了大量談判桌上難以獲得的東西。 問題: 日本人為什麼能夠取得談判的有利地位?
Ⅹ 中澳鐵礦石談判案
11日在上海與澳大利亞貿易部長西蒙·克林(Simon Crean)進行了當面會談,談及了胡士泰被拘的一些情況,但更多的是談到一些更廣范圍的合作問題。不過沙海林表示,該事件過於敏感,且並不由自己主管, 並不願透露更多談話的細節。沙海林還對早報記者表示,其代表上海與西蒙·克林會談主要是考慮「商務貿易部門」對口的問題,並無其他方面的更多考慮。西蒙·克林在此次臨時上海訪問中回應此事時顯得頗為謹慎。不過,在澳大利亞國內的一些反對黨也表現出更為激進的措施,希望施壓政府更高層首腦直接與中方會談甚至通過政治手段要求中方釋放胡士泰。「外長史密斯認為『這已經影響了澳企業到中國投資合作』的說法,目前在澳大利亞已經引起了很多人的認同,」一位澳大利亞籍業內人士對早報記者表示,「在另一方面,國內以特恩布爾為代表的反對黨也趁此向其對手發難,實際在我們國內已經引起了另外一場爭論。」實際在澳大利亞的企業界,至少也已經產生了一定的戒備心理。昨日,澳大利亞第三大鐵礦石生產商FMG首席執行官弗萊斯特(Andrew Forres)在澳大利亞墨爾本頗為意味深長地對媒體表示,現在就力拓事件的影響作出結論還為時過早,不過與中國企業打交道需要特別注意對方企業的股東是 誰。不過,弗萊斯特同時表示,公司在華業務未受「力拓間諜案」影響。他向記者表示,雖然他不能代表其他公司的立場,但FMG一直很滿意與中國經濟保持的緊密聯系,而且這種聯系並未減弱。他稱,FMG在華員工數量不多,他們的行為都無可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