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1983年被定義1米的長度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的時間內所通過的距離.
這么說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為299792458m/s
空氣的絕對折射率為1.00028,
所以空氣中光的速度為v=299792458m/s/1.00028=299
708
539.6m/s
由於,真空中和空氣中的速度相差很小,所以一般情況下,在空氣和真空中光速都取300000000m/s
❷ 光速=多少米/秒
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x10的8次方,在空氣中略小於.
❸ 光速是每秒多少米
30萬千米
望採納!!!
❹ 請問光速等於多少米每秒(在真空中)
真空中的光速是299792458m/s
1.49597870×10^11m
火箭有光速的速度從地球到達太陽所需的時間是499秒
火箭的第一宇宙速度7.9km/s
第二宇宙速度11.2km/s
第三宇宙速度16.7km/s
如果以第一宇宙速度要219天才能到太陽
以第二宇宙速度要155天才能到太陽
以第三宇宙速度要104天才能到太陽
❺ 光速是多少米每秒
光速是299,792,458米/秒。
光的速度與觀測者相對於光源的運動速度無關,即相對於光源靜止和運動的慣性系中測到的光速是相同的。物體的質量還跟它運動的速度有關(前提是物體的速度要相當大,能跟光速能比較,比如說光速的1/4),物體的質量將隨著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5)巴西空中光速多少米擴展閱讀:
光的傳播注意事項:
通常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米每秒。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與阻礙物體的密度有關,因為聲音的傳播容易被阻礙或吸收,阻礙,密度大的物體容易把聲音阻擋使聲音反射回去,這樣一反射,就會使速度變小,密度小就容易讓聲音穿透過去一部分,這樣速度也改變了,而吸收就是在傳播過程中聲能有減小的可能,聲能減小就會使聲速也隨之減小。
其實使聲能減小的、阻擋聲音的物體就是傳播中的介質,只是在同一介質中密度及其摩擦力幾乎一樣,所以同一介質對聲速的影響並不大。 所以改變聲速的因素是介質的密度、同一介質的摩擦力。聲音在空氣中傳播最慢,在固體中傳播最快。聲音的傳播速度還與溫度有關,並且成正比。
❻ 超光速一秒能跑多少米
怎麼想起超光速了,光在真空中的速度300000000m/s超過他自然是一秒能跑超過300000000米了,但現在未發現。
❼ 光速是多少米一秒
299,792,458米/秒
一般在計算過程中,近似取為:
3×10的8次方米每秒。
也有說國際公認值 c=299792458米/秒並不是最精確的, 應該為c=299792458.458米/秒
http://..com/question/5403220.html?si=8 不知是不是
❽ 光速每秒多少米
光波或電磁波在真棧蚪櫓手械拇�ニ俁取?
真空中的光速 真空中的光速是一個重要的物理常量 ,國際公認值為 c=299792458米/秒 。17 世紀前人們以為光速為無限大,義大利物理學家G.伽利略曾對此提出懷疑,並試圖通過實驗來檢驗,但因過於粗糙而未獲成功。1676年 ,丹麥天文學家O.C.羅默利用木星衛星的星蝕時間變化證實光是以有限速度傳播的。1727年,英國天文學家J.布拉得雷利用恆星光行差現象估算出光速值為c=303000千米/秒。
1849年 ,法國物理學家 A.H.L. 菲佐用旋轉齒輪法首次在地面實驗室中成功地進行了光速測量 , 最早的結果為c=315000千米/秒。1862年 ,法國實驗物理學家 J.-B.-L.傅科根據 D. F. J. 阿拉戈的設想用 旋轉 鏡法測得光速為 c =(298000±500)千米/秒。19世紀中葉J.C.麥克斯韋建立了電磁場理論,他根據電磁波動方程曾指出,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等於靜電單位電量與電磁單位電量的比值,只要在實驗上分別用這兩種單位測量同一電量(或電流),就可算出電磁波的波速。1856年,R.科爾勞施和W.韋伯完成了有關測量,麥克斯韋根據他們的數據計算出電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值為 3.1074×105千米/秒 ,此值與菲佐的結果十分接近,這對人們確認光是電磁波起過很大作用。
1926年 ,美國物理學家 A.A. 邁克耳孫改進了傅科的實驗,測得c=(299796±4)千米/秒 ,他於1929年在真空中重做了此實驗,測得c=299774千米/秒 。後來有人用光開關(克爾盒)代替齒輪轉動以改進菲佐的實驗,其精度比旋轉鏡法提高了兩個數量級。1952年,英國實驗物理學家K.D.費羅姆用微波干涉儀法測量光速,得c=(299792.50±0.10)千米/秒 。 此值於1957年被推薦為國際推薦值使用 ,直至1973年。
1972年 ,美國的 K.M.埃文森等人直接測量激光頻率γ和真空中的波長λ,按公式c=γλ算得c=( 299792458 ±1.2 )米/秒 。1975年第15屆國際計量大會確認上述光速值作為國際推薦值使用。1983年17屆國際計量大會通過了米的新定義 ,在這定義中光速 c= 299792458 米/秒為規定值 ,而長度單位米由這個規定值定義。既然真空中的光速已成為定義值,以後就不需對光速進行任何測量了。
介質中的光速 不同介質中有不同的光速值。1850年菲佐用齒輪法測定了光在水中的速度,證明水中光速小於空氣中的光速。幾乎在同時,傅科用旋轉鏡法也測量了水中的光速,得到了同樣結論。這一實驗結果與光的波動說相一致而與牛頓的微粒說相矛盾(解釋光的折射定律時),這對光的波動本性的確立在歷史上曾起過重要作用。1851年,菲佐用干涉法測量了運動介質中的光速,證實了 A.-J. 菲涅耳的曳引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