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千斤的牛能出多少肉,出肉率如何計算
② 一頭800斤牛能出多少斤肉
牛的出肉率跟體重有關,一頭成年牛如果是1000斤的話,宰殺後的出肉率是450斤左右。
也就是,一斤只能出半斤牛肉,倘若是比較瘦弱的牛出肉率有的只有三兩多,
所以差不多350斤肉。
③ 牛的出肉率是多少
根據飼養條件和技術不同,35%到50%
④ 肉牛出肉率大約多少
我國的本地牛出肉率一般在百分之三十六到三十八,引進品種和改良牛能多十個百分點。可以交流一下。
⑤ 牛的出肉率是多少
一般肉牛的出肉率與很多因素有關,如肉用牛的品種,飼養技術與條件,因此產肉率也不同,牛的出肉率估算大概在35~50%之間。其計算公式為:
牛的凈肉率=凈肉重/宰前活重*100。
西門塔爾牛
毛色為黃白花或淡紅白花,頭、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為白色,皮肢為粉紅色,頭較長,面寬;角較細而向外上方彎曲,尖端稍向上。頸長中等;體軀長,呈圓筒狀,肌肉豐滿。
前軀較後軀發育好,胸深,尻寬平,四肢結實,大腿肌肉發達;乳房發育好,成年公牛體重乎均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該牛生長速度較快,均日增重可達1.35-1.45千克以上。
比利時藍牛
頭呈輕型,背部平直,尻部傾斜,皮膚細膩,有白、藍斑點或有少數黑色斑點。成年母牛平均體重725千克,體高134厘米;公牛體重1200千克,體高148厘米。
增1千克體重耗濃縮料6.5千克。該牛最高的屠宰率達71%。比利時蘭牛能比其他品種牛多提供肌肉18%~20%,骨少10%,脂肪少30%。
利木贊牛
利木贊毛色為紅色或黃色,口、鼻、眼田周圍、四肢內側及尾帚毛色較淺,角為白色,蹄為紅褐色。頭較短小,額寬,胸部寬深,體軀較長,後軀肌肉豐滿,四肢粗短,出肉率高。
犢牛斷奶後生長很快,10月齡體重即達450千克,周歲時體重可達500千克左右,哺乳期平均日增重為0.86-1.0千克,平均成年體重:公牛1100千克、母牛600千克。
(5)巴西牛的出肉率是多少擴展閱讀:
1、肉牛品種
肉牛出肉率高低,與品種有很大關系。個人感覺目前國內出肉率最高的兩個肉牛品種當屬夏洛萊牛和西門塔爾牛了,當然利木贊牛、安格斯牛出肉率也可以,不過由於總體雜交改良程度較低,大部分利木贊雜交牛、安格斯雜交牛出肉率都不行。
西門塔爾牛與夏洛萊牛比較的話,同質量(純度)的情況下,夏洛萊牛要優於西門塔爾牛。因為夏洛萊牛出肉率稍高於西門塔爾牛,且瘦肉率比西門塔爾牛高。
一般情況下,同體重同出肉率的夏洛萊牛,價格要高出西門塔爾牛0.1~0.2元/斤。不過由於夏洛萊牛牛犢價格高,後期長勢不如西門塔爾牛,兩者養殖效益卻也相差不大。
2、飼喂
飼喂好壞,對肉牛出肉率影響也很大。在飼喂育肥牛時,很多養牛戶都沒有科學的進行配比飼料。看玉米便宜就多喂玉米,看麥麩便宜就多喂麥麩,看豆粕貴就少喂甚至不喂。這樣養牛,不僅肉牛生長速度慢,還影響出肉率。
對於育肥牛,最好做到分階段育肥。什麼階段需要什麼營養,我們就按照營養需求進行配比飼料進行飼喂,這樣才能提高出肉率。
3、管理
要想養好牛,就必須把牛當孩子去養。天熱了,想辦法降溫;天冷了,想辦法保暖;圈臟了,及時清理打掃;圈潮了,開窗通風。
不少養牛戶都應該有感覺,養牛比養孩子還難。小孩哪裡不舒服了還會說,牛卻不會說話。小孩調皮了打一頓就好了,牛打了卻沒有用。要想養好牛,還必須要養牛人去認真觀察、細心管理。
4、添加劑
添加劑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肉牛出肉率。
5、年齡對出肉率的影響
良種肉牛出肉率最高的階段為18~30月齡,牛小了骨架大掛肉少出肉率低,牛太大肌肉停止生長膘油多出肉率也不高。一定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飼養管理,使牛在合適的年齡達到合適的體重進行出欄。
6、季節對出肉率的影響
強度育肥期在秋季肉牛出肉率最高,其次是春季,然後是冬季,最後是夏季。這是因為秋季環境最適宜牛的生長,且有豐富的草料資源。當然如果能想辦法改善其他季節牛舍氣溫環境,以及提高飼料質量,季節對肉牛出肉率的影響將會降低。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出肉率
網路-西門塔爾牛
網路-比利時藍牛
網路-利木贊牛
⑥ 一頭牛,正常的情況下宰殺後能出多少牛肉
一般牛的凈宰率為45%左右。
也就是說,如果一頭牛是1000斤的話,宰殺後的出肉率就是450斤左右。
⑦ 怎樣計算肉牛的出肉率
一般肉牛的出肉率與很多因素有關,如肉用牛的品種,飼養技術與條件,因此產肉率也不同,牛的出肉率估算大概在35~50%之間。其計算公式為:
牛的凈肉率=凈肉重/宰前活重*100。
西門塔爾牛
毛色為黃白花或淡紅白花,頭、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為白色,皮肢為粉紅色,頭較長,面寬;角較細而向外上方彎曲,尖端稍向上。頸長中等;體軀長,呈圓筒狀,肌肉豐滿。
前軀較後軀發育好,胸深,尻寬平,四肢結實,大腿肌肉發達;乳房發育好,成年公牛體重乎均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該牛生長速度較快,均日增重可達1.35-1.45千克以上。
比利時藍牛
頭呈輕型,背部平直,尻部傾斜,皮膚細膩,有白、藍斑點或有少數黑色斑點。成年母牛平均體重725千克,體高134厘米;公牛體重1200千克,體高148厘米。
增1千克體重耗濃縮料6.5千克。該牛最高的屠宰率達71%。比利時蘭牛能比其他品種牛多提供肌肉18%~20%,骨少10%,脂肪少30%。
利木贊牛
利木贊毛色為紅色或黃色,口、鼻、眼田周圍、四肢側及尾帚毛色較淺,角為白色,蹄為紅褐色。頭較短小,額寬,胸部寬深,體軀較長,後軀肌肉豐滿,四肢粗短,出肉率高。
犢牛斷奶後生長很快,10月齡體重即達450千克,周歲時體重可達500千克左右,哺乳期平均日增重為0.86-1.0千克,平均成年體重:公牛1100千克、母牛600
1、肉牛品種
肉牛出肉率高低,與品種有很大關系。個人感覺目前國出肉率最高的兩個肉牛品種當屬夏洛萊牛和西門塔爾牛了,當然利木贊牛、安格斯牛出肉率也可以,不過由於總體雜交改良程度較低,大部分利木贊雜交牛、安格斯雜交牛出肉率都不行。
西門塔爾牛與夏洛萊牛比較的話,同質量(純度)的情況下,夏洛萊牛要優於西門塔爾牛。因為夏洛萊牛出肉率稍高於西門塔爾牛,且瘦肉率比西門塔爾牛高。
一般情況下,同體重同出肉率的夏洛萊牛,價格要高出西門塔爾牛0.1~0.2元/斤。不過由於夏洛萊牛牛犢價格高,後期長勢不如西門塔爾牛,兩者養殖效益卻也相差不大。
2、飼喂
飼喂好壞,對肉牛出肉率影響也很大。在飼喂育肥牛時,很多養牛戶都沒有科學的進行配比飼料。看玉米便宜就多喂玉米,看麥麩便宜就多喂麥麩,看豆粕貴就少喂甚至不喂。這樣養牛,不僅肉牛生長速度慢,還影響出肉率。
對於育肥牛,最好做到分階段育肥。什麼階段需要什麼營養,我們就按照營養需求進行配比飼料進行飼喂,這樣才能提高出肉率。
3、管理
要想養好牛,就必須把牛當孩子去養。天熱了,想辦法降溫;天冷了,想辦法保暖;圈臟了,及時清理打掃;圈潮了,開窗通風。
不少養牛戶都應該有感覺,養牛比養孩子還難。小孩哪裡不舒服了還會說,牛卻不會說話。小孩調皮了打一頓就好了,牛打了卻沒有用。要想養好牛,還必須要養牛人去認真觀察、細心管理。
4、添加劑
添加劑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肉牛出肉率。
5、年齡對出肉率的影響
良種肉牛出肉率最高的階段為18~30月齡,牛小了骨架大掛肉少出肉率低,牛太大肌肉停止生長膘油多出肉率也不高。一定按照科學的方法進行飼養管理,使牛在合適的年齡達到合適的體重進行出欄。
6、季節對出肉率的影響
強度育肥期在秋季肉牛出肉率最高,其次是春季,然後是冬季,最後是夏季。這是因為秋季環境最適宜牛的生長,且有豐富的草料資源。當然如果能想辦法改善其他季節牛舍氣溫環境,以及提高飼料質量,季節對肉牛出肉率的影響將會降低。
⑧ 怎麼在草原上看牛出肉率
摘要 牛的出肉率一般為35-50%左右,具體的出肉率與牛的品種、飼養條件、人工管理、季節等因素有關。養了一年的牛的體重一般為1200-1300斤左右。
⑨ 牛的出肉率怎麼算的。
不打水的牛肉1斤出4兩,打水的那要看打多少水 百分之三十八左右。肉用牛的品種不同,飼養條件和技術不同,產肉率是不同的,大概在35-50%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