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津市裡有哪些好玩的,只玩一天的話去哪些地方比較好
古文化街有十八街麻花、耳朵眼炸糕,天津正宗煎餅果子(就是貴10元,我家門口也是兩個雞蛋6元,旅遊區嘛),果仁張等等,但種類規模上遠不如南市食品街,食品街還有酒樓飯店等。還有遼寧小吃街也不如食品街且不全是天津地方小吃。
給你個一天行程,6個地方可轉一整天:
天津站—五大道
出站口正對面是13路公交始發站,做到外語大學站下,下車一側是五大道旅遊區,往回走一點左轉河北路(走不遠到睦南道口右側是疙瘩樓能吃的華蘊博物館更早的瓷房子),前行400米左轉重慶道不遠就是五大道旅遊中心
五大道—濱江道
在來時的外大站對面坐954、906路(重慶道也有站),到濱江道站下,後方左邊是西開教堂,右邊是濱江道步行街到勸業場,向勸業場方向走大約900米到達遼寧路,左轉是小吃一條街,右轉是瓷房子、中心花園歷史街區
濱江道—食品街
來時的954路同方向可坐到南市食品站下,也可就近在山西路上的濱江商廈站坐962路(在濱江道路口附近)到南市食品街站下,下車向後轉右邊么路對面就是
食品街—古文化街
在來時下車站坐954、觀光2路、670、804路到東北角下,下車一側就是古文化街,隨意找條路穿進去就行
去天津之眼
在來時下車東北角站坐954到終點世紀天樂站下,左前方就是永樂橋,橋上是天津之眼摩天輪。
可沿河邊往回走五、六百米是三岔河口,紅拱橋是金剛橋,橋上是看三岔河口和天眼的最佳位置,下邊親水平台有反映漕運文化的百米長的潞河督運圖浮雕牆。
三岔河口是海河、南運河、北運河的交匯處,是天津的發祥地,早年間是南北漕運集散地,北運河一直到北京通州。
世紀天樂公交站旁是大悲院遊船碼頭,有海河夜景游到天津站解放橋再返回50分鍾
去意式風情區
從世紀天樂過橋,500米後是河北大街,對面左邊不遠是5路三條石站,坐到意式風情區站下,前行幾十米右轉民族路就是意風區了(左轉有梁啟超紀念館)前行200米到自由道路口是意風區中心地帶馬可波羅廣場(有雙層觀光巴士),右邊自由道有西餐廳酒吧。
返回天津站
在來時下車站仍坐5路1站地到終點天津站
❷ 我想去天津一日游,地點之一是西開教堂,請問一天內我還能去哪,該坐什麼車
如果你是來西開教堂禮拜,那就是早上過來,下午有時間可以逛逛教堂周邊的地方,然後晚上可以坐車離開了,推薦的玩的地兒離天津站都不遠。
西開教堂離最近的,也就是對面,就是天津最繁華、最集中的商圈濱江道了,如果你趕上節假日來,是很熱鬧的,可以同時逛很多商場。但很多人覺得逛商場哪都一樣,你可以到選擇以下地點:
1、從西開教堂,直接步行穿過濱江道,直走到海河邊欣賞海河邊的景色,最好是晚上,比較漂亮(路程大概15分鍾)。如果等不到晚上可以直接步行或者打車到海河對面的意式風情街逛逛,有歐式風格的建築,帶有一定歷史痕跡,還可以品嘗下各式西餐,法餐、意餐、巴西烤肉那些。。。逛完沿海河邊向北走,可以看到天津各式風格和歷史背景的橋,比如北安橋、解放橋、大沽橋、北安橋、進步橋、金湯橋等。到達最北永樂橋就是天津標准性建築天津之眼,摩天輪了。一路的風景夠你拍照留念的,而且不花錢。
2、從西開教堂坐最近的地鐵1號線營口道站——西南角站(4站),在西南角站倒2號線到鼓樓站(1站),即可到達具有天津民俗文化特色的鼓樓;轉完鼓樓步行10-15分鍾即可到達天津同樣有民俗文化色特的天津古文化街,裡面有很多天津地道民俗文化,泥人張、風箏魏和各色古玩、字畫等,還有相聲茶樓,可以聽天津相聲,還有很多天津小吃,還可以些麻花回去。出了古文化街,最近的就是大胡同和天津之眼摩天輪了。
3、從西開教堂打車到五大道,可以欣賞天津民國時期的很多名人故居,有政界、軍界、教育界很多名人還有實業家。可以坐觀光車聽導游介紹建築和名人歷史(我之前坐是30元一位,現在不清楚了),可以拍照留念。
如果時間充裕,1、2兩個路線其實都能走遍,我之前帶外地同學就這么逛的,最短時間看看有特色的地方,吃飯的話任何商圈都有,看你要吃什麼特色的了。
❸ 天津一日游,欲去地點:五大道,西開教堂,古文化街,意式風情街,金街。 熟悉地理位置的幫忙規劃一下~~
實事求是地說,天津在自然和人文景觀方面都沒有什麼突出之處。目前,該市僅有兩個5A級景區,7個4A級景區。因此,天津並不適宜作為旅遊休閑首選之地。但是考慮到北京與天津之間便利的交通條件,用一天的時間去市區走走看看,對於沒去過天津的人來說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以前是經實地考察得出的天津一日游攻略,僅供參考。
1、早上八點從海淀區萬泉庄一帶出發前往北京南站。由於無公交車直達,可以先乘704、944路先到六里橋,然後乘特8到終點站下即到,耗時大約1小時左右。如果打車,時間可縮短一半,費用約50人民幣。
2、假設九點到達南站,一般可以買到半小時後出發的動車車票。一等座票價69元,二等座票價58元,前者座位更為寬敞舒適。
3、九點半出發的城際列車經半小時即可抵達天津站。注意!出站後應該先提前預訂晚上返程車票,否則可能遭遇客流高峰無法按時返回,建議購買6點至6點半期間的車票。
4、現在前往火車站旁的候車廣場,坐5路、24路過4站地,到東北角下,去游覽僅有的兩個5A級景區之一——古文化街。該街主要由泥人張、楊柳青等工藝品、字畫店與十八街麻花、果仁張等小吃店構成,鑒於後面另有行程安排,建議不要在此購買麻花。
5、古文化街的天後宮可以參拜,票價6元,10束香一包10元。
6、游覽古文化街可能耗時1小時,此時正值午餐時間。從古文化街的戲台往外走,可步行半小時到食品街,也可打車十分鍾即到,車費8元。
7、食品街外有狗不理分店,價額較貴。豬肉包套餐56元,三鮮包套餐58元,套餐共計有包子一籠8個,小米粥一小碗,鹹菜兩小份,冷盤一小份。如果是兩人去,可要一份套餐,加兩元另加小米粥一碗。另可上二樓點炒菜,嫌自己錢多者盡管上樓。
8、在狗不理沒吃飽者不要埋怨,現在快步入食品街,這里有海鮮和各色小吃。還設有郵局代辦點,可以將小吃點心寄給遠方的親友。食品街不光賣食品,還出售絲襪、茶葉、車模、玩偶、珠寶、郵票、明信片等。注意,還是先不要買帶回北京的麻花!
9、食品街出門步行20分鍾就到了濱江道,在河邊有座椅。坐下來看看河水,聊聊天休息一下吧。特別是跟美眉一起出門的男同學,在此階段養精蓄銳十分重要。
10、勸業場、百盛、百貨大樓、步行街緊挨著濱江道。男同學們現在知道為什麼休息很重要了吧!如果對逛街興趣不大,可以去聽相聲大會,門票大概10元。
11、無論是逛街購物還是聽相聲,4點可以來到步行街一頭的天主教堂看一看。看完在附近吃點東西,可以坐50路返回天津站。當然,也可以到了火車站周圍再吃飯,人均花費在20左右。
12、累了一天,終於回到火車站了。對了,麻花還沒買呢,怎麼辦?請回到出站的地方,那裡有很多老字型大小的門店,自然也有貴發祥十八街的麻花,價格基本和其他地方持平。盒裝麻花價格差異較大,散裝麻花約十幾元一斤。持此之外,推薦購買蓮子,6願意袋,香糯甜美。
13、六點了,現在應該准備踏上返京的列車了,向天津說再見吧!
人均費用統計:
交通費130元
餐飲費40元
購物費:麻花50元,其他視個人情況而定
總計:220元
❹ 天津市內旅遊景點有哪些
市內的景點可以去五大道啊,沒有門票,建築也很有特色。小吃的話有狗不理、卷圈、炸糕、糕乾、皮皮蝦,呵呵。購物的話就去濱江道吧。從北京坐火車過來的話坐到天津臨時站下車就行。
❺ 天津西開教堂怎麼樣才可以舉辦婚禮
兩人必須有宗教信仰 費用幾千元不等 要看你的服務要求了 必然唱詩班
信教的話要去找神父 你們需要聽幾堂課 做禮拜 時間我就不清楚了
但是如果想具備教堂婚禮的話不一定要去西開啊 有個叫西岸的餐吧的原來的教堂改的 你可以去問問看
❻ 天津好玩的地方
天津是一個將中西合璧完美演繹的城市,這里不僅有西方殖民時代的痕跡還有呈現了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特色,有著自己獨特的風情魅力。天津有什麼好玩的地方?天津旅遊必去的景點有哪些?排行榜123為您帶來天津旅遊十大必去景點排行榜。
天津旅遊十大必去景點
1. 意式風情街
意式風情街本是義大利租界,現已打造成集商貿、旅遊、娛樂於一體的休閑景區,這里的建築多為歐式,有著濃郁的義大利風情,走在這里的街道上能夠讓你彷彿置身於馬可。白天可以來參觀拍照,夜晚還可以找個酒吧坐下小酌一杯,是天津極具特色的景點之一。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天津河北區
2. 天津之眼
天津之眼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建在橋上的摩天輪,坐在摩天輪上可以將整個天津盡收眼底,到達最高點時,甚至能看到方圓四十公里以內的景緻,所以也是到天津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這里也是情侶必去的地方,傳說在摩天輪到達最高點時與戀人親吻,將會走到永遠。
門票:70.00元
開放時間:9:00~21:00(每周一上午例行檢修,不對外開放)
地址:天津市紅橋區三岔河口永樂橋上
3. 盤山
盤山是集民俗風情、自然山水和名勝古跡於一體的景區,因俯瞰整個山體好似一條巨龍盤桓在此所以被稱為「盤山」,有「京東第一山」之稱。這里樹木茂盛,河水清冽所以也是夏日避暑勝地。每年四月這里還會舉辦民間花會、法會等大型民俗活動,充分展示了盤山人民的民俗文化。
門票:100.00元
開放時間:8:00~18:00
地址: 薊縣官莊鎮蓮花嶺村
4.西開教堂
西開教堂整體建築風格是典型的法國羅曼式風格,藍白房頂顯得既莊重又清新,這里的修女和工作人員十分親切,可以在裡面隨意參觀,不會帶給人絲毫宗教的距離感,讓人感到很舒服和放鬆,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碰到婚禮,遊客也可以進入教堂祝福新人,感受西式婚禮的神聖和純潔,被譽為天津十大代表性建築之一。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平日5:00-16:30,周日5:00-20:00 彌撒時間為每天06:00、07:30
地址: 天津市和平區西寧道東段(近濱江道)
5.濱江道
濱江道商業街是逛街和購物的天堂,各大商場、商鋪聚集,折扣力度大,裡面還有小吃街,不管是外地遊客還是天津本地人都喜歡到這里購物吃飯,人流量很大,是感受天津夜生活最好的去處,也是年輕人到天津旅遊必去的景點之一。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地址: 天津市和平區
6. 世紀鍾
世紀鍾整體建築為古典鍾表形狀,高40米,表盤及指針皆採用花檔鏤空製作,精緻又典雅。表盤的十二時用十二星座代表,畫面都是根據星座的故事創作,將古典與現代、外來與本土文化結合的渾然一體,十分氣派大方,是天津市為迎接新世紀所建的地標性建築,本身就位於天津火車站正前方,所以是很多遊客到天津旅遊必去的第一個景點。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 天津市河北區三經路附近
7. 鼓樓
天津鼓樓位於城市的中心,是天津最古老的景點之一,建築風格統一,很多地方都是根據原有的樣貌重新復原建造的,裡面有各種古玩、手工藝品出售,旁邊就是大悅城和小吃街,可以在逛街吃飯後來看看,鼓樓里還有茶樓,可以停留下來喝碗茶聽聽天津相聲。
門票:無
開放時間:04月01日~10月25日:08:30~22:00 10月26日~03月31日:08:30~17:00
地址:天津鼓樓位於城中心
8. 天津博物館
天津博物館最大的特色是館內展品全部按照人類的發展史和各朝代的變遷安放展出的,從人文展品到藝術展品一應俱全,還有專業的講解員,在這里游覽你彷彿是走在時空隧道里用「上帝視角」觀看時間歷史的進程和發展。
門票:免費開放,憑身份證等有效證件領票。
開放時間:9:00-16:30(每天16:00停止領票),每周一閉館。
地址:天津市河西區平江道62號
9. 平津戰役紀念館
平津戰役紀念館是一個非常具有教育意義的景點,十分適合帶領家人孩子來此參觀,展館內最值得參觀的就是多維演示館,會通過高科技手段真實、逼真還原的戰爭現場,能夠讓人真切的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激情。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6:30
地址:天津市紅橋區平津道8號
10. 古文化街
天津古文化街是一個保留著天津味兒、中國味兒的古玩市場,有近百家賣古玩、手工藝品和紀念品的商鋪。這里還是天津最大的年貨市場,春節來這里遊玩可以看到盛大的皇會,有高蹺、舞獅、旱船等民俗表演,十分熱鬧。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地址:天津市南開區鼓樓北
❼ 我要游覽天津一下景點,需要幾天。
安全度好,建議你住在快捷酒店。例如:如家、7天、錦江之星等。
津門故里、古文化街、天津之眼是在一個區域內,所以,可以一起游覽。
行程安排如下:
如果你是火車到天津站,那麼,先去義大利風情街,從火車站步行10分鍾就可到達。
然後,去南市食品街-鼓樓-文廟-古文化街-津門故里,津門故里對面的耳朵眼炸糕店可以吃飯,一直到晚上就可以在步行去天津之眼看夜景了。
看完後,可以沿著海河邊兒溜達一下(或者坐船)去勸業場附近轉轉或者聽相聲。
第二天,可以去五大道、外院溜達溜達。
❽ 比薩大教堂的建築特色
比薩大教堂的建築樣式,並不是純粹的巴西里卡式,而是摻有羅馬式風格的一種建築樣式。它產生於公元9世紀查理大帝(即查理曼)時期。自羅馬帝國滅亡後,歐洲的政局一直是動盪不定的,查理曼皇帝想尋求疆域統一,但帝國缺乏這種統一的經濟基礎。為了防禦外敵,當時的宮殿或教會建築,都築成城堡樣式,在封建割據的年代裡,差不多所有宮廷住宅與教會建築都築造得極其厚實,教堂的旁邊要加築塔樓。
於是,在結構方面,趨向於一種有機性--有系統的機能上的平衡以及結構與形式上的密切配合,這表現在建築的結構部分與間隔部分的分工:一方面在築牆時,把建築的全面承重改為重點承重,因而出現了承重的墩子或者扶壁與間隔輕薄的牆;另一方面是創造了肋料拱頂。一般的教堂,平面仍呈巴西里卡式,但加大翼部,成了明顯的十字架形,而十字交叉處從平面上看,由於上有突出的圓形或多邊形塔樓,漸漸接近正方形。比薩教堂略為例外,它建於1063至1092年間,平面雖是巴西里卡式,其中央通廊上面是用木屋架,然其券拱結構,由於採用層疊券廊,羅馬式特徵依然十分明顯。
比薩教堂位於義大利中部的托斯卡納省省會,由於歷史條件的原因,中部與南部的建築一般比較保守,而它附屬的塔樓則呈圓形,教堂與塔樓均為大理石結構,前面圓形的比薩洗禮堂在後來風行哥特式時期,受過大規模改建與裝修工程,故已失去原來的樣子。至於塔樓怎麼會傾斜的,要涉及到公元1174年興建時的情景:原來這座白色大理石塔樓是比薩大教堂一組建築中屬於第3期的工程。原設計為8層,高56米,塔頂的鍾樓上還有7個鍾,每個鍾所發出的聲音是不同的。 當第三層完工時,發現基礎沉陷不均勻。
那時的責任工程師B·皮薩諾打算在繼續建造時將下陷的一邊層高加大,以資補救,但結果沉陷得更厲害。當時為了尋求解決的辦法,工程曾經數次停頓,但最後還是在傾斜狀態下於14世紀全部營建完工。這座偏離垂直線有5.2米的斜塔,成了建築學上一段奇聞。由於它一直沒有再往下傾斜,斜塔終於也成了建築藝術中世界著名的中世紀不朽之作。不過,據最新的消息,比薩大學的專家們從每年對斜塔的測量中獲知,塔的傾斜率在逐年地加速,對此,有人估計斜塔到不了21世紀就會倒塌,因此必須全力以赴地搶救,以免這座藝術古跡毀於一旦。
在義大利還有許多斜塔,但沒有一座比得上這一座出名,因為它不僅高大壯美,而且還有與眾不同的特點:1.它是圓的,這是義大利獨一無二的圓塔;2.通體用白大理石造的。伽利略曾拿這座斜塔作為自由落體的試驗場地:他拿一大一小兩個鉛球從塔頂同時落到地面,一下子把傳統觀念砸開了個口子,動搖了統治一千九百年之久的亞里士多德的權威。這54.6米高的塔頂,可偏心有5米多,是自由落體試驗再好不過的試驗場。循樓梯一圈圈繞著往上走,要拾294級才能到頂。從塔頂望比薩城,一片鮮紅的瓦頂,在純凈的藍天之下,確是明麗壯觀。
❾ 去天津旅遊該去哪些地方哪有什麼特色小吃
景點:天津歡樂谷、米立方海世界、天津水魔方、天津歡樂海魔方、諾恩海德怡溫泉、帝景溫泉、天津帝景溫泉、天津小站練兵園、白蛇谷風景區、天津薊洲國際滑雪場。
天津特色小吃大全:
1:狗不理包子
到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是旅遊者的遺憾。剛出屜的熱氣騰騰爽眼舒心的包子,看上去如同薄霧之中含苞秋菊,再咬上一口,油水汪汪,香而不膩。狗不理包子 好吃關鍵在於選料、配放、攪拌以至揉面、擀麵都是有一定的絕招兒,特別是包子褶花勻稱,每個包子都不少於15個褶。"狗不理"包子鋪原名"德聚號",已有 百餘年歷史,店主叫高貴友,他的乳名"狗子"。因其父四十得子,為求平安養子,故取其名。他的包子很受顧客歡迎,生意越做越火,"狗子"賣包子忙的顧不上 與顧客說話,人們取笑他:"狗子賣包子,一概不理。"日久天長,喊順了嘴。包子出名了,高貴友的大名反倒被忘記了。狗不理包子不僅在歷史上為慈禧太後喜 愛;今天,也深得大眾百姓和外國友人的青睞。
2:耳朵眼炸糕:
耳朵眼炸糕生產有百餘年歷史,創始人「炸糕劉」劉萬春以賣炸糕謀生,由於精工細做,並逐漸形成獨特風格,加之該店鋪選址北門外窄小的耳朵眼胡同出口處,被眾食客戲稱為耳朵眼炸糕,旺銷不衰。
由於劉萬春做的炸糕選料精、作工細、味道好、口感妙,物美價廉。在眾多的炸糕中出類拔萃,獨樹一幟,買賣日見興隆,贏得了「炸糕劉」的美稱,又因為炸糕店靠近估衣街和針市街上的染料庄、當鋪、銀號、布鋪、鞋帽店。富戶、百姓人家過生日、辦喜壽事。借「糕」字諧音「高」字諧音,取步步高發財之吉利,提前預約購買炸糕,使得生意蒸蒸日上,劉記炸糕店顯露了名聲。因炸糕店緊靠著一條只有1米多寬的狹長胡同--耳朵眼胡同,人們便風趣地以耳朵眼來稱呼劉記炸糕鋪。雖日偽時期曾改名為「增盛成」,但耳朵眼炸糕鋪則越叫越響。炸糕也被稱為「耳朵眼炸糕」了
3:十八街麻花
它的創始人是范貴才、范貴林兄弟倆。其製作考究、料精貨實。先用熱油和面,撒上桂花、閩姜、白糖、青梅、核桃仁、青紅絲等製成酥餡面,搓成酥餡條;用糖汁 和面後,搓成白條;把一部分白條蘸上芝麻,便成麻條。再把酥餡條、白條、麻條合股擰,對折再擰,然後用花生油文火炸透,成金黃色出鍋,夾上冰糖塊,撒上青 紅絲和瓜條等,這才成為"十八街"麻花,這種麻花不僅酥脆香甜,而且存放幾個月也不綿軟、不變質、不走味。
4:楊村糕乾
天津製作糕乾的店鋪很多。其中楊村糕乾生產始於明初,歷史悠久,為最正宗。楊村糕乾又名茯苓糕乾,產於天津武清縣的楊村鎮。看似包裝簡單、用料普通、其貌不揚的小食。但1930年曾在巴拿馬萬國博覽會上,楊村糕乾以其特有的味道征服白皮膚黃頭發的老外們,榮獲「佳禾」銅質獎章,成為中國最早打入國際市場的小食品。1958年,周恩來總理在茶話會上用楊村糕乾招待柬埔寨貴賓,西哈努克親王吃後贊不絕口,並高興地接受了禮品——楊村糕乾,表示她的夫人一定喜歡。楊村糕乾以精米、綿白糖為主要原料,生產工藝細膩、考究。糕乾松軟適口,易消化,有健脾養胃的功效,經常食用,其功效不亞於中葯茯苓,因此有著「茯苓糕乾」的美稱
5:棒槌果子
餜子(油條),是在天津市最流行、最受群眾喜愛的早點品種。早年,在天津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宋朝大奸臣、賣國賊秦檜以及他的婆娘王氏害死精忠報國的英雄 岳飛之後,更加變本加厲地以莫須有的罪名將為岳飛鳴冤的社會名流活活折磨而死,激起子群眾的憤怒。有一叫施全的勇士,就因行刺秦檜而被砍頭示眾;其兄弟施 中夫婦得知秦檜還要滅九族的消息,便裝扮成漁民從臨安(現杭州)乘一小船,經運河北上逃到天津,在三岔河口搭7窩鋪住下,改名叫朱欽惠(即誅秦檜的諧 音)。為了糊口,他們夫妻二人由賣花生,改咸賣油炸貨,把和好的面切成小塊,再把兩小塊摞在一塊,抻成長條在油鍋里炸熟炸透,取了個名字"油炸檜",意思 是炸死秦檜王氏這對狗男女,讓人們咬碎嚼爛,咽肚子里。以解心頭之恨。"油炸檜"一上市,人們紛紛購買,夫妻雖累,但賣"油炸檜"既解恨,又賺錢,心中十 分高興。秦檜死了多年後,盡管"油炸檜"脆香可口,但秦檜臭名遠揚,人們憤恨之下,索性將這一小吃叫成"油炸鬼",叫俗了點就是"油鬼"、"油檜",後來 又被人們叫成"油條",由於這個品種形狀像棒槌,到了清朝年間,人們又將它改名為"棒槌餜子",至今。
6:大福來鍋巴菜:
綠豆、小米麵攤成鍋巴,切為柳葉,放鹵汁中煮成。配以香菜、香乾、麻醬、辣油、腐乳等佐料。色澤美觀,多味混合,清素爽口,香嫩有咬勁。
7:鮮果餡湯元:
天津風味小吃。特點是清香爽口、粉糯軟滑、果味濃厚、別具風味。以小白樓地區的白樓小吃店與江南春餐館的最有名。
8:羅漢肚:
醬制食品。由天津狗不理包子總店採用傳統的醬制方法研製生產。因肉皮層次分明,形似羅漢的肚子而得名。特點:緊固不散,光澤透明,口感咸鮮,適口不膩,醬香醇厚。
9:水爆肚:
水爆肚是天津風味小吃,創於1920年。吃時趁熱蘸料,滋味醇厚,具健脾養胃之功效。清鮮脆嫩,滋味醇厚,亦湯亦菜,佐酒最宜。
10:崩豆張:
「崩豆張」是個老字型大小。早在清朝嘉慶末年,「崩豆張」的創始人張德才,在清朝宮廷御膳房任廚。當時,宮廷和王府中的帝王將相、皇親國戚們吃飽喝足之後,總 希望有小食品磨牙消食。張德才悉心研究,精心實踐,終於製成多種豆類風味干貨食品,如「糊皮正香崩豆」、「豌豆黃」、「三豆涼糕」及果仁、瓜子等。同時, 在佳節喜慶宴會時,他還為宮廷製作了「九龍貢壽」、「麻姑獻壽」、「龍鳳成祥」等特種成型貢品。尤其是「糊皮正香崩豆」,在宮廷中最受達官貴人的青睞。糊 皮正香崩豆」原名「黑皮崩豆」。製作這種崩豆、要用外五料(桂皮、大料、茴香、蔥、鹽)和內五料(甘草、貝母、白芷、當歸、五味子)以及雞、鴨、羊肉和夜 明砂烏等。這種崩豆外形黑黃油亮猶如虎皮,膨鼓有裂紋,但不進砂,不牙磣,嚼在嘴裡脆而不硬,五香味濃郁,久嚼成漿,清香滿口,餘味綿長。並含有多種營養 成分,其中含有29%的蛋白質、47%的碳水化合物和鈣、鐵、磷等,低脂肪,不含膽固醇,具有通便健身的作用。就連稱帝八十三天的袁世凱也十分愛吃此豆。
11:果仁張:
果仁張,中華老字型大小,其果仁製品創制已有160餘年歷史,是天津市的著名特產之一。天津果仁張製作的各種美味果仁,自然性顯色和放香,香而不俗,甜而不 膩,色澤鮮美,酥脆可口,久儲不綿。其種類繁多,諸如琥珀花生仁、琥珀核桃仁、虎皮花生仁、凈香花生仁、奶香瓜子仁、五香松子仁等優質產品。如今果仁張已 是馳名中外,家喻戶曉,深受世界各國消費者的喜愛。
12:龍嘴大銅壺「茶湯」
大南市食品街、古文化街等少數幾個地方的小吃攤中,常能見到用奇特的龍嘴大銅壺沖「茶湯」賣的情景,這是頗具民俗特色、十分引人注目的場面。長竿挑著由兩 塊棱形木板帶紅穗組成的幌子,木板上分別寫著「茶湯」二字。幌子旁邊的檯子上座著一個特製的龍嘴紫銅大壺。它重20公斤,可盛水30多公斤。當壺心炭火把 水燒開到150度時,才能沖熟茶湯。銅壺蓋旁的小汽笛「嗚嗚」響著,沖茶湯的師傅一手端碗,一手掀起銅壺,壺嘴向下傾斜,一股沸水直沖碗內,剎那間水滿茶 湯熟。 這龍嘴大銅壺不僅具有上述實用功能,更是一件十分精美的工藝品。銅壺上部和下部各有一圈銅飾花紋。壺嘴和壺把的上方鑲飾著一條銅龍。有的銅壺壺嘴飾一大龍 頭,壺把就是由一條龍構成。龍須、龍爪、龍鱗清析可辨。龍嘴上伸出的兩根龍須尖端有兩個紅絨球,隨著沖茶湯師傅傾壺沖水的動作而顫動不已。人們還沒有品嘗 美食「茶湯」的時候,就已被這奇特的美哭龍嘴大銅壺和沖茶師傅的精采表演所陶醉了。 茶湯的主料是秫米面(高梁米面)、糜子面,調料有紅糖、白糖、青絲、紅絲、芝麻、核桃仁、什錦果脯、葡萄乾、京糕條、松子仁。用滾開水把秫米面沖成稀糊 狀,加上各種調料,就可食用。吃起來又香又甜又滑爽,極為可口。用龍嘴大銅壺燒開水沖的秫米面由於含有微量銅元素,人們吃後,更能獲得別一種營養。 這美食「茶湯」配上美器「龍嘴大銅壺」,一邊吃一邊欣賞,嘴裡美,心裡也美,真是別具一番風味!
13:石頭門坎素包:
天津傳統風味小吃。由清末天後宮旁的真素園餐館發明。特點:薄皮大餡、低脂肪、高蛋白。味醇清口。
14:恩發德蒸餃:
清真風味小吃。1921年由時文德創建。用洗凈的西葫去皮去瓤,羊肉末用開水烙透。攪入醬油、花生油、香油、精鹽、蔥薑末。最後將西葫餡投入拌勻。將擀成的面擠捏成道士帽形的餃子生坯,上屜用旺火蒸熟。特點:有咬勁、不滲油、肥而不膩、鮮嫩味美。
15:陸記燙面炸糕:
創始於1918年,製作時選用優質麵粉、黑白小豆、白沙板糖、花生油為原料。經過7道工序,慢慢加火,炸成扁球形的紅色成品。特點:外皮酥脆、不粘不艮、餡甜爽口、清香不膩。
16:芝蘭齋糕乾:
津門著名風味小吃。具有60多年歷史的老字型大小。以稻米、江米面和之為皮;以豆沙、白糖、芝麻、桃仁、瓜條、桔餅、紅果、玫瑰、奶油、可可等調配成餡;經包餡、蒸熟。色白美觀,食之不粘、不散、不噎口、不粘牙,柔軟勁道,香甜可口。
17:明順齋燒餅:
傳統風味小吃。由呂鳳祥在本世紀20年代在「唯一齋」製作經營。用熱香油與富強粉混合面酥面,包上餡,經過烙、烤兩道工序而成。特點:色澤杏黃、外皮酥脆、內層柔韌面軟。
18:貼餑餑熬小魚
貼餑餑熬小魚"是地道的天津風味小吃,其實又是極普通的家常便飯。天津地處九河下梢,上有白洋淀,下有渤海灣,低窪多水,水產十分豐富,魚蝦一年四季不斷 檔,天津人養成了愛吃魚的習慣。北方又盛產玉米,棒子麵餑餑是家庭的主食。不過,正宗的貼餑餑熬小魚不是分開做,而叫"一鍋熟",就是貼餑餑和熬小魚同時 在一鍋里做熟上桌。這裡面還有個故事。且說乾隆皇帝便裝下江南,途經天津時,被一農舍家透鼻的清香勾住了腮幫子,頓時飢腸刮肚。乾隆可是個吃過山珍海味、 飛禽走獸的美食家,但從未聞到過這樣的香味,停住腳,往農舍里張望。奴才最會理解主子的心意,敲門說明了來意。朴實的農家夫婦熱情地招待了皇帝老兒。此 時,乾隆忘記了皇家的體面,狼吞虎咽地吃起來,越吃越愛吃,越吃味道越鮮美,最後連魚湯也喝乾凈。從江南返回紫禁宮,乾隆想起了在農家的那頓美餐,就命令 御廚製作。但是,乾隆只看見飯菜是從一個鍋里端出來的,說不出貼餑餑熬小魚的具體名稱,嚷著喊著吃"一鍋熟"。這可難壞了手藝高超的御廚們,翻遍宮里珍藏 的所有菜譜,也找不到"一鍋熟"的名字。有一位久居津城的京官,問明情況,悟出其中的秘密,於是呈上貼悖悖熬小魚,博得龍顏大悅,加官封爵自然不在話下。 這大概是一則笑話,可見貼貼餑餑熬小魚久有盛名,其味道與山珍海味媲美。
19:白記餃子
白記餃子久負盛名,是天津傳統特色風味食品。白記餃子製作精細,選用上好新鮮羊肉,剁成肉泥。適當加入鮮嫩白菜末、特製醬油、小磨香油等調拌成餡,面和好放軟,製作成的餃子皮薄、邊小、餡大,是群眾喜愛的常用食品。
20:大梨糕
黃黃脆脆的,比火柴盒略大,也許是糖熬製得有點過火,吃在嘴裡甜中帶苦,有股糊了吧唧的味道。在那時的兒童食品中,大梨糕體積大而口味獨特,天真的孩子們 認為這種糖不僅好吃,而且買著劃算。至於街面上流傳的那句「大梨糕吃了不摔交」的說辭,當然是一種誇大其詞的廣告,不好好走道,吃了大梨糕照樣會摔交,畢 竟它是食品不是葯品。
21:煎餅餜子
是天津最出名的市民小吃,是天津人早點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由綠豆面薄餅,雞蛋,還有油條或者薄脆的「果篦兒」組成,配以面醬,蔥末,辣椒(可選)作為 佐料,口感咸香,作為早餐既解飽,又能提供充足的營養。如今的煎餅餜子原料已經不僅限於綠豆面攤成的薄餅,還有黃豆面,黑豆面等等多種選擇。
煎餅餜子在飯店很難見到,只有早上的早點攤,馬路邊或者社區里才能見到製作和出售煎餅餜子的小推車,製作一套煎餅餜子只需要幾分鍾的時間,但是早上還是經常能見到人們排隊買煎餅餜子的景象,可見煎餅餜子在天津人的早餐飲食中做占據的重要地位。
22:天津炸醬面
常見的是豬肉丁炸醬。是以半肥瘦豬肉丁加蔥、姜、蒜等在油鍋炸炒,加黃稀醬,蓋上鍋蓋小火咕嘟10分鍾。當肉丁被黃醬咕嘟透了,肉皮紅亮,香味四溢。講究 些的則是裡脊丁炸醬三鮮(蝦仁、裡脊、 玉蘭片)炸醬等,還有木樨(雞蛋)炸醬、炸豆腐丁醬、燒茄子丁醬等素品,油而不膩。天津人吃炸醬面,冷天講究吃熱的,謂之「鍋兒挑」(完全不過水),熱天 吃過水面,但湯要篦盡。根據季節佐以各種時鮮小菜 ,謂之「全面碼兒」。初春,用掐頭去尾的豆芽菜(稱掐菜)、只有兩片子葉的小水蘿卜纓,並澆上過年剩下的臘八醋。春深,在醬里放上鮮花椒蕊兒,稱花椒醬, 面碼兒則是青蒜、香椿芽、掐菜、青豆嘴、小水蘿卜纓和絲(條)。初夏則以新蒜、焯過的鮮豌豆、黃瓜絲、扁豆絲、韭菜段等為面碼兒。
23:炸素卷圈
炸素卷圈,色澤金黃,外脆里嫩,清淡適口。以豆皮作皮,用綠豆菜、香乾、粉皮、香菜配以芝麻醬、腐乳、香油、薑末等佐料調拌成餡,然後再將餡放在皮上捲起來切成段,兩頭粘麵糊在油鍋內炸制而成。是天津特色風味小吃。
24:油炸螞蚱
油炸螞蚱是天津獨有的一道風味小吃。油炸螞蚱的具體製作方法:將活螞蚱(學名蟥蟲)的翅膀揪去,去掉大腿;油鍋燒至滾開時,把螞蚱炸到發黃褐色撈出去油。 預先備好放有醬油、醋、香油的瓦盆,裡面放些切成絲的蔥、蒜作料。炸好的螞蚱泡在瓦盆里,撈兩下即拿出來,空干。賣時,表面再加一點蔥、蒜絲。油炸螞蚱, 肥而不膩,又酥又香又脆,如果夾在剛剛烙熟的熱餅里,那真是滿口異香,味道好極了。把活螞蚱用開水燙一下,然後曬干或晾乾,存放到冬季炸著吃,其味道也甚 為鮮美。
25:武清豆腐絲
武清豆腐絲,是天津市武清區的地方特產。
26:上崗子麵茶
上崗子麵茶是天津的一道特色小吃,以糜子面、麻仁、麻醬、香油炒制而成,加白糖,沸水沖食。色正味香,小料齊全,不粘碗,不糊嘴。
27:薊縣糖炒栗子
板栗又稱甘栗。產於薊縣,聞名國內外。糖炒栗子,是秋冬季時令風味食品。其製作方法是精選優質板栗,放進裝有粗沙和糖稀的鍋內翻炒而成。糖炒栗子,呈深棕色,油光鋥亮,皮脆易剝,香甜可口。
28:驢打滾
驢打滾是京津小吃中古老的一種,學名豆面糕,因其形如郊野真驢打滾,揚起灰塵似的,故而得名。它的原料是用黃米面加水蒸熟,再和軟,另將黃豆炒熟後,軋成 粉面。製作時將蒸熟發黃米面外面沾上黃豆粉面擀成片,然後抹上赤豆沙餡(也可用紅糖、紅果餡)捲起來,切成小塊,撒上白糖就成了。製作時要求餡卷得均勻, 層次分明,外表呈黃色,特點是香、甜、粘,有濃郁的黃豆粉香味兒。
勸業場後身津京小吃店裡的驢打滾是相當不錯。一下子隨著氣息撲滿整個口腔,濃郁豆香味兒的黃豆粉面,細膩又糯得彈牙的江米卷,最後那甜甜的豆餡,實在是無法抵擋的美食誘惑。
29:獨流燜魚
清末獨流廚師曹三將魚過油後,大醋微火燜至刺酥為止,製成了「獨流燜魚」。民國時期。總統曹錕曾在獨流特意品嘗,大加贊揚,並賞賜銀圓數百。嗣後,靜海勤 行群相模仿,燜魚絕技遂廣泛流傳。「獨流燜魚」系當地傳統風味菜,取地產鯽魚為原料,以色澤醬紅、酸而回甜、經三年陳釀而成的「獨流老醋」等調料烹制,燜 燒時間長達4小時。故成品不獨魚肉鬆爛,且連骨刺都異常酥軟,富含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和多種微量元素。其色澤醬紅,味酸甜略咸,後味綿長,開胃除膩,老幼咸 宜,以之佐飲最佳。
❿ 天津一日游 從天津機場到火車站沿路景點
都很近,天津市本來就很小
從機場打車或坐機場大巴到終點下車,終點在君隆威斯丁酒店旁邊,然後沿著南京路走到天橋就能看到西開教堂了
然後從西開教堂沿著濱江道一直走到頭就可以到海河、過了河就是意式風情區,火車站也在義大利附近
南市和古文化街離得近,沿著海河走就能到古文化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