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冠有幾種變異毒株
具體如下:
1、新冠新型變異毒株"埃塔Eta"已在至少82個國家和地區出現據哈衛星網最新報道,哈薩克境內4個地區近期出現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埃塔」。哈衛生部對此表示,該變異毒株可能具有較高傳染力,感染者會出現高燒、咳嗽、喪失嗅覺味覺等症狀。
2、新冠最新變種R.1感染超37國在美國47個州發現了一種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它的名字叫做:R.1變異毒株。它可以繞過完全接種疫苗的抗體保護。
3、新冠病毒在南非出現了另一種變體C.1.2變異毒株在上個月月底,據南非媒體報道,南非出現一種名為C.1.2的多重突變新冠病毒變異毒株,這個變異毒株的突變率幾乎是德爾塔等變異株的兩倍。這意味著C.1.2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大變異毒株。
② 到目前為止,新冠病毒已經出現了多少種變異毒株
雖說我們國內的新冠疫情控製得還是在一定穩定的狀況下,但是在國外由於某些原因,某些國家的新冠疫情防護工作做得並不到位,有些國家還出現了放任疫情發展的情況,從新聞和報道我們我們也得知了目前新冠病毒已經出現了超過1000多個,所以說這個新冠疫情的情況還是比較復雜的,世界衛生組織將最早在英國發現的阿爾法變異(Alpha)、南非發現的貝塔變異(Beta)、巴西發現的伽馬變異(Gamma)以及印度發現的德爾塔變異(Delta)列為“需要關注”的變種;將埃塔變異(Eta)、約塔變異(Iota)、卡帕變異(Kappa)、拉姆達變異(Lambda)、繆變異(mμ) 列為“需要留意”的變種。
所幸我們國內的疫苗接種率還是比較高的,要注意防護,但是也沒有必要過度恐慌,但是要及時主動關注新冠疫情的最新消息,多留意新冠疫情實時動態,不信謠不造謠不傳謠。
③ 病毒為什麼叫德爾塔
這是由世衛組織制定和頒布的,是為了避免對地域人們的歧視。德爾塔(Delta)是第四種危險的新冠變異毒株,最早在印度被發現。而前面三種變異毒株分別是:阿爾法—英國變異毒株、貝塔——南非變異毒株、伽瑪——巴西變異毒株。
Delta是第四個希臘字母的讀音,其大寫為Δ,小寫為δ。在希臘字母中排名第四。如果以後繼續出現新的變異毒株,還會繼續按照希臘字母表來命名。「德爾塔」為英文Delta的中文近似讀音。
我們來看看「德爾塔」病毒到底有多毒
1、傳播速度快
在上月世衛組織舉行的新冠肺炎例行發布會上,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表示,「德爾塔」變異株正在很多國家成為主要流行毒株,「德爾塔」變體將進一步變異衍生出「德爾塔+」或「AY.1」變體 。現在已經至少在98個國家和地區出現 「德爾塔」毒株,且病毒仍在繼續變異和進化!
從此次造成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保潔人員感染的源頭——7月10日入境的國航CA910航班(莫斯科至南京),已經確診新冠肺炎旅客7例開始,至7月31日的20多天內,南京疫情已外溢至安徽、湖南、江蘇、廣東、四川、遼寧、北京等至少20個城市,成跨省傳播態勢。
2、傳染性強
廣州曾出現同一環境、無肢體接觸情況下,僅14秒就完成病毒傳播的案例。位於南京祿口國際機場附近某高校的一名宿管員,7月15日在小區門口遇到一名後來被確診的親戚交談約10分鍾,最終也被確診感染。目前,德爾塔毒株已出現在至少132個國家和地區,是全球疫情的主要流行毒株。
3、潛伏期短
最快24小時即可發病,10日內病毒可傳播5-6代。
4、病毒載量高
病人呼出的氣體毒性大,Delta變異毒株具有病毒載量比普通株感染者高出100倍。
5、症狀不典型
本輪疫情中有患者早期僅表現出乏力、嗅覺障礙、輕度肌肉酸痛等症狀。
6、治療時間長
患者比較容易發展成重症。
7、可能出現「免疫逃逸」
德爾塔毒株能部分避開一些中和抗體,抑制免疫應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德爾塔
④ 又一變異毒株「拉姆達」現身,美國已有千例,其傳染性如何
盡管拉穆達毒株感染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數量遠少於三角洲感染毒株,但一些傳染病專家表示,拉穆達毒株也是他們密切關注的變異毒株。美國傳染病學會的專家馬拉尼說,很難確定這種病毒的傳染性。
每個人都戴著口罩以阻斷傳播途徑。經常洗手、洗衣服和洗頭發。保護易感人群。然而,對於其他疾病,如百日咳,並非每個人都易感。在接受疫苗治療後,它們都會產生永久性抗體。因此,有必要為易感人群接種疫苗。大規模疫苗接種是對抗新冠病毒19和變異株的希望。此外,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也是必要的。我們不應該讓病毒在人群中失控傳播,以減少基因突變的發生率。
⑤ 巴西出現首例新冠重組毒株XE感染病例,新冠病毒為何在不斷變異
新冠病毒是一種RNA病毒,RNA病毒在病毒復制的整個過程中具有較高的突變頻率。即使冠狀病毒有一定的改錯作用,病毒的突變頻率也大約是百萬分之三。也正是他因為這種變異才是病毒存活的方法,也是一種細胞的進化換句話說每個病毒復制產生的新病毒的過程,每10個病毒中可能有一個病毒突變。因此新突變株的產生是新冠病毒的正常情況。
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葯物主要包括中和抗體葯物和小分子葯物。中和抗體葯物主要是通過阻斷刺突蛋白與其蛋白激酶ACE2的融合或阻斷刺突蛋白的構象變化來阻止細菌的入侵,而奧密克榮突變株在病毒感染刺突蛋白中有許多突變。根據發布的參考文獻和新冠S蛋白和不同中和抗體的結構,其中一些突變很可能對中和抗體葯物的治療效果造成危害,但實際上對抗原的危害水平應根據試驗進行認證。
⑥ 巴西已檢出110種變異毒株,專家有何提醒
奧斯瓦爾多·克魯茲基金會的呼吸道病毒研究員塞拉表示:「冠狀病毒的生物學特性就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出現基因組變異,目前全球范圍內已出現大量病毒變異株,我們的關注重點是那些令人擔憂的變異株。」世界衛生組織密切關注的3種病毒變異株,分別為在巴西發現的P.1、在英國發現的B.1.1.7和在南非發現的B.1.351,均已在巴西境內被檢測出。
巴西傳染病學協會副主席契巴博教授表示,疫情中無法嚴格限制人員流動的情況下,病毒出現大量變異株的情況並不奇怪。不斷增加的確診病例數和密集的人員流動,均增加了病毒復制和變異的風險。契巴博說:「我們急需了解病毒變異株的特性,因為它們可能具有更強的傳播性,有些甚至具有免疫逃逸能力。」
聯合國秘書長警告可能出現對疫苗產生耐葯性的新冠病毒突變:
俄羅斯衛星通信社11日報道,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接受俄媒采訪時警告稱,如果感染在貧困國家積極傳播,那麼可能出現對疫苗有耐葯性的新冠病毒突變。
古特雷斯表示:「我非常擔心當前的情況。一些國家非常迅速地為本國居民接種疫苗。但我們還有一些國家一劑疫苗也沒有接種過。而在發展中國家中,整體上我們看到在疫苗接種問題上存在很大空白。」
他還說,「如果COVID像森林火災一樣在全球南部蔓延,那麼病毒將出現越來越多變種,越來越多突變,並且存在風險,會出現對研發出的疫苗產生耐葯性的病毒」。
以上內容參考 每日經濟-巴西已檢出110種變異毒株,專家稱新冠病毒變異在加速,更令人擔憂的是……
⑦ 巴西出現首例新冠重組毒株XE感染病例,這種病毒有哪些特點
XE新冠病毒被稱為重組,即兩種菌種混合生成最新版本,是奧密克戎BA.1和奧密克戎BA.2的重組。這種病毒基本集合了奧密克戎兩個版本病毒的全部功能,並且在傳染性上更加了,而致病率和致死率卻有所下降,這種病毒的特點是會把感染者變成無正感測染者的能力更強了。
病毒在體細胞中的生存並不容易。一方面要避免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另一方面要與其他病毒競爭室內空間。突變率高、突變速度快意味著適應新環境的機會更多。然而,並不是每一種突變都能使病毒生存和發展。在同一階段,病毒的突變很可能出現多種多樣,但只有獲得更合理避免人體免疫系統檢測能力、保存甚至提高傳播能力的突變菌株,才能更好地生存,在群體中佔有越來越大的份額,成為優勢菌株。
⑧ 變異毒株有幾種發源地
共發現了3種病毒毒株,分別是A、B、C型。A型毒株被認為是原始病毒,在美國和澳大利... 比如想到基因變異,想到生化危機中變異的喪屍,害怕病毒變...
目前最令人擔憂的變異毒株是德爾塔,這是包含卡帕變異毒株在內的B.1.617家族的一個衍生物,2020年10月份首次在印度被發現,之後傳播到了英國、美國和以色列。德爾塔是目前美國最普遍的變異毒株,並且顯現出了超強的傳播能力——比普通感冒還要快。專家仍在研究德爾塔引發的病情是否比其他變異毒株更嚴重,不過變異毒株引起的住院和死亡病例幾乎都是未接種疫苗的人群。
B.1.617家族包括德爾塔和卡帕變異毒株,已知有兩處重要突變——E484Q和L452R,前者可以幫助病毒免疫逃逸。
尤其是德爾塔變異毒株已經傳播至超60個國家,英國等地也出現了確診病例的激增。據報道,在新加坡,德爾塔占據了當地變異毒株感染樣本的95%。此外,在德爾塔變異毒株尤為普遍的印度,新冠患者出現了較為罕見的新冠症狀,比如胃疼、惡心、嘔吐、沒胃口、聽力喪失、關節疼痛。孟買的心血管專家Ganesh Manudhane在6月份對媒體說,他接觸到的微血栓的病例增多,嚴重到形成壞疽,危及生命。
"去年一整年,微血栓的患者也就三四個,現在一周就能見到一個,」Manudhane說。
還有關於現有疫苗對德爾塔變異毒株效力的擔憂。一項研究表明,接種兩針輝瑞疫苗對德爾塔的保護效力為88%,而對英國發源的阿爾法變異毒株的保護效力是93%。還有一項研究發現,強生疫苗對德爾塔毒株沒有那麼有效。
「截至目前,德爾塔是整場疫情中傳染力最強的變異毒株,」布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院長Ashish Jha說,「正是它引發了印度的疫情大爆發,也導致了英國確診病例激增,盡管英國的疫苗接種率不錯。這真的是一個問題。」
拉姆達:起源於秘魯的變異毒株(C.37)
6月14日時,WHO將拉姆達變異毒株列為「待觀察變種(VOC)」。一些專家覺得拉姆達可能比原始新冠毒株更危險——由於這種變異病毒已經在全球29個國家都有了,因此也引發擔憂。拉姆達變異毒株的發源地秘魯尤受新冠的沖擊尤其嚴重,全國人口中每10萬人中就有596人死於新冠,死亡率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國家的近兩倍。
該變異毒株首次於2020年8月出現,截至2021年春天,秘魯97%的新冠確診病例都感染的是拉姆達。新發現表明,輝瑞、莫德納以及科興疫苗對拉姆達的效力不如原病毒,但仍足以中和變異毒株。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我不認為拉姆達會比目前已有的那些變異毒株更糟糕,」微生物學家Pablo Tsukayama對《紐約時報》說,「只是我們所知甚少,才會讓它引發眾多猜測。」
阿爾法:起源於英國的變異毒株(B.1.1.7)
英國發現的首個新冠變異毒株—也被成為B.1.1.7—是在2020年12月14日,導致英國加強了封閉措施,緊縮了國內及與其他國家的邊境管制。這種變異病科學家毒在英國南部更為常見,讓研究人員最為吃驚的是它所攜帶的大量突變——多達23處。
該變異毒株後來在美國境內大量傳播,截至今年1月,確診病例每10天都快要翻一番了。
科學家認為目前的新冠疫苗對該變異毒株仍有效,而且與原始病毒象鼻,病情的嚴重程度也沒有變化,不過B.1.1.7版本的新冠病毒被認為傳染性更強。根據BBC,該變異毒株的傳播能力比普通新冠病毒要高出50%-70%,意味著我們或許不得不要加強封閉和其他方法才能防止它的傳播。
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流行病學教授Neil Ferguson在一篇新聞稿中說:「病毒的新變異株傳播效率比此前的變異毒株要快,這意味著目前的防控措施可能在未來就不那麼有效了。」
沒人確切清楚是什麼使該變異毒株更具感染性。有人猜測變異毒株可能有某種特性使得病毒更容易進入人體細胞。一些初步研究也表明,感染這種變異毒株的患者,比感染普通新冠或其他變異毒株的患者,在耳朵、鼻子和喉嚨中散布著更多的病毒副本。
截至2021年2月中旬,B.1.1.7變異毒株已經傳播至超70個國家,美國國內33個州都查出此種變異毒株。
貝塔:起源於南非的變異毒株(B.1.351)
阿爾法病毒被發現後沒幾天,南非就出現了另外一種變異毒株—B.1.351,貝塔變異毒株也展現出了與阿爾法相似的一些突變。研究發現,貝塔已經逐漸成為南非國內的主要變異毒株,幾乎取代了東開普、西開普以及誇祖魯-納塔爾省的其他變異毒株。
和阿爾法一樣,貝塔變異毒株不一定會讓患者的病情更嚴重,但是傳染性似乎更強。事實上,一個近期研究顯示,沒有證據表明貝塔變異毒株會引發奇怪的臨床症狀。
「面對這種變異毒株的時候,我們並非無可奈何,」Richard Lessells說,「我們可以改變我們的習慣,減少病毒的可乘之機。」
伽馬:起源於巴西的變異毒株(P.1族譜)
4位從巴西旅遊歸來的日本人身上發現了伽馬變異毒株。去年年末的時候,這種變異毒株在巴西亞馬遜地區出現,逐漸發展成為了該地區和周邊南美城市的主要變異毒株。截至2021年1月份,歐洲的部分地區也出現了這種變異毒株,還有美國的俄克拉何馬州及明尼蘇達州。最近的報道稱,該變異毒株已經入侵了至少37個國家。和貝塔變異毒株一樣,研究表明這種獨有的突變沒有任何奇怪的副作用。
伽馬變異毒株和貝塔變異毒株是近親,有著相似的突變,其中包括被病毒學家稱為E484K的突變,這會影響刺突蛋白,使得某些疫苗難以發揮最大保護效力。美國國家電台報道稱,另外一個主要擔憂是再感染率。理論上來說,P.1變異毒株上的多處突變能夠幫助病毒逃逸免疫反應,
伊塔:另一個起源於英國的變異毒株(B.1.525)
2月15日蘇格蘭愛丁堡大學15位研究人員聯合公布的一份報告中,記錄了去年12月份另外一個從英國起源的變異毒株。截至今年2月份,該變異毒株已經出現在11個國家,包括加拿大、丹麥、美國、迦納和澳大利亞。和阿爾法及貝塔變異毒株一樣,伊塔變異毒株也在刺突蛋白上有E484K突變,會影響到疫苗的最大保護效力。
「我們還不知道這種變異毒株的傳播速度有多快,但如果它成功了,那麼可以推測任何疫苗或此前感染所得到的免疫力都將會受挫,」雷丁大學細胞微生物學的助理教授Simon Clarke告訴《衛報》。
伊普西隆:起源於加州北部的變異毒株(B.1.427,B.1.429)
1月份,病毒學家開始調查目前成為加州主要變異毒株的伊普西隆。該突變—L452R—並不是全新的。2020年3月份,研究人員首先在丹麥發現了它的身影,很快就傳播到了美國在內其他的國家。但是與該變異毒株相關的確診病例在北加州激增。在去年12月中旬至今年1月初的3周時間中,那裡的研究人員鑒定出的伊普西隆感染樣本從不足4%飆升至25%。
⑨ 截止目前為止,新冠病毒產生的變異毒株有哪些
截至目前,新冠病毒的變異毒株有很多種,Alpha就是其中之一。德爾塔變異毒株也是新冠病毒的變異毒株之一,並且這個變異毒株已經在全球流行很久了。最新發現的奧米克戎變異毒株也是新冠病毒的變異毒株之一,這個最新的變異毒株正快速的在世界各地傳播。自新冠病毒出現以來,全球已經發現了很多種新冠病毒的變異毒株。關於截至目前,新冠病毒產生的變異毒株有哪些?以下是我的看法:
三、奧米克戎變異毒株
奧米克戎變異毒株是科學家最新在南非所發現的一種全新的新冠病毒變異毒株。因為奧米克戎變異毒株的威脅性如何,新冠疫苗對於這個變異毒株是否有效還沒有得到證實,所以現在全球人民對於奧米克戎這個新冠病毒變異毒株都非常的忌憚。
那麼你還知道新冠病毒的變異毒株有哪些嗎?歡迎評論區下方留言。
⑩ 巴西已經檢出了110種變異毒株,這些變異毒株有什麼特點
有免疫逃逸行為。簡單來說就是現有的疫苗對變種病毒效果可能有所減弱,首要原因是巴西當局以及人民對防疫抗疫作為太少。我們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下,就應該要遵守抗疫規則,如果一味的甩鍋,那麼國家的抗疫就有可能受到挫折,像巴西就是學的美國學得甩得一手好鍋,結果自己的疫情現在是第三了。
一、努力抗疫不甩鍋。
印度和巴西的變異類型是最多的,為什麼?主要是因為他們的醫療水平不高,而且民眾以及領導層的抗擊疫情意識不強,這才導致他們出現這種恐怖的變異病毒的原因,但是控制好疫情的國家,仍然沒辦法獨善其身,因為疫情可能會傳染到那些沒有疫情的國家。進而導致其他國家也難以倖免一難。並且這些新冠毒株變異對疫苗有一定的抗性。
不同的國家對疫情的態度是不一樣的,我國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像一些西方國家所作所為簡直就是驚掉吃瓜群眾的大牙,他們不是以經濟為借口,就是以人民的生活為借口,放任疫情,任其發展其實大家都明白,他們只是想維持現狀,不改變,進而導致了疫情傳播的如此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