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為什麼巴西都要遷都

為什麼巴西都要遷都

發布時間:2022-06-18 06:12:24

① 為何巴西當初要換首都,用意何在

巴西當初之所以要換首都,其主要的用意一個是加快巴西廣闊內陸的開發,改善整個國家的地域經濟,另一個是加強對內陸各州的控制。巴西更換的新首都,名叫巴西利亞,始建於1956年,1960年正式遷都到巴西利亞。巴西利亞是20世紀以後建成的最大的城市。

於是,巴西的領導人決定進行遷都,以促進內陸的發展,改善巴西的地域經濟結構。雷厲風行的巴西人,很快就制定了計劃,然後傾全國之力,進行新首都的建設。三年多,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在巴西的內陸建立。巴西利亞的建立,極大促進了巴西內陸地區的發展和經濟增長,平衡了巴西全功的經濟。同時,也有利於政府對內陸的控制。

② 請問一下巴西為什麼遷都

因為舊都位置不好,限制發展。

巴西的舊都里約熱內盧是南美洲最大都市之一,也是享譽全球的國際大都市,但其位置偏居東南一隅。

1950年前後,巴西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都集中在里約熱內盧周圍不到全國11%的地域內,而廣闊的中西部和北部亞馬遜地區發展長期滯後,雖然物產豐富,但交通不便,人煙稀少。

這樣就有所謂「兩個巴西」的存在:一個是先進的沿海巴西,集中在東南部的狹長地帶,其現代化程度堪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一個是荒涼落後的內陸巴西,是全國的「低谷地帶」。

1956年上台的庫比契克政府雄心勃勃,決心完成遷都的「百年大計」,以盡快克服容易引起國家分裂的嚴重失衡狀態。在不到4年的時間內,克服重重困難和多方壓力,在人跡罕至的巴西高原中部建起一座頗具特色的新都,1960年4月21日舉行了舉世矚目的遷都大典。

遷都追溯到19世紀

事實上,巴西遷都一事可以追溯到19世紀。1891年,巴西通過了第一部共和國憲法,其中提及巴西應將首都遷往更中心的位置。

直到二戰後,沿海城市裡約熱內盧變得尤為擁擠,且效率低下,因此巴西政府決定在內陸地區建立新首都,希望能鼓勵民眾遠離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區,搬到中部地區參與建設,加快內陸開發。

1955年,庫比契克當選巴西總統。上任後,他履行了競選承諾,啟動了新首都的規劃和建設,最終選定了巴西中西部地區作為新首都地址,1956年正式規劃發展,歷時四年建成。原本貧瘠的土地成為了如今人們熟知的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首都之一,它擁有新鮮、現代的外觀。正是由於其建築設計巧妙、構思新穎現代,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還將巴西利亞確定為人類文化遺產。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延展|遷都的那些事兒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首都功能不變,遷到哪裡都是「北京」

③ 巴西遷都的主要原因

位於南美洲的巴西,人口和國土面積均位於世界第五;也是美洲唯一一個金磚國家,頗具競爭力。2016年的里約熱內盧奧運會,讓世界人們重新認識了巴西這個神奇的南美桑巴國度。巴西東南海岸的里約熱內盧有著熱情洋溢的混血美女與沙灘足球,充分代表了巴西這個多元文化國家的包容力。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個熱情的里約現在已經不是巴西的首都。早在上個世紀,巴西人就把首都轉移到了內陸高原上的巴西利亞。為什麼巴西的首都要遠離繁華走向荒蕪呢?

於是,在地形相對平坦,氣候相對乾燥的高原地區建立新首都就成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1960年,經過數年的籌備後,一座全新的城市拔地而起。同年,巴西人將首都從沿海的發達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這座內陸高原新城——巴西利亞。這個新的首都不僅增加了巴西政治中心的戰略縱深空間,更有效發揮了產業集聚效應,為內陸地區的發展帶來了嶄新的春天。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④ 巴西為什麼要把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往內陸的巴西利亞

巴西:從里約熱內盧到巴西利亞
拉美第一大國巴西歷史上南富北窮,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早在1822年,就有人倡議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內地。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亞斯州一片荒原上選中新都地址,定名為巴西利亞。1960年4月,巴西首都正式遷往巴西利亞。遷都後,巴西以首都為基地,探索出一條在稀樹草原上科技興農的新路子,不僅改變了南北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也促進了全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巴西利亞也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0餘萬居民的世界名城。
巴西的舊都里約熱內盧是南美洲最大都市之一,也是享譽全球的國際大都市,但其位置偏居東南一隅。1950年前後,巴西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都集中在里約熱內盧周圍不到全國11%的地域內,而廣闊的中西部和北部亞馬遜地區發展長期滯後,雖然物產豐富,但交通不便,人煙稀少。這樣就有所謂「兩個巴西」的存在:一個是先進的沿海巴西,集中在東南部的狹長地帶,其現代化程度堪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一個是荒涼落後的內陸巴西,是全國的「低谷地帶」。
1956年上台的庫比契克政府雄心勃勃,決心完成遷都的「百年大計」,以盡快克服容易引起國家分裂的嚴重失衡狀態。在不到4
年的時間內,克服重重困難和多方壓力,在人跡罕至的巴西高原中部建起一座頗具特色的新都,1960年4
月21日舉行了舉世矚目的遷都大典。隨後幾十年間,巨大的區域失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減弱。僅巴西利亞至貝倫的公路開通以後,沿線即由10萬人猛增至200
萬人,巴西政府從1940年就倡導的「西進」運動,直到實施遷都戰略後才真正發生了效應。遷都後,原首都里約熱內盧「文化之都」的形象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加強了。現在,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聖保羅三地分別承擔巴西政治、文化、經濟方面的中心職能,各司其職,各具特色。
一句話政治原因

⑤ 巴西首都搬遷的原因是什麼

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首都其實並不一定要設在一個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大城市,事實上,不少國家都寧願把首都設在規模較小的城市,以便讓首都功能更好地發揮,而不受大城市病的影響。

這樣的國家有很多,比如美國,最大的城市是紐約,次大的城市則是洛杉磯。可這兩座城市,都不是美國的首都,真正的首都在華盛頓,如果按照人口排名的話,在美國只能排第十九。同樣情況的還有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首都都不是最大或者次大城市。所以說,把首都設在小城,在這個世界上並不奇怪,也不算小眾。

巴西人想換首都的念頭由來已久,最終敲定,卻用了一百多年,盡管里約熱內盧做了巴西近兩百年的首都,但實際上,巴西人早就想把它給換掉了。

早在1822年,也就是巴西正式從宗主國葡萄牙獨立出來的時候,有著「巴西國父」美譽的巴西著名政治家若澤·博尼法西奧·德·安德拉達·席爾瓦就曾提出過這個問題,他經常對身邊的人說:「里約熱內盧好像太熱鬧了吧,我覺得咱們應該換個首都。」連建國元勛都這樣講,可見想換首都的念頭,在巴西一直都不小眾。

最開始,巴西人想換首都的原因很簡單,就是覺得里約熱內盧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實在是變得太擁擠了。當然了,當時里約的人口遠沒有現在多,但以那時候的城市管理水平以及科技實力,里約當時的「大城市病」未必會比現在輕,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巴西人總想著換個首都了。但是換都的念頭,卻一直都停留在紙面上,從巴西獨立算起,到1960年巴西利亞被正式確定為首都,中間歷時138年之久。

⑥ 巴西為什麼要遷都巴西利亞

這是當時的巴西政府考慮到經濟發展因素把首都遷移到了靠近北部的地方,一個首都就是全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要考慮到輻射周邊影響到周邊的發展,巴西利亞的地理位置獨特,加上高原優勢,其安全性也更高。

巴西利亞的介紹:

巴西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簡稱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金磚國家之一、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里約集團創始國之一,南方共同市場、20國集團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有「足球王國」的美譽。

巴西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國土總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有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總人口2.01億。

歷史上巴西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

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區的移民。

⑦ 為什麼巴西要從里約遷到巴西利亞作為首都

因為如果有敵人進攻就會抵擋不住,所以決定把首都遷移到巴西利亞。

1955年,終於在如今溫度適宜的巴西利亞得以解決。但是,當時的巴西利亞是一個完全具備資本能力的城市,類似於美國的華盛頓和印度的新德里。巴西利亞市的規模主要容納各種管理部門,居民不多,只有10萬。隨著經濟的發展,巴西利亞不僅是純粹的首都,而且是可以帶動西部大開發的節點城市。如果比較全國的城市,巴西利亞有點像西安。最後教科文組織認為,巴西利亞符合人類文化遺產的甄選標准。在當時的所有人類文化遺產中,沒有比巴西利亞年輕的了。

⑧ 巴西首都為什麼由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

1、環境因素:原首都里約熱內盧由於過度城市化,城市規模過大,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不利於城市的繼續發展。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里約熱內盧的城市環境問題。

2、經濟和政治因素:巴西的經濟集中於東南沿海地區,而廣大的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緩慢,遷都有利於促進廣大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3、氣候因素:原首都所在的東南沿海地區氣候濕熱,巴西利亞地處巴西高原中部,氣候分為干濕兩季,濕季從9月至4月,乾季從每年5月至8月。干濕兩季分別明顯,早晚溫差也較大,年平均氣溫19度。

(8)為什麼巴西都要遷都擴展閱讀:

巴西利亞是當今世界最年輕而漂亮的首都,模式與澳大利亞的新都堪培拉相似,都是從沿海大城市遷都到內陸草原,都是圍繞人工湖展開的城市,都是園林化的綠色城市,都是職能單一的政治中心。

巴西利亞人特別重視城市環境建設、管理和保護。政府明文規定,只許建設無污染的小工業,住宅不許建在辦公區內,大商場只能建在商業區,公寓樓不得超過6層,湖濱只許建兩層以下的別墅式住宅。這些規定,貫徹始終,從而保持了城市風格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全市60%的面積是綠地,城南6千米長的人工防護林帶,新都土地雖屬紅色沙壤,旱風季節里也不見沙塵飛揚的現象。城建法律規定,沒有綠化設計的工程不得施工,周圍裸露的空地必須有綠色覆蓋方能驗收。

因此,建築物落成之日,草坪、花圃、樹木已經出現在你面前。每個「方街」都由一條由灌木牆、小花園和草坪組成的綠化帶環繞;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廣場、建築物門前、私人庭院,到處是花草樹木。整個城市就是一座大園林。

市政府有一支龐大的專業管理隊伍,負責公共綠化的培植和澆灌,這方面的預算占市政開支的第一位。每年春天都開展全民植樹活動,苗木由政府免費提供。

里約熱內盧(葡萄牙語:Rio de Janeiro,意即「一月的河」),簡稱里約(Rio),曾經是巴西首都(1763-1960年),位於巴西東南部沿海地區,東南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636公里。里約熱內盧屬於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氣溫年、日較差都小,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里約熱內盧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門戶,同時也是巴西及南美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素以巴西重要交通樞紐和信息通訊、旅遊、文化、金融和保險中心而聞名。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工業基地。市境內的里約熱內盧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是該市的標志,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里約熱內盧也是巴西聯邦共和國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聖保羅,又被稱為巴西聯邦共和國的第二首都,擁有全國最大進口港、是全國經濟中心,同時也是全國重要的交通中心。

背山面水,港灣優良。工業主要有紡織、印刷、汽車等,有七百多家銀行和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有世界最大的馬拉卡納球場。海濱風景優美,為南美洲著名旅遊勝地。

巴西利亞 網路

里約熱內盧 網路

⑨ 巴西為何要把首都從繁華都市遷至內陸高原

巴西之所以會遷首都,那是因為原來的首都里約熱內盧,它的城市化水平過高,造成了人口壓力太多,因此帶來了許多的問題,比如說交通擁堵,環境污染等一系列社會民生問題。因此為了能夠緩解這種城市壓力,巴西政府決定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搬往巴斯利亞。後來的事實證明,巴西當時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因為這樣做一來可以緩解了巴西人口分布不均的問題,同時提高了內陸經濟的一種發展,也讓巴西人民的生活得到了一種改善。

而巴西利亞相對於里約熱內盧來說,它位於巴西的內陸地區,雖然說位於高原上,但是它的整個地形地勢都是比較平坦的,這有利於建造一個新的層次,同時巴西利亞附近水陸資源非常的豐富,無論是降水還是其他的,自然資源都比較充足,這有利於為人們的生活提供大量的物質保障,因此在前往巴西利亞之後,巴西的經濟又更上了一層樓。

⑩ 為何巴西把首都從里約遷到巴西利亞

因為如果有敵人進攻就會抵擋不住,所以決定把首都遷移到巴西利亞。

1955年,終於在如今溫度適宜的巴西利亞得以解決。但是,當時的巴西利亞是一個完全具備資本能力的城市,類似於美國的華盛頓和印度的新德里。巴西利亞市的規模主要容納各種管理部門,居民不多,只有10萬。隨著經濟的發展,巴西利亞不僅是純粹的首都,而且是可以帶動西部大開發的節點城市。如果比較全國的城市,巴西利亞有點像西安。最後教科文組織認為,巴西利亞符合人類文化遺產的甄選標准。在當時的所有人類文化遺產中,沒有比巴西利亞年輕的了。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巴西都要遷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6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17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7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2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8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2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7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2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7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57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7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0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3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0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4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