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為什麼巴西停電

為什麼巴西停電

發布時間:2022-06-18 18:53:00

㈠ 昨晚為什麼歐洲好多國家會停電

新華網巴黎11月5日電(記者林曉軒)法國電力公司子公司--法國電力傳輸公司總裁安德烈·梅蘭5日召開記者招待會稱,歐洲大約1000萬人4日晚遭遇停電。因德國尚未給出具體統計結果,這個數字還有可能發生變化。

這場大停電的起因是德國有關方面為了讓一艘出廠的船通過船廠上方的兩條高壓線,切斷了這兩條電線,結果造成歐洲電力網東部電力輸出負荷過重,西部電力輸入不足。梅蘭說:「這導致西部電力供應不足,發電量比需求量少了1萬兆瓦。要盡快改變這種失衡狀況,唯一的方法就是有目標地中斷一些地區供電。」

法國從4日晚22點開始停電,22點半至23點之間恢復供電,共暫停供電5000兆瓦,超過500萬人遭遇停電。德國、義大利等國家也採取了停電措施。

㈡ 為什麼會停電

停電分三種情況:
計劃停電:就是按照線路設備的運行周期進行有計劃的維護檢修
臨時停電:就是臨時安排的停電檢修或者線路設備配合其他單位如拆遷,修路等等不能預見的工程
故障停電:比如撞桿,惡劣天氣造成的斷線,倒桿,倒塔等需要緊急處理的
拉路限電:就像2007年由於煤電供應緊張,或者電廠發電機組故障停機,發電容量已經不能滿足供電要求,為保證電網的安全供電,各供電部門要根據上級調度的命令,在盡力保障重要部門和居民用電的前提下對某些區域進行停電的臨時措施,但是供電情況環節,立即對上述區域進行回復的臨時措施
計劃停電一般都會在主要媒體上公布,您可以關注當地報紙停電信息專欄
如果您還有什麼疑問,您可以撥打供電客戶服務中心電話:95598咨詢,裡面有當周停電信息錄音播報,如果還不明白可以按「1」進入人工咨詢。

㈢ 巴西南北方能源供需方面的差異

巴西,這個「被上帝吻過的國度」擁有令全世界艷羨的礦產、土地、森林及水利資源,森林覆蓋率達62%,廣袤的亞馬遜熱帶雨林更是被譽為「世界之肺」,生態環境極佳。豐富的水電支撐著巴西全國3/4的電量供應,生物燃油供應體系全球領先,這些因素促使巴西作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第十大能源消費國,依然能夠在當前仍然以化石能源為主的世界能源供應格局中,保持可再生能源消費第一大國地位,能源的生態效益顯著。
2017年,巴西的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比重達43.2%,是全球平均水平的3倍以上。而隨著大型深海油田的探明,巴西也由曾經的貧油國躍升至南美第二大石油生產國,實現能源自給的同時也使其以生態為特徵的能源版圖更加完整,進而利用深海石油、生物燃料等生態資源參與全球能源治理,巴西能源的「生態」之光盡顯無遺。
巴西能源戰略的形成與發展
巴西雖然坐擁豐富的生態資源,但真正意識到這些資源的寶貴之處還要「歸功於」上個世紀的石油危機。在此之前,無論是發展單一種植業的「咖啡王國」時期,還是高舉「巴西化」的工業擴張時期,巴西的能源戰略都較為單一。尤其是20世紀中期,軍政領導下的巴西實施「進口替代」戰略,開啟了巴西大規模工業化。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也不斷刷新著巴西的石油消費量,對外依存度最高時達90%。隨之而來的兩次石油危機,徹底終結了這一時期斐然國際的「巴西奇跡」,並進一步誘發了巴西的債務危機、經濟危機、社會危機和政治危機,危及整個國家的穩定。內憂外困下的巴西政府也深刻認識到單一能源體系的脆弱性,於是將豐富本國能源供應體系、降低進口石油的戰略目光逐步轉移到本國富饒的生態資源上。
首先,巴西利用自身盛產甘蔗等生物原料的獨特優勢,開啟了「生物燃料革命」。1975年,巴西推出了世界上最大的化石燃料替代方案「國家乙醇燃料計劃」,通過補貼、減稅、低息貸款等財政手段激勵製糖廠提高蒸餾乙醇的產能,並強制乙醇與汽油混合使用,添加比例由最初的7.5%最高提高至27%;同時大力推行「靈活燃料」汽車,巴西的乙醇汽車數量一度佔到全國汽車總量的90%以上。繼生物乙醇後,巴西又提出了「國家生物柴油計劃」,利用大豆、蓖麻、向日葵等生物原料生產柴油,並逐步探索出另一條能源替代道路。「生物乙醇計劃」和「生物柴油計劃」的成功實施,使得巴西成為世界第二大生物燃料生產國和消費國,2017年巴西生物燃料產量佔全球的22%。
其次,在推進「國家生物乙醇計劃」的同時期,巴西進一步加快了水電開發的步伐,陸續修建了伊泰普、圖庫魯伊等具有跨時代意義的大型水電站。至今,伊泰普水電站仍以1400萬千瓦裝機容量、約900億千瓦時年發電量保持著世界第二大水電站的殊榮。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發展,巴西已成為全球水電比重最高的國家之一,截至2017年,巴西水電裝機達電力總裝機容量的64%,提供全國約七成以上的電量需求。
第三,在石油危機後巴西將油氣勘探開發的重點投向了海洋,並從體制機制和技術創新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革新。一方面推進石油私有化改革,開放石油市場,引進國外資金和技術;另一方面加強深海勘探技術的科研投入,實施「深水油田開采技術創新和開發計劃」,走核心技術自主研發道路。隨著國外資本的注入及相關技術的成熟,巴西在海洋油氣勘探開發領域取得巨大成功,2006年巴西的石油日均產量已達191萬桶,完全實現自給。時任巴西總統盧拉曾說「巴西實現石油自給就如巴西再次獲得獨立一樣,將書寫新的歷史」。事實也正像盧拉所說,隨後發現的巴西大西洋海域鹽下層超深水油田,被認為是新千年以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發現,保守儲量估計約為500億桶。巴西也由此從一個中等產油國躋身全球產油國十強,IEA甚至預測到2035年,巴西的石油產量將佔到全球新增供應量的1/3。
巴西的能源版圖在生物燃料、水力發電、深海石油「三駕馬車」的引領下不斷豐富和完善。2010年後,巴西憑借優質的生態資源,其風電和太陽能發電發展迅速,裝機容量分列世界第八和第十位,並與傳統的水電、生物質發電形成良性互補,在全球的清潔能源發電領域可為風光無限。
巴西能源戰略的成就與隱患
巴西突出生態特徵的能源戰略,不僅成功扭轉其對進口石油的依賴,由「貧油國」變為「富油國」,基本實現能源獨立;而且優化了本國能源結構,促進了能源清潔化、多元化發展;更在經濟社會發展、能源技術創新、國際話語權提升等方面作用凸顯,巴西的大國之夢也被重新喚醒。
在經濟社會發展方面,通過能源戰略的及時調整與實施強有力地支撐了巴西經濟從由石油危機引發的「失去的10年」陰影中逐漸走出,並且作為國家的重要支柱產業,相關能源產業也帶動「新巴西計劃」「雷亞爾計劃」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實現,推動巴西現代化工業和社會建設快速發展。尤其是生物燃料行業的蓬勃發展,對於巴西廣大農村解決就業、緩解貧富差距、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方面意義重大。據統計,每加工100萬噸甘蔗生產乙醇,相當於提供5683個工作崗位,雖然大多數工作附加值並不高,但在農村甘蔗工人一度是福利最好的工作。
在科技創新方面,巴西能源的「三駕馬車」的核心技術在各自領域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巴西的生物乙醇技術一直保持國際領先,並與美國、歐盟一同設立國際標准,共同擴大全球生物燃料市場,提高國際話語權的同時獲取巨大經濟利益。同時,巴西也在積極開發以各種稻草、蔗渣等農業廢棄物為原料的纖維素乙醇技術,以期在第二代生物燃料技術上依舊保持全球引領地位。而作為水電大國,巴西無論是大型水電站還是小水電都有雄厚的技術儲備,並在我國水電發展過程中給予很多幫助,曾派專家參與我國三峽水電站的建設。另外,通過數十年的努力,巴西深海石油勘探和生產技術也躍居世界領先地位,曾兩次獲海洋鑽探技術委員會(OTC)頒發的「深海石油開采技術」證書。深水工程技術能力形成後,不僅在巴西海域相繼發現大型油氣田,而且成功進入墨西哥灣、非洲、澳洲等全球市場,為其深水工程技術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
在能源外交方面,突出生態特徵的能源戰略成功喚醒了巴西人骨子裡的大國意識與大國抱負。一方面立足拉美,以能源作為各國利益的結合點和粘合劑,積極倡導拉美能源一體化,主導建立南方共同市場,增強其在拉美的政治影響力;另一方面積極與世界接軌,與美國打造「乙醇歐佩克」,加強與歐盟的新能源和石油貿易,積極開拓亞太能源市場,與中國、印度、俄羅斯、南非並稱「金磚五國」,形成全球最大的新興市場;尤為重要的是,隨著氣候變化問題逐漸成為國際政治舞台上各國博弈的焦點,「生態」之光照耀下的巴西在全球碳減排格局中地位凸顯,在全球氣候變化談判中佔有重要一席。
發展「生態」能源雖然給巴西帶來諸多實惠,但從其發展過程看並非一帆風順,尤其是看重「開源」輕視「節流」的開發方式,使得「生態」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存在諸多隱患。
首先,「生態」能源雖然在「消費環節」更加清潔,但在「生產環節」卻在嚴重考驗著巴西生態環境的承受力,在近似「掠奪」的開發方式下,優質的生態資源也不堪重負。生物燃料的快速發展,使得甘蔗種植面積急劇擴張,導致亞馬遜森林砍伐加劇,根據世界銀行的統計數據,近30年時間巴西森林面積縮小了約53.16萬平方公里,近似於英國與義大利的國土面積之和。森林面積的縮小間接導致巴西降雨減少,水電站蓄水位下降,從而引發了現實的供電不足;同時也使巴西的碳減排大國名不副實。因為不同於其他國家,巴西的碳排放主要來自於能源生產,而非能源消費,尤其是森林採伐、農業、土地耕作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佔到巴西碳排放總量的3/4,因此生物燃料雖然「清潔」了末端,卻「污染」了源頭。
其次,以資源為主的「生態」能源本質上有其局限性和脆弱性。雖然巴西海域「鹽下層」石油儲量豐富,但受海洋環境及實際開采成本的約束,加之近幾年巴西石油公司自己的債台高築,想要依靠鹽下層石油「變現」並非易事。而生物燃料行業本身具有脆弱性。一方面易受國際糖價和油價的影響,上世紀80年代就出現因糖價上漲、油價暴跌導致生物乙醇行業大蕭條;另一方面,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甘蔗等易受氣候影響,為了保證產量,採伐森林、佔用糧食耕地成為常態,由此引發的糧食問題、勞工問題廣受詬病。在水力發電方面,巴西部分地區的持續高溫和旱災將水力發電的局限性暴露無遺,一方面是不斷飆升的用電需求,另一方面是水電站缺水,加之巴西「老邁」的電力系統整體安全裕度較低,使得「巴西大停電」成為國際能源電力領域的高頻詞彙。
雖然巴西政府也逐漸認識到「資源型」能源戰略的「軟肋」,並從資源開發模式、加強生態修復等方面作出調整,但其政策上連貫性不足。尤其是極右翼候選人博索納羅當選新一任巴西總統後,其對於石油電力領域私有化的擔憂、允許開墾亞馬遜雨林、甚至退出「巴黎協定」等一系列「狂人講話」,使得未來巴西以生態為特徵的能源發展蒙上陰影。
中巴能源合作前景
我國與巴西同為「金磚國家」,且分別是東西半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兩國的能源合作具有天然的互補性與戰略性,尤其是在海洋油氣、電力、新能源產業等領域,發展潛力巨大。
在海洋石油領域,中巴原油貿易量逐年攀升,2015年我國已超越美國成為巴西石油的最大買家,而以「貸款換石油」不僅讓我國獲得穩定的原油進口,又為巴西注入充裕資金拉動經濟增長,實現雙贏。隨著我國「蛟龍號」等深海勘探領域的突破,兩國在未來海洋能源的探索和開發等方面的合作前景廣闊。
在電力領域,中巴兩個水電大國有諸多「不解之緣」。三峽集團通過「參股合作、資產並購」等方式深度參與巴西水電開發,目前三峽巴西公司已成為巴西第二大私營發電企業;而負荷中心遠離能源基地的特性為我國特高壓輸電技術提供了施展空間。2017年12月投運的國家電網巴西美麗山項目一期工程完成了我國特高壓技術的海外首秀,也標志著中巴電力合作進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在新能源領域,巴西作為推動全球生物燃料產業發展的先鋒,在生物燃料的開發和利用上破解了一系列關鍵性技術和產業化難題,可為我國通過發展生物質能源豐富能源多樣性、推動農村能源革命提供有益參考;而巴西作為風電、光伏發電的新興市場,其廣闊的市場空間為我國相關產業「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機遇。
總體看,雖然未來中巴能源合作可能面臨資源民主主義、文化制度差異、法律法規制約、黨派博弈及美國干擾等不確定性因素的挑戰,但同為崛起中的全球性發展中大國,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能源之路必將符合本國發展的長遠利益,也是向全世界展示「大國擔當」的重要窗口;而兩國在能源資源、能源技術等方面天然的互補性與互利性,決定著兩國能源合作前景大有可為,這將不僅有利於各自國內經濟發展,而且對中拉能源合作乃至「南南能源合作」都具有極強的示範效應,可謂惠本國而利天下。

㈣ 為什麼巴西有不明飛行物干擾生活

1973年6月7日夜晚,在巴西的里奧市斯扎斯地區某所公立中學的上空,一個完全通紅的UFO飛駛而過。在那一瞬間,各個教室的燈光全部熄滅,引起了巨大的騷動。事後知道,那時全都停了電。附近居民都目擊此景,不過其中16歲的夜讀生,少年吉魯瑪·巴里翰的經歷最為可怕。

根據巴里翰的說法,這個奇怪的物體從半年前就開始活躍了,特別是最近25天里,他從別的地方駕車回來時,那物體把他的車子帶了回來。可根據天上星星的位置來辨認,他感到方向和距離都不對頭,他非常害怕。可是,巴里翰的兩個妹妹內達和朱麗不相信哥哥的話。那天晚上,哥哥把妹妹帶到了在7日那天UFO曾經出現過的目擊現場。於是,那隻一直出現的UFO在那天晚1973年6月7日晚,UFO出現時的目擊現場上以特別快的速度飛行而來。

受驚的巴里翰連忙把車來個180度的急轉彎,想快點兒逃走。可此時,引擎突然失靈,怎樣也發動不起來。但見UF0迅速逼近,看上去就像一部汽車那麼大。突然,它停了下來:車中坐著巴里翰和他的兩個妹妹,可是只有他感到皮膚表面有刺痛,而且頭腦發脹,疼痛不已。

事後,那隻UF0還多次在同一條街上出現過,一出現後,就造成停電,市民大多都有目擊的經歷;而巴里翰的背心上至今還留著紅色和藍色的斑點。

一旦飛行體接近,電磁場就發生混亂,磁力機狂轉,電鍾停下來——這種情況廣為人知。

㈤ 巴西南部驚現「炸彈氣旋」天氣,為何突然出現此異象

今年6月30日到7月3日,巴西南部達聖卡塔琳娜州,南里奧格蘭德州和巴拉那州等州遭到“炸彈氣旋”的襲擊,每小時100公里到每小時120公里的狂風導致12人死亡,1000多人被迫轉移至安全區域,190萬人電力出現中斷。那麼為什麼會出現“炸彈氣旋”這種天氣呢?

事發之後巴西總統博爾索納羅立刻進行了安撫,並表示會很快恢復受災地區的電力供應。與此同時他本人也在事後前往受災地區進行了視察。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感謝提供,歡迎大家批評指正留言點贊.

㈥ 為什麼會停電

停電原因

1、自然災害。

比如地震,雷電暴雨等等損壞電力設施這些引起停電。

2、外力破壞。

現在社會發現比較快,到處都在搞開發,一些施工的地方不注重電力設施保護,野蠻施工,挖斷電力電纜,損壞電力設備等等這些都要引起停電。

3、根據地方發現要求,對電力設備進行搬遷,新建這些也是需要停電。

4、供電公司對電力設備計劃檢修。

電力設備經過多年的運行,設備老舊電力公司有計劃的進行更換,為了人員的安全,必須停電。

5、電力設備出現故障引起的停電。

應急措施

1、遇到停電,應利用手電筒等照明工具,首先檢查內部配電開關、漏電保護器是否跳開。

2、室內有焦煳味、冒煙和放電等現象,應立即切斷所有電源,以免發生火災。

3、保險絲熔斷,應及時更換,但不能用銅、鐵、鋁絲代替。

4、室內應備有蠟燭、手電筒等應急照明光源,並放置在固定的位置。

5、電線老化易造成停電事故,應盡快報告有關部門更換。

6、如果發現不是室內原因造成停電,應及時與物業管理人員聯系。

㈦ 巴西龜應該怎樣過冬我宿舍晚上11點就斷電,我養的龜還小,真擔心它過不了冬啊

你准備一個容器,底部可以放滿沙土還有在秋天收集的枯黃落葉,然後放入大量水水可以深點(就算表面結冰底下還有溫度),龜會自動轉入沙土和葉子中。另外如果龜冬眠不往土裡鑽,不要挖洞把它埋下去。冬眠前,水溫達22℃時,在飼料中拌人抗生素類葯物,以增強龜的抗病能力。當水溫降至14℃時,龜的活動減少,多數龜沉在水底,停食,少數龜僅食少量,這時需徹底清池,並對龜進行檢查,檢查的內容包括皮膚、頭部、糞便、寄生蟲。不健康的龜不能冬眠,應挑選出單獨飼養,並提高水溫至20℃以上使龜進食,同時採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在冬眠中,偶爾水溫升至16℃以上時龜會蘇醒活動,此時切勿餵食,防止夜間溫度降低,造成消化不良等方面疾病。冬眠過程中,對一些漂浮水面、四肢無力等不正常的龜應及時撈出,隔離飼養。冬眠後,隨溫度的提高,水溫達18℃左右,龜已有少量活動,有些龜已能覓食,這時不能急於餵食,應待晝夜水溫差不超過6℃左右方可餵食,第1次餵食前需全面換水並消毒。

㈧ 費解的大停電事故是什麼

不明飛行物對電流產生作用,許多目擊報告都談到這一點。1957年,美國空軍的研究人員發現,不明飛行物是通過某種受控電磁波來干擾我們的電路的。汽車滅火、引擎停轉、飛機導航儀及無線電通訊受干擾,這些現象十分危險,特別對正在航行中的飛機來說,必然是凶多吉少。然而,還有一種威脅嚴重地影響了公眾的生活,那就是大規模的停電事故。

1965年9月23日晚上,墨西哥奎爾納瓦卡市附近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淡紅色圓盤形飛行物。目擊者成千上萬,其中有州長帕拉西。這個不明飛行物掠過市郊村鎮時,所有的電燈都暗了下來。接著,圓盤物飛入了市中心上空,整個城市便陷入了一片漆黑之中,持續時間竟達數分鍾。後來,飛行物向高空升去,迅速消失,城市這時才「重見光明」。奎爾納瓦卡市市長岡薩雷斯和軍區長官維加將軍同州長一樣,自始至終觀察著不明飛行物的全部活動。

類似事件在其他國家也時有發生。在美國UFO引起的第一次停電事件發生在伊利諾斯州的塔馬羅阿市。1957年11月14日,一個UFO出現在塔馬羅阿市低空,致使方圓6平方千米內的電路全部中斷。11天後,巴西的莫吉一米林也發生了同樣的事件。不過,這一回人們看到3個UFO在空中盤旋。1958年8月3日,羅馬市的一個街區由於UFO從空中掠過造成了嚴重的停電事故。

令人不安的停電事故在美國重要城市紐約也發生了。1957年11月9日,當一個火紅的圓球體向低空下降時,各個電器和電網的電流就開始急劇減弱。漢考克機場的幾位工作人員看到了一個不明飛行物。而剛從飛機上走下來的航空局官員沃爾什則發現,那是一個十分巨大的物體,它緩慢地在低空飛行,幾分鍾後,沃爾什又看到了第二個不明飛行物,它同第一個一模一樣。

這時,教官羅斯正駕機向機場飛來。當時他還以為是地面的房屋起了火。可是,羅斯和坐在他後面的控制論專家布魯金吃驚地發現,那個「通紅的火球」竟離開了地面。它的直徑30米左右,它疾速飛行,轉瞬間便消失在夜空。

當時,機場一片漆黑,羅斯憑著自己的經驗安全地著陸了。下了飛機,他立即向指揮塔和沃爾什作了報告。

據羅斯判斷,那個不速之客懸停的位置在克萊配電站上空,該配電站控制著全紐約市的用電。當時正是市民到郊外去度假的時候,停電事故使600列地鐵火車停駛,60000人被困在漆黑的隧道里。此外,數以千計的人被關在電梯中,欲坐不能,呼之無應。市內橋梁和地鐵隧道一片混亂,大小汽車你擠我撞,交通事故一個接一個。

後來,美國東北部最大的發電公司的經理普拉特先生打破了幾天的沉默,向報界發表談話說:「我們不知如何來解釋。不過,我們的線路沒有斷,發電機組沒有毛病,保險器也沒有發生故障。」

愛迪生電業集團的發言人認為,這次停電事件,令人奇怪:「大量的電能莫名其妙地被什麼東西吸走了,彷彿整個電流都通入地球似的。我們無法作出解釋。」

《動力》月刊主編經過周密的調查,發表了一份證據確鑿的報告。內稱:

「11月9日下午,亞當—貝克2號機運轉正常,它用5條線路為多倫多送電,負荷遠低於設計能力的極限。可是,好像有一股異常強大的電流突然流入似的,一台繼電器猛烈爆炸,一條線路被炸斷。」

「這件事只是正常工作中的一件小事,只要稍加檢修便可以恢復線路。然而,一場噩夢開始了:僅僅過了4秒鍾,整個加拿大—美國電網陷入了癱瘓。」

「幾乎與此同時,多倫多的其他線路都中斷了。一股無形的強大電流轉眼間使克萊配電站和聖洛朗河上的電力設施遭到徹底破壞。」

《動力》月刊的這份報告是屬實的,但它對電網的安全措施和應變事故的能力隻字未提。經過長期的調查,專家們私下裡認為,只有一種解釋,即有一股強大的電磁波襲擊了電網,在轉瞬間產生了超高電流,燒毀了克萊配電站和亞當—貝克變電站的設施。

經多年的研究證明,UFO有中斷電流的本領。它致使美國東北部電網發生了嚴重的停電事故。

㈨ 為什麼今天全球停電

是熄燈,不是停電。
晚上8:30-9:30,「地球一小時」由世界自然基金會於2007年在澳大利亞發起,現已成為一項不斷發展壯大的全球活動。活動呼籲人們在特定時間自願關燈一小時,以此表達對刻不容緩的環保事業的熱忱希望和支持,鼓勵全社會面對氣候變暖帶來的挑戰而採取積極的行動。

㈩ 北極冰數量下降50%,巴西遭遇嚴重乾旱,極端天氣頻發的原因是什麼

這是因為現在全球變暖的氣候在不斷加劇,導致出現了很多極端惡劣的天氣,所以冰川融化了,同時水資源也不是特別的充足,環境被破壞的情況也比較嚴重。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巴西停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6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17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7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2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8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2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7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2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7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57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7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0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3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0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4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