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西龜脫皮。應該怎麼辦急!!!
巴西龜的頭蛻皮——
烏龜是爬行動物,隨著它身體長大就會蛻皮,蛇也有這種情況。烏龜蛻皮說明你的小龜在慢慢長大,而且它的皮也不是一上子就蛻完,而是有一個過程的。
烏龜蛻皮是指舊的表皮脫落、新的皮膚生長顯現的過程,通常是代表著龜的成長。肉眼可見,似白色(或淡淡奶油黃色)半透明的紗,且有原皮膚的紋理,有的覆蓋在皮膚上,有的有水中漂呀漂的,有的捲成團掛在新皮膚上。用棉簽輕輕擦一擦,可以擦掉老皮露出新皮或用鑷子夾起可以輕松的撕扯下來。
烏龜除了正常蛻皮之外,還有可能是皮膚問題——
一,腐皮
因多種原因造成龜的皮膚發白、糜爛、粘呼呼爛呼呼的,嚴重的皮膚開裂,露出鮮紅的皮下組織,出血。皮膚表面的糜爛狀物用棉簽擦不掉。
具體表現首先是眼皮發白,繼而鼻尖發白、堵塞,浮水、張嘴呼吸,不及時處理可以導致嚴重感染、死亡。經過分析、查訪,除了養殖過程的水質污染之外,罪魁禍首在於自來水中的「氯」。所以,有條件的話建議不要用自來水育苗。如果只能用自來水,則可以通過除氯、定期干養,讓小苗逐漸適應水質。例如:水養3天,干養半天……再水養4天,干養半天……再5天、干養……。
凡是腐皮、爛尾、爛手腳,治療方案很簡——:
1.消炎,
2.水養與干養交替。
做法是——晚上換水時用5%鹽水泡30分鍾(對付水霉同樣可以),撈起放進乾的蛭石;第二天早上放落水正常喂養;晚上繼續在蛭石裡面干養……視情況操作3-10天即可痊癒,之後把干養的間隔期逐漸拉開,直到龜苗適應自來水。
聚維酮碘葯浴原則:
1.你想它順便喝點葯,那就把龜干養透了再泡;不想讓它喝的,就讓龜喝飽水再泡。
2.凡是有毒性、刺激性的葯物,葯浴時間要短,寧可多泡幾次。
3.葯浴之後不要沖水,葯物附在龜的身體、皮膚,依然產生作用,又不會產生危險。
二,黴菌
將龜放置在水中,肉眼可見龜的皮膚上有絮狀、蛛網狀、絨毛狀物(絨毛狀比較常見),就象種植在皮膚上似的,手感滑溜溜的,用棉簽擦不掉。
黴菌病一般是由於真菌浸染了龜體表麵皮膚導致的,不要覺得黴菌病是一般的皮膚病症,如果不及時治療的話,也是可以引起龜死亡的。
龜長期生活在水中或陰暗潮濕處,對水質不適應,真菌侵染龜體表皮膚引起。感染初期不見任何異常,繼而食慾減退、體質衰弱,或在冬眠中死亡。隨著病的發展,出現體表、頭、四肢、尾部產生灰白色斑,俗稱「生毛」,進而表皮形成腫脹、潰爛、壞死或脫落,很快死亡。
在運輸、放養、轉池捕捉過程中,操作要細心,避免龜體受傷。入池前如發現有龜體受傷,可用1%的孔雀石綠軟膏或磺胺軟膏塗抹患處。一旦發現病龜,應及時隔離,並用20%一30%的石灰水全池消毒;病龜全身塗紫葯水,連塗7天,還可在飼料中加入少量土黴素粉劑,連喂3天。
................
2. 我家巴西龜褪皮越來越嚴重了,該怎麼辦
主要是水質的原因吧,建議自來水在太陽底下暴曬兩三天,再給烏龜用,另一個原因是烏龜在每年期間都會蛻皮,都是屬於正常狀態,下面是我養烏龜的一些參考建議,望採納
1、巴西龜是比較好養的龜種。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就可以胡亂飼養,養巴西龜還是要講究方法的。
2、餵食規律:
建議成體一周3次,但是幼龜可以一天一次。巴西龜視力跟嗅覺都很靈敏,所以很會搶食物。在人工飼養條件下,喜食動物性餌料,如魚、豬肉、動物內臟、蚌、螺及血蟲(搖蚊幼蟲)、紅絲蟲(水蚯蚓)、黃粉蟲(麵包蟲)、蠅蛆等,食物不能帶刺和骨頭以免龜受傷。
最好是喂新鮮的生肉,煮熟後的肉類變硬,龜不愛吃硬的東西。巴西龜最愛吃蝦肉。成年龜或老年巴西龜在極其飢餓的情況下,個別龜會吃菜葉、米飯、軟瓜果等植物,但是比較罕見。幼龜基本上只吃肉類。紅耳龜攝食時間無選擇性,晝夜均食。飢餓狀態下有搶食行為,且發生大吃小的現象。
3、幼龜飼養:
幼小的巴西龜可以用平底容器飼養,塑膠盆,塑膠槽,玻璃缸或盒、水族箱都很合適。
每隻幼龜要有五公升水的活動空間,而水深不應超過龜體長度,好讓龜到水面呼吸時腳能撐到地。同時也必須為它們用磚塊、石片製作或購買曬台,讓龜可以曬背。浮島不適用,因幼龜常爬不上去。
幼龜所能適應的水溫約為攝氏23—28度。天冷時,容器上面的空氣也應加溫,在養殖箱上加裝一盞罩燈便能兩全其美。若水溫仍太低,可在水中設置加熱棒,盡可能是可調節溫度高低的。
4、成龜飼養:
成龜所需的養殖箱要大得多,以便它們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若要創造個理想的環境,一對成長了的巴西龜至少須要一百公升水的活動范圍。養殖箱太小會使巴西龜很快變得肥胖、呆滯,若是四腳朝天掉下水,它會因為翻不過身來而淹死。
養殖容器大小也有導致龜甲發育不良的病例。大塑膠盆、水族箱或大型木製容器裡面鋪上塑膠布均可作為養龜槽。以有排水孔的槽最為方便,因其易於經常換水及清洗。
為使養殖槽中水溫達到巴西龜所喜歡的溫度,採用水族箱所用的加熱棒,裝置時應防設備及線路可能卡住巴西龜。用電氈放在養殖箱外的底部亦可,電氈下可墊合成樹脂橡膠做絕緣材料。但水溫亦不應高於外面的溫度(約攝氏25至30度),以免巴西龜著涼
3. 家養小烏龜脖子上脫皮是怎麼回事兒,需要處理嗎
首先要搞清楚是小烏龜是生理性蛻皮還是病理性脫皮。
1、生理性蛻皮
是水龜類動物在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其具體有兩種症狀:一種是皮膚以塊狀脫落,似半透明的白紗,肉眼可見原皮膚紋理,有的覆蓋或呈卷狀掛在在新皮膚上,有的則脫落於水中。常見於巴西龜;一種是蠟狀形式,可見水面上有點點的白色蠟狀物。常見於草龜。
烏龜的生理性蛻皮不需要人為處理。
2、病理性脫皮主要有以下幾種:
(1)、水黴菌病
本病多為龜表皮被碰傷後感染黴菌所致,病龜體表局部發白,觸感黏稠,接著病龜身上開始長出大量的白色菌絲。初期病龜食慾減退,游動遲緩,嚴重時病龜消瘦,菌絲附著處皮膚潰爛。
處理方法:一旦發現病龜,應及時隔離,並用20%一30%的石灰水全池消毒,病龜全身塗紫葯水,連塗7天,還可在飼料中加入少量土黴素粉劑,連喂3天。
(2)、疥瘡病
病龜頸、四肢有一或數粒黃豆大小的白色疥瘡,用手擠壓四周,有黃色、白色的豆渣狀內容物。病龜初期尚能進食,逐漸少食,嚴重者停食,反應遲鈍。一般2~3周內死亡。
處理方法:首先將龜隔離飼養。將病灶的內容物徹底擠出,用優碘擦抹,敷上金黴素粉。若龜是水棲龜類,可將其放入淺水中。對停食的龜應填餵食物,並在食物中埋入抗生素類葯物。
(3)巴西小巴西龜蛻皮是怎麼回事擴展閱讀:
烏龜飼養中常見病的檢查部位
1、眼睛。檢查眼瞼是否有腫大及較多的淚液形成等症狀。特別是在幼龜飼養階段;
2、頭頸部。檢查是否有不正常的脫皮;
3、耳朵。檢查耳朵是否有膿腫。膿腫有時會造成分泌液由歐斯泰交氏管進入咽喉的後方,結果往往造成附近組織有蜂窩組織炎,或者膿液會變成堅硬且濃縮的情形。
4、鼻子。烏龜若有呼吸道感染時,常常會發現鼻子前端濕濕的,仔細觀察有時還會有泡泡形成,甚至在嚴重時會有膿樣分泌物的產生,這種情況就必須趕緊處理,否則後果將很嚴重,甚至造成死亡。
5、嘴。檢查嘴巴是否有紅斑、出血點、壞死、黃疸或乾酪樣的病,以做為疾病診斷的依據。
4. 我養的巴西龜最近開始脫皮了是怎麼回事
如果lz的龜有外傷需要干養的話,是不耽誤正常的蛻皮的。龜會在泡水的時候把皮退掉,不過這樣的花泡水要稍微多一點時間,最好泡一個小時左右。正常脫皮的花不會因為這個被耽誤的,而且即使耽誤了再次蛻皮的時候也還是會蛻下來的。不過如果龜在蛻皮階段由於生病停止進食了,蛻皮可能會停止,這個時候會比較難看,皮粘在身上。不過再次蛻皮也會掉的。
5. 巴西龜龜殼脫皮是什麼狀況
巴西龜龜殼蛻皮是很正常的現象,這表示巴西龜正在成長。龜龜每年都會象蛇一樣會脫皮及脫殼,但是當龜龜超過6歲的時候,就會開始減少脫殼,而只會增厚其龜體的殼。冬眠後手腳在水中有漂浮狀軟片,就是脫皮。
1、當主人發現巴西龜手腳中有漂浮狀軟片的時候,可以選擇使用軟牙刷幫忙刷去,注意切不可以不可用手撕。成長期的殼片會分不同部份隨意逐片脫落,脫下的殼約半片人類尾指甲到一片大姆指甲不等。
2、如果巴西龜有脫皮障礙,如鱗甲脫落不完全或不當。主人一定要及時為它治療,可以嘗試將它放置25-28°C水中浸泡幾個小時,然後用紗布金屬棉輕輕地擦。用甘油之類的軟化溶液泡軟滯留的皮後,用鑷子摘去眼罩,抓住滯留部分的邊緣,輕輕的從下層組織下撕下。
6. 巴西龜會掉皮為什麼
正常生長
脫皮,正常.因為原有的殼太小 不能適應原有的身體,所以長出新的殼,老的就會脫掉
7. 巴西龜的龜殼為什麼會掉皮
烏龜蛻皮是正常的,是小烏龜成長的標志。
烏龜是爬行動物,它會隨著身體的增長而蛻皮,是新的皮膚生長顯現的過程,通常是代表著龜的成長。用肉眼可以看見似白色半透明的皮,且有原皮膚的紋理,有的覆蓋在皮膚上,有的有水中漂呀漂的,有的捲成團掛在新皮膚上。用棉簽輕輕擦一擦,可以擦掉老皮露出新皮或用鑷子夾起可以輕松的撕扯下來,但不是所有的爬行動物都蛻皮。
8. 養了只巴西龜,殼掉皮了,怎麼回事
巴西龜隨著體格成長,外面一層死蛋白質殼無法容納,就會脫掉這層殼。
9. 巴西龜脫皮怎麼辦
脫皮
巴西龜是一種半水棲龜類。在它的頭部有紅色及縱向淡綠色條紋,背部呈深綠色帶規則幾何圖案,而且每一隻巴西龜還不盡相同。然而有時候巴西龜也會出現脫皮的情況,這應該怎麼辦,應該注意點什麼呢?
正常情況,巴西龜蛻皮是很正常的,這也表示它正在成長。龜龜每年都會像蛇一樣會脫皮及脫殼,但是當它超過6歲的時候,就會開始減少脫殼,而只會增厚其龜體的殼。注意,冬眠後手腳在水中有漂浮狀軟片,就是脫皮。
當發現巴西龜手腳中有漂浮狀軟片的時候,可以選擇使用軟牙刷幫忙刷去,注意切不可以用手撕。成長期的殼片會分不同部份隨意逐片脫落,脫下的殼約半片人類尾指甲到一片大姆指甲不等。
如果巴西龜有脫皮障礙,鱗甲脫落不完全或不當,一定要及時的為它治療。蛻皮障礙的原素有:濕度低和各種應激回應,包括甲狀腺功能降低、外寄生蟲、營養缺乏、傳染病、缺少適用的粗糙表面。眼罩和尾部、趾部的年輪帶常發生滯留,可以嘗試將它放置在把動物放在25~28℃水中浸泡幾個小時,然後用紗布金屬棉輕輕地擦。用甘油之類的軟化溶液泡軟滯留的皮後,用鑷子摘去眼罩,抓住滯留部分的邊緣,輕輕的從下層組織下撕下。
10. 我養了一隻很小的巴西龜,時間半年多了,最近它老是脫皮,這是怎麼回事呢!
是脫皮還是褪殼呢?無論是脫皮還是褪殼,都和小龜的生長有關,但有時也是太乾燥的緣故。別長時間把小龜晾在乾燥處,讓它適當泡泡水,有助於它脫皮褪殼,最好在水裡放幾塊石頭,小龜身上不舒服時會在石頭上蹭,可以更好的幫它脫皮褪殼~你的小龜在長身體哦,好好照顧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