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和C5放在一起才明白,什麼叫空中巨無霸,安225運輸機到底有多大
隨著制空權的不斷發展,大眾都知道了飛機對於一個國家軍事力量的影響。不過大眾關心飛機都還只是關心殲擊機、轟炸機等戰機,很少關注另一種在軍事上也有著舉足輕重地位的飛機,那就是運輸機。
不要看運輸機和戰場沒有直接關系就覺得它很低級,實際上運輸機是大國才能玩轉的裝備,目前全球除了五常之外只有日本、巴西、烏克蘭等國家能造運輸機。如果是大型運輸機,那麼就連五常中的英法都無法獨立製造。而我國能夠獨立自主造大型運輸機的歷史,還得追溯到在2013年才正式首飛的運20,可見運輸機東西的技術難點有多高。
介於安225的性質,美國的C5運輸機並非沒有優勢,那就是成本更低,製作更快速。畢竟安225普天之下就這一架,烏克蘭又沒有生產線,所以在烏克蘭到處都需要運輸機的時候,這架安225也不可能到處救火。而美國有著超過百架C5,所以就實用性上來說,C5比安225更有優勢。
❷ EMB-110「先鋒」輕型運輸機的性能是怎樣的
EMB-110「先鋒」是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研製的雙發渦槳輕型運輸機。1968年10月原型機首次試飛,1973年2月開始交付使用。該機有近20種型號,近期生產的主要型號有:PlA,1983年12月開始交付使用;PIK,已交付28架;PIK-SAR;P2A;PLA/41和P2A/41;-111,陸基海上偵察型。1989年5月第500架EMB-110(即最後一架)投產,計劃1990年上半年交付,然後生產線關閉。交付的各型飛機大約一半出口。飛機單價230萬美元(nA)、260萬美元(距)(1990年)。以下內容適於EMB-110P2A。
動力裝置2台普惠加拿大公司PT6A-34渦槳發動機,功率259千瓦。
座艙駕駛艙2人,主艙18座。
尺寸數據翼展15.33米,機長15.10米,機高4.92米,機翼面積29.10米2,客艙長寬高為9.35米.60米.60米,行李艙客積2.0米3。
重量數據空重(裝設備)3516千克,最大載重1681千克,載油量1308千克,最大零燃油重量545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5670千克,最大著陸重量5670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巡航速度(高度2440米)413千米/時,經濟巡航速度(高度3050米)335千米/時,海平面最大爬升率9.08米/秒,實用升限6860米,起飛滑跑距離(FAR23,135A)675米,著陸滑跑距離850米,最大油量航程2000千米。
❸ 世界上有哪幾個國家可以發明大型運輸機
從設計到製造有完整自主產業鏈的,只有美國、俄國、烏克蘭和歐盟。
中國、日本、加拿大、巴西、印尼雖能設計製造,但都有重要部件靠外購。
加、巴、印尼雖沒大飛機問世,但有支線客機產業,能設計大飛機。
❹ 關於中國外國的軍事運輸機等等的問題
↓是你的問題嗎?
❺ 巴西KC390運輸機的基本數據
長度:33.91米
高度:10.26米
翼展:35.06米
載重:74噸
最大起飛重量:81噸
有效載荷:23.6噸
最大速度:850km/h
航程:4815km
滿載航程:2593km
實用升限:10973m
❻ 巴西KC390運輸機的貨艙設計
貨艙截面尺寸:3.45米×2.95米(寬×高)
貨艙截面接近俄制伊爾-76的3.45米×3.4米,KC-390除了能輕松裝進巴西陸軍寬為2.65米的EE-9和EE-11裝甲車,還能運輸巴西從美國購買的UH-60L黑鷹直升機。
貨艙長:12.7米
可以裝載一架黑鷹直升機或者一輛輪式步戰車或者三輛悍馬軍用越野車或80名普通士兵或66名傘兵。
貨橋長:5.8米 寬:3.4米
❼ 中國和巴西,到底誰的航空工業更強大更先進
中國的航空工業起步於上世紀五十年代,在當時蘇聯的全力支持下,中國建設了包括研發、製造等完整的航空體系。至本世紀初,中國的航空工業已能完全自主研發、生產各類軍、民用先進航空器以及動力、電子等系統,這是巴西完全無法企及的一個高度。
❽ 巴西購法國軍火,俄羅斯購法國的軍火,還有俄羅斯購義大利軍火,世界各國的運輸機,美國的影響力等等問題
法國對外貿易關稅政策
--------------------------------------------------------------------------------
法國從事對外貿易有著雄厚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相關條件。法國繫世界第四經濟大國、科技大國和工業大國,許多產品在世界上具有優勢,如交通、能源、電訊、航空、宇航、汽車、高速火車、地鐵、軍工、石油、化工、服裝、化妝品等。在農業方面,法國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農產品出口國和世界第一大農業食品加工產品出口國,法國是歐盟第一大農業強國,也是歐洲最大的糧食、油料作物、甜菜、葡萄酒、牛肉、禽肉的最大生產國,近年來,每年的農產品產值達655億歐元。法國位於歐洲大陸西部,三面臨海,海岸線長達2,700公里,有著名的馬賽、勒?阿佛爾和波爾多等重要港口,可與世界各地相通。高速公路非常發達,可通往歐洲各地。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將法國與隔海相望的英國聯成一體。法國的航空也同樣四通八達。諸多的物質基礎和良好的基礎設施為法國的對外貿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一、對外貿易基本情況
法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擁有的一系列優勢:法國企業競爭力的加強;對國際市場迅速的適應能力;出口產品的多樣化,能在諸多領域內(能源、電訊、環保、空間技術、農業食品加工等)滿足國際市場的需求。
法國雖然不象荷蘭那樣以貿易立國,但對外貿易在國民經濟中仍占舉足輕重的地位,工農業生產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對外貿易。
農產品特別是糧食的出口一直是法國的強項。2003年法國的農產品及加工農產品貿易出口額為394億歐元,進口額為308.9億歐元, 順差85.1億歐元。
2003年法國民用工業品進口額為2575.9億歐元,出口額為2675.4億歐元,順差99.5億歐元。
2003年法國的前10個主要進出口國家和地區: 進口地依次是:德國,義大利,西班牙,比盧,英國,美國,荷蘭,中國,日本,瑞士。出口地依次為:德國,西班牙,英國,義大利,比盧,美國,荷蘭,瑞士,日本,中國。
2003年,按法國海關統計,中法貿易額為178.78億歐元,其中,法國自中國進口132.95億歐元,向中國出口45.83億歐元,法方逆差87.12億歐元;在法國對外貿易逆差夥伴排行榜中,中國居第一位。法方統計顯示,2003年中國已成為法國繼德國、美國、義大利、英國、比盧、西班牙、荷蘭和日本之後的第八大進口貿易夥伴。
二、對外貿易政策
歐洲聯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經濟貿易集團,法國是歐盟的重要成員國之一,因此,法國除了制定不違背歐盟共同利益的單獨的貿易法規外,還必須同其它成員國一樣遵循歐盟共同的對外貿易政策。
歐盟從本身的利益出發,按政治經濟體制、地理區域、歷史因緣以及與歐盟的關系等將世界各國劃分為五類:歐洲自由貿易區國家、洛美協定國家(即非洲、加勒比海與太平洋地區國家)、地中海沿岸國家、其它世界貿易組織成員國家和「國營貿易國家」(也稱中央計劃經濟國家)。歐盟對來自前四類國家的進口(農產品和紡織品除外),除有損於安全、健康、道德的商品,以及被保護的稀有和瀕臨絕種的動植物外,一般均給予優惠關稅和不受數量限制的待遇。對於來自「國營貿易國家」的進口則採取嚴格的管制措施,對不少產品不但要徵收最高的關稅,而且還有嚴格的數量限制。近年來,特別是1989年底以來,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及東歐國家政治經濟體制的變化,歐盟分別與其中許多國家簽訂了聯系國協定和建立了不同層次的經濟協約關系,已經取消或將分階段取消從這些國家進口的數量限制。中國已成為少數幾個受歐盟進口數量嚴格管制以及動輒被施以反傾銷措施的貿易對象之一。而且,受歐盟共同貿易政策的約束,法國不能單獨與第三國簽訂貿易協定。
法國政府對對外貿易的管理,一般是採用間接干預的行政手段,但有時也通過頒布法律、法令和對進出口商的通告進行直接干預,在不同時期採取不同的方針、政策。
另外,法國外貿的重要方針政策,均由國家或政府的最高首腦過問並確定。並且,法國還設有一個從屬於總理府的由外交部經濟司、經濟財政和工業部對外經濟關系總司及、農業部、裝備部等專業部門有關負責人組成的部際委員會,負責研究、審定外貿領域的一些重大問題。各項外貿政策及法規的實施由各有關部門負責。
法國是「市場經濟」國家,並不正式制定外貿進出口計劃,但有關部門對每年的外貿進出口都作預測。經濟財政和工業部下屬的對外經濟關系總司、由各部門經濟專家組成的國家經濟研究與統計局(INSEE)以及各大銀行對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生產、金融貨幣、對外貿易等各項指標都分別進行預測,政府根據各部門對市場的預測和當時國際貿易中出現的新情況,對某些產品的進出口進行干預,予以鼓勵或限制。法國政府的貿易政策乃至全方位的經濟政策,無一不是從本國的利益出發,可見,法國的外貿政策雖遵循歐盟共同政策的大框架,但也無不體現國家利益至上的根本原則。
一)、進口貿易管理
作為歐盟成員國,法國執行的是歐盟對外貿易法規和管理制度,但涉及到進口商品的技術和安全標准,則是先將歐盟有關指導性規定轉換成本國法規後再執行。經濟財政和工業部對外經濟關系總司代表法國政府參與歐盟對外貿易方針政策的研究和制定,並協調海關總署、農業部以及經濟財政和工業部等有關部門貫徹執行歐盟對外貿易法規和管理制度。對於一些特殊商品的進口,法國則根據羅馬條約第36條款規定,繼續實施本國的有關進口管理措施。法國參與經貿管理的一些職能部門與歐盟總部的相關機構保持直接的對口聯系,定期協商,及時處理對外貿易管理過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由歐盟有關指導性貿易法規轉換成的法國立法、歐盟外貿法規的最新消息以及法國進口貿易管理規定,都是通過法國官方公報對外公布。
二)、出口貿易管理
法國是歐盟成員國,在對外貿易上,政府根據歐洲經濟聯盟制定的共同對外貿易政策和規定,以及在國際組織和協議中承擔的義務,制定法國對外貿易的具體政策和措施,頒布行政法規,對企業的貿易活動實行行政監督和管理。
法國政府實行鼓勵出口政策,一般商品都可以自由出口,僅對少數產品施行出口管理,如對農產品的出口補貼管理和對軍事裝備、高技術產品和核技術設備的出口進行管理。法國政府為支持促進出口,還根據每個時期國內外經濟及市場形勢,不斷採取一些措施。
法國稅法規定,對出口貨物實行零稅率。適用零稅率的貨物在任何環節都不用交納增值稅,即徹底免稅。已納稅的,還可以退稅。這是法國政府鼓勵出口的重要手段之一。關於零稅率的運作,法國採取以免稅購買方式為主,以先交稅後抵扣方式為輔的做法。法國的出口退稅制度在國家財政預算中不單列指標管理。而且根據企業的類型,採取免稅和退稅兩種方式進行管理。
三)、外貿出口保險
法國政府一般通過法國外貿保險公司(COFACE)對外貿出口進行保險。該公司成立於1946年,具有雙重職能,除與其它保險公司一樣經營自身的保險業務外,它還為國家支持的出口或投資提供服務。但兩者在財務上是分開的,後者直屬經濟財政和工業部管理。法國對外出口的20~25%由該公司提供擔保。過去國家對法國外貿保險公司的託管是通過一些國有企業在該公司佔有多數股份來進行的,巴黎聯合保險公司(UAP)是其主要股東。1994年4月巴黎聯合保險公司(UAP)私有化後,法國外貿保險公司64%的股份也就由此進入私人股東手中。雖然法國外貿保險公司身份變化了,法國政府仍然委託法國外貿保險公司繼續管理私營部門不予承擔的外貿風險。法國政府為此通過政令對保險法作出修改,允許國家繼續保留對法國外貿保險公司經營管理的監督權和公司領導人的任命權,同時將規定由經濟財政部長任命兩位政府成員參加公司董事會,政府有權出席公司的各種會議,調閱一切內部文件,並對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的人選任命有否決權。
法國外貿保險公司自私有化以來,為更好地支持出口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該公司已直接在16個國家設立了代表處、子公司或分支機構,並間接地通過「信貸聯盟」組織,與9個國家的當地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此外,中長期信貸保險部自1995年以來提供了相當數量的項目貸款擔保,這是法國外貿保險公司為國家服務最主要的內容,且運作是高度透明的。不過提供中長期信貸保險的決定權在經濟財政和工業部授權的出口信貸與保險委員會。
四)、鼓勵出口政策
1、發展出口優惠貸款
出口企業制定一個發展出口的3年或5年計劃,經當局指定的銀行審核認為可行後,該銀行給企業提供一筆數量可觀的利率優惠的貸款,對企業進行支持。
2、用發展援助推動出口
法國利用資本輸出帶動商品輸出。法國政府對有法國企業參與競爭的項目通過贈款、或政府長期優惠貸款和出口信貸相結合的混合貸款進行支持,增強法國企業的競爭能力,幫助他們最終贏得合同。
法國通過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有利地帶動了法國商品和技術設備的輸出。非洲法語區國家是法國援助的主要受益者,因而在這些地區,法國的商品隨處可見。
3、強化出口產品質量
1993年7月22日,歐洲共同體理事會通過了93/68號指令,簡化和協調已有的關於在有關產品上加貼符合歐共體技術法規對技術產品有關安全與衛生健康要求的標志「CE」的若干指令。
根據歐共體的規定,「CE」標志證明產品符合歐共體技術法規的要求,可保證產品在歐洲市場內自由流通。
法國的商檢一貫遵循共同體的標准,有些方面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因而法國的商品一般都符合共同體的質量標准,這為法國商品的出口提供了可靠的保證。
4、充分發揮中介組織的作用
法國的一些中介組織如半官方機構的法國企業國際發展署(UBIFRANCE)亦肩負著促進法國對外貿易的職責,它主要是向法國外貿企業特別是出口商提供國外市場情況,以推動工、農業產品的出口。
海 關
一、概述
(一) 定義
1.海關管轄領地
1) 法國海關管轄領地:
根據法國現行的《海關法》第一條的規定,法國海關管轄領地包括法國本土陸地及海域、科西嘉島、法屬沿海島嶼及海外省(瓜得魯普、蓋亞那、馬爾蒂尼克及留尼旺);全部或部分屬於海關范疇的免稅區可被視為法國海關管轄領地。
2) 歐盟海關管轄領地
歐盟統一大市場建立以後,歐盟15個成員國內部實現了商品、人員、資金和服務的自由流通,因此產生了一個新概念:歐盟海關管轄領地。它是15個成員國國家海關管轄領地的總和。歐盟成員國對
來自歐盟以外第三國的進口商品實行統一的海關規則和統一的海關稅率。
歐盟海關領地基本包括了15個成員國的領土范圍。
2.進口和出口
由於歐盟15國被視為一個統一的大市場,歐盟成員國之間的商品流通已不再被視為進口或出口,而稱之為輸入(INTRODUCTION)
和輸出(EXPEDITION)。只有與歐盟之外的第三國進行貿易才被稱之為進口(IMPORTATION)和出口(EXPORTATION)。
(二)海關對進、出口的管理
一般來講,法國政府一貫大力鼓勵自由貿易,海關對進出口
限制較少,但這並不是說毫無限制。作為政府對進出口貿易
管理政策的執行機構,法國海關對進出口的管理主要表現在
以下幾個方面:
1).對出口的管理
1、 對某些敏感性商品,規定限制或嚴格禁止其進出口,如某些化學製品、生物製品、軍火等,需事先向政府主管部門申請出口許可證。海關憑出口許可證放行;
2、 除此外,法國對某些國家實施禁運,也就是限制其進出口貿易。這些措施主要是針對伊拉克,但同樣針對象安哥拉、緬甸、賴比瑞亞、利比亞及獅子山這樣的國家。每項貿易禁運都有其特殊性。
3、 藝術品的出口需出示特殊的證明,例如,電影的出口需得到法電影中心的批准書方可放行;
4、 農業食品的出口按法國有關法律的規定需出示「衛生檢疫證明」;
5、 對於可轉化用於軍事方面的高科技,包括產品和技術,海關對最終用戶實施監管,防止這些軍民兩用技術被進口國用於軍事目的。海關對敏感高科技產品施行的監管由以下幾個層次組成:
第一, 進口國須提交《國際進口證明》(CII),出口商憑此證明向法國外貿許可證局(SETICE: SERVICE DES TITRES DU COMMERCE EXTERIEUR)申請《出口許可證》;
第二, 海關憑法國外貿許可證局簽發的《出口許可證》驗貨放行;
第三, 一年後出口商須向法國外貿許可證局提交《商品用途檢驗證明》(CVL),證明進口國的最終用戶符合要求。
2. 進口管理
海關對進口的管理主要體現在征稅、配額管理和原產地管理。
1) 征稅:海關對進口到歐盟統一大市場的第三國商品徵收兩大類稅賦,一是關稅,二是增值稅;前面我們講到,歐盟15個成員國已經統一了關稅制度,對外實行統一的關稅政策、統一的稅率。但是增值稅各成員國間仍存在著很大差異,增值稅是各國海關分別徵收。
2) 關稅稅率:歐盟成員國實行「共同關稅稅則」(TDC:TARIF DOUANIER COMMUN),在1993年1月1日以前,這種關稅稱為「共同對外關稅稅則」(T.E.C.: TARIF EXTERIEUR COMMUN)。
二、海關及間接稅總局簡介:
(一)主要職能
法國海關是一個稅務機關,成立於1791年。直到1959年,他都被賦予軍事職能,監督國土安全。
海關及間接稅總局現隸屬於法國經濟、財政及工業部,由預算國務秘書主管,有員工近2萬名。自1993年1月1日歐洲大市場形成後,法國海關又被賦予了歐盟的使命,它保護著歐盟15個成員國的經濟和公民,特別是與非法貿易做斗爭。
由於歐洲內部大市場的建立,並取消了稅收邊界,法國海關的職能又有了新的界定。除傳統意義上的對進口商品徵收關稅、打擊非法貿易及監管貨物及人員的進出境外,其職能擴展到其它領域。目前,海關及間接稅總局替代了稅務總局,負責管理間接稅。但它也與其它部門合作,參與打擊假冒、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環境或查禁放射性物品的流通。
1.海關:一個稅務機關
法國海關每年平均征稅額為近3000億法朗(合457.35億歐元,1999年為3524億法郎,合537.23億歐元)。海關每年上繳的關稅佔法國政府國庫收入的16%。這些稅收主要由消費稅、某些消費品的直接稅(如石油產品、煙及酒等)組成。海關同時對進口產品徵收增值稅。對於地方及不同部門,海關徵收眾多種類的分攤費、非歐盟國家的特殊稅或附加稅,對歐盟外國家產品徵收海關關稅及各種稅,以支持歐盟預算。
2. 保護歐盟財政利益
目前,歐盟預算增長到5000億法郎(762億歐元),這筆數字中相當一部分是因走私形成的,它有三種形式:
n 影響到海關關稅收入的偷漏稅,特別是那些偷漏交的進口商品配額稅;
n 過境手續中的偷漏關稅,使商品在歐盟內流通而不交關稅。最常見的是從歐盟外國家進口商品不交關稅。非法交易者使用假單據、偷蓋公章及偽造公章。
n 鑒於財政收入的需要,為打擊非法交易者偷漏關稅,保護歐盟預算是海關的一項長期及優先的任務。
n 1995年,歐盟成員國制訂了一項制裁有害於歐盟預算的偷漏稅行為的協同政策。
2.1.打擊走私香煙
海關打擊非法走私香煙,防止非法銷售響煙,防止稅收的流失。
2.2. 核查歐盟內部增值稅
在歐盟成員國內部的貿易中,增值稅的支付在消費國間進行,產品是免稅的。為打擊偷漏增值稅,海關與稅務總局一起合作,核查發票的違規行為,查獲無發票購物的渠道或虛假銷售。這些行為都涉及不合法競爭及偷渡,給地下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便利。
3.海關是一個經濟機關
國際貿易自由化要求在國家及企業間進行公平的競爭。世界貿易組織及歐盟通過共同的貿易政策,確定了海關應遵循的規則。法國是世界上第四大貿易強國,一慣遵守國際貿易規則。
海關負責監督實施正當貿易做法,以保護企業利益。同時,海關對進口的不正常低價產品徵收反傾銷稅;它在某個領域面臨嚴重危機時採用保障條款;它保證由歐盟簽署的協議的執行(這些協議准許根據不同國家及產品性質調低稅率);它控制商品的海關價值,海關價值是用於計算應征關稅的基數;它阻止以擾亂海關規定為目的的非法貿易;在紡織品領域,它實施多種纖維協議,限制最敏感的紡織品進口到歐盟成員國內。
4.共同農業政策:
海關被授權負責保證歐盟共同農業政策的實施。它監督是否遵循建立在干預農產品價格水平政策及共同優先原則基礎上政策的實施。
-就進口而言,為彌補國際市場價格及歐盟內實施價格之間的差距,海關徵收關稅及相當作用的其它稅;
-就出口而言,當世界市場價格低於歐盟價格時,則提供「援助」。
在法國國內市場,海關監控水果和蔬菜的提貨,檢查使用情況,監控某些接受「援助」的農產品的流向。自1993年以來,海關負責所有有關農產品交易的行政手續,監督流向。
5.間接稅:
很久以來,法國海關一直負責徵收某些間接稅(特別是針對石油產品的內部稅)。1993年歐盟大市場形成後,改為管理及監督所有間接稅,這項工作以前由稅務總局負責(主要是煙草、酒及貴金屬製品)。
通過管理間接稅,海關負責監督多種產品是否遵守生產、貿易、銷售的規則。同時,海關在葡萄種植、煙草、石油產品及貴金屬、穀物及油料作物籽等產品的交易中起到重要的經濟作用。
6、外貿統計:
海關為政府提供詳盡的外貿統計數據,為企業提供重要信息,有利於企業進行市場調研。
統計數據的收集依據為與歐盟以外國家貿易海關申報單及在歐盟內部交易的申報單。
這些統計數據分月度、季度及年度分別在「BEATRICE」資料庫、MINITEL及網上發表。根據需要,海關還可進行研究,由國家海關外貿統計局負責。
此外,海關在保護消費者、運輸(陸路、水陸及航空)、反毒品、反洗錢、保護公眾安全、反假冒、保護環境、保護文化遺產、參與管理移民、反偷渡及海上防衛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二)主要部門:
2002年4月,海關及間接稅總局進行了機構重新設置,現下設6個職能局及統計及經濟研究司:
1. 人力資源、社會關系及組織局;(sous-direction A Ressources humaines, relations sociales et organisation);
2. 規劃、預算及資金局(sous-direction B Programmation, budget et moyens);
3. 信息系統及通訊局(sous-direction C Systèmes d』information et de télécommunication);
4.法律事務、訴訟、管理及反走私局(sous-direction D Affaires juridiques, contentieux, contrôles et lutte contre la fraude);
5. 國際貿易局(sous-direction E Commerce international);
6. 間接稅局(sous-direction F Droits indirects);
7.統計及經濟研究司(Département des statistiques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
三、中法海關合作:
根據中國政府和歐洲聯盟委員會簽署的合作項目協議及歐盟委員會招標選擇項目執行機構的結果,法國海關統計及經濟研究司自1999年來參與了與中國海關總署在外貿統計方面的合作。根據項目協議,該項目應於2001年結束,後延期到2002年8月結束,以達到項目預期目標。根據法國海關與歐盟委員會簽訂的合同,法國海關在中國和法國進行了幾期有關法國外貿統計方面的培訓,有關費用由歐盟支付。
根據項目協議,法國海關統計及經濟研究司的一位專家分別於2000年10月及2002年8月到中國進行了為期一周及兩周的技術援助,內容涉及統計方法;此外,在法國海關進行了兩期關於建立外貿統計制度方面的培訓;中國派由13名海關人員組成的代表團於1999年6月來巴黎訪問;2000年7月,中國海關17人代表團來訪。
❾ 什麼是EMB-110「先鋒」輕型運輸機
EMB-110「先鋒」是巴西航空工業公司研製的雙發渦槳輕型運輸機。1968年10月原型機首次試飛,1973年2月開始交付使用。該機有近20種型號,近期生產的主要型號有:PlA,1983年12月開始交付使用;PIK,已交付28架;PIK-SAR;P2A;PLA/41和P2A/41;-111,陸基海上偵察型。1989年5月第500架EMB-110(即最後一架)投產,計劃1990年上半年交付,然後生產線關閉。交付的各型飛機大約一半出口。飛機單價230萬美元(nA)、260萬美元(距)(1990年)。以下內容適於EMB-110P2A。
動力裝置2台普·惠加拿大公司PT6A-34渦槳發動機,功率2×559千瓦。
座艙駕駛艙2人,主艙18座。
尺寸數據翼展15.33米,機長15.10米,機高4.92米,機翼面積29.10米2,客艙長×寬×高為9.35米×1.60米×1.60米,行李艙客積2.0米3。
重量數據空重(裝設備)3516千克,最大載重1681千克,載油量1308千克,最大零燃油重量545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5670千克,最大著陸重量5670千克。
❿ 巴西KC-390運輸/加油機
2015年2月3日,巴西航空工業公司(以下簡稱巴航工業)全新研製的KC-390原型機從位於聖保羅州加維奧·培肖特生產廠的機場升空,成功完成了首次飛行。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軍事科技前沿」原創 轉載時務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