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故宮建福宮大火到底燒毀了多少珍寶
1923年6月23日晚上9點多,北京紫禁城的建福宮突然發生來了一場大火,這場大火差一點就將紫禁城都給點了。這個建福宮可是當年乾隆皇帝藏寶的地方,其珍寶數量居於各宮之首,但這一場大火一下子就讓它回到了解放前。那麼,建福宮大火到底燒毀了多少珍寶,又是誰放的火呢?
總之,這場大火是太監故意放火的可能性最大。這一場大火,無數的珍寶化為灰燼,可謂是中華文化珍寶的又一次磨難。這些太監也太可恨了,偷就偷,燒什麼呀!各位,你們說呢?
B. 巴西大火燃燒10天,為何到現在還沒有熄滅
因為此次燃燒的是巴西沒有開發的原始森林,所以裡面的植被非常茂盛,一把火燒過去,那就真的是春風燒不盡野草吹又生了。再加上裡面植物確實茂密,所以救援人員進去的路程也很困難,再加上火一燒起來火勢很大,夏季又有風吹來就使得滅火更加困難。
並且這一次燃燒的森林是世界上僅存的大片未開發地,那就說明這裡面有一切的可能性,有可能會有礦產資源,也有可能會有其他的開發利用價值,這個地方擁有著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而這一場大火就使得這裡面的一切生物全部化為灰燼,已經10多天了還沒有撲滅,也不能怪巴西的救援隊伍不給力,完全是由於撲滅難度實在過大,再加上夏季本來就天氣乾燥,給大火的燃燒造成了極大的優勢。
C. 西方國家對中國指手畫腳,為何對巴西大火視而不見
我們需要承認一點,那就是西方國家總是仗著自己的優越性,來指責我們的不足。在指責的同時,那些發達國家也會限制我們在各個方面的進步。
當然中國的今天,已經不允許任何人再對我們壓迫,因為我們可以自給自足。西方人總是喜歡對中國來指手畫腳,之所以這一次沒有對巴西的大火來指手畫腳,是因為在巴西,森里火災是一件很常見的事情,每年都有數萬宗,集中在6-10月份的旱季。
按照這樣下去,亞馬遜雨林早晚有一天會全部燒光,這是那些西方國家沒有能力去管轄的。因為他們本身煩惱的事情也有很多,可以說是自顧不暇。
D. 巴西公布國家博物館火災調查結果,是人為因素造成嗎
火是生命的起源。在寒冬深夜,它給人們帶來春天般的溫暖;火是美麗的,它使人們走進一個朦朧溫馨的世界;火是無私的,它不顧一切地為人們而犧牲;有進火是無情的,多少家庭因為它而破碎,多少條生命因為它而失去。而且連有“萬園之園”美譽的“圓明圓”頃刻化成一片灰燼,又讓多少人的心靈蒙上了如炭黑的陰影!
火是把雙刃刀,如果懂得利用,那麼它就會給我們帶來好處,如果不懂得利用,那麼它就會給我們不定期來傷害。所以我們要加強對火的認識,讓它給我們還來的只有幸福,而不是傷害。所以我們要防範於未然,讓危險遠離我們,安全重於泰山啊!
E. 建福宮的那場大火,究竟因何而起,又到底燒毀了多少珍寶
這場大火是因為當時建福宮中的寶物被盜,太監們怕溥儀追究他們的責任,所以才會自導自演的放了一把火,至於數量也就不得而知了。乾隆皇帝當時留下了無數珍寶,後來都是由嘉慶把它們保存了起來。經過歲月的流逝,到了清朝末年,當溥儀想清理宮殿里的珍寶時,建福宮卻發生了一場大火。據說,這場火很可能是由當時負責守衛的小太監們放的,為的就是掩蓋珍寶被盜的事情。
從那以後,建福宮就變成了寶庫。直到幾個朝代之後,都沒有人去打開過這個寶庫。在百年之後,退位的溥儀當時還住在皇宮里的時候,偶然之間看到了建福宮,他覺得這個地方十分安靜,所以他就決定搬到這個宮中來居住。就這樣,他也發現了這些被珍藏多年的珍寶。他知道假以時日,肯定會有很多人惦記著偷這些東西,所以才決定進行一次清點。可就在這時,這場大火就著起來了。因此,溥儀到最後也不知道這建福宮中究竟有多少珍寶。
F. 巴西擁有亞馬遜雨林這個「寶藏」,為何它大火巴西卻不管不顧呢
不是,你怎麼知道巴西政府不管不顧呢?因為網上的輿論嗎?我覺得現在信息渠道獲取超級方便的現在。我們在獲取這些資訊的同時也要注意分辨信息的真偽以及來源可信度,別給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帶了節奏。
而且巴西那邊,八、九月份都是火災高發季,往年的數據則更為驚人,以2018年作參照,同在亞馬遜流域的玻利維亞,同期火災次數增幅更是達到114%,豈不是更驚悚?
因為亞馬遜雨林著火真的不罕見。只是這次大城市受影響了,在網路集中發酵,才被集中報道。而且事實上,隨著近年來環保運動的興起,在亞馬遜雨林周邊進行燒荒毀林的活動有一定下降趨勢。但最近巴西領導人強調發展礦業和林業,可能對雨林造成更多的不確定性影響。
G. 連燒三周的亞馬遜大火背後的真相是什麼
這次燃燒了三個周的大火,對亞馬遜雨林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而巴西政府卻對此不管不顧,任它燒毀,裡面很多珍稀物種的野生動物都被燒死了。
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亞馬遜正在經歷著歷史上最大的火災,已經連續燒了三周時間,漫天的大火正在摧毀著一切生命。
森林採伐配合乾旱天氣,導致今年旱季森林火情都顯得格外嚴重。亞馬孫雨林今年的這場大火,大概率是由人為造成的,今年亞馬孫地區的降雨量僅略低於平均水平,並未出現異常,因此人類活動才是火災頻發的罪魁禍首。
H. 2020年巴西發生火災總數超20萬起,什麼因素是火災的導火索
2020年,巴西將發生222798起火災,比2019年的197632起增長12.73%,是巴西過去10年來火災最多的一年。監測數據還顯示,2020年一半以上的火災將發生在亞馬遜地區,潘塔納爾濕地的火災數量將達到22116起,是2019年10025起的兩倍,打破1998年以來任何一年的火災記錄。去年潘塔納爾地區的火災至少摧毀了23%的生態系統。此外,亞馬遜地區2020年火災數量也比上年增長15.68%,達到103161起,創下2017年以來的新紀錄。
根據巴西國家空間研究院公布的數據,2019年以來巴西亞馬遜雨林火災數量為7.2843起,比2018年增加83%,為2013年以來最高。與此同時,外界也注意到,巴西毀林的形勢越來越嚴峻。僅在2020年1月,就有多達280平方公里的森林消失。一方面,巴西的大火還在繼續,另一方面,民眾的感受也越來越強烈。這兩種情況的交叉使得國際社會很容易批評博索納羅政府。指望巴西等南美國家保護地球肺是不現實的,因此國際社會有必要及時介入。
I. 為何說連燒三周的亞馬遜大火燒掉了巴西的最後一條底褲
亞馬遜是世界的肺,也是一個大型的製造氧氣的機器,但是對於巴西來說,亞馬遜就更加的重要了,因為幾乎都是依靠著亞馬遜,所以對於巴西來說亞馬遜的大火可以說是燒掉了最後一個底褲了。
亞馬遜雨林的農業方式非常的原始,所以很早的時候就依靠樹木的燃燒的灰當做肥料。然而熱帶雨林最顯著的特點之一就是土壤腐殖質淺薄,耕種後很快營養消耗殆盡,農民被迫對新的雨林毀林開荒。所以,火焚森林是在當地地方政府保護范圍之內。
在近幾年中,巴西的政治開始出現危機,而且在經濟方面也開始得到一定的退後,所以對於亞馬遜森林的保護方面可能沒有那麼好了,其破壞率已飆升至創紀錄水平。自今年1月份新總統博爾索納羅上任以來,亞馬遜雨林的樹木正以每周超過兩個曼哈頓面積的速度消失。
J. 火災時怎麼辦
汽車發生火災時咋辦
汽車火災一般發生在撞車、翻車或汽車保養、加油之際。汽車發生火災均是由於燃油被明火點燃而引起。此時駕駛員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立即切斷油源;②關閉油箱開關或取走汽車上的燃油;②關閉點火開關後立即設法離開駕駛室,因駕駛室都是易燃品。如果駕駛室門無法打開,可從擋風玻璃處脫離。當火逼近自己,無法躲避時,應用身體猛壓火焰,沖出一條路。沖出時,要注意保護好暴露在外面的皮膚。不要張嘴呼吸或高聲吶喊,以免煙火灼傷上呼吸道。的確良、尼龍、維尼龍等化纖產品的布料都是易燃品,不要穿著這些布料做的衣服接近火源,應及早脫去,以防燒傷。如果車輛燃油著火,不要用水澆或拍打的方法滅火,只能用沙土壓滅,或用棉被、蓬布蒙蓋使其窒熄。如果在保養或加油之際發生火災,應先將著火車輛迅速駛離油庫。如高壓線引起著火,應迅速切斷電源。如果幾輛車在一起或車場引起火災,應迅速將其它車輛疏散或將車輛駛離危險區及人口稠密區,再設法滅火。
發生火災時如何從陽台逃生
我國建造的居民住宅樓大多建有陽台,有的還建有前後陽台。陽台的作用,夏天供人們納涼消暑,冬天可沐浴陽光;清早起來可呼吸新鮮空氣,閑暇時還可憑欄遠眺;樣式新穎,別致的陽台,還可起到點綴和美化建築物外觀的作用。愛好養花的人在陽台上種幾盆花,還可為建築物憑添幾分「姿色」。
其實,陽台的作用還不止這些,它與消防也有密切的關系。
從防火方面來講,當位於下面一層房間起火,火焰從窗口竄出往上蔓延的火勢;當房門、樓梯或過道被濃煙烈火封鎖、人被圍困在房間里無法逃生時,人們只要攀緣陽台邊的落水管就有望脫離險境。如果距鄰居的陽台較近,可藉助木板或竹竿等逃往鄰居的陽台。能找到結實的繩索時,將繩系牢在陽台上,還可順繩而下;即使自己無力逃生,躲避到陽台上的人,也可贏得一些時間來等待消防人員的救援。巴西聖保羅喬欠馬大樓了生大火時,有41人就是因躲在陽台或挑檐上,被消防人員用雲梯車解救下來倖免於難的。
從滅火方面來看,陽台不僅是消防人員向樓房燃燒區發起進攻的「戰壕」,也是用來搶救人命、疏散物資的重要渠道。消防人員利用陽台做掩護,既便於進攻又便於撤退,而且還便於攀高消防車伸展到陽台上進行滅火和救生。
當然,從當前人們利用陽台的情況來看,對消防也有一些弊端,這主要是,居住在樓房裡的人們,有的還受著「破家值萬貫」的舊觀念影響,將家裡已經破爛不堪的東西,仍習慣於放在陽台上,從而使陽台成了家庭的「廢理物資倉庫」,這樣,萬一遇到外來的飛火(如點燃的煙花爆竹,樓上扔下來的香煙頭、火柴桿或其他輻射熱源等),陽台上放置的可燃物就有可能被引燃,進而引發火災,並威脅室內和左鄰右舍的安全。其危害是可想而知的。
有的家庭為了防盜,還別出心裁地用鋼筋將陽全部罩住。這樣做從防盜的角度看是有利的,但從消防角度看是不利。因為遇火災時被用鋼筋欄罩住的住宅里的人便無法逃生;消防人員的滅火救生行動,也會受到影響。
火災逃生自救九大要訣
第一訣:不入險地,不貪財物。生命是最重要的,不要因為害羞及顧及貴重物品,而把寶貴的逃生時間浪費在穿衣或尋找、拿走貴重物品上。
第二訣:簡易防護,不可缺少。家中、公司、酒家應備有防煙面罩,最簡易方法也可用毛巾、口罩蒙鼻,用水澆身,匍匐前進。因為煙氣較空氣輕而飄於上部,貼近地面逃離是避免煙氣吸入的最佳方法。
第三訣:緩降逃生,滑繩自救。千萬不要盲目跳樓,可利用疏散樓梯、陽台、落水管等逃生自救。也可用身邊的繩索、床單、窗簾、衣服自製簡易救生繩,並用水打濕,緊拴在窗框、暖氣管、鐵欄桿等固定物上,用毛巾、布條等保護手心、順繩滑下,或下到未著火的樓層脫離險境。
第四訣:當機立斷,快速撤離。受到火勢威脅時,要當機立斷披上浸濕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沖出去,千萬不要盲目地跟從人流相互擁擠、亂沖亂撞。撤離時,要注意朝明亮處或外面空曠地方跑。當火勢不大時,要盡量往樓層下面跑,若通道被煙火封阻,則應背向煙火方向離開,逃到天台、陽台處。
第五訣:善用通道,莫入電梯。遇火災不可乘坐電梯或扶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第六訣:大火襲來,固守待援。大火襲來,假如用手摸到房門已感發燙,此時開門,火焰和濃煙將撲來,這時,可採取關緊門窗,用濕毛巾、濕布塞堵門縫,或用水浸濕棉被,蒙上門窗,防止煙火滲入,等待救援人員到來。
第七訣:火已燒身,切匆驚跑。身上著火,千萬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滾或用厚重的衣物壓滅火苗。
第八訣:發出信號,尋求救援。若所有逃生線路被大火封鎖,要立即退回室內,用打手電筒、揮舞衣物、呼叫等方式向外發送求救信號,引起救援人員的注意。
第九訣:熟悉環境,暗記出口。無論是居家,還是到酒店、商場、歌廳時,務必留心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及樓梯方位等,當大火燃起、濃煙密布時,便可以摸清道路,盡快逃離現場。
火災逃生術
1.盡可能蹲低身體,利用所剩餘的氧氣逃離火場。
2.盡可能向地面逃生,若樓梯已被火封鎖,則可利用繩索或被單連接起來,從窗口滑下地面逃生。
3.火災時可沿牆壁走,有樓梯的絕不使用電梯。
4.帶小孩逃離時,可利用被單將孩子綁在背上或是抱在胸前。
5.在主要逃生道上若有許多人擁擠,應另找別的逃生通道。
6.女性如穿高跟鞋時,應立即脫去或換鞋,以免逃生途中摔倒,延誤了逃生時機。
7.火災時切勿躲在屋角或床下以圖一時之安全,這樣可能葬身火海。應鎮靜並用濕毛巾捂住口鼻,盡快找尋逃生出口及方法。
家庭火災應急十要
一、初起火最易撲滅,在消防車未到前,如能集中全力搶救,常能化險為夷,轉危為安。
二、要早報警,報警愈早,損失愈小。牢記「119」火警電話。
三、要先救火,後搬運財物,片刻延誤,易成巨災。失火時,不宜先搶救財物,易被咽嗆窒息而死或失去逃生的時機。
四、要沉著冷靜,嚴守秩序,才能在火場中安全撤退。倘若爭先恐後,互相擁擠,阻塞通道,導致自相踐踏,會造成不應有的慘劇。
五、下樓通道被火封住,欲逃無路時,將被子單、檯布撕成布務,結成繩索,牢系窗檻,再用衣角護住手心,順繩滑下。
六、鄰室起火,萬勿開門,應跳入窗戶陽台,呼喊救援或用前法脫險。否則,熱氣濃煙,乘虛而入,使人窒息。
七、煙霧較濃時,不必驚慌,宜用膝、肘著地,匍匐前進,因為近地處往往殘留清新空氣。注意,呼吸要小而淺。
八、在非上樓不可的情況下,必須屏住呼吸上樓。因為濃煙上升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樓的速度是每秒3—5米,而人上樓的速度是每秒0.5米。
九、逃離時,要用濕毛巾掩住口鼻。也可用房內花瓶、水壺、金魚缸里的水打濕衣服、布類等掩住口鼻。帶嬰兒逃離時,可用濕布輕蒙在他的臉上,一手抱著他,一手著地抓行逃出。
十、逃離前必須先把有火房間的門關緊。特別是在住戶多的大樓及旅館里,採用這一措施,使火焰、濃煙禁錮在一個房間之內,不致迅速蔓延,能為本人和大家贏得寶貴時間。
發生火災時怎麼辦
發生火災時,同學們一定要保持鎮靜,量力而行。火災初起階段,一般是很小的一個火點,燃燒面積不大,產生的熱量不多。這時只要隨手用沙土、干土、浸濕的毛巾、棉被、麻袋等去覆蓋,就能使初起的火災熄滅。如果火熱較大,正在燃燒或可能蔓延,切勿試圖撲救,應該立刻逃離火場,打119火警電話,通知消防隊救火。
▲怎樣報火警
1、牢記火警電話119。沒有電話或沒有消防隊的地方,如農村和邊遠地區,可以打鑼敲鍾、吹哨、喊話,向四周報警,動員鄉鄰一齊來滅火。
2、報警時要講清著火單位、所在區(縣)、街道、胡同、門牌或鄉村地區。
3、說明什麼東西著火,火勢怎樣。
4、講清報警人姓名、電話號碼和住址。
5、報警後要安排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車,指引消防車去火場的道路。
6、遇有火災,不要圍觀。有的同學出於好奇,喜歡圍觀消防車,這既有礙於消防人員工作,也不利於同學們的安全。
7、不能亂打火警電話。假報火警是擾亂公共秩序、妨礙公共安全的違法行為。如發現有人假報火警,要加以制止。
▲中小學生為什麼不能參加直接滅火
為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和生命安全,國家明令禁止學校、機關和其它社會團體組織中小學生參加滅火。
同學們正處於成長發育時期,還不具備成年人的思維和體力,普遍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和經驗,遇到緊急情況,往往處理不當,發生傷亡事故。因此對廣大少年朋友來說,如發現火災,最重要的是盡快脫離危險,撤離火場。這樣做既可以保證自身安全,也為大人們滅火提供了方便,使他們可以集中精力滅火。從這一意義上來看,保護自身安全也是為滅火工作作了貢獻。
▲家庭中常用的滅火方法
發現家中起火,不要耽擱,要就地取材,及時撲滅。
1、液化石油氣因漏氣著火,可將毛巾或抹布淋濕蓋住火點,同時迅速關閉閥門。
2、如果油鍋著火,千萬不要用水撲救,更不能直接用手去端鍋。應該立即拿起鍋蓋蓋上油鍋或將切好的菜放入鍋內,鍋里的油水隔絕了空氣就會熄滅。
3、家用電器著火,要立即拉閘斷電,或拔下插銷,然後用毛毯或濕棉被捂蓋。切記不要用水撲救,因為水能導電,容易造成觸電傷人。
▲發現鄰居家著火怎麼辦
同學們如果發現鄰居家失火,千萬不要貿然闖入房內救火。正確的方法是:
1、通知其他鄰居或過往行人,請求撲救。
2、打火警電話報警。
3、協助成年人做一些輔助性救火工作,如引導消防車、運水及沙土等,但不要直接參與救火。
▲哪些東西可以用來滅火
1、水是家中最實用最簡單的滅火劑。若是紙張、木頭或布起火,可用它來撲滅。但如果是電器、汽油、酒精、食用油著火,則不要用水撲救。
2、沙土、淋濕的棉被、麻袋能滅火,掃帚、拖把、衣服、鍬、鎬也可作為滅火工具。關鍵在於快,不要給火蔓延的機會。
3、乾粉滅火器:適用於撲救油類、可燃氣體和電器設備火災。
4、泡沫滅火器:適用於撲救各種易燃液體和固體物質火災。
5、「二氧化碳」滅火器:適用於撲滅油類、帶電設備、精密儀器、儀表、文物、檔案等貴重物品的火災
火災徵兆,你能識別嗎
聞到燒焦的味道,沒在意發生了何事
即使是很小的火,燃燒物發出的味道也能傳到較遠的地方,尤其是現在常見的塑料、泡沫、海綿等化工製品。翻查多次群死群傷的特大火災案例,事前都有人聞到燒焦的味道,但往往沒有人覺察到火災的發生。1993年2月14日,唐山市林西百貨大樓發生特大火災,這場火首先從一樓商場的一個床墊堆放點燒起,但沒有人去通知二、三樓的店員和顧客。當二、三樓的人發現樓下起火時,逃生出口已被濃煙封鎖,80人在這場大火中喪生。一個逃出來的人回憶當時的情形時說,一開始就聞到塑料燒焦的糊味,很難聞,但沒有很在意。直到見到煙熏上來,跑去看個究竟,才知道發生了火災。因此,突然聞到燒焦東西的糊味,應引起警覺,這種糊味往往是塑料、海綿等化工製品燃燒的味道,相當刺鼻難聞,毒性很大。
有人喊"起火啦"以為是惡作劇,開玩笑
「狼來啦」的故事很多人從小就聽過,這個可悲的故事在今天仍不斷地重演。每個人都以為如果自己聽到"起火啦"就會馬上逃生,事實卻常常不是如此。例如,一幫人在一起總喜歡說說笑笑,或單位里的同事經常相互捉弄,一旦有人叫"起火啦",大家往往不相信,甚至認為"信以為真"的那個人是個笨蛋,這種現象並不是個別現象。緊張的工作中、疲累的困睡中、興高采烈的聚會中,突然聽到"起火啦",多敵人都不願相信。1993年11月19B,深圳致麗玩具廠發生火警,火勢開始並不是很烈,工人們正在車間里緊張地工作,外面有人叫"起火啦",大多數人一開始都沒反應,還有人責怪:"誰又在大驚小怪。"(這一責備足以令警覺的人不好意思)直到明火終於出現在面前,車間的人才知道發生了火災。這場大火最後奪去了81人的生命。
見到煙:仍然大惑不解,"哪來的?"
火災發生時,煙氣會向遠處蔓延。煙是最明顯的火災徵兆,看見煙,同時又意味著情況可能非常危險,但並不是所有人見到煙都能聯想起火災,而是大惑不解:哪來的這么多煙?1998年8月26日,常州市醫院發生的特大火災,火災初期醫院內很多人都見到煙,但並沒有及時疏散。多數人都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梢稍警覺的人跑去看個究竟。有的護士卻乾脆把房門一關,認為把煙擋在門外就沒事了,繼續幫病人打針服葯。直到後來發現原來是發生火災,才各施各法地逃生,最後共有14人在這場大火中喪生。
火災發生時,聞到燒焦東西的糊味是最為常見的徵兆,如果同時還發生停電,或聽到玻璃破碎聲,或有人叫"起火啦"等兩三種徵兆一齊出現,這時肯定已經發生了火警,應趕緊逃生。如果我們不懂及時覺察到危險,就可能導致被火魔吞噬的命運。
行駛中的車輛發生火災怎麼辦?
正確有效的方法是:首先要沉著冷靜,不能驚慌,盡量迅速把車輛停靠在路邊較為寬闊的地段,然後取出攜帶的滅火器材進行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