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烏龜身上有白色絮狀物是怎麼了
烏龜看起來無精打采,而且身上有白色絮狀物,到底怎麼啦?
烏龜看起來無精打采,而且身上有白色絮狀物,到底怎麼啦,一般來說,烏龜身上有白色絮狀物,是因為烏龜水質的不幹凈,從而感染了一些黴菌,用手無法弄下來,這就是水霉病,這是一種疾病是會影響烏龜的健康,所以這種情況是不能忽略的,一定要及時處理,將黴菌清理干凈的。
總結:烏龜看起來無精打采,而且身上有白色絮狀物,到底怎麼啦,一般來說,烏龜身上有白色絮狀物,是因為烏龜水質的不幹凈,從而感染了一些黴菌,用手無法弄下來,這就是水霉病,這是一種疾病是會影響烏龜的健康,所以這種情況是不能忽略的,一定要及時處理,將黴菌清理干凈的,不然會越來越嚴重。
2. 巴西龜四肢皮膚上都有白色膜那是什麼
有兩種可能,你家養龜水裡有沒有半透明的膜?第一蛻皮長大,這個期間多喂蝦和曬太陽第二腐皮用土黴素泡摸紅黴素干養,喂東西時放水裡
3. 小烏龜身上起白色絮狀物是什麼原因,怎麼治
小烏龜身上出現白色絮狀物時,可能是因為小烏龜正在蛻皮,這個時候需要幫小烏龜清理掉死皮,同時將它適當放在陽光下曬太陽。如果小烏龜的皮膚和背甲都出現白色絮狀物,且白色絮狀物比較牢固,用手戳不下去,則說明烏龜可能是因為水質污染而得了水霉病。
得了水霉病的小烏龜要單獨飼養,以免傳染給其它烏龜,之後要用高錳酸鉀溶液殺菌消毒,同時給患病的小烏龜餵食抗生素之類的葯物並更換水,過一段時間後,小烏龜就可以痊癒。
烏龜養殖要點
烏龜一年有二個時期:一是生長期,溫度15℃以上,大約在5-10月份,從烏龜開始進食到停止進食這個時期叫烏龜生長的時間。這段時間它需要曬太陽,所以前面講到塘的中央要亂石、土墩、綠地。這段時間換水要勤,一周換一次。
二是冬眠期,大約在11月份-翌年4月份,溫度在15℃以下,逐漸停止進食,就開始進入冬眠期了。冬眠時也不能離開水,否則就會失水生病而死。進入冬眠期塘溫不宜太高,0-5℃,這樣烏龜就不太活動,減少消耗體能。
如果溫度太高,烏龜一直在活動,大量消耗體能。這段時間烏龜也需要曬太陽,塘溫不能太低,冰凍時水可以加深點。換水可以盡可能少些,甚至不換。
4. 烏龜身上長了很多白色東西都是什麼
小烏龜身上長了白色的東西是腐皮病。
防疫:注意水質清潔,防止鱉互相撕咬是防止該病的主要措施。故在飼養過程中以及時分養,堅持每周用百萬分之二到百萬分之三的漂白粉全池潑灑。放養前用0.003%的氟哌酸對鱉池進行浸洗。
治療:發現病鱉因及時隔離治療。用0.001%的磺胺類葯或鏈黴素浸洗48小時,反復多次可治癒,治癒率達95%;亦可用龍膽紫塗抹患處,治癒率81%。
危害與流行:
因患腐皮病而死亡的鱉並不多,多數仍能長期生存,患部也能自然痊癒。
此病在我國有發生,有時與其他病並發,出現嚴重病情和損失。據1992年梅廣海報道,江蘇某縣在高密度囤養池,患並發症的鱉死亡高的可達20%,各種規格的鱉都會出現並發症,尤以0.45千克+-0.21千克的鱉感染最嚴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腐皮病
5. 巴西龜的身上有白色的膜狀物怎麼回事飄的水裡到處都是
那是龜水黴菌病
[病因]:龜長期生活在水中或陰暗潮濕處,對水質不適應,真菌侵染龜體表皮膚引起。
[診斷]:感染初期不見任何異常,繼而食慾減退、體質衰弱,或在冬眠中死亡。隨著病的發展,出現體表、頭、四肢、尾部產生灰白色斑,俗稱「生毛」,進而表皮形成腫脹、潰爛、壞死或脫落,很快死亡。
[預防]:在對龜的日常飼養管理中,應經常讓龜曬太陽,以抑制水黴菌滋生。
[治療]:
配置4%的食鹽水浸洗病龜10分鍾,並用高錳酸鉀溶液對飼養容器浸泡消毒。同時在投喂的食物中拌入適量的抗生素,提高龜的抵抗力。也可將龜在1%的奇黴素溶液中飼養一段時間,也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6. 烏龜四肢有白色的絮狀物是什麼
目前看正常的,絮狀是生長過程中,皮膚表面粘膜脫落或排泄物。
因為這樣看,小巴西挺精神,也沒有腐皮腐甲,多曬曬太陽。
如果是皮膚上出現白點那就要注意是否腐皮
7. 巴西龜身上有白色的膜
巴西龜的身上要是長出了一層白膜,應該是感染了水黴菌病,是因為巴西龜長期生活在水中,或者陰暗潮濕的地方導致的。要及時改善巴西龜的生活環境,每天都要曬一段時間的太陽。
在治療巴西龜水黴菌病的時候,可在投喂的食物中拌入適量的抗生素,提高龜的抵抗力,及時穩定病情。此外還要給龜箱進行消毒處理,以免巴西龜再次遭到感染。若是發現飼養的巴西龜患有水黴菌病,應及時將病龜單獨拿出來飼養,防止交叉感染,也要將其他健康的龜從水缸中拿出,以防水缸中的病菌侵襲其他龜。
巴西龜喂養注意事項
巴西龜有曬太陽的習性但又不久曬。室外養龜箱不能放在陽光長久直射的場所,必須的遮蔭設施。如果在室內養龜可在距龜箱30CM處安裝一紫外燈每天照射15---20分鍾。
注意箱內龜的逃逸,最好加網蓋,冬天水溫下降讓它冬眠,夏季可能的話,白天可將龜拿出去曬太陽,晚上收回。
保持水質清潔,經常換水。另外經常清理水底砂。避免細菌和害蟲繁殖。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巴西龜、網路-烏龜水黴菌病
8. 小烏龜頭上和腳上長了白色東西,怎麼回事
小烏龜長了白色的東西是得了水霉病。
龜長期生活在水中或陰暗潮濕處,對水質不適應,真菌侵染龜體表皮膚引起。最初時病龜食慾減退、焦躁不安,嚴重時龜的體質消瘦無力,不動不食,甚至死亡。
對已經患病的龜,可配置4%的食鹽水浸洗病龜10分鍾,並用高錳酸鉀溶液對飼養容器浸泡消毒。
感染初期不見任何異常,繼而食慾減退、體質衰弱,或在冬眠中死亡。水霉病多發生於龜的頭頸、四肢和尾部。菌絲為白色,柔軟,呈棉絮狀。
在投喂的食物中拌入適量的抗生素,提高龜的抵抗力。
中華花龜、巴西彩龜、納氏彩龜、錦龜易患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