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小烏龜身上起白色絮狀物是什麼原因,怎麼治
小烏龜身上起白色絮狀物是龜龜殼正在蛻皮,是很正常的現象,這表示巴西龜正在成長。一般不用治療。
1、龜龜每年都會象蛇一樣會脫皮及脫殼,但是當龜龜超過6歲的時候,就會開始減少脫殼,而只會增厚其龜體的殼。冬眠後手腳在水中有漂浮狀軟片,就是脫皮。
2、當主人發現巴西龜手腳中有漂浮狀軟片的時候,可以選擇使用軟牙刷幫忙刷去,注意切不可以不可用手撕。成長期的殼片會分不同部份隨意逐片脫落,脫下的殼約半片人類尾指甲到一片大姆指甲不等。
3、如果巴西龜有脫皮障礙,如鱗甲脫落不完全或不當。主人一定要及時為它治療,可以嘗試將它放置25-28°C水中浸泡幾個小時,然後用紗布金屬棉輕輕地擦。用甘油之類的軟化溶液泡軟滯留的皮後,用鑷子摘去眼罩,抓住滯留部分的邊緣,輕輕的從下層組織下撕下。
Ⅱ 巴西龜身上有白色絮狀物
巴西龜身體上有白色絮狀物是烏龜水霉病。
烏龜水霉病主要由水霉、綿黴菌引發。在日常飼養管理中,要經常讓龜曬太陽,以抑制水黴菌滋生,起到預防的作用。
病龜應隔離單獨飼養,並對原飼養容器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鍾以上進行消毒殺菌。其他未患病的龜應採取預防措施,投喂一些抗生素類葯物。平時保持龜舍清潔,不要投喂變質食物。
防治方法:
一是加強飼養管理,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養殖池水質要保持清新,池底忌硬而粗糙,應盡量避免龜體受撞傷或擦傷等機械損傷。
二是對受傷後的龜應立即抗菌消炎,加快傷口癒合,投喂抗生素。
三是用1%磺胺葯物軟膏塗抹病灶處,1~2分鍾後放入清水中漂洗去多餘葯物,再投入原池中飼養,3~4天後再重復用葯1次。四是用3%食鹽水和3%小蘇打液合劑浸泡龜體20~30分鍾,每天浸泡2~3次,直至痊癒。
Ⅲ 烏龜拉白色的便便怎麼回事
一般烏龜出現拉白色的糞便是有幾種原因的,如吃的東西又或者是因為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下面就具體講講是因為哪些原因。
Ⅳ 巴西龜拉的白色球狀便便是生什麼病了
考慮是腸胃炎引起的。
症狀:飼養中投喂不潔飼料特別是餵了腐敗變質的動物性飼料或水質嚴重惡化時易發生,是感染產氣單胞菌所致。一般發生於夏天。病龜精神不好,反應遲鈍,減食或拒食,腹部和腸內發炎充血。偶爾嘔吐,拉稀便或消化不全的食物。如不及時治療,易致死。要注意飼料新鮮,不喂變質飼料。
可對病龜後肢肌注氯黴素,每500克龜每天用氯黴素2萬國際單位,也可用氟哌酸0.2克拌入飼料投喂。對同時患有消化不良的龜,可加入消食妥或酵母片適量。一般用葯3一6天可治癒。如池內病龜多,最好同時每天每500克龜用土黴素0.5克拌飼料投飼,分早晚2次用,7天為1個療程。
Ⅳ 烏龜排泄出很多白色絮狀物怎麼辦啊,求助
巴西龜身體上有白色絮狀物是烏龜水霉病。 烏龜水霉病主要由水霉、綿黴菌引發。在日常飼養管理中,要經常讓龜曬太陽,以抑制水黴菌滋生,起到預防的作用。 病龜應隔離單獨飼養,並對原飼養容器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三0分鍾以上進行消毒殺菌。其他未患病的龜應採取預防措施,投喂一些抗生素類葯物。平時保持龜舍清潔,不要投喂變質食物。 防治方法: 一是加強飼養管理,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養殖池水質要保持清新,池底忌硬而粗糙,應盡量避免龜體受撞傷或擦傷等機械損傷。 二是對受傷後的龜應立即抗菌消炎,加快傷口癒合,投喂抗生素。 三是用一%磺胺葯物軟膏塗抹病灶處,一~二分鍾後放入清水中漂洗去多餘葯物,再投入原池中飼養,三~四天後再重復用葯一次。四是用三%食鹽水和三%小蘇打液合劑浸泡龜體二0~三0分鍾,每天浸泡二~三次,直至痊癒
Ⅵ 烏龜身上有白色絮狀物是怎麼了
烏龜看起來無精打采,而且身上有白色絮狀物,到底怎麼啦?
烏龜看起來無精打采,而且身上有白色絮狀物,到底怎麼啦,一般來說,烏龜身上有白色絮狀物,是因為烏龜水質的不幹凈,從而感染了一些黴菌,用手無法弄下來,這就是水霉病,這是一種疾病是會影響烏龜的健康,所以這種情況是不能忽略的,一定要及時處理,將黴菌清理干凈的。
總結:烏龜看起來無精打采,而且身上有白色絮狀物,到底怎麼啦,一般來說,烏龜身上有白色絮狀物,是因為烏龜水質的不幹凈,從而感染了一些黴菌,用手無法弄下來,這就是水霉病,這是一種疾病是會影響烏龜的健康,所以這種情況是不能忽略的,一定要及時處理,將黴菌清理干凈的,不然會越來越嚴重。
Ⅶ 巴西龜排泄出白色粘稠絮狀物正常嗎
不是很正常 消化系統出現點問題
不過不用擔心 他自己會好
(溫度26以上 35以下 烏龜的自我調節能力不錯)
你可以換下食物喂他(暫時) 例如水果
因為肉類不是很好消化
若那段時間溫度或天氣變化大都容易引起龜龜消化不好
而且肉類容易腐爛生細菌
還有就是龜也會著涼 著涼時會拉稀
基本上糞便不是團狀的,有惡臭,就是腸胃出了點問題
若要用葯,可用治療腸胃炎葯物,例如黃連素、氯黴素或其他人類治療腸胃炎的葯物 添加少量在飼料中餵食
如果是用玻璃缸飼養的 建議你在水裡放半邊鵝卵石,讓石頭露出水面,龜自己會選擇要泡水還是要曬背 也別太深 能過它的背就好
夏天水質容易壞 把食物放水裡容易污染環境 要勤換
我家的喂肉是切成肉末
水果是切一小塊給它自己咬
Ⅷ 巴西龜身體上有白色絮狀物是怎麼回事
巴西龜身體上有白色絮狀物是烏龜水霉病。
烏龜水霉病主要由水霉、綿黴菌引發。在日常飼養管理中,要經常讓龜曬太陽,以抑制水黴菌滋生,起到預防的作用。
病龜應隔離單獨飼養,並對原飼養容器用高錳酸鉀溶液浸泡30分鍾以上進行消毒殺菌。其他未患病的龜應採取預防措施,投喂一些抗生素類葯物。平時保持龜舍清潔,不要投喂變質食物。
防治方法:
一是加強飼養管理,在飼料中添加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養殖池水質要保持清新,池底忌硬而粗糙,應盡量避免龜體受撞傷或擦傷等機械損傷。
二是對受傷後的龜應立即抗菌消炎,加快傷口癒合,投喂抗生素。
三是用1%磺胺葯物軟膏塗抹病灶處,1~2分鍾後放入清水中漂洗去多餘葯物,再投入原池中飼養,3~4天後再重復用葯1次。四是用3%食鹽水和3%小蘇打液合劑浸泡龜體20~30分鍾,每天浸泡2~3次,直至痊癒。
Ⅸ 我家的小烏龜為什麼會拉白色的便便
烏龜拉白色的便便是腸胃炎。
推薦使用乳酸菌素幫他促進腸胃蠕動健胃消食還能保護下胃腸道菌,用量為人類的三分之一,這個葯葯性相對溫和毒性也小。
但是如果你龜龜腸胃炎惡化的話,喂黃連素—天一次一個星期為一治療療程。
關於葯量:6公分以下的是1/4。6—12公分的按小童葯量的1/3,12公分以上的按小童葯量的3/即可。
腸胃病先停食2天看看它能不能自行調整,2天後還拉白色便便就喂點土黴素加維B,素一點點就好。
餵食就喂新鮮的小塊的蝦肉,生的哦。生病時別喂肉,難消化的。
平時餵食也別喂太多,一般像它的頭部那樣大小份量的食物就夠了,吃多了難消化。
養殖技術
龜池建造:龜場新建應選在水源良好、環境安靜和交通便利的地方,龜池主體包括﹕龜池本身、食台、陸地、進排水系統、溢水口等,其中陸地主要用與龜休息的場所,在親龜池陸地部分用來建造產卵場。
龜池為磚砌水泥結構,池內面用水泥漿抹光,以防龜的皮膚被擦傷。一般為東西長、南北寬的長方形,也可建成圓形。大小因地制宜,深度50~80cm,最深處不要超過120cm。池周做成8~10cm的防逃返邊,又稱壓延。長方形池底設置成高低傾斜坡,圓形池底設置成鍋底形,便於排污。
食台1/3入水,2/3露出水面,與水面呈30°傾斜,實際上在水下部分又稱為引坡,水上部分為食台,如果是親龜池,食台的水上部分還有引導龜爬向產卵場的功能。
食台設置在龜池的北邊朝南向比較合理,食台的寬度為2m左右,長度為池邊長度的80%。產卵場寬2~3m,長與食台一致,場內填20~30cm深的細沙。產卵場上方搭防雨棚,有利於龜在下雨天產卵。
進排水管直徑至少10cm,以便加快進排水速度,同時有利於排凈污水,要注意是排水口須設在食台下面或附近,因為食台附近的污物最多,龜攝食後喜歡在食台附近排泄。溢水口設置在龜池牆壁上方最高水位處,便於排出有機懸浮物及暴雨季節泄洪。
龜池建成後要反復用清水浸泡,至少1周時間,去除鹼性。爾後用150ppm生石灰消毒,換新水後才可放養。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老虎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