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什麼時候淪為殖民地

巴西什麼時候淪為殖民地

發布時間:2022-06-24 20:38:44

❶ 巴西歷史的殖民地時代(1500-1822)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Pedro Álvares Cabral)到達巴西。隨後的三百年裡,葡萄牙人逐漸在此定居,一開始從事巴西紅木的採伐,後來逐漸擴展到淘金、甘蔗種植,逐步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之後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合並後,荷蘭人一度佔領巴西為己有(1624-1654年),但因為優秀的荷蘭總督約翰·毛里茨於1644年去職,葡萄牙就在1654年首次英荷戰爭後,重新奪取巴西。1693年巴西發現大金礦,成為世界黃金的主要出產地,因此讓葡萄牙國王極度富裕,建立王權強大的絕對君主制。
1808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一世攜王室貴族和政府遷往巴西,1821年歸國。這期間,巴西開始對英國開放貿易港口,並成為葡萄牙王國的一部分。

❷ 巴西獨立運動過程是怎樣的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爾無意中發現了巴西,從此巴西淪為葡萄牙的殖民地。幾百年的殖民統治使巴西人民受盡了苦難,土著印第安人、黑人奴隸和土生白人都對殖民統治不滿。18世紀末,在歐美資產階級革命的影響下,巴西人民也掀起了獨立運動。

1789年,半納斯吉拉斯省的一個曾做過牙科醫生的下級軍官希爾瓦·沙維爾組織了一個秘密革命組織,有30多人參加,多半是青年知識分子。他們密謀推翻葡萄牙的殖民統治,建立共和國,廢除工商業的壟斷和消滅奴隸制度。他們選定了內地的聖若昂·德雷伊為首都,設計了新生共和國的國旗。

密謀者曾派人去里約熱內盧、聖保羅等地開展革命活動。他們決定在殖民當局正式追收舊稅的當天發難,計劃首先擊潰總督衛隊,活捉總督巴巴塞納。但是,由於參與密謀的白人軍官雷伊斯告密,秘密組織遭到破壞,「拔牙者」希爾瓦·沙維爾於1789年4月被捕,1792年4月對日在里約熱內盧就義。他在法庭和刑場上大義凜然,表現了巴西人民英勇不屈的斗爭精神。

這次密謀雖然失敗了,但它標志著巴西獨立運動的開端。

❸ 巴西是哪個國家

巴西是南美洲的一個國家。
巴西聯邦共和國,簡稱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和中部。巴西是世界上種族融合最廣泛的國家之一,被人們稱為「人種的大熔爐」。
巴西原為印第安人居住地。16世紀初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建立巴西帝國,1889年推翻帝製成立共和國。1891年建立合眾國。1967年改為現國名。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的移民。

❹ 足球世界盃的強國,巴西曾經是哪個國家的殖民地

巴西曾經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抵達巴西。他將這片土地命名為「聖十字架」,並宣布歸葡萄牙所有。由於葡殖民者的掠奪是從砍伐巴西紅木開始的,「紅木」一詞逐漸代替了「聖十字架」,成為巴西國名,並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譯為「巴西」。

16世紀30年代,葡派遠征隊在巴建立殖民地。18世紀末19世紀初,巴西人民開展了反抗葡萄牙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1789年,在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蒂拉登特斯在米納斯吉拉斯領導反對殖民統治的密謀活動,揭開了獨立運動的序幕。

1822年9月7日巴西宣布完全脫離葡萄牙獨立,這一天被定為巴西獨立日。1822年12月1日,佩德羅加冕為皇帝,稱佩德羅一世,巴西成為立憲帝國。1825年,葡萄牙正式承認巴西獨立。

(4)巴西什麼時候淪為殖民地擴展閱讀:

葡萄牙對殖民地的經濟政策,同西班牙一樣是從宗主國的利益和重商主義的觀點出發,實行嚴格控制的。整個殖民統治時期,巴西的經濟,無論農業、工業、礦業和商業,在葡萄牙的壓抑和限制下,沒有得到正常的發展,而且一開始就走上了比西屬美洲地區更為明顯的單一產品制經濟的途徑。

在發現和征服初期,巴西主要出口一種稱為「巴西木」的貴重紅木,這種樹高15米,直徑1米,巴西國名即由此而來。由於這種紅木可以提煉出一種在當時被認為是十分貴重的紅色染料,所以在16世紀中葉以前,曾大量暢銷於歐洲。濫伐和運出這種紅木遂成為當時殖民者剝削巴西人民的主要手段。

農業方面:巴西的土地遼闊而富饒,自16世紀中葉開始,農業就逐漸發展起來。漁業、畜牧業和各種農作物,如煙草、棉花、靛藍、木薯、稻米、可可、玉米、咖啡及菜豆等,都有相當數量的增長。

但是,其中以糖業的發展最為重要。1548年,從馬溜羅來的猶太難民把甘蔗輸入巴西。從此以後,一直到17世紀末的百餘年間,製糖業成為巴西整個經濟的基礎。巴西的許多重要城市如巴伊亞、累西腓和阿里尼達等,都是因製糖業的興盛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

1576年,僅巴伊亞一地,即擁有47個製糖廠。1600年,巴西已有將近100個製糖廠專門為葡萄牙而生產。蔗糖已成為巴西的主要出口物資,他給葡萄牙王室、商人和糖場主帶來了巨大利潤。至17世紀,巴西更是歐洲市場上食糖的主要供應者。

❺ 巴西的介紹

一.巴西概況
巴西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 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面積8,547,403平方公里,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同除智利和厄瓜多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國家接壤。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連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7度,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度。
2000年人口1.69799億,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五位。城市人口佔81.25%,農村人口佔18.75%,平均壽命68.8歲,。白種人佔54.38%,黑白混血種人佔39.88%,黑種人佔5.21%,黃種人佔0.39%,印第安人約佔0.14%。印第安人是巴西土著民族,共有35萬人,分屬227個族,講175種不同的語言,生活在國家設立的561個印第安人保護區內。
巴西曾受葡萄牙統治,以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然而,巴西的葡萄牙語深受印地安及非洲語言的影響,甚至有些地名、動植物名稱,都是沿用非洲方言。所以,葡萄牙文字典在巴西不是很好用,因為葡萄牙語在巴西,已經和發源地有很大的差異。巴西人通常都聽得懂基本的西班牙語,至於英文,就不太普遍了。
國旗為綠色長方形中央為黃色菱形,菱形中央是咖啡色圓形。圓形為天球儀,白色綬帶上書以葡萄牙文「秩序與進步」。天球儀上有白色五色星,象徵國家的26個行政區。綠色和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徵森林,黃色象徵礦藏和資源。
國徽的中心圖案是五角星。五角星中央有兩個同心圓,小圓中央有五顆五角星,象徵南十字星座。大圓周圍有22顆五角星,象徵各州和聯邦區。外沿是咖啡葉和煙草葉構成的圓形。下方中央是一把劍。最下端是綬帶,書以葡萄牙文「巴西聯邦共和國1889年11月15日」。日期是共和國成立的日子。國花為毛蟹爪蘭。巴西獨立後的第一首國歌,是由頗有音樂才華的佩德羅一世親自創作的。在1822年9月7日宣告巴西獨立的當天,他創作了《啊祖國,啊皇帝,啊人民》的歌曲,並親自在當晚聖保羅的愛國集會上演唱,由合唱隊伴唱,這首歌成為巴西的第一首國歌。佩德羅一世退位後,里約熱內盧國立音樂學院的創辦者,著名音樂家弗朗西斯科•達席爾瓦譜寫出一首後來成為巴西國歌的歌曲。1909年著名詩人奧里索•杜克•埃斯特拉達重新填詞,經專家委員會審查,1922年被定為巴西國歌。國歌《聽伊皮蘭加的呼聲》回顧了1822年9月7日佩德羅一世在聖保羅郊外伊皮蘭加河畔發出「不獨立,毋寧死!」呼聲的情景,歌頌祖國獲得了獨立,充滿著巴西人民對祖國的愛戀之情。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抵達巴西。他將這片土地命名為「聖十字架」,並宣布歸葡萄牙所有。由於葡殖民者的掠奪是從砍伐巴西紅木開始的,「紅木」(Brasil)一詞逐漸代替了「聖十字架」,成為巴西國名,並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譯為「巴西」。16世紀30年代葡派遠征隊在巴建立殖民地,1549年任命總督。1807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遷往巴西。1820年葡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任攝政王。1822年9月7日宣布完全脫離葡萄牙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推翻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1964年巴軍人政變上台,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1985年3月軍政府還政於民。1989年11月15日,巴舉行了近30年來第一次全民直接選舉,費爾南多•科洛爾當選總統。1992年12月29日,科洛爾總統因涉嫌受賄被迫宣布辭職,副總統伊塔馬爾•佛朗哥即日接任總統。1994年10月3日,費爾南多•恩里克•卡多佐在全國大選中獲勝,1995年1月1日就任巴西第38任總統。1998年10月4日,卡多佐再次當選。1999年1月1日,卡就任巴第39任總統,任期至2002年12月31日。
巴歷史上曾有過幾次大的移民浪潮,僅1884至1962年間遷居巴西的移民即達497萬多人,主要來自葡萄牙、西班牙、義大利、德國、法國、波蘭和阿拉伯國家。黃種人多來自日本、朝鮮和中國。巴有130萬日本人,25萬華人,主要集中在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
全國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之下設市,全國共有5507個市,15萬人口以上的有79個,100萬以上的有12個(1999年)。各州的名稱如下:阿克里,阿拉戈亞斯,亞馬遜,阿馬帕,巴伊亞,塞阿臘,聖埃斯皮里托,戈亞斯,馬臘尼昂,馬托格羅索,南馬托格羅索,米納斯吉拉斯,巴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奧伊,北里約格朗德,南里約格朗德,里約熱內盧, 朗多尼亞, 羅賴馬, 聖卡塔林納,聖保羅,塞爾希培,托坎廷斯。
巴西擁有拉美最為完善的產業體系,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歷史上巴曾經一度是單一農業經濟國家,蔗糖、咖啡等為其主要經濟作物。20世紀初,巴西開始工業化進程。從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進口替代」經濟模式,並依靠大量舉借外債獲得了經濟騰飛,其中1967-1974年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1%,創造了「巴西奇跡」,並初步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其後近20年的時間里,巴一直為外債和通貨膨脹所困擾,經濟發展陷於停頓。1994年7月巴西推出「雷亞爾計劃」,成功控制了惡性通膨,使經濟出現了穩定增長。但財政和經常項目雙赤字問題卻日益嚴重,對外資依賴急劇加深。在東南亞和俄羅斯金融危機沖擊下,巴被迫於1999年初宣布採取浮動匯率制。雷亞爾兌美元大幅貶值。由於巴政府執行了嚴厲的財政調整措施,增收節支,巴經濟迅速走上恢復之路,2000年經濟增長達4.46%,通膨也基本得到了控制。2001年,受全球經濟不景氣、阿根廷經濟危機和國內電力危機影響,巴經濟增幅下降至2-2.5%左右。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0∶7。旗地為綠色,中間是一個黃色菱形,其四個頂點與旗邊的距離均相等。菱形中間是一個藍色天球儀,其上有一條拱形白帶。綠、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徵該國廣闊的叢林,黃色代表豐富的礦藏和資源。天球儀上的拱形白帶將球面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象徵南半球星空,其上大小不同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巴西的26個州和一個聯邦區。白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秩序和進步」。

國徽: 圖案中間突出一顆大五角星,象徵國家的獨立和團結。大五角星內的藍色圓面上有五個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圓環中有22個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聯邦區。大五角星周圍環繞著用咖啡葉和煙草葉編織的花環,背後豎立一把劍,劍柄在五角星下端。綬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巴西聯邦共和國」,「1889年11月15日」(共和國成立日)。

重要節日:獨立日:9月7日(1822年);國慶日:9月7日(1822年);印第安人日:4月19日;吉卜賽人日:5月24日。

國家政要: 總統盧拉·達席爾瓦 (Lula da Silva) ,2002年10月當選,2003年1月1日任職;2006年10月再次當選 ,2007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 。

自然地理:851.42萬平方公里(資料來源《巴西四月年鑒》),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鄰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國土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北部亞馬孫平原屬赤道氣候,年平均氣溫27-29℃。中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區平均氣溫16-19℃。

人口:1. 816億(2004年),佔世界人口的2.8%,居拉美首位。其中白種人佔54. 03%,黑白混血種人佔39. 94%,黑種人佔5. 39%,黃種人佔0.46%,印第安人約佔0. 16%。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71%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巴西「印第安人日」

首都: 巴西利亞(Brasilia) ,人口205.1萬人(2000年),融匯了世界古今建築藝術的精華,有「世界建築博覽會」之稱。城市建造在人工湖旁,以三權廣場為核心,形狀像一架頭朝東方的巨型飛機。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將巴西利亞城列為「人類文化財富」。

行政區劃:全國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全國共有5562個市。各州名稱如下:阿克里、阿拉戈斯、亞馬孫、阿馬帕、巴伊亞、塞阿拉、聖埃斯皮里圖、戈亞斯、馬拉尼昂、馬托格羅索、南馬托格羅索、米納斯吉拉斯、帕拉、帕拉伊巴、巴拉那、伯南布哥、皮奧伊、北里奧格蘭德、南里奧格蘭德、里約熱內盧、朗多尼亞、羅賴馬、聖卡塔琳、聖保羅、塞爾希培、托坎廷斯。

簡史:古代巴西為印地安人居住地。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卡布拉爾到達巴西。16世紀淪為葡萄牙殖民地。1807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王室逃到巴西後,巴西實際上成了葡的帝國中心。1821年葡王室遷回里斯本,王子佩德羅留巴西任攝政王。1822年9月7日獲得獨立,建立巴西帝國。1888年5月廢除奴隸制度。1889年11月15日豐塞卡將軍發動政變廢除帝制,成立共和國。1891年2月24日通過第一部共和國憲法,定國名為巴西合眾國。1960年將首都由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1964年3月31日,軍人政變上台,實行獨裁統治,1967年改國名為巴西聯邦共和國

政治:1988年10月5日頒布的新憲法規定,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取消總統直接頒布法令的權力。總統是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兼武裝部隊總司令。1994年和1997年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分別規定將總統任期縮短為四年,總統和各州、市長均可連選連任。國民議會由參議院和眾議院組成,行使立法權,為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主要職能是制定一切聯邦法律;確定和平時期武裝力量編制及兵力;制定全國和地區性的發展計劃;宣布大赦令;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批准總統和副總統出訪;批准或撤消總統簽署的臨時性法令、聯邦干預或戒嚴令;審查總統及政府行政開支;批准總統簽署國際條約;決定臨時遷都等。內閣為政府行政機構,內閣成員由總統任命。

❻ 巴西曾經是哪個國家的殖民地

巴西曾經是葡萄牙的殖民地。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抵達巴西。他將這片土地命名為「聖十字架」,並宣布歸葡萄牙所有。由於葡殖民者的掠奪是從砍伐巴西紅木開始的,「紅木」一詞逐漸代替了「聖十字架」,成為巴西國名,並沿用至今,其中文音譯為「巴西」。

16世紀30年代,葡派遠征隊在巴建立殖民地。18世紀末19世紀初,巴西人民開展了反抗葡萄牙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1789年,在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蒂拉登特斯在米納斯吉拉斯領導反對殖民統治的密謀活動,揭開了獨立運動的序幕。

1822年9月7日巴西宣布完全脫離葡萄牙獨立,這一天被定為巴西獨立日。1822年12月1日,佩德羅加冕為皇帝,稱佩德羅一世,巴西成為立憲帝國。1825年,葡萄牙正式承認巴西獨立。

(6)巴西什麼時候淪為殖民地擴展閱讀:

葡萄牙對殖民地的經濟政策,同西班牙一樣是從宗主國的利益和重商主義的觀點出發,實行嚴格控制的。整個殖民統治時期,巴西的經濟,無論農業、工業、礦業和商業,在葡萄牙的壓抑和限制下,沒有得到正常的發展,而且一開始就走上了比西屬美洲地區更為明顯的單一產品制經濟的途徑。

在發現和征服初期,巴西主要出口一種稱為「巴西木」的貴重紅木,這種樹高15米,直徑1米,巴西國名即由此而來。由於這種紅木可以提煉出一種在當時被認為是十分貴重的紅色染料,所以在16世紀中葉以前,曾大量暢銷於歐洲。濫伐和運出這種紅木遂成為當時殖民者剝削巴西人民的主要手段。

農業方面:巴西的土地遼闊而富饒,自16世紀中葉開始,農業就逐漸發展起來。漁業、畜牧業和各種農作物,如煙草、棉花、靛藍、木薯、稻米、可可、玉米、咖啡及菜豆等,都有相當數量的增長。

但是,其中以糖業的發展最為重要。1548年,從馬溜羅來的猶太難民把甘蔗輸入巴西。從此以後,一直到17世紀末的百餘年間,製糖業成為巴西整個經濟的基礎。巴西的許多重要城市如巴伊亞、累西腓和阿里尼達等,都是因製糖業的興盛而建立和發展起來的。

1576年,僅巴伊亞一地,即擁有47個製糖廠。1600年,巴西已有將近100個製糖廠專門為葡萄牙而生產。蔗糖已成為巴西的主要出口物資,他給葡萄牙王室、商人和糖場主帶來了巨大利潤。至17世紀,巴西更是歐洲市場上食糖的主要供應者。

閱讀全文

與巴西什麼時候淪為殖民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69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17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68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2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8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2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3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7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7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74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0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35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2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30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43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