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為什麼巴西東北部乾旱

為什麼巴西東北部乾旱

發布時間:2022-06-26 03:48:22

㈠ 求教地理:為什麼巴西高原東北一角,年平均降水量僅500毫米左右

巴西高原海拔相對較高,氣溫偏低,導致對流不像熱帶雨林地區那樣旺盛,因此降水也就不那麼多了,所以雖然地處赤道和10°S之間,但是形成的不是熱帶雨林氣候而是薩瓦納氣候,也就是說,巴西高原的海拔高成為其東北部與同緯度其他地區相比氣溫偏低降水偏少的根本原因。
薩瓦納氣候也稱熱帶草原氣候,氣候特點為全年高溫,依降水多少分為干濕兩季

㈡ 厄爾尼諾事件為什麼會導致巴西乾旱

厄爾尼諾暖流,太平洋一種反常的自然現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東部,自南向北流動著一股著名的秘魯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溫普遍升高,向西流動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強。恰逢此時,全球的氣壓帶和風帶向南移動,東北信風越過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稱地轉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轉成西北季風。西北季風不但削弱了秘魯西海岸的離岸風——東南信風,使秘魯寒流冷水上泛減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著水溫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魯寒流的水溫反常升高。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稱為「厄爾尼諾暖流」。

㈢ 巴西東部為什麼氣候

巴西全境大部份為熱帶氣候,亞馬孫平原為赤道多雨氣候,巴西高原為熱帶干濕季氣候,最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偶見霜雪。亞馬遜平原降水豐沛,東北部地區略為乾燥。熱帶氣候:巴西的大部分土地處於赤道線與南回歸線之間,只有佔全國面積五分之一的土地位於南回歸線之南,因而巴西的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根據氣候特點,巴西共分潮濕赤道帶、潮濕熱帶、半潮濕熱帶、半乾旱熱帶和潮濕亞熱帶五個氣候帶。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緩慢上升。然而亞馬孫流域,盡管處於赤道帶,但氣溫並不像人們相像的那樣高,平均溫度不超過27℃,最高氣溫不超過36℃。巴西利亞、聖保羅等高原城市平均氣溫僅19℃,氣候宜人。在南部亞熱帶地區,平均溫度在16℃—20℃,一些地勢高的地方平均溫度只有10℃,冬天有時還要下雪。不過巴西各地的濕度相當高,特別是在沿海地帶。年降雨量隨地區不同而有差異。在潮濕赤道帶的亞馬孫地區年降雨量最高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節。潮濕熱帶地區主要是在北里奧格蘭德到聖保羅州北部的沿海地區,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區從米納斯吉拉斯州、聖保羅州內地、南馬托格羅索州和馬托格羅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亞州、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內地,均屬半潮濕熱帶氣候,每年分旱季和濕季,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半乾旱熱帶在巴西東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於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於一段時期,全年大部分時間缺雨。南回歸線以南的巴西土地屬潮濕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與我國的季節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為冬季。

㈣ 巴西熱帶雨林環境問題

1.熱帶雨林的樹木生長很快,對促進光合作用起著重要作用。這些林木每年從空氣中攝取上百萬噸二氧化碳,有了雨林就可以保持大氣環境的平衡
2.砍伐和焚燒熱帶雨林加快了不凡,地球上生命多樣性的毀滅意味著破壞人們賴以生存的大氣。這是一種連鎖反應。

3.改善當地人民的生活條件,加大雨林所在地人民的教育,提高其素質,此外限制有污染的企業進入雨林;因地制宜,發展多種特色化經濟。

此外如果你對這個問題,還可以通過一下銜接獲取你要的信息:
http://www.people.com.cn/GB/huanbao/57/20011219/630312.html
http://2006fjnd.blog.163.com/blog/static/135629112007119102134613/
為了保護環境,更是讓我們廣大的網民更加了解,我在後面附上一部分內容:
亞馬遜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佔地球上熱帶雨林總面積的50%,達65O萬平方公里,其中有480萬平方公里在巴西境內。這里自然資源豐富,物種繁多,生態環境紛法復雜,生物多樣性保存完好,被稱為「生物科學家的天堂」。

然而,亞馬遜熱帶雨林卻並沒有因為它的富有而得到人類的厚愛。人們從16世紀起開始開發森林。1970年,巴西總統為了解決東北部的貧困問題,又做出了一個最可悲的決策:開發亞馬遜地區。這一決策使該地區每年約有8萬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遭到破壞,1969-1975年,巴西中西部和亞馬遜地區的森林被毀掉了11萬多平方公里,巴西的森林面積同400年前相比,整整減少了一半。

熱帶雨林的減少主要是由於燒荒耕作、過度採伐、過度放牧和森林火災等,其中燒荒耕作是首要原因,占整個熱帶森林減少面積的45%。在墾荒過程中,人們把重型拖拉機開進亞馬遜森林,把樹木砍倒,再放火焚燒。

熱帶雨林的減少不僅意味著森林資源的減少,而且意味著全球范圍內的環境惡化。因為森林具有涵養水源、調節氣候、消減污染及保持生物多樣性的功能。

熱帶雨林像一個巨大的吞吐機,每年吞噬全球排放的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又製造大量的氧氣,亞馬遜熱帶雨林由此被譽為「地球之肺」,如果亞馬遜的森林被砍伐殆盡,地球上維持人類生存的氧氣將減少1/3。

熱帶雨林又像一個巨大的抽水機,從土壤中吸取大量的水分,再通過蒸騰作用,把水分散發到空氣中。另外,森林土壤有良好的滲透性,能吸收和滯留大量的降水。亞馬遜熱帶雨林貯蓄的淡水佔地表淡水總量的23%。森林的過度砍伐會使土壤侵蝕、土質沙化,引起水土流失。巴西東北部的一些地區就因為毀掉了大片的森林而變成了巴西最乾旱、最貧窮的地方。在秘魯,由於森林木斷遭到破壞,1925-1980年間就爆發了4300次較大的泥石流,193次滑坡,直接死亡人數達4.6萬人。目前,每年仍有0.3萬平方公里土地的20厘米厚的表土被沖入大海。

除此之外,森林還是巨大的基因庫,地球上約1000萬個物種中,有200-400萬種都生存於熱帶、亞熱帶森林中。在亞馬遜河流域的僅O.08平方公里左右的取樣地塊上,就可以得到4.2萬個昆蟲種類,亞馬遜熱帶雨林中每平方公里不同種類的植物達12OO多種,地球上動植物的1/5都生長在這里。然而由於熱帶雨林的砍伐,那裡每天都至少消失一個物種。有人預測,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對皿年後,至少將有50-80萬種動植物種滅絕。雨林基因庫的喪失將成為人類最大的損失之一。

㈤ 2014巴西旱災氣候成因

2014年巴西嚴重乾旱是指2014年巴西遭遇了近5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導致該國境內最長的聖方濟河(Sao Francisco)主要源頭乾涸,影響河域生態系統。米蘭達指出,聖方濟河源頭乾涸,對河域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動態等,正產生質與量的變化。上游分支流形成的幾處主要水壩水位迅速下降,除河水質量惡化外,河流生物多樣性受影響,沿岸居民用水也受威脅。
巴西米納斯吉拉斯州西南的卡納斯特拉山國家公園是聖方濟河的發源地,河流全長2700公里,橫越米納斯吉拉斯、巴伊亞等6州及巴西利亞聯邦特區,最後流入大西洋。
聖方濟河域委員會主席米蘭達(Anivaldo Miranda)表示,河流源頭乾涸乃前所未有,主因可能是長期嚴重乾旱導致,情況堪憂,甚至已反映在水壩水位上,威脅河域的生物多樣性。
米蘭達指出,盡管聖方濟河源頭不是減少河域水量的決定因素,卻可做為「測溫器」,因為該地區的水庫水位可對聖方濟河域造成重大環境影響。
也因此,無論如何試圖扭轉氣候變化,當務之急是相關各方必須達成水資源協議,變更聖方濟河域的能源開采模式,因為相較於水力發電,巴西東北部乾旱地區約100萬平方公裡面積,更需要水資源解決灌溉、飲用問題。
今年巴西全國遭遇到近50年來最嚴重乾旱,除了南部外,其他地區的情況堪憂,許多城市供水吃緊,一連幾個月不定時停水,民眾苦不堪言。
南半球地區日前迎來立春,巴西氣象局預測氣溫應較往年同期偏高2至3攝氏度,10月開始雨量正常,但仍不足以解決水庫缺水問題。[1]

㈥ 巴西的氣候特點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亞馬遜河流域。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約佔全國面積60%,為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內布利納峰,海拔2994米。巴西大部分地區處於熱帶,北部為熱帶雨林氣候,中部為熱帶草原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8度,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度。巴西境內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河流數量多,長度長,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區。西南部有巴西的水利樞紐--伊泰普水電站。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㈦ 巴西東北部為什麼要乾旱

請問是地理題嗎,因為 巴西是世界上淡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國家之一,但水資源分布不均,很多地區都要靠天吃水。去年巴西就曾發生嚴重乾旱,導致1265個城市水資源告急。從去年底到現在,由於降水量不足,還有就是巴西西部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要說乾旱也只能是巴西東部,巴西東部雖然與西部同屬赤道地區但由於地形影響(巴西高原)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這種氣候的特點是干濕季節分明,每年11月-次年4月為乾季,有的年份會造成嚴重乾旱。
另外近年來的雨林破壞,臭氧層破壞,全球變暖氣候異常,環境污染等也加劇了巴西的乾旱程度。
希望能夠幫到你。

㈧ 巴西的地理環境怎樣

巴 西

自然地理:854.7萬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鄰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國土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北部亞馬孫平原屬赤道氣候,年平均氣溫27-29℃。中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區平均氣溫16-19℃。

㈨ 巴西為什麼乾旱那是熱帶雨林和草原氣候的

巴西境內並不是都乾旱,西部為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要說乾旱也只能是巴西東部,巴西東部雖然與西部同屬赤道地區但由於地形影響(巴西高原)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這種氣候的特點是干濕季節分明,每年11月-次年4月為乾季,有的年份會造成嚴重乾旱。
另外近年來的雨林破壞,臭氧層破壞,全球變暖氣候異常,環境污染等也加劇了巴西的乾旱程度。
希望能夠幫到你。

㈩ 巴西的氣候怎樣

巴西全境大部份為熱帶氣候,亞馬孫平原為赤道多雨氣候,巴西高原為熱帶干濕季氣候,最南部為亞熱帶濕潤氣候,偶見霜雪.亞馬遜平原降水豐沛,東北部地區略為乾燥.熱帶氣候:巴西的大部分土地處於赤道線與南回歸線之間,只有佔全國面積五分之一的土地位於南回歸線之南,因而巴西的氣候以熱帶氣候為主.根據氣候特點,巴西共分潮濕赤道帶、潮濕熱帶、半潮濕熱帶、半乾旱熱帶和潮濕亞熱帶五個氣候帶.平均氣溫從南向北緩慢上升.然而亞馬孫流域,盡管處於赤道帶,但氣溫並不像人們相像的那樣高,平均溫度不超過27℃,最高氣溫不超過36℃.巴西利亞、聖保羅等高原城市平均氣溫僅19℃,氣候宜人.在南部亞熱帶地區,平均溫度在16℃—20℃,一些地勢高的地方平均溫度只有10℃,冬天有時還要下雪.不過巴西各地的濕度相當高,特別是在沿海地帶.年降雨量隨地區不同而有差異.在潮濕赤道帶的亞馬孫地區年降雨量最高為1500毫米—2500毫米.只有8月—10月是少雨季節.潮濕熱帶地區主要是在北里奧格蘭德到聖保羅州北部的沿海地區,這里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巴西的大部分地區從米納斯吉拉斯州、聖保羅州內地、南馬托格羅索州和馬托格羅索州的南部,到巴伊亞州、馬拉尼昂州和塞阿拉州的內地,均屬半潮濕熱帶氣候,每年分旱季和濕季,年降雨量為1500毫米.半乾旱熱帶在巴西東北部,年降雨量一般低於1000毫米,而且多集中於一段時期,全年大部分時間缺雨.南回歸線以南的巴西土地屬潮濕亞熱帶氣候,年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巴西與我國的季節正好相反,9月22日—12月21日為春季,12月22日—3月21日為夏季,3月22日—6月21日為秋季,6月22日—9月21日為冬季.

閱讀全文

與為什麼巴西東北部乾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6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47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17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67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2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8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2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74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7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0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3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1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99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