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巴西的經濟
樓主您好!以下是巴西的經濟:
總量
巴西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1994年7月1日廢除原貨幣名稱克魯賽羅雷亞爾(廢除時1美元兌2750克魯賽羅雷亞爾),同時命名新貨幣名稱為雷亞爾(1美元兌1雷亞爾)。2009年4月5日匯率1美元兌2.2095雷亞爾。2009年GDP為15740.39億美元,2009年的人均GDP達到8220美元。
巴西經濟是一個自由市場經濟與出口導向型的經濟。 其國內生產總值超過1萬億美元,是世界第6大經濟體,美洲第2大經濟體。
若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話,其國內生產總值則達到1.8萬億美元,巴西在2011年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6大經濟體和美洲第2大經濟體。
工業
巴西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巴西的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鋼鐵巴西是南美鋼鐵大國,為世界第六大產鋼國,鋼材出口達1200萬噸,佔全國鋼材總量的54%。也是拉美第一、世界第九大汽車生產國。
農牧業
巴西的農牧業發達,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橘、玉米、雞肉、牛肉、煙草、大豆的主要生產國。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巴西又是世界最大的蔗糖生產和出口國、第二大大豆生產和出口國、第三大玉米生產國。全國可耕地面積約4億公頃,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糧倉」。2011年巴西轉基因農作物種植面積相比2010年增加了20%,全國用於耕種轉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土地面積達到3030萬公頃。巴西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已連續四年呈現兩位數的同比增幅,增長率位居全球第一;該國的轉基因作物面積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依託農業優勢,巴西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綠色能源研發,從甘蔗、大豆、油棕櫚等作物中提煉燃料,成為世界綠色能源發展的典範。巴西不僅是世界生物燃料生產和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全國范圍內不供應純汽油的國家。巴西消費的燃料中有46%是乙醇等可再生能源,高於全球13%的平均水平。
運輸業
巴西公路運輸佔全國運輸總量的70%,鐵路佔17%,水路不足10%。公路總長150萬千米,鐵路總長3.03萬千米。主要港口有維多利亞、桑多斯、里約熱內盧等。全國有3家航空公司。主要貿易對象為美國、歐共體、日本、中東及拉美鄰國。主要進口石油、化工原料、光學儀器、小麥等。出口鋼材、交通運輸設備、鐵礦砂、紙漿、皮鞋、咖啡、糖、大豆、橙汁等。巴西以咖啡質優、味濃而馳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
投資指南
巴西投資環境的有利條件包括:
(1)巴西地域廣闊,資源豐富,經濟規模和市場規模居拉美第一,且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2)能源豐富,年發電能力為7500萬千瓦,其中水力發電佔84%,風力發電潛力巨大,石油儲量豐富,已探明石油儲量為142.5億桶。2007年以來,在巴西東南沿海相繼發現大型油氣田,預計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
(3)銀行資本平均回報率高達20%;
(4)巴西對所有在巴境內的外國獨資或合資企業實行國民待遇。外資在巴西境內投資無需事先經政府批准,只要通過巴西有權經營外匯業務的銀行將外匯匯進巴西,即可在巴西投資建廠或並購巴西企業。對外資企業的利潤支配及匯出限制較少;
(5)政治風險比較低,巴西經濟基礎穩固,經濟政策成熟,且得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可;(6)為保持經濟持續增長,巴西將在2011-2014年期間實施第二期加速經濟增長計劃,預計投資總額高達1.59萬億雷亞爾(1雷亞爾≈0.50美元),資金需求量大;
(7)巴西人口眾多,並具有不同層次的消費水平和習慣,內需較大;
(8)巴西各州有權制定有利於地方發展和引進外資的鼓勵政策,給外資企業一定的減免地方稅收政策;
(9)民眾能夠接受不同習俗的外國人,並能友好相處,排外性小。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② 想辦理巴西投資移民,具體費用多少啊
好像是有幾種投資方式吧,一種20萬美元就可以了,一種是在當地購買一套35萬美元以上的房子就可以直接拿護照。具體你可以咨詢下喬申出國的移民顧問們,專門辦理的還是懂的多一些。
③ 巴西政府投入882億雷亞爾應對疫情,對巴西經濟有何影響
巴西政府投入八百八十二億雷亞爾應對疫情,對巴西經濟有何影響?新冠狀病毒疫情加劇之後,各個國家的政府都開始投入大量資金,希望能夠拯救危局,巴西投入對於經濟來說,有幾個方面的影響:
三、巴西的中小企業資金會遇到困難,巴西經濟收入大大減少:
巴西的中小企業發展還算不錯,可是中小企業本身實力就不強,現在遇到巴西政府大筆資金投入抗疫,中小企業估計很難維持,因此對巴西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④ 巴西開發亞馬孫平原的雨林區的狀況和結果如何對此你有何良策
北部地區的開發,除了建立瑪瑙斯自由貿易區外,還因地制宜發展采礦業。大型鐵礦由國有公司開采,同時修建了通往出海口的公路,從而帶動了該地區的經濟發展。中西部地區在政府遷都巴西利亞後,仍然以發展農業為主,特別強調以先進農業技術推動高新農業的發展。1973年,巴西建立了隸屬農業部的農牧業研究機構———巴西農牧業研究公司。截至1996年,該公司已經研究出8000餘項成果並得到推廣,使巴西農業在很短的時間內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就。
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看看巴西大規模開發亞馬孫地區的利弊。亞馬孫平原位於巴西北部,其森林覆蓋率為70%,樹種多達4000餘種,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該地區不僅農業資源豐富多樣,而且礦產、水力資源雄厚;這里有世界儲量最大的高品位鋁土礦和鐵礦等。亞馬孫地區雖是巴西開發最早的地區,但其自然優勢和天然資源一直未被充分認識和有效利用,所以,至今是巴西最不發達的經濟區。其面積佔全國的42%,人口僅4%,國民收入佔全國的2%。
開發亞馬孫地區的成功之處表現在:1.亞馬孫公路網通過庫亞巴和巴西利亞與國家經濟重心東南部及南部公路網聯成一體,有利於北方經濟開發和對外聯系,並吸引大批移民到新墾區,對鞏固北部邊陲有戰略意義。2.增加了穀物生產。如北部羅賴馬地區也有望成為農業開發的重點地區和重要的稻米產地。3.政府依靠瑪瑙斯自由貿易區的工業發展及本區鐵、鋁土、錳、黃金等礦產資源開發,抵償沉重的外債。4.亞馬孫地區巨大水能和森林的開發,為北方經濟發展及鋼鐵生產提供了重要能源。
但是,開發所造成的損失和不利影響更為嚴重,其主要表現是:
大片砍伐森林,開辟養牛牧場,得不償失。據統計,1965年~1979年,巴西政府投資4億美元,資助187個牧場,結果毀掉價值77億美元的木材,每年畜產品所得僅2500萬美元。此外,農墾開發導致大規模森林被破壞。據統計,近二三十年間,被砍伐和破壞的森林至少佔其森林總面積的5%,並以每年1000公頃的速度減少。森林破壞,植被減少,造成水土流失,河流泛濫,河床淤積,甚至還可能引起局部氣候變化。東海岸巴拉那州是傳統的咖啡產區,近年霜害屢次發生,迫使咖啡園北移5個緯度至無霜區的米納斯吉拉斯州,可是,1979年霜害也隨之而來。此外,亞馬孫雨林面積究竟減少了多少,雖各說不一,但重要的是砍伐速度卻日益增長。如按1973年~1974年的速度,整個亞馬孫雨林在35年內將喪失殆盡。雨林面積的減少被視為80年代世界最大的生態問題,這是不可逆轉的世紀性過失。
修築公路實際效益不大。從長遠考慮,亞馬孫地區經濟如以礦業和林業為基礎,則大規模公路建設並非是邊遠地區礦業和森林開發的必要條件,長途運輸礦石和木材,鐵路和河運遠遠比公路運輸更經濟。因為,巴西是缺油國家,石油消費量80%靠進口,況且亞馬孫公路網大部分為土路,在常年多暴雨、路面養護不善的情況下,雨季全然不能通車。再者,在空曠邊陲修建公路雖然有利於軍事巡視,但實際軍事安全的增強與移民屯墾分不開,這也是農墾移民失敗的重要原因。
毀林開荒發展耕作業和牧業,並未取得農業移民定居的目的。將人口眾多、貧困的東北部與人煙稀少、經濟尚處於「空白」待開發狀況的亞馬孫地區相聯合,必然是困難重重,開發緩慢。事實證明,那些從乾旱區到濕熱區開發農業的移民,遇到的氣候濕熱、病蟲害、草荒土地開荒後肥力減退和農作物產量大幅度下降等一系列難題,遠比在故土解決吃飯問題難上加難。
可以說,亞馬孫地區農業開發弊多利少,所確定的目標基本上沒達到,相反對社會、經濟、生態等多方面產生不良後果。究其失敗的原因,首先是開發計劃倉促上馬,對開發原則、步驟和措施未經周密調查研究,缺乏技術經濟論證;其次是對地區開發方向缺乏長遠、全局觀點;第三是熱帶資源的開發利用,迄今尚缺乏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
⑤ 巴西經濟狀況
巴西綜合實力居拉美地區首位,經濟結構接近發達國家水平,服務業產值和就業人口長期保持50%以上。1967-1974年,巴西經濟創造了年平均增長10.1%的「巴西奇跡」。20世紀80年代受高通貨膨脹困擾,經濟出現停滯甚至嚴重衰退。從90年代開始,巴西向外向型經濟模式轉軌。盧拉政府上台後,採取穩健的經濟政策,金融形勢趨於穩定,外資流入加大,生產恢復增長,就業崗位增加,經濟實現強勁復甦。
(一)2005年經濟形勢
2005年,受石油漲價、國內需求增長乏力、政府繼續執行貨幣緊縮政策、投資不足以及農業減產等因素影響,巴西經濟雖繼續保持增長,但速度有所放慢。全年GDP增長率為2.3%,比上年低2.6個百分點,也低於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以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國內通貨膨脹基本得到控制,財政狀況繼續得到改善,有利的國際環境為巴西對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機會,外匯儲備的增加為提前償還外債創造了條件。
受乾旱和雨量分布不均的影響,2005年巴西農牧業產值僅增長0.8%,而上年增長率達5.3%。南部農業主要產區減產5.51%,全國主要作物總產量為1.13億噸,比上年減產658萬噸。總收獲面積為4760.4萬公頃,同比減少0.58%。預計2006年巴西農作物的種植面積為4693萬公頃,比2005年減少4.68%;產量為1.28億噸,同比增長13.22%。
巴西工業保持連續6年增長勢頭,但受高利率政策的抑制,2005年產值僅增長2.5%,低於上年6.2%的水平。其中,加工業和建築業增長率均為1.3%,大大低於上年水平,公共工程部門增長3.6%,採掘業增長最快,達10.9%。
巴西服務業2005年增長率為2%,比上年少1.3個百分點。其中運輸業、金融業和通信業的增長率均比上年放慢,只有租賃業和政府機構服務業產值增長率比上年稍高。
2005年巴西公共部門(包括聯邦、州、市三級政府和國有企業)的初級財政盈餘(不包括償還債務和利息的收支差額)累計達935.04億雷亞爾(合374.6億美元),佔GDP的4.84%,比預期目標高0.59個百分點。聯邦政府、州和市級政府以及國有企業完成的比例分別佔2.88%、1.10%和0.85%。雖然2005年累計實現初級財政盈餘935.04億雷亞爾,但同期累計支付的債務和利息高達1571.45億雷亞爾(合629.6億美元,佔GDP的8.13%),因此中央政府最終的財政結果是賬面赤字634.41億雷亞爾(合254.2億美元),佔GDP的3.29%。
截至2005年12月30日,巴西外匯儲備余額為538億美元,比11月底減少105億美元,主要原因是12月21日和22日分兩次提前還清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全部貸款(154.4億美元)。2005年巴西累計吸引外資151.93億美元,比上年(181.66億美元)下降16.4%。
受石油價格上漲影響,2005年巴西城市交通、電力、通信等價格上漲,但由於美元對巴西貨幣雷亞爾貶值,進口商品和進口農業生產物資價格下跌,彌補了因農業歉收5.5%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全年通貨膨脹率為5.69%,略超過預定目標(5.1%)。
2005年,巴西新增正式就業人數125.4萬人,比上年有所減少,但遠高於2003年64.5萬人的水平,為1992年以來創造就業機會最多的第二個年份。巴西勞動部預測,盧拉政府4年執政期滿時,新增正式就業人數可達500萬人,超過上屆政府創造的就業人數(181.5萬人)一倍多。與此同時,2005年平均失業率也從前兩年的兩位數字降到9.8%。
(二)2006年展望
2006年影響巴西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將與2005年大致一樣,國際環境的變化至關重要,特別是國際市場初級產品價格的漲跌,將影響巴西鐵礦砂、大豆等產品的出口。農業生產將直接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匯率變化也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2005年巴西貨幣雷亞爾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14.3%,雷亞爾持續升值勢必影響巴西的出口。
總體來看,2006年巴西經濟可望稍好於2005年。據預測,2006年巴西GDP增長率可望達到4.5%。
⑥ 巴西的經濟和足球
巴西主要經濟數據
人口: 1.84億,人口密度:19.95人/平方公里。勞動力9280萬,勞工人均月收入733雷亞爾。
教育:2005年基礎教育注冊人數2456萬人,全國各類學校:20.7萬所,其中聯邦學校208所,州立學校3.37萬所,市立學校13.78萬所,私立學校3.55萬所;15歲以上人口文盲率佔11.2%。
衛生:兒童(1歲以下)死亡率2.66%,人口出生率1.95%。
GDP :2004年為1.7666萬億雷亞爾,2005年為1.8072萬億雷亞爾,相當於7970億美元(2004年為6047.1億美元),增長2.3%,其中農業增長0.8%,工業增長2.5%,服務業增長2.0%。
人均GDP:2001年為2961美元,2002年2630美元,2003年2789美元,2004年3330美元,2005年約為4350美元。
外貿: 外貿總額1918.6億美元,比2004年的1593.1億美元增長20.43%,其中出口1183.08億美元,增長22.63 %,進口735.5億美元,增長17.05%,順差447.57億美元。
出口主要國家:出口美國224.72億美元,出口阿根廷99.15億美元,出口中國68.34億美元,出口荷蘭52.83億美元,出口德國50.24億美元。
主要供貨市場:從美國進口126.64億美元,從阿根廷進口62.39億美元,從德國進口61.44億美元,從中國進口53.53億美元,從日本進口34.07億美元。
主要出口企業(前5家):石油公司(75.85億美元),淡水河谷公司(48.17億美元)、巴西飛機公司(32.66億美元),Bunge聯合食品集團公司(21.93億美元)、Volkswagen巴西汽車公司(21.36億美元)。
主要進口企業(前5家):石油公司(81.77億美元)、Alberto Pasqualini集團公司(18.38億美元)、巴西飛機公司(17.37億美元)、摩托羅拉工業公司(15.23億美元)、南方石油化工公司(15.23億美元)。
外匯儲備:2005年為539.77億美元,2004年為529.35億美元。 截止2006年8月中旬,巴西外匯儲備為701.88億美元。
財政盈餘:2006年上半年,巴西公共部門的初級財政盈餘的累計總額為571.54億雷亞爾,占同期GDP的5.77%。 巴西政府制訂的本年度初級財政盈餘目標是890億雷亞爾,佔全年GDP比重的4.25%。
外債:截至2006年7月份,為1565億美元。其中短期外債165億美元,中長期外債1400億美元;另外截止2006年上半年,巴西聯邦主權外債余額為632.84億美元 。
國債:截至2006年6月,巴西公債余額10,240億雷亞爾,佔2006年上半年GDP比例的50.3%。
外國直接投資:2006年1-7月份,吸引外資89.73億美元,2005年151.93億美元。2004年為181.66億美元,2003年為101.4億美元。
消費物價指數(通膨):5.69%,2004年為7.6%。 2006年上半年的累計通膨率為1.54%。
失業率:2004年:11.5%,2005年9.8%。2006年上半年巴西的平均失業率為10.1%。
全國收入分配情況:
全國分階層收入情況(城市) 共計1.2386億人
收入1500雷亞爾/月及以下 7141.8萬人
1500-3000雷亞爾/月 694.9萬人
3000-6000雷亞爾/月 290.9萬人
6000雷亞爾/月以上 109.4萬人
無收入人群 4149.2萬人
全國分階層收入情況(農村) 共計2432.55萬人
收入1500雷亞爾/月及以下 1415.5萬人
1500-3000雷亞爾/月 35.05萬人
3000-6000雷亞爾/月 10.7萬人
6000雷亞爾/月以上 3.5萬人
無收入人群 967.8萬人
其他:3581萬人
工農業生產:
2005年種植面積4900萬公頃,糧食總產1.1389億噸。
牛存欄數2.05億頭,棉花:238.9萬噸,可可21.4萬噸、咖啡217.7萬噸,甘蔗4.19億噸,煙葉88.5萬噸,玉米3473.6萬噸,大豆5109萬噸,小麥509萬噸。
水泥生產:2004年:3441萬噸,2005年3664.9萬噸。
粗鋼產量:2004年3293.2萬噸,2005 年3163.1萬噸,下降3.95%。
生鐵產量2004年3459萬噸,2005年3411.5萬噸,比上年減少1.37%。
板鋼產量2004年2336萬噸,2005年2257萬噸。減少3.36%。
石油日產量:2004年150.2萬桶,2005年169.1萬桶,增長12.59%,2006年 4月180萬桶。
汽車生產量: 2004年211.16萬輛,2005年243.5萬輛,增長10.11%。國內銷售162.6萬輛,出口80.4萬輛。
商品流通和服務稅:2005年全國徵收總額1544億雷亞爾,其中聖保羅徵收510億雷亞爾,佔全國徵收總額的33.03%,里約徵收132.9億雷亞爾,佔全國徵收總額的8.61%。
旅遊:2003年413.28萬人。2004年來巴西旅遊人數479.37萬人。
基礎設施:公路總長:172.49萬公里,機場66個。
環保:國際級森林66個,聯邦保護區5000萬公頃,生物保護區26個。
⑦ 巴西政府啟動住房保障計劃,這意味著什麼
旨在降低購房貸款利率和緩解住房短缺問題。政府預計到2024年,將新建35萬套住房,約160萬低收入家庭將從中受益。 當地時間8月25日,巴西總統博索納羅正式啟動名為“黃綠房子”的住房保障計劃,以取代2009年前總統盧拉創建的“我的生活我的家”計劃。
巴西作為世界上冠狀病毒大流行的震中地區之一,不僅吸引了國外開發的疫苗研究工作,而且也吸引了針對該疾病葯物開發的國際性研究。即面對大量感染和死亡病例,外國研究人員和跨國制葯公司在巴西開發工作和業務的興趣正日益增長,也將巴西患者納入其臨床試驗中。
⑧ 巴西歡迎中國投資其基礎設施嗎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與巴西的商業關系正步入新階段,今年6月,當時中巴兩國正式啟動200億美金規模的投資基金,中國出資75%,巴西出資25%,目前雙方正在研究確定支援對象范圍。
在某種意義上,中國正在扮演白衣騎士的角色,受經濟衰退和2012年巴西政府措施(要求企業必須下調電費價格才能續簽與政府的30年合同)拖累,一些巴西電力公司的債務正在攀升至不可持續的水平。
希望中國的援助可以促進巴西經濟的增長!
⑨ 移民巴西真的是投資15萬巴幣那麼簡單嗎
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這只是費用。按照我們經驗,去巴西還不如去泰國,還不用那麼多錢,來回還方便
⑩ 在巴西吃一頓普通的飯要多少錢
巴西的大眾餐廳,讓貧困老百姓只花一塊錢就能吃到一頓物美價廉的午餐,而六歲以下兒童可免費就餐
近年來,為縮小貧富差距、改善低收入民眾生活,巴西政府採取了多項社會福利措施,其中之一就是在城市投資開辦大眾餐廳,讓貧困老百姓只花一塊錢、六歲以下的兒童不花錢就能吃到一頓由專業營養師配製的營養均衡、干凈衛生的午餐。近日走訪了位於里約熱內盧州巴哈曼薩市的大眾餐廳。
價格低廉 管理嚴格
餐廳老闆馬賽羅介紹說,餐廳是州政府出資建設的,餐廳的灶具、餐具、冷庫和桌椅等所有設備都是州政府免費提供的。他通過州政府的招標承包經營這家餐廳。他既不用交租金,還可以免費使用餐廳的所有設備,只負擔餐廳建築和設備的日常維護費用,但是必須按合同規定保質保量地供應午餐,餐廳員工也必須享有政府規定的各種勞工權利和福利。
按照州政府與承包企業的合同規定,餐廳每天提供1500份午餐。就餐者交1雷亞爾(約合3.7元人民幣),不足部分由政府補貼;6歲以下的兒童免費就餐,費用全部由政府補貼。在其它餐廳這樣一份午餐要賣6~7雷亞爾。
這家餐廳有45名工作人員,其中有兩名專業營養師和三名保安。老闆說,雖然每份午餐價格很低,但是由於數量多,而且比較固定,不用繳稅,企業還有盈利。他主要通過批量采購、減少浪費和節約水電開支降低成本,提高利潤率。
為了辦好餐廳,防止承包者過分追求利潤、經營不善或不注意食品營養和衛生,州政府在餐廳派駐一名監察員和一名營養師。州政府派駐這家餐廳的營養師瓦內莎還是食品安全和衛生專業畢業的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