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2011年美洲杯,巴西那四個人點球連續踢飛了
埃拉諾、蒂亞戈·席爾瓦、安德雷·桑托斯和弗雷德
B. 為什麼罰點球
單屆進球最多的是方丹,十三球,總數最多的是羅納爾多,十五球,看來哥們是個足球迷,下面再跟你分享下我的私藏呵呵 世界盃記錄大全: 年齡最大的世界冠軍:迪諾.佐夫(義大利)40歲 年齡最小的世界冠軍:貝利(巴西)17歲 年齡最大的參賽球員:羅傑.米拉(喀麥隆)42歲零39天 年齡最小的參賽球員:諾曼.懷特塞德(北愛爾蘭)17歲零42天 年齡最大的進球球員:羅傑.米拉(喀麥隆)42歲零39天 年齡最小的進球球員:貝利(巴西)17歲239天 第一個進球:勞倫特(法國).1930.法國-烏拉圭 第一個點球:羅薩斯(墨西哥).1930.阿根廷-墨西哥 第一個烏龍球:馬努埃爾.羅薩斯(墨西哥)1930.墨西哥-智利 第一個帽子戲法:斯塔比萊(阿根廷)1930.阿根廷-墨西哥 最短時間帽子戲法:基斯(匈牙利)1982.匈牙利-薩爾瓦多 第一位被罰出場球員:加林多(秘魯)1930秘魯-羅馬尼亞 第一位被罰出場守門員:帕格利烏卡(義大利)1994義大利-挪威 第一張黃牌:洛普切夫(蘇聯).1970. 第一張紅牌:卡士澤(智利).1974.智利-西德 進球最少的最佳射手:內耶德利安(捷克斯洛伐克)1934 最快被罰出場球員:何塞?巴蒂斯塔(烏拉圭)1986烏拉圭-蘇格蘭56秒 比分最懸殊的比賽:1982.匈牙利-薩爾瓦多10:1 單場進球最多紀錄:1954.奧地利7-5瑞士 最快進球紀錄:2002.哈坎-蘇克.土耳其-韓國.11秒 替補上場最快進球紀錄:莫拉雷斯(烏拉圭).2002.烏拉圭-塞內加爾.17秒 單屆進球最多國家:1954.匈牙利.27球 連續4屆進球者:貝利(58年6球.62年1球.66年1球.70年4球)賽爾勒(58年1球.62年2球.66年2球.70年3球) 單屆世界盃進球最多射手:方丹(法國).13球.1958 單屆世界盃頭槌進球最多射手:克洛斯.5球.2002 世界盃進球最多球員:穆勒(德國).14球.70年-10球.74年-4球 世界盃最多丟球門將:代亞耶亞(沙特).25球.94年6個.98年8個.02年12個 單場比賽進球最多者:薩連科.5球.94年.俄羅斯--喀麥隆6:1 單場比賽紅黃牌最多:2002年.德國-喀麥隆.16張 比賽場次最多球員:馬特烏斯(德國).5屆25場.共2048分鍾 最長不失球記錄:曾加(義大利).90年.5場比賽共518分鍾不失球 被犯規次數最多選手:馬拉多納(阿根廷).53次.90年 希望能夠幫到你!
C. 02年世界盃,巴西到底為何會選擇小羅罰那個任意球呢
因為在那場比賽中,這個罰球的位置太靠右了,這個球直接射進門的希望是非常渺茫的。這也是巴西隊教練在現場想出來的一個戰略,他讓小羅罰任意球,然後再讓大羅和卡洛斯在對手的守門前准備搶點球,其實巴西隊為了這個球做好了充分的准備,可以說用萬無一失這個詞來形容。
這次事件發生在2002年足球世界盃巴西與英格蘭隊的比賽當中,英格蘭隊一直是巴西隊最大的競爭對手,如果說這場比賽成就了足球小將小羅的話,那也在一定程度上羞辱人英格蘭足球隊,他們打破腦袋也不會想到自己會輸給一個剛出茅廬的毛頭小子。
D. 94年巴喬罰丟的那個點球是在什麼情況下
那時最後一球了,如果巴喬罰進了,那麼點球巴西和義大利打平
可惜···,巴西就那樣奪冠了
我們更該記住的是他一路率領義大利隊殺進決賽!當時的義大利的狀態很不好!能進決賽很幸運也很驚險!巴喬無數次的挽救了義大利,把它從懸崖邊拖進了決賽!當時的義大利球迷已經把巴喬當神了!教練薩基也快把巴喬當成自己的救命爹了!
可最後戲劇性的是最後決賽點球大戰最後一個出場卻一腳踢飛了所有義大利人的夢想……
從此巴喬開始不順了,開始郁悶了!教練薩基也像變了一個人是的開始排斥他了,96年歐洲杯甚至沒帶他去……結果小組賽義大利就被淘汰了……
大喜大悲,大起大落,巴喬的一生簡直就是對人生的最好的詮釋!巴喬,我最欣賞的用心踢球的球員
E. 點球大戰中的罰點球問題
120分鍾內的點球,打在守門身上算補射,但也要算進,根據新規則,120分鍾內的點球可以看作是禁區內的直接任意球。
點球大戰不同,罰球員只能接觸球一次,也就是起腳射門的一次,之後就要看球的最終運行軌跡是進了還是沒進。
1986年世界盃的一場1/4比賽,由法國對巴西,比賽進入了最後的點球大戰,法國的一名隊員罰出的點球打在門框上反彈到巴西門將身上又反彈進網。根據當時的規則,點球罰出,這次點球即告結束,而當時的主裁判依然判定此球有效,遭到巴西全隊隊員的抗議,這也成為一個世界盃的誤判。而正是從這屆世界盃之後,國際足聯修改了規則,點球大戰,點球罰出後,無論球以什麼的軌跡只要進了,即就算進。就是要看整個的過程,而不是光看結果。
天下足球有一期講過,金哨陸俊作的嘉賓。
F. 巴西足球
"我成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來源於在斯圖加特隊時在德甲的錘煉,斯圖加特可以說是我人生的轉折..."
在鄧加宣布退役時的發布會上,坐在媒體面前的鄧加看起來是那麼的漫不經心,但從他的眼神中,人們看到了留戀...
經歷了在世界盃和意甲聯賽的大起大落,30歲鄧加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轉會德甲冠軍斯圖加特,並為之效力兩年.那時的德甲剛剛結束了對世界聯賽排名15年的統治,開始走下坡路.但這一切的一切都沒有阻止他的到來,人們也為巴西國家隊的主力球員的到來而歡呼雀躍,鄧加對於即將到來的挑戰也很興奮:"我們的球隊擁有很多優秀的球員,像巴拉科夫,還有埃爾博.他們都是球隊的支柱,我的任務就是輔佐他們,幫助球隊再次奪冠..."
但可惜的是"鐵漢"在斯圖加特的第一個賽季並沒有實現實現讓球隊再次奪冠的夢想.面對德甲兇狠的拼搶和劇烈的身體對抗,"桑巴舞者"為球隊出戰28次收獲了4個粒進球.這個成績對一個後腰來說似乎不壞,但了解到他在賽場上具體表現的人們會感到十分的失望:阻截成功率低,身體對抗能力差...一切的一切似乎都預示著鄧加對德甲的不適應,人們也開始對他產生懷疑時,美國世界盃來臨了.而正是這一年,在卡羅斯.鄧加的職業生涯中佔有至關重要的地位.
面對球迷的懷疑,鄧加並沒有放在心上,他在球場的表現也一樣證明了這點:因為他一心要在國家隊證明自己.鄧加真正揚名於世界的正是在1994年世界盃,此時的他雖已是31歲高齡,這位風格最不象巴西人的"鐵漢"在小組賽第一場對俄羅斯隊時,場上絕對核心拉易表現大失水準後成為巴西隊中場的絕對核心,而其冷酷的眼神和兇悍的逼搶也成為巴西隊歷史上最不華麗中場的絕對標簽.鐵石心腸的鄧加在點球上也讓對手摺腰,決賽中他毫不客氣的把球大力射進帕柳卡把守的大門,為巴西隊罰中了最後一個關鍵的點球.鄧加這種近乎於蠻不講理的點球踢法正是源於斯圖加特磨練.性格上更多的揉入了德國人強悍剛猛的個性而不是巴西人的花巧和秀氣的他正是由於這種德國傳統的剛猛和決不服輸的精神成就了其一代巨星的地位.
94-95賽季,世界盃上的英雄返回斯圖加特時得到了英雄般的待遇.是的,有什麼會比世界冠軍隊的隊長在自己球隊效力更讓人興奮的呢?而鄧加也卯足了勁想在俱樂部大幹一場.但這個賽季卻不是屬於他的:雖然已拼盡全力,但失去了心氣的斯圖加特早已不是當年的豪門.最終,32歲的鄧加帶著出戰26場進3球的成績單失望離開了德甲賽場。
2000年3月20日,巴西隊奪得第四次世界冠軍時的隊長鄧加領走最後一筆薪水211428美元,離開了巴西南里約格蘭德州的國際俱樂部。他把這筆錢捐給了故鄉的四個福利機構--兒童癌症研究中心、兒童糖尿病研究中心、聖-克魯斯福利院和貧困救濟中心。
35歲的鄧加在與俱樂部簽好中止合同書後稱:這是他人生和足球生涯中最悲哀的一天。鄧加匆匆地離開俱樂部, 沒有談他的未來。「唯一解釋得通的理由是我被解僱了,我不想多說,」鄧加顯然有些懊惱,「一年前我回到我成長的俱樂部是因為我想回報它,那時我拒絕了其他俱樂部的邀請。」鄧加是國際俱樂部培養的,因此他離開俱樂部15年後,想回來再作點貢獻,但他現在只有失望。鄧加在離開俱樂部前用一句名言來為自己解脫:「記得塞納說過,如果沒有人為你打開人生大門的話,你就不會成功。」
鄧加與國際俱樂部的合同期限本是到2000年底,他的月薪是17.34萬美元。但俱樂部的新領導走馬上任後,為節省開支,只好向「薪水大戶」開刀。解僱他的另一個理由是在1999年俱樂部的成績差,沒有拿到任何一座獎杯,但俱樂部也難辭其咎,他們在一年內換了3個教練。
1999年鄧加的運氣不好,上場的機會少,但在全國錦標賽的最後一戰中,他還是表現出英雄本色,射入一球, 幫助本隊1比0戰勝帕爾梅拉斯隊,保級成功。
當時效力於格雷米奧俱樂部的巴西前國腳津霍不無惋惜地說道:國際俱樂部解僱鄧加是不公正的,鄧加如果不是他們州的英雄,也至少是巴西的英雄。
巴西的球星向來以華麗的技術和張揚的個性而聞名於世,哪怕是位置定在後衛當代"雙卡"----卡福和卡洛斯.前場的球星從貝利到現在的羅納爾迪尼奧沒有誰不是用那些富有傳奇色彩的技術動作和進球征服球迷的.其中例外真可謂少之又少,能出名的就更是鳳毛麟角了.鄧加就可算是這鳳凰的"角":他沒有雷東多的那種幽雅,但他從不追求這些;他沒有羅布托.席爾瓦的花哨,不過對此他似乎不屑一顧.作為一個中場工兵,兢兢業業的搶斷和分球才是他的本職工作,這點他是最清楚的.即使人們很少見到他有特別出眾的表現.但正是鄧加的這種穩健,讓隊長的身份帶領巴西隊問鼎了大力神杯.他擁有敏捷的洞察力和極強的組織能力和防守能力,鄧加成為了94年和98年巴西隊征戰世界盃的靈魂人物.鐵漢的特點正是從德甲學到站位拖後:當對手進攻時,他是後防線上的先鋒能永不知疲倦地去堵截對手;一旦取得主動,則利用他出奇的洞悉球場變化的能力和敏捷的反應成為組織反攻的指揮者.
曾有人說國:當巴西的隊長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的:福可以不享,難卻不能不當.但鄧加就是這么毫無怨言的過來了----直到被人遺忘!
讓我們記住永遠的Carlos Dunga,一個堅強的男人.
附錄:鄧加職業生涯
出生日期及地點:1963年10月31日生於巴西南里奧格朗德
身高/體重:1.77m/77kg
曾效力球會:
巴西阿雷格里港國際隊
巴西科林蒂安斯隊
巴西桑托隊
巴西瓦斯科·達伽馬隊
義大利佛羅倫薩隊
義大利佩斯卡拉隊
德國斯圖加特隊
日本磐田具比洛隊
主要榮譽:
1983年世界青年錦標賽冠軍
1984年奧運會足球賽亞軍
1989、1997年美洲杯賽冠軍
1994年世界盃賽冠軍
1998年世界盃賽亞軍
1999年在日本磐田具比洛隊退役,時年39歲
G. 巴西輸球的原因
過度自信吧 剛進球時 我也以為 巴西穩贏了 更何況是他們 一路順風的五星巴西~~
扳平後 節奏打亂了 不再有條不紊了 中場布置的戰術也用不上了 心情煩躁的啊 頻頻出現失誤 ~~
哀哉巴西,惜哉巴西,痛哉巴西~!!
下一屆 就看下一屆了~~!!
H. 為什麼本屆奧運會的時候有次美國隊連罰了四個球
當時阿根廷的教練和球員一共有兩個技術犯規!
應該對吧~~
I. 女子世界盃1/4決賽巴西對美國的比賽,最後的點球大戰第一個球被撲出了為什麼還可以重罰
撲點球門將耍花招 提前移動害苦多少英雄
2007-7-11
巴西與烏拉圭半決賽結束後,失利的烏拉圭球員異常憤怒,原因是巴西門將多尼在撲本隊最後一個點球時提前移動,烏拉圭隊員認為這是犯規,此點球應該重罰,但最後裁判堅持多尼並不犯規,烏拉圭最終飲恨半決賽。
而在足球歷史上,類似的門將撲點球提前移動所引起的爭議並不少見,而有些時候門將向前邁出的那一小步卻對整個結果產生了徹底的影響。
最著名的當屬2005賽季歐冠決賽利物浦門將杜德克的「大腿舞」,3-0領先的大好局面被利物浦後來居上,這一結果本就讓AC米蘭球員一時難以接受,魂不守舍的球員走上罰球點前,之前已經在加時賽連續撲出舍瓦等人的必進球的杜德克此時來了情緒,舞動雙臂跳上跳下來干擾對手,並連續將皮爾洛和舍甫琴科的射門擋出。
而在對方射門之前波蘭人實際上已經提前從門線上離開,嚴格意義上來說屬於犯規,但在那個不可思議的夜晚利物浦只能用「神奇」形容,米蘭球員也無人爭辯,冠軍就這樣戲劇性的被紅軍奪走。盡管現在杜德克已經日薄西山,但當年伊斯坦布爾的奇幻之夜和點球大戰里的關鍵撲救已經讓他留在史冊當中。
相似的一幕出現在不久前國奧隊參加的土倫杯半決賽中,中國隊與象牙海岸激戰90分鍾難分高下,比賽拖入點球,中國門將曾誠撲出了對手第3個點球,但裁判示意曾誠提前移動,此球重罰,好在曾誠有如神助第二次判斷正確將球撲出,最終幫助中國國奧隊挺進決賽。
1999年女足世界盃是中國球迷的驕傲,但那場與美國的決賽同樣是我們的傷疤,點球決戰前4輪雙方無一失手,關鍵的第五輪中國隊的劉英的射門角度過正被美國隊門將撲出,但回放顯示美國隊的黑人門將在劉英觸球之前已經向前跨出一大步封住了面前的大部分角度,嚴格推敲此球也應重罰,但一切已經無法挽回了,留給中國女足的那段回憶只有遺憾。
2002年韓日世界盃,東道主韓國在1/4決賽迎戰西班牙,鬥牛士在常規比賽時間里兩個好球被吹無效的情況下心有不甘的與韓國點球決出晉級四強的席位,西班牙的華金的點球被韓國門將李雲在撲出,但實際上李雲在當時也已經先行移動,但裁判判定進球有效,隨著洪明甫罰進最後一粒點球,西班牙無緣世界盃八強。
在門將撲點球的時候,總會習慣的向前跨出一兩步來增大撲救的角度,但在這個緊張時刻很少有人會注意到門將的移動,而罰丟點球的隊員也經常會由於情緒沮喪而忽略了這一點,因此關於罰點球時門將提前移動的爭議從來就沒有少過,雙方都在為了獲取勝利而鬥智斗勇甚至使用一些小手段。而裁判員只能靠嚴格執法和提高判斷力來盡量保證罰點球時的公平,倘若巴西與烏拉圭之間進行的是一場世界盃決賽而不是美洲杯半決賽,烏拉圭球員還會這么輕易罷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