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歷史問題,請問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南美洲國家在干什麼
絕大數南美洲國家都沒有捲入戰爭。但是由於南美國家普遍受到早起殖民主義的影響,多數國家都傾向於軸心國並且和軸心國進行貿易,提供原材料。戰爭末期迫於壓力與軸心國宣戰,實質上沒有派出軍隊。
比較特別的是巴西和阿根廷。
巴西是惟一積極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南美洲國家。二戰全面爆發前,巴西與納粹德國保持著密切的經貿關系,主要是巴西向德國出口商品,德國給巴西提供軍火。戰爭爆發前一年,德國25%的進口來自巴西。1933年至1938年期間,巴西與德國保持著密切的貿易關系,德國把瓦加斯威權政府看作是理想的夥伴。1938年,德國25%的進口、主要是原料和農產品來自巴西,同期巴西與美國的貿易額下降。巴西參戰是1939年9月至1942年8月與美國談判後做出的決定。根據里約熱內盧文獻研究中心的說法,美國想通過談判保證美國軍事工業的戰略原料儲備並在巴西東北部駐軍;巴西總統瓦加斯要求美國,援助巴西建設一座鋼廠,並幫助裝備巴西軍隊,實現現代化,作為對巴西的回報。
阿根廷
二戰末期的阿根廷總統貝隆在二戰以前是義大利部隊的軍官,並訪問過德國,對兩國及其政治制度都有好感,加上貝隆自己也是義大利後裔,遂親於軸心國。二戰接近尾聲時迫於盟軍壓力阿根廷才想軸心國宣戰。阿根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二戰後。二戰後,阿根廷在貝隆的領導下大量收容德國流亡者,包括營救了像阿道夫"艾希曼(後來被以色列弄回去絞死了)、約瑟夫"孟格勒、埃利希"普利布克、約瑟夫"施瓦姆貝格爾和蓋爾哈德"保奈這樣的黨衛軍兇犯。在貝隆的統治下,200多萬移民最終來到了阿根廷,這為阿根廷帶來了大量的資金和技術,促使阿根廷在戰後得到迅速發展,
Ⅱ 南美洲國家在二戰期間在做什麼他們當時面臨什麼問題
南美洲上的眾多國家,都在死命生產,都想大發戰爭財,忙著跟軸心國國家做生意,有些忙著內斗,奪取政權,只有巴西積極參與二戰,也真正派出了軍隊,參與了歐洲戰場上的對德作戰。
Ⅲ 葡萄牙巴西二戰屬何陣營,有無參加戰爭
葡萄牙二戰中是中立國家。
二戰期間,葡萄牙當時的統治者薩拉查頂住了德英兩個的壓力,宣布中立。
但是在立場上很曖昧,更偏向於同盟國一方,為盟國提供了很多資源,這與葡萄牙與英國的歷史關系有關。
(3)二戰時巴西在干什麼擴展閱讀:
第二次世界大戰 (20世紀30-40年代由德意日法西斯發動的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World War II,簡稱二戰,亦可稱世界反法西斯戰爭,1939年9月1日—1945年9月2日)是以德意志第三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和匈牙利王國、羅馬尼亞王國、保加利亞王國等仆從國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
戰爭范圍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平方千米。據不完全統計,戰爭中軍民共傷亡9000餘萬人,5萬多億美元付諸東流,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
第二次世界大戰最後以美國、蘇聯、英國、中華民國等反法西斯國家和世界人民戰勝法西斯侵略者贏得世界和平與進步而告終。
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客觀上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這次戰爭帶動了航空技術、原子能、重炮等領域的發展與進步。
Ⅳ 巴西在二戰中並沒有被戰爭波及,為何它要主動請纓參戰
很明顯,巴西主動參戰就是為了利益。當時德國是明明白白的馬上要敗了,巴西可是抓准了時機,准備進來混口飯吃。
可是還是逃不過那句老話,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雖然二戰前期巴西選擇中立,但是隨著局勢的發展,雖然法西斯國家開始佔了上分,後來又被蘇聯方面反撲,而且美國也選擇參加二戰,讓戰爭的天平開始傾斜,而且美國還和巴西商量一起共謀大事,巴西這心裡也癢啊,於是趁著希特勒發瘋攻擊巴西商船,於是巴西終於有了正大光明的理由參加戰事了。
Ⅳ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時候,南美洲國家在干什麼
二戰中的南美洲成了一片沒有硝煙的樂土。除了巴西以外,絕大數南美洲國家都沒有捲入戰爭。
南美國家和地區(12個):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厄瓜多、秘魯、巴西、玻利維亞、智利、阿根廷、烏拉圭;20世紀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為重新瓜分和爭霸世界,多次發動局部戰爭,
逐漸演進為人類歷史上極為野蠻、極為殘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將民族奴役、恐怖統治和種族滅絕威脅強加於世界眾多國家和人民。然而,二戰中的南美洲似乎成了一片沒有硝煙的樂土。
珍珠港事變後,當時烏拉圭國家黨領導人的講話最能代表南美洲國家的心聲,他說:「這場戰爭應該由金黃頭發的人和黃種人自己解決。反正這是獅子與獅子為爭奪獵物的斗爭。」幾乎所有南美洲人也抱著這樣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因此,絕大數南美洲國家都沒有捲入戰爭。
巴西是惟一積極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南美洲國家。二戰全面爆發前,巴西與納粹德國保持著密切的經貿關系,主要是巴西向德國出口商品,德國給巴西提供軍火。戰爭爆發前一年,德國25%的進口來自巴西。同一年,巴西開始從德國大量進口武器。
(5)二戰時巴西在干什麼擴展閱讀: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後,幾乎全世界的大國都參與了戰爭,七大洲四大洋中獨獨漏掉了一個,那就是南美洲,全世界都在打仗,戰火居然沒有蔓延到南美洲,所以南美洲也成了一個最沒有存在感的地方。
其實這和地理因素有著很大的關系,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就是,南美洲曾經是歐洲大國的殖民地,據資料顯示,在大航海時代,南美洲就已經成為了西方列強的殖民地,此地被各國控制著,他們不用自己擔心防禦工事,所以也沒有很強的軍隊。
雖然南美的國家也不少,但是他們只有在周邊打打架也就沒啥大事了,也正是他們遠離了政治中心,所以他們才能保全自己,即便是在世界大戰發生的時候,他們也能偏安一隅。
也正是因為南美洲獨特的地理優勢,讓這里的人除了本地人就是殖民者的移民後代,這里地廣人稀,他們可以有大量的資源可以揮霍,比如巴西、阿根廷這樣的地方是非常悠閑的,他們的超市早晨開門營業,到了中午就休息了,到下午再開門營業,每周末都會和家人出海旅遊。
Ⅵ 第二次世界大戰巴西有沒有參戰
20世紀30年代,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為重新瓜分和爭霸世界,多次發動局部戰爭,逐漸演進為人類歷史上極為野蠻、極為殘酷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將民族奴役、恐怖統治和種族滅絕威脅強加於世界眾多國家和人民。然而,二戰中的南美洲似乎成了一片沒有硝煙的樂土。珍珠港事變後,當時烏拉圭國家黨領導人的講話最能代表南美洲國家的心聲,他說:「這場戰爭應該由金黃頭發的人和黃種人自己解決。反正這是獅子與獅子為爭奪獵物的斗爭。」幾乎所有南美洲人也抱著這樣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因此,絕大數南美洲國家都沒有捲入戰爭。但在所有南美洲國家之中,巴西是個例外。巴西是惟一積極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南美洲國家。二戰全面爆發前,巴西與納粹德國保持著密切的經貿關系,主要是巴西向德國出口商品,德國給巴西提供軍火。戰爭爆發前一年,德國25%的進口來自巴西。同一年,巴西開始從德國大量進口武器。二戰在歐洲全面爆發後,美國一邊觀望「不出手」,一邊又督促南美洲各國加入盟國陣營。1940年7月至1941年12月,美國向巴西提供了為數不少的軍事、技術和財政援助。1941年2月,巴西總統瓦加斯向美國保證,如果美國受到別國攻擊,巴西將全力支持美國。同一年,美國便開始支持巴西在里約熱內盧附近建造大型煉鋼廠,這座煉鋼廠建成後就成了巴西工業化的象徵。巴西在美國的支援下,很快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成為南美洲舉足輕重的國家。有歷史學家說:「戰爭期間,美國把對拉丁美洲四分之三的軍事投資給了巴西。依靠美國的財政和技術援助,巴西在拉丁美洲加強了自己的優勢地位,超越了阿根廷。」為了阻止巴西與美國的交往,1942年2月至8月,德國擊沉了近20艘巴西商船,巴西於8月28日向德國和義大利宣戰。1944年6月30日,一支由美國訓練和裝備的26000名巴西遠征軍陸軍部隊加入美軍第五師,投入義大利戰場。據統計,在整個二戰期間,巴西空軍共執行了2550次飛行任務,有1889名巴西人陣亡,在前線陣亡的約有650人。
Ⅶ 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損失大嗎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以後,巴西政府立即於第二天召開了政府特別會議,通過了聲援美國的宣言,宣布要加強巴西與美國之間的「團結」。一個月後,在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舉行了美洲國家外長非常會議。在這次會議上,巴西積極支持美國的反法西斯立場,並於會議結束之際即1942年1月27日宣布同軸心國斷絕外交和經濟關系,加入到世界反法西斯陣營中。1942年8月22日,在德國潛艇於巴西沿海擊沉了五艘巴西船隻,造成六百多人死亡的事件以後,巴西政府便向德國、義大利正式宣戰,成為南美洲國家中唯一對德國和義大利宣戰的國家。在1942年9月7日巴西獨立日的當天,瓦加斯發表講話,宣稱「民眾進行憤怒的抗議,而民眾表達感情的每一種方式都表明,政府應該向侵略者宣戰,這應當立即被付諸實施」[6]67。 V RU A < x
一旦決心已下,巴西便義無反顧地投入到世界反法西斯的洪流中,擔當了美洲國家反軸心聯合陣線的主角,積極配合盟軍的行動,並於1945年4月2日同參戰的蘇聯建立了外交關系,1945年6月6日向日本宣戰。在國內,巴西於1942年參戰以後,積極打擊國內的法西斯勢力,親軸心國的報紙和新聞機構受到監督、檢查或封閉,外國的法西斯主義俱樂部也被封閉。此後,瓦加斯政府還對納粹的第五縱隊和巴西國內的法西斯分子採取了打擊和壓制行動,並努力消除軸心國設在巴西的間諜網。巴西政府的打擊活動使得納粹分子在巴西無處藏身,紛紛逃離,有力地配合了巴西在國際上的反法西斯斗爭。1944年7月2日,巴西政府所裝備的第一支遠征軍乘美船「曼恩將軍號」開赴歐洲反法西斯戰場。這支遠征軍由一個步兵師和一個空軍中隊所組成,共計2.5萬人,由馬斯卡雷尼亞斯·德·莫賴斯將軍指揮,並於1944年7月在義大利登陸。此後,巴西又派遣了幾支分遣隊,使巴西派往歐洲參戰的總兵力達到五萬餘人,他們一起都被編入克拉克將軍所統率的第5集團軍第5軍。巴西總統瓦加斯的長子曾在柏林學醫,戰爭期間也隨遠征軍一起參加戰斗,被編入美國第350戰斗中隊,擔任其醫療分隊的陸軍中尉。 4ZB]n, pfT
希特勒曾斷言巴西軍隊決不可能出國作戰,除非蛇能抽煙。為了回擊希特勒的嘲笑,巴西遠征軍在所佩戴的臂章上,特別在「巴西」字的下方,畫著一條正在抽煙的眼鏡蛇。巴西軍隊作戰勇敢,他們參加了攻打德軍在義大利重兵布防的「哥特防線」的戰斗,又參加了二戰中最著名的攻打卡斯泰洛山的戰斗,為打開盟軍北進的「大門」、消滅法西斯主力部隊鋪平了道路。接著,巴西遠征軍又攻克了卡斯泰爾諾沃、佐卡等地,共俘虜德意官兵2萬多人。在這些驕人成績的背後蘊藏著巴西遠征軍的沉重付出。其中,首批派遣到義大利的2.5萬人遠征軍中,在前線作戰的15000人中就有450人犧牲[5]111。巴西遠征軍的功績和犧牲精神得到了拉美人民和世界人民的一致稱贊,提高了巴西民族的自信心,使國際社會對巴西肅然起敬。1945年4月,巴西遠征軍將領馬斯卡雷尼亞斯·德·莫賴斯將軍在義大利北部接受了德軍第148師投降,為巴西和拉丁美洲國家贏得了榮譽。 2- ^ [ 'R
巴西除了派兵開赴歐洲戰場外,還利用有限的海軍和空軍力量,從1944年10月起接管了原由美國負責的整個大西洋南部海上交通線的巡邏任務,為保衛南美洲海面的和平盡心盡力,積極為同盟國船隻護航,並擊沉了十多艘軸心國潛艇。出色地扮演了自己的角色,贏得了南美民眾的高度稱贊,以至於當時人們在巴西所流行的諺語「上帝是一個巴西人」之後又加上一句「他的兒子則是一名海軍軍官」[6]巴西政府在直接派兵作戰的同時,它還同意盟軍在其國土建立軍事基地,便於盟軍開展軍事行動。1942年1月,巴西政府同意將其東北部的納塔爾和貝倫二市的基地交給美國使用。巴西東北部地理位置特殊,其凸出部分是美洲同非洲距離最近的地方,納塔爾市正好位於這塊突出地區的邊緣,從非洲的達喀爾到巴西的納塔爾,按當時飛機的航速,只需7小時便可到達。因此,美國在納塔爾修建了巨大的軍用機場,修築了一個能停泊巨大貨輪和軍艦的港口。在很短的時間內,巴西東北部變成了美國龐大的軍事基地,共駐扎約有十萬美軍。美國充分利用巴西東北部的地理優勢,使其成為盟軍攻入非洲的一個橋頭堡,或如羅斯福所稱的「通向勝利的走廊」。從1942年起,美國空軍通過巴西東北部,將大批軍隊、裝備、彈葯、糧食和戰略原料源源不斷地空運到北非、歐洲、中東、蘇聯、印度、中國,乃至西南太平洋地區。巴西東北角成為美國同東半球之間空中運輸的中繼站,而納塔爾市則被稱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空中運輸中繼站,佛羅里達—巴西東北角—西非航線一度被稱為同盟國空軍的「生命線」,對同盟國在非洲和地中海的作戰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國國務卿赫爾在他的回憶錄里寫到,沒有巴西的空軍基地,美國就不可能對在埃及的英國人提供那麼多的援助。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成功後,美國總統羅斯福致電巴西總統瓦加斯說:「歷史一定會記載,歐洲戰場的轉折是同貴國政府提供基地和設備的行動同時發生的。」 美國國務卿赫爾曾生動地描述到,在1942年聯合國家的軍事處境十分不利之時,拉丁美洲一些具有遠見卓識的政治家仍有勇氣同聯合國家合作;在世界大戰最黑暗的時刻,拉丁美洲國家「為我們的船隻開放港口,歡迎我們的部隊在他們的土地上駐扎,他們在礦山、森林和田地上緊張地進行軍事戰略物資生產,他們兜捕了軸心國的間諜和破壞者,停止了對軸心國……的貿易,他們為巴拿馬運河的防務和抑制潛艇威脅提供了合作。他們做了這一切,以及更多的事情,為勝利做出了貢獻」[8]155。赫爾的生動描述既是對拉美國家所做貢獻的肯定和贊揚,同時也恰好是巴西這個南美大國在二戰期間所發揮 的作用的一個真實且生動寫照。
Ⅷ 二戰時期的瑞士,瑞典,西班牙,比利時,葡萄牙,巴西
瑞士 絕對的恪守中立。
瑞典在戰爭中曾向德國提供在軍工產業中非常重要的鐵礦石,以及其他資源,瑞典於軸心國的聯系僅限於此。
西班牙 葡萄牙因為建立了法西斯獨裁政權 在政治上比較傾向於軸心陣營 但畢竟是小國家 屬於牆頭草類型
比利時由於處於德法兩國的中間地帶 所以被德軍攻擊並輕松佔領。
巴西在美國的爭取下,對軸心國宣戰,雖然拉美也有國家對軸心國宣戰,但都未真正與德軍交戰。巴西在戰爭中派遣了一支遠征軍在義大利與德軍交戰。
Ⅸ 在二戰期間,沒有參與戰爭的大洲都在干什麼
第二次世界大戰堪稱目前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也是波及范圍最廣的世界戰爭,全球七大洲四大洋中只有南極洲和南美洲是沒有戰爭的凈土了,由於南極洲是人跡罕至的存在,只有原住民企鵝們在南極上過著怡然自得的生活。而大多數南美洲國家認為這場戰爭是“獅子和獅子爭奪獵物的戰爭”因此抱著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沒有捲入戰爭。
南美洲上的眾多國家,要麼大多數都大發戰爭財,忙著跟軸心國國家做生意,要麼就忙著內斗,奪取政權,只有巴西積極參與二戰,也真正派出了軍隊,參與了歐洲戰場上的對德作戰。由於南美洲的眾多國家大部分都是源於歐洲早期的殖民地,幾乎整個南美洲國家在國際分工中都是屬於提供農業產品、礦產品的資源國。同時南美國家受到了嚴重的殖民侵略,因此他們深受原來的殖民宗主國其害,所以他們大多數都傾向於德國、義大利等軸心國國家,並在二戰期間持續與軸心國開展貿易,提供原材料,直至二戰末期,受到以美國為首的盟國壓力,才被迫與軸心國宣戰。
可以說巴西通過在二戰中的抉擇,不僅使工業化水平大幅提高,而且還獲得了寶貴的軍隊作戰經驗,巴西在經濟實力和國防實力的增加也拉開了與其他國家的差異,逐漸成為南美最具影響力的大國。
Ⅹ 躲過兩次世界大戰的巴西,為何沒有成為強國
因為巴西開始是葡萄牙的殖民地,1825年獨立後又進入封建帝制,從1889年開始,巴西國內就一片混亂。直到1985年軍隊政府才還政於民。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世界大戰的時候,巴西國內一直處於混亂狀態。
巴西最早的時候,是葡萄牙的殖民地,緊接著進入封建帝制獨立之後,葡萄牙的貴族一啊,霸佔著巴西的土地,沿用著過去的奴隸制度。接著軍隊又推翻了帝制,成立巴西合眾國。就是由於一戰的遺留問題,世界開始經濟大蕭條時期,巴西的內部也開始混亂不堪,又是政變,又是專權,又是君主立憲的。接著又變成了軍政權。直到第2次世界大戰都結束40年之後,巴西的政府才變成了人民的政府。
巴西的地理環境特別的好,有豐富的地理資源,國內的生產總值也成為了全球第七大經濟體系。更是全球五大金磚國家之一。是里約集團創始國之一,南方共同市場、20國集團成員國之一。所以巴西在世界的經濟地位還是很重要的。
好想參加巴西狂歡節,你們想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