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魚頭上為什麼長包

巴西魚頭上為什麼長包

發布時間:2022-06-30 11:17:30

❶ 魚頭上長出兩個包,求大神指導該怎麼辦

魚的常見病'頭洞病'水質不好引起的。治療一般不會徹底'可以將魚撈出'棉簽沾酒精消毒'擦去濃血'然後局部直接塗上黃粉'不嚴重的話有效果'

❷ 我家魚頭上長了一個白色包,怎麼辦

用白點凈,或者高錳酸鉀,略微稀釋一下,把魚撈出來,用棉布按住,用棉簽塗抹患處,然後單獨飼養。每日兩三次抹葯,一周基本就好了。
這種辦法針對寄生蟲和真菌黴菌。
魚類一旦生病,死亡率很高,努力治療一下吧,權當增加經驗和樂趣。

❸ 魚頭上有包是怎麼回事

多與水質有關,水質穩定了自然消退,最近有沒有大量換水?可以再觀察一下.什麼安定劑也別加,保證溫度和水質就好,最好別亂用葯.只要把水質和溫度控制好應該就能恢復的。能少用葯就少用除非很大的毛病。

個人意見

❹ 金魚頭上長了個包怎麼辦

新買的金魚頭上長血包,是水霉病,又叫白毛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早春和晚秋是流行季節,多由於金魚受傷,水黴菌侵入所引起。初期,受傷部位粘液分泌增多並有紅腫現象,後期傷口處伸出許多棉絮狀灰白色菌絲並出現充血、壞死、潰爛。病魚表現出煩躁不安,活動異常,食慾減退,最後衰竭而死亡。治療方法:(1)5kg水中加入食鹽和小蘇打各2g,1周後即可基本治癒;(2)用2%食鹽水溶液浸泡魚體,夏天30min,冬季可適當延長時間,連續3天可得到良好效果;(3)10mg/kg亞甲基藍水溶液,浸泡魚體,夏天10min,冬天15min,療效較好。

❺ 我的金魚頭上長了白色膿包一樣的東西~請問這是什麼病啊

白點病,小瓜蟲引起的.

白點病
白點病是一種最常見的魚類寄生蟲病,多發於秋末春初水溫較低的季節鯉科和慈鯛科的熱帶魚較易感染。白點病也叫小瓜蟲病,小瓜蟲蟲體(l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呈球形,全身披有纖毛,直徑約0.8mm,為肉眼可見的小白點。在水溫18-23℃的情況下,小瓜蟲常寄生在魚的皮下、尾鰭和鰓部,吸食魚體組織的營養,並刺激魚體分泌大量粘液,因此在魚體表形成一個個白色膿泡,遍布魚全身。熱帶魚患此病時,表現在魚鰭上先出現白點,魚兒顯得精神呆滯、漂浮於水面,很少活動。或者常在水草、砂石旁側身迅速游動蹭癢。嚴重時,導致魚體周身密布白點、停止攝食、肌體消瘦、呼吸困難直至死亡,病程一般約為5~10天。因小瓜蟲不耐高溫,一般25℃以上就會停止發育,當水溫升至28~30℃時,就會自然死亡。因此對患白點病的熱帶魚來說,治療並不太麻煩。只須將水溫維持在28~30℃左右,一星期以後,魚體表的胞囊就會全部脫落。如果此時在輔以葯物治療,效果會更好。用葯物治療時,可在魚缸中用0.1ppm的硝酸亞汞作葯浴處理。對病重的魚,可用2ppm的硝酸亞汞或0.5ppm孔雀石綠溶液侵洗病魚2-3小時。當病魚症狀消失後,要及時更換新水,以免時間太長引致魚的汞中毒。預防此病只須注意保持25℃以上的水溫,引進新魚時先將新魚用高錳酸鉀溶液或鹽水浸泡消毒後才放入魚缸,一般就能杜絕白點病的發生。
白點病的症狀:在患病初期,病魚會用身體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討厭的病原體。病魚體表、鰭條和鰓上可見許多小白點。病魚消瘦,浮於水面或群集一角,很少活動。後期體表如同覆蓋一層白色薄膜,粘液增多,體色暗淡無光。
白點病的發生環境:有明顯的季節性,水溫上下波動小瓜蟲繁殖,15—23℃的水溫最適於小瓜蟲繁殖。
白點病的治療方法:無論使用什麼葯物首先要提高水溫到30度。可利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方法,促使產生在魚體表面的孢子快速成熟,加速其生長速度,使他們從魚體表面脫落。治療葯物:1。也可用5%鹽水浸泡數天;2。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3。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4。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葯液浸泡3~5天;5。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葯液浸泡30分鍾;6。或用百萬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鍾,每天2次
治療待白點消失後,仍要用葯一段時間使未附著魚體的小瓜蟲死亡

註:硝酸亞汞、孔雀石綠,是劇毒產品,會對人體產生巨大傷害,極易至癌。故不推薦使用,在其他病害的治療上也應避免使用

註:孔雀石綠在化學上稱為鹼性綠,分子式為:C23H26N2,分子量為:346.4,在工業上可用作綠色染料。但魚病治療方面也應用很多(尤其漁場),可用於多種魚體外寄生蟲和病原體(包括:黴菌、細菌、皮膚與鰓部的吸蟲感染等等),臨床治療已被證實有效的病症包括:白點病、水霉病、絲霉病、皮膚黏液病等等。

註:紅汞是一種外用葯,浸泡也是一種外用的方法,主要是掌握濃度和時間。在初期只是身體很少的部分,可以擦拭,但如果後期,全體皆是,那麼稀釋之後擦與浸泡是一樣的。擦拭只是局部,大可不必稀釋,因為擦拭是將魚先撈出,這樣的魚脫水時間不應該很長,稀釋擦之後馬上放入水中,葯效大失,療效不大。所以,局部是可以擦拭的,但不應該稀釋,如果是全身,那麼應該浸泡。因為全身擦拭,魚鰓是很難擦到的,操作也很難,操作不慎還會對魚鰓造成外傷。

❻ 為什麼我的金魚頭上會長小包

長包是魚的種類所致。
包的大小決定價值。也說明主人飼養能力。

我判斷樓主養的應該是白身,紅包的金魚吧,最常見,也很便宜。不過這類魚喂的好,長大價值也能到3,500.

想好好養魚,可以搜搜我的養魚帖。
針對讓頭包長大的幫助帖,我沒發過。現在說說。
應該恆溫在20度。缸內要有三隻以上的魚,都是同性,公的二母的一。原因可以想到。

在養熟之後,沒事嚇嚇他們,會生氣的魚是好魚,也是很好培養出大包的。

❼ 金魚頭上長了好多細小的白包。怎麼辦。

沒有實際看到,我不敢下斷言,你說的有幾種可能,我一一列舉,你對照一下,一定要診斷准確.

一、痘瘡病——又名淋巴囊腫病毒症。
病原體] 由皰疹病毒的病毒粒子感染所引起。
[症狀] 發病初期,病魚的皮膚表面出現許多白色小斑點,覆蓋著一層白色粘液、隨著病情的發展,這些白色斑點的數目逐漸增多,區域擴大,患病部位的表皮逐漸增厚,有時厚度可達1~5毫米,形成石蠟狀的「增生物」,表面組織由柔軟變成軟骨狀的結締紐織。這些「增生物」增長到一定程度後,會自動脫落,接著又在原位置重新出現新的「增生物」。這些「增生物」如果佔了魚體表面積的大部分,就會嚴重地影響魚的正常生長,使魚體消瘦,游動遲緩,甚至死亡。若「增生物」不多,對魚影響不大;一般在春季,水溫15℃左右時出現病例。由於此病流行不廣,甚少發生,危害不大,故未引起重視。
[防治方法] 此病可用左旋體氯黴素治療;小魚可用濃度為百萬分之零點二二五(0.225ppm)的葯液浸洗,個體大的魚可以注射此葯,均能獲得一定的療效。
其它方法:
1、強化秋季培育工作,使金魚、紅鯉、錦鯉在越冬前有一定肥滿度,增強抗低溫和抗病力。
2、經常投喂水蚤、水蚯蚓、搖蚊幼蟲(血蟲)等動物性鮮活食料,加強營養,增強對痘瘡病的抗病力。
3、用紅黴素10ppm濃度浸洗50-60分鍾,對預防和早期的治療有一定的效果。
4、用紅黴素0.4ppm~1.0ppm濃度全池遍灑, 10天後再施用葯一次,有一定的療效。
5、用紅黴素10ppm濃度浸洗後,再用呋喃西林0.5ppm-1.0ppm濃度全池遍灑,10天後再用同樣濃度全池遍灑,有一定的療效。

二、癤瘡病
[病原體] 為癤瘡型點狀產氣單孢桿菌,屬革蘭氏陰性菌。菌體短桿狀,兩端圓形,大小為(0.5~0.6)微米×(1.0~1.4)微米,單個或兩個相連,極端單鞭毛,無莢膜,無芽孢。瓊脂菌落呈圓形,直徑2~3毫米,灰白色,半透明,最適培育溫度25~30℃。
[流行與危害]由於病灶通常在魚體背鰭基部兩側,以及癤瘡僅在皮膚局部小范圍內充血發紅,而且病灶向外突出形成癤瘡,所以不易形成流行病。因此,無明顯的流行季節,一年四季都有發生。主要危害鯉、草、青等魚。
[症狀] 此病又稱瘤痢病,病灶部位不定,通常在魚體背鰭基部兩側,皮下肌肉組織出現1個或幾個紅腫的隆起,形似膿瘡,用手觸摸,有柔軟浮腫的感覺。隨著病情的發展,肌肉組織呈現出血、體液滲出,繼而壞死、潰瘍。由於患部在背鰭基部兩側,故導致病魚鰭基部充血,鰭條散開,病情嚴重時,腸道也有充血發炎症狀。
一般可根據症狀診斷。當癤瘡部位尚未潰爛時,切開癤瘡,明顯可見肌肉潰瘍,有膿血狀的液體。塗片檢查時,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大量的細菌和白血球。
[防治方法]
(1)預防
①在扦捕、運輸、放養等操作過程中,勿使魚體受傷。
②葯物消毒,用2克/立方米水體呋喃唑酮葯浴魚體30分鍾,可消毒受傷部位,防止細菌感染。
(2)治療 (內服與外用)
內服:
①內服磺胺類葯物,混合飼喂,連用5天;
②內服呋喃唑硐,每天1次,混合飼喂,連用20天。
③內服抗生素類,連用10天;氯黴素,連用5~10天;四環素,連用10天。
④內服氟哌酸,拌入飼料投喂,每天1次,連用3天為1個療程。
外用:
①預防此病應保持水質清潔,防止魚外傷。
②待膿瘡成熟後開刀排膿,再用呋喃西林水沖洗干凈,塗呋喃西林乾粉或抗生素粉劑均可收到較佳效果。嚴重者立即淘汰,發現身上有鼓皰者撈出單獨治療。
③大型魚可肌肉注射青黴素4~8萬單位或用葯液沖洗瘡面。

三、頭部穿孔病
當魚餌料中部分地或完全缺乏鈣、磷或維生素D等營養素,或由於魚受鞭毛蟲類感染而導致食物運行到腸內時,這些營養素被寄生蟲所吸收。同時由於大量的鞭毛蟲類的感染而減弱寄主腸內粘膜的吸收能力,從而導致營養缺乏症--穿孔病。
當魚體內缺乏鈣、磷和維生素D等必需營養素中的任一種時,其皮下組織就會開始成塊狀的分解,尤其是在頭部的軟骨組織。起初這些病變並不易察覺,因發病部位的表皮依然完好,直到各個病塊被撕裂,白色的軟骨組織被分解而成的物質開始滲漏出來。經過一段時間之後,這些分泌物會穿透周圍的組織,最後流到傷口外面來。從魚的外表可發現在頭部及眼睛周圍出現1—3毫米的蛀洞,看起來就像—條條小白蟲由皮膚內鑽出來—樣。至於大—點的洞,像幾毫米直徑寬的塞子被頂出來一樣,洞孔隨時間而擴大。
治療時除葯物控制外,還要注意在食物中有規律地添加足夠量的鈣、磷和維生素D,穿孔即可癒合。同時在水中添加碳酸鈣和硫化鎂,可以加速康復的過程及預防患穿孔病。

❽ 熱帶魚的頭上長了一個大包,也許是疤,怎麼辦

熱帶魚頭上長包,是水霉病,又叫白毛病,一年四季都有發生,早春和晚秋是流行季節,多由於魚受傷,水黴菌侵入所引起。初期,受傷部位粘液分泌增多並有紅腫現象,後期傷口處伸出許多棉絮狀灰白色菌絲並出現充血、壞死、潰爛。病魚表現出煩躁不安,活動異常,食慾減退,最後衰竭而死亡。治療方法:(1)5kg水中加入食鹽和小蘇打各2g,1周後即可基本治癒;(2)用2%食鹽水溶液浸泡魚體,夏天30min,冬季可適當延長時間,連續3天可得到良好效果;(3)10mg/kg亞甲基藍水溶液,浸泡魚體,夏天10min,冬天15min,療效較好

❾ 魚身上起包是什麼病怎麼治療

(1)病因:秋末和冬季水溫較低時出現(15度左右)

(2)症狀:發病初期,體表或尾鰭上出現乳白色小斑點,覆蓋一層很薄的白色的黏液,以後逐步擴大,以致蔓延全身。病灶部分的皮膚表面增厚而形成大塊石臘狀的增生物,這些增生物長到一定大小和厚度就會自動脫落,並於水中敗壞水質,脫落部位又重新長出新的增生物。感染痘瘡的病魚逐漸消瘦,游動遲緩,食慾較差,常沉在水底,陸續死亡。

(3)治療:0.1~0.3mg/KG氯黴素葯液長期葯浴。用氯黴素注射魚體,用量為每尾25mg。
起包一般來說是有寄生蟲感染了,金魚的 寄生蟲有三種:魚虱、三代蟲和錨頭蚤。魚失去平衡,煩躁不安,局部紅淤血鼓起,潰瘍,鱗片脫落。首先在魚體上找見成蟲即可用鑷子捉除,並在傷口出塗上紅汞。然後魚缸的水全部換掉,重新注入新水。最後用高錳酸鉀0.1克溶於10kg水中,浴洗病魚30-60分鍾.或者用0.5%丙體六六六粉0.01克溶於10kg水中浴洗病魚10-15分鍾。洗好後再將魚放回換過水(曬過的熟水)的缸中。
1、這是感染了白點病的症狀,需及時更換飼養魚的魚缸或魚盤里的水,並購買專用的魚類白點病葯物進行治療。

2、該病是由真菌寄生魚體表引起,主要是真菌門鞭毛菌亞門藻狀菌綱水霉目水霉科的水霉屬和綿霉屬。本病主要在水溫較低的時候易發病,所以提高水的溫度是治療本病的關鍵。

閱讀全文

與巴西魚頭上為什麼長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6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46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16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64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2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2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7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4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7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56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0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3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9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