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巴西什麼農業產量居世界首位
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有「咖啡王國」之稱,甘蔗和柑橘的產量也居世界之首。大豆產量居世界第二,玉米產量居世界第三。
全國可耕地面積約4億公頃,被譽為「二十一世紀的世界糧倉」。
「咖啡王國」——巴西 拉美大國巴西以咖啡質優、味濃而馳名全球,是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
咖啡原產於非洲的衣索比亞,1727年傳入巴西。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地處熱帶和亞熱帶,獨特的地理和氣候條件很適合種植咖啡,加之勞動力廉價,咖啡種植業迅速興起。19世紀,巴西的咖啡種植幾乎遍及全國,隨後又形成持續近一個世紀之久的「咖啡繁榮期」。咖啡大面積種植,給巴西帶來了財富和繁榮。20世紀初,巴西的咖啡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百分之七十五以上,從而贏得了「咖啡王國」的美稱。
咖啡是巴西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全國有大大小小的咖啡種植園50萬個,種植面積約220萬公頃,從業人口達600多萬,年產咖啡200萬噸左右,年出口創匯近20億美元。近年來,由於出口結構的變化和國際咖啡市場不景氣,巴西咖啡生產和出口量有所下降。
巴西人酷愛咖啡。60年代,巴西人均年咖啡消費量達5·8公斤。近二十年來,隨著其它飲料的出現,巴西人均咖啡消費量仍超過3公斤。在巴西,無論在城市還是鄉村,各式各樣的咖啡屋隨處可見。人們幾乎隨時隨地都可以喝到濃郁芳香的熱咖啡。
② 巴西的農業主要分布在哪裡
主要分布在東部(或東南)沿海地區地形平坦(以高原和平原為主)氣候濕潤,熱量充足等地方。
巴西以國土面積、可耕地資源、氣候特點等優勢以及世界對農產品需求增長為依據,確定「以農立國」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巴西有優質高產良田3.88億公頃,其中的9000萬公頃尚未被利用;2.2億公頃的牧場。
2004年的農牧業產值1802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3%;農村勞動力1770萬人,佔全國就業總數的37%;農產品出口值390億美元,占出口總量的40%,農業被視為拉動巴西國民經濟的火車頭。
(2)巴西農業產量怎麼樣擴展閱讀:
農牧業 可耕地面積逾27億畝,已耕地7670萬公頃,牧場1.723億公頃,咖啡、蔗糖、柑橘、菜豆產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第二大轉基因作物種植國、第一大大豆生產國、第四大玉米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雞肉出口國。2017年糧食總產量2.377億噸,其中大豆、玉米、大米三大農作物產量分別達1.14億噸、9784.3萬噸和1232.8萬噸。
除小麥等少數作物外,主要農產品均能自給並大量出口。能源結構 使用可再生能源較多的國家,2015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生產總量中所佔比例達41.2%,其中甘蔗制乙醇和水力發電分別佔一次能源生產總量的16.9%和11.3%。
乙醇、水電在可再生能源中佔比分別為41.1%和27.5%。有相對完善的核燃料循環工業。有鈾礦采冶、純化、鈾轉化、濃縮和核燃料元件生產能力。現有運行核電機組2台,在建機組1台。
依託農業優勢,巴西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綠色能源研發,從甘蔗、大豆、油棕櫚等作物中提煉燃料,成為世界綠色能源發展的典範。巴西不僅是世界生物燃料生產和出口大國,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在全國范圍內不供應純汽油的國家。巴西消費的燃料中有46%是乙醇等可再生能源,高於全球13%的平均水平。
③ 巴西的農業發展狀況是怎樣的
巴西的農業發達,是世界蔗糖、咖啡、柑橘、玉米、雞肉、牛肉、煙草、大豆的主要生產國。巴西是世界第一大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素有「咖啡王國」之稱。巴西又是是全球最大的蔗糖生產和出口國、第二大大豆生產和出口國、第三大玉米生產國,玉米出口位居世界前五,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雞肉出口國。可耕地面積約1.525億公頃,已耕地4660萬公頃,牧場1.77億公頃,2012農牧業產值同比下降2.3%,糧食總產量1.66億噸。主要糧食作物玉米,分布東南沿海一帶。
④ 巴西和美國的工業和農業有什麼不同
美國高度機械化和信息化。巴西農業的地區差異很大,北部亞馬孫熱帶雨林地區的工業生產方式很落後,依然為自然的焚林開地,不斷遷移的模式,屬於粗放型農業。而南部地區則為大規模的種植園農業,商品化程度高,是集約型農業。巴西工業居拉美之首。70年代建成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紡織、建築等。核電、通訊、電子、飛機製造、軍工等已跨入世界先進國家的行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改變單一的經濟結構,政府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巴西的鐵礦儲量大,質地優良,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在現代工業方面,鋼鐵,造船,汽車,飛機製造等已經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
⑤ 在巴西農作物種植面積規模大並且連片的是什麼喝什麼
巴西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是世界最大的咖啡生產國和出口國.蔗糖、香蕉、劍麻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大豆、可可、柑橘、玉米的產量居世界前列.從圖中可以看出玉米、咖啡的種植面積廣、且集中連片.
故選:C.
⑥ 巴西的農產品中產量居世界第一名的是
咖啡、蔗糖、柑橘生產居世界第一位。
農牧業 可耕地面積逾27億畝,已耕地7670萬公頃,牧場1.723億公頃,咖啡、蔗糖、柑橘、菜豆產量居世界首位,是全球第二大轉基因作物種植國、第一大大豆生產國、第四大玉米生產國,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和雞肉出口國。
2017年糧食總產量2.377億噸,其中大豆、玉米、大米三大農作物產量分別達1.14億噸、9784.3萬噸和1232.8萬噸。
(6)巴西農業產量怎麼樣擴展閱讀:
巴西農業的發展前景:
1、農業資源利用率較低,增產潛力很大。 巴西的農業資源得天獨厚,土地資源、生物資源、水資源等都十分豐富。巴西仍處在「拓展農業邊疆」的發展階段,耕地面積仍在不斷擴大。巴西中西部著名的「稀樹草原」佔全國土地面積的21%,其國家可耕地總面積為2.8億公頃。
近20年來,巴西的耕地面積每年遞增1.84%,從3440萬公頃擴大到4950萬公頃,但仍只佔到國土面積的6%,人均0.3公頃(4.75畝)。巴西農業增產的潛力極大,甚至有專家認為,巴西將是「21世紀的世界糧倉」。
2、農業以出口產品為主,但糧食尚需進口。 政府鼓勵生產大豆等出口作物,以賺取更多的外匯,同時也可減少對咖啡、可可等傳統出口作物的過分依賴。農業仍是國家賺取外匯的主要行業之一。
3、大庄園主農業和小農並存,地區發展極不平衡。巴西的土地佔有狀況極不均衡。全國的良田大部分掌握在大庄園主手裡,其規模大得驚人,最大的可以達到幾萬、甚至幾十萬公頃。他們經營現代化的商業性農場,以生產大豆、甘蔗、咖啡、可可等出口農產品為主。
另一方面,占農場總數85%的是自給性小農,以生產木薯、黑豆等為主,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收入都很低。此外,巴西還有無地的農民1200萬,他們生活在社會的底層,多半仍處於赤貧狀態。
巴西的地區發展也很不均衡。在經濟發達的南部、東南部地區,採用現代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有大量的資本投入。東北部和中西部地區是巴西的欠發達地區。
特別是東北部,雖有不少河流湖泊,但是沒有灌溉系統,由於氣候乾旱,農業基本上「靠天吃飯」,是全國最落後的地區。欠發達地區的小農主要依靠傳統的耕作方式,有的甚至刀耕火種,對資源的破壞相當嚴重。
⑦ 世界上糧食產量最多的國家是哪一個是中國嗎
2020年可說是一個不平常的年份了,疫情影響到很多企業的發展,目前全球已經有兩百多個國家有肺炎患者,多個國家限制了糧食出口,所以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談談全球糧食產量排名前八的國家,我們中國是排第一的,且能夠自給自足,這是什麼原因呢?下文小編就來告訴大家!
5、巴西1.17億噸
巴西人均糧食產量為568千克,是一個很容易被低估的農業大國。巴西是世界上農業潛力最大的國家,巴西的農業生產主要是根據國際糧食市場,有需求就會擴大生產,由於巴西的農業生產會破壞熱帶雨林,還是希望不要過多的開墾種植。
6、印尼 1.09億噸
印尼位於熱帶,土地多為河流沖擊形成的平原,全國半數土地集中分布在爪哇島上。糧食種植主要為水稻,一年可以三熟,所以印尼雖然人口眾多,但依然能夠自給自足,印尼的人均糧食產量為414千克
7、阿根廷 7600萬噸
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是世界上四片黑土地之一(另外三塊是中國東北平原、美國密西西比平原、烏克蘭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足。阿根廷人口稀少,農業機械化程度高,阿根廷的農產品主要用於出口,是世界上重要的糧食出口國,每年糧食出口收益約為420億美元
8、法國 6500萬噸
法國西歐最重要的糧食生產國,糧食生產約佔西歐糧食生產的三分之一,農業是法國重要的經濟支柱。法國東南高,西北低,巴黎盆地是主要的農業區,法國農業的機械化水平高,法國的農業生產主要為小麥和玉米,人均糧食產量為961千克。法國畜牧業發達,西南部盛產葡萄,是世界上葡萄酒產量最大的國家。
⑧ 在如今的南美國家中,經濟實力最強的到底是哪一個國家
南美洲由於我們處在北半球,所以經常會比較忽視這一塊地區,其實這一塊地區我們也可以來研究一下,像我們最經常聽見的就是巴西,智利,阿根廷這些都是足球很強大的國家,這次呢,我們來聊一聊南美國家中經濟最強的國家—巴西!
1.巴西的農業
首先我們要先來了解一下巴西的農業產量巴西的咖啡和香蕉產量居世界第一。可可和柑橘約佔世界總產量的25%,其中巴西位居世界第三。劍麻在各大洲排名第二,主要在巴西。巴西的木薯產量居世界第一。南美為世界提供了大部分所需的咖啡、香蕉和蔗糖,以及大量的棉花、可可和劍麻。阿根廷等東南國家出口大量肉類和食品。總之巴西位於熱帶地區所以農業也是很發達的!
總之巴西現在雖然發展遇到了一些瓶頸,但是巴西仍然是南美國家中發展最好的國家,作為世界的金磚五國之一,巴西政府只要積極改革,未來仍是明日之星!你覺得呢?
⑨ 巴西農業的種類
咖啡、蔗糖、柑橘生產居世界第一位,可可、大豆為第二位,玉米居第三。 巴西主要種植水稻、大豆、木薯、甘蔗、小麥、馬鈴薯等。由於灌溉面積微不足道,產量受氣候影響很大。2002年,大米的產量為1048.9萬噸(單產153公斤/畝),小麥的產量320.3萬噸(單產98公斤/畝)。
近幾十年來,巴西農業發展的突出特點是迅速發展了大豆生產。1994年大豆面積增加到了1194萬公頃,產量達2485萬噸,2002年巴西大豆產量達到4190.3萬噸。巴西的大豆產量已經超過了亞洲的大豆總產量,僅次於美國,佔世界總產量的1/5。大豆及其加工品的出口成了巴西重要的外匯來源,近年來平均為國家獲得近30億美元的外匯。其中,大豆常年出口量為300萬-400萬噸,創匯8億多美元,大豆餅粕出口大致在850萬噸,創匯16億美元,豆油出口達50萬-80萬噸,創匯約3億美元。
從70年代中期以來,巴西開始實施用甘蔗加工乙醇以取代汽油的計劃,以解決能源不足的問題,因此甘蔗的種植面積大增。與此同時,棉花本來是巴西的第二大出口品,因棉田紛紛轉產甘蔗和大豆,出口的結構也有明顯的調整。此外,巴西的氣候適宜於許多熱帶水果生長,柑桔和濃縮桔汁是重要的出口產品,香蕉、菠蘿等也在世界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巴西在胚胎移植技術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進展,目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巴西農牧業技術推廣公司擁有2.3萬名職工(其中科技人員1.3萬),在全國設有2500餘個辦事處,其使命是將農牧業新技術直接傳授給農業生產者。
⑩ 巴西農業的農作物
巴西農業部和巴西地理統計局的綜合信息顯示,2004年巴西的農作物總產量為119.294百萬噸,總種植面積5800萬公頃。包括農作物和經濟作物、蔬菜、水果等在內的15種主要農產品分別是(以產值大小排序):大豆、甘蔗、玉米、稻米、咖啡、子棉、木薯、柑桔、煙葉、芸豆、香蕉、小麥、馬鈴薯、西紅柿、葡萄。 主要農作物 種植面積(公頃) 產量(噸) 產值(千雷亞爾) 單產(公斤) 大豆 21 538 990 49 549 941 32 627 677 2 300 甘蔗 5 631 741 415 205 835 12 149 902 73 726 玉米 12 864 838 41 787 558 11 595 513 3 556 稻米 3 733 148 13 277 008 7 750 355 3 556 咖啡 2 368 040 2 465 710 7 377 951 1 041 子棉 1 159 677 3 798 480 5 185 011 3 302 木薯 1 776 967 23 926 553 4 954 660 13 634 柑桔 823 220 18 313 717 4 307 155 22 246 煙葉 462 265 921 281 3 632 214 1 992 芸豆 3 978 660 2 967 007 3 082 348 745 香蕉 491 042 6 583 564 2 273 680 13 407 小麥 2 810 224 5 818 846 2 102 426 2 072 馬鈴薯 142 704 3 047 083 1 719 657 21 352 西紅柿 60 154 3 515 567 1685 933 58 444 葡萄 71 637 1 291 382 1 388 218 18 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