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降息了多少個基點

巴西降息了多少個基點

發布時間:2022-07-04 03:05:11

⑴ 全球多國央行開啟了怎樣的經濟「防禦」模式

2020年受疫情影響嚴重,不少經濟專家表示今年全球將陷入經濟衰退。多個國家央行開啟了量化寬松政策以應對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經濟滑坡。 全球央行注資近6萬億美元, G20領導人已承諾注資超過5萬億美元。目前這個數額已經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的應對政策。

如今,隨著疫情的持續發展,不少國家迎來了疫情的第二波高峰,全球投資者信心也在持續波動,表現在各國股市大幅上揚和下挫,大宗商品價格也持續波動。梳理多家海外機構和多位分析師的觀點發現,多數機構和分析師有這么一個共識:出於應對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全球決策者將不得不加碼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刺激,但應採取協調一致的應對措施。

⑵ 央行降息200個基點至15是什麼意思

100個基點相當於1%
,一個基點就是0.01%
,因為說百分比數字太小,寫起來也不方便,於是就演化出了一個新的詞語叫基點,同時也由於利息率變動往往在百分之零點幾的范圍,因此用基點來表述更加直觀,在存取款裡面呢,比如說現有利率為4%,那要把利率下調50個基點,那也就是說,下調後,利率降低了0.5%,利率就變為3.5%了,如果上漲的話也是一樣計算的.

⑶ 如何「實現」痛苦指數的飆升

歐元區、日本開啟量化寬松,中國量化寬松加上降息降准,韓國、印度、泰國、印尼等國家都開啟了轟轟烈烈的降息周期。
這一幕看到過嗎?似乎看到過。
2010年,巴西經濟增長率是為7.5%,2011年巴西經濟增長率實現高台跳水,僅僅為2.7%,伴隨經濟放緩的同時,巴西開啟了兇猛的降息周期。
2011年夏天時,巴西的基準利率還高達12.5%,巴西央行當年9月份開始降50個基點至12%;10月份降50個基點至11.5%;12月份降50個基點至11%;2012年1月下調50個基點至10.5%;3月降75個基點至9.75%;4月將基準利率從9.75%下調75個基點至9%;6月1日、7月11日、8月29日巴西中央銀分別將基準利率降低0.5個百分點至7.5%。
2012年10月10日巴西央行繼續降息25個基點,將指標利率水平進一步下調至7.25%。
2012年,巴西央行僅僅做了一件事,就是降息降息再降息。
到了2013年,巴西央行掉頭往回跑,從4月份開始連續不斷加息。4月17日,巴西央行將銀行基準年利率從7.25%提高到7.50%,這是加息周期的開始,一直持續到今天,現在的利率已經超過了2011年下半年的水平,達到12.75%。

巴西央行就是這么跑來跑去,當然希望生出個金娃娃,可惜,事實上生出個怪胎,降息沒有出現經濟復甦,真正復甦的是通貨膨脹加上匯率不斷貶值。
巴西經濟增長速度從2010年的7.5%降至2011-2014年的分別為2.7%、0.9%、2.3%、0.15%,2010-2013年的通脹分別是5.91%、6.5%、5.84%、5.91%,2015年2月已經高達7.70%。
很多人認為通脹變化不大,雖然我不是巴西人,但知道變化很大,最近數年,大宗商品價格不斷下跌,工業品萎靡不振,通脹的結構性變化很大,以前的通脹是工業品和生活必需品一起帶動的,工業品價格上漲,經濟上行,人們收入在上升,通脹的壓力並不重;可是,現在的時候工業品價格萎靡,說明人們的收入增長是受限的,在工業品價格下跌的同時,通脹指數變化不大,意味著生活必需品價格變化很大,人們的生活壓力就空前加大。
洗衣機、電視機不買是可以的,生活必需品一天也離不開,而且每天都需要,這種惡化是不一般的。
所以,最近兩年,巴西不斷爆發大規模的遊行,以前這樣的情形並不多。
巴西通過2012年的貨幣寬松,成功地實現了「通脹變軌」,實現由生活必需品拉動的通脹,也實現了「匯率變軌」,進入貶值軌道。進入這樣的軌道之後,巴西希望通過連續不斷的加息,改變現在的運行軌道,這是困難的,源於進入了匯率貶值和通脹加劇互相推動的「互助」階段,加息使得經濟深度收縮、難以改變現有的運行軌跡。
巴西成功實現了「痛苦指數」的飆升。

日本、歐元區的商品在國際上的質量信譽相對較好,當匯率走低的時候,商品價格下降可以佔領市場,但是,未來的副作用很難估量;對於新興經濟體,此時大規模降息,預計可以得到的結果和巴西不會有太大的差別,無非就是讓匯率進入下行軌道,通脹開啟上行軌道。

中國從去年中開始就在不斷地寬松貨幣,到現在已經九個月,可惜,和巴西的效果基本相同,PPI連續下跌,最近兩個月加速下跌,經濟萎靡不振,統計局還在大言不慚地發布經濟增長數據有多好,可是,看看個人所得稅負增長7。1%,工業企業所得稅負增長,發電量負增長,有點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了,經濟增長是從何而來哪?領導會說:經濟轉型了,所以發電量和工業所得稅負增長,增長是新興產業帶動的。那個人所得稅應該正增長才是,所以,這個邏輯依舊不對。我不知道別人,但自己嚴重懷疑GDP增長數據的真實性。
可是,生活必需品價格在連續上漲,很多人說通縮,當生活必需品帶動的通脹起來以後再說吧。
巴西正在行走的道路上,有不同的一群人,巴西不孤獨。

當然,兩個國家的形勢不是完全相同,巴西可以說是上帝最眷顧的國家之一,幾乎什麼商品都不缺,中國不僅糧食有缺口,原油等一樣有很大缺口。巴西控制匯率是比較難的,中國比較容易,最多限制人民幣持有人購匯就可以了,可以先從限制資本外流開始。

絕大多數新興市場國家都會實現「通脹變軌」和「匯率變軌」,這由自身的體制決定的,為了滿足財政需求,這種變軌是註定的,這種變軌帶來的是普通老百姓的「痛苦指數」飆升。
預計未來通脹發展的速度非常快,或許看CPI指數不是很驚人,但很痛苦,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而收入下降(1-2月個人所得稅下降7%,說明收入在下降)。這就是痛苦指數。

⑷ 美國降息各國央行也跟著降息,這說明什麼

 降息是為了貶值,貶值是為了出口,出口競爭是因為經濟不景氣。如果經濟好,緊縮一點也無妨。加息是為了保持貨幣穩定,保持貨幣的世界地位。

    並不是所有國家都跟隨美聯儲降息,比如美聯儲在08年降低利率到0.25%,而在最近幾年又加息到2.25%-2.5%。這期間我們國家的利率就沒有同步波動。很多國家的利率是根據國內就業和通脹的選擇來做出的。比如英國央行,大多數國家會設置一個通脹的合理區間,一般通脹率在2%-3%為發達國家的合理通脹,而新興國家可能合理通脹比這個更高一點。然後低於合理通脹,他們降息,高於合理通脹,他們加息。由於通脹和就業之間存在短期矛盾(菲利普斯曲線,高通脹高就業,低通脹第就業),各國央行會權衡就業後對通脹做出反應。配合財政政策的使用。
 
    進一步看,實際上競爭性貶值,大家一起降低利率是大家在爭奪出口份額,這是一種出口導向的傳統型思維。比如這一次,並不是美聯儲降息領導全世界降息,而是全世界已經有十五個國家降息,歐盟也要降息,在推特上已經對歐盟的寬松發了很多牢騷。於是美聯儲也要降息。

⑸ 負利率國家有哪些

阿根廷是存款利率最高的國家,2018年數次上調利率,目前阿根廷央行基準利率已經達到了58.72%。委瑞內拉以28.82%的利率第二位,排名第三位的土耳其24%。

阿根廷的利率這么高,那阿根廷人存款後,不是可以坐著吃利息了?其實不是的,阿根廷通貨膨脹非常嚴重,貨幣貶值速度非常驚人,2018年年初的時候比索兌美元的匯率是18:1,也就是說,18萬比索可以兌換1萬美元,到了2018年年底已經變成37:1了,也就是37萬比索才能兌換1萬美元 ,阿根廷存款如此高利率只是為了對抗通脹和穩定貨幣。

低水平利率的幾個國家都是負利率,瑞典利率水平為-0.75,丹麥利率水平為-0.65%,瑞典一年期存款利率為-0.25%。

其中,利率最低的瑞典是歐洲的發達國家,由於通脹水平過低,利率政策實現負利率,以此促進消費回升,不過根據瑞典央行的預期,政策利率將在2020年第一季度升至正值,走出持續已久的負利率時代。

二、我國的利率水平情況
我們國家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5%(央行基準利率),在世界GDP前50個國家中,利率水平排在第29位。

其實我們的利率水平屬於比較低的水平,與金磚國家相比也屬於低利率水平,印度的回購利率為5.4%(今年四次降息),巴西的指標利率為6.5%,俄羅斯的基準利率為7.75%,南非的回購利率為6.5%。

主要是我國經濟經過幾十年高速發展,經濟總量已經位居前列,2018年GDP為14.61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總量的17.03%,僅次於美國(20.49萬億美元),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在此基數之下,要想保持前十年的增速已經很難,因此需要相對較低的利率來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並且,目前物價指數增長相對溫和,長期保持在3%一下,暫時沒有加息抑制通脹的必要。

三、那麼為什麼不同國家利率差別那麼大?
為什麼有些國家利率那麼高,而有些國家利率卻又那麼低,差異很大。是什麼因素決定了這些利率的巨大差異,有沒有什麼顯著的區別特徵呢?

其實通過這些利率水平,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較為明顯的特徵,一個國家經濟越發達,其利率相對越低,大多數發達國家利率水平都比較低,因為已經走過了高速發展的階段,高利率會壓制經濟的活力,這些國家的經濟總值處於基數高、增速低的水平,這時候一般實行的是低利率政策,甚至有些發達國家實行的是負利率政策。包括日本,現在也是執行負利率,基準利率為-0.1%。

從經濟增速的角度看,處於高速增長的國家,則相對利率水平會較高,比如十年前,我們國家的利率水平就比較高,並且在通脹壓力之下,數次加息。這些年隨著經濟增速的放緩,利率水平不已經斷下行,並且有進一步下行的預期,就是為了減少儲蓄以及降低貸款成本,向市場釋放流動性,將資金趕向實體,促進實體經濟經濟的發展。

但是,對於那種利率水平超高的國家(比如一年期存款利率超過20%),則需要區別對待,比如說阿根廷、委瑞內拉這些國家,利率水平非常高,一般是因為通貨膨脹非常厲害,錢很快就不值錢了,只有通過超高的利率來抑制通貨膨脹,但利率過度上升,會反過來打擊實體經濟,一旦資金撤離,很快又會造成貨幣繼續貶值,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

⑹ 降息基點是什麼意思

100個基點相當於1% ,一個基點就是0.01% ,因為說百分比數字太小,寫起來也不方便,於是就演化出了一個新的詞語叫基點,同時也由於利息率變動往往在百分之零點幾的范圍,因此用基點來表述更加直觀,在存取款裡面呢,比如說現有利率為4%,那要把利率下調50個基點,那也就是說,下調後,利率降低了0.5%,利率就變為3.5%了,如果上漲的話也是一樣計算的。

⑺ 巴西央行周四決定將其基準利率下調至11.5%,這是該行連續第二次降息50個基點。原因是什麼

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影響

⑻ 巴西央行第幾次決定維持基準利率6.5%不變

當地時間8月1日下午,巴西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宣布決定維持基準利率6.5%不變,這是該國央行今年以來連續第三次決定維持實行這個基準利率。

巴西央行調整基準利率目的是讓該國通脹率處於管理目標范圍內。巴西國家貨幣委員會設定的今年通脹率管理目標中值為4.5%,允許上下浮動1.5個百分點。巴西央行最新預測是今年通脹率為4.2%,而金融市場的預期為4.11%,均低於通脹管控目標。

從2016年10月到2018年3月,巴西央行連續降息12次,陸續將該國基準利率從14.25%高位降至6.5%水平,創歷史最低。

⑼ 2014年世界經濟為什麼還在總體呈下滑趨勢

世界經濟下行的因素:

1、世界經濟仍處於危機後的修復期。2014年,世界經濟仍處在國際金融危機後的深度調整過程中,各國深層次、結構性問題沒有解決。如:結構調整遠未到位、人口老齡化加劇、新經濟增長點尚在孕育、內生增長動力不足等問題,都制約著經濟發展。
2、全球需求不足。一方面,全球進口需求增長乏力。2012-2013年全球貿易量增速連續兩年低於經濟增速,2014年貿易量增速也僅比GDP增速快0.8個百分點,與國際金融危機前5年貿易量快於GDP增速1倍形成強烈反差;另一方面,在內需不振的情況下,各國均致力擴大出口,競爭性貨幣貶值的誘惑力增大,國際競爭趨於激烈。同時,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區域貿易自由化有取代全球貿易自由化之勢。
3、各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加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之後,國際組織的政策協調成效並不明顯,特別在維護金融穩定、恢復金融秩序與保持經濟增長方面更是如此。在2014年11月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首腦峰會上,各方承諾在未來五年內將G20整體GDP由目前預測水平提高2%以上。但總體來說,具體實施效果不容樂觀,IMF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經濟組織倡導的改革則一拖再拖。各國貨幣政策措施分化嚴重。美國於2014年10月份完全退出量化寬松;歐元區和日本年中以後仍在加大寬松政策力度;俄羅斯和巴西分別升息6次和5次,累計升息幅度全年達1150個和125個基點;羅馬尼亞和韓國分別降息3次和2次,累計降息100個和50個基點。
4、國際金融市場再起波瀾。2014年國際金融市場在年初出現一波震盪以後,一直處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到了下半年,特別是四季度出現了大幅波動,涉及股市、匯市等多個領域。
1)、股市。美國道瓊斯工業指數在2014年屢創歷史新高,而主要歐洲股市下半年來震盪加劇,全年總體走勢平平。日本股市在2014年下半年走出了一波上漲行情。新興市場則出現了明顯的劇烈震盪走勢,2014年2月初至9月初一路上揚,4季度急劇下跌,幅度超過12%,致使上半年成果盡失。
2)、匯市。美元走強,歐元和日元走弱。美元指數在2014年下半年上漲超過13%。受烏克蘭危機影響,俄羅斯盧布全年貶值超過73%,僅2014年4季度就貶值了近43%。烏克蘭格里夫納全年貶值近48%。受經濟疲弱及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因素影響,拉美主要國家成了貨幣貶值的重災區,阿根廷比索全年累計貶值近23%,巴西雷亞爾貶值近14%,墨西哥比索貶值超過11%。
5、國際市場大宗商品特別是原油價格大幅下跌。
1)、大宗商品價格連續三年下跌。據世界銀行統計,2014年,能源、非能源價格比上年分別下跌7.2%和4.6%,均連續三年下跌。其中,農產品價格下跌3.4%,肥料下跌11.6%,金屬和礦產下跌6.6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2014年全年平均為202點,比上年回落3.7%;12月份同比下跌8.5%。其中,穀物價格跌幅最大,穀物價格指數年平均為192點,比上年下降12.5%。全球穀物供應充足,2014/15年度世界穀物產量預計將再創紀錄,達到25.32億噸,比2013/14年度的原紀錄再增700萬噸,增幅為0.3%,為連續兩年增長。
2)、原油價格暴跌。受全球原油供給增加、原油需求增長放緩、美元繼續升值以及投機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全球原油價格出現暴跌。2014年,歐佩克一攬子原油價格為96.2美元/桶,比上年下跌9.2%;紐約期貨市場輕質原油價格為93美元/桶,比上年下跌3.6%,均連續兩年下跌。2015年1月12日,歐佩克一攬子原油價格更是創下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點43.55美元/桶,比2014年內最高點110.48美元/桶暴跌60.6%。
原油價格下跌對世界經濟將產生較大影響:一是對世界經濟產生正向拉動。據世界銀行測算,油價每下跌30%,將拉動全球經濟增長0.5%;二是對石油出口國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原油價格每下降10%,其GDP增速將大幅回落0.8-2.5個百分點,同時還導致財政收入下降、貨幣貶值、資本外流等不利影響;三是拉低CPI漲幅,加大部分經濟體通貨緊縮風險。據分析,油價每下降30%,全球CPI將回落0.4-0.9個百分點。
6、地緣政治等非經濟因素。俄烏沖突、中東局勢等地緣政治形勢惡化,一方面造成了該區域的不穩定性,使國際投資、資本撤離該地區;另一方面,西方和俄羅斯經濟上的制裁與反制裁,也打壓投資者信心,抑制各自的進口需求和相互間的貿易,使歐洲和俄羅斯不穩固的經濟雪上加霜。2014年,埃博拉疫情的擴散,也使相關地區的交通、旅遊等行業遭受損失。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閱讀全文

與巴西降息了多少個基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6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45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16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6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2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80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23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2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73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39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75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5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73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05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3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80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98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42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60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