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西利亞的銅人塑像紀念誰
為紀念成千上萬為巴西利亞建設付出辛勤汗水的勞動者,巴西利亞市政府在三權廣場上豎立了一對手執鋼釺的銅人塑像,
『貳』 耶酥神像為什麼不會倒
因為沒地震
耶酥山(Corcovado)
耶酥山本稱駝峰山,高710米,位於蒂如卡市森林公園內。山頂有耶酥十字架像,故又稱耶酥山。耶酥山是里約熱內盧市的象徵之一,在里約各個角落都可看見。耶酥像是法國贈送,頭和手在法國製造,分別由船海運至里約。全部工程歷時五年,於1931年建成。塑像高30米,重1145噸。 耶酥山是里約的標志性景觀,矗立在海拔710米的懸崖峭壁上的耶穌像高30米,兩臂呈一字展開達28米。著名球星羅納爾多剛成名時的進球慶祝動作靈感就來自這尊耶穌像,兩臂張開,滿場飛奔,不知迷到多少人。登上耶穌山,里約就像一座迷你花園,在眼前一覽無余。不愧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叄』 巴西聖保羅的一座神像叫什麼名字
你說的是這個嗎?這個是再里約熱內盧的科科瓦多山頂的救世基督像,在《2012》中出過場。巴西耶穌石雕像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語:CristoRedentor)
『肆』 巴西基督神像在哪些電影出現過,我記得那個電影里還有F18.知道的就拜託了
2012裡面出現過,還有《無敵浩克》裡面好像也有
『伍』 巴西基督神像身體里有電梯嗎
有電梯的,下面是參考資料:
耶穌像高30公尺,若加上基座則高38公尺。耶穌頭部3.75公尺,單手長3.2 公尺,兩手張開距離28公尺(另一說30公尺)。頭部重30噸,單手8噸,手臂57 噸,總重量1,145噸。 為了避免海邊的鹽化作用破壞耶穌像,美國捐了一些鈦給巴西用來保護耶穌像。至於耶穌像的填充物,是一種砂、糖和鯨魚油的混合物,當時普遍用於建築物,但其中含有鹽份,因此完工前利用電的原理,破壞鹽的化學結構,確保耶穌像的安全。即使小心保護,隨著時間久遠,耶穌像還是需要修修補補。仔細看,會發現由於修補的石材不一,耶穌全身的顏色並不一致。整體組裝採用了水泥材質。在法國製造各大部件,到巴西組裝,和自由女神像差不多,巨像裡面裝有電梯。耶穌像站在里約海邊已超過75年,堪稱是巴西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在里約市區里幾乎各個角度都可以看見它!
『陸』 外國美術史重點
外國美術史
第一章 史前美術
一、 舊石器時代美術
1、洞窟藝術:(1)法國拉斯科洞窟:發現於1940年,最精彩的是「公牛大廳」。
1)畫家用粗壯簡練的黑線勾畫出輪廊。
2)用紅、褐、黑色渲染出動物的體積和結構。
3)氣勢雄壯,富有動感,充滿粗獷的原始氣息和野性的生命力。
(2)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窟:發現於1879年,代表是「受傷的野牛」。
1) 壁畫輪廓線比較細,有明暗、粗細濃淡變化。
2) 與色彩渲染結合緊密,表現動物身體的結構。
3) 明暗起伏更為豐富,富有感情色彩。
2、小型雕塑藝術:代表是奧地利威倫道夫女性雕像,被稱為「威倫道夫的維納斯」。
出土的一系列女性圓雕和浮雕,誇張了女性的生理特徵,體現出原始人對於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識。
【簡述舊石器時代晚期美術的風格及主要作品:
舊石器時代最傑出的繪畫作品發現於法國西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區。這里有幾處洞窯,其中也包括泥塑和浮雕。表現內容皆以動物為主,手法寫實而生動。其中最突出的代表是法國的拉斯科洞窯,西班牙的阿爾塔米拉洞窯壁畫。】
二、中石器時代
1、拉文特岩畫:中石器時代的岩畫藝術,主要分布在西班牙東部地中海沿岸的拉文特地區。
1) 表現人類狩獵活動的情節性繪畫。
2) 以人物、動物的運動和速度為特點,把運動中的形象加以拉長和誇張動作,強調動勢。
3) 狩獵場面緊張活力。構圖具有濃厚的情節性和生活氣息,但忽略細節刻畫,用色單純。
三、新石器時代
1、建築:英國南部的巨石陣,又稱「斯通亨治」石環。是新石器時代巨石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原始美術特徵:
1、重現實,表現題材多與戰爭和武力有關。
2、宏偉雄健的氣質加活潑情調。
3、藝術處理隨意而自由。】
第二章 古代兩河流域美術
兩河流域:今伊拉克境內的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間的地區,古希臘人稱之「美索不達米亞」。
一、蘇美爾人美術
1、楔形文字——《吉爾伽美什史詩》
2、建築:廟塔的成就最為傑出
3、雕塑:大多與宗教有關。《公牛豎琴》、《還願雕像》
【舉例說蘇美爾圓雕神像的造型特徵
蘇美爾雕刻注重表現人物的內在精神,身體造型程式化,傾向於圓錐體活圓簡形,著重刻畫頭部和眼睛。在台爾阿斯馬爾的阿布神廟的地窯中發現的13尊蘇美爾人立像是其代表作。這些雕像身體呈圓柱形,雙手捧於胸前,姿勢虔誠,面部表情平靜安詳,眼睛睜得很大,流露出純真,朴實,專注的表情。】
二、阿卡德人的美術
1、《納拉姆辛石碑》
三、巴比倫和馬里美術
1、《漢謨拉比法典》:最古老的成文法典,法典刻在黑色的玄岩石碑上,上部為浮雕,下部為文字。
四、亞述美術
藝術遺跡豐富,以宮殿和雕塑最為著名。表現戰爭和狩獵的緊張場面、手法極為寫實。充滿激烈動勢的浮雕,用來宣揚並炫耀亞述的政權與軍事力量。
【簡述亞述浮雕的特點及代表作品:
亞述浮雕以長幅的畫面記載了歷代亞述諸王的戰爭,狩獵,祭祀儀式和宮廷生活。尤其那些以寫實手法表現的戰爭,狩獵等驚心動魄的場面,充滿著激烈的動勢和緊張的氣氛,顯示出亞述諸王特有的強悍和暴戾。特別是亞述浮雕中獅子的造型,在古代世界動物雕刻中幾乎無可匹敵。亞述浮雕擅長刻畫復雜而龐大的場面,有著比較成熟的群像組合與敘事,構圖能力。】
五、新巴比倫美術
以建築最具代表
1、伊斯塔爾門
2、空中花園
3、馬杜克廟塔
六、赫梯和埃蘭美術
1、獅子門
七、波斯美術
建築雕塑最具代表
1、 波斯波利斯行宮
『柒』 矗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山上的基督像有多高是什麼做的大家可以介紹一下嗎
巴西耶穌石雕像
救世基督像(葡萄牙語:Cristo Redentor)是一座裝飾藝術風格的大型耶穌基督雕像,位於巴西的里約熱內盧,是該市的標志,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2007年入選 耶穌像耶穌像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的科科瓦多山頂已超過75年,重一千一百四十五公噸,高三十八公尺,張開的雙手寬28公尺,由波蘭裔法國藝術家朗多夫斯基(Paul Landovsky)所設計,他一九二六到一九三一年間先在法國造好雕像片段,然後運到巴西組裝,整體採用水泥材質,歷時四年建成,也堪稱是巴西最著名的地標之一,在里約市區里幾乎各個角度都可以看見它!耶穌像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市的科科瓦多山頂,基座同時也是一座能夠容納150人的天主教堂。
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的想法始於1850年代中期,那時一個天主教神父佩德羅·瑪麗亞·博斯[2]請求巴西帝國的伊莎貝爾公主籌措資金建造一座大型的宗教紀念物。伊莎貝爾公主對這個主意不是很在意,而當巴西在1889年成為共和國後,這個設想完全被政府否定,因為當時的法律強制規定必須政教分離。
第二次「在山上建立一個地標」的提議是里約熱內盧大主教在1921年提出的。大主教組織了一個叫做「紀念像周」(Semana do Monumento)的活動來吸引捐款,捐款者主要是巴西的天主教徒。基督雕像的設計要求包括:須代表基督教的十字架,有一座手持地球的耶穌基督像和一個象徵世界的基座。最後選擇了「救世基督展開雙臂」為設計外型。
這座紀念雕像由法國紀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設計,當地的工程師海托·達·席爾瓦·科斯卡監督建設。一組工程師和技師團研究了蘭多斯基的設計方案,並決定以鋼筋混凝土代替鋼材,以便更適合十字架形狀的雕像。科斯卡和蘭多斯基決定以滑石作為雕像的外層材料,因為它有柔韌性高的特點,而且能夠抵抗惡劣的天氣。里約熱內盧還特意建造了科科瓦多山的上山鐵路,以便將打造雕像所需的大塊石料運到山頂。
1931年10月12日在科科瓦多山上舉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禮,巴西總統瓦加斯為塑像剪綵,這一天是巴西主保聖人聖母Aparecida的紀念日——聖母顯靈日(又稱守護神節)。落成典禮的一大亮點是照明系統的啟動,原本計劃是由義大利發明家馬可尼從他在那不勒斯的遊船上,通過他發明的無線電啟動開關,但是由於當天天氣狀況惡劣,信號強度受到影響,最終不得不改由科科瓦多山上的工作人員手工開啟。
2006年10月12日,在塑像落成75周年慶典上,里約熱內盧的樞機大主教歐瑟比歐·奧斯卡·舍伊德在塑像下為聖母顯靈日做彌撒,這使得這座基督像成為朝聖聖地,從此以後天主教徒可以在塑像前接受洗禮和宣布結婚。
『捌』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的文化藝術
流行天王邁克爾 傑克遜的著名歌曲They Don』t Care About Us的MV中出現巴西基督神像。
美國爵士鋼琴師皮爾森公爵因為此雕像得到靈感而做了一首歌《Cristo Redentor》,這首歌出現在多納德·拜德1963年的專輯《A New Perspective》。
巴西的巴薩諾瓦作曲家安東尼奧·卡洛斯·若賓的歌《Corcovado》也是從此雕像得到靈感而創作,在《Samba do Aviao》也再度提及。
1999年12月7日,奧地利定點跳傘運動員費利克斯·鮑姆加滕納(Felix Baumgartner)藉助繩索攀爬上基督像右臂,然後攜帶降落傘成功跳下。
著名射擊游戲《使命召喚6:現代戰爭2》中也出現了巴西基督像。
《憤怒的小鳥:里約大冒險》的封面中也出現了巴西基督像。
模擬經營游戲《海島大亨3》中也玩家可以建造救世主基督像。
在災難電影《2012》裡面有講到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沉沒的鏡頭。
2016奧運會在巴西舉行,據悉奧運會專用字體「T」來源於里約熱內盧耶穌像。而另兩個字母,「&」源於運動員移動的身影中獲得靈感,「m」則取自葡式碎石路的花紋。
《里約大冒險1》電影中也出現了巴西基督神像。
動作片《速度與激情5》中也多次出現巴西基督像。
喜劇、動畫片《里約大冒險2》中也出現了巴西基督神像。
風靡全球的電影《暮光之城4》(破曉 上)女主角貝拉和男主角愛德華在度蜜月時經過里約熱內盧,影片中曾出現過巴西基督神像。
『玖』 巴西基督神像簡介
巴西里約熱內盧附近的科爾科瓦杜山頂,一尊30米高的基督耶穌大型石雕像聳立在那裡,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耶穌雕像。
1921年,巴西人民慶祝獨立100周年時,人們提議在科爾科瓦杜山頂修建一座巨型的耶穌基督雕像,讓救世主伸開他寬大的雙臂來擁抱這座城市。1921年雕像開工,經過10年的艱苦施工,1931年雕像終在科爾科瓦杜山頂落成。這尊雕像體積龐大,有200噸重,左右手的指
間距達到了23米。雕像中的耶穌基督身著長袍,雙臂平舉,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約熱內盧市的美麗全景,預示著博愛的精神和對獨立的贊許。耶穌像面向著碧波盪漾的大西洋,張開著的雙臂從遠處望去,就像一個巨大的十字架,顯得莊重、威嚴。耶穌基督的身影與群山融為一體,一些雲團不時飄浮在山峰之間,使耶穌像若隱若現,使他顯得更加神秘聖潔。巨大的耶穌塑像建在這座高山的頂端,無論白天還是夜晚,從市內的大部分地區都能看到,成為巴西名城裡約熱內盧最著名的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