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斷改進的沖鋒槍的功能是什麼
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研製的M16A1式5.56毫米自動步槍問世。隨後,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研製重量輕的小口徑自動步槍。這樣,被稱做「金不換」的沖鋒槍就面臨著嚴重的挑戰。
盡管沖鋒槍受到被淘汰的威脅,但它在目前仍是一種使用較廣泛的有效武器,而且很多國家還研製出了一些新型號的沖鋒槍。據統計,現在僅在各國軍隊中服役的沖鋒槍已達50多種型號。另外,一些老式的沖鋒槍也在得到進一步的改進和提高,以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
與早期的沖鋒槍相比,現代沖鋒槍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改進。
一是縮短槍身,便於操作使用。減少槍身長一般是採用折疊槍托或者改變槍的結構等辦法。
例如,以色列的「烏齊」式沖鋒槍就是將槍栓裝在槍管上面向前伸出,而彈匣則裝在手槍式的握把裡面,使槍身大幅度縮短。美國的英格拉姆M10型沖鋒槍,其槍托縮進後比原來縮短了近28厘米。它還有一種無槍托型,全槍長度僅為26.7厘米,小巧玲瓏,可以當手槍用,發射速度很高。
二是提高射速。現代沖鋒槍的理論射速到每分鍾600發,有的甚至達1000發以上。美國AM-180型沖鋒槍,理論射速雖然高達每分鍾1600發,但射擊時很平穩。後坐力很小,射擊精度較高。
三是增大攜彈量。由於射速提高,必然要求增大攜彈量。以美國AM-180型沖鋒槍為例,它採用鼓式彈匣,可容彈177發,大大增加了攜彈量。
四是簡化結構,便於維護保養。巴西的「烏魯」式沖鋒槍,其主要零部件不用工具即可在短時間內拆卸完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使是使用手槍彈的沖鋒槍,也在向輕型化發展。沖鋒槍今後發展的總趨勢是系列化,使其成為槍族中的重要成員之一。
2. S.A.F.沖鋒槍系列有哪些型號
智利的國營輕武器工廠FAMAE(Fábricasy Maestranzas de l Ejército)從1988年開始特許生產SG540突擊步槍。在1993年,FAMAE以SG540為基礎,研製了一種9mm口徑的沖鋒槍,命名為S.A.F.。該槍不僅裝備了智利的軍隊和警察,並出口到國外。目前巴西和葡萄牙的軍警也有裝備該型沖鋒槍。
FAMAE S.A.F.的外形看起來就好像是SG540步槍的縮水版,而其機匣、槍托、護木、板機/擊錘組和浮動擊針的設計均來自SG540,但步槍的的回轉式槍機則被改為簡單的自由後坐式槍機。為了有較高的射擊精度,SAF沖鋒槍採用閉膛待擊,而非同時代大多數自由式槍機的沖鋒槍那樣採用開膛待擊。
SG540式的機匣分為上下兩部分,用兩根鋼銷固定。上機匣為鋼制,但下機匣、握把和板機護圈、槍托等均為聚合物製成。保險/快慢機柄有4個位置:保險、單發、3發點射和全自動。早期型號上只有機匣左側有快慢機,但現在生產的型號在左右兩側都安裝有快慢機。
SAF沖鋒槍採用類似HK式的旋轉照門,可調風偏,射程裝定分別有50米、100米和150米三個缺口。準星有護翼,可調高低。機匣頂部可安裝能快速拆卸的瞄準鏡。
彈匣採用半透明塑料製成,能看得到余彈數。彈匣一側有連接扣,另一側有連接銷,可把兩、三個彈匣並聯在一起。彈匣容量有20發和30發兩種。
SAF沖鋒槍系列主要有4種型號:
標准型SAF配有兩種槍托,一種是固定式聚合物槍托,另一種是可向左折疊的管狀金屬槍托。通常每把槍標配兩個30發彈匣。
消聲型SAF-SD類似於MP5SD,安裝有整體式消聲器,外表包裹有塑料護手,並安裝折疊式金屬槍托,可使用標准彈,也可使用亞音速彈。通常也是每把槍標配兩個30發彈匣。
緊湊型Mini-SAF,類似於MP5K的設計,槍管長115mm,有前握把,不安裝槍托,一般在槍尾掛背帶,但SAF沖鋒槍的模塊式設計使上述兩種槍托都可以裝到Mini-SAF上。每把Mini-SAF一般配有兩個20發彈匣,這是為了縮小攜帶尺寸,便於隱藏,但標準的30發彈匣也可使用。
最初的SAF系列只有9×19mm口徑型,但後來又增加了.40 S&W口徑的SAF MT-40沖鋒槍,該型號槍管長200mm,可配固定式或折疊式槍托,一般配兩個30發彈匣。
另外針對民用市場或個別禁止使用全自動武器的執法機構,上述型號中都有隻能半自動發射的型號,名稱上加SA後綴。例如半自動型的標准型SAF稱為SAF SA,而緊湊型的半自動型則稱為Mini-SAF SA等。
SAF系列沖鋒槍很容易維護,不需要專門工具就能分解。而且該槍精度很高,因此經常被用作近距離內的狙擊武器。而且性能可靠,重量也輕,以使用性能來說並不比MP5差。Jati-Matic/GG-95
傑迪-瑪蒂克(Jati-Matic)沖鋒槍由芬蘭坦佩雷輕武器公司(Tampeeren Asepaja Oy)公司的經理蒂瑪利在1980年設計,並由該公司在1982年開始試生產,在1983投入量產。
傑迪-瑪蒂克沖鋒槍外形很小巧,大量採用沖壓件,所以重量也很輕,但其連發射擊穩定性也很好、容易控制,這得益於它的槍機運動方式。在外觀上看起來,傑迪-瑪蒂克沖鋒槍給人的感覺是槍管是向上歪的,但實際上是機匣本身的尾部翹了起來。這樣的設計是為了讓槍機組沿著與槍管軸線夾角成7度的路線來後坐和復進的,再加上該槍採用重量較大和重心較為靠前的包絡式槍機,而且也採用開膛待擊和前沖擊發,因此在射擊時槍機的復進運動就會產生一個向前向下的力,也就是說把槍機作為控制槍口上跳的一個配重部件,從而有效地控制了槍口上跳。另外這樣的槍機運動方式還間接產生了另一個好處:使握把位置比常規結構的沖鋒槍要高一些,因此射手的握持位置貼近槍管軸線,也有利於減小射擊中的翻轉力矩。所以盡管該槍由於尺寸小和重量輕,使其後坐感有點大於UZI、MP5之類重量較大的沖鋒槍,但卻有效地降低了槍口上跳,連發穩定性相當好,即使單手射擊也很好控制。
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傾斜的槍機運動方式並非傑迪-瑪蒂克首創,早年法國的MAS-38沖鋒槍就已經採用類似的設計,不過MAS-38是機匣尾部是向下斜而不是向上斜。傑迪-瑪蒂克沖鋒槍的槍機和槍機框用蠟模鑄件經局部加工而成。拉殼鉤為沖壓件,除了拉殼外,還兼起槍機和槍機框結合銷的作用。與普通的沖鋒槍設計相比,傑迪-瑪蒂克的特殊設計也使得它生產過程較為費時,成本也稍高。所以沒有得到廣泛推廣。
傑迪-瑪蒂克沖鋒槍的機匣由鋼板沖壓而成,作為一支由芬蘭人設計的沖鋒槍,傑迪-瑪蒂克特別考慮到在寒冷、潮濕的冰雪環境下可靠性。槍機動作的設計本身有助於減少灰塵和水分的影響,而拋殼口上還有一個常閉式防塵蓋,拋殼時才打開,然後又自動關閉。
下機匣、握把、彈匣和扳機護圈是一個整體成型的聚合物部件,在冰凍條件下不會凍住皮膚,而且也減輕了重量。槍管下面有一個聚合物製成的折疊式前握把,同時也是拉機柄。當前握把折疊時,槍機會被鎖住,即便扣動扳機也不會走火。該槍不標配槍托,但有一個可拆卸的肩托作為配件,視客戶需要捆綁銷售或是單獨出售。
傑迪-瑪蒂克沖鋒槍沒有快慢機柄,而採用類似於AUG的單連發扳機,扣壓到一半時為半自動,扣到底時為全自動。雖然該槍的射速並不高,為650發/分,但對於沒有經驗的射手而言,要控制出短點射也是得多練習,因為這兩個扳機行程階段之間的距離較大,扳機扣力也比較大,不容易掌握好。
機械瞄準具由片狀準星和U形缺口照門組成,照門實際上是位於機匣頂部的一個簡單的固定聚合物缺口,而準星則有護耳,可調高低。此外還可在機匣頂部裝上一個激光指示具。
槍管由不銹鋼製成,露出機匣外的部分不長,如要安裝消聲器,需換上帶螺紋介面的槍管。許多內部零件,特別是那些磨損較大的部件也採用不銹鋼。
雙排彈匣插在扳機前,容量有20發和40發兩種,彈匣體為鋁制,托彈板為塑料,彈匣底板為鋼。彈匣背面每隔10發彈的位置有一個觀察孔。該槍也能使用卡爾古斯塔夫m/45的36發彈匣,稍作修改後還能使用S&W M76的彈匣。傑迪-瑪蒂克沖鋒槍設計很簡單,分解後只有39個部件。
傑迪-瑪蒂克沖鋒槍產量極少,從1983年至1987年間,一共只生產了500把,其中大部分都出售了。有一種說法是有相當一部分的沖鋒槍提供給芬蘭軍隊的車組成員和後勤部隊,並有少量配發給芬蘭的高級軍官和特種部隊,但沒有明顯的證據。
1990年,另一家芬蘭公司金槍有限公司(Oy Golden Gun Ltd.)購買了傑迪-瑪蒂克沖鋒槍的設計,並作了改進,然後但改名為GG-95並在1995年重新推出該槍,不過產量也不大。這些設計的改進包括採用一個較傳統的擊發機構代替原來的單連發扳機,有手動操作的快慢機柄,功能有:保險、半自動、點射限制、和全自動。機械瞄具和原來的差不多,但改用高對比度的色彩,而且準星不再可調,當GG-95歸零後有效射程約100米左右。另外機匣頂部增加了一個導軌座,用於安裝激光指示器或夜視瞄準儀,或其他的輔助瞄準裝置。GG-95沒有安裝槍托的能力,因為GG-95定位主要是作為一件PDW或作為一件隱蔽武器,而不是普通的沖鋒槍。GG-95的產量不大,目前買家也尚未披露。
另外中國也仿製過傑迪-瑪蒂克沖鋒槍,據說是196廠生產的,由北方工業外銷。
3. MP5沖鋒槍的使用國家地區
阿爾巴尼亞- RENEA(阿爾巴尼亞特種部隊)及阿爾巴尼亞警察,將裝備正規軍
阿爾及利亞- 阿爾及利亞空降突擊師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特種空勤團(SASR)、特別行動部隊(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及警察戰術部隊
亞塞拜然- 亞塞拜然內部警衛隊(Azerjan Interior Guard) 比利時- ESR(Equipes Specialisees de Reconnaissance)及ESI(Escadron Special d'Intervention)
巴西- 巴西陸軍特種部隊及部份巴西警察
加拿大- 多倫多警察及JTF-2(Joint Task Force Two)
智利- 智利第一空降師及Unidad反恐部隊(UAT)
哥倫比亞- Lanceros及Agrupacion de Fuerzas Especiales Urbanas
丹麥- 丹麥警察及特種部隊
埃及
法國 -法國國家憲兵特勤隊(GIGN)、法國外籍兵團、COS(Commandement des Operations Speciales)及Groupement Speciale Autonome
芬蘭- 芬蘭警察及芬蘭國防軍
德國 - 德國聯邦警察、KSK、Kampfschwimmer及Fernspäher
希臘 - 希臘特種部隊
中國香港- 香港警隊(包括機場保安隊、特別任務連等多個部門)
愛爾蘭- 愛爾蘭陸軍游騎兵(Sciathan Fianoglach an Airm)
冰島- 冰島海岸警衛隊、危機應變部隊及Víkingasveitin
印度 - 印度陸軍特種部隊、保安部隊、MARCOS及其他部隊
印尼 -印尼海軍、陸軍反恐部隊及KOPASKA
伊朗- 伊朗陸軍及警察(使用DIO仿製版本)
義大利- GIS(Gruppo d'Intervento Speziale)
約旦- SOU-17
日本- 日本警察特殊急襲部隊(SAT),東京都警視廳刑警搜查一課特殊搜查班(SIT,Special Investigation Team),大阪府警察刑事部捜查第一課特殊犯捜查系(MAAT,Martial Arts Attack Team),各都道府縣警察的機動隊-槍械對策部隊
拉脫維亞- Speciālo Uzdevumu Vienība
黎巴嫩- 第101空降連
中國澳門- 澳門治安警察局特警隊(UTIP),特別行動組(GOE,又稱 澳門飛虎隊)保護重要人物及設施組(GPAEII)
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軍隊、部份特種部隊及執法部門
墨西哥- 特種部隊、執法部門及聯邦警察
荷蘭- 荷蘭海軍陸戰隊、軍警、BBE反恐部隊(Bijzondere Bijstands Eenheid)及部份警察部隊
挪威- 挪威國防軍(將被MP7取代[1])及警察
紐西蘭- 第1特種空勤隊
巴基斯坦 - SSG(採用合法生產版本)
波蘭- GROM
葡萄牙- GOE(Grupo de Operacoes Especiais)
中國台灣 - 中國台灣陸軍特種部隊和台灣維安特勤隊、台灣憲兵特勤隊、海軍陸戰隊人質解救小隊、台北市刑大特勤中隊
羅馬尼亞- SRI反恐部隊(Serviciul Român de Informa?ii)及警察
沙烏地阿拉伯 - 特種部隊旅
新加坡- 新加坡警察
斯里蘭卡- 警察及保安部隊
塞爾維亞- SAJ反恐部隊、UBPOK、軍警及部份軍隊和警察
斯洛伐克- 斯洛伐克警察及特種部隊
瑞典- SSG(Särskilda Skyddsgruppen)
瑞士 - FSK-17
西班牙- Tercio de Extranjeros
南非- 多個不同部隊
韓國- 韓國特種部隊第707特別任務連
土耳其 - 多個不同部隊(採用合法生產版本)
阿聯酋 -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特種部隊、Abu Dhabi特警隊、Du特警隊、VIP保護隊
英國- 特種空勤團(SAS)、特種海勤團(SBS)及CO19
美國 - 美國陸軍、美國海軍、美國空軍、美國海軍陸戰隊、SWAT、FBI及多個執法部門CS之MP5
中國香港-機場特警(ASU) 在開聯合國大會中,MP5是各國總統保鏢的標准配備。
4. 新式沖鋒槍的特性是什麼
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研製的M16A1式5.56毫米自動步槍問世,隨後,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研製重量輕的小口徑自動步槍。這樣,被稱做「金不換」的沖鋒槍就面臨著嚴重的挑戰。
盡管沖鋒槍受到被淘汰的威脅,但它在目前仍是一種使用較廣泛的有效武器,而且很多國家還研製出了一些新型號的沖鋒槍。
據統計,現在僅在各國軍隊中服役的沖鋒槍已達50多種型號。另外,一些老式的沖鋒槍也在得到進一步的改進和提高,以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
與早期的沖鋒槍相比,現代沖鋒槍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改進。
一是縮短槍身,便於操作使用。減少槍身長一般是採用折疊槍托或者改變槍的結構等辦法。
例如,以色列的「烏齊」式沖鋒槍就是將槍栓裝在槍管上面向前伸出,而彈匣則裝在手槍式的握把裡面,使槍身大幅度縮短。美國的英格拉姆M10型沖鋒槍,其槍托縮進後比原來縮短了近28厘米。它還有一種無槍托型,全槍長度僅為26.7厘米,小巧玲瓏,可以當手槍用,發射速度很高。
二是提高射速。現代沖鋒槍的理論射速到每分鍾600發,有的甚至達1000發以上。美國AM-180型沖鋒槍,理論射速雖然高達每分鍾1600發,但射擊時很平穩。後坐力很小,射擊精度較高。
三是增大攜彈量。由於射速提高,必然要求增大攜彈量。以美國AM-180型沖鋒槍為例,它採用鼓式彈匣,可容彈177發,大大增加了攜彈量。
四是簡化結構,便於維護保養。巴西的「烏魯」式沖鋒槍,其主要零部件不用工具即可在短時間內拆卸完畢。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使是使用手槍彈的沖鋒槍,也在向輕型化發展。沖鋒槍今後發展的總趨勢是系列化,使其成為槍族中的重要成員之一。
5. 誰是貝肯苞爾
弗朗茨·貝肯鮑爾
貝肯鮑爾無論是在德國足壇、歐洲足壇還是世界足壇,都是一位具有傳奇色彩的人物。從他投身德國足壇的第一天起直到今天,他的一切都與德國現代足球運動密切相關。
1945年9月11日,弗朗茨·貝肯鮑爾出生於巴伐利亞州慕尼黑城的工人區。他的父親是一
位忠厚老實的郵遞員,也是一位足球愛好者,經常帶貝肯鮑爾一起踢足球。1977年父親去世 ,他的一生對貝肯鮑爾職業的選擇和成長有著很大的影響。
貝肯鮑爾16歲那年加入慕尼黑青年隊,18歲又加入國家青年集訓隊。那年他的保險營銷學學業已經完成。這時父親要求他找一份比較保險而安定的工作,但他卻選擇了足球。1964年在荷蘭舉行的歐洲青年足球錦標賽上,貝肯鮑爾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他的足球才華。
1965年9月,剛滿20歲的貝肯鮑爾入選國家隊,隨隊出征瑞典斯德哥爾摩,爭奪1966年英國世界盃決賽圈的參賽資格。他司職前衛,在迎戰奧地利、塞普勒斯和瑞典國家隊時他鋒芒畢露,尤其在對瑞典隊的比賽中發揮出色,一舉成名,為西德隊參加世界盃預選賽取得優異成績立下了汗馬功勞。
1966年是貝肯鮑爾最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他為國家隊踢進第一個球;第一次當選聯邦德國足球先生;並且第一次參加世界盃足球賽。在初賽階段他幾乎場場得分。在對瑞士隊的比賽中他獨得兩分,全隊以
5∶0擊敗對手;在對烏拉圭的比賽中他首先破門,鼓舞了全隊士氣,最後以4∶0戰勝對手;在對蘇聯隊的比賽中,他踢進決定性的一球,以2∶1擊敗對手。他不是前鋒,但得分能力超過前鋒。
決賽中西德隊遭遇東道主英格蘭隊。貝肯鮑爾作為中場隊員既要組織和實施犀利的攻擊,又要協調全隊防守。他出色地將英格蘭名將博比·查爾頓盯死,沒有讓他發揮作用。不過查爾頓畢竟馳騁綠茵場多年,經驗豐富,貝肯鮑爾稍不留神就讓他傳出了兩腳極具威脅的球,最終英格蘭隊以4∶2戰勝西德隊。但貝肯鮑爾給球迷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內行人士預言一顆新的足球巨星已經誕生。
1970年6月,第九屆世界盃大賽在墨西哥舉行。貝肯鮑爾與隊友密切配合,殺入半決賽。這次的對手是上屆世界盃賽的冠軍英格蘭隊,真是冤家路窄。
比賽前夕,教練舍恩做了精心的布置,貝肯鮑爾也積極獻計獻策,建議自己打前衛線與後衛線之間的位置,根據場上的形勢適時靈活地出擊或者防守。他的這一建議被主教練採納,從此足球史上多了一個名詞"自由人"。比賽開始後,貝肯鮑爾負責組織全隊的攻防。這場比賽空前的激烈。英格蘭隊在老將查爾頓的組織下頻頻向西德隊發起進攻,上半場結束時英格蘭隊以2∶0領先。下半場開始後,貝肯鮑爾在23分鍾時得隊友傳球快速帶球往前沖,英格蘭隊員以為貝肯鮑爾會把球傳給隊友,沒想到貝肯鮑爾並沒傳球,而是大步流星沖向禁區,在離球門約25米的地方急停,抬腳射門,贏得一分。這一球鼓舞了全隊士氣,貝肯鮑爾和隊友們再接再厲,由轟炸機格特·穆勒再下一城,將比分扳成2∶2。加時賽再戰,這次與4年前不同的是幸運之神在向西德隊微笑。貝肯鮑爾和他的隊友們明顯佔有心理上的優勢,結果又得一分,以3∶2戰勝了"宿敵"英格蘭隊,為4年前在溫布利體育場的失敗報了一箭之仇。
1972年貝肯鮑爾又和隊友們參加了第四屆歐洲足球錦標賽,他們抖擻精神,分別以3∶1、2∶1、3∶0力克英格蘭、比利時、蘇聯隊,奪得冠軍。貝肯鮑爾的足球生涯錦上添花。
1974年6月,第十屆世界盃在西德舉行,貝肯鮑爾第三次參加世界盃大賽。他參加過兩次世界盃,但都未能奪冠,他心有不甘。此時的他無論經驗、技術和組織能力都優於以往,達到巔峰,他立志要拼。
但天有不測風雲,第一場比賽西德隊就以0∶1敗在了東德隊的腳下。出師不利使全隊信心大減,甚至連教練都心灰意冷了。但關鍵時刻貝肯鮑爾站了出來,成了全隊的精神支柱。他從教練手中接過指揮權,由他排兵布陣,決定誰上場和打什麼戰術。雖然這些做法激怒了一些隊友甚至教練,但後來證明他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氣概是值得贊揚的。
7月7日,西德隊與荷蘭隊爭奪冠軍。由於對荷蘭隊的踢法估計不足,一開場負責防守克魯伊夫的福格茨不知所措。荷蘭隊在中圈開球,三傳兩遞將球交給克魯伊夫,就在克魯伊夫快速帶球往前沖形成單刀的時候,西德隊後衛無奈只好將其拌倒,被罰點球,先失一城。此時離開場才56秒鍾,西德隊連球還沒碰到過。失球後貝肯鮑爾不急不躁,全隊不慌不亂,有條不紊地打著自己的戰術,最終以2∶1戰勝強大的荷蘭隊奪得冠軍。當貝肯鮑爾從國際足聯主席斯坦利·勞斯手中接過世界盃的時候,他無比激動地說:"1954年我還只是一個小孩,守在收音機旁聽世界足球錦標賽的實況轉播,如今我自己親身參加了這樣的比賽,我的夢想實現了。"
由於他在納稅問題上與當局發生了不必要的糾紛,貝肯鮑爾一氣之下於1978年5月與美國紐約宇宙隊簽約,離開了祖國,與球王貝利、克魯伊夫等同台獻藝,為在美國傳播足球技術做出了積極的努力,並為宇宙隊奪得3次全國杯賽的冠軍。
他在美國的生活是平靜的,也是幸福的。在美國沒有多少人能夠認出他的面孔,他享有極大的生活自由。貝利在退役時對貝肯鮑爾表示感謝,表示在運動生涯快結束時能和貝肯鮑爾這樣一位偉大人物同場競技實在是人生樂事。
1980年貝肯鮑爾回到闊別三載的祖國,3年的美國生活使貝肯鮑爾幾乎成了西德人遺忘的球星,但他不後悔。1981年他加盟漢堡俱樂部,使該隊獲得1982年西德甲級聯賽冠軍和歐洲足協亞軍。他參加了世界盃的外圍賽,但由於傷痛的原因,沒有參加決賽階段的比賽。
1982年6月1日,37歲的貝肯鮑爾因傷病原因被迫掛靴,在告別儀式上,面對數以萬計的擁戴者,他激動萬分。為了表彰貝肯鮑爾對足球的貢獻,聯邦德國於1983年授予他國家十字勛章。
退役後,貝肯鮑爾擔任了體育評論員,並兼任西德足球隊技術顧問。1983年他又回到了美國宇宙隊。
1984年歐洲錦標賽中,西德隊沒能進入半決賽,主教練德瓦爾引咎辭職,西德足球隊的水平一天不如一天。貝肯鮑爾在這種情況下接過國家隊帥印,重整隊伍,嚴肅綱紀,逐漸地復甦了西德足球,並在1986年墨西哥舉辦的世界盃賽上奪得亞軍。
貝肯鮑爾擅長謀劃,琢磨對手,將對手的優劣分析得一清二楚。在1990年的義大利世界盃上,西德隊在復賽中遇到了擁有古利特、巴斯騰和里傑卡爾德三駕豪華馬車的荷蘭隊。為了打敗荷蘭隊,他授意沃勒爾以小動作惹怒里傑卡爾德,里傑卡爾德中計,不僅推搡沃勒爾,還向他臉上吐口水,結果雙雙被紅牌罰下。沃勒爾對西德隊並不重要,但里傑卡爾德不在場上,荷蘭隊失去了一個進攻和防守的組織者,最後敗下陣來。在決賽中,貝肯鮑爾看破了阿根廷的劣勢--馬拉多納已經不如從前,體力不支,另外4名主力禁賽,阿根廷隊隊伍參差不齊。於是他授意全隊加強進攻,把阿根廷隊拖垮。比賽開始後全隊嚴格按照他的部署,圍著阿根廷球門狂轟濫炸。阿根廷隊疲於防守,無力還擊,被拖得筋疲力盡,最後西德隊以布雷默的一記點球小勝,獲得冠軍。
作為隊員和教練貝肯鮑爾都得過世界冠軍。世界盃賽後,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歡迎。他信守承諾,辭去了國家隊主教練的職務。後來,雖然在馬賽隊當過技術部主任,但中途退出,又回到拜仁慕尼黑隊。阿維蘭熱曾有意推薦他競選國際足聯主席,但他卻推辭不就,寧願當拜仁慕尼黑俱樂部主席。
貝肯鮑爾敢作敢為,在足球場上無往不勝,在婚姻生活上也我行我素。他的這些做法影響了馬特烏斯、沃勒爾等著名球員,他們紛紛與結發妻子離婚,投奔情人的懷抱。
在特別強調集體力量和紀律的德國,貝肯鮑爾算是一個性情散漫與眾不同的人。他踢球講究優雅、歡快,是一個技術型的球星。他踢起球來華麗、文雅、高尚,體現了最大程度的自由發揮與即興表演,絲毫都不呆板。作教練時,他允許隊員發揮個性,而不是限制個性的發揮。他給德國足球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
參考資料:
6. 現代沖鋒槍從哪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進
與早期的沖鋒槍相比,現代沖鋒槍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改進。
一是縮短槍身,便於操作使用。減少槍身長一般是採用折疊槍托或者改變槍的結構等辦法。
例如,以色列的「烏齊」式沖鋒槍就是將槍栓裝在槍管上面向前伸出,而彈匣則裝在手槍式的握把裡面,使槍身大幅度縮短。美國的英格拉姆M10型沖鋒槍,其槍托縮進後比原來縮短了近28厘米。它還有一種無槍托型,全槍長度僅為26.7厘米,小巧玲瓏,可以當手槍用,發射速度很高。
二是提高射速。現代沖鋒槍的理論射速到每分鍾600發,有的甚至達1000發以上。美國AM-180型沖鋒槍,理論射速雖然高達每分鍾1600發,但射擊時很平穩。後坐力很小,射擊精度較高。
三是增大攜彈量。由於射速提高,必然要求增大攜彈量。以美國AM-180型沖鋒槍為例,它採用鼓式彈匣,可容彈177發,大大增加了攜彈量。
四是簡化結構,便於維護保養。巴西的「烏魯」式沖鋒槍,其主要零部件不用工具即可在短時間內拆卸完畢。
7. 現代沖鋒槍正在不斷改進的目的是什麼
20世紀60年代中期,美國研製的M16AI式5.56毫米自動步槍問世,隨後,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研製重量輕的小口徑自動步槍。這樣,被稱做「金不換」的沖鋒槍就面臨著嚴重的挑戰。
盡管沖鋒槍受到被淘汰的威脅,但它在目前仍是一種使用較廣泛的有效武器,而且很多國家還研製出了一些新型號的沖鋒槍。以適應現代戰爭的需要。
與早期的沖鋒槍相比,現代沖鋒槍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改進。
一是縮短槍身,便於操作使用。減少槍身長一般是採用折疊槍托或者改變槍的結構等辦法。
二是提高射速。現代沖鋒槍的理論射速達到600發/分,有的甚至達1000發以上。
三是增大攜彈量。由於射速提高,必然要求增大攜彈量。
四是簡化結構,便於維護保養。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即使是使用手槍彈的沖鋒槍,也在向輕型化發展。沖鋒槍今後發展的總趨勢是系列化,使其成為槍族中的重要成員之一。
美國AM-180型沖鋒槍,它採用鼓式彈匣,可容彈177發,大大增加了攜彈量。
巴西的「烏魯」式沖鋒槍,其主要零部件不用工具即可在短時間內拆卸完畢。
8. 巴西出局後的思考!
答案:我個人認為最後冠軍肯定是德國。
列舉的德國奪得本屆世界盃冠軍的十條理由如下:
1.這只德國國家隊平均年齡只有25.6歲,是70年來德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德國國家
隊。
2.德國隊可以踢出令人賞心悅目的足球,厄齊爾、波多爾斯基、克洛澤、穆勒以
及施魏因斯泰格等人組成的新老結合的攻擊陣容在球上顯得十分快樂。
3. 1974年世界盃,蓋爾德-穆勒憑著自己出色的發揮幫助德國人捧走了最後的的
冠軍。而現在,德國人有了新的21歲的托馬斯-穆勒,他同樣來自拜仁,同樣身披
13號球衣,同樣為德國沖鋒陷陣。
4.我們擁有勒夫這樣優秀的教練,他能夠讓低谷中的球員迅速找回狀態。克洛澤
在上賽季中的聯賽很少首發,但是在本屆世界盃首場比賽就取得進球。勒夫很喜
歡也非常信任年輕球員,這對德國的幫助很大。柯林斯面就說:「我們將贏得世界
杯,因為勒夫是一個沉著穩定的教練。」
5.德國第一次奪取世界盃冠軍是1954年,20年後拿到了第二次。 90年到現在又已
過去了20年,按照這個 規律,2010年,德國會取得冠軍。
6. 德國隊永不放棄的意志品質是球隊的傳統,每名上場的球員都會在球場上戰
斗到最後一刻。他們已經 做好了7場比賽的准備!
7. 德國隊的球迷是世界上最優秀的,他們不會在球場里亂喊,而是喜歡齊聲歌唱
。德國各大城市的球迷都因德國隊的表現而瘋狂,卡恩就說:「德國隊將能夠點
燃遠在千里之外的德國國內球迷的熱情。」
8. 德國隊首場完美的表現將讓許多強隊感到位居,英國的《太陽報》就撰文:「
德國隊重新點燃了世界盃,他們給英格蘭對好好上了一課,告訴我們足球應該是
這樣踢得。
9. 至今為止,德國是南非世界表現最好的球隊,大比分獲勝,漂亮的進球。荷蘭
中場范博梅爾就說:「德國隊是奪冠最大熱門。」蓋爾德-穆勒也說:「我們是最
好的球隊,我們會走到最後。」
10. 11名德國隊員團結一心!盡管這聽上去有些俗氣,但鋼鐵一般的團隊精神是
德國隊最大的優勢,這將 幫助德國走向輝煌。
世界盃打到現在,再次證明兩個道理:
1.大熱必死
2.足球是圓的, 「實力」與「勝利」中間沒有等號
正在任務中,樓主能否給個採納
9. MP18沖鋒槍的使用國列表
玻利維亞 巴西 愛爾蘭共和國 韓國 巴拉圭 芬蘭 法國 德國 印尼 馬來西亞 荷蘭 巴拉圭 波蘭 葡萄牙 西班牙 瑞典 瑞士 泰國 魏瑪共和國 葉門 中國
10. M12沖鋒槍的資料
貝瑞塔M12(Beretta Model 12,又名PM12)是由義大利貝瑞塔在1958年製造的9 × 19毫米沖鋒槍,1961年開始成為義大利陸軍的制式沖鋒槍,亦是部份非洲及南美國家的制式武器,巴西及印尼獲授權特許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