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類吸煙史有多久
人類吸煙史已有1500多年。
煙草最早產於中南美洲。在墨西哥賈帕斯倍倫克的一座建於公元432年的廟宇里,遺留著當地老人吸煙的石雕。大約在1500年前,中美洲人就已經知道享用煙草了。
世界上最早被發現的吸煙民族是印第安人。在1642年哥倫布到達西印度群島海濱時,看到當地印第安人將乾燥的煙葉捲成筒裝點燃吸食,冒出煙霧並散發出一股刺激性的味道;也看到有人將煙葉碾碎做成鼻煙、嚼煙或類似現在的斗煙吸用。
卷煙的起源要追溯到南美洲的阿茲台克人,他們將煙葉揉碎,卷在玉米殼里點燃吸用。這種吸煙形式是西班牙人15世紀初發現並採用的。17世紀初,在西班牙開始用紙代替玉米殼。改良後的吸煙習慣很快傳遍了葡萄牙、義大利、希臘、土耳其,最後傳到了俄國的南部,19世紀30年代,又傳到了法國,在克里米亞戰爭期間(1853-1856年),參戰的英國士兵學會了抽吸卷煙,並把這種習慣帶回了英國。隨著吸煙人數的增加,當地開始有人生產卷煙。當然,那時所有的卷煙都是手工製作,直到1860年,人們對吸煙仍多少帶有好奇的色彩。
那時,美國正在進行州間戰爭。雖然在國外旅遊的美國人已經目睹了卷煙的用途,但還是沒有成為大多數美國人的掌中之物。到1864年,美國開始才生產卷煙。在弗吉尼亞--卡洛萊納地區,最早記載人們吸煙的是卡羅來那人samuel shooler。1868年,他目睹一個軍人抽煙並作了詳盡的記錄。
最初的卷煙機大約是在1879年發明的。james bonsack成功的設計了一台卷煙機並獲得了1880年的專利權。自此之後,全世界對卷煙產生了普遍的興趣。
1913年,第一個將烤煙、白肋煙和香料煙混合在一起的卷煙--駱駝牌卷煙問世,它的出現對卷煙發展刺激很大,同時也標志著現代美式混合型卷煙的誕生,引起了人們對卷煙的新的興趣。在第一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這種美國風味的卷煙逐漸蔓延到歐洲乃至整個世界,使吸煙更為流行。世界卷煙的生產量和消費量也隨之逐年增加。
1962年和1964年,英國皇家內科學會和美國醫政總署先後提出吸煙與健康關系的報告。為減少吸煙的危害性,從60年代起,濾嘴型卷煙應運而生。70年代出現了長支型卷煙,在美國還最先出現了淡味型低焦油卷煙,80年代又推出了特淡味和超淡味型卷煙。進入90年代,中國一些煙草企業相繼推出了新混合型卷煙,在卷煙中添加中草葯或者其提取物,以達到醫療保健之功能,如青州卷煙廠近年推出的「保健東方」卷煙,具有補腎壯陽、理肺祛痰,增強人體免疫力之功效
『貳』 求青少年吸煙問題的數據!
吸煙有害健康
當你在吞雲吐霧中似乎享受一種樂趣時,是否想過吸煙將對你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威脅。
世界各國近40年來對煙草危害進行了廣泛的研究,5萬多份研究報告證實了吸煙對健康的危害。世界衛生組織認為,當今對人類危害最大的就是煙草,吸煙已經被定為「公害」。但吸煙對身體健康危害程度有多大?這是許多人都不曾想像到的。科學研究證明,煙草的危害主要來源於煙霧中的化學成份。煙草中含有的化學成份高達4700多種,其中主要有一氧化碳、尼古丁、焦油、苯丙比、放射性物質、刺激性化合物及砷、汞、錫、鎳等多種重金屬元素,它們具有很強的刺激作用和致癌作用。2001年8月,美洲心臟基金會和美洲心臟病學會聯合發表的反煙草斗爭框架協議的《巴拿馬聲明》中指出,吸煙將成為人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世界心臟聯合會主席馬里奧·馬拉納奧強調,到2003年吸煙對人的危害將超過吸毒、艾滋病和其它疾病,成為導致死亡和喪失勞動能力的主要原因。據悉,目前全球每年與吸煙有關疾病死亡約為490萬人,到2025年將達到2000萬人。新華社曾發過一條專稿,說我國的科學家在開展了一項大規模調查以後得出一個結論,我國每年100萬的死亡人群中,有3/4死於煙草所致的疾病,按現有趨勢,到2020年,我國將有200萬人因吸煙而死亡。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曾搞過一次調查,美國有4700萬成年人吸煙,1995年到1999年間,美國每年死於吸煙導致疾病的人數估計為44萬人,其中約3.5萬人死於被動吸煙,而且女性致肺癌的人數目前已經超過其它癌症死亡人數的總和。肺癌是世界各地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肺癌居癌症死亡原因第一位。全球每年肺癌新患138萬人,有98.9萬人死亡;另據報告,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男性肺癌發病率都在上升,其上升率與吸煙率幾乎一致。而像芬蘭、英國、美國吸煙率下降後,肺癌的發病率也在下降。我國1990年到1992年死亡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肺癌死亡率由70年代的7.17/10萬增加到151/10萬。這么高的增長速度,中間只相隔20年時間,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吸煙率高了。
煙草與經濟關系密切
全世界有11億人吸煙,中國就有3.2億,15歲以上人群的吸煙率為37.62%。在中國的煙民中,青少年吸煙人數高達500萬,而且在校女學生吸煙者也在增加,吸煙群體日趨擴大化、低齡化、女性化,這已成為世界各國、尤其是我國急需遏制和解決的社會問題。既然煙草已成為直接危害人類健康的殺手,而且全世界都在大力反煙、禁煙和控煙,那麼煙草行業為何在重重禁遏和聲聲指責中仍然不斷發展壯大呢?究其原因,這都是「煙草經濟惹的禍」。對於煙草這樣一種十分特殊但又是合法的產品而言,市場需要是決定其發展走向最為重要的因素。在許多國家,煙草是重要的支柱產業,如印度、巴西、俄羅斯、法國和我國等,都是煙草生產和消費大國,其中我國的煙草消費幾乎佔世界煙草消費的一半。對於煙草行業,人們通常把它歸入「夕陽行業」。我國從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開始,煙草逐漸從數量型增長方式向質量型增長方式轉變,而這種轉變為煙草的繼續增長提供了強大的支撐。據權威部門最新統計,我國煙草業每年為國家財政貢獻了10%以上的稅收,超過了汽車、電信等被人們認為是暴利性的行業,連續14年居各行業榜首,而且總產值、工商稅利都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態勢,其中卷煙產值年增速為10.7%。時至今日,煙草業已發展成為我國最舉足輕重的支柱產業之一。煙草成本的低廉和不斷增長的銷售量,為煙草商帶來了巨額財富。2000年,我國卷煙產量為3334.9萬箱,銷售量為3333.6萬箱,煙稅增長速度居世界第一。表面看確實是一筆可觀的收入,但其背後卻隱藏著可怕的禍端。吸煙造成健康危害帶來的經濟損失是長期的、巨大的。有數據顯示,1993年全國煙草利稅為410億元,而吸煙造成的經濟損失約為650億元。吸煙引發的疾病和死亡所帶來的損失,有一部分可以用經濟來衡量,但有些損失是無法用經濟來衡量的。況且,吸煙和生病之間還存在著二三十年這樣相當長的潛伏期,所以專家認為煙稅是「愚人的金庫」。因此在煙草與經濟問題上,我們應當有一個清醒的認識。
煙癮為何難以戒掉
吸煙有害已成公論,但為何有人「明知煙有毒,偏向煙海行」呢?山東醫學院的張志華先生將吸煙的社會心理類型分類進行了調查、統計、分析,得出結論:好奇心理、從眾心理、消遣心理、成癮依賴心理佔大多數,其次為排解、填充、交際虛榮、享受心理型。調查發現,青少年多為好奇心理,中老年人多為成癮依賴型,而多數吸煙者是幾種心理交織在一起。吸煙有害,為此不少吸煙者也有戒煙的願望,但卻難以戒掉。世界衛生組織煙草和健康合作中心主任翁心植對此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我國吸煙者戒煙率低原因有多種:首先是處於煙霧彌漫的大環境中。在我國男性吸煙一直被認為是正常的社會習俗,要改變這一觀念,絕非一朝一夕能奏效。此外,還有煙草的上癮性。香煙中的尼古丁具有精神活性的強化性,會刺激中樞神經系統,促使吸煙者重復使用尼古丁而不能自拔。人戒煙後,由於肌體缺乏了尼古丁的刺激,要自身調整到新的平衡,恢復正常健康代謝機能,開始會很不適應,因此便會產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應,而這些反應都是戒斷症狀。正是由於這些戒斷症狀,使戒煙者產生了生病的錯覺。戒斷症狀實際上只是肌體的一種短暫生理反應,是肌體進行健康的調整、恢復正常心理機能的結果。它的出現恰恰表明,戒煙者的身體正在清除源於煙草中的尼古丁,而且大部分尼古丁會在完全戒煙後的1—2周內排出體外,那時戒斷症狀就會逐漸消失。
控制吸煙任重道遠
我國在控制吸煙上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自1997年以來國務院及有關部委已經發布了23個有關控煙的法律法規、條例、通知。為了使不吸煙者免受被動吸煙的危害,1997年,全國愛衛會還會同有關部門聯合頒布了《關於在公共交通工具及其等候室禁止吸煙的規定》。各地積極開展了創建無煙草廣告城市、無煙醫院、無煙學校、無煙單位和控煙先進單位的評選活動,積極營造保護健康、遠離煙草的環境。我省控煙工作這幾年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996年省政府頒發了《吉林省城市公共場所禁止吸煙的規定》,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重視,使公共場所禁止吸煙成為廣大群眾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與此同時,各市州都紛紛開展了創建無吸煙學校、醫院、單位等活動。2001年,全省還評出37家「無煙單位」。然而,在這些成績的背後,卻深藏著許多控煙工作的障礙。2003年,全省控制吸煙協會在長春松苑賓館召開成立大會,富有戲劇性的是,這一天全省煙草工作會議也在此召開,巨幅的煙草廣告牌子遠遠蓋過了協會成立的會標,使控煙協會的聲音顯得那麼微弱。更令人不安的是,我省青少年吸煙率呈不斷上升趨勢。據長春市愛衛會辦公室的同志介紹,他們在對一些網吧進行檢查時,發現許多網吧附近都有煙攤在向青少年出售香煙。在醫院中,醫務人員一邊接診一邊吸煙的現象也時有發生。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的影視作品更是充斥著吸煙的鏡頭,引得青少年紛紛效仿。專家們指出,短時間內要讓成年人全部戒煙是不可能的,當務之急是從青少年抓起,教育他們認識吸煙的危害,「拒吸第一支煙」。當然控煙光靠提倡是不夠的,更應該用法律形式來加以約束。馬來西亞頒布的禁煙令中規定:18歲以下未成年人購買香煙是犯罪行為,可判坐牢兩年或罰款5000馬幣。英國倫敦街頭鬧市區中貼著巨幅廣告「把煙草留給20世紀」。法國開展了「醫生不吸煙」運動,並且在餐廳中進行了「戒煙革命」。美國50個州中,已有44個對吸煙實施限制。這些措施都很有效,我們不妨借鑒一下,同時根據我國國情制定出可以操作的具體辦法來。相信通過人們的共同努力,我們一定會營造出一個綠色的環境。
『叄』 巴西經濟,文化,法律,人口吸煙數。環保意識,風俗習慣
一、經濟概況
巴西擁有拉美最為完善的產業體系,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歷史上巴曾經一度是單一農業經濟國家,蔗糖、咖啡等為其主要經濟作物。20世紀初,巴西開始工業化進程。從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進口替代」經濟模式,並依靠大量舉借外債獲得了經濟騰飛,其中1967-1974年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1%,創造了「巴西奇跡」,並初步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其後近30年的時間里,巴一直為外債和通貨膨脹所困擾,經濟發展陷於停頓。1994年7月巴西推出「雷亞爾計劃」,以聯系匯率制為核心,成功地控制了長期困擾巴經濟發展的惡性通膨問題,使巴經濟在1994年至1997年出現了一個穩定增長的時期。但巴政府依賴舉債來維持雷亞爾匯率穩定,財政和經常性項目雙赤字問題日益嚴重,對外資依賴急劇加深。1999年,在經歷了多次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國內經濟蕭條後,巴被迫於1999年初宣布採取浮動匯率制,轉而執行以控制通膨為核心的經濟政策。造成當年雷亞爾兌美元大幅貶值。國內通膨率短期內急劇上升。由於巴政府執行了正確的經濟政策,和嚴厲的財政調整措施,增收節支,巴經濟迅速走上恢復之路,2000年經濟增長達4.46%,通膨也基本得到了控制。2001年受全球經濟不景氣、阿根廷經濟危機和國內電力危機影響,巴經濟增幅僅為1.51%。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00年巴西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10890億雷亞爾(約合5958.5億美元)
增長率:4.46%
工業、農業、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分別為:33.1%、9.1%、57.8%,分別比上年增長4.79%,2.90%,3.61%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560雷亞爾(約合3587美元)
增長率:3.1%
貨幣名稱:雷亞爾匯率(2002年8月20日):1美元=3.10雷亞爾
通膨率:5.97%年
平均失業率:7.1%
三、農牧業
(一)農業
20世紀90年代初巴實行對外開放以來,由於獲得了國外低息貸款和先進生產技術,農業產量出現了大幅增長。目前,巴西是世界農業生產和出口大國,除小麥等少數作物外,主要農產品均能實現自給並大量出口。咖啡、甘蔗、柑橘產量居世界第一,大豆產量世界第二,玉米產量世界第三。2000年巴全國穀物產量為8590萬噸,比上年增長4.29%。當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皮棉: 118.74萬噸葵花籽:9.74萬噸
花生: 17.16萬噸蓖麻籽:10.74萬噸
大米:1142.31萬噸玉米:3164.05萬噸
燕麥: 19.41萬噸大豆:3234.46萬噸
大麥: 36.90萬噸高粱:78.14萬噸
雜豆: 307.80萬噸小麥:162.17萬噸
(二)畜牧業
近年來,由於巴政府積極開發和推廣使用新技術,巴畜牧業發展較快。根據巴西地理統計局1997年全國普查的數字,巴全國畜群總數(牛、羊、豬)2.13億頭、禽類總數7.60億頭。預計2001年巴肉類出口總額將達到10億美元,為世界主要肉類出口國之一。
2000年8月,巴南部地區爆發口蹄疫,對巴肉類出口造成重大損失。8至10月,巴南部各州共屠宰帶病牲畜11000餘頭,直接經濟損失750萬雷亞爾。巴政府在根除口蹄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巴中西、東南部地區的大部分牧區已宣布成為無口蹄疫區。
四、工業
巴工業實力和工藝均居拉美首位,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飛機製造、建築、紡織、製鞋、造紙、食品等。主要工業品產量:
產品產量單位1999年產量2000年產量
水泥(萬噸)4027.03955.9
化肥(萬噸)742.6786.0
粗鋼(萬噸)2499.62786.5
鋁(萬噸)125.0127.7
紙漿(萬噸)720.4744.7
紙張(萬噸)688.9711.6
汽車(萬輛)134.4167.1
1994年巴實行雷亞爾計劃以來,由於本幣定值過高,巴民族工業受到進口產品的沖擊,工業發展速度放緩。1999年雷亞爾貶值後,工業出現了恢復性發展,飛機製造業異軍突起,巴西飛機製造公司一躍成為世界第四大飛機製造公司和巴第一大出口企業。
2001年6月起,巴出現電力危機,政府強迫企業減少用電20%,限制了工業生產的進一步擴大。
五、自然資源
已探明鐵礦砂儲量650億噸,為世界之最,產量和出口量也均為世界第一。鐵礦砂品位較高,多數含鐵60%以上,且為露天礦。鈾礦、鋁礬土和錳礦儲量均居世界第三。鈮礦探明儲量已達455.9萬噸,按當前全球消費量,足夠供應全球市場800年。此外,巴鉻、鎳、金、石棉等礦產均儲量豐富。煤礦儲量230噸,但均為低品位礦。石油儲量已探明54億桶,油頁岩相當於15億桶儲量,天然氣2330億立方米。森林面積442萬平方公里,全國森林覆蓋率52%。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水電佔全國發電總量的92%。
六、服務業
2000年巴服務業產值在巴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比例達到57.8%,對巴經濟發展舉足輕重。服務業部門主要包括銀行金融業、電訊產業、不動產、旅遊、保險、廣告、傳媒等。〔旅遊業〕巴西是世界10大旅遊創匯國之一。赴巴遊客多來自拉美、歐洲、美國。1998年來巴外國遊客達480萬人次,收入約319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5%。目前巴擁有18000家星級飯店,提供30多萬間客房,旅遊業提供直接、間接就業機會580萬個。里約、聖保羅、巴西利亞、亞馬孫叢林、伊瓜蘇大瀑布、大沼澤地等是巴主要旅遊景點。此外,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彩車遊行構成了巴獨特的人文旅遊景點。
1999年雷亞爾貶值以後,巴公民出境旅遊明顯下降,但政府積極推動公民國內旅遊,加上從鄰國來巴旅遊的人數增加,巴旅遊業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巴政府下設旅遊與體育部和巴西國家旅遊公司,負責規劃和管理全國各大旅行社、導游、旅館及旅遊景點等。
七、交通電信
〔公路〕據巴西交通部1999年調查,巴全國公路總長165.8萬公里,其中柏油路面長16.42萬公里。由於歷史原因,公路運輸是巴交通運輸主力,分別佔全國客貨運量的96.3%和63.1%。
〔鐵路〕鐵路總長29700公里,電氣化率7.1%,部分路段已廢棄,全國35%的鐵路使用已超過60年。近年來,鐵路在全國運輸中的比例稍有增加。
〔水運〕全國主要港口44個,主要港口有:桑多斯、維多利亞、里約、帕拉那瓜和聖路易斯等。此外,為便利農產品運輸,降低出口成本,並帶動東北部經濟發展,巴正在東北部新建一批可停靠萬噸以上船舶的深水港口。巴年均內河貨運總量1700萬噸左右,主要是將內地農產品輸往沿海各港口。
〔空運〕巴全國共有9家航空公司,登記各類飛行器10250架,其中大、中型客機近200架。全國通航城市150個,公用民航機場710個,其中大型機場(可降波音747等大型客機)29個,年客運量2000多萬人次。聖保羅和里約國際機場為巴主要航空出入境口岸,同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均有航班相連。里約格朗德航空公司(VARIG)年營業收入5.5億雷亞爾,同其下屬的南大河(RIO SUL)、東北(NORDESTE)航空公司一起構成了巴最大的航空集團。〔電信〕巴於1997年開始開放電信市場,採取競標形式拍賣電話經營權,打破巴西電話公司的市場壟斷。目前巴電信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巴吸收外資最多的產業之一,每年以亞馬孫免稅工業區為基地向美洲地區出口大量行動電話等通信產品。截止2001年底,巴共有固定電話4770萬門,行動電話28.7萬門。
八、財政金融
〔公共財政〕巴公共財政近年來連續出現赤字。1999年以後,巴政府厲行量力而出的財政改革,政府初級財政盈餘連年增加。但由於債務負擔沉重,帳面財政赤字仍未得到改觀。2001年巴西公共財政完成情況如下:
聯邦財政總收入2059.3億雷亞爾,初級財政盈餘436.55億雷亞爾,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PIB)的3.75%;償還各類債務及利息864.45億雷亞爾,占同期PIB的7.30%;帳面財政赤字為427.89億雷亞爾,占同期PIB的3.54%。
〔債務〕巴1994年開始雷亞爾計劃以來,政府一直以高利率吸引投資來彌補公共財政和經常項目的雙赤字,並保持雷亞爾匯率的穩定。這一政策造成巴公共債務的膨脹。至2001年底,巴公共債務總額已達6609億雷亞爾,是1994年雷亞爾計劃初期591億美元債務的11倍。扣除通膨因素,債務增長達355%。2001年底巴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達53.3%,當年債務還本付息864.45億雷亞爾,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7.30%。
〔銀行〕巴西財政部下設中央銀行,負責對全國金融事務的管理。央行擔負「最終貸款人」的角色,不從事商業運作。
主要國有政策性銀行有:巴西銀行、聯邦儲蓄銀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銀行等。沒有專門的進出口銀行。巴主要銀行資產排名情況如下:
排名銀行資產(億雷亞爾)
1,巴西銀行(BANCO DO BRASIL)1572.2
2,布拉德斯科銀行(BRADESCO)1163.9
3,伊塔烏銀行(ITAU)1022.4
4,聯邦儲蓄銀行(CAIXA ECONOMICA FEDERAL)993.7
5,桑坦德銀行(SANTANDER)637.0
6,聯合銀行(UNIBANCO)580.7
7,阿姆羅銀行(ABN-AMRO BANK)332.4
8,波士頓銀行(BANK BOSTON)321.4
9,匯豐銀行(HSBC)275.8
10花旗銀行(CITIBANK)275.3
九、國際收支
由於60年代後期巴西政府舉借大量外債以發展經濟,外債額逐年增加2000年底,巴外債總額已達2169億美元。90年代以來,巴歷屆政府均奉行市場開放政策,加上巴幣雷亞爾幣值多年被高估,1994年以來巴對外貿易連續出現逆差,導致經常項目赤字逐年增加。目前,外貿形勢隨雷亞爾貶值略有起色,但仍依賴外國直接投資和對外融資來彌補經常項目赤字。1999年至2001年巴國際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年度199920002001
國際貿易節余-12.84-7.326.42
服務項目節余–69.77–75.14-77.49
外國直接投資268.88304.98248.94
經常項目節余-254.20-246.69-232.17
國際收支節余-78.22-22.6233.07
〔對外貿易〕巴20世紀中葉開始實施進口替代發展模式,以高關稅減少進口,扶植本國工業發展。90年代以來,巴歷屆政府均實行市場開放的對外貿易政策。盡管如此,巴外貿仍未出現起色,並在1994-2000年間連續出現逆差。
2001年,巴外貿形勢出現好轉。全年出口582.23億美元,進口555.81億美元,貿易盈餘26.4億美元。
2001年巴主要進出口市場及其在巴進出口總額中所佔比例如下:
國家(地區)在巴進口總額中比例在巴出口總額中比例
歐盟27.7%23.3%
美國23.2%28.4%
南共市12.5%8.1%
亞洲14.9%11.7%
〔外國投資〕
巴實行市場開放政策來,特別是90年代以來,每年均有大量外資流入,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數額在發展中國家中排第二位,僅次於中國。外商對巴投資多集中在服務行業,外資進入的主要領域是金融、保險、電信業。
1996-1998年對巴主要投資國情況:(單位:億美元)
199619971998
國家數額比例*數額比例數額比例
美國19.7525.77%43.8228.62%46.9220.16%
西班牙5.877.65%5.463.56%51.2022.00%
葡萄牙2.032.64%6.814.45%17.557.54%
荷蘭5.276.87%14.88 9.72%33.6514.46%
法國9.7012.65%12.358.07%18.057.76%
*占當年巴吸收外資總額的比例1996-1998年巴各產業部門吸收外資情況(單位:億美元)199619971998
產業部門投資額比例投資額比例投資額比例
農、牧及采礦業1.11.44%4.5612.98%1.4240.61%
工業17.422.70%20.36413.30%27.66411.89%
服務業58.14975.86%128.18683.72%20.36287.50%
*占當年巴吸收外資總額的比例
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對巴西人來說,足球是運動更是文化。每當有重大國內國際比賽進行時,巴西人常常舉家前往觀戰,有時甚至是萬人空巷。巴西幾乎人人都是球迷,「不懂足球的人是當不上巴西總統的,也得不到高支持率」。這的確不假,1995年卡多佐總統上台,最得人心的一件事就是任命球王貝利出任體育部長。2002年韓日世界盃前,巴西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幾位總統候選人無不把參觀國家隊集訓作為爭取選票的重要手段。難怪巴西人常常半開玩笑地說:「我們不在乎一個政府執政是否糟糕,只要它能幫我們贏得世界盃。」四年一屆的總統選舉似乎也正好和世界盃的間隔一樣。
巴西人還認為,巴西足球文化理所當然位列世界文化遺產之林。巴西人把足球稱為「大眾運動」,無論是在海灘上,還是在城市的街頭巷尾,都有人踢球。即使是在貧民窟,窮人家的孩子也光著腳把襪子塞滿紙當球踢。巴西許多名揚天下的球員都是從這里開始足球生涯的。巴西足球人才輩出,優秀球員源源不斷,這得益於其發現和培養人才的體制。巴西足球學校遍布全國各地,重點培養12歲左右的孩子。巴西各俱樂部均雇有一批經驗豐富、嗅覺敏銳的球探,常年在各足球學校和比賽場地活動,發現了優秀人才後及時向俱樂部匯報。俱樂部經過體檢、測試和實地觀察,最後合格者將被選用。這些有效手段,使巴西球員在場上充分發揮個性,在場上隨心所欲地即興發揮,他們將足球的沖動與人的本能沖動、個性發揮、強烈的進取心和自我表現的慾望通過浪漫主義的藝術特徵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創造了一種神奇的足球文化。桑巴舞是巴西的民族舞蹈,是在葡萄牙和印第安音樂成分中加入了黑人音樂和舞蹈的內容,它以粗獷的動作、熱烈奔放的旋律發泄本能的沖動,表達了人們嚮往自由、浪漫生活的渴望。桑巴舞所具有的浪漫色彩和個性特徵在足球運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因此人們稱巴西足球為「桑巴足球」。
巴西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只處於世界中等,這決定了球員收入不可能向歐洲看齊。現巴西國內在甲級隊踢球的球員平均工資每月約3000雷亞爾(約合1000美元)。球員的工資相互之間差距較大,剛起步的球員月工資只有1000雷亞爾,而大牌球星的月工資約3萬雷亞爾,相差達到30倍。巴西球隊實行走訓制,球員大多都能自覺遵守紀律,按時作息,形成良好的氛圍。
巴西有1.7億人口,其中白人佔51%,黑白混血種人佔40%,黑種人佔6%,印第安人(黃色人種)不到1%,還有一部分亞洲人種(中國、日本人等)和各類混血人種,世界幾大人種都齊聚在巴西,所以巴西也被稱為「世界人種博物館」,這就使得巴西足球也身兼三大人種之長處,強壯、柔韌、敏捷、敏銳等各類球員應有盡有,這也應該是巴西獨步足壇的原因之一。
『肆』 世界無煙日
5月31日是 「世界無煙日(World No-Tobacco Day),」2007年無煙日的主題是「創建無煙環境」,旨在提醒公眾認識煙草煙霧對被動吸煙者和環境的危害。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內已有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首要危險因素。為了引起國際社會對煙草危害人類健康的重視,世界衛生組織1987年11月建議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無煙日」,並於1988年開始執行。自1989年起,世界無煙日改為每年的5月31日。
香煙中含有1400多種成分。吸煙時產生煙霧里有40多種致癌物質,還有十多種會促進癌發展的物質,其中對人體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和多種其它金屬化合物。一支煙所含的尼古丁就足以殺死一隻小白鼠。香煙煙霧中大量的一氧化碳同血紅蛋白的結合能力比氧大240—300倍,嚴重地削弱了紅細胞的攜氧能力,因此,吸煙使血液凝結加快,容易引起心肌梗塞、中風、心肌缺氧等心血管疾病。更為嚴重的是,吸煙者還嚴重妨礙他人健康。研究結果表明,吸煙者吸煙時對旁人的危害比對他自己還大。
有關醫學研究表明,吸煙是心腦血管疾病、癌症、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種疾患的行為危害因素,吸煙已成為繼高血壓之後的第二號全球殺手。據統計,全球每年有500萬人死於與吸煙有關的疾病,如果不加控制,這一數字到2020年時將達到1000萬。有資料表明,長期吸煙者的肺癌發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倍至20倍,喉癌發病率高6至10倍,冠心病發病率高2至3倍,循環系統發病率高3倍,氣管類發病率高2至8倍。被動吸煙的危害更大,每天平均1小時的被動吸煙就足以破壞動脈血管。一些與吸煙者共同生活的女性,患肺癌的幾率比常人多出6倍。目前全球有13億煙民,其中9億人在發展中國家。吸煙者的人數,特別是青少年煙民的數量越來越多。中國約有3.5億吸煙者。2002年,中國男性吸煙率為66%,女性吸煙率為3.08%。中國煙民正趨於低齡化,青少年吸煙人數高達5000萬 。 調查顯示:全球少年煙民人數增多
雖然煙草業一直聲稱這個行業能夠帶來就業和稅收,對世界經濟有很大貢獻,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提供的數據,煙草業對經濟的貢獻遠遠不夠抵消它對家庭開支、公共健康、環境和國民經濟等所造成的損失。因此,世界衛生組織將煙草流行作為全球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列入重點控制領域。2003年5月,在日內瓦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192個成員國一致通過了第一個限制煙草的全球性條約——《煙草控制框架公約 》,為在全球控制煙草危害,共同維護人類健康提供了法律框架。
控制煙草危害是一個具有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創建無煙環境」,也是在告訴公眾,吸煙和被動吸煙是人類健康所面臨的最大的但又是可以預防的危險因素,公眾都有索取享有沒有煙草煙霧污染的清潔空氣的權利。只有「創建並享有100%無煙環境」,才能更好地保護人們免受煙草煙霧的危害。
『伍』 吸煙指數的中國吸煙市場及狀況
隨著我國加入WTO的過渡期逐漸結束,煙草產業在國內市場國際化的壓力增大,加上自2009年起,《煙草控制框架公約》實施的三年緩沖期將正式結束,中國煙草企業將面臨諸多無法迴避的問題,而其中最直接的影響將出現在包裝上。此外《公約》對於跨國界煙草廣告、促銷和贊助也進行了嚴格規定,2009年開始實施之後國內卷煙希望通過廣告等方式在國外市場擴大知名度,擴大市場份額將變得更加艱難。2008年又是北京「無煙奧運」年。2011年1月起我國室內公共場所全面禁煙。由於意識不到,戒煙方法不得當,吸煙者的總人數也沒有明顯的下降。預計到2025年煙民的總數仍將維持在3.5億。因此在未來的20~30年內,煙草總消費量不會明顯減少。 廣義的煙草行業由農、工、商三大產業鏈節構成,包括煙草種植、煙葉復烤、煙草品製造、煙草物流、煙草專賣等一系列環節。煙草行業是一個政策影響很大的壟斷性行業,中國煙草行業實行統一領導、垂直管理、專賣專營的管理體制。
世界主要的煙葉生產國有中國、美國、巴西、辛巴威;世界卷煙年生產量和消費量都較大的有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印尼、德國;國際主要的煙草企業有奧馳亞集團、英美煙草、日本煙草、帝國煙草等,它們生產的萬寶路、波邁、555、駱駝、柔和七星等品牌風靡全球。國際煙草行業的重心從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國際煙草巨頭也加快了兼並重組和向發展中國家擴張的步伐。比如,2007年,日本煙草完成了對加拉赫的收購,帝國煙草宣布著手收購阿塔迪斯。未來國際煙草企業的兼並重組會繼續,無煙煙草也將成為行業新趨勢。
全球煙草及其製品產銷的市場總規模在20世紀80年代以較快速度增長,90年代增速逐漸減慢,近幾年基本處在一個小幅波動的穩定之中。從全球范圍看,美、英、日等經濟發達國家和南美地區的一些人均國民收入較高的國家,卷煙消費市場已經過了充分發展、現已處於總量穩定或趨勢性下降的狀態;以中國、東歐為主的一些中等偏下收入的國家和地區,經過較快發展,也已基本進入了數量飽和狀態,但卷煙消費的檔次、質量仍在不斷提高;在南亞的印度、巴基斯坦以及非洲的大部分國家,由於居民收入水平低以及消費習慣等原因,卷煙消費市場還處在一個數量型的發展和上升階段。如印度有10億人口,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但1999年機制卷煙消費總量才192萬箱,而手卷的比弟(beedi)煙消費量多達8000億支。若直接按支折算,相當於1600萬箱卷煙(但每支手卷比弟含煙絲量少於一般機制卷煙),這些人口眾多的低收入國家和地區是未來卷煙增長潛力最大的市場。估計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內,全球卷煙生產和消費量總體上是處在一個平穩或小幅度增長狀態。
中國是世界上煙草產銷大國,過去10年我國卷煙的產銷量佔全球的比例基本上一直在30%左右;煙葉產量由於波動較大,佔全球比例的變化也大。在近3年我國煙葉生產正常年景中,煙葉產量約佔全球的34%左右。煙草業稅收佔全國總稅收的10%。國家煙草專賣局對中國煙草工業描繪的藍圖是:未來5年,努力形成12個銷售收入超過400億元的品牌,其中6個400億元以上,4個600億元、1個1000億元以上。這么多的煙草賣給誰?雖然會有少部分出口,但是絕大多數的香煙還是要通過中國這個龐大的內需市場來消費。
『陸』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全球范圍內已有大量流行病學研究證實,吸煙是導致肺癌的首要危險因素。
煙草是當今世界最大的可以預防的死亡原因,每年有超過500萬的人因吸煙而死亡,超過了HIV/AIDS,瘧疾和結核的總和,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種能殺死它消費者的合法產品,吸煙者中大約有一半人會死於煙草,二手煙亦可導致許多疾病,包括心臟病、肺癌和其它呼吸系統疾病等。
煙草公司每年花費千百萬美元用於煙草廣告、促銷活動,他們精心巧妙地設計煙盒,轉移人們對煙草產品導致死亡後果的注意力,以鼓勵人吸煙、成癮並阻止吸煙者戒煙,
煙草中的尼古丁是高度成癮物質,要使人們充分明白煙草危害的真相,了解吸煙的危險性,需要很長時間。而在煙盒包裝上印製警示圖形則是簡單、便宜和最有效的方式,它能夠最大限度減少煙草使用並挽救生命。警示圖形上煙包,是該行動起來了。
目前,越來越多的國家響應世界衛生組織《煙草控制框架公約》要求,採取了積極行動,提出在煙盒包裝上印製圖形方式健康警示、進一步揭示煙草危害的要求。他們遵循MPOWER系列政策,設計圖文警示,力爭達到《煙草控制框架公約》第11條及其實施准則對煙草製品包裝標簽的要求。
一系列研究已經證明,有效的、特別是包括圖形方式的警示能夠激勵吸煙者產生戒煙動機,防止青少年開始吸煙。以下是一些國家實行煙草製品圖形警示所產生的效果:
l 在加拿大,58%吸煙者說警示讓他們更多地思考吸煙的危害;
l 在巴西,67% 的吸煙者說警示使他們想到戒煙,54%吸煙者說警示改變了他們對吸煙後果的認識;
l 在新加坡, 28% 的吸煙者因此而減少吸煙量,六分之一的吸煙者說健康警示讓他們不在未成年人面前吸煙;
l 在泰國,44% 的吸煙者因此而更想戒煙,53%的吸煙者說警示使他們更多想到吸煙對健康的危害。
事實證明煙盒圖文警示揭露煙害真相是一種便宜、有效的手段,圖形警示傳達了吸煙引起疾病的後果和危險性,對促使吸煙者行為改變,包括戒煙或減少吸煙量,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甚至對於不識字的人,圖形方式能夠傳達一種清晰的、直接的信息。另外,圖形警示能夠減少煙盒包裝的吸引力,避免非吸煙者特別是青年人加入到吸煙的行列中。
實際上,十分之九的人生活在沒有圖形警示的國家。即使許多人知道吸煙對健康的危害,但並不真正了解危害的程度。在面臨這種威脅的情況下,許多國家提出了採取行動的要求,因此,2009年世界無煙日主題內容為:結合了文字和圖形方式的健康警示是最符合成本效益的、能增加公眾知曉煙草嚴重危害健康的方法之一,並能夠減少煙草的消費。
世界衛生組織對全世界發出了號召:
呼籲決策者:
l 推動履行《公約》,公約第11條明確指出了有效健康警示的主要原則,目前框架公約締約國已經超過160個。
l 應用MPOWER 政策包,特別是「W」 「警示煙草的危害」遏制煙草流行,履行國家實施公約的承諾。
l 利用法律的手段,保證所有煙草製品上印製吸煙危害及其後果的圖形健康警示。
l 依據其他國家經驗,印製有效的警示以產生最大效果。
l 以循證為基礎做決策,不要聽信煙草公司的謊言。
呼籲公民社會和非政府組織
· 力促所有煙草製品使用圖形方式警示;
· 推動啟動並實施圖形方式的健康警示;
· 警覺監視煙草工業包裝策略和違法情況;
· 評估和傳播圖形方式警示的效果。
號召公眾
· 要求你的知情權——對全部真相 ——包括吸煙的和二手煙的。
· 告訴所有的人,你支持圖形警示
中國疾控中心控煙辦公室
二〇〇九年五月二十五日
『柒』 抽煙喝酒吸毒統計表
煙草估計每年引起300萬人死亡,而且死亡人數正穩步上升,,如不扭轉,至2000年或2023年(屆時如今的青年吸煙者進入中老年)每年因吸煙死亡的人數預期達到1000萬。在所有與吸煙有關的疾病中,最主要的是肺癌和心血管疾病。在1950~2000年間在發達國家中將有6200萬人因吸煙致死,占所有數的12.5%,其中半數以上(相當3800萬)死於36~69歲。當前,吸煙成為中年男性的主要死因,占死亡總數的1/3以上(達36%);對中年女性因吸煙致死占其死亡數的1/8。在上述年齡組因吸煙的預期壽命比平均預期壽命少22歲。
亞太地區喝酒居中上水平,喝酒最多的是韓國,每年人均喝下約12.3升純酒精,列世界第13位。中國和日本每年人均在7.5升至9.9升之間。美國、巴西等國也處於這個水平。北非和中東地區屬於酒類消費最少地區,科威特等國人均年消耗0.1升。
截止到2014年4月份,我們國家登記在冊的吸毒人員258萬,而根據他們的估算,顯性吸毒者和隱性吸毒者相加,實際規模大概要達到1000萬。同樣來自公安部統計,在2013年,全國新發現吸毒者中,有75%的人是35歲以下的青少年,這個數字讓人觸目驚心。
『捌』 誰知道人類吸煙的歷史有多長啊
有數千年。
第一個吸煙草的人早已湮沒在歷史長河中。Jordan Goodman在《歷史上的煙草》一書中提出,煙草最開始被種植在數千年前的墨西哥和巴西附近。那裡的人們最開始因煙草的葯用價值和當時的禮儀而種植煙草,有可能當時他們將煙草和其他植物混合製成了迷幻葯。然而,有證據表明當時他們並沒有每天使用或者吸食這種植物。
煙草在哥倫布到達美洲前,一直是美洲特產。事實上,哥倫布到達美洲不久就知道了這種植物。當哥倫布到達巴哈馬時,當地住民將曬乾的煙草葉子送給了他。哥倫布帶著曬乾的煙草葉子回到了西班牙,不到35年,人們就意識到煙草會令人興奮並讓人形成一種強烈的依賴性。歐洲人(主要是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法國人,不過英國人瓦爾特·羅里爵士也曾提及煙草)在16世紀的大半時間中,使用煙草的方式和美洲人一樣,他們將其作為鎮痛葯。1592年,伊麗莎白一世時代的詩人Anthony Chute在他的詩中提到,煙草對健康益處太大以至於醫生們為了做生意將其作為秘方,秘而不宣。
西班牙成為了煙草的主要進口國,他們甚至還宣稱自己的首都塞維利亞是世界煙草之都。1612年,為了削弱西班牙人的實力,英國人和弗吉尼亞殖民地人John Rolfe在特立尼亞島或者南美搞到了煙草種子(即便當時西班牙人威脅原住民只能把種子賣給西班牙人),並把它們種植到了弗吉尼亞。Rolfe的煙草種植地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商業煙草種植基地。比較了世界上不同的種植技術、種子和土壤之後,他很快就創造出了一種獨特的煙草,並佔領了歐洲市場。
『玖』 中國有多少吸煙的女性
享有盛譽的《柳葉刀》醫學雜志在最近發表的一項研究中表明,中國吸煙者人數以3.01億高居各國之首,並就煙草流行病將帶來極高的健康和生產力成本吹響了警報。
這項研究對全球成人煙草調查收集的14個中低收入國家以及英國和美國的煙草使用數據進行了比較,其中俄羅斯、中國、印度、孟加拉、越南、菲律賓、泰國、土耳其、烏克蘭和波蘭的吸煙率都非常高。
調查發現,我國吸煙者人數世界#附屬第一醫院近3.01億)。一半以上的中國男人吸煙(52.9%),僅次於俄羅斯。同時,我國的男性吸煙者人數世界#附屬第一醫院2.881億),女性吸煙者人數位居世界前列。雖然中國女性吸煙率不高(2.4%),但是吸煙的中國女性高達1260萬人。
但我國煙民的戒煙率不高,曾經吸煙者中不到20%的人戒煙。巴西、烏拉圭等實施強有力煙草控製法律的國家戒煙率超過35%。
調查表明,我國每年有100萬人死於煙草相關疾病。同時,每年二手煙奪去10萬中國人的生命,對不吸煙女性和兒童的影響格外嚴重。
『拾』 世界無煙日吸煙的5大數據內容是什麼
全球每分鍾有將近1100萬煙民點燃卷煙,約10個人因吸煙引發的相關疾病死亡。據法蘭西24電視台在5月31日世界無煙日為大家介紹與吸煙有關的5個問題和相關數據。
5月31日為世界衛生組織提出設立的21屆世界無煙日。每年,卷煙可創造約7萬億美元的銷售額,但因吸煙引發疾病死亡的人數甚至於兩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的總和。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全球75億人口中,煙民人數已達10億。每年,煙民們總計消費約5.7萬億支香煙,扔掉將近100噸的煙蒂。因為不能被微生物降解,香煙的過濾嘴棉芯已成為全球分布最廣的垃圾之一。在全球,煙草種植佔地約430萬公頃,約等同與瑞士的面積。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煙草生產商,佔全球煙草生產總量的40%。
哪個國家吸煙現象最普遍?
中國的煙民最多。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有約13億人口,共計3.15億煙民。中國人消費了超全球三分之一的香煙。印度尼西亞的煙民占總人口比例最高,年齡在15歲以上的男性中,吸煙者達75%。全球80%的吸煙者居住在中低收入國家,其中2.26億為貧困人口。
每年有多少人因吸煙死亡?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6秒鍾就有一人死於吸煙引發的疾病。每年超700萬人因吸一手或二手煙引發的疾病死亡。吸煙引發的疾病包括癌症(尤其是肺癌)、心血管梗塞、腦血管疾病、慢性阻塞型肺病等。在20世紀,因吸煙死亡的人數高達1億,多於一戰和二戰死亡的人數總和。如果以此趨勢發展下去,在21世紀將有約10億人死於吸煙。 吸煙造成的醫療開銷有多少?《煙草控制》雜志曾指出,吸煙的代價高昂,佔到全球6%的醫療開支。全球GDP的2%用於治療吸煙引發的相關疾病。卷煙消費市場在縮小?
醫學雜志《柳葉刀》指出,2015年全球煙民總計9.33億(男性煙民7.68億,女性煙民1.65億),自1990年來,煙民佔比有所下降。禁煙措施的加強以及電子煙的出現使眾多國家的吸煙者數量下降,尤其是在英國、澳大利亞、巴西和法國。自2016到2017年間,法國的煙民數量減少了100萬。據悉,中國雖是全球卷煙的第一大市場,但銷售額也出現下降。但在眾多中低收入國家,尤其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卷煙的市場仍在不斷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