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首都什麼時候遷到巴西利亞的

巴西首都什麼時候遷到巴西利亞的

發布時間:2022-07-13 07:04:22

① 巴西政府將首都由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往內陸的巴西利亞原因

巴西過去曾在薩爾瓦多城和里約熱內盧建都,兩地都是海濱城市。1822年獨立之後,巴西政府出於政治、經濟和戰略安全的考慮,曾決定在內地創建新都。從設想到實際遷都,歷時138年,中經遷都醞釀和決策(1822-1890年)、新都選址和規劃(1891-1956年)、以及動工建造(1956-1960年)3個階段。1960年4月巴西正式將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到巴西利亞。
巴西搬首都原因:一是政治原因,原首都人口過多,為了緩解首都人口壓力二是氣候原因,巴西位於熱帶,原首都氣候炎熱,而其人口多。而巴西高原,相對氣候涼爽。

巴西什麼時候要遷都啊

歷史上,巴西曾先後在薩爾瓦多和里約熱內盧兩個海濱城市建都。為開發 內地,巴西決定遷都內地。I960年,一座現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亞(Brasilia) 在巴西內地國家中心平地上建成。同年4月21日,巴西首都從里約熱內盧遷至 巴西利亞。將首都由沿海遷至內地這一舉豬正式宣告了巴西的獨立,加快了內 地的開發。

③ 巴西首都是哪裡

現在的巴西首都就是巴西利亞。巴西的前首都是里約熱內盧。1960年4月,巴西首都正式遷往巴西利亞。

歷史上,巴西曾先後在薩爾瓦多和里約熱內盧兩個海濱城市建都。為開發內地,1956年庫比契克總統決定遷都內地。1957年,建都工程啟動。1960年,在歷時三年零七個月時間後,一座現代化的都市--巴西利亞(Brasilia)在巴西內地建成。1960年4月21日,巴首都從里約遷至巴西利亞。

(3)巴西首都什麼時候遷到巴西利亞的擴展閱讀:

一、巴西利亞簡介:

巴西利亞(英語:Brasilia,葡萄牙語:Brasília),巴西聯邦共和國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位於中部戈亞斯州境內,馬拉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而成的三角地帶上。海拔1100米,東南距里約熱內盧900千米,南距聖保羅865千米。

連周圍8個衛星城鎮的聯邦區 ,面積 5814 平方千米,人口 186.4萬(1990年)。地處高原,氣候溫和宜人。年平均氣溫17.7℃。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雨季集中於10月~翌年4月。這里風光秀麗,氣候宜人,樹木常年蔥綠,鮮花久開不敗。

巴西利亞建城於1956-1960年,以新市鎮、城市規劃方式規劃興建,其也以大膽設計的建築物及快速增長的人口而著名。

1960年4月21日,巴西為了加快內陸的開發,因此將當時首都由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巴西利亞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巴西利亞是全世界最大的20世紀以後建成的城市。

二、建都史:

巴西過去曾在薩爾瓦多城和里約熱內盧建都,兩地都是海濱城市。1822年獨立之後,巴西政府出於政治、經濟和戰略安全的考慮,曾決定在內地創建新都。

134年後的1956年,總統庫比契克確認巴西利亞為國家中心並作為首都,做出遷都巴西利亞的決定以加快內地開發,從26個設計方案中選定了盧西奧·科斯塔教授的飛機型平面布局為藍圖。

1956年11月動工興建,由建築師奧斯卡·尼米葉爾的設計建造。終於在短短的三年半時間里就建設起一個嶄新的首都。1960年4月21日巴西正式遷都巴西利亞,起初人口不足20萬,隨後大量外州移民湧入,人口急劇增加,成為全國最大城市之一。在開城儀式上,庫比契克總統激動地落淚。

④ 巴西為什麼要遷都巴西利亞

這是當時的巴西政府考慮到經濟發展因素把首都遷移到了靠近北部的地方,一個首都就是全國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要考慮到輻射周邊影響到周邊的發展,巴西利亞的地理位置獨特,加上高原優勢,其安全性也更高。

巴西利亞的介紹:

巴西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簡稱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金磚國家之一、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里約集團創始國之一,南方共同市場、20國集團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有「足球王國」的美譽。

巴西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國土總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有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總人口2.01億。

歷史上巴西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

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區的移民。

⑤ 巴西首都為什麼由里約熱內盧遷往巴西利亞

1、環境因素:原首都里約熱內盧由於過度城市化,城市規模過大,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不利於城市的繼續發展。遷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里約熱內盧的城市環境問題。

2、經濟和政治因素:巴西的經濟集中於東南沿海地區,而廣大的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緩慢,遷都有利於促進廣大中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3、氣候因素:原首都所在的東南沿海地區氣候濕熱,巴西利亞地處巴西高原中部,氣候分為干濕兩季,濕季從9月至4月,乾季從每年5月至8月。干濕兩季分別明顯,早晚溫差也較大,年平均氣溫19度。

(5)巴西首都什麼時候遷到巴西利亞的擴展閱讀:

巴西利亞是當今世界最年輕而漂亮的首都,模式與澳大利亞的新都堪培拉相似,都是從沿海大城市遷都到內陸草原,都是圍繞人工湖展開的城市,都是園林化的綠色城市,都是職能單一的政治中心。

巴西利亞人特別重視城市環境建設、管理和保護。政府明文規定,只許建設無污染的小工業,住宅不許建在辦公區內,大商場只能建在商業區,公寓樓不得超過6層,湖濱只許建兩層以下的別墅式住宅。這些規定,貫徹始終,從而保持了城市風格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全市60%的面積是綠地,城南6千米長的人工防護林帶,新都土地雖屬紅色沙壤,旱風季節里也不見沙塵飛揚的現象。城建法律規定,沒有綠化設計的工程不得施工,周圍裸露的空地必須有綠色覆蓋方能驗收。

因此,建築物落成之日,草坪、花圃、樹木已經出現在你面前。每個「方街」都由一條由灌木牆、小花園和草坪組成的綠化帶環繞;街道兩旁綠樹成蔭;廣場、建築物門前、私人庭院,到處是花草樹木。整個城市就是一座大園林。

市政府有一支龐大的專業管理隊伍,負責公共綠化的培植和澆灌,這方面的預算占市政開支的第一位。每年春天都開展全民植樹活動,苗木由政府免費提供。

里約熱內盧(葡萄牙語:Rio de Janeiro,意即「一月的河」),簡稱里約(Rio),曾經是巴西首都(1763-1960年),位於巴西東南部沿海地區,東南瀕臨大西洋,海岸線長636公里。里約熱內盧屬於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氣溫年、日較差都小,季節分配比較均勻。

里約熱內盧是巴西乃至南美的重要門戶,同時也是巴西及南美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素以巴西重要交通樞紐和信息通訊、旅遊、文化、金融和保險中心而聞名。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第二大工業基地。市境內的里約熱內盧港是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是該市的標志,也是世界新七大奇跡之一。

里約熱內盧也是巴西聯邦共和國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聖保羅,又被稱為巴西聯邦共和國的第二首都,擁有全國最大進口港、是全國經濟中心,同時也是全國重要的交通中心。

背山面水,港灣優良。工業主要有紡織、印刷、汽車等,有七百多家銀行和最大的股票交易所;有世界最大的馬拉卡納球場。海濱風景優美,為南美洲著名旅遊勝地。

巴西利亞 網路

里約熱內盧 網路

⑥ 巴西首都正式遷往巴西利亞是在幾幾年

1960年4月21日,巴西為了加快內陸的開發,因此將當時首都由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

⑦ 巴西遷都的主要原因

位於南美洲的巴西,人口和國土面積均位於世界第五;也是美洲唯一一個金磚國家,頗具競爭力。2016年的里約熱內盧奧運會,讓世界人們重新認識了巴西這個神奇的南美桑巴國度。巴西東南海岸的里約熱內盧有著熱情洋溢的混血美女與沙灘足球,充分代表了巴西這個多元文化國家的包容力。不過,令人意外的是,這個熱情的里約現在已經不是巴西的首都。早在上個世紀,巴西人就把首都轉移到了內陸高原上的巴西利亞。為什麼巴西的首都要遠離繁華走向荒蕪呢?

於是,在地形相對平坦,氣候相對乾燥的高原地區建立新首都就成為了一個不錯的選擇。1960年,經過數年的籌備後,一座全新的城市拔地而起。同年,巴西人將首都從沿海的發達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這座內陸高原新城——巴西利亞。這個新的首都不僅增加了巴西政治中心的戰略縱深空間,更有效發揮了產業集聚效應,為內陸地區的發展帶來了嶄新的春天。

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⑧ 巴西首都是里約熱內盧還是巴西利亞

巴西首都是巴西利亞,是巴西第四大城市。巴西利亞的GDP在拉丁美洲的城市裡排名第五,在巴西則排第三,它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拉美大城市中最高的,位於中部戈亞斯州境內,馬拉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而成的三角地帶上。

巴西利亞的歷史
巴西利亞建城於1956年至1960年,以新市鎮、城市規劃方式規劃興建,其也以大膽設計的建築物及快速增長的人口而著名,1960年4月21日,巴西為了加快內陸的開發,因此將當時首都由里約熱內盧遷至巴西利亞。海拔1100米,東南距里約熱內盧900千米,南距聖保羅865千米。

如今的巴西利亞
巴西利亞是巴西的政治中心,位於巴西利亞市中心。在三權廣場,遊人看不到任何古跡,但豐姿多彩的現代派建築物令人驚嘆不已,這些建築設計構思大膽、線條優美、輕盈飄逸,其中有的還含有一定的寓意。兩層樓高的總統府前的一尊兩人持矛並肩而立的首都開拓者銅像,象徵著巴西人民團結一心捍衛祖國。三權廣場代表國家三種權力,稱為巴西的神經中樞。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三權」是指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巴西利亞是巴西的政治中心,位於巴西利亞市中心。在三權廣場,遊人看不到任何古跡,但豐姿多彩的現代派建築物令人驚嘆不已,這些建築設計構思大膽、線條優美、輕盈飄逸,其中有的還含有一定的寓意。兩層樓高的總統府前的一尊兩人持矛並肩而立的首都開拓者銅像,象徵著巴西人民團結一心捍衛祖國。三權廣場代表國家三種權力,稱為巴西的神經中樞。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三權」是指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

⑨ 為何巴西把首都從里約遷到巴西利亞

因為如果有敵人進攻就會抵擋不住,所以決定把首都遷移到巴西利亞。

1955年,終於在如今溫度適宜的巴西利亞得以解決。但是,當時的巴西利亞是一個完全具備資本能力的城市,類似於美國的華盛頓和印度的新德里。巴西利亞市的規模主要容納各種管理部門,居民不多,只有10萬。隨著經濟的發展,巴西利亞不僅是純粹的首都,而且是可以帶動西部大開發的節點城市。如果比較全國的城市,巴西利亞有點像西安。最後教科文組織認為,巴西利亞符合人類文化遺產的甄選標准。在當時的所有人類文化遺產中,沒有比巴西利亞年輕的了。

⑩ 巴西為什麼要把首都從沿海的里約熱內盧遷往內陸的巴西利亞

巴西:從里約熱內盧到巴西利亞
拉美第一大國巴西歷史上南富北窮,經濟發展極不平衡。早在1822年,就有人倡議把首都從南部濱海的繁華城市裡約熱內盧遷往內地。1956年,巴西政府在中西部戈亞斯州一片荒原上選中新都地址,定名為巴西利亞。1960年4月,巴西首都正式遷往巴西利亞。遷都後,巴西以首都為基地,探索出一條在稀樹草原上科技興農的新路子,不僅改變了南北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也促進了全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巴西利亞也發展成為一個擁有200餘萬居民的世界名城。
巴西的舊都里約熱內盧是南美洲最大都市之一,也是享譽全球的國際大都市,但其位置偏居東南一隅。1950年前後,巴西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等都集中在里約熱內盧周圍不到全國11%的地域內,而廣闊的中西部和北部亞馬遜地區發展長期滯後,雖然物產豐富,但交通不便,人煙稀少。這樣就有所謂「兩個巴西」的存在:一個是先進的沿海巴西,集中在東南部的狹長地帶,其現代化程度堪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一個是荒涼落後的內陸巴西,是全國的「低谷地帶」。
1956年上台的庫比契克政府雄心勃勃,決心完成遷都的「百年大計」,以盡快克服容易引起國家分裂的嚴重失衡狀態。在不到4
年的時間內,克服重重困難和多方壓力,在人跡罕至的巴西高原中部建起一座頗具特色的新都,1960年4
月21日舉行了舉世矚目的遷都大典。隨後幾十年間,巨大的區域失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減弱。僅巴西利亞至貝倫的公路開通以後,沿線即由10萬人猛增至200
萬人,巴西政府從1940年就倡導的「西進」運動,直到實施遷都戰略後才真正發生了效應。遷都後,原首都里約熱內盧「文化之都」的形象不但沒有削弱,反而加強了。現在,巴西利亞、里約熱內盧、聖保羅三地分別承擔巴西政治、文化、經濟方面的中心職能,各司其職,各具特色。
一句話政治原因

閱讀全文

與巴西首都什麼時候遷到巴西利亞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65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44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15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59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23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78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21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71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72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38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74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55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71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03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30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79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96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41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59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