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勞動者一個月多少錢

巴西勞動者一個月多少錢

發布時間:2022-07-16 09:58:58

㈠ 巴西的消費怎麼樣,在聖保羅一份快餐多少錢,一個月1000美元高不高

維持正常水平的生活,每個月支出在2000黑奧左右。2000黑奧摺合546美元。巴西人均月收入(不是開支)才900美元。
分析:
房租:1000左右(獨居),合住會相對低一點點。
水電煤氣:100左右(按一個人計算)
電話費:按個人情況而定
上網費:40左右(依照具體通信服務商、帶寬而定)
車費:260左右(通勤用公共交通費,不包括乘坐計程車、自駕車油費等預算。)
餐費:300左右(不包括在外用餐的費用)

如果你一個人一個月消費掉1000美元的話,算偏高的消費了!

㈡ 1985-2009年間美國、日本、韓國、印度、中國的平均工資和工時

一、最低工資標准與最低年收入

世界多數國家用法律規定最低工資標准,並根據經濟狀況定期或不定期調整。在規定最低工資的國家中,60%的國家只規定一個標准,40%的國家對不同工種規定不同最低工資標准,為了便於比較,在有不同的最低工資時,本文只採用最低的數據。

1.規定最低月工資。這樣的國家最多,如:盧森堡16420元/月,冰島14993元/月,比利時14407元/月,荷蘭13820元/月,奧地利10000元/月,安道爾8979元/月,塞普勒斯7890元/月,希臘7400元/月,西班牙7280元/月,以色列6853元/月(或平均工資的47.5%),馬爾他6300元/月,斯洛維尼亞5890元/月,葡萄牙5250元/月,捷克3060元/月,斯洛伐克2960元/月,土耳其2860元/月,波蘭2810元/月,愛沙尼亞2780元/月,匈牙利2700元/月,拉托維亞2540元/月,立陶宛2320元/月,智利2310元/月,阿根廷2232元/月,俄羅斯1921元/月,巴西1790元/月,羅馬尼亞1530元/月,伊朗1518元/月,阿爾及利亞1500元/月,秘魯1298元/月,保加利亞1230元/月,加彭1200元/月,科威特960元/月,剛果810元/月,巴基斯坦486元/月,賴比瑞亞442元/月,喀麥隆424元/月,柬埔寨392元/月,越南320元/月。

2.規定最低小時工資。這樣的國家有德國81.5元/小時(西部)和65.8元/小時(東部),紐西蘭60.80元/小時,日本60.29元/小時,加拿大54.45元/小時,美國50.75元/小時,韓國24元/小時,馬紹爾14元/小時。

3.同時規定最低小時工資或日工資以及最低月工資或最低周工資。這樣的國家有摩納哥92.61元/小時或14046元/月,法國88.20元/小時或13377元/月,愛爾蘭86.5元/小時或14620元/月,安道爾是71.80元/小時或8979元/月,英國64.66元/小時或10100元/月,澳大利亞87.29元/小時或3317元/周,荷蘭646元/日或3228元/周或13986元/月。

4.規定最低工資的同時規定強制性獎金。有幾個國家除了法律規定最低工資外,還強制支付年終獎金和生活津貼,如馬爾他1424元/周+2703元年終獎+2420元年生活津貼。

5.法律不規定最低工資,由勞資雙方協議規定。一些工會組織較好的資本主義國家工人經過多年的斗爭,整體工資水平較高,國家無需再用法律的形式規定最低工資,工資標准通過勞動合同的方式規定,但有個公認的標准,如:瑞典22700元/月,瑞士20838元/月(非熟練工)和26374元/月(熟練工),奧地利11667元/月。

6.由於各國政府對領最低工資的人給予減免稅和多種福利,這樣,領取最低工資的人的年收入實際要搞出工資很多,因此,分析各國領取最低工資者的年收入能更准確地反映其收入情況。

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的最低收入平均為41535元,排在前20名的國家除澳大利亞、紐西蘭、加拿大和美國外,都集中在歐洲。這些國家是(從高到低)挪威339132元/年,芬蘭240000元/年,瑞典223200元/年,冰島208396元/年,愛爾蘭185353元/年,摩納哥168550元/年,丹麥158991元/年,德國142128元/年,盧森堡141379元/年,荷蘭134421元/年,澳大利亞133203元/年,比利時131992元/年,法國122941元/年,紐西蘭117117元/年,加拿大113638元/年,聖馬利諾111097元/年,義大利110265元/年,瑞士108577元/年,安道爾107748元/年,美國105560元/年。

中國最低年收入為6120元,不到世界平均值的15%,排在158位,倒數第26位,最低收入排名在中國之後的25個國家有14個在非洲,8個在亞洲,大洋洲、美國和歐洲各有一個國家。

二、衡量最低工資的三個指標

衡量最低工資的指標有3個,第一個是最低工資與人均GDP的比率,用於解釋國家勞動力的價值;第二個是最低工資與平均工資的比率,用於解釋分配公平情況;第三個是最低工資的增長率,用於解釋國家對低收入群體的關注情況。

最低工資與人均GDP的比值世界平均為58%,中國比較熟悉的國家的數據是:衣索比亞127%,剛果金125%,阿富汗113%,巴基斯坦110%,印度106%,芬蘭66%,奈及利亞66%,摩洛哥64%,喀麥隆63%,紐西蘭62%,瑞典61%,丹麥61%,孟加拉61%,古巴60%,伊朗59%,菲律賓59%,蒙古56%,比利時52%,澳大利亞51%,法國51%,德國45%,希臘44%,挪威43%,葡萄牙42%,加拿大41%,義大利40%,韓國37%,瑞士36%,美國32%,日本32%,英國28%。中國是25%,世界排第158位。值得注意的是,有25個國家(多數是非洲國家)是高債務國,其最低工資超過人均GDP。

世界各國平均工資數據不全,本報告採用經合組織的數據。經合組織24國最低工資與平均工資的比值平均為50%,由高到低排名為:瑞士83%,瑞典76%,芬蘭73%,挪威71%,愛爾蘭60%,丹麥58%,德國58%,義大利54%,波蘭52%,葡萄牙51%,希臘50%,法國49%,比利時46%,澳大利亞45%,荷蘭45%,西班牙45%,盧森堡41%,韓國37%,澳大利亞36%,捷克36%,日本35%,英國30%,美國30%,匈牙利29%。24國平均工資占人均GDP的81%,最低工資與人均GDP的比值是41%。

中國平均工資如果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中國最低工資是平均工資的21%。

發展中國家平均工資占人均GDP的比重高於發達國家,一般在110%左右。

在2001至2007年間,最低工資年增長率(扣除通貨膨脹因素)發達國家為3.8%,發展中國家為 6.5%,世界平均為5.7%。在1995年至2007年間,世界人均GDP每增加1個百分點,平均工資增加0.75個百分點。

三、社會財富分配與貧富差距

財富分配主要考察高、低收入群體收入狀況,也就是社會財富的流向,用占社會總收入的百分比來表達。本節對有數據(2005年數據)的134個國家進行分析。

世界最富的20%的群體收入平均占社會總收入的47%,這個比率越低,貧富差距越小,社會越和諧。比率最低的20個國家是(從低到高):亞塞拜然30%,斯洛伐克35%,日本36%,丹麥36%,捷克36%,瑞典37%,白俄羅斯37%,芬蘭37%,德國37%,挪威37%,烏克蘭37%,韓國38%,克羅埃西亞38%,奧地利38%,保加利亞38%,塞爾維亞38%,匈牙利39%,荷蘭39%,衣索比亞39,斯洛維尼亞39%。超過47%的國家絕大多數是非洲和南美洲國家。所有工業化國家這一數值均低於世界平均值,沒有列進上述20個國家的工業化國家是:加拿大40%,法國40%,澳大利亞41%,瑞士41%,比利時41%,希臘42%,愛爾蘭42%,義大利42%,西班牙42%,紐西蘭44%,英國44%,俄羅斯44%,美國46%,葡萄牙46%。中國為48%,高於世界平均值一個百分點,在134個國家中排第81位。

世界最窮的20%的群體收入平均占社會總收入的6%,這個比率越高,貧富差距越小,社會越和諧。最高的20個國家是(由高到低)亞塞拜然13%,日本11%,捷克10%,芬蘭10%,挪威10%,孟加拉9%,衣索比亞9%,瑞典9%,巴基斯坦9%,烏克蘭9%,埃及9%,蒲隆地9%,斯洛伐克9%,白俄羅斯9%,克羅埃西亞9%,保加利亞9%,奧地利9%,亞美尼亞9%,德國9%,比利時9%。低於6%的國家絕大多數是非洲和南美洲國家。中國為5.7%,低於世界平均值0.3個百分點,在134個國家中排第88位。西方工業化國家除美國外都高於中國,美國為5.4%。

中國財政部的統計數字顯示,中國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財產的45%,世界這一數值是31.7%;最低收入10%的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財產的1.4%,世界這一數值是2.5%。最富的10%占社會財富超過45%的國家只有4個國家,即哥倫比亞45.9%,海地47.8%,波札那51%和納米比亞65%;最窮的10%占社會財富低於1.4%的只有17個國家,即納米比亞1.3%,瓜地馬拉1.3%,南非1.3%,波札那1.3%,阿根廷1.2%,厄瓜多1.2%,巴拉圭1.1%,巴西1.1%,薩爾瓦多1%,賴索托1%,海地0.9%,巴拿馬0.8%,哥倫比亞0.8%,宏都拉斯0.7%,安哥拉0.6%,納米比亞0.6%,玻利維亞0.5%。以上數字表明,如果只考察城市收入狀況,中國是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幾個國家之一。

世界用吉尼系數來描述一個國家的貧富差距,吉尼系數在0.2以下叫高度平等社會,在0.2到0.4之間叫低度不平等社會,在0.4以上叫高度不平等社會。

2005年,世界134個國家吉尼系數平均為0.40,中國為0.42,在134個國家中排名第83位,所有工業化國家的吉尼系數均低與中國,丹麥0.25,日本0.25,瑞典0.25,挪威0.26,芬蘭0.27,德國0.28,奧地利0.29,荷蘭0.31,韓國0.32,加拿大0.33,法國0.33,比利時0.33,瑞士0.34,愛爾蘭0.34,希臘0.34,西班牙0.35,澳大利亞0.35,英國0.36,義大利0.36,美國0.41。排在中國後面的51個國家多數是非洲和南美國家。

2007年,世界平均家庭消費占人均GDP的61%,中國這一數字為34%,約是世界水平的一半。

世界通常把日生活支出1.25美元劃為赤貧線,2 美元劃為貧困線,2005年,中國在赤貧線及以下的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20%,在貧困線及以下的人口佔全國總人口的49%。中國在世界屬於貧窮國家。

五、世界工資研究結論

通過對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工資制度的研究,得出的結論如下:

1.最低工資是人均GDP的58%

建立科學的工資制度,其基礎是確定合適最低工資,最低工資的參照系是人均GDP,最低工資是人均GDP的58%。最低工資一旦確定,自然就形成了全國從業人員的平均工資,平均工資一般是最低工資的2倍。

最低工資須每年調整,調整幅度參照GDP的增幅或消費者物價指數。法國最低工資從2001年8月的66.7元/小時調整到2009年7月的88.20元/小時,平均每年增長4.03%。(註:法國工時從2005年6月由每月169小時調整為151.67小時。)相比之下,法國公務員的工資增長緩慢,巴黎公務員的最低工資從2001年8月的11650元/月增長到2009年12月的13870元/月,平均每年增長2.38%。中級公務員平均總收入從1992年1月到2009年12月,平均每年增長1.52%.

2.公務員工資是最低工資的2倍

可對比性工資制度被世界多數國家所採納,尤其是工業化國家,任何人的工資都有可比性:與人均GDP比,與最低工資比,與平均工資比。世界各國(中國除外)都為所有吃皇糧的公職人員依市場機制制定統一標準的工資制度,實行同工同酬,白領和藍領工資差別不可過大,公務員工資不得超過私營企業工資。美國法律規定,公務員無權自己給自己漲工資,必須經過人民的代表機構批准;公務員工資標准參照私企,且不得高於同類地區私企同等職別職工工資;公務員工資每年的微調增幅不得超過工資成本指數,公務員工資的漲幅必須小於私企;公務員的任何工資變動必須報人民的代表機構批准,並進行公示,公示在先,加薪在後;所有公務員的工資必須透明,並且所有公民隨時可以查閱公務員的工資標准。

世界多數國家的工資制度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勞動強度大和勞動環境惡劣工種的工資明顯高於空調辦公室里公務員的工資,如2009年新加坡公務員工資為235475元/年,而工資水平排在第100位的築路打樁工的工資為286848元/年,公務員工資不如修路工人高。

3.各級別公務員工資差距不超過60%

世界各國(中國除外)公務員工資的職級差別很小,一般在60%左右。如2003年法國公務員平均月工資為24600元/月,扣除各種攤派和稅款,拿到手的凈工資為20720元/月。高級公務員凈工資24620元/月,中級公務員凈工資17535元/月,普通公務員凈工資15504元/月,最高階層工資比最低階層工資高出59%。公務員不同行業的工資也基本平衡,如挪威,工資最高是的外交官,工資最低的是軍人,最高工資比最低工資僅高出20%。

4.行業之間的工資差為70%

世界各國(中國除外)各行業之間的工資差一般不超過一倍。挪威2008年各行業工資為:石油礦業60817元/月,金融證券55779元/月,電力47687元/月,房地產44421元/月,國立醫院41308元/月,社會個體經營41182元/月,中央政府開支的公職人員41078元/月,國立學校職員40976元/月,交通運輸40514元/月,製造業39393元/月,私營學校39294元/月,漁業38843元/月,建築業38273/月,批發零售37096元/月,地方公務員35272元/月,保健和社會服務34098元/月,旅館餐飲28261元/月,行業之間的工資差為115%。瑞典2008年各行業工資為:科研30400元/月,房地30400元/月,教育30300元/月(基礎教育24400元/月,高等教育30500元/月),建築工業29400元/月,政府機關和軍警28900元/月,金融保險27100元/月,管理服務26300元/月,文化娛樂26100元/月,醫療保健25200元/月,行業之間的工資差僅為21%。

5.企業高管工資是全國平均工資的2.2倍

世界各國由政府注資的企業高管工資執行公務員工資制度,其工資標准與高級公務員基本持平。挪威2008年全國平均工資為40047元/月,總經理和總執行官63353元/月,技術專家54847元/月,技術員46723元/月,職員33971元/月,銷售等服務人員31567元/月,貿易工人35397元/月,車間工人34824元/月,徒工30054元/月,企業老總工資僅是徒工的2倍。法國國企高管的工資限制很嚴,每年財政部給企業一個工資總額,且虧損企業的工資總額不得增加,然後企業高管拿著財政部給的工資總額再與工會談判工資,因為這一切都是透明的,高管剋扣工資可能性是零,甚至為了妥協,還要把自己的工資拿出來貼補工人。法國對公用性、壟斷性公司高管的工資水平直接參考公務員體系而不考慮市場因素。國有企業是人民的,因此董事長必須是公務員,由總理任命,執行公務員工資標准。總經理由董事會招聘,工資標准由財政部確定,沒有浮動部分,也不實行年薪制。財政部的公務員不能到曾管轄過的國企任職。

6.學歷對工資影響有限

學歷對工資高低影響有限,最高學歷工資僅高出最低學歷工資70%。如2008年,挪威各學歷段平均月工資為:持初等文憑的職工32760元/月,持中等文憑的職工38610元/月,持大學文憑的職工45630元/月,研究生以上學歷的職工56160元/月,最高學歷工資與最低學歷工資比值為1.7。

7.年齡對工資影響很小

一般年齡越大,工資越高,但這種差別並不明顯。如2008年瑞典領取低工資的年齡段在18—24歲間,該年齡段的工資為22000元/月,領取高工資的年齡段在60—64歲間,該年齡段的工資為32000元/月。高年齡段的工資僅高出低年齡段工資45%。

六、中國工資存在的問題及改革建議

中國工資存在的主要問題是沒有工資制度,特別是國家公務員工資,每次都沒經過人民的同意悄悄漲薪,而且幅度是GDP增幅的2倍,這在世界絕無僅有,因為公務員是人民的雇員,公務員工資必須經過人民批准才合法。一些國有壟斷企業的工資高出最低工資幾十倍上百倍,使人民財富大量流失到少數人手中,造成嚴重的分配不公。

1.工資統計必須覆蓋所有從業人員

國家統計局每年只統計吃皇糧的工資,工資統計覆蓋面還不到從業人員的15%,這絕對真是「中國特色」。每年公布全國平均工資,百姓為自己的工資「被增長」而憤怒,這樣統計只能誤導政策制定者制定不得人心的政策。

世界除戰亂國家外,幾乎都把所有從業人員納入工資統計范圍,包括保姆、發廊理發員、飯館洗菜工、服務員、自由職業者、農業季節性工人等。道理很簡單,任何勞動者都是國家財富的創造者,不把他們統計進去那就是對他們的漠視,就相當於國家把他們拋棄,拋棄了衣食父母是忘本的不道德的行為。

統計是制定政策的指針,國家統計局的工資統計必須包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上的所有勞動並獲得報酬的人員的工資,這樣才能獲得真實的數據。否則,如果只統計吃皇糧的工資,中國的貧富差距會越來越大,社會越來越動盪,和諧社會只能是句口號,人民絕對不滿意。

2.國家法定最低工資應提高到1177元/月

我們以2008年人均GDP排名第11位的河北省作樣本(人均GDP19363元)。2008年河北省最低工資分為680元/月、620元/月、560元/月和510元/月,本報告與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一致,取最低值,即510元/月或6120元/年,在世界183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158位,甚至有32個非洲國家的最低工資高於中國。中國吃皇糧的工資2008年漲幅高達17.2%,幾乎是GDP增幅的2倍,天津等省市的最低工資9年來沒作調整,有的地區雖然調整了最低工資,但其增幅也大大低於公務員增薪幅度。

中國2009年的人均GDP世界排名第99位,可我們的最低工資卻排在第158位,最低工資標准顯然與經濟發展不相稱,人民為經濟發展做出了貢獻,可他們卻沒有因此受益。

世界多數國家的工資占企業成本的50%,中國還不到10%。由於85%的從業人員的工資過低,並且多年不作調整,使中國從業人員的勞動報酬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逐年下降,資本回報比重卻逐年上升。最低工資過低是內需不足的主要原因。

世界最低工資平均是人均GDP的58%,目前中國的最低工資只是人均GDP的25%,不及世界標準的一半。所以,中國工資問題的當務之急是把最低工資調整到世界平均水平,即人均GDP的58%。2009年中國的人均GDP為3566美元,即24356人民幣元,中國的最低工資標准應為14126元/年或1177元/月。這是國家規定的最低工資標准,各省、市、自治區可根據當地的經濟狀況制定本地區的最低工資標准,但不得低於國家法定最低工資。

科學、合理並與國際慣例接軌的最低工資一旦確定,全國私營企業的平均工資就自然形成,因為企業都傾向於用最低工資僱工。研究顯示,平均工資是最低工資的2倍,也就是說,中國所有從業人員的平均工資會在2354元/月左右波動。

3.建立可比性公務員工資制度和利益迴避制度

工資高低是相對的,對比出來的,也就是說,任何工資制度的建立必須首先確定參照系,那就是人均GDP、最低工資和全國從業人員平均工資。世界公務員的平均工資大致等於人均GDP,與全國從業人員平均工資持平,是最低工資的2倍。

按照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08年中國公務員平均工資是33869元/年,約是最低工資的6倍,這樣對比可以說中國公務員工資是世界上最高的。因為世界多數國家公務員工資是最低工資的2倍。所以,按照國際慣例,中國公務員工資標准應是這樣的:如果按中國現在最低工資510元/月的標准,那公務員工資應為1020元/月;如果把最低工資定在合理的1177元/月,那公務員工資應是2354元/月。如果官員們不接受前一個標准,那他們就該認真考慮考慮百姓的工資了。

國家要制定工資法,該法律必須體現公務員與私營企業以及公務員內部同工同酬的原則,公務員工資緊盯私營企業並不得高於私營企業。參照工業化國家的先進工資管理經驗,工資標准用工資基數確定下來,按照總理正副職、部級正副職、司級正副職、處級正副職、科級正副職、科員、辦事員12級,每級10檔共120個工資級別確定工資基數,級檔標准可以交叉,工資基數固定,每年根據統計局的物價指數進行微調。工資制度一定要透明,任何公民可以查驗任何公務員的工資標准。

在制定工資標准時,必須遵守利益迴避制度,公務員給自己加薪為非法,任何工資標準的變動,必須經過人大通過方可生效。

4.公有制企業工資標准參照公務員工資

中國政府注資企業各行業間工資差別懸殊,這在世界也是絕無僅有。根據2009年5月5日《中國青年報》的報道,在14家上市銀行中,浦發銀行、民生銀行和中信銀行的人均薪酬最高,各為45.62萬元/年、39.82萬元/年和34.61萬元/年,人均薪酬最少的工商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分別為13.04萬元/年、14.79萬元/年和15.36萬元/年。中國建築、餐飲、編織等行業的工資約在1萬元/年左右,中國行業之間工資差達到了3000%,是世界平均值的43倍!

國有企業職工原則上也屬於公務員的范疇,因為國有資產屬於全國人民所有,人民僱用一些人經營這些企業,這和政府機關公務員的性質是一樣的。在國外,凡受人民之託為人民辦事的人都屬於公務員的范疇。所以,公有制企業工資標准必須參照公務員工資,不能憑借自己的壟斷地位發天價工資,變相竊取人民財富。國資委主任李榮融說:「現在央企高管年薪定得並不高,平均薪酬也就是60萬元人民幣左右。」這就是中國的問題,官員總認為自己的工資並不高,可這60萬是普通百姓一輩子也掙不來的呀。

中國最低工資是人均GDP的25%,世界平均值為58%;中國最低工資是平均工資的21%,世界平均值為50%;中國公務員工資是最低工資的6倍,世界平均值為2倍;中國國企高管工資是最低工資的98倍,世界平均為5倍;中國行業工資差高達3000%,世界平均為70%。這些數據就是警示,政府必須採取行動了。

社會主義中國用十幾年的時間拉出了資本主義國家幾百年沒有拉出的貧富差距,成為世界上貧富差距最大的幾個國家之一。火車軌道是平行的,一條是權貴,另一條是百姓;工資要與國際接軌必須將兩條鐵軌平行著一起接,不能把權貴的軌了上去,把百姓的軌留在原地,這樣,中國列車就無法前

㈢ 巴西元旦起正式實行新最低工資標准,對巴西的發展有何影響

巴西媒體1月1日報道,巴西政府提高國家最低工資標准,本次調薪後,巴西的最低工資標准已經漲到了954雷亞爾(約1904元人民幣),與原來的937雷亞爾相比,上漲了17雷亞爾,這是近24年以來,巴西政府首次提高國家最低工資標准。



總結

最低工資標準的提高,是受到很多市民的擁護的,因為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障了社會成員的生存權,不論哪個國家的公民,我覺得都希望自己掙的多一點,希望有更好的生活,當然工資多一點最好,最好也不要影響物價,國家經濟處於快速發展是每位公民都希望看到的。

㈣ 求巴西國家的福利制度,急!!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快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都對社會保險制度進行了改革,許多拉美國家也進行了改革。應巴西、阿根廷社會保險部門的邀請,2006年10月23日—11月3日,中國社會保險學會組團對兩國社會保險制度進行了考察。期間,訪問了巴西國家和聖保羅市社會發展與救助局、阿根廷社會保障管理局和社會保險協會等,雙方就社會保險有關問題進行了座談與交流。

一、巴西社會保險基本情況

巴西社會保險制度始建於20世紀20年代,當時,在一些國有企業和較大的私營企業建立了退休與撫恤基金會,形成了社會保險制度的雛形。1926年,全國建立了第一個社會保險管理機構棗國家聯邦公務員退休和撫恤局(後改為國家勞動者退休和救助局),之後,相繼成立了海員、商業職工、銀行、貨車司機等行業性的退休和撫恤局。1967年,國家政府為了統一各地、各行業的社會保險機構,建立了國家社會保險局,屬聯邦政府管轄。社會保險基金由雇員每月繳納工資的8%,企業為雇員繳納8%,不足部分由聯邦政府財政供給。同時,國家政府為各級政府公務員、職員和軍警人員建立了獨立的社會保險制度。1971年,國家政府頒發「救助農業勞動者計劃」,將農民納入了社會保險制度之內。1973年,政府進一步擴大了社會保險覆蓋范圍,將所有居民納入到社會保險制度之內。1977年,頒發了私營企業社會保險法令。1986年,建立了小企業主和部分自由職業者社會保險制度。1988年,國家頒發了新的憲法。新憲法規定:社會保險制度由國家社會保險制度、私人保險制度和個體工商戶保險制度三部分組成。1990年前,國家公務員不需繳納社會保險費,由政府代為繳納,之後,改為公務員需繳納社會保險費,比例為工資的6%。1993年,又根據公務員的工資收入把繳費比例分為9%、10%、11%、12%四個檔次。

巴西社會保障管理體系與我國有所不同,國家議會是最高管理層,它下設社會保障福利委員會負責制定法律法規和綜合協調,醫療保險由衛生部管理,失業保險由勞工部管理,社會保障福利部負責管理社會保險、社會福利和社會救助等。社會保障福利部下設國家社會保險局(經辦機構)。根據國家行政區,國家社會保險局下設5個地區分局、102個城市局和一千多辦事處,共有工作人員5萬人。為了方便流動人員和地處偏僻地區的人員辦理參保手續和領取社會保險待遇,他們還設置了流動辦理處(車、船等)。

巴西養老保險制度採取現收現付制,所需資金由個人、單位(僱主)和政府三方負擔,個人和單位(僱主)按規定繳費,不足部分由政府承擔。不同人群在繳費比例、養老金水平等方面有所區別:(1)企業雇員按照工資收入,按照8%—11%比例繳納,僱主按照雇員工資的20%繳納,養老金按照全部工作年限的平均工資的80%確定。規定男65歲、工作35年,女60歲、工作30年,並繳費15年,退休時才可以領取養老金。對繳費不到15年、收入又較低者,可以申請領取社會救濟。(2)公務員個人按照工資的11%繳納,單位為其繳納22%,養老金為退休前工資的100%,以後,養老金隨同在職公務員工資同步上調。(3)農民按照農產品銷售收入的一定比例繳納,逐年調整提高比例,最終繳費比例為8%。起初,為了推動農民參保,領取養老金的條件定的較低,年滿60歲、繳費3年者,就能領取到養老金,只是水平較低,為此,政府財政投入較大。

其他保險:20世紀50年代,建立了全民醫療保健體系,全民享有醫療保健權利。1997年,頒發了全民健康醫療保險法。更早些,建立了工傷保險,規定雇員個人不需繳費,只有僱主繳費,並實行差別費率。失業保險基本上由政府承擔費用。

二、阿根廷社會保險基本情況

進入20世紀90年代,受智利模式的影響,拉美許多國家進行了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總體上其改革模式可分為替代式、並行式和混合式三種類型:

(1)替代式的特點是停止原現收現付體制運行(實施過程中有一段過渡時期),改革後,新參保人員都要加入私營的、積累性的養老保險計劃。這種模式較過去辦法較為徹底、激進。

(2)並行式的特點是保留了原現收現付體制,但縮小了它的規模,同時,建立一個新的、私營管理的、積累性的養老保險計劃,新的參保人員可以在新、老制度間選擇一個制度並加入。這樣一來,兩個制度並行運轉,相互競爭。

(3)混合式的特點是將原現收現付體制保留下來,作為養老保險計劃的第一支柱,由它提供全國統一的、基礎性的養老金。同時,建立一個私營性的、積累性的養老保險計劃,作為第二支柱,提供輔助性的養老金。與並行式不同的是該私營性養老保險計劃為強制性的。

1994年,阿根廷進行了改革並選擇了混合式養老保險計劃,它的第一支柱為統一的、基礎性的養老保險計劃,第二支柱由輔助性、現收現付的養老保險計劃和積累性的養老保險計劃兩部分組成,參保人員可以在兩者中進行選擇。

衛生部負責管理醫療保險,就業和社會保障部負責管理工傷保險。養老保險由國家、私營基金組織管理,代表國家管理養老保險的機構是ANSES,它隸屬於勞工部、就業和社會保障部。1992年,國家發布了2284號法令,其中規定ANSES為獨立的、垂直的管理機構,屬於國家公務員。它在全國有9個大區管理機構、262個服務單位,現有職工7966人。除了一般性的辦事機構外,還設置了免費電話咨詢服務,全國設有10處電話服務中心,每月電話量約為60萬人次。此外,還建立了服務網站(月點擊率120萬人次)、移動服務點和128個基金支付中心、3993銀行服務點。

國家規定養老保險繳費比例為:企業10.7%、個人11%和個體工商戶27%,採取現收現付制,基金不足部分由國家財政補充。參保人員可以選擇ANSES管理養老保險,也可以選擇私營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養老保險,私營優先,選擇私營時個人可以多繳。目前,87%的參保人員選擇私營基金管理公司。選擇ANSES管理養老保險時,養老金為:基礎性養老金(全國統一)+改革前的待遇+改革後的繳費待遇+家庭人口的差別待遇。選擇私營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養老保險時,養老金為:基礎性養老金(全國統一)+改革前的待遇+基金銀行存款收入+家庭人口的差別待遇。

ANSES主要任務:(1)為參保人員(包括家庭成員)確定待遇水平及應享受的權利,其包括退休老人、戰爭倖存者、殘疾人員;(2)通過銀行,用現金方式提供給以上人員社會保障津貼。目前,為358萬人支付養老金和津貼,為私營養老保險計劃下的17萬人代發養老金,並為部分失業人員、享受救濟人員和享受疾病津貼的就業者提供服務;(3)提供社會保障信息、咨詢和資料庫的維護;(4)與其他國家、省級、地方政府部門及社會計劃服務機構合作。

ANSES正在建立一個可以與巴西、巴拉圭和烏拉圭國家進行社會保障數據交換、共享的網路。

三、改革成效、問題和啟發

巴西、阿根廷及拉美國家的社會保險改革進程較快,改革幅度也較大,改革的重點是改變現收現付制、引進私營化管理體制。雖然改革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制度運行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和矛盾:(1)覆蓋面還不夠廣泛。兩國雖然在社會保險制度上覆蓋了大多數人,由於經濟水平較低,絕大多數人無能力繳費,就不能享受待遇。引進私營養老保險計劃(主要是建立個人帳戶)後,本應激勵參保人員繳費的積極性,但實際情況是參保並繳費的人數並沒有大幅度增加,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與勞動力市場機構的變化有關,較大規模的靈活就業人群、較高的失業率、較多的貧困人員和繳費的自願性等因素,增加了覆蓋面的擴大難度。(2)私營化的市場競爭存在缺陷。參與私營養老保險計劃的公司開始時較多,經過一段時間的競爭,淘汰了一部分,留下了為數不多的幾家。這樣一來,又出現了一些副作用:市場被少數幾家公司所壟斷;基金投資渠道受到限制,回報率受到影響;投資模式差別不大,各種方式投資的回報率非常接近。(3)管理成本越來越高。由於私營化的管理公司的介入,使得養老保險管理越來越分散,總的管理成本就隨之增加了。規定管理費用是從基金中提取,這樣就耗費了基金資源。管理成本高的原因主要是私營化的管理公司之間缺乏競爭。(4)在較長時期內,國家財政負擔較重。由於私營性的養老保險計劃覆蓋面較低,繳費能力不高,大量的老年貧困人口需要國家政府支付最低養老金和養老救濟金。

雖然私營化的養老金體制還不很成熟,但從實踐情況看,這兩個國家還是取得了一些顯著成績,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發:

(1)初步明確了社會保險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在原有的體制中,社會保險的繳費與待遇享受之間缺乏聯系,繳費的義務不明確、不充分,而享受的待遇又給擴大化了,這樣收少出多,就使得基金出現危機。在新的養老保險計劃下,特別是私營養老保險計劃,繳費與待遇享受的關聯性加強了,多繳多得,個人繳費的積極性自然就提高了。此外,私營養老保險計劃的另一個優點是在財政上具有可持續性,盡管在短時間內,政府要承擔制度轉軌成本,但從長期看,政府所需承擔的費用是會下降的。社會保險不同於社會救助,只有明確權利與義務,才能具有長期性、持續性。

(2)可行的配套措施是制度平穩過渡的保證。從一種國家型的、帶有福利性的社會保險制度要轉變為以個人型的、帶有私營性質的社會保險制度,其改革幅度不能不說是巨大的,改革深度不能不說是深刻的,要完成這樣的任務並能實現新舊制度的平穩過度,不僅需要政治決策,更需要細致的、可行的、有效的辦法加以輔助、配套。巴西、阿根廷在改革初期,政府就出台了一系列管制政策,如,對私營養老保險計劃進行嚴格的市場監管;設立最低養老金和社會救助金等,來彌補私營養老保險計劃的缺陷(主要是對老年貧困人員);通過金融市場改革,為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作提供條件;國家財政承擔了制度轉型成本等等。

(3)投資運行是基金保值增值的必然選擇。養老保險制度的改革後,實行了私營養老保險計劃和基金的儲蓄,使得養老保險基金積累規模迅速擴大,基金的保值增值就成為一個現實的、急需明確的問題。在改革初期,南美國家就制定了基金投資計劃和投資監督機制,從投資實效上看,養老保險投資資本市場都獲得了較高的投資回報率。在近十年的時間內,投資回報保持著較高水平,平均每年的實際匯報率在10%左右,阿根廷是10.4%。為了保證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的安全性,降低投資風險,兩國都採取了數量監管模式,限定養老保險基金的投資范圍和每項金融工具的數量比例。從投資組合比例看,政府債劵占據主要位置(一般在60%以上),其次是金融機構存款和金融機構發行的證劵產品,雖能投資股票但比例不高。基金投資是一種必然選擇,投資渠道多元化和分散化也是發展趨勢。

(4)社會保障是社會公平、社會穩定的基礎。社會保險作為國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種特殊形式,直接成為經濟發展與社會公平之間的紐帶。兩國雖在收入方面貧富差距較大,但在社會保險方面採取的基本原則、辦法是基本相同的,體現了在社會保險面前人人平等。他們都將農民和低收入階層等人群納入了社會保險范圍,並在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等方面給予特殊的政策。這部分人群的社會保險開支主要來源於政府財政,而且政府財政支持的力度越來越大。讓每個人享受到經濟發展成果、體現社會公平,是兩國社會保障制度的根本目的。通過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等制度維護社會穩定、社會公平,是國家通常採取的施政方針之一。

㈤ 巴西水、電、氣如何收費

聲明:來自網上資源,不是本人查找滴!希望對你有用!

一、水、電、氣價格
巴西水價根據用水多少確定,如巴西利亞的住宅用水,10立方米以內,1.43雷亞爾/立方米;10-15立方米,2.66雷亞爾/立方米;16-25立方米,3.99雷亞爾/立方米;25立方米以上,5.47雷亞爾/立方米,工、商業用水,10立方米以內,3.63雷亞爾/立方米;10立方米以上,工業5.46雷亞爾/立方米,商業,5.99雷亞爾/立方米。
巴西電價,各地略有差異,如里約熱內盧生活用電價格為:0.40499雷亞爾/千瓦時,工業用電價格為0.38796雷亞爾/千瓦時。
燃氣費,里約熱內盧的價格為7立方米以內19.35R$;8-23立方米,3.63雷亞爾/立方米;24-83立方米,4.43雷亞爾/立方米;超過84立方米,4.68雷亞爾/立方米;
美元與雷亞爾的匯率目前保持在1:2.1-2.3之間。
二、勞動力供求及工薪
巴西勞動力總體供應充足,主要缺少高技能勞工。
據巴西地理統計局調查,自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巴西失業率不斷增加,2009年3月份,低學歷(8年以下)人員失業率為7.1%,中等學歷(8-10年)人員失業率為11.3%,高學歷(11年以上)人員的失業率為9.2%。
巴西目前最低月薪為465雷亞爾。社會保險費(INSS)為工資的20%,工齡保障金(FGTS)為工資的8%。2009年3月份巴西平均工資為1321.40雷亞爾。
三、對外籍勞務需求
巴西本生是勞務輸出大國,只對少數特殊工種的專業技術人才有一定的需求,而且為保護本國勞工權益,巴西工會組織、勞工部和移民局對輸入外來勞工控制十分嚴格。
四、土地及房屋價格
巴西聖保羅市辦公樓租金50-90雷亞爾/平方米(含稅),公寓租金20-40雷亞爾/平方米(含稅)。購買公寓價格為3000-6000雷亞爾/平方米。
五、建築成本
巴西主要建材價格:按雷亞爾計((1美元約合2.20-2.30雷亞爾),1英寸直徑建築用鋼筋, 3136.36雷亞爾/噸;水泥:16.00雷亞爾/袋(50公斤裝);鋼門窗200 -300雷亞爾/ 平方米。

㈥ 巴西元旦起正式實行新最低工資標准,各國最低工資標准有何不同

巴西媒體1月1日報道,梅雷萊斯指出,這是近24年以來,巴西政府首次提高國家最低工資標准。本次調薪後,巴西的最低工資標准已經漲到了954雷亞爾(約1904元人民幣),與原來的937雷亞爾相比,上漲了17雷亞爾,但這個數字也低於政府以前提出的965雷亞爾(約1926元人民幣)。

小編認為,各地發展水平不同,最低工資標准則不同,願人民能過得更好。

㈦ 去國外打工工資一個月多少錢

日本的工資高緬甸的工資低高的合人民幣一萬元。低的合人民幣幾百元

㈧ 沒事,你那邊一個月能發多少錢

你想問的是「工廠沒事一個月能拿多少錢吧」,2000到4000。
在廠工作沒事的時候,一個月一般實際能拿到2000到4000元左右,通常和勞動者的工作能力和完成的工作量有關,如果屬於普通操作員工,待遇通常不會太高。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建立勞動關系,勞動者的工資通常和用人單位應當在簽訂勞動合同時協商一致確定,勞動者的工資待遇和工作崗位、工作能力、績效考核、加班時間、用人單位補助等相關。

㈨ 歐洲人一個月賺多少錢

我在歐洲十幾年了,所以我說的比較客觀實際!歐洲也分高工資高福利高稅收地區,和較落後地區。大概分類,西歐比東歐好很多,北歐比南歐收入高,具體比喻就是,東歐好像現在的波蘭普通工人工資不會過3000人民幣(注「我說的普通指的是好像廚師,售貨員,司機,之類的中等收入人群,那些明星,集團老闆,政客,妓女,不在所指范圍內)。西歐,普遍工資1w人民幣左右。 再說關於西歐之內的南北區別:北歐比南歐富有很多的,好像芬蘭,荷蘭,英國,瑞典,等國是西歐最富有國家,普通工人工資大概3w人民幣一月(注,富有 我說的是生活質量,社會保障福利方面,不是說工業化發達程度),從北到南地理位置接著是法國,德國兩個大國,這兩個國家在歐洲工業化最發達,社會保障也不錯,但是比上邊說的北歐略差,工資大概是2w一個月左右。西歐地理位置再往下是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簡單的說就是,(偷稅漏稅比北歐容易,所以生意好做,老闆多工人少,光桿司令,自己一家人開店,兩口子又是老闆,又是工人的情況比比皆是!)工人工資,社會保障就不北歐相差甚遠!!義大利工資大概一萬多點,西班牙估計八千上下,葡萄牙,希臘差不多五六千人民幣!!
哦,指名的是,基本上西歐國家不論富有與否,小孩教育全免費,醫療全免費。是沒有出現小孩沒錢讀書,路上窮人快死了,醫院怕給自己造成醫療經費負擔所以不敢收留醫治,等等情況發生的。
現在歐洲大的經濟環境也不好,通貨膨脹的厲害,自從統一的歐元貨幣以後的5年裡,住房普遍漲了一倍,稅收,水電燃氣,食品,石油等生活必須品也普遍漲了30%到50%,工資卻只漲了20%不到。
再最後指明,上面個有朋友說3000,5000歐的,對於普通勞動者來說是不可能的!!

㈩ 在巴布亞紐幾內亞打工一個月大約多少錢

具體還要看什麼工作了,打工的話好工作一個月七千左右吧。

閱讀全文

與巴西勞動者一個月多少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63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41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1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55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19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75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18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69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6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35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71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53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67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1000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27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76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94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39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56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