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國出現新型肺炎,是哪個日本企業捐獻了100萬個口罩
伊藤洋華堂。但一波三折。
但是最近一條新的消息指出,這一批100萬的口罩並不是由日本捐贈給我國的。因為疫情的發展嚴峻,我們的物資極度匱乏,尤其是其中的口罩。二月份左右,一批口罩從日本運到了我國的成都地區,就當人們慶幸於這份物資的運輸時,又有一些新的疑問提出來了,這個口罩是誰送的?有什麼目的呢?
但總的來說,不論是主動捐贈,還是我國所購,這批物資都將會派上大用處,希望我國疫情能盡快度過。中日關系也更加友好。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吧,如果可以請關注點贊,謝謝!
❷ 華春瑩說「每個美國人獲得約120個中國口罩」,她為什麼會這么說
美國疫情是全世界疫情最嚴重的一個國家,由於領導人的固執導致新冠疫情傳播沒有得到及時的防控,整個國家都處於失控之中,而且美國人非常的追求自由,很多人和企業並不聽政府的話,執意要在新冠疫情期間開工和外出,這就導致新冠疫情在美國的傳播非常的嚴重,反而看到這種情況作為非常大度的中國來說,像美國捐贈了394.3億只口罩,在這些口罩之中,每一個美國人大約可以獲得120個中國口罩。
根據統計,美國因為新冠疫情死亡的人數已經超過了30多萬,這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據,說明了新冠疫情的殺傷力是有多麼的強大,所以全球已經面臨一個這么危險,這么黑暗的年份,我們更應該要團結起來,所以對美國的個人主義來說,不應該在理所當然,也不應該在無所畏懼,不然的話新冠疫情是會越來越嚴重。
❸ 他是日本演員,卻讓女兒入中國國籍,低調捐款後再捐13萬只口罩,他是誰
在演藝圈發展的有不少都不是來自國外,但真正能獲得事業成功,受到掌聲歡迎的寥寥無幾。像於曉光妻子秋瓷炫,她就是從韓國演藝圈輾轉發展發展過來的,因這里的風俗喜歡到無法自拔,最終把根留在了這里,嫁了中國丈夫,還在這里生兒育女。
或許就像矢野浩二所言,他的妻子女兒均為中國籍,所以絕不會做對不起中國的事情。
就像矢野浩二為武漢的行動,出錢又出力,你能說他的行動輸給任何一個同行,任何一個國人嗎?
❹ 曾捐20億成中國首善的陳游標,如今怎樣了
對於很多成功的商人來說,他們在獲得了巨大財富之後,都會選擇去做一些慈善事業回報社會。但實際上,很多企業家在做慈善的過程中,也經歷了一些輿論上的困難。如果說企業家不做慈善的話,人們就會認為他沒有社會責任心,而如果捐出的數量沒有那麼多的話,很多人也會認為企業家在做假慈善,對於那些捐款數量巨大的企業家,也會有人在背後議論,是不是用捐款來吸引眼球的。由此可見,企業家在慈善事業中的地位是又重要、又卑微的。由於他們手中掌握著普通人難以企及的財富,因此很多人對這些企業家天生就抱有偏見。
說道我國國內的著名企業家、慈善家,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陳游標了。相比於很多低調慈善的企業家,陳游標做起慈善來可以說是相當高調。對於陳游標來說,他每捐出一筆錢,做出的每一次捐贈,都要大肆宣傳,恨不得讓所有人都知道。在陳游標的慈善事業中,有次一口氣捐出20億的行為,讓他一舉成為「中國首善」。現如今,在全球疫情的影響之下,他又向國內捐贈了100萬只口罩用於抗疫,這一舉動讓他又一次成為了人們矚目的焦點。
結語
面對願意奉獻慈善的企業家,或許我們應該多給予一些寬容,畢竟不管他們內心中真實的想法是怎樣的,其慈善行為本身就為我國帶來了巨大的幫助。如果我們執意去吹毛求疵的話,或許很多企業家都會對慈善事業望而卻步,這對於社會的未來發展,也是一種負面的影響了。
❺ 巴西剛剛從中國采購500萬套試劑盒被中國商務部否決大家怎麼看呢
首先,商務部否決理由從巴西以往誠信度來作為參考:
也就在當地時間3月末的時候,巴西全國共確診新冠肺炎病例不過幾千例,也就在4月初,巴西就要訂購一萬台呼吸機訂單令人懷疑:
4月10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的例行記者會上,強調,中國已出口1.6萬多台呼吸機、38.6億多隻口罩,並且還向世界衛生組織捐贈了2000萬美元,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巴西一家的訂單基本上相當於過去中國數月出口呼吸機的總和。
根據巴西數據確診更新至2020.07.01 13:39
根據巴西數據確診更新至2020.07.01 13:39
現有確診:558789
累計確診:1408485
累計治癒:790040
根據以上數據,現有確診:558789人乘以危重%3的比例得出為危重人數為:16763,根據每50名危重症患者需要20台無創呼吸機,去分析危重症患者需求量是4%,危重人數:16763乘以40%=6700台。
從以上分析可知,目前巴西呼吸機需求量為6700台,加是目前已經有的呼吸機,遠遠超過了實際訂購數量14000台。
再加上世界上其它疫情國家的需求,為了盡可能降低疫情國家的成本,防止其它賺差價國給疫情國家造成成本上的壓力,再加上實際產能可能不足,商務部才作出了以下決定。
❻ 巴西郵寄5萬個口罩到中國會被扣嗎
不會,在特殊時期海關會根據具體情況檢查過關的物品,口罩等緊缺物品會放行。
❼ 他發明了口罩,可還有多少中國人記得他
原文,介紹的是伍連德,順便提一下,知乎上關於他對抗鼠疫的事跡的回答很好,可以去看一看
如今霧霾天氣每況愈下,一年比一年厲害!先來看看今天全國空氣質量指數圖
其中污染最嚴重的前十座城市分別是:1.晉中402,2.齊齊哈爾376,3.松原357,4.太原350,5.邯鄲343,6.邢台337,7.吉林334,8.鞍山323,9.石河子319,10.五家渠
在今天北京的霧霾中,呼吸5個小時後會發生什麼?圖片就是答案。我剛剛拍的,今早新換的口罩,大概戴了三四個小時,別再覺得防霾口罩可有可無了!
實在是太觸目驚心了!
霧霾,
已經成為時下中國社會,
最大的煩惱之一。
近日,中國各地持續霧霾,
尤其是北京,成了「重災區」。
碰到霧霾天該怎麼辦?
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
——戴口罩。
口罩已經成了中國人「自保」的重要工具。
你知道口罩很有用,
但是你知道是誰,
設計了中國第一個口罩嗎?
你知道是誰,
推廣用口罩預防傳染病嗎?
看到他的簡歷你會嚇一大跳!!
他是第一個,
獲得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學位的華人;
他是日本的首位「中國交換教授」;
他是世界知名公共衛生學家,
中國檢疫、防疫事業的先驅;
他在中國主持興辦了,
20多所著名的醫院和醫學院校:
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中央醫院(現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東北陸軍總醫院(現中國人民解放軍202醫院);哈爾濱醫學專門學校(哈爾濱醫科大學的前身);……
他還先後發起成立了,
中華醫學會和中國防癆協會。
他主持並主辦了,
中國史上第一次國際學術會議;
他曾是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
他設計了中國第一個口罩並進行推廣;
還發明了中式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旋轉餐台」;
他在中國干過最驚天動地的大事是:
在百年前臨危受命,力挽狂瀾,
拯救了中國大地無數的生命!
你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他,就是伍連德。
一個不該被歷史遺忘的人……
他的父親伍祺是廣州人,
16歲,帶著一張草席和一個枕頭,
就獨自跑到馬來西亞的檳榔嶼闖盪,
後來和本地建築商的長女林彩繁成婚。
兩人共生了15個孩子,
存活下來的卻只有11個,
伍連德,是他們的第4個兒子,
在1879年3月10日出生,
取名伍連德,意為兼備五種美德。
從小,伍連德就顯露出,
超乎常人的勇氣和決心。
1886年,7歲的他進入大英義塾就讀。
這所學校主要用英語教學,
家裡並沒有給他提供好條件和環境,
有的只是他日復一日的自強不息。
家裡沒有專門供他學習的房間,
他就哪裡空就在哪裡學。
有一次,他放學回家後就病倒了,
他的母親急忙去請中醫,
醫生說是小風寒,休息幾天就沒事了。
可是一個多星期過去了,
病情絲毫不見好轉。
他的父親又急忙去請鎮里最好的西醫。
西醫看完後,只能搖搖頭。
之後請了很多醫生,都表示無能為力。
三個星期過去了,
大家都絕望了,打算給他准備後事,
沒想到,他的病竟奇跡般地好轉了!
從這以後,原本想當一名翻譯的他,
最終選擇了醫學作為職業。
中間:伍連德
1903年,年僅24歲的他,
就被劍橋大學授予醫學博士學位。
1904年底,他回到檳榔嶼,
在珠烈街開設私人診所,
並積極參加華僑社會服務,
致力於社會改革,如反對吸毒和賭博。
1907年,胸懷報國理想的他,
接受了清政府直隸總督袁世凱的邀聘,
回國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
副監督(副校長職)。
到天津一上任他便請教師學習中文,
很快就學會了用普通話講課。
他在與梁啟超、辜鴻銘、胡適等人的交往中,
對中國古籍也逐步有了了解,
加深了對祖國歷史的認識。
不畏生死,只為救人!
這是作為一名醫者,
對職業操守的堅持,
對工作負責任的態度。
他說:「我覺得一個人,
擇定了他的工作後,
就應該認真去做。
千萬不可敷衍因循,
如果是本著良心做事,便不可怕負責任。」
中國醫史上第一例疫屍病理解剖。
疫屍病理解剖
當時人們並不了解肺鼠疫,
是可以通過人與人之間經呼吸傳染的。
醫生護士也都不戴口罩。
為使救助人員免受感染,
伍連德發明並命令趕制了大批口罩
——一種特殊的加厚口罩。
這種口罩的製作方式簡單,
每個只需國幣二分半,價廉物美,
此為後人稱作「伍氏口罩」。
老百姓們都紛紛戴上了口罩,
死亡率大大地降低。
1911年4月,
奉天召開的「萬國鼠疫研究會」上,
這種方便實用的口罩,
受到各國專家的贊賞:
「伍連德發明之面具,式樣簡單,
製造費輕,但服之效力,亦頗佳善。」
防治鼠疫期間,
他發現,中國傳統的飲食習慣,
大家共食很容易互相感染病菌。
從衛生角度來看,
應該採用西方的分食制。
可是分食制很難被中國老百姓所接受,
他想到「雙筷制」,
即為每位用餐者准備兩副筷子,
一副取食,一副入口。
他的一系列措施開始實行一個月後,
到了1911年3月1日,
死亡人數就已經下降為零。
令人聞之色變的鼠疫,
他僅僅用了67天,就控制住了!
伍連德從此名揚天下。
如果沒有他,
這場鼠疫奪走的,
中國百姓生命絕不只是6萬,
而是十倍、甚至百倍。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通過隔離等辦法,
應對城市發生的傳染病疫情。
直到今天,世界各國,
用於防治非典等傳染病的緊急措施,
許多都是從他這里沿用而來的。
當時他的知名度如日中天,
傳遍世界各地!
英國《泰晤士報》駐北京的記者,
莫理循1911年7月9日,
寫給他的信中提到:
「由於您在控制最近的鼠疫流行中的功績,
您的名字在歐洲特別是英國家喻戶曉。」
梁啟超曾寫過這樣一段話:
「科學輸入垂五十年,
國中能以學者資格與世界相見者,
伍星聯博士一人而已!」
梁啟超手書
這一場東北鼠疫的戰爭結束了,
但是還有更多的戰爭在未來打響,
憑借著自己的研究和經驗,
他先後兩次杜絕了哈爾濱霍亂的大流行,
杜絕了上海爆發的中國最大的霍亂的流行。
大多數人都說,
伍連德是中國人嗎,
應該是華僑吧,這樣的華僑太多了,
他們很厲害,但他們是外國人,
也沒有什麼值得好自豪驕傲的。
但這個華僑不一樣,
無論他身處滿清,
國民黨,英倫劍橋,
還是在南陽(馬來西亞和新加坡),
他都說自己是中國人。
他出生在國外,
卻有著強烈的民族自尊心,
與愛國思想。
他專注於中國醫學的發展,
是中華醫學會的創始人,
1914年,伍連德提出在北京建一所,
現代化醫學院和醫院的建議被採納
——這便是後來的北京協和醫學院及醫院。
伍連德和基金會董事傑爾姆.格林(Jerome Greene)與協和醫院華人醫師合影。
1918年1月,伍連德提議,
建立一所大型醫院的建議,被政府批准。
在為該院籌款過程中,他自己捐了2500元。
同時他全權負責總管籌建:
在他主持下建成的北京中央醫院,
成為中國人建立的第一所現代醫院,
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1924年,他在沈陽建成了東北陸軍醫院,
這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設備最好的醫院。
1926年,創辦了哈爾濱醫學專科學校,
為當地培養醫學人才,
這個學校就是哈爾濱醫科大學的前身。
他前前後後在中國主持興辦了,
20多所醫院和醫學院校,
為中國培養了眾多醫學人才。
他為中國做的事情遠不止此。
中國海港檢疫始於1873年,
但半個世紀中海港檢疫權,
與海關主權一並控制在帝國主義者手中,
專門只為外國人服務。
他力爭收回海港檢疫主權並促其實現。
他負責成立全國海港檢疫事務管理處,
中國海港檢疫事業能夠收回主權、
統一號令、開展業務,
與他堅持不懈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1916年前後,他讀到美國醫史學家,
加里森所著《醫學史》,
全書有關中國醫學的內容介紹,
短到連一頁都沒有,且有謬誤。
他致函作者質詢,作者復函說,
既然中國醫學有很多有價值的東西,
為何中國人自己不向人們宣傳介紹?
他震動很大,深深地感受到,
必須研究中國醫學史,
並將中國在醫學方面歷代的,
發明創造向中外廣為介紹。
於是他與王吉民合作,
用英文著成了《中國醫史》。
該書於1932年出版,並再版多次,
成為早期介紹中國傳統醫學的英文著作,
受到國外醫學家的重視。
鴉片誤國誤民,
他一生致力於中國的禁毒事業,
1919年,他代表外交部,
到上海監督焚燒鴉片1200箱。
1931年九一八事變,
日本人早聞他的大名,
想要他參與對中國的細菌戰,
他誓死不與日本人合作。
從哈爾濱赴大連途中,
他被日軍誣為間諜拘留並關入地牢。
淪為日本人階下囚三天兩夜後,
經英國駐沈陽總領事伊思特斯營救,
才僥幸脫險。
在故鄉他開了一個小診所,
成為了一位普通的醫生。
當地顯貴多次勸說他出任政府職務,
他都以年邁為由謝絕。
老人經常悠閑地在街頭漫步,
並偶爾用廣東話勸小販們
「不要抽煙喝酒,多運動」。
終其一生,他再也沒有回到過,
他為之付出了青春與熱血,
服務了20年的東北。
他曾說過:
「我曾經將我的大半生奉獻給古老的中國,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建立,直到國民黨統治崩潰,那一切在許多人的腦海里記憶猶新,中國是個有五千年歷史的偉大文明古國,歷經世世代代的興衰榮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的希望她能更加繁榮昌盛。」
「赤誠愛國,自強創業」
這是他堅持的精神,
今天,這八個大字為他創建的,
哈爾濱醫科大學奉為校訓。
他用自己的學識,
為自己的祖國做出了奉獻,
即使有一天自己無法再為祖國效力,
他的學生們也能夠為祖國干大事出成績,
中國的未來,
就是靠這樣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大概這,也是他創辦醫院,學校的真正原因。
1960年1月21日,
在檳榔嶼鄒新慶律39號,
一位偉大的醫生因心臟病而離世了。1月27日,《泰晤士報》寫道:
「伍連德是「流行病的英勇鬥士」,
伍連德的逝世使醫學界,
失去了一位傳奇式的人物,
他的畢生為我們所做的一切,
我們無以回報,我們將永遠感激他。」
他生前還有一項更大的榮譽,
那就是被提名為,
193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候選人。
因為候選人的保密期為50年,
這個消息直到2007年,
才被正式公開。
他是第一位獲此殊榮的華人,
是曾離諾貝爾獎最近的華人。
因為他晚年隱居海外,
在歷史的巨變中,
他的名字如無根之萍,隨波沉浮,
淹沒在中國各處厚厚的典籍雜文中。
而在國外,
關於他的論文和研究卻從未間斷。
1959年,晚年的他在寫就了,
650頁的英文自傳,
自豪而坦然地題寫了書名:
《鼠疫鬥士:一個中國醫生的自傳》
此書由劍橋大學出版。
在伍連德的心中,
他一直是一個中國人。
在外國人眼裡,
他的確是一個愛國的中國人,
而有些中國人,
卻擅自把他開除了「國籍」。
直到後來,
一本《國士無雙伍連德》的書面世,
一些中國人,才認識了這位當年,
以一己之力,力挽狂瀾,
拯救萬千中國老百姓的英雄!!
天啊,如果沒有伍連德,沒有伍氏口罩,現在糟糕的天氣,不知道大家覺得還能出門嗎?
❽ 華人作家買14.5萬口罩捐回中國,這種愛國情懷背後有怎樣的中國精神
在此次疫情期間,我們被無數的國人所感動到,有小孩子,有學生,有95後的護士,有成千上萬個中國人,更重要的還是有國之利器鍾南山。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我們才感受到了愛,我們也堅信此次疫情的陰霾終將散去,我們會迎來曙光。同時我們也感受到了中國精神。
一: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
我們中國本著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精神,無論是哪個城市吃出現了事情,大家都會伸出援手相助。這次武漢生病了,在大年三十的晚上,很多的醫護人員放棄了回家團聚的機會,踏上了武漢的征途。到現在,全國各地支援武漢的醫護人員已經有六千多名。其它各行各業的人們都以自己微薄之力幫助武漢。
正是因為這些中國精神聚集在一起,才讓我們的國家更加強大,雖然現在武漢城市生病,但是我們一定能夠戰勝疫情。
❾ 俄羅斯的捐的500萬只口罩是降落在中國的哪個機場
俄羅斯圈的500萬只口罩是降落在中國的。哈爾濱的機場。因為俄羅斯離哈爾濱是最近的,所以江龍在那邊那個機場。
❿ 比亞迪首批海外采購物資捐贈交付 N95口罩交付深圳5醫院
中國網汽車2月14日訊日前,記者從比亞迪官方獲悉,比亞迪從海外采購的首批防護物資順利到貨,這批N95口罩第一時間捐發給了北京大學深圳醫院、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深圳市兒童醫院、龍崗中心醫院及其他部分抗疫情部門,為前線緩解了燃眉之急。
比亞迪巴西分公司地毯式掃貨「搶來」的N95口罩
2月12日下午到達坪山總部
據比亞迪相關負責人介紹,接到集團第一個采購任務時,正值疫情最為緊張、物資最為緊缺的階段,比亞迪利用海外公司的便利優勢,全球撒網地毯式掃貨,期間經歷了一波三折、異常緊張的采購過程。
該負責人舉例介紹稱,在芬蘭,因為要確認核實進口物資相關證照,已鎖定的一批物資1小時時間就被人截胡;在美國,下了訂單並確定好交付日期後被供應商告知庫存沒貨;在印度,1月31日印度外貿總局官網發布通告宣布禁止出口口罩、防護服等個人保護設備,比亞迪已經定好運輸航班的數萬只N95口罩,瞬間化為泡影……
在巴西,為防止定好的口罩出現被截胡的意外,巴西分公司一行人連續開車十幾個小時,馬不停蹄將口罩從供應商工廠押運回巴西分公司,比亞迪巴西、國內公司員工工作晝夜銜接,這批寶貴的物資最終在2月12日抵達比亞迪總部,落袋為安,順利分發至抗疫前線。
值得欣慰的是,比亞迪即將捐贈的第二批防護物資,上萬套醫療防護服也已經采購完成,正在等待航班發貨。
此外,比亞迪除了捐贈,2月8日官方宣布,公司援產口罩和消毒液已經進入生產環節,預計將在2月17日前後量產出貨,2月底口罩產能可達500萬只/天,消毒液產能5萬瓶/天,直至疫情緩解和消除。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