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西這個國家的簡介,具體些!
巴西即巴西聯邦共和國,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享有「足球王國」的美譽。國土總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五。總人口2.01億。與烏拉圭、阿根廷、巴拉圭、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委內瑞拉、蓋亞那、蘇利南、法屬蓋亞那十國接壤。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歷史上巴西曾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宣布獨立。巴西的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國名源於巴西紅木。
巴西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完整的工業基礎,國內生產總值位居南美洲第一,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是金磚國家之一,也是南美洲國家聯盟成員。 是里約集團創始國之一,南方共同市場、20國集團成員國,不結盟運動觀察員。全球發展最快的國家之一,是重要的發展中國家之一。
巴西的文化具有多重民族的特性,巴西作為一個民族大融爐,有來自歐洲、非洲、亞洲等地區的移民。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運動,是2014年世界盃舉辦國。
詳細介紹:
1、地理位置:
巴西地跨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東臨南大西洋,北面和南面與其他南美國家接壤(除智利和厄瓜多外,與其他全部南美洲國家接壤)。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2、面積: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巴西全國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
3、地形: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的亞馬遜河流域和西部。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
4、水系:
巴西境內有亞馬遜、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遜河全長6751公里,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公里;巴拉那河系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公里,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河流數量多,長度長,水量大,主要分布在北部平原地區。
5、氣候:
巴西大部分地區屬熱帶氣候,南部部分地區為亞熱帶氣候。亞馬遜平原年平均氣溫25~28度,南部地區年平均氣溫16~19度。
6、自然資源:
已探明鐵礦砂儲量333億噸,佔世界總儲量9.8%,居世界第五位;產量3.55億噸,居世界第二位;出口量也位居世界前列。巴西29種礦物儲量豐富,鎳儲量600萬噸,佔世界鎳儲量的4.0%,主要分布在戈亞斯州和米納斯吉拉斯州。錳、鋁礬土、鉛、錫等多種金屬儲量佔世界總儲量的10%以上。鈮礦儲量已探明455.9萬噸,按當前消費量夠全球使用800年。此外還有較豐富的鉻礦、黃金礦和石棉礦。煤礦探明儲量101億噸,但品位很低。2007年以來,巴西在東南沿海相繼發現大油氣田,預計石油儲量將超過500億桶,有望進入世界十大石油國之列。森林覆蓋率達57%。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擁有世界18%的淡水,人均淡水擁有量29000立方米,水利蘊藏量達1.43億千瓦/年。
7、行政區劃:
巴西共分為26個州和1個聯邦區(巴西利亞聯邦區),州下設市,共有5564個市(2011年3月)。
8、首都介紹:巴西利亞(Brasília)
地處巴西高原中部,氣候分為干濕兩季,濕季從9月至第二年4月,乾季從每年5月至8月。干濕兩季分別明顯,晝夜溫差也較大,年平均氣溫19度。人口245.5萬(2010年)。巴西利亞是上世紀50年代末在巴西內地戈亞斯州境內海拔1200多米的高原上興建的,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首都之一。1960年4月21日,首都正式由舊都里約熱內盧遷移至此。巴西利亞是南美洲建都時間最短的城市。1987年12月17日,聯合國科教文組織批准該城為「世界文化遺產」。
9、國旗:
巴西國旗呈綠色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0∶7,中央為黃色菱形,菱形中央是深藍色圓形天球儀。圓形白色綬帶上,書以葡萄牙文「秩序與進步」。圓形上有白色五角星,象徵國家的26個行政區,而且那些星星的位置是1889年11月15日8點50分,新政府當天,里約熱內盧星星排列的位置(巴西的首都原是里約熱內盧,後來遷到巴西利亞)。綠色和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徵森林,黃色象徵礦藏和資源
10、國徽:
巴西國徽圖案中間突出一顆大五角星,象徵國家的獨立和團結。大五角星內的藍色圓面上有五個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圓環中有27個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聯邦區。大五角星周圍環繞著用咖啡葉和煙草葉編織的花環,背後豎立一把劍,劍柄在五角星下端。綬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巴西聯邦共和國」,「1889年11月15日」(共和國成立日)。
11、國歌(HinoNacionalBrasileilo)
巴西獨立後的第一首國歌,是由佩德羅一世親自創作的。在1822年9月7日宣告巴西獨立的當天,創作了《啊祖國,啊皇帝,啊人民》的歌曲,並親自在當晚聖保羅的愛國集會上演唱,由合唱隊伴唱,這首歌成為巴西的第一首國歌。佩德羅一世退位後,里約熱內盧國立音樂學院的創辦者,著名音樂家弗朗西斯科·達席爾瓦譜寫出一首後來成為巴西國歌的歌曲。1909年著名詩人奧里索·杜克·埃斯特拉達重新填詞,經專家委員會審查,1922年被定為巴西國歌。國歌《聽伊皮蘭加的呼聲》回顧了1822年9月7日佩德羅一世在聖保羅郊外伊皮蘭加河畔發出「不獨立,毋寧死!」呼聲的情景,歌頌祖國獲得了獨立,充滿著巴西人民對祖國的愛國的情感。
12、國花:毛蟹爪蘭
毛蟹爪蘭,是原產巴西、墨西哥熱帶雨林中的一種附生植物,是巴西國花。體色鮮綠,莖多分枝,常成簇而懸垂,一根枝條由若干節組成,每節呈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數節連貫,似蟹爪,因而得名。其根緊緊攀附在巨樹高枝或懸崖峭壁上,不為風雨所動搖。它自1818年被人們發現以來,至今已在世界各國廣泛栽培,經園藝家的選育,已培養出200多個優良品種。花期從頭年10月到次年3月,花色有白、紅、紫等,一株開花數朵,且無枝無葉,十分奇妙。毛蟹爪蘭以其株形優美、花色艷麗。巴西曾經將此花饋贈中國,豐富了中國蘭花珍品。
14、人口:
巴西總人口總人口為2.01億(具體數字201032714人)。白種人佔53.74%,黑白混血種人佔38.45%,黑種人佔6.21%,黃種人和印第安人等佔1.6%。
大西洋沿岸人口稠密,內陸地區較為稀少(簡稱地狹人稠)。東南地區是巴西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IBGE2004年數據顯示該地區人口約有7800多萬,相當於巴西人口總數的42%。該地區擁有巴西三個人口最多的州(聖保羅,7000萬人口,、米納斯吉拉斯,1900萬,里約熱內盧,1500萬)和兩個最大的城市(里約和聖保羅)。在聖保羅和里約的交界地帶形成了以聖保羅、里約為支柱的商業地帶,該地區聚集了約23%的巴西人口,成為該國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區。
Ⅱ 巴西的首都到底是里約熱內盧還是巴西利亞
巴西的首都是巴西利亞。巴西利亞是巴西的首都,是巴西第四大城市。巴西利亞的GDP在拉內丁美洲的城市裡排巴西利亞名第五,在巴西則排第三。
它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是拉美大城市中最高的。位於中部戈亞斯州境內,馬拉尼翁河和維爾德河匯合而成的三角地帶上。海拔1100米,東南距里約熱內盧900千米,南距聖保羅865千米。
巴西利亞是巴西的政治中心,位於巴西利亞市中心。在三權廣場,遊人看不到任何古跡,但豐姿多彩的現代派建築物令人驚嘆不已,這些建築設計構思大膽、線條優美、輕盈飄逸,其中有的還含有一定的寓意。
兩層樓高的總統府前的一尊兩人持矛並肩而立的首都開拓者銅像,象徵著巴西人民團結一心捍衛祖國。三權廣場代表國家三種權力,稱為巴西的神經中樞。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其中「三權」是指行政權、立法權、司法權。
Ⅲ 巴西的位置
拉丁美洲就是南美洲,稱呼不一樣
Ⅳ 地理巴西資料
1 俄羅斯 中國 加拿大 美國 澳大利亞
2 亞馬孫平原: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
巴西高原:熱帶草原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乾燥.
3 0.
第二個不知道。。
4 氣候:有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年降雨量非常大。
地形:亞馬遜平原,地勢平坦,亞馬遜河支流多、長。
亞馬遜河位於南美洲北部,是世界上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河流。發源於秘魯境內安第斯山脈科迪勒拉山系的東坡,有兩支河源:一支為馬拉尼翁河(Maranon,通常以該河作為亞馬孫河的正源),發源於秘魯境內安第斯山高山區;另一支為烏卡亞利(Ucay-ali)河,該河源頭名叫阿普里馬克(Apunmac)河。馬拉尼翁河及烏卡亞利河穿過祟山峻嶺後在秘魯的瑙塔(Nauta)附近匯合。亞馬孫河干支流蜿蜒流經南美洲7個國家。亞馬孫河從秘魯的伊基托斯(Iquitos)至巴西的馬瑙斯(Manaus)叫索利默伊斯(Solimoes)河,內格羅河河口至大西洋段才稱亞馬孫河。亞馬孫河向東奔流橫穿巴西的北部,於馬拉若島附近注入大西洋。
亞馬遜河流域北起巴西布朗庫<Branco)河河源(北緯5°).南至玻利維亞南部的馬代拉(Madeira)河河源(南緯約20°),西起厄瓜多昆卡(Cuenca)的保特(Paute)河河源(西經79°3l′),東至巴西的馬拉若灣(西經約48°),整個流域跨緯度25°、經度31°30′,流域面積達691.5萬km2,約占整個南美洲面積的39%,其中幹流穿越的亞馬孫平原面積達560萬km2,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河若以馬拉尼翁河為源,全長6299km,若以烏卡亞利河為源,全長6436km,僅次於尼羅河,居世界第二。河口多年平均流量17.5萬m3/s,年均徑流量69300億m3,年平均徑流深度1200mm,懸移質含沙量為0.22kg/m3,輸沙量為9億t。豐水年時,中游馬瑙斯附近河寬5km,下游寬20km,河口段寬80km,河口呈喇叭型誨灣,寬240km。下遊河槽平均深為20一50m,最大水深100m,水位年變幅為9m。上游伊基托斯年均流量20420—28200m3/s.從伊墓托斯至人海口,亞馬孫河的平均坡度為0.035m/km。
亞馬遜河長度僅次於尼羅河(約6400公里),為世界第二大河。在南美洲北部。據估計,所有在地球表面流動的水約有20-25%在亞馬遜河。河口寬達240公里,泛濫期流量達每秒18萬立方米,是密西西比河的10倍。瀉水量如此之大,使距岸邊160公里內的海水變淡。已知支流有1000多條,其中7條長度超過1600公里。20條超過1000公里。
由發源於秘魯安第斯山的烏卡亞利河與馬拉尼翁河匯合而成,向東流貫巴西北部,在馬拉若島附近注入大西洋。全長6,437公里(以烏卡亞利河源起算)。支流長度在一千公里以上的有20多條。流域面積622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大陸面積的35%,包括巴西、玻利維亞、秘魯、哥倫比亞、厄瓜多、委內瑞拉等國大部或部分領土。流域內大部分地區為熱帶雨林氣候,年雨量2,000毫米以上。水量終年充沛,河口年平均流量為22萬米2/秒,洪水期流量可達28萬米2/秒以上,為世界流域面積最廣、水量最大的河流。上源地區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平均比降約5.2‰。進入平原後比降微小。中下游平均流速為0.7-1.7米/秒。水深河寬,巴西境內河深大部分在45米以上,馬瑙斯附近深達99米。下遊河寬達20-80公里,河口呈喇叭狀,寬240公里,淺灘沙洲羅列。海潮可涌至河口以上960公里的奧比多斯。幹流有5,000多公里可全年通航,吃水5-6米的海輪可自河口上溯3,700公里至秘魯的伊基托斯;全水系內可供通航的河道長度達3萬公里(正常水位)。水力資源也相當豐富,但尚未充分開發。
亞馬遜河沉積下的肥沃淤泥滋養了65000平方公里的地區,它的流域面積約705萬平方公里,幾乎是世界上任何其他大河流域的兩倍。著名的亞馬遜熱帶雨林就生長在亞馬孫河流域。這里同時還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面積達560萬平方公里)。平原地勢低平坦盪,大部分在海拔150米以下,因而這里河流蜿蜒曲流,湖沼眾多。多雨、潮濕及持續高溫是其顯著的氣候特點。這里蘊藏著世界最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各種生物多達數百萬種。
亞馬遜河是南美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流域面積和流量最大的河流。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南部安第斯山脈,一路向東,沿途接納了1000多條支流,全長6400千米,最終注入大西洋。亞馬遜河流域面積705萬平方千米,約佔南美大陸總面積的40%;每年注入大西洋的水量約6600立方千米,相當於世界河流注入大洋總水量的1/6。
亞馬遜河上游約長2500千米,分為上、下兩段。上段長約1000千米,落差達5000米,山高谷深、坡陡流急,形成一條系列急流瀑布;下段為兩條巨大支流注入亞馬遜河的兩個河口之間的河段,因為進入亞馬遜平原,流速緩慢、曲流發達,至末端河寬約2000米。
亞馬遜河中游流經秘魯、哥倫比亞、巴西、全長約為2200千米。在巴西北部,亞馬遜河水深45米,河寬3000米,流速緩慢;河中島洲錯列、河道呈網狀分布,兩岸河漫灘寬30~100千米,地勢低下,湖沿密布,排水不暢;河流兩側支流眾多,都發源於安第斯山東坡,呈羽狀分布。至中游末端,河寬至11千米,河深99米。
Ⅳ 巴西海陸位置是怎麼樣的
巴西海陸位置: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鄰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
巴西位於南美洲東部,地跨西經35到西經74度,北緯5度到南緯35度。東臨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與南美洲任意一個國家接壤(智利、厄瓜多除外)。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巴西的經緯度:
從經度來看巴西地跨35°W至75°W,位於西半球;從緯度來看巴西地跨5°N至35°S,地跨南北半球,大部分國土地處南半球,從熱量帶來看,巴西主要地處熱帶地區,是一個熱帶國家。
從絕對位置來看,巴西由於地處熱帶,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氣候區,亞馬孫平原分布有全球最大面積的熱帶雨林,森林資源十分豐富,但是亞馬孫平原地區由於氣候潮濕悶熱,終年高溫多雨,不適宜人類大規模的居住,是巴西人口分布最少的區域。
從相對位置來看,巴西地處南美洲東部,東臨大西洋,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國家總面積約為851萬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五位。
Ⅵ 巴西的地理位置在哪裡
巴西聯邦共和國,面積8547403平方千米,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同除智利和厄瓜多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國家接壤,是南美洲面積第一大的國家(圖12-1)。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連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全境地形分為亞馬孫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孫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有亞馬孫、巴拉那和聖弗朗西斯科三大河系。亞馬孫河全長6751千米,橫貫巴西西北部,在巴流域面積達390萬平方千米,包括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流經西南部,多激流和瀑布,有豐富的水力資源;聖弗朗西斯科河系全長2900千米,流經乾旱的東北部,是該地區主要的灌溉水源。海岸線長7400多千米,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其中,亞馬孫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聖保羅是南半球最大的城市,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
Ⅶ 世界上南北距離最長的國家是哪一個
如果是「跨」,也就是中間沒有別國領土阻隔的話,那麼是中國。中國跨緯度49度多。
如果只是看領土最南點和最北點的緯度差的話,那麼是挪威。挪威領土最南端是位於南緯54度26分的布韋島, 最北端是位於北緯81度的斯瓦爾巴群島。南北跨度達135度之多。但是布韋島和挪威本土之間有眾多國家阻隔。
最後要說明一點,「海外領土」和「本土」這兩個概念只是純粹的地理概念,而不是行政上的概念。也就是說,你可以說布韋島和斯瓦爾巴群島是挪威的海外領土,但是不管怎麼說,它們都在挪威行使主權的范圍內。
Ⅷ 巴西的經緯度是多少南北東西,用字母代表,
巴西地跨W35到W74度,N5度到S35度。
巴西東臨南大西洋,北面、西面和南面均與南美洲任意一個國家接壤(智利、厄瓜多除外)。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海岸線長約7400公里。領海寬度為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領土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在世界上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排行第五。
(8)巴西南北相距多少千米擴展閱讀:
巴西的地形地貌:
巴西的地形主要分為兩大部分,一部分是海拔500米以上的巴西高原,分布在巴西的中部和南部,另一部分是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的亞馬遜河流域。
全境地形分為亞馬遜平原、巴拉圭盆地、巴西高原和蓋亞那高原,其中亞馬遜平原約佔全國面積的1/3,為世界面積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約佔全國面積60%,為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最高的山峰是內布利納峰,海拔2994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