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誰能評價一下02年世界盃決賽,德國對巴西。
巴西2:0 德國
兩個都是羅納爾多打進的。
第一球:里瓦爾多在禁區前沿左腳抽射,卡恩撲球脫手,羅納爾多上前補射得分。
第二球:卡福在右路沿地面傳中,里瓦爾多做了個假裝射門的假動作,騙過了中後衛,球到了羅納爾多腳下,羅納爾多順勢射門,球鑽入了球門左下角。
2
002年6月30日晚,巴西隊在2002世界盃決賽中依靠羅納爾多在下半時打進兩球,以2-0擊敗德國隊,第五次登上世界盃冠軍寶座。賽後路透社的報道中是這樣評論的: 羅納爾多彌補了四年前在巴黎留下的遺憾,在下半時獨進兩球,率領巴西隊創紀錄的第五次奪得世界盃。他打進的第一球是在德國隊門將卡恩少見地撲救里瓦爾多射門後補射得手的。 巴西隊理應獲勝,但德國隊也有機會,特別是下半時開始後諾伊維爾的任意球被馬科斯撲到門柱上彈出。 羅納爾多以8球成為最佳射手,也成為1974年世界盃上穆勒打進10球後單屆世界盃進球最多的球員。
❷ 上一屆世界盃冠軍隊是哪一國的
上一屆世界盃冠軍隊是德國隊。
在2014年巴西世界盃決賽場上,德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加時1比0戰勝阿根廷奪得冠軍,馬里奧·格策第113分鍾上演絕殺。 阿根廷、荷蘭、巴西獲得第2至4名。
2014年巴西世界盃是第20屆世界盃足球賽。比賽於2014年6月12日至7月13日在南美洲國家巴西境內12座城市中的12座球場內舉行。這是繼1950年巴西世界盃之後世界盃第二次在巴西舉行,也是繼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之後世界盃第五次在南美洲舉行。
❸ 上一屆世界盃冠軍是誰
上一屆是法國。
歷屆世界盃冠軍球隊
: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冠軍:烏拉圭。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冠軍:義大利。
1938年法國世界盃,冠軍:義大利。
1950年巴西世界盃,冠軍:烏拉圭。
1954年瑞士世界盃,冠軍:聯邦德國。
1958年瑞典世界盃,冠軍:巴西。
1962年智利世界盃,冠軍:巴西。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冠軍:英格蘭。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冠軍:巴西。
1974年西德世界盃,冠軍:聯邦德國。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冠軍:阿根廷。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冠軍:義大利。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冠軍:阿根廷。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冠軍:聯邦德國。
1994年美國世界盃,冠軍:巴西。
1998年法國世界盃,冠軍:法國。
2002年韓日世界盃,冠軍:巴西。
2006年德國世界盃,冠軍:義大利。
2010年南非世界盃,冠軍:西班牙。
2014年巴西世界盃,冠軍:德國。
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冠軍:法國。
❹ 歷史上每界世界盃奪冠的是哪個隊,幾幾年,他們決賽的對手是誰
歷屆世界盃冠軍和對手為:
1930年冠軍:烏拉圭,對手:阿根廷;1934年冠軍:義大利,對手:捷克斯洛伐克;
1938年冠軍:義大利,對手:匈牙利;1950年冠軍:烏拉圭,對手:巴西;
1954年冠軍:聯邦德國,對手:匈牙利;1958年冠軍:巴西,對手:瑞典;
1962年冠軍:巴西,對手:捷克斯洛伐克;1966年冠軍:英格蘭,對手:聯邦德國;
1970年冠軍:巴西,對手:義大利;1974年冠軍:聯邦德國,對手:荷蘭;
1978年冠軍:阿根廷,對手:荷蘭;1982年冠軍:義大利,對手:聯邦德國;
1986年冠軍:阿根廷,對手:聯邦德國;1990年冠軍:聯邦德國,對手:阿根廷;
1994年冠軍:巴西,對手:義大利;1998年冠軍:法國,對手:巴西;
2002年冠軍:巴西,對手:德國;2006年:義大利,對手:法國;
2010年冠軍:西班牙,對手:荷蘭;2014年冠軍:德國,對手:阿根廷;
2018年冠軍:法國,對手:克羅埃西亞。
(4)上一屆世界盃冠軍德國怎麼贏得巴西擴展閱讀
國際足聯世界盃(FIFA World Cup)簡稱「世界盃」,是世界上最高榮譽、最高規格、最高競技水平、最高知名度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並稱為全球體育兩大最頂級賽事。
世界盃是全球各個國家在足球領域最夢寐以求的神聖榮耀,也是各個國家(或地區)所有足球運動員的終極夢想。世界盃每四年舉辦一次,任何國際足聯會員國(地區)都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這項賽事。
世界盃是世界足球運動發展推廣普及的源頭和根本,所以也被譽為「生命之杯」。巴西是奪得該項榮譽最多的球隊,共獲得5次世界盃冠軍,並且在3奪世界盃後永久地保留了前任世界盃雷米特杯。
現在的世界盃是大力神杯,4奪世界盃冠軍的德國在1974年首次捧杯並沿用至今,兩者都統稱為世界盃。中國曾在2002年首次晉級第17屆韓日世界盃決賽階段32強。
北京時間2017年1月10日,國際足聯官方宣布,2026年世界盃起將擴軍至48支球隊參加。
2018年6月13日,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足聯第68屆大會上,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聯合申辦2026年世界盃足球賽成功。
北京時間2018年7月16日凌晨,法國隊奪得了2018俄羅斯世界盃冠軍。
❺ 德國隊那年世界盃獲得冠軍
德國在第二十屆 2014年巴西世界盃上第一次獲得冠軍
在德國統一前前西德拿過兩次世界盃冠軍分別是:第五屆 1954年 瑞士世界盃 ,第十屆 1974年 前西德世界盃
世界盃(FIFA World Cup)即國際足聯世界盃,是世界上最高榮譽、最高規格、最高含金量、最高知名度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並稱為全球體育兩大最頂級賽事,甚至是轉播覆蓋率超過奧運會的全球最大體育盛事。
❻ 上一屆世界盃冠軍是
德國。
北京時間7月14日凌晨3時,2014年巴西世界盃決賽,在里約熱內盧的足球聖地馬拉卡納體育場開戰,三屆世界盃冠軍得主德國1-0力克兩次封王世界盃的阿根廷,第四次捧起金杯。90分鍾比賽內兩隊0-0互交白卷。第20分鍾,克羅斯頭槌回傳失誤,伊瓜因單刀踢偏。第29分鍾,伊瓜因破門,但隊友傳球時,小煙槍已經處於越位位置,進球無效。上半場補時階段,赫韋德斯利用角球機會頭槌沖頂擊中立柱。第46分鍾,梅西門前無人盯防下低射偏出。加時賽第113分鍾,許爾勒左路傳中,格策門前飛身墊射攻入致勝金球。
歷史上兩隊交鋒20次,德國6勝5平9負稍處下風。雙方最近一次交手是在2012年,阿根廷在法蘭克福3-1擊敗德國。不過阿根廷對德國的勝利大多來自友誼賽,世界盃決賽階段德國與阿根廷6次相遇取得3勝2平1負的成績,探戈軍團唯一的一次勝利就是1986年世界盃決賽,當時馬拉多納率領的阿根廷3-2力克德國。但4年之後德國便在義大利世界盃決賽中1-0擊敗阿根廷實現復仇。2006年和2010年世界盃德國與阿根廷都在1/4決賽中相遇,前一次德國點球淘汰阿根廷,後一次德國更是4-0血洗阿根廷。
在晉級決賽的道路上,日耳曼戰車5勝1平,進17球丟4球的成績冠絕世界盃,而且德國隊已經在國際A級賽事里保持17場不敗。阿根廷在前6場比賽中同樣取得5勝1平的成績,但只進8球丟3球,阿根廷擁有世界盃最佳防線(4場比賽不丟球、淘汰賽階段不丟球)的同時進攻效率並不算高。
德國是第一支連續4屆殺入世界盃半決賽的球隊,這也是他們近4屆世界盃里第二次殺入決賽。歷史上德國共8次殺入世界盃決賽,無人可比——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每個10年間德國都能殺入世界盃決賽。阿根廷歷史上第5次挺進世界盃決賽,但這還是探戈軍團自1990年以來首次殺入世界盃決賽。這是世界盃決賽史上第10次出現歐美對決,南美球隊贏下其中7場。不過,此前從未有歐洲球隊在南美洲奪冠。
以16球領跑世界盃歷史進球榜的克洛澤是兩支球隊中唯一參加過世界盃決賽的球員,而他時隔4396天後再次於世界盃決賽亮相,比貝利當年在1958年和1970年兩屆世界盃決賽的亮相間隔時間還要多了21天,前無古人。克洛澤和穆勒還是僅有的兩名連續兩屆世界盃進球都達到5個的球員。梅西則是本屆世界盃創造進球機會最多的球員,共製造出21次殺機,但梅西在淘汰賽階段還從未有過得分。德國和阿根廷原本均祭出與半決賽相同的首發,但赫迪拉在熱身時意外受傷,小將克拉默頂替其首發。德國隊進球紀錄保持者(71球)克洛澤迎來個人國家隊第137場,也是世界盃第24場比賽(僅次於馬特烏斯的25場),也是第14場淘汰賽階段的比賽,他是第一位連續4屆隨隊殺入半決賽並均有亮相的球員。還值得一提的是,此役德國隊挑到了主隊球衣,而阿根廷則穿客隊。此前兩隊兩次在決賽(1986、1990)交鋒,都是穿主隊球衣的一方笑到了最後。本場比賽,馬拉卡納球場內湧入74748名球迷。
德國再祭多人任意球配合,伊瓜因斜射劃門而過
第2分鍾,穆勒前場卸下皮球准備突破時被羅霍撞倒,德國贏得禁區前沿任意球。德國隊再次有5名球員站在任意球前完成配合,可惜克羅斯最後的射門打在人牆上彈出。阿根廷迅速發動反擊,伊瓜因禁區右側小角度低射,皮球劃門而過。第10分鍾,阿根廷前場連續配合,比格利亞禁區外的遠射打在赫韋德斯身上出了底線。拉維奇的角球被胡梅爾斯頂出,他在右路得球後再次低平球傳中,又被諾伊爾將球沒收。第12分鍾,拉姆右路45度傳中,克洛澤在德米凱利斯的干擾下未能搶到落點。1分鍾後,克洛澤又在禁區前沿被德米凱利斯踢倒,德國再獲位置不錯的任意球機會。克羅斯皮球直接傳後點找包抄的赫韋德斯,但被加雷搶先解圍。第16分鍾,克拉默在搶球時不慎面部吃了對方中衛加雷的一記拐肘,經過隊醫治療後繼續比賽。
伊瓜因先失絕佳單刀,後進球又越位在先
第20分鍾,克羅斯頭槌回頂出現重大失誤,伊瓜因獲得單刀球機會。可惜小煙槍面對出擊的諾伊爾,射門時未能吃正部位,皮球偏出。第27分鍾,施魏因斯泰格中圈附近突然送出過頂球,克洛澤啟動也恰到好處,好在阿根廷門將羅梅羅注意力很集中,迅速出擊將皮球摘下。1分鍾後,小豬在防守中絆倒拉維奇,吃到開場後第一張黃牌。
第29分鍾,梅西將球分給右側空檔處的拉維奇,後者將球傳向門前的一瞬間,前點的伊瓜因和後點的羅霍都處於越位位置,伊瓜因將皮球墊進球門,但助理裁判已經搖旗示意進球無效。第31分鍾,腦部受到沖擊的克拉默無法堅持,被許爾勒換下。德國陣型變為4-1-4-1,小豬出任單後腰,克羅斯稍微回撤和回到中路的厄齊爾一場出任雙前腰,許爾勒打左路。第33分鍾,赫韋德斯攔截動作慢了半拍,放倒薩巴萊塔,也吃到黃牌。
博阿滕門前關鍵救險,穆勒右路連續製造殺機
第36分鍾,穆勒左路突破成功後橫傳,許爾勒跟進射門被羅梅羅飛身撲出。不過裁判最後並未給德國隊角球,而是判了門前的厄齊爾干擾羅梅羅的視線。第39分鍾,梅西反越位成功,憑借速度壓過赫韋德斯殺入德國禁區並將球已經挑過出擊的諾伊爾,好在博阿滕在皮球過線前及時解圍。第40分鍾,穆勒被羅霍踢倒但並未吹罰犯規,許爾勒略帶報復性的犯規被裡佐利口頭警告。第42分鍾,馬斯切拉諾後場傳球失誤,穆勒右路傳中,厄齊爾禁區邊緣合理分球,克羅斯迎球推射力度不夠,被羅梅羅輕松將皮球摁在身下。1分鍾後,穆勒禁區右側一扣,左腳送出傳中,克洛澤慢了半拍,未能完成包抄射門。補時階段,克羅斯角球開向門前,赫韋德斯頭槌沖頂中柱而出。半場結束,兩隊暫時0-0互交白卷。
梅西低射失良機,諾伊爾及時出擊化險情
下半場雙方易邊再戰,阿根廷在半場休息時用阿圭羅換下拉維奇。第46分鍾,梅西禁區內無人盯防下左腳低射,皮球擦柱而出,德國隊逃過一劫。第53分鍾,許爾勒禁區邊緣被薩巴萊塔絆倒,但主裁判示意比賽繼續。穆勒的傳中被羅霍擋出底線,克羅斯角球未能構成威脅。第56分鍾,阿根廷後場馬斯切拉諾長傳,諾伊爾及時出擊,單拳將球擊出的同時,膝蓋也撞倒了伊瓜因。主裁判里佐利判伊瓜因沖撞門將犯規,小煙槍對此十分不滿。第58分鍾,拉姆右路傳中,克洛澤在對方兩名中衛的夾縫中奮力起跳頂出一個力度不夠的反彈球,羅梅羅將皮球沒收。第61分鍾,德國前場集體反搶成功,克羅斯直塞,許爾勒左路插上後低平球傳門前,厄齊爾搶點時跑得有些過,未能控制好已經在其身後的皮球。
第63分鍾,馬斯切拉諾中圈附近鏟倒克洛澤被黃牌警告。1分鍾後,情緒有些焦躁的阿圭羅兇狠放倒小豬,也被黃牌警告。第66分鍾,拉姆右路長傳門前,德米凱利斯在許爾勒干擾下選擇頭槌回頂,羅梅羅將球順利摘下。第74分鍾,梅西與薩巴萊塔在右路連續傳遞,梅西在禁區右策連續橫向盤帶後的射門,皮球偏出。第76分鍾,帕拉西奧登場,換下伊瓜因。第79分鍾,德國角球被頂出,在外圍連續傳遞後穆勒又將皮球傳向門前,還守在禁區內的赫韋德斯內無法轉身錯失射門良機。第81分鍾,德國再次製造殺機,拉姆右路突破後橫敲中路,又是克羅斯在無人盯防下的推射,稍稍偏出。此時,有一名球迷沖入場地內,比賽一度中斷。第85分鍾,阿根廷用加戈換下佩雷斯,已經用完最後一個換人名額。第87分鍾,德國隊用格策換下克洛澤。第90分鍾,格策的遠射被羅梅羅沒收。最終,兩隊在90分鍾內0-0難分勝負,不得不進行加時賽。
許爾勒近距離射門被檔,帕拉西奧挑射空門不入
加時賽開打,第91分鍾,德國隊左路發動攻勢,許爾勒接格策回敲在小禁區附近勁射被羅梅羅神勇擋出,厄齊爾跟上再射依然被比格利亞用身體封堵。隨即,阿根廷發動反擊,諾伊爾及時出擊,搶在阿圭羅之前摘下皮球,化解險情。第96分鍾,羅霍左路傳中,體力透支的胡梅爾斯頭槌冒頂,身後的帕拉西奧胸部停球後面對出擊的諾伊爾選擇挑射,皮球稍稍偏出。第101分鍾,馬斯切拉諾在搶球時,一腳蹬到了施魏因斯泰格的左腳踝上,好在小豬還能繼續堅持比賽。加時賽上半場結束,雙方依然未能破門,比分還是0-0。
小豬血染綠茵場,格策飛身射入金球
加時賽下半場,第106分鍾,比格利亞和馬斯切拉諾雙人飛鏟小豬犯規。克羅斯任意球開向門前,回防的帕拉西奧頭槌解圍。第108分鍾,阿奎羅和施魏因斯泰格爭頂時有一個明顯的抬肘動作,小豬的眼眶下部被打破,血染綠茵場。第113分鍾,許爾勒左路帶球強行傳中,格策在小禁區內胸部停球後飛身墊射破門,1-0,(進球視頻)德國終於打破僵局。這個進球是格策本屆杯賽的第2個進球,也是本屆杯賽的第171球。阿根廷的不失球紀錄停止於418分鍾。此球一進,場邊的德國總理默克爾也起身歡呼鼓掌。第119分鍾,德國用默特薩克換下厄齊爾。第121分鍾,梅西任意球攻門打飛。最終,德國憑借格策的金球,1-0力克阿根廷奪冠。
❼ 為什麼2018世界盃巴西德國奪冠概率最高
2018年世界盃正在俄羅斯多個城市進行。從1998年的法國世界盃開始,知名投行高盛在世界盃之前都要發布一份關於世界盃經濟學的投行報告,至今已經持續了20年。
在高盛前首席經濟學家吉姆·奧尼爾帶領下,利用經濟學工具在每次世界盃前分析奪冠球隊的幾率,逐漸成了投行界參與世界盃狂歡的一大盛事。
對於這個「投資組合」,野村稱:「就像建立投資組合一樣,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多元化的世界盃投資組合,風險有限,並且在任何時候都表現良好。我們不僅尋找了可能會讓我們吃驚的弱者(相對於排名所顯示的),還關注了一些我們認為最有可能贏得世界盃的避險選擇。因此,我們跟蹤了從小組階段到最終階段可能發生的情況。」
該機構表示,基本思想是以看待資產的方式看待團隊,因此在分析最近的結果的同時,也考慮了球隊背後的動力(如自上屆世界盃以來排名的變化)和每個球隊的價值分配。「資產表現通常由回報率來判斷,因為我們把球隊看成是資產,而不是回報的比率,所以我們檢查了球隊中所有球員的價值,並對他們的分布進行了隱含的假設,即球隊可以和最好的球員一樣踢得好,也可以和最差的球員一樣糟糕。」
「對於世界盃冠軍,我們預測了法國,盡管我們也認為西班牙、巴西和德國有很好的機會在7月15日在莫斯科的盧日尼基體育場舉起獎杯。」野村預測,法國、西班牙和巴西最有可能進入半決賽,法國和西班牙將有可能在決賽中相遇。
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的預測:德國
根據彭博的報道,德國商業銀行的經濟學家們進行了一項分析研究,結果表示德國最有可能贏得本屆世界盃冠軍。
德國商業銀行的經濟學家們通過統計數據分析、海量數據運算以及數據建模等方式對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各隊奪冠的可能性進行了專業分析,最終德國最被看好。根據該行數據處理結果顯示,德國以18.3%的奪冠可能性領先於巴西(12.7%)、西班牙(9.6%)以及阿根廷(7.7%)。
丹麥丹斯克銀行(Danske Bank Group)的預測:巴西
據彭博的報道,丹麥丹斯克銀行的預測是,巴西有17%的機會在莫斯科第六度捧杯。阿根廷隊和德國隊的概率則都是12%,而西班牙隊、法國隊和比利時隊則是7%。
來源:澎湃新聞網
❽ 2014年巴西世界盃冠軍是誰
2014年巴西世界盃冠軍是德國,比賽進行至第113分鍾時格策禁區左腳凌空墊射破門,德國隊最終1比0戰勝阿根廷。成為第20屆世界盃冠軍。
2014年巴西世界盃(英語:2014 FIFA World Cup,葡萄牙語:Copa do Mundo FIFA 2014)是第20屆世界盃足球賽。
(8)上一屆世界盃冠軍德國怎麼贏得巴西擴展閱讀
根據國際足聯公布的巴西世界盃分組抽簽規則,第一檔球隊共計有8支,由東道主以及2013年10月世界排名最高球隊組成。
因此,巴西以及在10月17日公布的排名中位列前七的西班牙、德國、阿根廷、哥倫比亞、比利時、烏拉圭以及瑞士被分在第一檔。 第二檔為非洲和南美洲的7支球隊;亞洲和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區的8支球隊組成了第三檔;而第四檔為來自歐洲的9支球隊。 具體的世界盃32強分檔參見下表:
第一檔:巴西、西班牙、德國、阿根廷、哥倫比亞、比利時、烏拉圭、瑞士
第二檔:智利、厄瓜多、象牙海岸、迦納、阿爾及利亞、奈及利亞、喀麥隆
第三檔:澳大利亞、伊朗、日本、韓國、哥斯大黎加、墨西哥、宏都拉斯、美國
第四檔:波黑、克羅埃西亞、英格蘭、法國、希臘、義大利[注]、荷蘭、葡萄牙、俄羅斯
❾ 世界盃冠軍榜排名
世界盃歷屆冠軍:
1、1930年第一屆世界盃在烏拉圭舉行,烏拉圭贏得了冠軍,阿根廷屈居亞軍。
烏拉圭在家門口奪得第一屆世界盃冠軍,烏拉圭隊的傳奇人物卡斯特羅,綽號獨臂將軍,由於早年的車禍,他的右臂前端被節肢。
2、1934年第二屆世界盃在義大利舉行,義大利贏得了冠軍,捷克屈居亞軍。
1934年世界盃在義大利舉辦,最終義大利隊在決賽中以2-1戰勝了當時的捷克斯洛伐克隊,獲得了義大利歷史上的第一尊世界盃冠軍。
3、1938年第三屆世界盃在法國舉行,義大利贏得了冠軍,匈牙利屈居亞軍。
1938年6月19曰,第三屆世界盃決賽中,義大利隊經過激戰以4比2擊敗對手匈牙利隊,成為歷史上第一支成功衛冕的世界盃冠軍。
4、1950年第四屆世界盃在巴西舉行,烏拉圭贏得了冠軍,巴西屈居亞軍。
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世界盃隔了12年才再度舉行。此時的巴西隊已經成為足球強國,全隊信心十足,要在家門口奪得第一次冠軍獎杯。最終決戰之前,巴西隊戰績比對手烏拉圭隊更好,各大媒體也都更加看好巴西隊。
1950年7月16曰,第4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最後一輪比賽在巴西著名的馬拉卡納球場上演。在必須取勝才能奪冠的不利情況下,烏拉圭隊頂住壓力,爆冷在客場擊敗東道主,再度捧得雷米特杯。
5、1954年第五屆世界盃在瑞士舉行,西德贏得了冠軍,匈牙利屈居亞軍。
冷戰時期,東西德國分裂,西德(聯邦德國)隊成為足壇後起之秀。1954年,第五屆世界盃在瑞士舉行,西德隊在決賽中意外的以3比2擊敗匈牙利隊,奪取了該屆世界盃的冠軍。
6、1958年第六屆世界盃在瑞典舉行,巴西贏得了冠軍,瑞典屈居亞軍。
1958年,第六屆世界盃大賽在瑞典舉行,巴西隊終於在歷史上第一次奪取世界盃冠軍,開始了自己的足壇霸業。
7、1962年第七屆世界盃在智利舉行,巴西贏得了冠軍,捷克屈居亞軍。
1962年,第七屆世界盃在智利舉行,巴西隊在加林查的率領下成功衛冕,第二次捧起了世界盃冠軍獎杯。
8、1966年第八屆世界盃在英格蘭舉行,英格蘭贏得了冠軍,西德屈居亞軍。
1966年,第八屆世界盃在英格蘭舉行,英格蘭隊憑借東道主的優勢最終奪冠,這是英格蘭隊在歷史上首次捧起世界盃。
9、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在墨西哥舉行,巴西贏得了冠軍,義大利屈居亞軍。
1970年,第九屆世界盃在墨西哥舉行,巴西隊卷土重來最終奪冠,並永久的保留了雷米特杯。這一屆的巴西隊非常強大,以至於至今有很多人認為這是足壇歷史上最偉大的男子足球球隊。
10、1974年第十屆世界盃在西德舉行,西德贏得了冠軍,荷蘭屈居亞軍。
1974年,西德隊在本土奪取了世界盃冠軍,貝肯鮑爾作為隊長捧起了大力神杯,「轟炸機」穆勒大放異彩。
11、1978年第十一屆世界盃在阿根廷舉行,阿根廷贏得了冠軍,荷蘭屈居亞軍。
1978年,阿根廷隊憑借東道主的優勢,歷史上第一次捧起世界盃。6月25曰,決賽在阿根廷和荷蘭之間展開,常規時間雙方1比1戰平,在加時賽中,肯佩斯和貝托尼的進球幫助阿根廷3比1取勝。
12、1982年第十二屆世界盃在西班牙舉行,義大利贏得了冠軍,西德屈居亞軍。
義大利隊奪取了冠軍,繼巴西之後成為歷史上第二支三奪世界盃的球隊。雄心勃勃志在奪冠的巴西隊,在同義大利的關鍵一戰中,被上演了帽子戲法的羅西打敗,提前回家。
13、1986年第十三屆世界盃在墨西哥舉行,阿根廷贏得了冠軍,西德屈居亞軍。
阿根廷隊歷史上第二次捧起世界盃,球王馬拉多納君臨天下。6月29曰世界盃決賽,在阿根廷和西德之間展開,阿根廷的馬拉多納妙傳布魯查,後者突入禁區後單刀破門,比分變為3比2,阿根廷最終奪冠。
14、1990年第十四屆世界盃在義大利舉行,西德贏得了冠軍,義大利屈居亞軍。
聯邦德國隊最終在馬特烏斯的帶領下獲得了該屆世界盃冠軍,這也是德國隊歷史上第三次捧起大力神杯。
15、1994年第十五屆世界盃在美國舉行,巴西贏得了冠軍,義大利屈居亞軍。
7月17曰,決賽在義大利和巴西之間展開,義大利的巴雷西和巴喬先後在點球大戰中失手,巴西最終獲勝奪取冠軍。巴西隊在羅馬里奧的帶領下奪取了冠軍,這是該隊歷史上第四次捧起世界盃。
16、1998年第十六屆世界盃在法國舉行,法國贏得了冠軍,巴西屈居亞軍。
最後的決賽在東道主法國隊與巴西隊之間展開,最終法國隊的領袖齊達內出色發揮,最終以3-0完勝了對手巴西隊,法國人也迎來了歷史上第一座世界盃冠軍獎杯。
17、2002年第十七屆世界盃在韓國和日本舉行,巴西贏得了冠軍,德國屈居亞軍。
2002年,巴西隊第五次奪取了世界盃冠軍。羅納爾迪尼奧和羅納爾多,大小羅交相輝映,這樣的巴西隊是無敵的。
18、2006年第十八屆世界盃在德國舉行,義大利贏得了冠軍,法國屈居亞軍。
義大利隊群星閃耀,教練里皮,門將是布馮,後防的鋼鐵防線是格羅索、卡納瓦羅、贊布羅塔、內斯塔,中場的加圖索、皮爾洛、托蒂,前鋒線有皮耶羅、托尼 、吉拉迪諾、亞昆塔、因扎吉。義大利隊重現輝煌!
19、2010年第十九屆世界盃在南非舉行,西班牙贏得了冠軍,荷蘭屈居亞軍。
世界盃足球賽首次在非洲地區舉行,決賽圈比賽於2010年6月11日-7月12日在南非的9個城市的10座球場舉行。三支歐洲球隊包攬了這屆比賽的前三名。西班牙國家隊獲得了他們歷史上的首個世界盃冠軍頭銜。
20、2014年第二十屆世界盃在巴西舉行,德國贏得了冠軍,阿根廷屈居亞軍。
2014年7月14日決賽場上,德國國家男子足球隊加時1比0戰勝阿根廷奪得冠軍。阿根廷、荷蘭、巴西分別獲得第2至4名。
21、2018年第二十一屆世界盃在俄羅斯舉行,法國贏得了冠軍,克羅埃西亞屈居亞軍。
北京時間7月15日晚,2018年俄羅斯世界盃終極對決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上演。「高盧雄雞」法國隊以4比2擊敗「格子軍團」克羅埃西亞隊,自1998年之後再次捧起大力神杯。
❿ 德國隊哪屆世界盃奪取世界盃的冠軍
世界盃(World Cup,FIFA World Cup,國際足聯世界盃,世界足球錦標賽)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足球比賽,與奧運會、F1並稱為全球三大頂級賽事。每四年舉辦一次,任何國際足聯(FIFA)會員國(地區)都可以派出代表隊報名參加,而世界盃主要分為預選賽階段和決賽階段兩個階段
中國春秋戰國齊國的故都臨淄就出現「足球」的競技比賽,當時叫「蹴鞠」。現代足球起源於英國,隨後風靡世界。由於足球運動的快速發展,國際比賽也隨之出現。1896年雅典奧運會舉行時,足球就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丹麥以9:0大勝希臘,成為奧運會第一個足球冠軍。因為奧運會不允許職業運動員參加,到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足球比賽已無法持續。 1928年奧運會結束後,FIFA召開代表會議,一致通過決議,舉辦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錦標賽。這對於世界足球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和提高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最初這個新的足球大賽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1956年,FIFA在盧森堡召開的會議上,決定易名為「雷米特杯賽」。這是為表彰前國際足聯主席法國人雷米特為足球運動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擔任國際足聯主席33年(1921-1954年),是世界足球錦標賽的發起者和組織者。後來,有人建議將兩個名字聯起來,稱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於是,在赫爾辛基會議上決定更名為「世界足球錦標賽——雷米特杯」,簡稱「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回顧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本屆杯賽沒有預選賽,只有13支國家隊報名參賽,兩個南美國家烏拉圭和阿根廷攜手進入決賽。烏拉圭國家足球隊成為第一個世界盃冠軍。 第一屆世界盃足球賽為世界足球運動開創了一個新紀元。 第2屆 1934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第一次進行了電台的實況轉播。 義大利與捷克斯洛伐克爭奪冠軍,義大利首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第3屆 1938年法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上,上屆冠軍和東道主球隊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上屆冠軍在世界盃直接進入決賽階段比賽的規定直到2002年韓日世界盃後才被取消。在2006年的德國世界盃上,上屆冠軍巴西也參加了南美區預選賽。 最終決賽在義大利和匈牙利之間進行,義大利隊以4比2的比分蟬聯冠軍。義大利隊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蟬聯冠軍的球隊。 第4屆 1950年巴西世界盃 經過第一輪小組循環賽,巴西、烏拉圭、西班牙和瑞典進入四強,他們需要再次以循環賽的形式決出冠軍。巴西隊與烏拉圭隊的比賽就是事實上的最後決戰,這場比賽在馬拉卡納球場上演,老道的烏拉圭隊頂住了場上和場外的壓力,第二次獲得世界盃冠軍榮譽。 本屆杯賽的觀眾人數首次突破100萬,並創造了平均每場6萬名觀眾的世界盃記錄。巴西球員阿德米爾榮獲最佳射手獎,在比賽中,他共攻入7球。還有值得一提的是,整個杯賽過程,沒有一名隊員被罰出場,大概是經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洗禮,人們更加珍視和睦友善了。 第5屆 1954年瑞士世界盃 本屆杯賽在瑞士的五個城市進行, 26場比賽總共打進140個進球,令球迷大飽眼福。平均每場進5.38球的記錄也是歷屆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最高的。本屆杯賽,球員們首次穿上了印有號碼的球衣。另外,電視首次運用於世界盃賽的轉播。 聯邦德國隊逆轉戰勝了被譽為「無冕之王」的匈牙利隊最後獲得冠軍,開始了他們在世界盃賽上的輝煌歷程。 第6屆 1958年瑞典世界盃 這屆比賽的大明星是巴西隊年僅17歲的天才球員貝利,他司職左邊鋒,與加林查、扎加洛、瓦瓦組成世界上最鋒利的前鋒線。另一位明星是法國隊的方丹,他是第一位在世界盃決賽階段每場比賽都有進球的球星,創造了至今無人打破的一屆世界盃進13球的最高記錄。 東道主瑞典隊發揮出眾,進入冠軍決賽,與爭奪冠軍。但巴西藝術足球很快向世人證明了它的威力,巴西隊第一次奪得世界盃冠軍。 中國隊首次參加了世界盃預選賽,但未能獲得出線權。 第7屆 1962年智利世界盃 這屆杯賽被稱為歷史上最粗野的一次世界盃賽,幾乎每場比賽都有球員被罰出場外。開賽三天,竟然有34名球員是被抬下場的。 巴西隊戰勝捷克斯洛伐克隊成為第三個兩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隊伍,在世界掀起了猛烈的「黃色風浪」。 第8屆 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 本屆杯賽上的最大黑馬屬於朝鮮隊,他是世界盃賽上首次進入復賽的亞洲球隊。 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軍爭奪戰中,英格蘭隊的赫斯特成為了東道國的英雄,他成為迄今為止唯一一位在決賽中上演「 帽子戲法 」的球員,現代足球隊發源國第一次登上了冠軍獎台。英國人在本屆比賽中創新使用了「442」陣型,這個經典的陣型到目前仍然被很多球隊所採用。英格蘭與聯邦德國的冠亞軍決賽中的爭議進球也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的懸案和經典。 第9屆 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 隨著各大洲足球運動的發展,國際足球聯合會首次決定在歐洲和南美洲之外的地區舉辦世界盃賽,最後選中了墨西哥。 冠軍爭奪戰中巴西最後以4比1戰勝義大利隊,取得劃時代的勝利,成為世界盃歷史上第一支三次奪冠的隊伍,並永久佔有了「雷米特杯」。 第10屆 1974年德國世界盃 這屆杯賽正值世界足球技術革新的熱潮,以荷蘭人創造的「全攻全守」為代表,為足球帶來了新的活力。 聯邦德國隊與荷蘭隊踢了一場永垂史冊的決賽,在全場觀眾的歡呼聲中,聯邦德國隊2-1獲勝,第二次登上了冠軍領獎台。 第11屆 1978年阿根廷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賽實現了一個歷史性的突破,預選賽的參賽隊伍第一次超過了100支。 阿根廷隊與上屆亞軍荷蘭隊爭奪桂冠。最後,阿根廷隊以3比1的比分使荷蘭隊再次屈居「老二」。這也是世界盃歷史上第五次由東道主奪魁。 第12屆 1982年西班牙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至24支球隊。 義大利與西德進行冠軍爭霸戰。義大利成為繼巴西後,第二個獲得三次世界盃冠軍頭銜的國家。羅西也以6球獲得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和最佳球員獎。 第13屆 1986年墨西哥世界盃 這屆世界盃的主辦國哥倫比亞因財政困難宣布放棄。墨西哥代替哥倫比亞承辦世界盃比賽,並成為了第一個舉辦過兩屆世界盃賽的國家。在此世界盃舉辦前,曾經歷過巨大地震。 阿根廷隊與聯邦德國隊爭奪冠軍,巨星馬拉多納顯示出他作為本屆杯賽最佳球員的風采,本屆杯賽成了他表演的大舞台。阿根廷最後獲得冠軍。 第14屆 1990年義大利世界盃 本屆杯賽的英雄人物當屬老將米拉、最佳射手斯基拉奇和阿根廷門神戈耶切亞。冠軍最後屬於聯邦德國隊,聯邦德國與義大利、巴西一樣,成為三次獲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本屆杯賽吸引了近267億次電視觀眾,門票收入達1.4億美元。 第15屆 1994年美國世界盃 本屆世界盃決賽圈比賽充滿了精彩刺激的場面和令人叫絕的進球。沙烏地阿拉伯隊闖入了16強,為亞洲足球贏得了榮譽。本屆杯賽上最大的悲劇是哥倫比亞球員埃斯科巴因將球打入自家球門,回國後慘遭殺害。 最後的決賽的雙方是巴西隊和義大利隊,兩隊都分別獲得過三屆世界盃冠軍。比賽在120分鍾內沒有分出高低,點球決戰,巴喬射失點球,巴西人再次捧杯,成為世界上第一支獲得四屆世界盃冠軍的國家。 第16屆 1998年法國世界盃 本屆杯賽擴軍到32支球隊,最大的黑馬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比賽的克羅埃西亞隊,前南解體後首次參賽的他們最終獲得第3名,隊中球星蘇克成為本屆世界盃最佳射手。而英阿之戰成為了經典,歐文橫空出世。 7月12日成為了法國人的節日,在決賽中,中場大將齊達內在上半場兩次頭槌破門,為法國隊奪冠早早奠定了勝局。最終,法國隊以3比0擊敗巴西奪魁。人們不解羅納爾多在決賽中的低迷表現。 第17屆 2002年韓日世界盃 世界盃歷史上首次由兩國合辦。本屆杯賽以弱勝強的冷門頻出,數個奪標熱門隊伍止步於小組賽。 決賽在巴西和德國之間進行,巴西隊第5次獲得世界盃冠軍。 東道國韓國隊獲得第4名,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歷史上的新紀錄。 中國隊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但小組賽三場未進球,以失9球、積0分的成績無功而返。 第18屆 2006年德國世界盃 德國、南非、英格蘭、摩洛哥和巴西參與了2006年世界盃的申辦,但是巴西在最後時刻退出。在最後的投票中,德國以12票比11票,以一票的優勢戰勝了南非,獲得了2006年世界盃的舉辦權。這是德國第二次舉辦世界盃決賽階段的比賽。德國上次舉辦世界盃是在1974年。 齊達內復出後的法國隊的發揮超出了人們的預期,當然由於他的影響也帶來了一些巔峰不在的老將(巴特茲等);而更加超出人們預料的是義大利隊,他們依靠強大的凝聚力以及鏈式防守出人意料的打進了決賽,並最終捧杯。 這屆杯賽上,四強全為歐洲球隊,亞非球隊表現不佳,最終義大利以點球大戰戰勝法國,獲得冠軍。齊達內在加時賽下半場因為用頭撞擊義大利隊後衛馬特拉齊,被紅牌罰下,震驚了世界。賽後輿論紛紛將矛頭指向馬特拉齊,但是真相也許要等待很久才能為世界球迷所知。 第19屆 2010年南非世界盃 第19屆世界盃將在南非舉行,這是非洲國家第一次舉辦世界盃賽,預示著非洲足球事業逐步踏入顛峰。 第20屆 2014年巴西世界盃 北京時間2007年10月30日,國際足聯在總部蘇黎世宣布:巴西將承辦2014年世界盃。
世界盃記錄大全
進球紀錄
世界盃進球最多:羅納爾多(巴西)、共15球,1998年4球,2002年8球,2006年3球;14球:蓋德-穆勒(德國);13球:方丹(法國)13球:貝利(巴西);11球:柯奇士(匈牙利)、克林斯曼(德國)、克洛澤(德國);10球:拉托(波蘭)、拉恩(德國)、萊因克爾(英格蘭)、庫比拉斯(秘魯)、巴蒂斯圖塔(阿根廷)
決賽進球最多:貝利3球(1958年2球、1970年1球);瓦瓦3球(1958年2球、1962年1球);赫斯特3球(1966年)、齊達內3球(1998/2006)
單屆世界盃進球最多:方丹(法國)、1958年、13球決賽;柯奇士則在1954年世界盃上參賽5場攻入11球
進球最少的最佳射手:內耶德利安(捷克斯洛伐克)1934
單屆進球最多國家:1954,匈牙利,27球
單場進球最多:薩連科(俄羅斯)、對喀麥隆攻入5球、1994年
單屆世界盃頭槌進球最多射手:克洛澤(德國),5球,2002年
最多帽子戲法:匈牙利的柯奇士2次(1954年對韓國、對西德)、法國的方丹2次(1958年對巴拉圭、對西德)、西德的蓋德-穆勒2次(1970年對保加利亞、對秘魯)
第一個帽子戲法:斯塔比萊(阿根廷)1930,阿根廷-墨西哥
進球屆次最多:貝利(巴西)4屆均有進球(1958/1962/1966/1970)、4屆(1958/1962/1966/1970)貝利(1958年6球,1962年1球,1966年1球,1970年4球)烏維-席勒(西德)(1958年1球,1962年2球,1966年2球,1970年3球)
里程碑進球:第1球(洛朗、法國、1930年對墨西哥)、第500球(博比-科林斯、蘇格蘭、1958年對巴拉圭)、第1000球(倫森布林克、荷蘭、1978年對蘇格蘭)、第1500球(卡尼吉亞、阿根廷、1994年對奈及利亞)、第2000球(奧爾巴克、瑞典、2006年對英格蘭)、第2063球(馬特拉齊、義大利、2006年對法國)
最快進球:2002年,土耳其前鋒哈坎-蘇克在對韓國比賽中開場僅11秒破門;
最晚進球:2006年,義大利的皮耶羅在對德國的比賽中在第121分鍾破門;
最快帽子戲法:1982年,匈牙利的拉斯羅-基斯在對薩爾瓦多的比賽中,在第70、74和77分鍾破門,他也是世界盃上唯一上演帽子戲法的替補;阿根廷的巴蒂斯圖塔在1998年法國世界盃阿根廷隊與牙買加隊的比賽中,只用了10分鍾,便攻入了3個球。
進球年齡最大:1994年,喀麥隆的羅傑-米拉在對俄羅斯時破門,當時他已42歲零39天;
進球年齡最小:1958年,巴西的貝利在對威爾士時破門,年僅17歲零239天;
世界盃包括決賽在內場場破門唯一一人:巴西的雅伊爾津霍(又譯查仙奴),在1970年世界盃6場比賽中都有進球;烏拉圭的吉吉亞在1950年也是場場破門(4場),但當時是循環圈決勝,沒有冠亞軍決賽。
最快替補進球:1998年,丹麥前鋒桑德在和奈及利亞的比賽中,替補上場僅16秒就破門得分;莫拉雷斯(烏拉圭),2002,烏拉圭-塞內加爾,下半場替補登場,開賽17秒
在兩屆世界盃決賽中破門的人:巴西的瓦瓦(1958/1962)、貝利(1958/1970)、西德的布萊特納(1974/1982)、法國的齊達內(1998/2006);
唯一一個代表兩個國家在世界盃進球的人:普羅辛內斯基,1990年代表南斯拉夫攻破阿聯酋大門、1998年代表克羅埃西亞攻破牙買加大門。
第一個烏龍球:馬努埃爾·羅薩斯(墨西哥)1930,墨西哥-智利(又一說,1938年,瑞士的恩斯特-洛斯切在對德國比賽時自擺烏龍)
最快烏龍球:2006年,英格蘭1:0巴拉圭,加馬拉,3分鍾
唯一一個在同一場比賽中既進球又入烏龍的人:1978年,荷蘭的厄爾尼-布蘭特斯在對義大利比賽中完成這一「壯舉」,荷蘭最終2比1獲勝。
出場紀錄
世界盃出場次數最多的人:馬特烏斯(德國)、5屆25場,共2048分鍾;第二為義大利的馬爾蒂尼(23場)
出場時間最長球員:馬爾蒂尼(義大利),4屆23場,共2217分鍾
參加屆次最多的人:馬特烏斯共5屆(1982至1998)、卡巴亞爾(墨西哥、共5屆、1950至1966)
連續出場決賽場次最多球員:卡福(巴西),1994年、1998年、2002年連續三屆決賽出場
最大齡的出場球員:羅傑-米拉,喀麥隆,1994年對俄羅斯時他42歲零39天
最年輕出場球員:諾曼-懷特塞德、北愛爾蘭,1982年對南斯拉夫出場時年僅17歲零41天
代表兩個國家出戰世界盃的人:蒙蒂(阿根廷1930、義大利1934)、普斯卡什(匈牙利1954、西班牙1962)、桑塔瑪利亞(烏拉圭1954、西班牙1962)、馬佐拉(巴西1958、義大利1962改名為阿爾塔菲尼)、普羅辛內斯基(南斯拉夫1990、克羅埃西亞1998)、賈爾尼(南斯拉夫1990、克羅埃西亞1998)
世界盃出場時間最短的人:1978年突尼西亞的拉比迪在和墨西哥比賽時出場2分鍾;1986年阿根廷的特洛比亞尼在和西德的決賽中替補踢了最後2分鍾
最快被換下的人:1998年在和奧地利比賽中,義大利的內斯塔開場4分鍾就因傷被貝爾戈米換下;2006年在對瑞典時,英格蘭的歐文也是開場4分鍾就因傷被克勞奇換下
最年輕的教練:1930年阿根廷首戰對法國,當時他們的教練胡安-何塞-特拉穆托拉年僅27歲零267天
最年長的教練:1954年法國和墨西哥交鋒時,法國的教練加斯頓-巴雷烏已經70歲零194天大。
最年輕的首發:1930年南斯拉夫對陣巴西,南斯拉夫首發的平均年齡是21歲零258天
最年邁的首發:1998年德國對伊朗,德國首發的平均年齡是31歲零345天
紅黃牌紀錄
世界盃紅牌總數(截至2006):142張
得紅牌最多的球隊:阿根廷、10張
單場比賽紅黃牌最多:2002年,德國—喀麥隆(4黃變2紅);2006年,葡萄牙—荷蘭(8黃變4紅),均為16黃
最多紅牌場次:2006年葡萄牙對荷蘭,4張紅牌(科斯蒂尼亞、德科、范布隆克霍斯特、博拉魯茲)
最快紅牌:1986年,烏拉圭的塞爾吉奧-巴蒂斯塔在對蘇格蘭開場僅56秒就被罰下
最快黃牌:1994年,俄羅斯的古爾盧科維奇在對瑞典第1分鍾時就吃到黃牌
第一個被罰下的球員:1930年秘魯的馬里奧-德-拉斯-卡薩斯在對羅馬尼亞時被罰下
第一個被罰下的守門員:1994年義大利的帕柳卡在對挪威時被罰下
世界盃決賽第一個吃紅牌的人:1990年阿根廷對西德,阿根廷的蒙松。其後不久,蒙松的隊友德索蒂也吃到了紅牌;另一個決賽吃紅牌的是1998年法國的德塞利
不止一次被罰下的人:喀麥隆的里格貝特-宋(1994對巴西、1998對智利)、法國的齊達內(1998對沙特、2006對義大利)
首次使用紅黃牌的世界盃:1970年在墨西哥舉行的世界盃。紅黃牌發明者為英國裁判阿斯頓。
第一張黃牌:洛普切夫(蘇聯),1970,
第一張紅牌:卡士澤(智利),1974,智利-西德
第一位主哨世界盃決賽的裁判:比利時的約翰·朗格魯斯。
比分紀錄
最大比分:10-1 匈牙利-薩爾瓦多 1982 9-0 匈牙利-韓國 1954 9-0 南斯拉夫-扎伊爾 1974 8-0 瑞典-古巴 1938 8-0 烏拉圭-玻利維亞 1950 8-0 德國-沙烏地阿拉伯 2002
單場一隊進球最多記錄:1982,匈牙利-薩爾瓦多 10:1
單場進球最多:1954年奧地利7比5瑞士(12球)
最多連勝場次:11場,巴西,2002至2006
最多連敗場次:9場,墨西哥,1930、1950至1958
最多連平場次:5場,比利時,1998至2002
最多不敗場次:13場,巴西,1958至1966(11勝2平)
最多不勝場次:17場,保加利亞,1962至1974、1986、1994
其他紀錄
贏得世界盃最年長球員:義大利的佐夫,1982年他作為隊長奪冠時已40歲
贏得世界盃最年輕球員:巴西的貝利,1958年他年僅17歲
獲得世界盃冠軍最多的人:巴西的貝利,3次(1958、1962、1970)。
作為隊長和教練都奪冠的人:德國的貝肯鮑爾,1974年作為隊長、1990年作為主帥
第一個作為球員和教練都奪冠的人:巴西的扎加洛,1958/1962作為隊員、1970年作為教練
唯一兩次贏得世界盃的教練:義大利的波佐、1934/1938
第一個攻入點球的人:1930年墨西哥的曼努爾-羅薩斯,對阿根廷
第一個罰丟點球的人:1934年巴西的巴爾德馬爾-德-布里托,被義大利的薩莫拉撲出
最長不失球紀錄:義大利的守門員曾加,1990年曾5場比賽共518分鍾不失球
世界盃歷史上最大的球場:馬拉卡納球場
觀眾最多的一場比賽:1950年世界盃循環圈最後一戰,巴西對烏拉圭,巴西馬拉卡納球場,官方記載觀眾人數為199854人
觀眾最少的一場比賽: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第一輪,羅馬尼亞對秘魯,300人
單屆被犯規最多球員:球王馬拉多納,1990年,共遭對手53次犯規 第一支世界冠軍隊隊長:烏拉圭的何塞·納薩茲。
第一個世界冠軍隊主教練:烏拉圭隊的阿爾韋托·蘇皮塞
年齡最大的世界盃金球獎獲得者:2006年,齊達內,34歲
年齡最小的世界盃金球獎獲得者:1998年,羅納爾多,22歲
第一位獲得世界盃金球獎的守門員:2002年,卡恩
第一屆衛冕冠軍無直接參賽權的世界盃(不算首屆):2006年德國世界盃
淘汰賽階段使用過加時賽「金球制」的世界盃:1998年法國世界盃,2002年韓日世界盃
第一粒加時賽「金球」:1998年法國世界盃,1/8決賽,布蘭克(法國)
第一位在單場決賽中打進3球的球員:1966年英格蘭世界盃,格奧費·赫斯特(英格蘭)
第一場以互射點球分出勝負的決賽:1994年美國世界盃決賽,巴西3-2義大利
第一支連續3次進入世界盃決賽的國家:德國(1982,1986,1990) 德國隊自從1954世界盃起,連續14屆世界盃進8強,連屆屆打入決賽階段的巴西隊也望塵莫及。
世界盃冠軍最多的是巴西5次
第6屆 1958.6.29 瑞典 巴西 5:2 瑞典 巴西
第7屆 1962.6.17 智利 巴西 3:1 捷克斯洛伐克 巴西
第9屆 1970.6.21 墨西哥 巴西 4:1 義大利 巴西
第15屆 1994.7.17 美國 巴西 3:2 義大利(點球) 巴西
第17屆 2002.6.30 韓國、日本 巴西 2:0 德國 巴西
歷屆世界盃舉辦國和1、2、3、4名得主
屆數 年份 舉辦地 參賽球隊數 冠軍 亞軍 季軍 殿軍
1 1930 烏拉圭 13 烏拉圭 阿根廷 美國 南斯拉夫
2 1934 義大利 16 義大利 捷克 德國 奧地利
3 1938 法國 15 義大利 匈牙利 巴西 瑞典
4 1950 巴西 13 烏拉圭 巴西 瑞典 西班牙
5 1954 瑞士 16 西德 匈牙利 奧地利 烏拉圭
6 1958 瑞典 16 巴西 瑞典 法國 西德
7 1962 智利 16 巴西 捷克 智利 南斯拉夫
8 1966 英國 16 英格蘭 西德 葡萄牙 蘇聯
9 1970 墨西哥 16 巴西 義大利 西德 烏拉圭
10 1974 西德 16 西德 荷蘭 波蘭 巴西
11 1978 阿根廷 16 阿根廷 荷蘭 巴西 義大利
12 1982 西班牙 24 義大利 西德 波蘭 法國
13 1986 墨西哥 24 阿根廷 西德 法國 比利時
14 1990 義大利 24 西德 阿根廷 義大利 英格蘭
15 1994 美國 24 巴西 義大利 瑞典 保加利亞
16 1998 法國 32 法國 巴西 克羅埃西亞 荷蘭
17 2002 韓國-日本 32 巴西 德國 土耳其 韓國
18 2006 德國 32 義大利 法國 德國 葡萄牙
第一屆 1930年 烏拉圭世界盃 阿根廷的斯塔比爾8球 烏拉圭冠軍
第二屆 1934年 義大利世界盃 義大利隊的舒維奧、捷克斯洛伐克隊的尼昂德利、法國隊的科寧各攻入4球榮獲本屆杯賽的最佳射手 義大利冠軍
第三屆 1938年 法國世界盃 巴西的里奧尼達斯8球 義大利冠軍
第四屆 1950年 巴西世界盃 巴西的阿德米爾9球 烏拉圭冠軍
第五屆 1954年 瑞士世界盃 匈牙利的柯奇士11球 西德冠軍
第六屆 1958年 瑞典世界盃 法國的方丹13球 巴西冠軍
第七屆 1962年 智利世界盃 蘇聯的伊凡諾夫、南斯拉夫的葉爾科維奇、匈牙利阿爾貝特同進4球並列最佳射手 巴西冠軍
第八屆 1966年 英格蘭世界盃 葡萄牙的尤西比奧9球 英格蘭冠軍
第九屆 1970年 墨西哥世界盃 西德的穆勒10球 巴西冠軍
第十屆 1974年 西德世界盃 波蘭隊的格·拉托7球 西德冠軍
第十一屆 1978年 阿根廷世界盃 阿根廷的肯佩斯6球 阿根廷冠軍
第十二屆 1982年 西班牙世界盃 義大利的羅西6球 義大利冠軍
第十三屆 1986年 墨西哥世界盃 英格蘭的萊茵克爾6球 阿干挺冠軍
第十四屆 1990年 義大利世界盃 義大利隊的斯基拉奇6球 西德冠軍
第十五屆 1994年 美國世界盃 保加利亞的斯托伊切科夫與俄羅斯薩連科同坐射手榜頭把交椅6球 巴西冠軍
第十六屆 1998年 法國世界盃 克羅埃西亞隊的蘇克6球 法國冠軍
第十七屆 2002年 韓日世界盃 羅納爾多8球 巴西冠軍
第十八屆 2006年 德國世界盃 義大利冠軍
巴西5次,義大利4次,德國3次,烏拉圭2次,阿根廷2次,法國1次,英格蘭1次
歷屆世界盃主題曲
http://list.mp3..com/zt/2010/worldcup/index.html
南非世界盃主題歌也已經出爐,歌名《旗幟飄揚》,由索馬里裔加拿大歌手柯南創作並演唱。歌詞歌頌自由、平等和愛,且帶有濃郁的非洲氣息。
圖片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CA%C0%BD%E7%B1%AD%D3%C3%C7%F2+%C6%D5%CC%EC%CD%AC%C7%EC&in=22795&cl=2&cm=1&sc=0&lm=-1&pn=3&rn=1&di=715235376&ln=1281&fr=&ic=0&s=0&se=1
2010年南非世界盃官方主題歌,索馬里裔歌手柯南(KNaan)創作並演唱的《旗幟飄揚(Wavin Flag)》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M2MDc3MTMy.html
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Wavin%27+Flag+Troubadour+Knaan&l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