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西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議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總統府和外交部水晶宮等是巴西利亞的標志性建築。
最高的建築是高224米的電視塔,比巴黎埃菲爾鐵塔低100米,為世界第四高鐵塔,重378噸。
巴西聯邦共和國(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東瀕大西洋,同除智利和厄瓜多以外的所有南美洲國家接壤。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界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國土面積約佔南美洲總面積的46%,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和美國,為世界第五大國家。
巴西利亞是聯邦區政府所在地,聯邦區(Distrito Federal)面積5822平方公里,所屬城區和衛星城共10個,總人口約200萬。現任聯邦區長官為若阿金.羅里茲(Joaquim Roriz)。1998年國內生產總值210億美元,佔全國的2.73%。經濟以服務業為主,約占聯邦區產值的90%;工業佔10%,主要為建築業和水泥製造業。
巴西利亞位於巴西中央高原,海拔1158米,氣候宜人,全年分為雨季和旱季,年均最高溫度為29.3°C,最低溫度為17.1°C。年降雨量為1603毫米。巴西利亞以其獨特的建築聞名於世。其總體建設計劃由建築大師盧西奧.科斯塔(LÚCIO COSTA )完成。在燈火通明的夜晚從空中俯視,巴西利亞宛如一架駛向東方的巨型飛機。整座城市沿垂直的兩軸鋪開:向機翼南北延伸的公路軸和沿機身東西延伸的紀念碑軸。機頭是三權廣場,機身是政府機構所在地,機翼則是現代化的立體公路。三權廣場左側是總統府,右側是聯邦最高法院。廣場對面是國會參、眾兩院,兩院會議大廳建築外觀如同兩只大碗,眾議院的碗口朝上,象徵「民主」、「廣開言路」;參議院的碗口朝下,象徵「集中民意」。國會的兩座28層大樓之間有通道相聯,呈「H」型,為葡語「人」的首字母。三權廣場上的議會大廈、聯邦最高法院、總統府和外交部水晶宮等是巴西利亞的標志性建築。1987年12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巴西利亞為「人類文化遺產」。
巴西利亞最高的建築是高224米的電視塔,比巴黎埃菲爾鐵塔低100米,為世界第四高鐵塔,重378噸。鐵塔瞭望台位於75米處,可容納150人,遊客可免費乘電梯登台。每逢周末鐵塔周圍有手工藝品市場。
市內帕拉諾阿(PARANOA)湖為人工湖,由四條河流攔截而成,狀如「人」字,面積近40平方公里,蓄水量4.91億立方米,有調節氣候的作用。湖區人口約50萬。湖岸長80公里,沿岸分布著45個娛樂和運動俱樂部。 巴西利亞現有小學464所、中學84所、大學10所,劇院15家,電影院20家,博物館13個,藝術館19個。
2000年人口1.69799億,居拉美首位,世界第五位。
聖保羅市(Sao Paulo)於1554年建市,是南美最大城市,聖保羅州首府,位於該州東南部。海拔760米,面積1493平方公里,市區人口1740萬。聖市是巴西工商、金融中心,產值和工業產值分別佔全州總產值和工業總產值的50%和70%。主要工業:機械、汽車、電器零件和輕工業。此外還有醫葯、塑料、煙草等以及出版印刷。全市共有各類企業22.5萬家,全國50個最大企業中有30個在此。銀行和分行5037家,銀行職員占就業人口的10%。全市共有超市750個,11個現代化購物中心10餘家,還有800多個集市。聖市工業就業人口佔全國總數的20%。聖市也是南美最大的外貿基地。1984年,我國在聖保羅設總領事館。1988年,聖市與上海市結為友好城市。約有17萬華僑華人居住於聖保羅市,多家中資公司在此設有機構。
伊瓜蘇市(Foz do Iguazul)位於巴西、巴拉圭、阿根廷三國交界的巴拉那河與伊瓜蘇河匯合處。「伊瓜蘇」在印第安瓜拉尼語中意為「大水」。全市面積630平方公里(其中伊瓜蘇國家公園佔20%,伊泰普湖佔30%)。市區面積85平方公里,海拔183米,人口25萬。年平均溫度27.7°C,每年1月氣溫最高,平均溫度28.1°C;7月最冷,平均溫度14.6 °C,年降雨量1712毫米,年平均濕度80%。
伊瓜蘇市是巴西第二大旅遊中心,年均接待遊客約700萬人次,當地居民主要從事商業和旅遊業。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距市區12公里,著名的伊瓜蘇大瀑布距市區28公里。該市距巴拉圭東方市僅6.5公里(每年巴西約有600萬人次前往東方市購物),距阿根廷境內的伊瓜蘇港市10公里,距阿境內的大瀑布29公里。
伊瓜蘇市約有3000華僑華人,其中大多數在位於巴拉圭一側的東方市經商,居住在伊市。伊瓜蘇大瀑布伊瓜蘇大瀑布位於巴西與阿根廷交界處的伊瓜蘇河上,形成於1.2億年前。1542年被西班牙人發現。大瀑布由275個瀑布組成,最大的瀑布跌水90米,流量1500立方米/秒,被稱為「魔鬼之喉」。大瀑布的四分之三在阿根廷境內,但從巴西一側看去更為壯觀。巴境內參觀里程1公里(阿境內參觀里程3公里)。
伊泰普水電站 伊泰普水電站位於巴西與巴拉圭之間的界河--巴拉那河(世界第五大河,年徑流量7250億立方米)上,伊瓜蘇市北12公里處,是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由巴西與巴拉圭共建,發電機組和發電量由兩國均分。目前共有18台發電機組(每台70萬千瓦),總裝機容量1260萬千瓦,年發電量790億度。
伊泰普(Itaipú)在印地安語中意為「會唱歌的石頭」。伊泰普水電站於1974年10月17日動工修建,1991年5月6日竣工,歷時17載。水電站主壩為混凝土空心重力壩,高196米(海拔225米),長1500米。右側接弧形混凝土大頭壩,長770米。左接溢洪道,溢洪閘長483米,最大泄洪量為62200立方米/秒。兩岸還接有堆石壩、土壩,整個壩長7853米,水位落差118.4米。水庫面積1350平方公里(其中巴西側750平方公里,巴拉圭側600平方公里),容量290億立方米。
伊泰普水電站工程由美國舊金山國際工程公司和義大利米蘭電力顧問公司提供咨詢並於1971-1974年間完成了總體規劃、導流工程、水輪發電機組選用等關鍵性設計。發電機組全部由德國和巴西的合資企業在巴西製造。巴西、巴拉圭兩國政府為開發伊泰普水電站組成伊泰普聯營公司,負責施工建設和經營管理。兩國政府簽訂的有關協議對水電站的重大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巴西和巴拉圭兩國電力頻率不同,分屬巴西和巴拉圭的機組分別採用60赫和50赫的頻率。高壓交流輸電線為750千伏。巴拉圭目前只能消費水電站發電量的2%,故按規定(50年內,巴拉圭分得電力的多餘部分必須賣給巴西,50年後可以自由轉售)將剩餘48%的電賣給巴西。伊泰普水電站由巴西福納斯公司(Furnas)中心調度所負責調度。
伊泰普聯營公司注冊1億美元,兩國電力公司各出一半並分別擁有水電站的一半產權。建設資金的99%依靠貸款,由巴西負責籌集。水電站建設總投資為234億美元,其中工程投資112.4億,利息支出121.6億。根據兩國政府協議,水電站按50年(1974-2023年)還清本息確定電價(仍以美元計)。其間可借新債還舊債。貸款還本付息費用占水電站經營管理費的70%。 自1991年起,伊泰普水電站每年發電收益約23億美元。
里約熱內盧(Rio de Janeiro) 是里約熱內盧州首府,位於該州南部,坐落在瓜納巴拉海灣內側,海拔2.3米,面積1250平方公里,人口約550萬,是巴西第二大城市。年均最低溫度為17°C,最高溫度為36°C。里約市建於1565年,1834-1960年為巴西首都。是巴西經濟最發達的城市之一,也是巴西重要的交通樞紐和文化中心。
里約熱內盧在葡萄牙語中意為「一月的河」。1501年1月葡萄牙航海家抵達這里時,誤以為瓜納巴拉灣是大河的入海口,因而得名。里約依山傍海,風景優美,是巴西和世界著名的旅遊觀光勝地。主要名勝有耶穌山、麵包山、尼特羅伊大橋等。里約的海灘舉世聞名,其數目和延伸長度為世界之最,全市共有海灘72個,其中兩個最有名的海灘是:科巴卡巴納海灘和依巴內瑪海灘。里約被譽為「狂歡節之都」,巴西一年一度在這里舉辦最有特色的狂歡節。
1986年裡約熱內盧市與北京市結為友好城市。1992年我國在里約設總領事館。約有5000華僑華人居住於里約市,多家中資公司在此設有機構。
科爾科瓦多山(Corcovado) 科爾科瓦多山(又稱耶穌山)高710米,位於里約市蒂茹卡國家公園內。山頂塑有一座兩臂展開、形同十字架的耶穌像,故又名耶穌山。巨大的耶穌塑像在全市的每個角落均可看到,是里約的象徵之一。該塑像建於1931年,高30米(相當於13層樓高),重1145噸。僅其頭部就高3.75米、重30噸;左右兩手手指頂端之間距離為28米;兩臂面積約38平方米,重114噸;塑像基座面積為100平方米。
麵包山(Pão de Açucar) 此山因形似法式麵包而得名。位於瓜納巴拉灣入口處,是里約的象徵之一。山高394米,登上山頂可將里約全景盡收眼底。與麵包山為鄰的有兩座略低的山峰--狗面山和烏爾卡山,均為215米高。1565年,里約市在這兩座山之間創建,現在山腳下還能看到當年保衛里約市的聖若奧古城堡。
瑪瑙斯市(Manaus)為亞馬遜州首府,地處黑河和索里芒斯河(亞馬遜河支流)交匯處,面積14337平方公里,人口150萬。該市地處亞馬遜平原,位於南緯3度,常年濕熱多雨,年平均溫度26°C,最高可達35.6°C,最低18.5°C。年平均降雨量2500毫米。該市工業以冶金、電子和機械為主。該市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浮動碼頭,全長1313米。農產品主要有柑橘、木瓜等水果。現有高等院校4所,中學370所,小學72所,醫院24所,病床1570個。瑪瑙斯是著名的旅遊城市,主要景點有海關大樓(磚瓦均從英國進口)、馬瑙斯大劇院、印第安人博物館等。距市區80公里就是野生熱帶雨林。亞馬遜河亞馬遜河發源於秘魯中部的科迪勒拉山脈,全長6751公里,在巴西境內3165公里,河面寬廣,支流眾多,流域和流量均居世界第一,水量佔世界淡水總量的20%。由亞馬遜河沖擊而成的亞馬遜平原面積705萬平方公里,大多位於巴西境內。亞馬遜流域適合植物生長,有浩瀚無際的原始森林,各種植物兩萬余種,盛產優質木材,並被譽為「地球之肺」。亞馬遜河上游由黑河和索利芒斯河組成。索河河水為黃色,黑河河水為濃咖啡色,因比重、流速不同,兩種河水在交匯處長達數十公里的河面上黑黃分別,互不相犯,成為一大景觀。
巴西的印第安人在接待客人時,有一種特殊的禮儀--淋浴禮。
巴西狂歡節原是北半球和天主教的節日,是由葡萄牙人傳入巴西的,它吸收了黑人的音樂和舞蹈而變成聞名遐邇的巴西特有的傳統節日。
巴西人具有尊敬老人的民族美德,每年8月的第二個星期日為父親節,這一天舉國同慶。
巴貢巴祭典是巴西黑人的宗教節日。
Ⅱ 巴西第一大城市是
聖保羅為巴西第一大都市,世界第三大都市,被稱為拉丁美洲的紐約。它位於巴西的東南部馬爾山脈大崖壁邊緣,海拔八百多米的高原上,東南距外港三多市63公里,屬大陸性氣候,但因地勢較高,所以氣候涼爽,夏季多雨,冬季乾燥微冷,無嚴寒酷暑,樹木茂盛、百花爭艷、綠茵鋪地,是一座風光秀麗,氣溫宜人的城市。它不但是全國最大工業中心,也是拉美最大的工、商業中心。
聖保羅早年是印第安人的村落,於1554年1月25日,葡萄牙殖民者來到這塊處女地,發現其地理位置理想,便大興土木開荒闢土建造這座城市,因這一天正是天主教紀念聖徒聖保羅的日子,便將這座城市命名為聖保羅。並在市中心興建一座小教堂,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正是今天聖保羅大教堂的前身,已成為一座南美洲最大的教堂,被譽為世界五座規模最大最宏偉的歌德式教堂。1711年聖保羅設市,1822年巴西宣布獨立,到1880年,聖保羅仍是一座面積二平方公里人口四萬的小城市,但到19世紀,因附近地區大面積種植咖啡和外國移民大量到來,這個小城市經過四百年不斷的更新發展,日新月異的迅速發展起來,已成為世界赫赫有名的大都會。
今天的聖保羅總面積為1693平方公里,人口1740萬,市民人種混雜,有世界人種大熔爐之稱。鱗次節比的高樓大廈拔地而起,街道寬闊縱橫交錯,車水馬龍。市區許多建築物有高達三、四十層的,如聖保羅州銀行高32層,義大利樓高41層,頂部建有餐廳和瞭望台,憑欄遠眺,全城景色盡收眼底。
聖保羅這個城市,除了工商業繁榮外,巴西是一個天主教的國家,人民大多信奉天主教,但在聖保羅各教派也不少,可說是一個味道很濃的宗教城市。始建於1911年到1922年竣工的聖賓多修道院,就座落在市中心的聖賓多廣場和聖達葉菲妮雅橋之一端,修道院規模宏大,院內擺設除了圖畫雕像,還有一支1777年的巴洛克十字架,和俄國難民於1893年帶來巴西的卡斯貝斯卡聖母像,騎士探險家費南吉亞斯和他的妻子都葬在修道院內。每周星期日上午,都可以看到修士們在做彌撒唱聖歌。繁榮的商業區集中在11月15日街,聖本託大街,阿鳥庫士多,與拉多廣場和共和廣場一帶。共和廣場的花園里,設有工藝品集市,出售寶石古董,木刻石雕皮貨名畫等攤位。每到星期日,外來遊客和本地市民紛紛到來采購。市中心有個大市場,佔地二萬七千米,那裡專賣民生食品,肉魚、蔬菜、果實等應有盡有,從早到晚人潮洶涌十分熱鬧。唯近年來新興的超市與購物中心不斷的增長,這些街道生意大為衰落,除25街的廉價商品,生意十分紅火,可與各大商場競爭外,其他過去的商業街大多轉為其他行業了(這條25街是我國新移民謀生的天堂)。惟離火車站不遠的一條專門經營新娘禮服的街,生意尚稱興旺,這里的店鋪都掛滿了各式各樣的新娘婚紗禮服與新房用品等,整條街充滿了婚禮的歡樂氣氛,凡到聖保羅旅遊的人都要去看看。
號稱金融街的PAULISTA大道,是聖保羅的一條大動脈,是全國的大櫥窗,大街兩旁聳立著一座座造型優美建築風格各異的高樓大廈,惟尚可見到一、二間有葡萄牙色彩的古建築,是市政府特意保留的。街道既寬闊又整潔,這里銀行林立,許多大公司的寫字樓都設於此,除此之外也不乏文化機構劇院、電影院電視台也很多,同時也是示威慶祝活動的場所,每到周日,這里還有古董市場和雜貨手工藝品市場,人來人往好不熱鬧。每年12月31日整條大街都被封閉,用來舉行Sao siluestre長跑比賽,是巴西一年一度最熱鬧的體育活動。兩旁商店都裝潢得富麗堂皇。熱鬧的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車水馬龍十分熱鬧。就在這條大街上,有一間著名的聖保羅當代美術館,建於1963年,裡面藏有五千多件藝術品,包括油畫素描版畫陶藝等,非常名貴的精品,是拉丁美洲規模最大的西方藝術創作的博物館。兩年一度的雙年展就在此舉行,1953年畢加索最著名的「格爾尼卡畫」,連同他50多幅的作品,就出現在這個美術館里的雙年展上,從此聖保羅雙年展已成為和威尼斯雙年展齊名,為全球最大的藝術展覽盛會,現代藝術已經深入巴西本土化了。
美術館正對面是市中心的森林公園,園內參天的大樹,排排茂密遮天蔽日,一片蔥綠,在此漫步耳聽沙沙的樹梢聲,看看隔著樹縫射下來斑駁點點的碎片,一如小星星般的陽光,透射在自己身上閃閃爍爍的情景,真叫人陶醉。這里沒有污染也無塵埃炊煙,可以享受一下此間的清新空氣和寧靜的環境,是市民休閑避靜的好地方。
巴西只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實在是沒有什麼名勝古跡風景可看,唯一值得一看的有「伊比拉布埃拉」公園,和伊比蘭卡皇宮博物館了。伊比拉布埃拉公園,這個廣袤數公里的地區,原是一處沼澤,是印第安人的村落。於1954年,為了紀念聖保羅建市400周年而改建成公園對外開放。公園主體是一個百多畝的大湖,湖的周圍是綠草地與粗大的桉樹,還有挺拔的棕櫚松柏等。花團錦簇的三角梅,盛開的扶桑,鮮花如火的鳳凰樹,還有那許多不知名的花木,使人目不暇接,在湖邊遙望,直插蒼穹的革命紀念碑庄嚴矚目,革命紀念碑也稱「七九」紀念碑,是為了紀念1931年7月9日,在聖保羅發生的民主護憲運動而建。碑高82米,是仿照埃及方尖碑的式樣而建的,巍峨的州議會大樓,穹頂如傘的體育館,高高低低現代化的大樓一覽無遺。園內還建有十多座公共大樓、博物館、星象館、雙年展館和體育館等建設,特別建有一處日本式的庭院,連聖保羅市政府辦公處也有部分設在園內。在湖畔俯首,見湖中魚兒活潑暢游,微風過處波光粼粼。在湖邊四周的遊人或坐或站或躺在草地上,仰頭觀看藍天白雲,享受都市中難得一時的幽靜。有好動的青少年,都在湖邊的小路上跑步,或騎自行車,也有情侶悠閑漫步哼哼唧唧,看夠了遊人百態,走出公園,見一片開闊的綠地,那裡有一座石雕像。
這座名為「巴西拓荒者」雕塑石體群像,是聖保羅著名景點之一,是為了紀念巴西墾荒開發史而建。讓我們好好欣賞一下這座群雕的意義:石雕像上為首的,是兩匹賓士狀的高頭大馬,騎馬一人挺胸昂首引眾前進,另一人回頭看望隊伍,似乎要他們努力前進,不要落伍。馬後是一群手持各種工具的拓荒者,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各種膚色的人,第一排是亞洲人的面孔,後面是歐洲人有白有黑的面孔,也有戴白帽的中東阿拉伯人,還有懷抱嬰兒的婦女,女人穿的是勞動便衣,男人多是裸體,大家齊心合力步伐一致的拉著捆住大石的繩索前進。整座群雕栩栩如生的人物,完全表現出開拓者堅忍不拔的團結合作精神,淋漓盡致,令我感動,默默無語的向這群拓荒英雄們鞠躬致敬。
由此西去十多公里便是伊比蘭卡皇宮博物館,又稱獨立歷史博物館,或稱聖保羅博物館。原名為自然科學博物館,原是一座皇宮,皇宮始建於1885年,到1890年竣工,是由義大利建築師托馬索貝斯所設計,建成一座有歐洲文藝復興時期色彩穩重優雅的皇宮,皇宮外表土黃色長方形三層,皇宮花園佔地15000平方米,是模仿法國巴格克時期的風格,形同巴黎凡爾賽宮的花園。這座皇宮於1895年改為現在的伊比蘭卡皇宮博物館。走進博物館,一眼就見到大廳內展出一塊世界上最大的隕石。館內藏有十九世紀中期到二十世紀早期的眾多精品,有巴西帝國時代的皇室用品,巴西歷史名人,如騎士探險家和帝皇所有的藝術品,古董傢俱和日用品等,還有大量的巴西歷史文物,諸如雕像油畫餐具,珠寶首飾武器,宗教器皿文物,還有一輛老式汽車,以及原住民的日常用具等琳琅滿目,令人目不暇接。皇宮的對面就是獨立廣場。緣於1822年9月7日,巴西攝政皇彼德羅一世,從三多市返回聖保羅,在伊比蘭卡小溪休息,接到葡皇要他返回葡萄牙的諭旨,身邊的衛士慫恿他不要回去,留在巴西當皇帝,彼德羅便順民意,撥出長劍指天發誓「不獨立、毋寧死」即時宣布獨立。巴西脫離葡國獨立後,就以此一天定為國慶日,並在此小河邊上建了一座皇宮,後來改為今天的伊比蘭卡皇宮博物館。在博物館正前方的獨立廣場上,聳立一座獨立紀念碑,碑高十米,碑上人物雕像,是紀念為巴西獨立作出貢獻的彼德羅一世國王和其他的功臣名人等。
獨立紀念碑的兩側,是獨立戰爭功臣的雕像,碑頂雕刻著當年彼德羅一世騎戰馬手持長劍高舉指揮向里約進軍宣布獨立的形象,旁邊群像是響應擁護的軍官。紀念碑前,有一個形如我國祭祀古鼎的青銅火盆,盆里聖火永遠不熄,象徵著和平自由,在基座底下有一個地下室,安放著彼德羅國王一世和王後的衣冠冢。
聖保羅布坦坦毒蛇研究所,建於1901年,是世界上最有名氣的,是專門研究蛇類生活和製造抗毒蛇血清的地方,園內飼養著2000多種數萬條的毒蛇。百多年來已發展成為世界最大的疫苗和血清生產中心。這里有三個展覽館,可供參觀,第一館展出的是百多種蛇類的活標本,第二館是抽取蛇毒研究製造血清的過程,第三館展出的是有關研究所的發展情況,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建在售票亭旁的毒蛇飼養場,約有50公尺長30公尺寬的飼養場內分三隔,中央還有一條流水溝,四周有一公尺高的紅磚圍場,上加一米多的玻璃圍場,以防毒蛇逃出。遊人可在牆外觀看蛇在場內活動的情形。據說過去這里曾養有二千多種,二萬多條蛇,在草地上小樹上都爬滿了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蛇,蔚為奇觀。惟筆者曾於兩年前的冬天特意去了一趟參觀,場內已是空盪盪沒有蛇的影子了,不知何故,經查問也無人知曉。同時我們在草坡上看見五、六個前後有洞,高約半米的圓頂土堆,這是喂養一種叫做「密蘇羅那」的蛇窩,這種毒蛇很特別,專門吃蛇的蛇,據說它體質雖小但能一次吞下三條毒蛇,令人嘖嘖稱奇,不過我們看到的只是幾個土堆而已,沒有蛇的影子。
這個研究所有二十幾座樓房,工作人員多達二百多人,宏大的疫苗廠房有2.5萬平方米,年產血清2.85億,生產各種疫苗2500萬支,為世界之最。工作人員每天抽取毒蛇送交化驗室檢查,過濾蒸干後製成針劑注入馬體,然後抽取馬血提煉,煉出各種專門治療毒蛇咬傷的抗毒血清,這種血清還治療天花、白喉、鼠疫、百日咳和破傷風等病症。此一研究所除養蛇外,還養各種毒蜘蛛、毒蛤蟆。該所存有幾萬冊有關毒蛇的書籍,還附設有多張病床的小醫院。
聖保羅除了為巴西的工、商業中心外,還是巴西的教育和文化的中心,巴西著名的聖保羅大學和天主教大學,以及各種科技機構都設在聖保羅。市內有許多文化娛樂的場所,有近五百間的圖書館,七十多間的藝術畫廊,再次聖保羅公園的蘭花品種有三萬多種,馳名世界,當花開季節,爭奇斗艷的蘭花,清香四溢。還有一年一度荷蘭村的花卉展,前往參觀的人潮,絡繹不絕,是聖保羅最為熱鬧的季節。然而聖保羅雖美好,但巴西仍在貧困線上掙扎,隨處可見的貧民窟,治安的敗壞,無能的醫保制度,教育的不普及,官僚的貪婪瀆職,雖已開始治理改革,但我看巴西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
Ⅲ 巴西建築的特點
巴西利卡是古羅馬的一種公共建築形式,其特點是平面呈長方形,外側有一圈柱廊,主入口在長邊,短邊有耳室,採用條形拱券作屋頂。後來的教堂建築即源於巴西利卡,但是主入口改在了短邊。 巴西利卡這個詞來源於希臘語,原意是「王者之廳」的意思,拉丁語的全名是basilica domus。本來是大都市裡作為法庭或者大商場的豪華建築。
Ⅳ 全球最大的超市是哪家
世界最大的超市是美國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
美國沃爾瑪百貨有限公司由美國零售業的傳奇人物山姆沃爾頓先生於1962年在美國阿肯色州成立。經過40餘年的發展,沃爾瑪已經成為美國最大的私人僱主和世界上最大的連鎖零售商,已在美國、墨西哥、波多黎各、加拿大、阿根廷、巴西、中國、韓國、德國和英國等10個國家(地區)開設了超過5000家商場,員工總數150多萬人。目前,每周光臨沃爾瑪的顧客近1.4億人次。
2001年、2002年和2003年,沃爾瑪連續3年排名美國《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榜首,2002年和2003年連續兩年在美國《財富》雜志評選的美國最受尊敬的企業中排名第一。同時,沃爾瑪還在全球多個國家被評為「最受贊賞的企業」和「最適合工作的企業」之一。
沃爾瑪1996年8月進入中國市場,在深圳開設第一家沃爾瑪購物廣場和山姆會員店以來,經過7年的發展,目前已在北京、哈爾濱、長春、沈陽、大連、天津、濟南、青島、南京、南昌、長沙、福州、廈門、昆明、深圳、東莞、汕頭等城市開設了近40家商場,包括沃爾瑪購物廣場、山姆會員店、社區店等業態。
沃爾瑪在中國現有員工超過1.9萬人,至今在華投資總額超過16億元人民幣,累計納稅超過9.27億元人民幣。
作為一個出色的企業公民,沃爾瑪自進入中國就積極開展社區服務、慈善公益活動,7年多累計向慈善、公益團體捐獻款超過900萬元人民幣。
沃爾瑪在中國的經營始終堅持本地采購,銷售的本地產品達到95%以上,至今已與超過1.5萬家供應商建立了合作關系。同時,沃爾瑪位於深圳的全球采購中心從中國采購大量商品出口到沃爾瑪在全球其它國家的商店。沃爾瑪直接和間接采購中國商品出口數額逐年遞增,2001年為100億美元,2002年為120億美元,2003年達到150億美元。
Ⅳ 巴西最大的城市和最大港口是什麼,這些城市主要分布區
巴西最大的城市是聖保羅,最大港口是里約熱內盧,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
聖保羅位於巴西東南部聖保羅州,是南美洲最大最繁華最富裕的城市,世界著名的國際大都市。截至2010年,聖保羅市內人口為1088萬,是巴西乃至南半球最大的都市。
里約熱內盧是巴西的第二大城市,僅次於聖保羅,擁有全國最大進口港、是全國經濟中心,同時也是全國重要的交通中心。
(5)巴西有什麼大型商場擴展閱讀:
巴西是南美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在世界上居第五位。巴西人口分布不均,東部沿海人口稠密,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亞馬孫平原人口分布稀疏。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1、氣候:巴西東部沿海地區氣候相對溫和(東部沿海地區為熱帶草原氣候,比其他地區的熱帶雨林氣候溫和,地勢較高,氣候涼爽),適宜人類居住。
2、地形:巴西東部地區地勢不太高,較平坦,適宜人類居住。
3、交通:巴西東部沿海,港口眾多,交通便利,人口稠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聖保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里約熱內盧
Ⅵ 請問巴西當地有哪幾家大型的家電超市 或超市品牌 (裡面有賣家電的) 像中國常見的"國美", Tesco之類的.
家電有,Casa Bahia, Loja Pernambucanas, ponto frio, columbo,Magazine Luiza,也有家樂福,沃爾瑪, Macro等
Ⅶ 有誰知道巴西的有哪些大型超市
Carrefur,Makro,Atacadão,Extra, Pão de Açucar, Wal Mart。。。
沒記錯的話在巴西的Big 超市已經退出市場了,被家樂福跟沃爾瑪收購了
Ⅷ 巴西的標志性建築是什麼
耶穌山及上面的耶穌神像
Ⅸ 去巴西適合做什麼生意
首先當然是餐廳了。我相信吃貨,不僅是在中國,巴西乃至全世界吃貨肯定都有不少。所以說在巴西開一個中式餐廳,做中國菜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而且中國菜也分為很多種,八大菜系:魯菜、浙菜、粵菜、閩菜、蘇菜、川菜、湘菜、徽菜;按菜譜分為:湯、酒、冷盤(冷盤)、正菜(熱菜)。什麼辣的、酸的、甜的、冷的、熱的、應有盡有,種類齊全。還有一些地方特色小吃:肉夾饃、胡辣湯、羊肉泡饃、手抓餅、烤冷麵等等,數不過來。
總而言之,在巴西可以做很多生意,只要頭腦好,生意應該就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