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為什麼烏龜池子里的水變綠了
烏龜池子里的水變綠是因為烏龜的排泄物中的細菌生長從而呈綠色,綠水也對烏龜的生長有許多好處
1.給龜安全感,讓龜龜可以更快地開食
2.對龜類的皮膚病有一定調理作用
綠水的劣勢:
Ⅱ 養烏龜怎麼保持水質清潔
不用換的太勤,我住在重慶,基本不換水,就是蒸發掉之後,填進去點曬好的水。
不過我是有過濾,20W的,24小時開,一個月也就不到5塊錢的電。主要是要有一定的日照。會殺菌,而且對水質的保護也有很大的作用。日照久了,水會城淡綠色。如果你問一個養龜多年的老手,什麼水養龜最好,他一定會告訴你是綠水。
天天換水,根本綠不了。
但是過濾棉要一周一換,我買了8塊錢的用了半年多了,還剩一半。很便宜。
我是用石頭造景,都是去泰山撿回來
和在嘉陵江邊撿的,石頭時間長會滑,只要水是綠的,滑點是好事兒。有青苔是最好的,如果不喜歡就刷一刷,喜歡就困著,會消化細菌和分辨的,那是有機物。
只要水不混,就沒問題,不要最求清水,我剛開始也是那樣,烏龜總病,現在我的龜半年多都沒沒事。水至清則無魚,龜也一樣的。
我養龜好些年了,又不懂可以追問。我家六隻龜。
Ⅲ 500分求綠水養龜的資料!
您好:所謂「綠水」,主要是指植物根部的土壤存儲的雨水,即源於降水、存儲於土壤並通過蒸發、蒸騰進入到大氣中的水汽.推薦一種很快讓水綠的辦法,在水體里放一塊大石頭或者磚頭,養倆條魚,再曬曬。水就會很綠,也可以用透明無色玻璃瓶裝干凈水後,密封瓶口,至於太陽下曬。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用增氧泵向瓶底里打氣,使水循環翻轉。綠水可以作為類似孔雀魚等小型魚幼苗,更加重要的是可以使我們的小蝦米成活率提高,一般農民在田地灌水後在一畝稻田裡撒上30~40斤的復合肥料,經過三四天的陽光爆曬田間滿是綠色的水體。在家裡,用一個養碗蓮的小缸,底下鋪下泥土(作為基肥提供復合肥料無法供應的微量元素,及提供藻類種源)靜置數日,待水質澄清後,撒入高含氮磷鉀的復合肥,大概經過三個太陽的爆曬,底泥上已經滿是絲澡,拿來喂小蝦。水是綠色的綠水,最近沒有需要的育苗就棄之不管。可用可樂瓶加滴灌讓其一滴一滴的滴進魚苗缸。值得注意的是復合肥撒入小缸的一個禮拜內,應為水質過於肥厚將此水滴入魚苗缸是非常危險的,必須觀察水體等待藻類不再大量繁殖,水已經成為寡水,剩餘肥份被泥土吸收後方可滴喂,這個過程大約需要1~2周。此方案操作簡便,並且經濟,本地復合肥1.5元一斤,一斤可以造出上百桶綠水。此外,養魚蝦專業戶會使用過磷酸鈣潑灑水體,製造綠水,使水體肥厚,換句話說也可以用過磷酸鈣培養綠水進行滴喂,絲澡投喂的好處在於自然食品及幾乎不會應為剩餘而影響水質。綠水對養龜和養魚都是很贊的!一些龜會因綠水而發色,一些龜腐皮放在綠水裡會很快自愈,水裡的藻類會消滅缸里的細菌和雜物。最好的養龜用水。謝謝。望採納!
Ⅳ 養龜用的綠水怎麼培養
所謂「綠水」,主要是指植物根部的土壤存儲的雨水,即源於降水、存儲於土壤並通過蒸發、蒸騰進入到大氣中的水汽。
推薦一種很快讓水綠的辦法,在水體里放一塊大石頭或者磚頭,養倆條魚,再曬曬。水就會很綠,也可以用透明無色玻璃瓶裝干凈水後,密封瓶口,至於太陽下曬。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用增氧泵向瓶底里打氣,使水循環翻轉。綠水可以作為類似孔雀魚等小型魚幼苗,更加重要的是可以使我們的小蝦米成活率提高,一般農民在田地灌水後在一畝稻田裡撒上30~40斤的復合肥料,經過三四天的陽光爆曬田間滿是綠色的水體。
Ⅳ 巴西龜怎樣培養成綠毛龜
1培育條件
飼養容器:玻璃缸、瓦缸、瓷缸、木盆及小水泥池等,大小以綠毛龜正常生長又不致使綠毛龜爬出即可,每隻龜要准備一個容器。
藻種及龜種的選擇:藻種一般選擇基枝藻(Bsicladia crassa Hoffm.Et Tild)和龜背基枝藻[Baicladia chelonum(C011.) Hoeffm.],以前者為最佳;龜種選擇黃喉擬水龜或金錢龜為佳。
設備及工具:日光燈或白熾燈,離心機,醫用砂輪、手術刀、鑷子、漏斗、濾紙、小刀或鏟子、毛筆、燒杯、電爐、顯微鏡、血球記數板、試劑瓶、膠頭滴管、軟棕刷、硬棕刷等。
培養基材料及化學葯品:馬鈴薯、山薯粉、白糖、瓊脂;蒸餾水、硝酸鈣、硝酸鉀、硫酸鎂、磷酸二氫鉀、三氯化鐵。
飼料:以動物性飼料為主,植物性飼料為輔。如螺肉、小魚蝦、蛙肉、昆蟲、瘦肉、菜葉、蘿卜、米飯等。
防病葯品:食鹽、小蘇打、呋喃西林、「氯殺王」等。
2培育方法
基枝藻的採集及其孢子的培養和提取:基枝藻是一種較為低等的喜溫水生植物,在天然水域中常叢生在可見光范圍內的石塊、木樁等富含鈣質和木質的地方,呈翠綠色或深綠色,頂端五分枝,手感粗糙而不光滑,絲條明顯且整齊不亂。春秋兩季繁殖較快,繁殖速度直接受陽光和水中有機質含量的影響,因此,在春秋兩季採集和培養接種較為適宜。應採集深綠色、質硬、絲粗,抗拉力大的藻體,用小刀輕輕從藻的底部刮下,用清水將附著在其上的污物漂洗干凈,然後放入容器中帶回。取基枝藻400-500g,放入經過曝氣的自來水或井水中(水溫保持20~25℃),在日光下培養10d左右(晚上可置於60W日光燈下培養),當培養液呈墨綠色時,說明已經有大量基枝藻孢子生成,可用血球記數板對孢子進行計數,算出培養液中孢子的濃度。每毫升含孢子大於100個時,將培養液在離心機中做濃縮處理(一般在1 500轉/min,離心5min),即可得到基枝藻孢子的濃縮團。
培養基的配製:稱取去皮切成小片的馬鈴薯20g,山薯粉20 g,白糖5 g,放入容器中加水1 000mL,煮沸20min,冷卻後過濾,在濾液中加入15g瓊脂加熱熔化,冷卻後即可。
基龜的處理:選擇體重在0.25kg左右、體質健壯、活潑、背腹甲完好無損的黃喉擬水龜或金錢龜數只。用清水洗凈龜身上的污物,然後用醫用砂輪磨去龜背腹甲上的釉質,露出裡面的鈣質。而後用手術刀在龜甲上劃線,間距一般為0.15~0.2cm,深度一般為0.1cm左右,以便基枝藻的孢子固著生長。處理過的龜即成為待接種基枝藻用的基龜。
基枝藻的接種方法:將上述培養基加熱使其熔化,稍冷卻用干凈的毛筆蘸取培養基在基龜的背腹甲上均勻地塗上一薄層,注意塗前應將龜甲擦乾;然後趁基龜甲上的培養基尚來完全冷卻,用干凈的毛筆蘸取基枝藻孢子的濃縮團均勻地塗在龜甲剛塗的培養基上。最後把龜放入盛有井水或曝過氣的自來水(水溫在20~25℃)的容器中,在60W的日光燈下,保持水溫20~25℃,不餵食,靜置15~20d,即可看見龜背上長滿短絨狀的綠毛,此時,可以從室內移出,在室外半陰處進行常規飼養。為了使龜背上的基枝藻(綠毛)加速生長,每周加入適量(一般為水量的千分之一)的營養液(營養液的配製方法:在1 000mL蒸餾水中,加入硝酸鈣4g,硝酸鉀1g,硫酸鎂1g,磷酸二氫鉀1 g,2滴三氯化鐵溶液)。龜背上能否長上孢子,主要取決於藻種的純度、孢子的生命力及龜板的處理情況。
3被接種龜的飼養及管理
將接種好的綠毛龜(即龜背上長滿短絨狀的綠毛的龜)按每隻龜一個容器進行分養,以避免撕咬,造成品質下降。
投喂:在水溫適宜的情況下,夏季3~4d投喂1次,春秋季每周餵食1次,冬季若沒有加溫設施,可以停喂。每次投喂量為其體重的5%~7%,投喂時間一般春秋季在中午,夏季在下午18時左右。飼料以新鮮干凈的動物性飼料為主,輔助投喂少量的植物性飼料。每次喂完食要撈出殘餌。
換水:夏季一般3~4 d換水1次;春秋天一般每周換水2次;冬季若水質良好,基本不需要換水。換水時間一般選在每次餵食後間隔30h左右,待龜糞排出後進行。換水時將綠毛龜取出,倒出上層清水,棄掉剩下渾水,每次換水約換去一半即可,且加水不宜過深,以淹沒龜背3 cm為宜。換水時應注意兩點,一是新水要干凈且經過曝氣,二是溫差不宜超過3℃。
梳理綠毛:一般每周要對綠毛進行一次梳理,當綠毛在1 cm以下時,需要用較為柔軟的毛刷梳理;隨著綠毛的生長,可改用較硬的棕絲刷或尼龍刷進行梳理。方法是將綠毛龜放在等溫清水中,將其托在水面,綠毛仍淹沒在水中,然後用刷子就象梳頭一樣按一定方向梳理即可。梳理時一定要掌握好力度,以不傷綠毛又能梳理整齊、梳去污物為宜。
曬背:每天要適當光照,但也要避免暴曬,防止水溫過高。曬背對促使綠毛龜甲綠毛的生長大有好處。若遇到長期陰雨天,就要在日光燈或白熾燈下飼養,補充光照,以保證基枝藻的光合作用。
Ⅵ 如何培養綠水,說詳細點,不要復制..綠水養龜好嗎
把水放在陽光下曬,就會變綠了!養龜沒有什麼特殊的,養魚苗、蝦之類的會比較好。
Ⅶ 我是養烏龜的,由於是室內,所以使用代替太陽紫外線的燈具照龜背曬龜缸,要培養青苔綠水需要如何做呢
第一,燈的話要用UVB燈,一般的白熾燈是沒用的
第二,我理解的你所說的「青苔綠水」應該是水質好的一種表現,那麼水質的過濾就很重要,最好有個比較好的過濾設備。40元左右的就可以,淘寶到處都有
第三,如果你是想在龜甲上培養青苔,然後培養所謂的「綠毛龜」,我很不贊成。舉個例子,讓你背上長滿青苔你舒服么?? 而且烏龜對太陽光的需求很重要,龜的骨骼成長和龜甲的成長都需要吸收陽光中的UVB來補充鈣質,如果你想養一隻健康的龜,那就應該養一隻乾乾凈凈的小烏龜~ 「綠毛龜」長時間不清理,龜龜會一隻處於亞健康狀態的。
Ⅷ 養龜池,怎麼樣才可以培養成綠水急急急
引入曬好的清水,把龜放進去,喂龜糧,保持良好的光照,很快就綠了,也可以找別人家養龜的綠水加進去。
Ⅸ 我在網上買了綠水,想用於養烏龜,該怎麼使用
綠水是綠藻的水,聽說有助於治療腐皮腐甲,使用方法還不簡單,就是直接倒進龜缸里,然後多曬太陽,一杯綠水就能繁殖一缸綠水。你可以試試,奔潰的時候再倒掉就行了。
Ⅹ 請問怎麼讓巴西龜變成綠毛龜
所謂綠毛龜不是一個龜的品種,而是一些綠藻附著在龜背上,理論上所有的水棲龜和半水棲龜都可以用來培養綠毛龜,不過很復雜,不但要考慮到綠藻孢子的選擇,而且要嚴格控制水質、溫度,光照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