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巴西鳶尾花什麼季節
巴西鳶尾學名為Neomarica gracilis,英名為Walking Iris,為鳶尾科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原產於墨西哥至巴西一帶,又名馬蝶花、玉蝴蝶等。
巴西鳶尾株高約40~50公分,葉從基部根莖處抽出,呈扇形排列。葉寬約2公分,革質,深綠色;花期約春至夏季。 巴西鳶尾的繁殖方式很奇特,像吊蘭一樣,在開花後會從花鞘內長出小苗。
『貳』 巴西玉蘭花養殖方法
一、要求肥沃、疏鬆、排水良好的培養土。可用松針腐葉土5份、粗糠灰2份、粗沙2份、漚熟的廄肥1份配製,忌用透氣性差的細沙土或黏重土。上盆用通風透氣好的瓦盆(素燒盆),忌用釉盆、瓷盆、紫砂盆等,最好用較深的筒形花盆,盆下墊扣空花盆,並用磚架空,以防排水不暢;盆底鋪墊5厘米左右的爐渣、碎石。
二、水分要適宜。白蘭花屬肉質根,盆土過濕,葉會枯黃脫落,甚至爛根致死,過干又會枯尖卷葉,是既怕澇又怕旱的花卉。花期凡花瓣過分外張時,說明水分不足,水分適宜則呈含苞狀;盆土表面見干,土質發硬乾裂時應立即澆水。澆水要求水溫、土溫必須一致,不能驟然澆冷水或熱水。澆水一定要澆透,經常澆半截水會引發淺根。白蘭花春秋澆水不宜多,盛夏每日澆且必須在傍晚澆,秋末開始減少澆水量,入冬每10天澆水一次。陰雨季節應移至避雨處。
三、怕鹼。白蘭花喜酸性土壤,對土壤pH值的要求為5.5-6.3。北方地區,白蘭花不好養,就是因為那裡大部分的水和土偏鹼,使白蘭花細胞的原生質溶解,造成花卉發育遲緩,生長不良。經常用發酵的淘米水澆灌,效果較好。
四、怕濃肥。白蘭花喜磷、鉀肥,但忌濃度過高,否則會產生反滲透,引起植株的"生理乾旱",輕則萎蔫,重則燒死。白蘭花的施肥原則是:"稀施、常施,傍晚施"。實踐證明,用稀薄的人糞尿、豆餅水,摻入砸爛的魚雜碎、爛蝦、雞內臟等,漚熟後,按肥水1:9的比例,每隔3-5天施一次,施用時再摻入硫酸鈣,效果較好,可使白蘭花香味濃。
其它:
摘葉摘心。我養的白玉蘭,出棚室時間在春分到清明,選擇陰天或多雲天氣進行。出室後2-3天讓盆花適應室外環境,再摘除老葉,只留枝梢幾片嫩葉,讓其促發新梢。之後每開完一批花,也要摘除少量的老葉,促使新枝生長和花芽形成。在生長期間,要經常摘心,控制頂端優勢,促使多發側枝。
光照適宜。白玉蘭是陽性花卉,需要充足的陽光,生長期間要在日照長、光照強的向陽地上養護,特別是開花期間更應如此。每天光照不得少於6小時。如果放在蔭蔽處養護,會只長葉不開花,或開花很少,枝條細長,葉色淡,葉片薄,無光澤,對生長不利。但在炎熱高溫的「三伏天」又要適度遮蔭,每天的12-16時要避免烈日曝曬,又要避免磚牆或水泥地面的高溫輻射。這時,不僅要向植株噴水降溫,也要向地面澆水或噴水降溫散熱,增加空氣濕度。
防治病蟲。管理過程中除注意防治黃化病和根腐病外,還要防治炭疽病。如發現病害應及時清除病株病葉,同時向葉片噴施50%的多菌靈500-800倍的水溶液,或用70%的托布津800-1000倍的溶液進行防治。發現蚜蟲為害嫩芽和花蕾,可採用速滅叮殺滅,也可採用500倍溶液的洗衣粉噴滅,過後再用清水噴洗枝葉。蚧殼蟲為害可用0.3%-0.4%的酸醋液噴殺。
『叄』 巴西宮燈花有什麼樣的特徵
巴西宮燈花是錦葵科苘麻屬半常綠木質藤本或灌木植物,學名Abutilon.megapotamicum,別名紅萼苘麻、蔓金鈴花、燈籠風鈴、威士利紅燈花等。適合盆栽或籬笆旁栽培。
花生於葉腋,具長梗,下垂,花朵燈籠狀。萼片心形,紅色,是重要觀賞部位。全部萼片呈燈籠狀,長2.5~3厘米,橫徑2~2.5厘米,保留時間長。花瓣鮮黃色,從花萼中向下長出,略呈喇叭狀,花冠最大開展1.5厘米左右,凋萎前變成粉色。花蕊總長4.5厘米左右,伸出花瓣部分梭形,長2厘米左右,棕色。筆者觀察,小花蕾(看到的實際只是萼片)綠色,逐漸變成紅色並長大;當萼片長大後,花瓣才從花萼中伸出向下生長,最後花蕊才從花瓣中向下長出。生長條件適宜可常年開花。盆栽株高可達1.5米左右,在溫室或無霜地區地栽的莖蔓長可達8米左右,枝條近平行生長。一級側枝的每個葉腋都長出小枝。葉片三角狀廣卵圓形,葉柄長2厘米左右。葉緣有粗齒,葉脈清晰,葉面亮綠。有托葉。
喜光,稍耐半陰,抗暴曬,筆者在南窗戶外側盆栽,酷暑季節枝條生長旺盛,花開的多而艷麗。喜溫暖,忌嚴寒,莖葉-5℃左右受凍害。喜濕潤的環境,稍耐乾旱。適宜在疏鬆肥沃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上生長。最適宜在保護地環境下生長,筆者在多倫多艾倫公園看到,爬滿藤架上的巴西宮燈花有許多花朵,猶如人工布置的小紅燈籠。
『肆』 巴西的國花是什麼
巴西是南美洲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世界最長、流域面積最廣、流量最大的亞馬遜河,大部流經巴西的西北部。眾多的河流,充沛的雨水,濕熱的氣候,以及長時間的強烈日照,給亞馬遜河流域地區的植物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巴西就有世界上最大的原始熱帶森林,它製造的氧氣佔地球上氧氣總量的30%以上,故巴西有「地球之肺」的美稱。其國名就是取自當地盛產的一種名貴木材「巴西紅木」。
巴西的國花「毛蟹爪蘭」更值一提。它花瓣堅實俊艷,顏色富有變化,黃綠色的花瓣上間有紫色斑紋,白色唇瓣上綴有黃色條紋,色調柔和,相映成趣,整個花朵顯得芬芳艷美。開花時節,漫步其間,幽香撲鼻,令人心醉。
毛蟹爪蘭是原產巴西、墨西哥熱帶雨林中的一種附生植物。體色鮮綠,莖多分枝,常成簇而懸垂,一根枝條由若干節組成,每節呈倒卵形或長橢圓形,數節連貫,似蟹爪,因而得名。其根緊緊攀附在巨樹高枝或懸崖峭壁上,不為風雨所動搖。它自1818年被人們發現以來,至今已在世界各國廣泛栽培,經園藝家的選育,已培養出200多個優良品種。花期從頭年10月到次年3月,花色有白、紅、紫等,一株開花數朵,且無枝無葉,十分奇妙。毛蟹爪蘭以其株形優美、花色艷麗深受花卉愛好者的歡迎。巴西曾經將此花饋贈中國,豐富了中國蘭花珍品。1975年6月,中國和菲律賓建交時,菲國也贈送過100種蘭花,其中就有毛蟹爪蘭。敬愛的朱老總一生愛蘭,栽培蘭花不少,其中就有巴西的熱帶蘭和珍品毛蟹爪蘭。不記得哪位詩人曾寫過一首詠它的詩:
名冠蘭字並非蘭,仙人掌族有親緣。
莖節連環成蟹爪,紅花綠葉霸王鞭。
該詩把巴西國花毛蟹爪蘭的特徵描摹得入木三分,難怪詩人把毛蟹爪蘭又叫做「紅花綠葉霸王鞭」了。真是富於詩意,回味無窮。
巴西人民之所以選毛蟹爪蘭為國花,是因為它的花朵容貌清麗端正,超群而謙和。花形大而美麗,象徵著巴西人民高瞻遠矚;花瓣堅實,象徵著巴西人民堅毅剛強;顏色富於變化,象徵著巴西人民不畏任何困難。
朱德一首《詠蘭展》,更是道出了人民的心聲:
春來紫氣出東方,萬物滋生齊發志。
幽蘭新展新都市,人人交口贊國香。
幽蘭吐秀喬林下,仍自盤根眾草傍。
縱使無人見欣賞,依然綠地自含芳。
『伍』 請問這個是什麼花
藿香薊(學名:Ageratum conyzoides L.):一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有時又不足10厘米。無明顯主根。莖粗壯,基部徑4毫米,不分枝或自基部或自中部以上分枝。全部莖枝淡紅色,或上部綠色,被白色塵狀短柔毛或上部被稠密開展的長絨毛。葉對生,有時上部互生,卵形或長圓形,有時植株全部葉小形,基出三脈或不明顯五齣脈。頭狀花序4-18個在莖頂排成通常緊密的傘房狀花序,總苞鍾狀或半球形,寬5毫米。總苞片2層,長圓形或披針狀長圓形。花冠長1.5-2.5毫米,外面無毛或頂端有塵狀微柔毛,檐部5裂,淡紫色。瘦果黑褐色,5棱。花果期全年。
生山谷、山坡林下或林緣、河邊或山坡草地、田邊或荒地上。由低海拔到2800米的地區都有分布。原產中南美洲。作為雜草已廣泛分布於非洲全境、印度、印度尼西亞、寮國、柬埔寨、越南和中國等地,有栽培,也有歸化野生分布的。
『陸』 巴西水仙花的種植
水仙的栽培技術
旱地
每年挖球之後,把可以上市出售的大球挑出來,餘下的小側球可立即種植。也可留待9-10月種植。一般認為種得早,發根好,長得好。種植時,選較大的球用點播法,單行或寬行種植。單行種植時用6×25厘米的株行距,寬行種植的用6×15厘米株行距,連續種3-4行後,留出35-40厘米的行距,再反復連續下去。旱地栽培的,養護較粗放,除施2-3次水肥外,不常澆水。單行種植的常與農作物間作。
水田
種球選擇甚為嚴格,要求選無病蟲害、無損傷、外鱗片明亮光滑、脈紋清晰的作種球,並按球的大小、年齡分三級栽培。
一年生栽培
從2年生栽培後的側球(也叫鑽子頭),或從不能作二年生栽培的小鱗莖中選出球體堅實、寬厚、直徑約3厘米的作種球。用撒播、條播或點播法栽培。每畝約栽2.3萬株。
二年生栽培
經過1年生栽培後,球成圓錐形,從中選出堅實、頂租、直徑約4厘米以上的作種球、栽培養護較1年生的細致。每畝約栽8000-10000株。
三年生栽培
3年生栽培也叫商品球栽培。是上市出售、供觀賞前的最後一年栽培,其栽培管理極為精細,至為重要。它是從經過2年生栽培的球中,選出球形闊、矮,主芽單一,莖盤寬厚、頂端粗大、直徑在5厘米以上的球作種球,種前剝掉外側球,並用閹割法除去內側芽,使每球只留一個中心芽。每畝約栽5000株。
方法
耕地浸田
8-9月把土地耕松,然後在田間放水沒灌,浸田1-2周後,把水排干。隨後再耕翻5-6次,深度在35厘米以上,使下層土壤熟化、松軟,以提高肥力,減少病蟲害和雜草,並增加土壤透氣性。
施肥作畦
水仙需要大量的有機肥料作基肥。3年生栽培,每畝需要有機肥5000-1萬公斤,適當拌一些過磷酸鈣或鈣鎂磷肥,約20-50公斤,2年生栽培用肥量減半,1年生栽培的可以更減少些。這些肥料要分幾次隨翻地翻入土中,使土壤疏鬆,肥料均勻,然後將土壤表面整平,作成寬120厘米,高40厘米的畦,溝寬約35-40厘米。畦面要整齊、疏鬆,溝底要平滑、堅實,略微傾斜,使流水暢通。
種球閹割
為了使鱗莖球經過最後一次栽培後飛躍增大,有利於多開花,需採用種球閹割手術。這項手術的原理與一般植物剝芽一樣,是使養分集中,主芽生長健壯,翌年能獲得一個碩大的鱗莖球。不同的是它的側芽是包裹在鱗片之內的,不剖開鱗片就無法去除側芽。閹割的技術難度較大,操作時要涇渭分明,既要去掉全部側芽,又不能傷及主芽及鱗莖盤。側芽居於主芽扁平葉面的兩側,閹割時,首先對准側芽著生的位置,然後用左手拇指與食指捏住鱗莖盤,再用右手操刀閹割。閹割刀寬約1.5厘米,刀口在先端為回頭形。閹割時,挖口宜小,如果誤傷了鱗莖盤與主芽時,球就無用,應拋棄之。加發現內部鱗片有黑褐色斑駁者,也應拋棄不用。
種球消毒
種植前用40%的福爾馬林100倍液浸球5分鍾;或用0.1%的升汞水浸球半小時消毒。如有蟎存在,可用0.1%的三氯殺蟎醇浸種10分鍾。
種植
漳州10月下旬種植,上海多在9月底-10月上旬種植。由於水仙葉片是向兩側伸展的,因此採用的株距較小、行距較大,3年生栽培用15×40厘米的株行距,2年生栽培用12×35厘米的株行距。種植時要逐一審查葉片的著生方向,按未來葉片一致向行間伸展的要求種植,以使有充足的空間。為使鱗莖堅實,宜深植。1、2年生栽培,深約8-10厘米,3年生栽培,深約5厘米。種後覆蓋薄土,並立即在種植行上施腐熟肥水。種後清除溝中泥塊,拉平畦面,並立即灌水滿溝。次日把水排干,待泥粘而不成漿時,整修溝底與溝邊並予夯實,以減少水份滲透,使流水暢通。修溝之後,在畦面蓋稻草,3年生者覆草宜厚,約5厘米,1、2年生者,覆草可薄些。覆草時,使稻草根伸向畦兩側溝中,梢在畦中重疊相接。種植結束後放水,初期水深約8-10厘米,1周後加深到15-20厘米,水面維持在球的下方,使球在土中,根在水中。深達溝水中,根梢在畦頭的中央重疊相接。初期溝水深約8-10厘米,1周後再加深到15-20厘米,水面維持在鱗莖球下方,使根在水中,球在土中。
養護
水仙由種植到挖球,需要在田間生長6-7個月。要長成一個理想的鱗莖,除上述基礎工作外,主要靠養護。
灌水
溝中經常要有流水,水的深度與生長期、季節、天氣有關,花農有"北風多水,西南少水,雨天排水,晴天保水"的原則。一般天寒時,水宜深;天暖時,水宜淺;生長初期,水深維持在畦高的3/5處,使水接近鱗莖球基部。2月下旬,植株已高大,水位可略降低,晴天水深為畦高的1/3,如遇雨天,要降低水位,不使水淹沒鱗莖球。在4月下旬-5月,要徹底去除攔水壩,排干溝水,直至挖球。
追肥
水仙好肥。在發芽後開始追肥,3年生栽培,追肥宜勤,隔7天施1次,2年生栽培,每隔10天1次,1年生栽培半月施1次。上海天寒,為提高水仙的耐寒力,在入冬前要施1次磷鉀肥。1月停肥,2月下旬至4月中旬繼續追肥,以磷鉀肥為主,5月停肥、曬田。
剝芽與摘花
閹割鱗莖球時,如有末除盡的側芽萌發,應及早進行1-2次拔芽工作,以補閹割不盡之弊田間種植的水仙12月下旬-3月開花,為使養料集中到鱗莖球的生長上去,應予摘花。為充分利用花材,在花莖伸長至20厘米時可剪作切花出售。
防寒
水仙雖耐一定的低溫,但也怕濃霜與嚴寒。偶現濃霜時,要在日出之前噴水洗霜,以免危害水仙葉片。對於低於-2℃的天氣,應要有防寒措施。較暖地區可栽風障,上海地區可用薄膜防寒,不可讓水仙花受寒。
分級包裝
10月份,自然界溫度逐漸降低,水仙花芽分化發育已完備,開始進入分級包裝上市銷售階段。水仙用竹簍包裝。鱗莖球的等級是以裝進簍的球數而定的,一簍裝進20隻球的,為20庄,屬最佳級;依次而下,裝進30、40、50、60隻球的,分別叫做30庄、40庄、50庄、60庄。現在常合四簍的球數,裝進一個大簍中。
『柒』 求巴西紫羅蘭花圖片,和養殖方法,謝謝
紫羅蘭花養殖方法
採用無性繁殖的方法繁殖,採用組織培養繁殖紫羅蘭樹又沒有取得實質性的成功,很難向更多受益群體實現其應有的重要經濟價值。國內已經有人做了大量的工作,並將紫羅蘭樹引種到中國南方地區。
採用組織培養技術進行繁殖,但由於組織培養繁殖紫羅蘭樹的技術難題並未突破,數年間也只獲得數百株紫羅蘭樹種苗。
在2002年採用中國克隆之父李長瀟教授創造發明的植物非試管高效快繁技術成功地快繁了紫羅蘭樹,已為紫羅蘭樹的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
『捌』 露台種啥花,一年四季都春色滿園
露台確實是種花的好地方,但如果題主坐標是北方地區的話,那露台種花想一年四季都春色滿園就很難了,因為很少有花卉能抗住北方冬季零下10幾到20℃左右的低溫。如果題主坐標是南方地區的話,那要達成露台一年四季都春色滿園這個目標還是挺容易的,比如說你可以養三角梅!
另外如果題主不排斥用花盆養花的話,你可以考慮一下多肉植物。有一個光照充足的露台,可是很多肉友夢寐以求的多肉養護環境,而多肉只要養好了,一年四季都春色滿園絕對不是夢話,因為景天類多肉植物都是秋冬季節出狀態,而根據品種的不同,它們出狀態的時候葉片會呈現出紅色、粉色、粉紅色、紫色、藍色、白色,甚至還有黑色,可以讓你感受到什麼紅似火,赤如霞!也可以讓你感到到什麼叫流丹白豪!更可有讓你感受到什麼叫不是花而勝似花!
『玖』 巴西玉蘭花喜歡什麼樣土壤栽培
栽種條件:
白玉蘭喜歡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如盆栽可使用腐殖土、菜園土、有機肥混合作培養土,如是苗圃栽植,則選擇排水通常,土壤肥沃的土地;
白玉蘭對環境要求不嚴格,其喜歡氣候溫暖濕潤的環境,怕澇,因此澆水的次數要把握好,這個很重要;
立春到開花,保持土壤濕潤,幹了就澆水,不幹不澆水,沒有特定的規律。任何時候都不能乾旱,也不能漬水,特別是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澇;
白玉蘭喜肥,施肥要抓住花前2月和花後5月這兩個關鍵時間,十天左右施一次氮磷鉀復合肥,前者使蕾膨大,鮮花開放,後者促進多孕蕾,翌春花多;
入冬落葉時施一次以磷鉀為主的肥料,增強其抗寒越冬能力,其餘時間少施或不施。忌單施氮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