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法律

巴西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法律

發布時間:2022-08-01 21:10:05

① 巴西是合法擁有槍支的國家嗎

是,合法,下面轉載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到你:
2005年10月23日,巴西政府展開了關於禁止槍械自由出售的全民公決。23日夜,最高選舉法院宣布了公決結果:近64%的巴西人投票反對「禁槍令」,在26個州和聯邦區,只有7個州的支持率超過40%,沒有一個州的支持率過半。這樣公決結果大大出乎了巴西政府和國際社會的意料。
巴西槍支犯罪嚴重
巴西是世界上暴力最為嚴重,槍支致死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目前巴西槍支保有量約為1700萬支,平均每10個巴西人就擁有1支。其中合法槍支數量為680萬支,巴西海陸空三軍武裝力量、警察、司法機構等所擁有的槍支僅為180萬支,非法槍支高達850多萬支,而犯罪分子掌握的槍支數量甚至達到390萬支,在巴西,人均遭持槍搶劫的概率高達56%。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顯示,巴西的槍殺死亡率平均每10萬人為21.72人,在一些貧民區,槍殺死亡率能達到每10萬人為150人。在1979年到2003年間全國槍支致死者超過55萬人,2002~2004年,每年約有3.8萬人死於槍擊事件,相當於美國每年因槍支死亡人數的5倍,每天約有100個巴西人因槍支導致死亡。以聖保羅州為例,2004年每分鍾發生3.7起持槍犯罪案件。在因槍支致害的死亡者中,10~24歲青少年佔到了35%。槍支泛濫不僅導致數以萬計的平民喪生,而且使巴西每年損失400億美元,約佔全國GDP的10%。另外槍支泛濫、治安混亂的局面也嚴重阻礙了巴西經濟,特別是限制了巴西豐富的旅遊資源的開發,同時也損害了巴西在國際上的國家形象。
政府為禁售槍支所做的努力
巴西的槍支暴力問題是一個歷史遺留的社會現象,針對逐年上升的槍支犯罪問題,巴西總統盧拉表示,收繳槍支是解決暴力犯罪的當務之急。巴西司法部也同南方共同體市場領導人展開討論,准備在整個南美地區開展收繳槍支,以便從源頭上切斷犯罪分子的供貨渠道。
2003年7月,巴西參議院通過限制使用武器的法案,年底,盧拉正式簽署了該法案,規定除法律允許的機構外,禁止在巴西全國境內銷售槍支和彈葯。另外,針對持有槍支群體做出了多種限制,1、年滿25歲以上,有需求證明,無犯罪記錄,無訴訟牽連,有工作和固定住址證明,有使用技術和心理證明者;2、已有合法的住宅持槍證和外出持槍證者可繼續使用;3、軍人、警察、情報人員、總統府安全人員、獄警、企業保安(只允許在崗位使用,槍支所有權和責任屬企業)、職業槍手、稅務稽查人員、居住在農村的需用武器保證安全的、因職業原因需要護身武器的;體育項目的槍支管理遵循陸軍司令部的規定。另外,對違反規定者做出相應的處罰規定:1、對非法持槍者判處2~4年徒刑和罰款;2、對非法使用者判處3~6年徒刑和罰款;3、對使用被刮掉號碼槍支者的處罰同非法使用者。但是眾議院規定,該法案所有條款只有在通過全民公決後才能付諸實行。經巴西政府決定,關於「禁槍令」的全民公決於2005年10月23日舉行。
為配合該法令,巴西在2004年開展了一場收繳槍支的運動,甚至動用了約1000萬雷亞爾的國家公共安全資金從私人手裡回收各種槍支。政府規定,在2005年10月23日前上交者,支付補償金100~300雷亞爾;截至10月初,巴西政府共收繳各類槍支數達到了44萬多支。盡管如此,槍支泛濫問題仍然十分嚴重。
兩派觀點各持己見
按說生活在槍支犯罪率如此之高的巴西民眾應該對「禁槍令」持有相當大的認同,但出乎意料的是,反對禁售槍支的民眾佔到了絕對多數,因此盧拉政府之前的限制武器的法案無法付諸實施。
支持政府「禁槍令」的公民普遍認為,該法案有助於減少巴西槍支暴力犯罪,特別是對絕大多數城市都存在的販毒問題,「禁槍令」可以起到一定的限製作用,由此可以改進社會治安和生活環境。另外,如將「禁槍令」付諸實施,也可以從源頭上減少非法槍支流入普通民眾家庭,進而減少種族之間的仇殺以及槍支自殺等事件的發生率。
而持相反意見的則認為,禁售槍支並非問題的關鍵,而是巴西混亂的社會治安和公共秩序,犯罪分子可以通過各種各樣的途徑獲得槍支,而禁止售賣槍支不僅不能改善當前的社會狀況,相反會使剝奪人們購買武器的權利,進而普通民眾喪失正當防衛的手段。同時他們認為,只有在政府加大教育投資,創造就業,使人們學會以文明的而非暴力的方式解決沖突爭端的社會環境下,他們才會向禁售武器說「是」,而在此之前,他們只有選擇「不」的立場。另外,有民眾認為,如果「禁槍令」得到通過,這勢必使得黑市上的槍支價格上漲,從而使得犯罪團伙的成本上升,這反而將更促使犯罪活動的增加。部分民眾認為政府應更多地考慮如何改善社會環境,而非消除公民的戒備心理。
在全民公決之前,兩派陣營都利用電視等媒體進行了大肆的宣傳。幾個月前,支持「禁槍令」佔到了80%左右的絕對多數,但是隨著反對禁槍令的造勢宣傳,形勢出現了逆轉,「禁槍令」支持率持續下降。他們利用公眾保護個人權利的心理,呼籲利用一切手段維護自己的權利,與社會恐懼做斗爭。針對支持「禁槍令」所提出的從源頭切斷槍支供應等說法,反對派表示,禁止銷售槍支是於事無補的,而作為巴西普通民眾,武裝自衛是維護個人生存權的最有效手段。最終反對派的宣傳最終取勝。
原因所在
「禁槍令」最終沒有通過全民公決,其原因除了上述反對派的造勢宣傳外,還存在著其他一些國內的原因。
1、民眾對政府維護和改善社會治安缺乏信心。由於畸形的城市化發展,巴西的社會治安狀況一直非常嚴峻,走私、販毒、綁架等惡性犯罪逐年增加,特別是在大城市中,這一問題更為嚴重。聖保羅和里約熱內盧被列為世界上暴力最為嚴重的城市。治安的惡化使民眾缺乏起碼的安全感,擁有槍支,成為保護生存權的最後一道防線。
2、司法制度不健全,效率低下。由於受經濟發展模式的影響,巴西過分注重經濟的增長,而忽視了社會方面的協調發展,司法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仍停留在軍政府時期,甚至更早的時期。司法制度的不健全,使得非法犯罪活動無法得到根本遏制。巴西政府對社會治安管理,暴力預防與懲治的不力或不作為,加之司法效率的低下,使得巴西民眾對政府維護治安缺乏信任。另外,在巴西城市中存在著大量的貧民窟,這些地區通常為一些販毒分子所控制,成為政府治理的真正盲區,而貧民窟正是巴西槍支暴力出事率最高的地區。再有,由於盧拉正陷入系列腐敗調查中,巴西民眾對政府持有一種抵觸情緒。中下層民眾對盧拉上台後未能很好兌現競選時所許下的承諾也表示失望的情緒,這也促成反對率的上升。
3、社會分配嚴重不公,滋生暴力傾向。巴西是世界上社會分配最為不公的國家之一,10%的富人所佔有的財富是40%窮人所擁有的30多倍。社會嚴重不平等狀況使得下層民眾生活積極艱苦。由於缺乏起碼的基礎教育,很多貧困家庭不得不捲入一些非法犯罪活動中,而貧困家庭的孩子,甚至將「暴力發財」最為擺脫貧窮的一種選擇。
4、傳統的生活方式促生槍支泛濫。巴西南部的居民很多都是高喬人的後代,高喬人的性格大多放盪不羈、酷愛自由、勇於反抗、崇尚英雄。南里奧格朗德州是巴西高喬人較為集中的地區,在此次公民投票中,該州對「禁槍令」的反對率居全國之最,高達87%。同時在巴西較為偏僻的阿克里州和羅賴馬州,反對率也分別高達83%和85%。
5、高額利潤讓武器廠家拒絕「禁槍令」。巴西是世界上10大武器出口國之一,國內有著較為龐大的武器供應商組織。如政府「禁槍令」獲通過,無疑切斷了部分利潤來源。在公民公決前,武器供應商大搞武器促銷活動,同時出資進行大肆的宣傳。

② 巴西經濟,文化,法律,人口吸煙數。環保意識,風俗習慣

一、經濟概況
巴西擁有拉美最為完善的產業體系,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歷史上巴曾經一度是單一農業經濟國家,蔗糖、咖啡等為其主要經濟作物。20世紀初,巴西開始工業化進程。從五十年代起,巴西推行「進口替代」經濟模式,並依靠大量舉借外債獲得了經濟騰飛,其中1967-1974年經濟年均增長速度達到10.1%,創造了「巴西奇跡」,並初步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其後近30年的時間里,巴一直為外債和通貨膨脹所困擾,經濟發展陷於停頓。1994年7月巴西推出「雷亞爾計劃」,以聯系匯率制為核心,成功地控制了長期困擾巴經濟發展的惡性通膨問題,使巴經濟在1994年至1997年出現了一個穩定增長的時期。但巴政府依賴舉債來維持雷亞爾匯率穩定,財政和經常性項目雙赤字問題日益嚴重,對外資依賴急劇加深。1999年,在經歷了多次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國內經濟蕭條後,巴被迫於1999年初宣布採取浮動匯率制,轉而執行以控制通膨為核心的經濟政策。造成當年雷亞爾兌美元大幅貶值。國內通膨率短期內急劇上升。由於巴政府執行了正確的經濟政策,和嚴厲的財政調整措施,增收節支,巴經濟迅速走上恢復之路,2000年經濟增長達4.46%,通膨也基本得到了控制。2001年受全球經濟不景氣、阿根廷經濟危機和國內電力危機影響,巴經濟增幅僅為1.51%。

二、主要經濟指標
2000年巴西主要經濟指標如下:
國內生產總值:10890億雷亞爾(約合5958.5億美元)
增長率:4.46%
工業、農業、服務業在國內生產總值中所佔比例分別為:33.1%、9.1%、57.8%,分別比上年增長4.79%,2.90%,3.61%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6560雷亞爾(約合3587美元)
增長率:3.1%
貨幣名稱:雷亞爾匯率(2002年8月20日):1美元=3.10雷亞爾
通膨率:5.97%年
平均失業率:7.1%

三、農牧業
(一)農業
20世紀90年代初巴實行對外開放以來,由於獲得了國外低息貸款和先進生產技術,農業產量出現了大幅增長。目前,巴西是世界農業生產和出口大國,除小麥等少數作物外,主要農產品均能實現自給並大量出口。咖啡、甘蔗、柑橘產量居世界第一,大豆產量世界第二,玉米產量世界第三。2000年巴全國穀物產量為8590萬噸,比上年增長4.29%。當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如下:皮棉: 118.74萬噸葵花籽:9.74萬噸
花生: 17.16萬噸蓖麻籽:10.74萬噸
大米:1142.31萬噸玉米:3164.05萬噸
燕麥: 19.41萬噸大豆:3234.46萬噸
大麥: 36.90萬噸高粱:78.14萬噸
雜豆: 307.80萬噸小麥:162.17萬噸
(二)畜牧業
近年來,由於巴政府積極開發和推廣使用新技術,巴畜牧業發展較快。根據巴西地理統計局1997年全國普查的數字,巴全國畜群總數(牛、羊、豬)2.13億頭、禽類總數7.60億頭。預計2001年巴肉類出口總額將達到10億美元,為世界主要肉類出口國之一。
2000年8月,巴南部地區爆發口蹄疫,對巴肉類出口造成重大損失。8至10月,巴南部各州共屠宰帶病牲畜11000餘頭,直接經濟損失750萬雷亞爾。巴政府在根除口蹄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目前,巴中西、東南部地區的大部分牧區已宣布成為無口蹄疫區。

四、工業
巴工業實力和工藝均居拉美首位,主要工業部門有:鋼鐵、汽車、造船、石油、水泥、化工、冶金、電力、飛機製造、建築、紡織、製鞋、造紙、食品等。主要工業品產量:
產品產量單位1999年產量2000年產量
水泥(萬噸)4027.03955.9
化肥(萬噸)742.6786.0
粗鋼(萬噸)2499.62786.5
鋁(萬噸)125.0127.7
紙漿(萬噸)720.4744.7
紙張(萬噸)688.9711.6
汽車(萬輛)134.4167.1
1994年巴實行雷亞爾計劃以來,由於本幣定值過高,巴民族工業受到進口產品的沖擊,工業發展速度放緩。1999年雷亞爾貶值後,工業出現了恢復性發展,飛機製造業異軍突起,巴西飛機製造公司一躍成為世界第四大飛機製造公司和巴第一大出口企業。
2001年6月起,巴出現電力危機,政府強迫企業減少用電20%,限制了工業生產的進一步擴大。

五、自然資源
已探明鐵礦砂儲量650億噸,為世界之最,產量和出口量也均為世界第一。鐵礦砂品位較高,多數含鐵60%以上,且為露天礦。鈾礦、鋁礬土和錳礦儲量均居世界第三。鈮礦探明儲量已達455.9萬噸,按當前全球消費量,足夠供應全球市場800年。此外,巴鉻、鎳、金、石棉等礦產均儲量豐富。煤礦儲量230噸,但均為低品位礦。石油儲量已探明54億桶,油頁岩相當於15億桶儲量,天然氣2330億立方米。森林面積442萬平方公里,全國森林覆蓋率52%。木材儲量658億立方米。水力資源豐富,水電佔全國發電總量的92%。

六、服務業
2000年巴服務業產值在巴國內生產總值中佔比例達到57.8%,對巴經濟發展舉足輕重。服務業部門主要包括銀行金融業、電訊產業、不動產、旅遊、保險、廣告、傳媒等。〔旅遊業〕巴西是世界10大旅遊創匯國之一。赴巴遊客多來自拉美、歐洲、美國。1998年來巴外國遊客達480萬人次,收入約319億美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5%。目前巴擁有18000家星級飯店,提供30多萬間客房,旅遊業提供直接、間接就業機會580萬個。里約、聖保羅、巴西利亞、亞馬孫叢林、伊瓜蘇大瀑布、大沼澤地等是巴主要旅遊景點。此外,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彩車遊行構成了巴獨特的人文旅遊景點。
1999年雷亞爾貶值以後,巴公民出境旅遊明顯下降,但政府積極推動公民國內旅遊,加上從鄰國來巴旅遊的人數增加,巴旅遊業獲得了進一步發展。巴政府下設旅遊與體育部和巴西國家旅遊公司,負責規劃和管理全國各大旅行社、導游、旅館及旅遊景點等。

七、交通電信
〔公路〕據巴西交通部1999年調查,巴全國公路總長165.8萬公里,其中柏油路面長16.42萬公里。由於歷史原因,公路運輸是巴交通運輸主力,分別佔全國客貨運量的96.3%和63.1%。
〔鐵路〕鐵路總長29700公里,電氣化率7.1%,部分路段已廢棄,全國35%的鐵路使用已超過60年。近年來,鐵路在全國運輸中的比例稍有增加。
〔水運〕全國主要港口44個,主要港口有:桑多斯、維多利亞、里約、帕拉那瓜和聖路易斯等。此外,為便利農產品運輸,降低出口成本,並帶動東北部經濟發展,巴正在東北部新建一批可停靠萬噸以上船舶的深水港口。巴年均內河貨運總量1700萬噸左右,主要是將內地農產品輸往沿海各港口。
〔空運〕巴全國共有9家航空公司,登記各類飛行器10250架,其中大、中型客機近200架。全國通航城市150個,公用民航機場710個,其中大型機場(可降波音747等大型客機)29個,年客運量2000多萬人次。聖保羅和里約國際機場為巴主要航空出入境口岸,同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均有航班相連。里約格朗德航空公司(VARIG)年營業收入5.5億雷亞爾,同其下屬的南大河(RIO SUL)、東北(NORDESTE)航空公司一起構成了巴最大的航空集團。〔電信〕巴於1997年開始開放電信市場,採取競標形式拍賣電話經營權,打破巴西電話公司的市場壟斷。目前巴電信業發展迅速,已成為巴吸收外資最多的產業之一,每年以亞馬孫免稅工業區為基地向美洲地區出口大量行動電話等通信產品。截止2001年底,巴共有固定電話4770萬門,行動電話28.7萬門。

八、財政金融
〔公共財政〕巴公共財政近年來連續出現赤字。1999年以後,巴政府厲行量力而出的財政改革,政府初級財政盈餘連年增加。但由於債務負擔沉重,帳面財政赤字仍未得到改觀。2001年巴西公共財政完成情況如下:
聯邦財政總收入2059.3億雷亞爾,初級財政盈餘436.55億雷亞爾,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PIB)的3.75%;償還各類債務及利息864.45億雷亞爾,占同期PIB的7.30%;帳面財政赤字為427.89億雷亞爾,占同期PIB的3.54%。
〔債務〕巴1994年開始雷亞爾計劃以來,政府一直以高利率吸引投資來彌補公共財政和經常項目的雙赤字,並保持雷亞爾匯率的穩定。這一政策造成巴公共債務的膨脹。至2001年底,巴公共債務總額已達6609億雷亞爾,是1994年雷亞爾計劃初期591億美元債務的11倍。扣除通膨因素,債務增長達355%。2001年底巴公共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已達53.3%,當年債務還本付息864.45億雷亞爾,占同期國內生產總值的7.30%。
〔銀行〕巴西財政部下設中央銀行,負責對全國金融事務的管理。央行擔負「最終貸款人」的角色,不從事商業運作。
主要國有政策性銀行有:巴西銀行、聯邦儲蓄銀行、國民經濟社會發展銀行等。沒有專門的進出口銀行。巴主要銀行資產排名情況如下:
排名銀行資產(億雷亞爾)
1,巴西銀行(BANCO DO BRASIL)1572.2
2,布拉德斯科銀行(BRADESCO)1163.9
3,伊塔烏銀行(ITAU)1022.4
4,聯邦儲蓄銀行(CAIXA ECONOMICA FEDERAL)993.7
5,桑坦德銀行(SANTANDER)637.0
6,聯合銀行(UNIBANCO)580.7
7,阿姆羅銀行(ABN-AMRO BANK)332.4
8,波士頓銀行(BANK BOSTON)321.4
9,匯豐銀行(HSBC)275.8
10花旗銀行(CITIBANK)275.3

九、國際收支
由於60年代後期巴西政府舉借大量外債以發展經濟,外債額逐年增加2000年底,巴外債總額已達2169億美元。90年代以來,巴歷屆政府均奉行市場開放政策,加上巴幣雷亞爾幣值多年被高估,1994年以來巴對外貿易連續出現逆差,導致經常項目赤字逐年增加。目前,外貿形勢隨雷亞爾貶值略有起色,但仍依賴外國直接投資和對外融資來彌補經常項目赤字。1999年至2001年巴國際收支情況如下:(單位:億美元)
年度199920002001
國際貿易節余-12.84-7.326.42
服務項目節余–69.77–75.14-77.49
外國直接投資268.88304.98248.94
經常項目節余-254.20-246.69-232.17
國際收支節余-78.22-22.6233.07
〔對外貿易〕巴20世紀中葉開始實施進口替代發展模式,以高關稅減少進口,扶植本國工業發展。90年代以來,巴歷屆政府均實行市場開放的對外貿易政策。盡管如此,巴外貿仍未出現起色,並在1994-2000年間連續出現逆差。
2001年,巴外貿形勢出現好轉。全年出口582.23億美元,進口555.81億美元,貿易盈餘26.4億美元。
2001年巴主要進出口市場及其在巴進出口總額中所佔比例如下:
國家(地區)在巴進口總額中比例在巴出口總額中比例
歐盟27.7%23.3%
美國23.2%28.4%
南共市12.5%8.1%
亞洲14.9%11.7%
〔外國投資〕
巴實行市場開放政策來,特別是90年代以來,每年均有大量外資流入,吸收外國直接投資數額在發展中國家中排第二位,僅次於中國。外商對巴投資多集中在服務行業,外資進入的主要領域是金融、保險、電信業。
1996-1998年對巴主要投資國情況:(單位:億美元)
199619971998
國家數額比例*數額比例數額比例
美國19.7525.77%43.8228.62%46.9220.16%
西班牙5.877.65%5.463.56%51.2022.00%
葡萄牙2.032.64%6.814.45%17.557.54%
荷蘭5.276.87%14.88 9.72%33.6514.46%
法國9.7012.65%12.358.07%18.057.76%
*占當年巴吸收外資總額的比例1996-1998年巴各產業部門吸收外資情況(單位:億美元)199619971998
產業部門投資額比例投資額比例投資額比例
農、牧及采礦業1.11.44%4.5612.98%1.4240.61%
工業17.422.70%20.36413.30%27.66411.89%
服務業58.14975.86%128.18683.72%20.36287.50%
*占當年巴吸收外資總額的比例

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對巴西人來說,足球是運動更是文化。每當有重大國內國際比賽進行時,巴西人常常舉家前往觀戰,有時甚至是萬人空巷。巴西幾乎人人都是球迷,「不懂足球的人是當不上巴西總統的,也得不到高支持率」。這的確不假,1995年卡多佐總統上台,最得人心的一件事就是任命球王貝利出任體育部長。2002年韓日世界盃前,巴西總統大選進入白熱化階段,幾位總統候選人無不把參觀國家隊集訓作為爭取選票的重要手段。難怪巴西人常常半開玩笑地說:「我們不在乎一個政府執政是否糟糕,只要它能幫我們贏得世界盃。」四年一屆的總統選舉似乎也正好和世界盃的間隔一樣。

巴西人還認為,巴西足球文化理所當然位列世界文化遺產之林。巴西人把足球稱為「大眾運動」,無論是在海灘上,還是在城市的街頭巷尾,都有人踢球。即使是在貧民窟,窮人家的孩子也光著腳把襪子塞滿紙當球踢。巴西許多名揚天下的球員都是從這里開始足球生涯的。巴西足球人才輩出,優秀球員源源不斷,這得益於其發現和培養人才的體制。巴西足球學校遍布全國各地,重點培養12歲左右的孩子。巴西各俱樂部均雇有一批經驗豐富、嗅覺敏銳的球探,常年在各足球學校和比賽場地活動,發現了優秀人才後及時向俱樂部匯報。俱樂部經過體檢、測試和實地觀察,最後合格者將被選用。這些有效手段,使巴西球員在場上充分發揮個性,在場上隨心所欲地即興發揮,他們將足球的沖動與人的本能沖動、個性發揮、強烈的進取心和自我表現的慾望通過浪漫主義的藝術特徵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創造了一種神奇的足球文化。桑巴舞是巴西的民族舞蹈,是在葡萄牙和印第安音樂成分中加入了黑人音樂和舞蹈的內容,它以粗獷的動作、熱烈奔放的旋律發泄本能的沖動,表達了人們嚮往自由、浪漫生活的渴望。桑巴舞所具有的浪漫色彩和個性特徵在足球運動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因此人們稱巴西足球為「桑巴足球」。

巴西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人民的生活水平只處於世界中等,這決定了球員收入不可能向歐洲看齊。現巴西國內在甲級隊踢球的球員平均工資每月約3000雷亞爾(約合1000美元)。球員的工資相互之間差距較大,剛起步的球員月工資只有1000雷亞爾,而大牌球星的月工資約3萬雷亞爾,相差達到30倍。巴西球隊實行走訓制,球員大多都能自覺遵守紀律,按時作息,形成良好的氛圍。

巴西有1.7億人口,其中白人佔51%,黑白混血種人佔40%,黑種人佔6%,印第安人(黃色人種)不到1%,還有一部分亞洲人種(中國、日本人等)和各類混血人種,世界幾大人種都齊聚在巴西,所以巴西也被稱為「世界人種博物館」,這就使得巴西足球也身兼三大人種之長處,強壯、柔韌、敏捷、敏銳等各類球員應有盡有,這也應該是巴西獨步足壇的原因之一。

③ 巴西憲法

歸化入籍
所謂"入籍"或"歸化",就是取得永久居留權的外籍移民,經過一定的法律程序申請,經批准而為巴西公民。凡具有合法居留權的外國移民,都可以申請歸化巴西籍,但要符合一定的條件才能得到准許。

*申請入籍歸化的條件
申請入籍歸化,申請者須具備下列六個條件:
1、以永久居民身份在美居住超過5年以上。
申請入籍者,必須證明,提出申請之前已取得永久居民資格滿5年。如該申請人的配偶為巴西公民,只須滿3年即可。在這段5年的期間內,申請人應實際住在巴西境內30個月以上。如果申請人離境超過1年以上者,這段期間應從回巴之日重新起算,過去住在巴西的期間,不算在內。
在5年居住期要求內,申請人可以短期離開巴西外出,但是
①申請人不可在巴西境外連續停留1年或1年以上,因為這樣會中斷你的居留記錄,也就是說,須重新建立居留記錄,從這次返回巴西的時候起重新計算;
②申請人在此5年內,在境外居留時間的總計須30個月以下,對於公民配偶申請人,此境外居留時間綜合要求為18個月以下;
③申請人在上述的5年居住期內,離開巴西6個月以上、1年以下時,須遞交證件,說明他在此期間並未中斷在巴西的居留。
如果是結婚移民申請入籍,巴西公民的配偶在保持兩年以上的婚姻關系之後,可以向巴西移民局提出申請以取得歸化,但配偶必須是已有3年以上的公民身份。
2、年滿18歲
如果是16歲以下,歸化有兩種可能:①父母有一方為巴西公民、本人已取得永久居留權或已經在巴西,當外籍的父親或母親申請歸化 時,他即自動取得巴西公民權;②倘若父母均為外國籍,當父母歸化成巴西公民時,他也同時取得公民權。但16歲至18歲之間的子女,則必須獨立申請歸化入籍。
3、品行端正
申請人在申請歸化所需的15年居留期間,必須品行端正。凡是殺人犯、習慣性酗酒者、一夫多妻者、賣淫、吸毒、賭徒以及與其他罪 犯有牽連者等等,均可視為行為不檢而禁止歸化申請。
4、最低英語水平
申請人應對英語有一定程度的了解,須具備讀、聽、說、寫的初步能力,掌握相當於小學程度日常用語的英語短句。審查入籍資格時移民局官員以口試方式,考查英語的實際表達能力。此種試題公開,由政府印刷,如果申請人在第一次口試時未能合格,一年以內還有二次初考機會。
申請人若滿50歲,並已取得巴西合法居留身份20年以上,或滿55歲,並已取得巴西合法居留身份15年以上,則公民測驗可用其母語通行,可以免試英語。但他們必須了解巴西歷史及政府結構,考試時可通過翻譯對答。
5、願意宣誓效忠巴西,並宣布放棄對原屬國家的一切效忠行為。
申請公民身份者,必須放棄原有國籍,同時,須放棄效忠他國與任何外國的職銜,並且保證遵守美國的憲法與法律。
6、了解普通的巴西歷史、政府結構及憲法。
主要是對巴西歷史上重要的事件、人物、政府組織機構和權力,巴西憲法原則以及重要修正案內容有所了解。
符合以上條件的永久居民都可以申請成為巴西公民,但必須親自表明此願望,親自提出申請,並出席面談,辦妥入籍手續,入籍申請沒有次數限制,因條件不符而受到拒絕,也不會留下任何不良記錄。
一般而言,不符合移民條件的外籍人士,不能獲准歸化為美國公民。主要有以下幾方面情況:
①不願放棄原有國籍;
②沒有通過巴西移民局為轉換移民身份進行的英語考試,並在兩次補考中也未能通過的;
③在巴西的5年合法居留期間有不良表現的,如賣淫、重婚及習慣性的酗酒,吸毒行為等;
④有刑事犯罪行為和妨礙風化罪行的;
⑤違反美國移民法而受過處罰的;
⑥對巴西歷史與憲法原則絲毫不了解的;
⑦入境前或入境後為獲利而鼓動、慫勇、協助其他人非法進入巴西的。

④ 巴西政治體制是什麼

巴西政治體制是君主立憲政體。

巴西帝國為實行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

1、議會:兩院制議會,分上院(貴族院)和下院(眾議院)。

2、政府:又稱內閣或政府委員會。由國務大臣(政府首腦)及37名部長構成,首任國務大臣為若澤·博尼法西奧·德·安德拉達。

3、國家元首:國家元首為皇帝(Imperador),主要有兩位:佩德羅一世和佩德羅二世。

4、司法機構:貴族院為司法機構,一般來說由貴族院組織王座法庭,由皇帝和大法官同時行使司法權。

5、樞密院:為咨詢和決策機構,由25名皇帝的親信組成。

6、督政府:為軍事機構,由首相提名的軍官組成。

7、攝政委員會:1831—1840年代行政府職能的機構,後失去了其職能。

8、政黨:主要由聯邦黨和保守黨,兩黨執政制。

(4)巴西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法律擴展閱讀

巴西自8000年前即有人類在此繁衍生息。但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則是自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發現巴西後才開始的。

巴西被葡萄牙發現後,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1822年9月7日,巴西獨立,成立了巴西帝國。1889年,巴西爆發了軍事政變,巴西帝國被推翻,巴西由君主立憲政體轉為共和政體至今。

1500年4月22日,葡萄牙航海家佩德羅·卡布拉爾(Pedro Álvares Cabral)到達巴西。隨後的三百年裡,葡萄牙人逐漸在此定居,一開始從事巴西紅木的採伐,後來逐漸擴展到淘金、甘蔗種植,逐步成為葡萄牙殖民地。

之後葡萄牙一度被西班牙合並後,荷蘭人一度佔領巴西為己有(1624-1654年),但因為優秀的荷蘭總督約翰·毛里茨於1644年去職,葡萄牙就在1654年首次英荷戰爭後,重新奪取巴西。

1693年巴西發現大金礦,成為世界黃金的主要出產地,因此讓葡萄牙國王極度富裕,建立王權強大的絕對君主制。

1808年,拿破崙入侵葡萄牙,葡萄牙女王瑪麗亞一世攜王室貴族和政府遷往巴西,1821年歸國。這期間,巴西開始對英國開放貿易港口,並成為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的一部分。

⑤ 求巴西環境保護法律法規

表3-4:巴西水體保護法律法規一覽表

法律名稱

時間

主要內容

第24643號法令

1934年7月10日

該法為巴西水資源法典,保證了為滿足基本生活需求可免費使用任何水資源,同時阻止在未經政府授權或許可情況下抽取公共用水進行農業、工業及衛生行業作業

第9433號法律

1997年1月8日

建立國家水資源政策,設立國家水資源管理系統

第9984號法律

2000年7月17日

設立國家水利局

第3692號法令

2000年12月19日

對國家水利局機構設置進行了規定

第4613號法令

2003年3月11日

對國家水資源委員會進行了規定

第5440號法令

2005年5月4日

對水供給系統質量控製程序及有關概念進行了規定,並設立了對居民飲用水質量信息調查機制

資料來源:中國駐巴西大使館經商參處

表3-5:巴西主要森林法律法規

法律名稱

時間

主要內容

第4771號法律

1965年9月15日

設立了新森林法典

第76623號法令

1975年11月17日

頒布通過《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2000年9月21日頒布的第3607號法令對具體執行該公約進行了規定

第6938號法律

1981年8月31日

對國家環境政策、目的以及運行機制等進行了規定

國家環境委員會第1號政令

1986年

對環境影響報告基本標准和指導方針進行了規定

第7509號法律

1986年7月4日

對木材的水上運輸進行了規定

第7754號法律

1989年4月14日

規定了對河流發源地的森林保護措施

第750號法令

1993年2月10日

對大西洋森林再生過渡期初級植被砍伐、開發等進行了規定

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管理局第44號法令

1993年4月6日

對森林產品運輸許可進行規定

第1298號法令

1994年10月27日

通過國家森林法規

國家環境委員會第237號政令

1997年

在國家環境政策中對環境證書進行了規定

第9605號法律

1998年2月12日

環境犯罪法

第2661號法令

1998年7月8日

對在森林和牧區地帶使用火的工作預防措施進行了規定

第2707號法令

1998年8月4日

頒布通過《國家熱帶木材協議》,該協議於1994年1月26日在日內瓦簽署

第3420號法令

2000年4月20日

設立國家森林項目

第9985號法律

2000年7月18日

規定設立國家自然保護區

國家環境委員會第278號政令

2001年

禁止砍伐和開發大西洋瀕危樹木

國家環境委員會第302號政令

2002年

對永久保護人工林標准、定義和限制進行了規定

國家環境委員會第303號政令

2002年

對永久保護林標准、定義和限制進行了規定

第10650號法律

2003年4月16日

規定公眾有權通過巴西國家環境系統了解有關信息和數據

巴西環境部第1號技術法規

2003年4月23日

設立森林產品和資源控制監測整體系統

巴西環境部第303號法令

2003年7月30日

對亞馬遜地區農村地區砍伐許可環境證書進行了規定

第10711號法律

2003年8月5日

對巴西國家種子和樹苗系統進行了規定

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管理局第3號法令

2004年1月8日

對森林產品及副產品進出口許可證和有關產品的重新出口原產地證進行了規定

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管理局第31號技術法規

2004年5月27日

對在國家林區內開展礦業研究及采礦活動,領取相關許可的程序進行了規定

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管理局第75號技術法規

2005年8月25日

對土地改革項目及其他公共項目進行中,獲得砍伐許可證的程序進行了規定

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管理局第77號技術法規

2005年12月7日

對原生及外來自然林和人工林木材產品及副產品出口進行了規定

國家環境委員會第369號政令

2006年

在公共用途、社會福利或環境影響較低情況下,對可使用永久保護區植被的特例進行了規定

國家環境委員會第379號政令

2006年

對國家環境系統中森林管理數據和信息進行了規定

第11284號法律

2006年3月2日

對以下內容進行了規定,包括為進行可持續生產開展公眾森林管理;在巴西環境部內設置巴西森林服務局;以及設立巴西國家森林發展基金會

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管理局第112號技術法規

2006年8月21日

對森林原產地文件的辦理程序及指導方針進行了規定

巴西環境部第4號技術法規

2006年12月11日

對可持續行森林管理技術分析預先許可進行了規定

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管理局第6號技術法規

2006年12月15日

對森林恢復和森林原材料產品的使用進行了規定

第11428號法律

2006年12月22日

對大西洋森林原生植被使用和保護進行了規定

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管理局第2號技術法規

2007年4月26日

在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管理局框架內設立亞馬遜地區森林木材管理計劃分析簡單管理,旨在對森林可持續性管理計劃分析提供支持

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管理局第3號技術法規

2007年5月2日

對受財政鼓勵及強制恢復森林的開發進行規定

巴西森林服務局第2號政令

2007年7月6日

對國家公共森林注冊進行了規定

第11516號法律

2007年8月28日

設立CHICO MENDES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局

表3-6:大氣污染主要法律法規

法律名稱

時間

主要內容

第231號法令

1976年

巴西內政部頒布了國家空氣質量標准,對二氧化硫、一氧化碳、顆粒物等物質的排放標准進行了規定

第507號政令

1976年

巴西司法部對新型汽油車尾氣排放進行了限制

第100號法令

1980年

巴西內政部對柴油車黑煙排放進行了限制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18號政令

1986年

對汽車空氣污染控制項目的設立進行了規定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4號政令

1989年

對裝有酒精發動機的輕型汽車碳氫化合物排放進行了規定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5號政令

1989年

設立國家空氣質量控制項目

法律名稱

時間

主要內容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3號政令

1990年

設立了空氣質量標准並擴大了可納入空氣質量監測和控制的大氣污染物范圍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8號政令

1990年

對70MW以上外部燃燒的大氣排放物最高限制進行了規定

巴西環境和可再生自然資源管理局第1937號法令

1990年

對進口車輛尾氣排放控制進行了規定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7號政令

1993年

建立了流通中汽車排放標准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8號政令

1993年

建立國產及進口新重型車發動機污染排放最大限制

第8723號聯邦法律

1993年

對新車及改裝車排放基本標准和期限等進行了規定,並對汽油中加入酒精的比例進行了定義,鼓勵將運輸計劃作為控制環境的手段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16號政令

1995年

建立新輕型、重型汽車排煙指標許可標准和限制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226號政令

1997年

設立汽車煙度排放限制,並批准了商用生物柴油指標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241號政令

1998年

對進口車輛排放限制期限進行了規定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256號政令

1999年

建立了汽車噪音和污染排放監測期限和指導方針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251號政令

1999年

建立了柴油車排放最大限製程序和標准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267號政令

2000年

規定禁止使用破壞臭氧層的物質

巴西特別環境秘書處第41號政令

2002年

設立了大氣排放標准

巴西特別環境秘書處第13806號法律

2002年

對大氣污染控制活動的控制、空氣質量的標准和管理進行了規定

資料來源:中國駐巴西大使館經商參處
表3-7:涉及投資的環境影響評價法規

法律名稱

時間

主要內容

里約州政府第134號法令

1975年

對里約州的環境污染控制和預防進行了規定

里約州政府第1633號法令

1977年

設立了污染活動許可系統

第6938號法律

1981年

將環境許可納入國家環境政策,規定在全國范圍內強制性實施環境許可制度

巴西環境委員會第1號政令

1986年

對環境影響報告有關概念的定義、職責、基本標准以及總體方針進行了規定

里約州政府第1356號法律

1988年

對環境影響報告發布、分析和批准程序進行了規定

里約州政府第1898號法律

1991年

對環境聽證會進行了規定

里約州政府第21470號法令

1994年

對環境聽證會進行了詳細規定

巴西國家環境委員會第237號政令

1997年

對環境許可作出規定的法規,對需申請環境許可的項目或企業設立及運營進行了規定

⑥ 巴西對於商標的商標有效期是如何規定的

巴西商標在注冊成功之後,商標的申請人就獲得了該商標的所有權,包括專有使用權、對外轉讓該商標和許可使用商標的權利,並且商標注冊對商標權的完整性和商業的聲譽提供了法律的保證。巴西商標注冊的有效期為10年,有效期是從獲得注冊證書的時候開始算。商標續展的有效期也是10年,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要申請商標的續展,商標續展申請需要的文件與商標注冊申請需要的文件是相同的。

⑦ 巴西是什麼法系

世界上各國法律不同,但是只有英國和西方衍生國(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大殖民時代西方移民產生的近代國家)承襲了英美法系,其他的包括歐洲大陸在內的國家都是大陸法系,巴西當然也是。很多人認為兩法系的區別是是否有陪審團,但是英國已經淘汰了陪審團,而中日韓等都有陪審團。。。真正的區別在於一國判決依據成文法還是判例法。成文法是明確制定出來、規定的,判例法是過去的發生過的情形相似的案件為根據對現在的案件進行宣判。大陸國家使用成文法,英美法系使用判例法。成文法的優點在於跟得上時代,條理清晰,缺點在於法律漏洞多,判決錯誤多。英美法優點在於判決詳細細致,覆蓋面廣,缺點在於不夠系統、嚴密。其實現在各國都在取長補短,英美出台了很多的法律法典(比如英國商業法典等),大陸法系的現在中國和日本歐洲等判決時也參照判例。樓主說的巴西明顯屬於大陸法系。
打了這么多,希望能夠幫到樓主。

⑧ 巴西是什麼政治制度為什麼有王子

國名:巴西聯邦共和國
(The Federative Republic of Brazil,República Federativa do Brasil)

國旗: 呈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10∶7。旗地為綠色,中間是一個黃色菱形,其四個頂點與旗邊的距離均相等。菱形中間是一個藍色天球儀,其上有一條拱形白帶。綠、黃色是巴西的國色。綠色象徵該國廣闊的叢林,黃色代表豐富的礦藏和資源。天球儀上的拱形白帶將球面分為上下兩部分,下半部象徵南半球星空,其上大小不同的白色五角星代表巴西的26個州和一個聯邦區。白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秩序和進步」。
一名男孩手舉國旗觀看巴西獨立日慶典

國徽: 圖案中間突出一顆大五角星,象徵國家的獨立和團結。大五角星內的藍色圓面上有五個小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圓環中有22個小五角星,代表巴西各州和聯邦區。大五角星周圍環繞著用咖啡葉和煙草葉編織的花環,背後豎立一把劍,劍柄在五角星下端。綬帶上用葡萄牙文寫著「巴西聯邦共和國」,「1889年11月15日」(共和國成立日)。

重要節日:獨立日:9月7日(1822年);國慶日:9月7日(1822年);印第安人日:4月19日;吉卜賽人日:5月24日。

國家政要: 總統盧拉·達席爾瓦 (Lula da Silva) ,2002年10月當選,2003年1月1日任職;2006年10月再次當選 ,2007年1月1日正式宣誓就職 。參議院議長若澤·薩爾內,2009年2月當選;眾議院議長米謝爾·特梅爾,2009年2月當選 。

自然地理:位於南美洲東南部。北鄰法屬蓋亞那、蘇利南、蓋亞那、委內瑞拉和哥倫比亞,西鄰秘魯、玻利維亞、南接巴拉圭、阿根廷和烏拉圭,東瀕大西洋。面積851.49萬平方公里,是拉丁美洲面積最大的國家。海岸線長7400多公里,領海寬度12海里,領海外專屬經濟區188海里。國土80%位於熱帶地區,最南端屬亞熱帶氣候。北部亞馬孫平原屬赤道氣候,年平均氣溫27-29℃。中部高原屬熱帶草原氣候,分旱、雨季。南部地區平均氣溫16-19℃。 巴西稱亞馬孫河為世界第一長河

身著盛裝的卡拉雅族

巴西南比卡瓦拉族
人進行弓箭比賽

身著盛裝的巴西帕塔
肖族跳起民族舞蹈

人口:1.87億, 居拉美首位。其中白種人佔54. 03%,黑白混血種人佔39. 94%,黑種人佔5. 39%,黃種人佔0.46%,印第安人約佔0. 16%。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居民大部分信奉天主教。

⑨ 巴西是什麼制度(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的國家

巴西是資本主義的國家,是歐美聯邦制資本主義。

第一部帝國憲法於1882年產生。1988年10月5日頒布巴西歷史上第八部憲法,規定總統由直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取消總統直接頒布法令的權力。

在公民權力方面,憲法保障人身自由,廢除刑罰,取消新聞檢查,規定罷工合法,16歲以上公民有選舉權等。1994年和1997年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總統任期縮短為四年,總統和各州、市長均可連選連任一次。

國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主要職能是制定一切聯邦法律,確定和平時期武裝力量編制及兵力,制定全國和地區性的發展計劃,宣布大赦令。

授權總統宣布戰爭或和平,批准總統和副總統出訪,批准或撤消總統簽署的臨時性法令、聯邦干預或戒嚴令,審查總統及政府行政開支,批准總統簽署國際條約,決定臨時遷都等。

(9)巴西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法律擴展閱讀:

巴西政黨。

1、巴西社會自由黨,執政黨。1994年10月成立,黨員約24萬。2018年4月博索納羅加入該黨並於10月贏得總統大選,目前為眾議院第二大黨。

對內,主張進行政治改革,嚴厲打擊腐敗,實行自由經濟政策,擴大市場開放,恪守傳統社會觀,強力打擊犯罪。對外,主張發展有利於提升國家經濟科技附加值的雙邊關系。主席盧西亞諾·卡爾達斯·比瓦爾。

2、巴西共和國黨。執政聯盟成員。2006年10月成立,黨員約80萬。主張貿易保護主義和對市場進行適當干預。主席安東尼奧·卡洛斯·羅德里格斯。

3、巴西民主運動。1965年成立,黨員約236萬,在軍政府時期長期為唯一合法的反對黨。對內,主張維護民主制度,實行土地改革和保護民族工業。主張社會公正,縮小貧富差距。對外主張執行獨立的外交政策,尊重各國自決權。主席羅梅羅·茹卡。

⑩ 巴西是英美法系還是大陸法系

巴西屬大陸法系. 其體系是根據葡萄牙法律發展而來的,源於羅馬法. 雖然近年來引進了英美法系的判例法的一些要素,不過總體上還是大陸法體系.

閱讀全文

與巴西什麼時候開始使用法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5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12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53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16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72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17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6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69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34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50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6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98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7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91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3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53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