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巴西是幾年義務教育
義務教育階段
00第一階段是免費普及義務教育8年(7-15歲),包括舊制小學4年和初中4年,屬於基礎教育階段。1-8年級均設葡萄牙語、社會常識、自然科學、文藝和體育四類核心課程。5-6年級增設工業、商業、農業和家政學科。7-8年級增設職業選修科。第一階段教育完成後,一部分學生繼續升學,大部分學生就業謀生。為了適應社會勞動部門的需要和學生就業的需要,巴西還在普通初中外設立了初等專業或職業學校,如初等工業技術學校、初等農業技術學校、死記硬背轉向重視啟發式教學和個性發展,鼓勵學生探究。學校開展課外活動發展學生的特長和愛好。為此,基礎教育階段為兒童創辦了兒童圖書館、博物館以及音樂、舞蹈、體育運動、工藝美術和技工等活動中心。有的學校設有實驗車間,對學生進行技術訓練。文化教育部計劃在城市實現8年普及義務教育,在落後的農村和邊遠偏僻地區先實現普及4年義務教育。由於農村的貧困,基礎教育階段的流生問題相當嚴重。農村正規教育面臨著師資缺乏和不合格、設備簡陋、校舍不足等問題。目前,巴西學制正優先發展基礎教育,努力加強師資培訓和為貧苦學生提供資助。其中公立學校提供全免費學習、午餐和學生制服。
中等教育階段
00普通教育的第二階段是中等教育,事實上是高中教育。高中分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兩類,入學年齡為15-18歲。普通高中修業年限為3年,主要學習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基礎知識,為學生升大學作準備。職業高中修業年限2-4年不等,培養具有中等技術水平的勞動者和技術人員。職業技術教育在巴西中等教育中佔有重要地位,國家把職業學校的學生看成是未來國家建設的生力軍。為了發展職業學校,1961年頒布的教育法規定,職業高中畢業生可以報考高等院校;設立獎學金制度;辦學靈活多樣,有半工半讀的二部制學校,有採取學分制的學校,職業學校強調學用結合。
中高等教育
巴西學制中高等教育包括綜合大學和專科院校。
高等院校培養國家所需的高級專家、科學家和高級工程技術人員。綜合大學本科修業年限2-6年不等,視專業而定。航空(導航和駕駛)和外交專業為2年;哲學、文學、新聞、體育為3年;社會學、圖書館學、經濟學、數學、物理學、化學、護理、醫葯等為4年;建築、工程、法律等為5年;醫學、礦業、冶金、藝術等為6年。農業學院和獸醫學院為4年。高等院校全國統一招生,採取學分制進行教學管理。60年代以來,巴西的高等教育體制加強了研究生培養,專業結構發生變化,自然科學、工程技術和經濟學的專業比重提高。
70年代以來,巴西教育制度十分重視成人補習教育,並通過建立全國電化教育網路對成人進行初等和中等教育。但學生在此期間的開銷很大。
2. 巴西龜必修課
食物:喂新鮮的魚肉蝦肉或雞肝,小心別卡到它們,把殼或刺弄乾凈.別喂豬肉,容易白眼病.紅蟲子也別喂,容易長寄生蟲.別喂熟的食物,龜龜不能攝入鹽份.
飼養環境:巴西龜是水龜,可以放在水中,沒過頭,讓它們盡情的游泳.但是,必須在水裡放塊大石頭或假山一類的高於水面的東西,讓它們上岸休息.龜不能總在水裡.需要上岸休息.總在水裡會淹死的.
水質:不能直接用自來水,需要曬一兩天才能用.不需要天天換水,兩天一換就行,但是,以水裡的臭味為標准.現在是夏天,水容易發臭,如果水臭了要及時換.
水缸要保持清潔.盡量做到每周消毒一次.可以用高錳酸鉀.一定要刷干凈在把龜放進去.
冬天可以放加熱棒.28度為佳.
夏天龜別吹空調,容易肺炎.
多曬曬太陽,每天一兩個小時就行,不能在中午最熱時曬,容易曬死.也不能時間太長,容易中暑.如果幹曬,曬後別直接進水.要保持龜龜身體和水的溫差,不能超過兩度.(可以讓龜在水裡曬就行)
我基本冬天不冬眠,只用加熱棒.跟夏天一樣.
3. 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開設英語課程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英語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強勢的語言。英語在45個國家是官方語言,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講英語,75%的電視節目是英語,四分之三的郵件是用英語書寫,電腦鍵盤是英語鍵盤,任何一個會議敢號稱是國際會議,其會議工作語言一定要用英語。當一門語言取得國際交往的標准語言地位時,你就只有遷就它了,我們對此無可奈何,法國人德國人日本人也一樣….
英語在下列國家和地區是第一語言:澳大利亞、巴哈馬、愛爾蘭、巴貝多、百慕大、蓋亞那、牙買加、紐西蘭、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英國和美國。
英語在下列國家和地區中是主要的語言,這些國家包括巴西(連同葡萄牙語)、加拿大(連同法語)、多米尼克、聖路西亞和聖文森及格瑞那丁(連同法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愛爾蘭共和國(連同愛爾蘭語)、賴比瑞亞(連同非洲語言)、新加坡和南非(連同南非荷蘭語和其它非洲語言)。
英語是下列國家和地區的官方語言,但不是本地語言:斐濟、迦納、甘比亞、香港、印度、吉里巴斯、賴索托、肯亞、納米比亞、奈及利亞、馬爾他、馬紹爾群島、巴基斯坦、巴布亞紐幾內亞、菲律賓、索羅門群島、薩摩亞群島、獅子山、史瓦濟蘭、坦尚尼亞、尚比亞和辛巴威
4. 找一份新課標巴西教案
巴西教學設計一、學習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通過讀圖認識巴西的自然環境特點;2、知道南美拉丁文化的鮮明特色,理解其形成過程;3、了解巴西經濟的發展歷程,知道巴西現在是一個擁有完整國民經濟體系的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了解巴西的主要農產品和工業部門。4、知道亞馬孫雨林遭破壞的原因及其造成的環境問題,相應的保護措施。5、知道城市化問題的產生及其解決措施(二)、過程與方法:1、充分利用課件,引導學生讀圖,分析巴西的自然環境。2、以自主學習的方式,通過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引導學生認識殖民統治對巴西的影響,運用比較法,了解巴西經濟的發展歷程。3、通過小組辯論、交流、認識巴西經濟發展的問題(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巴西的民族融合的學習,認識殖民統治對巴西政治、經濟、文化的深遠影響,同時從認識單一經濟的弊端中,理解當今世界的發展中國家建立健全獨立經濟體系的必要性,樹立自強的信念。通過對巴西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分析,培養學生可持續協調發展的思想。二、學習重點、難點分析1、學習重點: 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巴西的人口和城市的分布2、學習難點: 巴西工農業分布的成因三、學習准備:多媒體課件或小黑板,小組合作討論記錄單四、學習活動過程:【第一課時】活動一1、活動名稱:讀「巴西地形圖」2、活動目的:通過讀圖,認識巴西的自然環境特點,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3、活動方法:競賽形式讀圖、指圖4、活動時間:5分鍾5、活動步驟:(1)、抽學生指圖描述巴西的海陸位置(2)、抽學生指圖,找出赤道和南回歸線,分析緯度位置特點。(3)、指圖,找出地形單元(4)、歸納自然環境特點(5)、教師歸納,給各組評成績活動二1、活動名稱:分析二戰前巴西的經濟2、活動目的:以表格的形式直觀展示巴西在二戰前不同時期的經濟特點,通過分析,認識這種經濟模式的弊端。3、活動方法:競賽形式填表,談話式學習法4、活動時間:8分鍾5、活動步驟:(1)、學生閱讀P92—93相應課文(2)、利用表格,就4個時期的主要產品提問,填表(3)、分析歸納這一時期巴西經濟的主要特點並填表(4)、分析討論單一經濟模式的弊端(5)、小結活動,承轉知識活動三1、活動名稱:讀「巴西的農產、礦產和工業」圖2、活動目的:通過讀圖明確巴西的主要農作物、礦產品及其分布情況3、活動方法:問答式讀圖法,分析法4、活動時間:5分鍾5、活動步驟:(1)、查找主要的礦產品(2)、由礦產分析工業部門(3)、讀圖找出主要的農作物(4)、讀農作物主要分布的地帶(5)、成績評定,承轉知識活動四1、活動名稱:分組討論2、活動目的:通過生生互動,啟發學生綜合分析工業、農業分布的原因,達到對難點的突破,也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思想。3、活動方法:小組合作、探究式討論,交流4、活動時間:10分鍾5、活動步驟:(1)、教師出示問題:兩個組討論工業的分布原因,兩個組討論農業的有利條件(2)、分小組討論,作記錄,教師巡視,引導(3)、各大組派1-3名代表上台匯報(4)、教師小結學生發言並歸納【第二課時】活動一1、活動名稱:辯論「開發和保護熱帶雨林」2、活動目的:通過小組討論,准備辨認材料,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樹立協作意識3、活動方法:分組合作學習法,辯論法4、活動時間:10分鍾5、活動步驟:(1)、教師創設情境,出示問題:1、2大組討論「必須大力開發熱帶雨林」,3、4組討論「禁止開發熱帶雨林事在必行」(2)、分組討論,准備,教師巡視(3)、各組派2名學生成辯論陣容展開辯論,教師引導。(4)、肯定學生的表現,小結問題活動二1、活動名稱:讀「巴西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圖2、活動目的:通過讀圖,明確巴西的人口、城市分布的特點,認識人口分布與當地氣候、經濟、資源、交通的聯系。3、活動方法:談話式讀圖法,分析法,合作學習法4、活動時間:8分鍾5、活動步驟:(1)、讀圖描述巴西人口的分布狀況 (2)、分析分布原因:小組討論,教師從氣候、經濟、資源、交通等方面引導(3)、說明巴西城市分布的特點(4)、利用課件或小黑板抽學生填圖活動四1、活動名稱:分析巴西利亞在交通、環境保護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們借鑒之處。2、活動目的:培養學生學習借鑒先進經驗的思想。3、活動方法:分組合作探究式討論,交流4、活動時間:8分鍾5、活動步驟:(1)、教師創設情境,出示問題(2)、小組討論,教師巡視(3)、各組派代表匯報(4)、教師小結五、自我測評——跟蹤練習1、巴西是拉丁美洲 、 的國家;2、巴西農產品中,產量佔世界首位的有 、 、 , 礦的產量和出口量都居世界前列。3、巴西主要的工業部門有 、 、 、 。六、拓展知識巴西最大的水電站建立在名不見經傳的巴拉那河上,為什麼不是建立在亞馬孫河上呢?
5. 桑巴的巴西民間舞蹈
桑巴源於巴西,是一種民間舞蹈,在當地的狂歡節從Bajao到Marcha有很多種桑巴舞。為了將桑巴舞的特點表現出來,舞者必須歡快、煽情、激昂地表演。桑巴有著特有的節奏,其中以富有巴西特點的樂器著稱。現在很多健身房中也興起一種叫拉丁健身操的項目,這種運動方式已經不是某種單純的拉丁舞,而是利用了很多拉丁元素組合而成,經過簡化和操化而形成了一種綜合性很強的運動概念。比如說桑巴、恰恰、曼波都廣泛地運用到這種課程當中,讓大家可以在那熱情奔放的音樂中同時享受到身心的愉悅。
動作分解:左、右掃步。
1左腳左側邁步,髖關節由右向左劃八字,左手向左側打開伸直,右手劃一弧形扣肘從臉側劃下。
2右腳後側點地的同時放髖下壓,右手向後擺打開伸直,左手劃一弧形扣肘從臉側劃下。
3同1相反方向。
4同2相反方向。
如果你已經迫不及待地在摩拳擦掌了,可以去親身體驗一下拉丁舞給你身體帶來的不一樣的感覺。 ·舞風:活潑的、濃厚的歡樂氣息。
·舞蹈方式:漸進式移動、定點式、曲折型舞步、遊行般、彼此環繞。
·節拍:2/4拍。
·每分鍾/小節:52~54小節。
·重音:在第二拍。
·升降方式:桑巴舞的BOUNCE動作產生。
·動作特性:很「沉」的重心,兩點間瞬間的移動,高度柔軟性。 桑巴舞的彈跳所指的是什麼呢?森巴起源於巴西和嘉年華會舞有著膝蓋的壓縮與拉直的特色,產生彈跳的是因為骨盆收縮或者身體壓低,它被稱為彈跳動作,它並不是真的向上和向下蹦跳的。
彈跳是如何形成的呢? 利用1/2拍將膝蓋下壓用另1/2拍將膝蓋拉直.我們把一個拍子分成二部分——1&,1代表第一個半拍,&是第二個半拍,問題是:要在1時彎曲膝蓋, 同時在&拍時把膝蓋拉直嗎?或者是其它的,對我而言較符合邏輯的是 踩1時膝蓋彎曲接著在&這個階段才把膝蓋拉直。
引用IDTA和ISTD這二本書的內容逐字做個比較。
IDTA (Laird):假如彈跳和節奏和腳的移速度結合在一起,節奏會形成& 1 & a 2 & 1 & a 2。將膝蓋拉直的動作是在&與接下來的1的1/4拍做。 換句話說,我們在 &拍時做膝蓋拉直所以一定會在1的拍子上做膝蓋壓縮。
ISTD:(新 ISTD Samba手冊):正常的彈跳是桑巴舞特質,簡述在開始的1/2拍是稍微伸直,並在第二個1/2拍稍微彎曲,也就是數1的拍子時伸直並然後在&拍上做壓縮。
看了上面所以引用的資料恐怕是會造成讀者思維上的混亂,對一個專業教練.他們全都知道那是怎麼一回事,所以似乎都不太理會書上所寫的,也因而不會被這些書的內容所困擾,許多人都這么說把書放在一邊吧!這對我來說似乎很難,在此說聲抱歉,只希望大家都能釐清混淆不清的是那些部分?我們正在使用兩種不同的技術,還是我混淆了,這二者之間有著相同的含意,誰能說清楚呢?
簡要說明:我們都了解到森巴的彈跳不是指如同(bopping)向上或向下跳,它是由桑巴舞所創造出的森巴彈跳,是由骨盆的收縮和膝蓋拉直、產生的收縮力所形成的彈跳,請研究森巴的基礎:
何謂舞骨盆收縮和撤回,它所有的拍子數法都是以1 a 2進行。
Mr. Walter Laird's所著的書對於森巴的彈跳有精確清楚的描述,它的圖解對深入了解的更有很大幫助,即使在美國Reverse Basic的基本步比較普遍,我們還是應該忠於書本上所敘述的規范以1 a 2 計算方式做Natural Basic Movement. ·1905年Maxixe舞於法國巴黎發明。
·1914年前巴西人稱桑巴舞為Maxixe。
·1925年歐洲引進了桑巴舞,也舉辦桑巴舞比賽。
·1934年間由於美國舞王Fred Astaire的「Flying Down to Rio」電影之故,英國流行了一種以Samba為形式的舞蹈稱Carioca。
·1938年Carioca傳至美國。
·1938年的巴西報紙「O Carapuceiro」的一篇文章中首度出現葡萄牙「Samba」一字,作者為Lopes Gama神父,意思為一種節奏、一種舞蹈。
·1939年的紐約萬國博覽會時期桑巴舞放大光彩。
·1941年間由一位電影舞蹈名星Carman Miranda的推廣下廣為流行,尤其是「The Night In Rio」這部電影。
·1948年歐洲開始流行。
·1950年代由於一位具領導地位的英國貴族馬格麗特公主的影響,更具進一步的流行開來。
·1956年正式地在國際上普及流行開來,是受法國人Pierre Lavelle的影響。
桑巴舞
桑巴舞被稱為巴西的「國舞」。在拉美這個最大的國度,桑巴舞之普及,有這樣的說法:人不分男女老幼,平時跳,節假日更跳;在舞台上跳,在大街上也跳;白天跳,通宵達旦地跳。每當激越的音樂聲起,人們總是激情難抑,不禁擺腿扭腰,跳將起來,如醉如痴,欲罷不能,欲休難止。 桑巴舞起源於非洲。「桑巴」一詞據說從非洲的安哥拉第二大部族基姆本杜語中的「森巴」演變而來。「森巴」原是一種激昂的肚皮舞。顧名思義,這種舞蹈以上下抖動腹部、搖動臀部為主要特徵。這是安哥拉最流行的一種舞蹈動作,後來隨著販賣黑奴活動的興起而開始向外傳播。從16世紀30年代到19世紀中葉的300多年中,葡萄牙殖民者從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區向巴西販賣黑奴1200萬。在把黑奴塞進船艙運往新發現的大陸拉丁美洲的時候,白人奴隸販子擔心路途遙遠,黑奴在船艙中一窩幾十天,到岸時腿腳不靈便,賣不出好價錢。因此,他們就每天把擁擠在船艙中的黑奴趕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鐵鍋為伴奏,讓他們跳一通森巴舞,活動筋骨。這樣,殖民者本想增強黑奴這種特殊商品的競價力的舉動,就把這種流行於非洲的舞蹈無意中帶到拉丁美洲。
據考證,桑巴舞最早流行於巴西的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一帶。這里是葡萄牙人最早在巴西登陸殖民的地方。他們在這里辦有大量種植園和采礦場。被販賣到種植園里和采礦場的黑奴,在繁重的勞動之餘,以跳這種家鄉舞苦中作樂。在以後的幾個世紀中,來自非洲的黑奴及其後裔同來自歐洲各地的白人接觸增多,同土著的印第安人逐漸融合。這樣,他們的舞蹈也就逐漸吸收了來自歐洲的波希米亞的波爾卡舞、來自古巴的哈巴涅拉舞和巴西當地流行的馬克西克歇舞的一些因素,逐漸形成現代的桑巴舞。據記載,20世紀初,是巴伊亞州的婦女們將這種舞蹈帶到當時的巴西首都里約熱內盧。從此,這種舞蹈開始從沿海流向內地,從貧民窟流向上層社會,從黑人、黑白混血的「穆拉塔人」傳播到白人中間。同時,一直以西班牙六弦吉他和尤克里里四弦琴為主伴奏的樂器,逐漸被裡約熱內盧貧民窟中的銅鼓、大鑼、鈸等打擊樂器所取代。1928年,巴西的第一座桑巴舞學校「讓人去說閑話」在里約熱內盧建立。1932年,巴西舉行首次情人節桑巴舞遊行觀摩比賽,受到人們的歡迎和好評。從此,現代桑巴舞很快就風靡巴西全國。 桑巴舞原是非洲土著舞蹈,原是一種帶有宗教儀式性的舞蹈。在16至18世紀間,葡萄牙人由非洲如安哥拉、剛果等地引進了大量黑奴至殖民地巴西,以取代巴西人與原住民不願做的工作,而黑奴也將他們的舞蹈帶入巴西。19世紀巴西黑奴的身體滾動舞蹈加入巴西土著舞蹈Lun的身體搖晃動作,繼而加入由歐洲引入的花車遊行的嘉年華會舞步Copacabana混合而成稱Zemba Quecu,最後又混血了巴西舞Maxixe後才大略成形。
三十年代桑巴舞傳入美國,由於它趣味性強,生動活潑。後來經過美國舞蹈專家們的提練和加工,在基本訓練,舞步規范及編排上不斷研究與改進,把它納為拉丁舞系列的五大舞種之一,並正式定為國際標准舞的比賽項目。每逢節日,巴西城鎮盛行狂歡,人們會跳起豪放而又帶點即興發揮的桑巴舞蹈,因為它那節奏活潑,一重一輕,很快便流傳到歐美各大城市。 ①群眾性桑巴:舞蹈動作由舞蹈者隨著節奏即興創作。女舞者主要是小而靈巧的扭胯動作,男舞者除胯部動作外,常以腳下各種靈巧的動作變化來顯示自己的舞技。表演時可圍成圓圈而舞,也可一男邀一女在圈內表演,而其他人仍在原地隨跳,還可由一人領先,其他人在其後排成一行,由後人扶著前人腰,眾人按各種隊形一致做扭胯動作。
②表演性桑巴:女舞者扭胯動作結合大幅度的造型舞姿及各種步法的變化,同時根據舞蹈的人數創造各種隊形,男舞者手執各種打擊樂器邊擊邊跳。 Surdo
在SambaReaggae風格中已經衍生出5種音高的Surdo而在Rio Samba 中仍然是三種基本音高的Surdo。高音樂器Repinique
在SambaReaggae中,通常使用兩支塑料鼓槌高速不間斷擊打,而在Rio Samba中通常用一隻鼓槌和一隻手來配合擊打,是領鼓者最常使用的樂器,負責呼叫一些配合和指揮整個鼓隊開始和結束。
Caixa
使用常見的架子鼓,用木鼓槌擊打,是鼓團保持速度穩定的基礎,在Rio Samba中Caixa的音高通常被調到很高並且是擊打有彈簧帶的一面。
Cavaquinho
通常也被稱作巴西吉他,尺寸比吉他小得多,從這張圖片中就能看出來它的真正尺寸。 具韻律性與活潑性的桑巴舞通常給比賽帶來相當大的興奮,其重點須有良好的身體平衡性,及在定點舞步和如Z形樣式移動的舞步中彼此正確分配運用,大體而言桑巴舞是屬於漸進移動的舞蹈。而移動須如「嘉年華會遊行」式的漸進的圈式舞蹈,而定點式舞蹈時須與觀眾互動。改良過的國際標准拉丁桑巴舞與會將人們帶入狂歡狀態的原始巴西桑巴舞有所不同,不過仍保有「嘉年華會遊行」式和充滿活力的特點。
對競賽選手而言:高度靈活及柔軟性的身體為首要,而為如此強烈的律動身體,手臂具次等重要的平衡作用。高級舞者會正確地運用身體重量與地心引力,產生「很沉」的重心。選手須將重點放在肌肉的適度鬆弛和重心,生理及心理的緊綳均無法將活潑、熱情的桑巴舞表現良好。
特殊貢獻人
Walter Laird與舞伴Lorraine對桑巴舞匯整成國際標准舞的貢獻最大。 在全世界人眼中,桑巴舞是巴西的國舞,代表著熱情及多種族族群的藝術溶合,嘉年華會更是巴西人最重要的節慶,但巴西人對待桑巴舞,就不如異國人對待桑巴舞那麼崇高了,因16世紀黑奴引進時所帶來桑巴舞雛形的黑人舞蹈,因跳時身體有摩擦被列為「不入流」、「粗野」的舞蹈,屬於低下階層的,甚至當時殖民總督下令禁跳,再者,巴西政府對桑巴舞有卓越貢獻的人並無獎勵,對桑巴舞有歷史性之事及物也未予以重視。故在20世紀初之前的年代,巴西人如跳桑巴舞就被視為游手好閑、無賴等之輩,有時警方也會制止。
但在另一方面,原黑人的舞蹈具有宗教性、文化性的層面意義,因加入了巴西土著及歐式舞步,演變成多族群性的共同舞蹈,又其所用的敲打式樂器所散發出的豪邁,深深打動人心,而舞蹈的挑逗性與律動性,對巴西佔大部分人口的中下階層而言,代表著是對現實社會不滿情緒的舒散,是男歡女愛的媒介,也是打發時間的休閑娛樂,更是慶典節日狂歡的工具,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在近四、五十年間國際社會接納桑巴舞後,桑巴舞的地位才在巴西國度里向上提升,不過巴西仍未將其列入高尚藝術之廳。 2006年5月份,中國第一支桑巴舞蹈打擊樂團在北京成立,名字叫做桑巴亞北京。這個社團最初由藝術家Jimmy Biala和Leon Lee在2002年9月創建於舊金山,成員主要是在舊金山生活的亞裔,因此取名桑巴亞。
桑巴亞北京是一個立足於社區的非牟利組織,主要提供巴西傳統打擊樂舞蹈等相關的教育項目和專場演出,是中國唯一一支活躍於巴西打擊樂演、舞蹈演奏與教學的社團。2006年5月JimmyBiala(吉米·比亞拉)和李寶衍創辦桑巴亞北京。自此以來,桑巴亞北京從15人的小團隊擴大到有將近40多個學員的社區團體,提供了不同級別的巴西打擊樂和舞蹈課程。創始人JimmyBiala(吉米·比亞拉)與Leon Lee(李寶衍)的初衷是通過結合巴西鼓樂與亞洲舞蹈的形式為舊金山灣地區社區間搭建文化傳播的橋梁。2008年年底,桑巴亞北京通過了世界桑巴組織協會的認可,成為其會員組織。
6. 關於巴西這個國家來表演肢體劇(話劇課)
你說的這個,說實話,不是能寫出來的
說實話,我下午就看到你的題目了,我作為一個對話劇有些粗淺了解的偽專家思考了很久,也沒有想出你們這個節目怎麼創作比較好,我就拿我自己的觀點給你們一些建議吧,給不給分也不重要,你如果看過我的其他回答你也會發現,本人愛好幫助別人,分數我不太在意
言歸正傳吧,我的建議如下
1、因為你們是團體(還包括解說員,一定不是一個人),有唱有跳比較好,那麼其中的一個環節唱一個無伴奏的小和聲很有意思,比如北京大學學生合唱團的曲子,你們可以上網查一下,因為巴西人能歌善舞,且巴西的歌劇也十分有名
2、整個節目排成一個有點意思的小型音樂劇,有點好玩的故事,主要以巴西的民族風情(民族服飾),著名建築(耶穌像,可由演員穿服飾表演;葉之屋舞台道具展示;三權廣場,可以用背景噴繪展示;諸如此類等等),美食為特色(巴西美食如烤肉,可在動作中穿插;巴西是咖啡第一大出口國,可以在台詞中體現),
3、節目整體風格,可以由提到巴西人們就會聯想到狂歡節上穿著奇裝異服的巴西姑娘;到耳邊回響起節奏急昂的桑巴音樂,從而引導觀眾感受到空氣中似乎也傳來烤肉香味……,這樣人們多多少少能夠從中領略到巴西那種獨特而濃郁的民族風情。穿插一些演唱,劇情,幽默的事情。這樣會很好玩,好看,還熱鬧
4、舞蹈成分,提到巴西當然要說桑巴舞,草裙舞,肚皮舞等
5、主要用肢體表演實在無法用言語過多的描述
6、以上只是我粗淺的幾點理解,以及元素的解析,節目其實還是最好由自己創作比較好,相信你們可以創作出優秀的作品
最後提醒一下你們,一定要輕鬆些,會很好玩,而且對於每一個參與的人是一段難忘的經歷!
加油!祝你們成功!
以上只是我個人的粗淺認識,希望可以幫到你們,再次祝演出成功!
7. 巴西每天幾點上課幾點下課
摘要 您好親,很高興為你服務呢。我是夏天專業答疑老師,同時也是一位專業咨詢師,擁有20年職業經驗,1v1咨詢已經超過1000小時,給提問用戶提供了很大的幫助。我已經看到你的問題了,正在給您整理答案,五分鍾之內給你回復哦,請您耐心等待
8. 我想學巴西柔術,哪個好說說課是怎麼安排的。還有RMB
大王和安帝都挺好的....第一個被擋住了看不到,不過據我所知,北京柔術館 就那麼幾家 像什麼比圖 et 大王 安帝...
至於價格,這個最好單獨去咨詢
9. 巴西的教育是怎樣的
巴西憲法規定所有巴西人都有受教育權,州有提供教育條件的責任。州和聯邦特區各自組織本地區的教育,聯邦則負責邊遠地區的教育,並視需要協助各州辦教育。教育實行聯邦、州和市的三級管理體制。聯邦設教育和文化部,州和聯邦特區設教育廳,市設教育局。各級均設咨詢機構,中央設聯邦教育委員會,委員24人,由總統任命,任期6年,每2年調整三分之一委員。委員會的任務是解釋教育立法,制訂教育政策指示,頒布有關教育管理的細則。州設州教育委員會,在州的范圍內行使與聯邦教育委員會相同的任務。市設市教育委員會,行使州教育委員會所賦予的職權。
①學前教育。基礎教育法對學前教育僅作一般規定,要求州、市為 7歲以下兒童提供適當的教育。1971年以前,小學辦理幼兒園班,1971年以後注意了5~8年級的教育,對學前教育有所忽視。據1975年統計,全國5~6歲兒童,受學前教育的佔7%。
②普通教育。第一階段教育包括舊學制的小學和初中共8年(7~14歲)。第二階段教育,即舊學制的高級中學階段,分學術、師范、商業、工業和農業5科,學校的課程設准備升學的核心課程和准備就業的職業課程。
③高等教育。大學學制3~6年。醫科6年,法科和工科5年,新聞、圖書館和體育專業3年。20世紀70年代初,高等教育得到較大發展,學生年增長率為19%。
④非正規教育。非正規教育是巴西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有補習教育、廣播電視教育和識字教育運動三種形式。補習教育和廣播電視教育都是為未能受完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教育的青少年准備同等學力考試,使他們有機會升學。
10. 初一地理公開課 巴西怎麼講
學習目標:
1、巴西的位置、地形區、氣候怎樣?在世界和拉丁美洲的地位如何?
2、巴西的熱帶雨林有那些動植物?現狀如何?怎樣保護?
3、巴西有哪些農礦產品世界出名?有哪些重要城市?主要分布在哪裡?你能分析原因嗎?
學習過程:
一、 自主學習:自學課文後,完成下列各題
1、巴西是世界第( )大國,世界第( )人口大國,大部分居民通用( )語。
2、巴西主要分布在( )帶,分( )和( )兩大地形區,分屬
( )和( )氣候。
3、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在( )平原,被稱為(「 」),主要特有動物有( )、( )、( )、( ),從生態上稱(「 」),1978年,有關八國簽定了(《 》),旨在共同( )。
4、巴西熱帶經濟作物占世重要地位的有( )、( )、( )、( )等,居世前列的農產品還有( )、( )。
5、巴西主要礦產有( )、( )等,巴西最大城市是( ),也是( )工業中心;最大的港口是( ),也是最大的( )中心;目前世界最大的水電站是( ),是巴西與( )合建的。
6、在巴西圖上找出:巴西高原、亞馬孫平原、亞馬孫河、拉普拉塔平原、里約熱內盧、聖保羅、伊泰普水電站、巴西利亞、馬瑙斯
二、討論交流:
1、過度開發熱帶雨林帶來哪些危害?怎樣對待亞馬孫的熱帶雨林?
2、巴西工業主要分布在什麼地區?從交通與資源方面分析原因。
3、巴西的首都原為里約熱內盧,現是哪裡?你能分析遷都的原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