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巴西的節日
狂歡節
狂歡節為期四天,每年的2月中下旬舉行。據說巴西狂歡節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當時的羅馬教皇下令封齋期的前三天在教皇皇宮前舉行慶祝活動。教徒們輕歌曼舞、手舞足蹈,整個羅馬城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 從此狂歡節被正式確定並在歐洲廣為流傳,後由葡萄牙人傳入巴西。1641年,在薩爾瓦多舉行了馬隊和花車的遊行,從而開創了巴西歡度狂歡節的先河。1846年,巴西首次舉行狂歡節化裝舞會。到了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巴西奴隸貿易的逐步取消和奴隸制的最後廢除,廣大黑人興高采烈地加入了狂歡節的遊行大軍,在非洲傳統樂器的伴奏下,跳起帶有濃郁非洲風格的舞蹈。1889年巴西推翻帝製成立共和國後,狂歡節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新的變化,桑巴舞逐漸成為節日的主角。就這樣,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今天這種盛況空前的非宗教的全民聯歡活動。
節日雖為短短的四天,但早在節日前的一兩個月,巴西的各大城市和各界團體就著手准備節日的慶祝活動了。城市的主要街道也早早披上了節日的盛裝,街道兩邊搭起高高的看台,里約熱內盧大看台最佳的包廂票價雖高達千餘美元,但被早早地搶購一空。
狂歡節那四天,狂歡的熱浪席捲整個巴西,男女老少披紅掛綠,艷裝濃抹,載歌載舞,春潮決堤般地湧向大街。市面上除了葯店、醫院和酒吧之外,工廠停工,商店關門,學校放假,真可謂「誰也不屬於誰,誰也管不了誰」。有錢人金裝玉飾自不待言,就是窮苦人家湊熱鬧也要稍整衣帽,敲著空罐頭盒子,叮叮當當地投入狂歡的人流,彷彿一年一度不狂歡一下,明天就沒有好運氣。人們忘掉了富裕和貧窮,忘掉了憂愁和煩惱,忘掉了緊張和疲勞,只剩下歡和樂。此時,全國上下不分高低貴賤,不分種族膚色,都似一朵朵歡樂的浪花匯入了歡樂的海洋。這種歡樂的氣氛也感染著來自異鄉的旅行者,不少外國人也情不自禁地溶入其中。
最為熱烈、緊張、歡快的要數桑巴舞。從16世紀時起,起源於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跟隨著黑奴傳到巴西,它吸收葡萄牙人和印第安人音樂舞蹈藝術的風格,演變成巴西的桑巴舞。跳桑巴舞時,舞蹈者的每一塊肌肉都在抖動,因而不同於一般的輕歌曼舞。早在1928年,里約熱內盧就出現了被稱為「桑巴舞學校」的表演團體。從那時起到現在,「桑巴舞學校」一直是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桑巴舞大賽的主角。在狂歡節來臨前的幾個月內,各桑巴舞表演團體便要趕排舞蹈、創作樂曲、自製獨特的服飾和彩車,進行精心排練,選出訓練有素的舞蹈「國王」和「王後」。
桑巴舞化裝遊行時,為首的開路隊員簇擁著自己所屬團體的名稱和標志,其後的遊行隊伍打頭的由負責人、作曲者和彩車設計人等頭面人物組成。他們身穿筆挺的禮服,微笑著頻頻向四周圍觀的人群招手致意。緊隨其後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色彩紛呈的女子遊行隊伍。她們身著艷麗的寬擺衣裙,有的頭戴羽頭帽,也有的面戴假面具。女子遊行隊伍兩側或前後是數百人的男子打擊樂隊,樂手們身著由無數金屬片鑲成的衣褲,在燦爛的陽光下金光閃爍。他們興高采烈地吹吹打打煞是熱鬧。再後就是彩車和桑巴舞隊了,彩車上站著的是被選為「國王」和「王後」的俊男靚女,他們春風滿面地笑著向人群頻頻拋飛吻。其後是讓人欣喜若狂的桑巴舞隊,舞者服飾各異,爭芳斗艷,隨著舞曲,邊歌邊舞,這是一種以腰、臀、腹劇烈抖動大幅度搖擺的舞蹈。舞者神采飛揚,觀者如痴似呆,不論是舞者還是觀者,人們忘記一切煩惱,忘卻了姓啥叫啥,忘卻了吃喝,其熱烈痴迷的程度幾乎達到了瘋狂。
Ⅱ 巴西狂歡節用英語怎麼說和節日
地道的說法是 Brasilia Carnaval,這個詞本來是葡萄牙語,英文中直接引用了。
如果用英式一點的,可以說Carnival in Brazil或者Brazilian Carnival.
Ⅲ 巴西的節日(要英文)
Brazilian Festival
Ⅳ 巴西的狂歡節名勝古跡和風俗。
Carnaval~狂歡的簡介
巴西狂歡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狂歡節,有「地球上最偉大的表演」之稱。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舉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歡節上,每個人都不願表現自我,而是想成全別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擁有女性的特徵;而有的平時內向的女人則大跳狂熱的舞蹈,盡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動作。狂歡節中常常出現「易裝癖」,這是歷史的產物。巴西狂歡節對女性化的狂熱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在巴西的狂歡節中,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會。
Carnaval~狂歡的歷史
相傳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始於19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的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阿澤維多的這一行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狂歡節成了大眾的節日。
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最早並沒有固定的場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台。
Carnaval~狂歡的地點
巴伊亞是全國最發達和最重要的地區,這里到處充滿了音樂和舞蹈,它是巴西傳統和狂歡節精神最真實的體現。09年,阿根廷、委內瑞拉正式向國人開放旅遊。至此,包括巴西、智利、烏拉圭在內,國人可以暢游南美五國。最熱辣的狂歡節、最原始的亞馬孫熱帶雨林、最壯美的伊瓜蘇大瀑布、最有動感的活冰川、落差最高的天使瀑布、最神秘的復活節島「莫埃」石像……南美,這片地球南端壯美、原始、野性的大陸,終將會成為國人遊走的熱土。
Carnaval~狂歡的概況
狂歡節在復活節前47天,而復活節是春分月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由於這一因素,導致了每年狂歡節的日期不確定性,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歡節的活動從狂歡節那天的前三天(星期六)就開始了,每天晚上進行,接連舉行三天。在狂歡節的遊行隊伍里,不分貧窮和富有,不分尊貴或卑賤,從白天跳到黑夜,快樂可以傳染,不滿得以宣洩。狂歡節期間,數不清的羅曼史在發生,點亮人們平庸的日常生活。你有權期待浪漫,期待激情,你有權發泄不滿,表達抗議,一切都那麼爽,於是你笑了。環顧四周,載歌載舞的遊行隊伍中,桑巴舞小姐多麼美,陽光多麼好,開心最重要。里約熱內盧每年的狂歡王、狂歡後及狂歡公主都是經過評選產生的。他們都是在各種桑巴舞表演中擔任過領舞的桑巴能手,狂歡王的體重還必須在130公斤以上。
規模盛大的桑巴舞遊行中,一輛輛車身長達10米的彩車打頭陣,車上裝著高音喇叭,車頂上七八名鼓手敲出震耳欲聾的歡樂鼓點,歌手引吭高歌,桑巴舞小姐高高在上,扭動腰肢,跳著歡快的桑巴舞。成千上萬的人簇擁在彩車前後,一邊和歌手一起歌唱,一邊隨著節奏跳著桑巴舞。
由於沿途不斷有人加入,遊行隊伍越來越長。人們極盡想像,把自己打扮得千奇百怪,以吸引路人的眼光,參加遊行的人有年過花甲的老人,有坐在父親肩頭的兒童。男男女女,老老少少,人人都在唱,個個都在跳。烈日炎炎,氣溫高達32攝氏度,雖然人人臉上都淌著汗水,但個個臉上都掛著笑容。
大家都奇裝異服,要引人注目,只有走極端。
遊行是表達政見的好機會,盡管此屆狂歡節的主題極力弘揚愛國主義,但是,還是有彩車被裝點上了土著印地安人、拿槍的葡萄牙"入侵者",以及運奴船,以抗議殖民歷史,還有人舉起牌子,抗議1964年至1985年巴西軍政府的專制統治。但並不是什麼都可以的,全身赤裸、詆毀宗教被普遍認為不合適,這些行為,一般會遭到警察的立即制止。
狂歡節中,警察是惟一笑不起來的人。狂歡節的頭兩天,交通流量大增,許多內地人開車前往裡約熱內盧等海濱城市旅遊觀光,聖保羅等大城市的人們又紛紛開車前往內地探親度假。巴西全國發生車禍1065起,造成72人死亡,551人受傷。大部分交通事故發生在白天和天氣良好的情況下,多數車禍原因是司機酒後駕車和超速行駛。
在遊行隊伍氣氛處於高潮時,毒品交易比平時高出一倍。狂歡節期間,大量的風流韻事發生,巴西警察毫不忌諱地提醒人們注意預防艾滋病。此次巴西狂歡節吸引的遊客創下了歷史紀錄,僅里約熱內盧一地,就有31萬多名遊客。國家旅遊局的官員恩伯塔估計,僅4天假期,巴西咖啡商做成了12億美元的生意。計程車生意出奇地好。熱心的組織者為了讓遊人盡興,特地為外地遊客開設了跳桑巴舞的速成班,好讓他們也能邊舞邊樂,體會桑巴風情。
Carnaval~狂歡的分類
里約熱內盧狂歡節
狂歡節是巴西最大的節日,但最負盛名的當屬里約熱內盧的狂歡節。該市狂歡節以其參加桑巴舞大賽演員人數之多,服裝之華麗,持續時間之長,場面之壯觀堪稱世界之最。
薩爾瓦多狂歡節
在巴西的狂歡節中,巴伊亞州首府薩爾瓦多市的狂歡節獨具特色。由於巴伊亞人不願將狂歡節市場化,所以這里的狂歡節得以保持它的原汁原味。此外,在音樂方面,巴伊亞是巴西國最發達和最重要的地區。
亞馬孫叢林里的狂歡節
帕林廷斯是亞馬孫河邊一個人口只有9萬的巴西小城市,每年總有那麼幾天,會有相當於當地人口數目的各國遊客為它心動不已,甚至提前1年預訂這里的旅館,因為這里具有濃烈亞馬孫風情的狂歡節——博伊蹦巴。在當地土語中,「博伊」是「牛」的意思,博伊蹦巴就是「牛之祭」。博伊蹦巴最早是在馬瑙斯地區橡膠業繁榮的年代由西歐移民帶入巴西的,後來加入了原住民族文化因素,並結合了亞馬孫流域的諸多傳說,逐漸發展成為如今吸引著世界各國遊客紛至沓來的狂歡節。狂歡時間一般是6月最後一個周末的3天。
Carnaval~狂歡的中國元素
2010年2月14日,巴西南部州府城市阿雷格里港狂歡節遊行表演持續了6個多小時後,終於迎來了期待已久的雷斯廷加桑巴舞團。雷斯廷加以「中國」為主題,用中國文化元素來表現巴西桑巴魅力十幾名前導隊員,個個銀裝素裹,肩披黑白兩色長羽,在行進中不斷地變幻隊形,向觀眾展示的是中國「陰陽八卦」的古老理念。緊隨其後的是一輛「金羽天鵝」彩車。天鵝前,一位來自中國的演員站在半圓平台上,手持金棍,邁著穩健步法,在轉身扭頭之間,變幻出不同色彩的臉譜,向巴西觀眾展示中國戲劇的變臉藝術。在雷斯廷加的遊行隊伍中有五台大型彩車,分別表現「中國故宮」、「萬里長城」、「鄭和寶船」、「佛教寺廟」和「東方明珠」。
Ⅳ 巴西的傳統節日是什麼
巴西的傳統節日是狂歡節
狂歡節為期四天,每年的2月中下旬舉行。據說巴西狂歡節起源於15世紀的歐洲,當時的羅馬教皇下令封齋期的前三天在教皇皇宮前舉行慶祝活動。教徒們輕歌曼舞、手舞足蹈,整個羅馬城沉浸在一片歡樂的海洋中 從此狂歡節被正式確定並在歐洲廣為流傳,後由葡萄牙人傳入巴西。1641年,在薩爾瓦多舉行了馬隊和花車的遊行,從而開創了巴西歡度狂歡節的先河。1846年,巴西首次舉行狂歡節化裝舞會。到了19世紀下半期,隨著巴西奴隸貿易的逐步取消和奴隸制的最後廢除,廣大黑人興高采烈地加入了狂歡節的遊行大軍,在非洲傳統樂器的伴奏下,跳起帶有濃郁非洲風格的舞蹈。1889年巴西推翻帝製成立共和國後,狂歡節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新的變化,桑巴舞逐漸成為節日的主角。就這樣,久而久之逐漸形成今天這種盛況空前的非宗教的全民聯歡活動。
節日雖為短短的四天,但早在節日前的一兩個月,巴西的各大城市和各界團體就著手准備節日的慶祝活動了。城市的主要街道也早早披上了節日的盛裝,街道兩邊搭起高高的看台,里約熱內盧大看台最佳的包廂票價雖高達千餘美元,但被早早地搶購一空。
狂歡節那四天,狂歡的熱浪席捲整個巴西,男女老少披紅掛綠,艷裝濃抹,載歌載舞,春潮決堤般地湧向大街。市面上除了葯店、醫院和酒吧之外,工廠停工,商店關門,學校放假,真可謂"誰也不屬於誰,誰也管不了誰"。有錢人金裝玉飾自不待言,就是窮苦人家湊熱鬧也要稍整衣帽,敲著空罐頭盒子,叮叮當當地投入狂歡的人流,彷彿一年一度不狂歡一下,明天就沒有好運氣。人們忘掉了富裕和貧窮,忘掉了憂愁和煩惱,忘掉了緊張和疲勞,只剩下歡和樂。此時,全國上下不分高低貴賤,不分種族膚色,都似一朵朵歡樂的浪花匯入了歡樂的海洋。這種歡樂的氣氛也感染著來自異鄉的旅行者,不少外國人也情不自禁地溶入其中。
最為熱烈、緊張、歡快的要數桑巴舞。從16世紀時起,起源於非洲西海岸的桑巴舞跟隨著黑奴傳到巴西,它吸收葡萄牙人和印第安人音樂舞蹈藝術的風格,演變成巴西的桑巴舞。跳桑巴舞時,舞蹈者的每一塊肌肉都在抖動,因而不同於一般的輕歌曼舞。早在1928年,里約熱內盧就出現了被稱為"桑巴舞學校"的表演團體。從那時起到現在,"桑巴舞學校"一直是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桑巴舞大賽的主角。在狂歡節來臨前的幾個月內,各桑巴舞表演團體便要趕排舞蹈、創作樂曲、自製獨特的服飾和彩車,進行精心排練,選出訓練有素的舞蹈"國王"和"王後"。
桑巴舞化裝遊行時,為首的開路隊員簇擁著自己所屬團體的名稱和標志,其後的遊行隊伍打頭的由負責人、作曲者和彩車設計人等頭面人物組成。他們身穿筆挺的禮服,微笑著頻頻向四周圍觀的人群招手致意。緊隨其後的是打扮得花枝招展、色彩紛呈的女子遊行隊伍。她們身著艷麗的寬擺衣裙,有的頭戴羽頭帽,也有的面戴假面具。女子遊行隊伍兩側或前後是數百人的男子打擊樂隊,樂手們身著由無數金屬片鑲成的衣褲,在燦爛的陽光下金光閃爍。他們興高采烈地吹吹打打煞是熱鬧。再後就是彩車和桑巴舞隊了,彩車上站著的是被選為"國王"和"王後"的俊男靚女,他們春風滿面地笑著向人群頻頻拋飛吻。其後是讓人欣喜若狂的桑巴舞隊,舞者服飾各異,爭芳斗艷,隨著舞曲,邊歌邊舞,這是一種以腰、臀、腹劇烈抖動大幅度搖擺的舞蹈。舞者神采飛揚,觀者如痴似呆,不論是舞者還是觀者,人們忘記一切煩惱,忘卻了姓啥叫啥,忘卻了吃喝,其熱烈痴迷的程度幾乎達到了瘋狂。
Ⅵ 巴西的節日 要英文
巴西的嘉年華節日--Carnival in Brazil 巴西的教師節——Teachers' Day 巴西節日——Brazil Festival 1.1元旦--New Year's Day 1.20塞巴斯蒂昂(Sebastiao)節 3.5狂歡節-_Carnival 4月18日 耶穌遇難日JESUS DIED ON
4月20日 復活節 Easter
4月21日 獨立義士節 Independent leader Festival
4月24日 聖若熱節St if hot section
5月1日 國際勞動節 International Labor Day
6月19日 聖體節 Corpus Christi
9月7日 巴西獨立日 The independence day of Brazil
10月12日 聖母節 The day of Our Lady of
10月28日 公務員和商人節 Civil servant and businessman Festival
11月2日 萬靈節All souls' Day
11月5日 共和國成立日 Foundation of the Republic
12月24日 聖誕前夜 On the night of Christmas Eve
12月25日 聖誕節Christmas
12月31日友元旦前夕 New year's Eve
Ⅶ 巴西的狂歡節,這一天群眾們會如何慶祝節日
在中國我們有很多的節日,有國慶節,勞動節,感恩節,情人節,清明節等等非常多的節日,但是我們地球的另一端巴西也有一個節日叫狂歡節,那麼這一天巴西人都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慶祝節日呢?巴西人主要在狂歡節跳舞,唱歌,騎馬或者點燃火焰弄個篝火晚會,跟親朋好友載歌載舞。
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不同的節日,巴西的狂歡節是在吃齋之前用來彌補自己在吃齋期間的清苦,因為巴西的吃齋期間是禁止吃肉,必須以素食為主,並且禁止娛樂等等一次來紀念耶穌之前的苦難,所以在吃齋之前的七天人們盡情放縱,以此來彌補自己,以上觀點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Ⅷ 巴西的狂歡節你知道多少
巴西狂歡節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狂歡節。它是在每年二月的中旬或下旬舉行,時間為三天,每年都會吸引數百萬的遊客來此參觀。
巴西狂歡節主要是在每年的2月中,下旬舉辦,桑巴舞是狂歡節上的主旋律,每年都會有數十萬人一同觀看。在狂歡節上,你可以盡情放縱自己,男人們可以穿著極其暴露的女人服裝跳著熱辣的舞蹈,女人們也可以穿著男裝,釋放自己。這里,有你可以想像到的一切。而且,在周邊,都會有許多的酒店,酒吧,如果累了,想休息了,隨時都可以進去小酌一杯,放鬆心情。所以說,巴西狂歡節真的是一個很好的旅遊去處,一定要嘗試一下
Ⅸ 巴西情人節應該怎麼過
6月12日,又是巴西的情人節。這一天,也是巴西人一年中最浪漫的一天。
走在巴西利亞的商業街上,以浪漫情人節為主題的商品布展令人眼花繚亂,特別是做成「心」狀的各式巧克力、以鮮紅的精緻花邊內衣、以蘭花為主的各式鮮花或花籃最為奪目耀眼,因為這是巴西人最喜歡,也是最常用的情人節禮物。這些商品經過商家的精心打扮,更富有浪漫色彩。
許多巧克力專營店推出了情人節花籃,花籃里的各色巧克力的表面都澆上了「我愛你」的字樣,板狀的巧克力也換成了「心」狀。一些商店推出情人節禮物套裝,如三塊巧克力外加一個精美鏡框或是搭配一盆蘭花。蘭花象徵愛情,需要精心的澆灌和呵護。在一家花卉店,各式花籃五彩繽紛,店員們也穿上了印有「6月12日情人節」字樣的紅色T恤衫。他們告訴記者,情人節里賣得好的是巴西蘭花和進口的哥倫比亞玫瑰。巴西蘭花品種多,花態雍容華貴,哥倫比亞紅玫瑰花朵碩大,色澤厚重,很受情人的青睞,但這些花卉的價格不菲,從80雷亞爾到120雷亞爾不等。
衣服和鞋也是情人節最常用的禮物。記者看到許多服裝店都在櫥窗里最顯眼的地方擺出成套的紅色服裝。在一家內衣專營店的門前櫥窗里,紅色的三角內褲、綉花胸罩、睡衣、睡裙和緊身背心鮮艷奪目。店經理告訴記者,情人節里賣出去最多的是紅色內褲,因為紅色本身就象徵著火熱的愛情,也是男孩子最喜歡送給女友的禮物。如果說,我們國內流行本命年穿紅色衣褲,而巴西女孩子則喜歡在情人節穿上紅色內衣。
巴西情人節始於1950年。那一年,一位名叫若奧·杜里亞的廣告商人,為了刺激巴西人在每年6月的商業淡季的消費,就推出了情人節禮品。這一舉措很快得到生性浪漫的巴西人的認可,大家都在情人節這天與自己心儀的愛人互換禮物。在整個西文國家,情人節是在每年的2月14日,而巴西選6月12日為情人節,除了商業促銷的因素外,與這一天是天主教神父聖·安東尼奧的紀念日也有關。
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個葡萄牙姑娘非常想得到愛情,然而,許多年過去了,她卻沒有碰到一個心儀的愛人,內心十分苦悶。有人就對她說,你要去求聖人安東尼奧吧!安東尼奧是一位神父,他有很好的口才,演講起來富有情感,又善解人意,特別是熱心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安東尼奧神父在6月12日「升天」後,被追捧為「聖人」。如果人們希望找到失散的親人,得到外出旅行家人的消息,在安東尼奧神像前做祈禱,這些希望就會實現。於是,姑娘天天在安東尼奧神像前祈禱,讓神父幫她找到愛情。
幾年過去了,愛情卻不曾光顧。姑娘失去了信心,一氣之下,便將安東尼奧神像從窗戶里向外扔去。誰知,正好打在一個過路年青人的頭上。年青人氣憤地走上樓找姑娘問罪,姑娘也自知理虧,一面道歉,一面熱情招待。看到姑娘年青美貌,又體貼入微,年青人很快氣就消了,兩人越談越投機。最後,這位過路的年青人竟然成了姑娘的終生伴侶。
從此,安東尼奧神像又被端端正正的供奉在祭台上,成為人們祈求愛情的「紅娘」。安東尼奧神父「升天」後的次日,即6月13日也就成為年青人選定結婚的吉日良辰。當青年人戀愛受挫時,他們就會到安東尼奧聖像前做祈禱。還有一種風俗習慣是:在情人節里,未婚大齡姑娘將安東尼奧神父的聖像朝井裡扔下去。據說,這樣她就能實現願望,得到愛情。
現在,巴西人則把安東尼奧的忌日6月12日作為情人節來慶祝,感謝安東尼奧神父暗中牽線做媒,使情侶們有緣相會相識。對於「情人」這個詞,巴西人有兩種理解:一個叫「namorado」,意為相互愛慕的人;另一個是「amante」,意為有性愛關系的情人。巴西情人節是「O Dia dos Namorados」,是為相互愛慕的人設立的,在情人節這一天,情侶們要相互送禮,以表達自己對對方的愛慕之情。
巴西人十分重視愛情,把它視為生活和生命中最重要的東西,愛情就是對自己所愛的人的付出和關心。情人節里,巴西人在送禮上自然是不惜花費的,把送情人禮物看成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人越多,送出的禮物越多,收到的也就越多,浪漫的情懷和樂趣也就越濃厚。我曾經認識一位電力工程師,32歲的他還是單身一人。他說:「盡管情人節有著濃厚的商業氣息,但是一想到『情人節』這個浪漫的名稱,想到自己還沒有伴侶作陪,會倍感凄涼。」
在巴西過情人節,不僅僅是那些單身男女,就連小孩和老人也會津津樂道。小孩子們會在情人節里向自己班上的好朋友送上禮物。不過,這個禮物很小很小,經常是自己所畫的一幅畫,然後寫上一段祝願的詞。老年人也會像年青人一樣,給自己過去的戀人發個電報,打個電話問候一聲。
對於情人們來說,除了交換禮物外,一起外出吃一頓晚餐也是必不可少的。餐館和酒吧都會在這天為前來用餐的情侶們創造出一個溫馨優雅的環境,在綵帶、燭光、音樂和鮮花點綴的氛圍里,陷入愛河的情侶們,成雙成對地手拉手,面對面,或擁抱,或親吻,在浪漫的情調中傾訴自己的愛慕之情,度過一個值得回味的日子
Ⅹ 巴西狂歡節是什麼
相傳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始於19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的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阿澤維多的這一行動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里約熱內盧狂歡節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標志著狂歡節成了大眾的節日。
里狂歡節在復活節前47天(一定是星期二),而復活節是春分月 圓後的第一個星期日,由於這一因素,導致了每年狂歡節的日期不確定性,一般在二月的中旬或下旬,狂歡節的活動從狂歡節那天的前三天(星期六)就開始了,每天晚上進行,接連舉行三天。在巴西的狂歡節上,每個人都不願表現自我,而是想成全別人。有的男人希望自己擁有女性的特徵;而有的平時內向的女人則大跳狂熱的舞蹈,盡量地模仿他人的敏捷和有力動作。狂歡節中常常出現「易裝癖」,這是歷史的產物。巴西狂歡節對女性化的狂熱程度在世界上可以說是獨一無二的。在巴西的狂歡節中,里約熱內盧狂歡節是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會。
在狂歡節的遊行隊伍里,不分貧窮和富有,不分尊貴或卑賤,從白天跳到黑夜,快樂可以傳染,不滿得以宣洩。狂歡節期間,數不清的羅曼史在發生,點亮人們平庸的日常生活。你有權期待浪漫,期待激情,你有權發泄不滿,表達抗議,一切都那麼爽,於是你笑了。環顧四周,載歌載舞的遊行隊伍中,桑巴舞小姐多麼美,陽光多麼好,開心最重要。里約熱內盧每年的狂歡王、狂歡後及狂歡公主都是經過評選產生的。他們都是在各種桑巴舞表演中擔任過領舞的桑巴能手,狂歡王的體重還必須在130公斤以上。
約熱內盧狂歡節最早並沒有固定的場所,全市各主要大街上都是桑巴舞表演的舞台。由於狂歡節時值盛夏,天氣炎熱,遊行活動都在夜晚進行。從20世紀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學校建議在市內修建一座桑巴舞賽場,用於狂歡節活動。1983年,曾設計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亞等工程的著名工程師奧斯卡·涅梅耶爾親自設計,6萬名建設者齊心協力,僅用了117天,就建成了一座能容納數萬觀眾的桑巴舞賽場。從此,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就有了固定的場所。
相傳里約熱內盧狂歡節始於19世紀中葉。最初,狂歡節的規模不大,僅限於貴族舉行的一些室內化妝舞會,人們戴上從巴黎購買的面具,盡情地歡樂。1852年,葡萄牙人阿澤維多指揮的樂隊走上了街頭。隨著節奏明快的樂曲,不管是黑人還是白人,也不管是窮人還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來了,整個城市歡騰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