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每年有多少地主被暗殺

巴西每年有多少地主被暗殺

發布時間:2022-08-08 17:00:39

『壹』 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結束後,為何巴西成拉美唯一的帝國

拉丁美洲國家獨立後的政治地圖差別很大。當以前屬於西班牙殖民地的大多數拉丁美洲國家成為共和國,而以前屬於葡萄牙殖民地的巴西,成為拉丁美洲唯一的帝國?巴西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有什麼不同嗎?熟悉拉丁美洲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拉丁美洲獨立戰爭爆發前,整個拉丁美洲被劃分為兩個殖民板塊——西班牙的拉丁美洲殖民地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拉丁美洲。盡管這兩個殖民地都由兩個歐洲殖民大國——西班牙和葡萄牙——統治,-殖民統治宗主國的方法和後果有很大的不同。


獨立戰爭期間,許多軍官、官員、政治家,利用搶劫、低價收購等非法手段,土地測量和強行搬遷,掠奪大片土地,發展成為新的大地主。例如,在19世紀的最後20年裡,阿根廷獨裁者捐贈了1.5億美元,用於資助一個由阿根廷政府資助的項目。在巴西,兩千人的土地面積比四個國家——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和丹麥——的總面積還要大。在委內瑞拉,80%的土地歸大地主所有,每個人的土地面積超過4000英畝。外國資本家還攫取大片土地,經營種植園。美國聯合水果公司在瓜地馬拉佔地17萬英畝,種植水果等。

『貳』 歐洲歷史上著名暗殺者有哪些

【1】最骯臟的刺殺:荷蘭國父悲歌

1568年的搗毀聖像運動揭開了荷蘭反抗西班牙統治,爭取獨立的序幕。在這場運動中,荷蘭當時最大的貴族——威廉·奧倫治(奧倫治親王)的向背舉足輕重,就階級情感來說,他受過西班牙前國王卡洛斯的厚恩;就民族感情來說,身邊荷蘭人民的吶喊和鮮血又使他寢食難安。一度搖擺不定的他,最終終於同荷蘭人民站到了一起,走上了反抗當時最強大的帝國——西班牙帝國的不歸路。

從此,他成為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的眼中釘、肉中刺,成為全國頭號通緝犯。菲利浦二世懸賞巨額賞金要他的人頭。

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奧倫治親王領導下的荷蘭獨立力量在尼德蘭北方站穩了腳跟。荷蘭各省准備在1584年7月12日擁戴德高望重的他為國王。但在大喜日子到來之前兩天,悲劇發生了。

7月10日,奧倫治親王與雷瓦登市長共進午餐後,正在閑談中,侍衛上來報告說:「巴爾塔薩已經辦好了護照等一切手續,特來領取幾封親王寫給法國公使的信件。」

巴爾塔薩是個法國人,職務是為親王往法國傳遞信息的驛使,剛剛到親王椹做事不久。

當奧倫治親王走下樓梯時,已經隱藏在樓梯口旁一個圓柱後面的巴爾塔薩,突然向親王猛撲過去,舉起手槍開了三槍,槍槍打在親王的要害處,一代偉人就此倒下,永遠沒有起來了。

刺客趕忙逃跑,但在門口正好踏到一堆狗屎滑倒在地,當場被活捉。他供出自己是菲利浦二世派來的奸細,刺殺親王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贏得菲利浦二世的巨額賞金和爵位。最後,他在受到烙鐵、刀刮等酷刑之後被斬首。

奧倫治親王的子孫繼承了他荷蘭執政的位置,最終贏得了荷蘭獨立,並成為荷蘭時代析襲的王室。

【2】最意外的刺殺:整個法蘭西在哭泣

16世紀是法國在向一個成熟的近代民族國家轉型過程中的艱難時期。剛剛完成了國家的統一和中央集權,又陷入了天主教和新教的剪不斷、理還亂的復雜糾紛之中。在當時整個歐洲的宗教沖突之中,形勢最復雜的是法國,因為天主教和新教力量勢均力敵。自1572年「恐怖的聖巴托羅繆之夜」以來,法國陷入了長期的內戰和騷亂之中,在此後連續有兩個國王遇刺身亡,其中亨利三世是因為背叛了自己的天主教陣營,轉而同情甚至幫助新教而被一個狂熱分子刺殺,而亨利四世(1589~1610年在位)的遇刺身亡,則更為出人意料。

亨利四世原是法國南邊境一個叫納瓦拉的小邦的國王,為新教徒。因亨利三世無嗣而亡,作為後者遠親的亨利四世得以繼承王位。當時法國處於宗教戰爭「胡格諾戰爭」之中,亨利四世親自上陣廝殺,顯示了極好的軍事才能。但真正顯示亨利四世的偉大人格的是1593年,鑒於法國天主教徒佔多數的現實,亨利四世毅然宣布自己改信天主教,接著在1598年宣布「南特法令」,宣布天主教為法國國教,同時承認新教的信仰自由和應有地位。「南特法令」是西方最早體現宗教寬容精神的傑作,最終給法國帶來了和平。此後亨利四世致力於發展生產、恢復經濟,卓有成效。

1610年的一天,亨利四世去探望大臣蘇利途中經過一條狹隘的街道,前面兩輛車相撞堵塞了交通,國王的車右輪又陷在溝里。這時,國王的車正好停在一個店鋪門前,而店鋪的招牌上畫著一支箭射穿一顆戴著王冠的心。尾隨在後面的一個叫拉偉拉克的瘋子,或許從中受到某種啟示,腳踏車猛然向國王刺去,國王大聲呼喊「我被刺啦」!而在這時,拉偉拉克又刺了第二刀,隨後被當場被捉,他也沒想逃跑。

拉偉拉克據說是個瘋子,有一種強烈的慾望時刻在困擾著他,那就是行刺國王,人們還給這種病起了名字,叫弒君病。

後來,安娜王後(亨利四世的兒媳)輔助未成年的路易十四時,曾對他說,要學你的祖父(亨利四世),不要學你的父親(路易十三),路易十四問為什麼,安娜說,亨利四世去世時,大家都哭;而路易十三去世時,大家都笑。不錯,法國歷史上的明君很多,有查理曼大帝、路易十四、拿破崙等,但像亨利四世這樣在功業上和人格上都無可指責的,只有他一人。

【3】最浪漫的刺殺:化裝舞會上的黑手

當今的瑞典,在外人眼中無異於世外桃源,以高收入、搞福利、高文明聞名於世。然而你是否知道,瑞典歷史上也有過貪污成風、秩序混亂的時代,那是在18世紀中期,瑞典在遭受了北方戰爭失敗的重創之後,貴族乘機奪權,進入了所謂的「自由時代」。

1772年,受制於貴族統治多年的古斯塔夫三世(1771~1792年在位),利用貴族階級內部的矛盾,以及僧侶、市民、平民三個階級對貴族的不滿,發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政變,解散了國務會議,恢復了專制王權。就這個角度來說,他倒也算一代雄主。

但他在奪取權力之後,卻不但未能解決國內的財政危機,反而冒險挑起與俄國的戰爭,結果損失慘重,國內大批軍官嘩變。他的生活也十分奢華,他迷戀話劇,被後人稱為「天才演員」。

這里還要補充說明一下化裝舞會。化裝舞會是歐洲宮廷中十分流行的一種娛樂,就是在舞會中戴上假面具,把自己化裝成神仙、鬼怪等,這樣就有利於毫無拘束地投入到舞會中去。

1792年3月16日,古斯塔夫三世准備參加晚上的化裝舞會。有人向他告密說,據可靠消息,晚上有人要向他下毒手,古斯塔夫三世聽了哈哈大笑,因為類似的謠言他已聽過不下幾十次,還不都是空穴來風。當天晚上當舞會進行到高潮時,突然有個人從背後向國王開了一槍。舞會頓時慘叫陣陣,亂成一團。兇手乘亂逃跑,但沒跑出多遠便被抓獲。

兇手是一個叫安斯特洛姆的御林軍隊長,而他的後台是當時的大貴族——皮薩琳將軍。古斯塔夫三世抑制貴族階層的政策使貴族中有不少人對他切齒痛恨,加上對他的經濟政策和外交政策不滿,使他周圍形成了一個要除去他的集團。

13天後,古斯塔夫三世醫治無效去世,臨終前留下兩句話:「殺他的是法國的雅各賓派,寬恕殺他的人。」但兇手被鐐銬示眾之後連抽三天的鞭刑,最後砍頭分屍投入海中。

【4】最慘烈的刺殺:西班牙國王婚禮血案

1808年拿破崙對西班牙的入侵,挑起了蘊藏在西班牙人民心中的激情,西班牙從18世紀一個死氣沉沉的角落,變成了19世紀歐洲中革命次數最多、最激烈的國家。斐迪南七世依靠人民復國,最終卻背叛並鎮壓人民的卑鄙行徑,使西班牙王室一度成了眾矢之的。在他兒女伊莎貝爾二世時期,反抗達到高峰,她在位期間,總共改組了41次政府,頒布了7部憲法,各地政治勢力發起了15次暴動,她本人也遭受了兩次未遂刺殺。1868年,她在一次政變中被迫流亡國外。

後來,伊莎貝爾二世的兒子阿方索十二世回國復位,西班牙的局勢平靜了一段時間,直到他的兒子阿方索十三世(1886~1931年在位)時期。

阿方索十三世還是一個胎兒的時候,他的父王就因病逝去,他一出生就成為國王(這樣的例子,在歐洲黎上只有兩例),長大後成為一位任性而熱情的一國之主。19歲的時候,對英國的一次訪問,使他迷上了「歐洲老祖母」維多利亞女王的外孫女——維多利亞·歐亨尼婭可能帶有英國王室的家族病——血友病的致病因子,他們的婚約在西班牙遭到強烈反對,但最後,他終於說服了他的母親——有「德行夫人」之稱的太後克里斯蒂娜。

據說,歐亨尼婭的教母曾贈給她一串珍珠項鏈,但同時囑咐她在婚禮時不要戴上,因為很久以前一位吉卜賽女巫曾經預言,如果新娘戴上這串項鏈,她日後將流出如珍珠那麼多的眼淚,但歐亨尼婭將之當作童話,在婚禮上戴上了那串神秘的項鏈。

婚禮在1906年5月31日進行。當隊伍行至狹窄的馬約爾大街時,從一棟樓上上掉下來一束鮮花,花中藏有一顆炸彈,在新郎和新娘的御用馬車前爆炸了,一時間煙塵四起,血肉橫飛。這場慘劇,總共造成22人死亡,70多人受傷,不過國王和王後幸運地從血肉堆里逃出生天。吉卜賽女巫的預言應驗了,這只是這對新人一生厄運的開端,他們即將面對的,是西班牙最動盪的歲月……

行刺者叫莫拉爾,是一位極端的無政府主義者。在慘案發生前的一天,曾有人看見他一次又一次地在樓上拋東西下來,以為他有神經病,並不在意。原來他是為了測算物體到達地面的准確時間。後來,他在即將被逮捕的時候自殺身亡。

【5】最冷酷的刺殺:葡萄牙君主制的覆滅

在西班牙王室血案發生後兩年,即1908年,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另一個國家——葡萄牙發生了一宗對歷史影響更大的刺殺事件。

19世紀末,葡萄牙的共和派與失意王黨分子、共濟會站在一起,謀求顛覆葡萄牙王室的統治。

葡萄牙當時的國王卡洛斯一世(1889~1908年在位)是個很有才華的人,但兩件事使他喪失了民心,一是1890年,他企圖將非洲的兩個殖民地——安哥拉和莫三比克連接起來,遭英國反對,在英國武力威脅下,被迫撤軍,放棄連接兩個殖民地的計劃,使國內不滿。另一是在1906年,任命強硬派王黨分子佛朗哥擔任首相,而佛朗哥是個不得人心的獨裁者。

1908年,卡洛斯國王和他的長子——王儲路易·菲利普在王宮門前的廣場上被兩名共和黨激進分子開槍打死(這個案件的背景從來沒有被徹底查清)。他的幼子,年只18的曼努埃爾二世繼承王位。此後國內局勢一直動盪,兩年後,葡萄牙資產階級革命爆發,曼努埃爾找不到任何人為他賣命,只好黯然出逃到英國。

曾經出過「征服者」阿方索、若昂大帝等傑出帝王的葡萄牙王室的統治,至此永遠劃上了句號,留在它背後的,只剩下一連串的嘆息……

【6】最憂傷的刺殺:不曾擁有童話的茜茜公主

1848年歐洲各國革命風潮湧起,受打擊最嚴重的當屬位於歐洲心臟地帶的,復雜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織在一起的奧地利帝國。在這場風暴中,年輕的王子——弗朗茲·約瑟夫被推上了皇位。他沒想到,他在這個寶座上一坐就是68年。

10多年後,又一場風暴到來了,在義大利統一運動和德意志統一運動中,作為守舊勢力代表的奧地利一再遭到打擊,被迫放棄自己的德意志定位,轉而向國內的匈牙利人讓步,將奧地利一院制帝國改組成奧匈帝國——一個二元制的帝國。

在歐洲歷史上,奧匈帝國註定是一個倒霉的角色,它在屈辱的背景下誕生,又最終在屈辱的風暴中土崩瓦解。為了維持這么一個龐大的民族組合體,它的統治者——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成為國內各族的民族主義者。還有周邊虎視眈眈的大國的公敵。其王室成員幾乎個個都曾遭到過無數次未遂刺殺。

但這個帝國中最有名的卻不是這個長命的皇帝,而是他的妻子伊麗莎白——來自巴伐利亞的茜茜公主。

茜茜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她的故事被拍成了電影,風靡歐美。15歲時代替了她的姐姐,被年輕的奧地利皇帝選中,從那一天開始,她的命運就和這個老大帝國捆在一起。茜茜喜歡作詩、騎馬、游歷,但她的一生一直是浸泡著淚水的。從她唯一的兒子魯道夫自殺身亡那一天開始,她的心「實際上已經隨他而去,只剩下了一個日漸衰老的軀體」。

1898年,茜茜到日內瓦旅遊。9月10日中午她准備乘船離開。當她帶著伺者向碼頭走去時,一個埋伏在那裡的名叫盧切尼人猛然拔出錐子,對著她的胸部戳去,錐子又尖又細,茜茜從地上爬了起來,自己走到船上。可是,剛一上船,她就倒了下去。身邊的宮廷命婦連忙解開她的衣襟,發現胸口上有一個很小的血點。船長命令船掉頭回岸,人們用擔架把她抬回旅館。在旅館里,醫生切開了皇後的肘窩動脈,血不再往外噴涌,茜茜死了。

盧切尼是一個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行刺的目的一是為了成名,二是出於無政府主義對王室的仇恨,三是源於義大利人對奧匈帝國的傳統敵對情緒。

【7】影響最大的刺殺:引爆世界大戰的一槍

19世紀以來,老牌封建帝國土耳其在衰落的同時,在整個歐洲民族主義浪潮影響下巴爾乾地區民族主義也日益高漲。但一來巴爾乾地區的民族國家已經消失了數百年,各民族和疆界的劃分十分模糊,另一方面巴爾干周圍的大國環伺,把巴爾干看成是可以肆意宰割的五花肉。

這使得這個地區的形勢十分復雜,自19世紀中葉以來,就成為歐洲歷次矛盾沖突的焦點地區,有「歐洲的火葯桶」之稱。

對巴爾乾地區反抗土耳其的民族解放運動,各大國反應不一。俄羅斯以「全世界斯拉夫兄弟的保護者」自居,一向煽動和支持這個地區的民族運動。奧地利則由於自身統治下也有許多斯拉夫民族,害怕革命會燃燒到自己轄區內,而主張保持現狀。英法等國則根據自身利益及具體形勢的變化相機而動。到了20世紀初巴爾干各民族擺脫土耳其已成定局,奧匈帝國也一改以往的保守態度,轉而積極向這個地區伸手了。

1912年和1913年,在巴爾干各國因領土劃分問題引起的兩次小規模戰爭中,塞爾維亞接連獲勝。塞爾維亞國內的民族分子大為振奮,堅定了他們奮斗目標:建立一個以塞爾維亞為主導的包括南斯拉夫各民族在內的國家,而要實現這個目標的頭號敵人就是奧匈帝國。

早在1908年,奧匈帝國正式宣布吞並波黑地區(實際上已佔領多時),此舉引起了塞爾維亞的嚴重抗議,奧匈帝國也向塞爾維亞邊境集結軍隊,局勢緊張,史稱「波斯尼亞危機」。後來在列強干預下,塞爾維亞被迫讓步。但塞爾維亞國內的仇奧情緒卻在不斷擴張,不少人認為奧匈帝國下一步將要吞並塞爾維亞,用「妖魔化的奧匈」來形容此時塞爾維亞人眼中的奧國再確切不過了。

就在這種背景下,奧匈帝國老皇帝約瑟夫的侄子——王儲斐迪南大公夫婦卻選擇了在塞爾維亞國恥日這一天出巡波斯尼亞,此舉被許多塞爾維亞人認為是對塞爾維亞肆無忌憚的侮辱,而且在波斯尼亞舉行的軍事演習就是以塞爾維亞作為假想敵的。1914年6月28日,在觀看完軍事演習後,斐迪南偕同妻子,坐著敞篷車,在總督和市長的陪同下前往市政廳。

當車隊行到鬧市中心時,埋伏在路旁的波斯尼亞青年查卜林諾維奇沖上前去,向斐迪南的汽車投擲一枚炸彈,但沒有命中,只是傷了一名隨從軍官。斐迪南故作鎮靜,命令車隊繼續前進。在參加完市政廳的儀式後乘車返回,行駛到一個街道的拐彎處時,車速突然慢了下來。隱藏在路旁的塞爾維亞青年普林西普,疾步上前,用手槍對准斐迪南夫婦連發兩槍,彈無虛發,兩槍打死了兩個人。

行刺者普林西普是「青年波斯尼亞」組織的成員,這是一起經過精心策劃和籌備的刺殺事件。行刺後普林西普自知難逃此劫,自殺身亡。

斐迪南夫婦和普林西普是不共戴天的仇敵,但他們也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極端民族主義思想的犧牲品。

後來發生的大家都很熟悉了,歐洲各國的矛盾因這一事件而激化,原本已經劍拔弩張的形勢,終於一發不可收拾,一個又一個的國家被捲入到戰爭之中,分成兩大集團廝殺。這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在這場浩劫中,歐洲實際上沒有獲勝者。

【8】最堅定的刺殺:解放農奴=打開了潘多拉的盒子?

1814年,當亞歷山大一世率領大軍威風凜凜賓士在法蘭西大地上時,作為打敗拿破崙的主力的沙皇俄國,其榮耀也達到了高峰。此後40年中,俄國以「神聖同盟」骨乾的身份,扮演「歐洲憲兵」的角色,包括出兵鎮壓了本來與己無關的匈牙利革命。

但1853~1856年的克里木戰爭使沙俄從榮耀的頂端跌落到了恥辱的谷底,本來想從多年的收下敗將土耳其身上再咬下一塊肥肉,沒想到遭遇英法兩國的橫加干涉,在這場戰爭中,沙俄的落後和腐敗暴露無遺,從槍到船到路,都與應發差了一大截。沙皇尼古拉一世在作戰連連敗北的情況下精神崩潰服毒自殺。重振這個老大帝國的重任落在了他的兒子——亞歷山大二世(1855~1881年在位)身上。

亞歷山大二世明白落後的農奴制已經成為俄國進步的瓶頸,這個問題牽涉面是如此之廣,以至於歷代多少雄主,包括彼得一世和葉卡特琳娜二世痘敢去觸動它。但歷史已經將責任無可推卻地放到了亞歷山大二世面前,遲一天改革,問題就更嚴重一步。

1861年,沙皇終於下詔進行改革。在解放宣布農奴獲得人身自由的同時,又規定全部土地仍然歸地主所有,農民可以按照規定贖買一小塊土地,但贖金常常高出土地實際價格兩三倍。亞歷山大本想使農奴主和農奴都感激自己,但被解放的農奴感受到最多的卻是混亂和不知所措,他們得到的土地比改革前使用的實際上減少了,紛紛認為自己受騙。結果,農民的反抗斗爭更加激烈,1860年農民騷動126次,而改革之年1861年增至1176次。

亞歷山大二世是歐洲歷史上遭到刺殺最多的帝王之一。從1866年到1880年,亞歷山大二世遭到的精心策劃的未遂刺殺事件至少有5次。1879年,新成立的激進組織民意黨執行委員會判處亞歷山大二世死刑,組成了專門的刺殺組織,訓練專門的刺殺人員。亞歷山大成為靶子的原因,除了上述的改革遭到反感之外,俄國政治體制的落後也是重要原因,而亞歷山大晚年腐化的生活看來也已經不能再推動歷史的發展了。

在經過兩次未遂刺殺之後,民意黨的不懈努力終於得到了回報。1881年3月1日,沙皇的馬車從冬宮出來轉過街角,早已埋伏在那裡的羅斯薩柯夫沖上前投出一枚炸彈,將沙皇的衛兵炸成重傷。沙皇以為自己又逃過了一劫,他從馬車鑽出來,想察看傷者的傷情並說幾句安慰的話,這時又一枚炸彈飛了過來,沙皇倒在血泊之中,行刺者叫格里涅維茨基,他本人也被炸死。

當天下午,亞歷山大二世因流血過多而死。他的改革成了他被殺的重要原因,這也許是他當初怎麼也想不到的。

『叄』 巴西有沒有經歷過戰爭

有,19世紀時,巴拉圭,巴西,阿根廷這幾個過曾發生過帝國主義國家間的代理人戰斗,這場戰爭中,巴拉圭差點被滅國。

『肆』 新中國解放的時候,多少資產的地主會被槍斃

貌似這個問題很離譜,數數天上的星星吧。
一句話,凡是欺壓人民大眾的地主都被槍斃

『伍』 巴西歷史

巴西歷史
巴西聯邦共和國位於南美洲東部。面積 8511965平方公里。人口 13556萬(1986),白人約佔54%,混血種人約佔38%,其他為黑人、印第安人等。居民多信奉天主教。官方語言為葡萄牙語。首都巴西利亞。
葡萄牙人殖民統治時期(1500~1822) 巴西古代印第安人主要屬於圖皮-瓜拉尼、熱斯、加勒比、努阿魯亞克等 4個部落集團。16世紀以前,尚處於原始公社階段。
1500年葡萄牙探險家P.┭.卡布拉爾率船隊橫渡大西洋,4月22日發現了這塊陸地,並宣布為葡萄牙屬地。當地盛產一種叫做「巴西木」的紅木,從中可以提煉出當時被認為十分貴重的染料,所以歐洲人後來就以「巴西」稱呼這一地區。1530年,葡萄牙王室派M.A.de索薩率領移民到巴西。1532年葡萄牙殖民者開始建立居留地,1534~1536年將巴西沿海至《托德西利亞斯條約》劃定的界線以東地區,劃分成14個「封地」,作為世襲領地分封給封建主統治。1549年王室委任T.de索薩為第一任總督,統一管轄各「封地」,並建薩爾瓦多城(又稱巴伊亞)為首府。此後,葡萄牙移民逐漸增加。1580年,葡萄牙王位為西班牙王室繼承,國土被合並於西班牙;西班牙王室在葡萄牙設立印度及海外領地事務院,負責管理巴西。1624年,荷蘭人佔領巴西東北部大片土地,一直統治到1654年。1640年葡萄牙恢復獨立,另設海外事務院管理巴西。1763年葡萄牙政府把巴西總督首府從薩爾瓦多遷往裡約熱內盧。
在殖民統治初期,葡萄牙人為尋找黃金和捕捉印第安人為奴隸,不斷擴張巴西疆土。封建領主把大批掠奪來的土地賞給有功的軍官和移民,於是在巴西逐漸形成許多大庄園和大種植園。殖民者強迫捕捉來的印第安人從事奴役性的繁重勞動,大批印第安奴隸被殘酷折磨而死,或是逃亡叢林地帶。由於勞動力不足,1532年起殖民者開始從非洲運入黑奴,至1585年巴西已擁有 1.4萬多黑奴,成為當地的主要生產者。殖民地經濟以農業為主,咖啡、棉花和甘蔗種植業以及畜牧業都有較大發展。1694年在米納斯吉拉斯州發現大金礦,1729年又發現豐富的金剛石礦,采礦業隨之發展起來。
面對殖民者的壓迫和奴役,巴西人民不斷掀起反抗斗爭。1558年印第安艾莫雷人與鄰近部落結成聯盟,幾乎把葡萄牙殖民者趕出兩個「封地」。1572年,起義的印第安人曾占據 300多個村莊。1686年巴西東北地區爆發 1.5萬多印第安人參加的暴動,最後迫使葡萄牙殖民者求和。1750~1756年,瓜拉尼部族反對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者的戰爭,曾把耶穌會教士爭取到自己一邊。由於人民的反抗斗爭,葡萄牙王室被迫於18世紀多次頒發禁止以印第安人為奴的敕令。與此同時,黑奴的斗爭也十分激烈。1630~1697年,黑奴在伯南布哥舉行起義,並按照非洲社會的組織形式成立了「帕爾馬雷斯共和國」(見帕爾馬雷斯起義)。巴西的土生白人不滿宗主國的歧視,也不斷舉行起義。1660~1666年間,里約熱內盧和累西腓的居民發動起義並奪取政權,最後遭到鎮壓。1684年,馬拉尼昂的土生白人在貝克曼領導下,成立由貴族、僧侶和商人聯合組成的洪達,逮捕地方當局代表。1710~1711年,伯南布哥地區的土生白人也舉行過大起義。
18世紀末,隨著種植園經濟和工商業的發展,巴西人民要求擺脫葡萄牙統治和爭取民族獨立的呼聲日益高漲。1789年,蒂拉登特斯在米納斯吉拉斯密謀組織武裝暴動,要求建立共和國,因叛徒告密而失敗。1798年,在巴伊亞又發生了反對葡萄牙殖民統治的秘密活動,亦遭鎮壓。這些斗爭推動了巴西獨立運動的發展。
1807年,葡萄牙王室為躲避拿破崙一世入侵,逃往巴西里約熱內盧。1815年12月,若昂親王為緩和巴西人民的反抗情緒,宣布巴西與葡萄牙處於平等地位,成立葡萄牙-巴西-阿爾加維聯合王國。1816年,若昂親王即位,任「聯合王國」國王,稱若昂六世。葡萄牙王室駐巴西期間,採取了一些改良措施。如開放巴西港口,取消王室的壟斷專營政策,出版報刊,建立劇院、圖書館、學校和醫院等。但若昂六世的腐朽統治,引起人民不滿。1817年伯南布哥人民起義,成立共和國,結果遭到鎮壓(見伯南布哥起義)。1820年葡萄牙本國爆發資產階級革命。1821年若昂六世將王室遷回葡萄牙,並任命王子佩德羅為巴西攝政王。同年,葡萄牙議會向巴西下達各省直屬里斯本的命令,並令佩德羅立即返回葡萄牙。這些命令激起了巴西人民的憤怒,獨立運動席捲全國。佩德羅為保持布拉干薩王族的統治地位,於1822年9月7日宣布巴西獨立,成立巴西帝國,接著加冕稱帝,稱佩德羅一世。1824年巴西頒布憲法。1825年,葡萄牙承認巴西獨立。
帝國時期(1822~1889) 巴西帝國成立後,布拉干薩王朝的體制和葡萄牙貴族勢力原封未動,大庄園制和奴隸制依然存在,巴西在經濟和政治上都依附於英國。佩德羅一世實行專制統治,1823年強行解散議會,接著又用武力鎮壓了東北部伯南布哥等省的共和派起義。1825~1828年巴西與阿根廷進行爭奪烏拉圭的戰爭(見烏拉圭戰爭),以失敗告終。專制統治引起人民群眾廣泛不滿,戰爭進一步激化了國內社會矛盾,黑人也不斷舉行起義。1831年裡約熱內盧等地的居民發動起義,軍隊也加入起義者的行列,最後迫使佩德羅一世讓位給他 5歲的兒子,即佩德羅二世。
佩德羅二世即位後, 由三人攝 政委員會主持政務。1833~1849年,巴拉、南里奧格蘭德、巴伊亞、馬拉尼昂和伯南布哥等省先後爆發大規模人民起義,基本目標是取消君主制、廢除苛捐雜稅、建立共和國和實行聯邦制,最後均遭鎮壓。佩德羅二世於1840年 7月提前親政。他利用30年代中期出現的兩個重要政黨-保守黨和自由黨交替管理政務,自己則保持最後裁決權。執政期間,工農業有所發展,咖啡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一半左右,橡膠在對外貿易中佔有顯著地位,資本主義因素日益增長,歐洲移民大量增加。但奴隸制度和專制統治阻礙著資本主義的發展,長年對阿根廷和巴拉圭的戰爭又加重了人民的負擔。70年代後,巴西人民掀起大規模的廢奴與共和運動。1888年5月13日,帝國政府被迫宣布廢除奴隸制。1889年11月15日,軍隊與共和黨人聯合推翻帝國,組成以M.D.da豐塞卡為首的臨時政府。
共和國建立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1889~1945) 1891年 2月24日,國會通過憲法,定國名為巴西合眾國。25日舉行選舉,豐塞卡當選為首屆總統。共和國成立後,大種植園經濟仍佔主要地位。工農業生產有所增長。20世紀初,巴西咖啡產量已佔世界總產量的75%以上。資本主義因素進一步發展,但人民群眾的生活並未改善,工人罷工、農民奪地、士兵起義不斷發生。1893~1897年,巴伊亞腹地發生卡努杜斯農民起義;1911~1916年,南部地區發生康特斯塔多農民戰爭。20世紀初,工人運動興起。1922年巴西共產黨成立。1924年,以「尉官派」為主的軍人舉行起義,而後稱為「普雷斯特斯縱隊」的起義部隊轉戰 13州,行程2.5萬多公里,堅持戰斗到1927年,給地主資產階級的統治以沉重打擊。1929年,在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沖擊下,巴西陷入嚴重的政治、經濟危機之中。1930年10月,巴西幾個州同時發生反政府武裝暴動,以G.D.瓦加斯為首的自由主義者同盟發動政變,奪取政權,建立了新興資產階級與自由派地主的聯合政權。11月初,瓦加斯就任臨時政府總統。1934年臨時政府頒布新憲法。同年瓦加斯當選正式總統。他執政期間,宣布將地下資源收歸國有,採取優先發展民族工業和實現農業經濟多樣化的方針,使經濟有較大發展。1937年他解散所有立法機構和政黨,進一步鞏固了獨裁統治。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瓦加斯政府保持中立。1942年對德、意宣戰。大戰期間,巴西利用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加速發展本國經濟。1945年瓦加斯辭職。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巴西(1945~1985) 1951年,瓦加斯再次當選總統,進一步推行發展民族經濟的政策,採取了一些抵制外資的措施,經濟有較大的發展。1954年發生軍事政變,瓦加斯自殺。1956年起,J.庫比契克·德奧利韋拉、J.da S.誇德羅斯、J.B.古拉特先後任總統。他們基本上繼承了瓦加斯的發展民族經濟的政策。1960年將首都遷到巴西利亞(見彩圖)。1964年3月31日,軍人發動政變,推翻古拉特政府,建立了以H.C.布朗庫為總統的軍人政權。此後,C.席爾瓦、E.G.梅迪西先後任總統。這 3屆軍政府在政治上取消民主制度,實行獨裁統治;經濟上鼓勵利用外資,限制通貨膨脹,對財政經濟機構進行改組,促進了經濟發展。1968~1973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 10%以上。1969年 10月30日改國名為聯邦共和國。1974~1979年E.蓋澤爾任總統,提出逐步實行有控制的「民主開放」政策。1974年8月15日,與中國建立外交關系。1979年3月,J.B.de菲格雷多就任總統。他繼續推行「民主開放」政策,採取了一些准備向文官執政過渡的措施,如實行大赦,恢復多黨制和州長與聯邦參議員直接選舉制等;對外實行獨立外交,宣稱巴西屬於第三世界。1974~1980年,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 7.1%。1981~1983年經濟衰退,國內生產總值累計下降10.6%。1984年經濟緩慢回升。目前巴西的經濟實力居拉美首位。1985年巴西民主運動黨和自由陣線黨聯合競選獲勝,由坦克雷多任總統。同年坦克雷多病逝,由副總統J.S.科斯塔接任總統。新政府把「和平、自主、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定為外交政策的最高原則。

『陸』 世界著名暗殺殺手

殺死約翰列儂的,殺死林肯的,殺死肯尼迪的,我都不知道叫啥

『柒』 卡斯特羅的634次暗殺誰能列舉一下或給個網站!!絕對給高分。。一一列舉!!

你打算給我多少分?

世界上遭遇暗殺次數最多的人。據古巴安全部門統計,被計劃暗殺達634次之多,居各國領袖之首。卡斯特羅則幽默地說: 今天我還活著,這完全是由於美國中情局的過錯。 據資料披露,中情局直到2000年還在對其進行暗殺活動。手段五花八門,包括雪茄炸彈、被真菌感染的潛水服、黑手黨刺殺等,還曾利用一個舊情人對他實施暗殺,該女子將葯片藏在面霜瓶中,但等她下定決心動手時,卻發現葯片已在面霜中融化,最終她選擇向卡斯特羅坦白。卡斯特羅說過: 如果奧林匹克運動會有一個項目是躲避暗殺的話,那麼金牌非我莫屬。 美國一心要置卡斯特羅於死地,這其實不是什麼秘密。但這么多次暗殺,具體是誰乾的?怎麼乾的? 直到1997年,美國中央情報局解密了一份長達705頁的檔案,事情的真相才大白於天下。根據解密檔案和古巴安全部門統計,迄今為止,卡斯特羅曾遭受到634次暗殺,無一成功。老卡為此幽默地說:「如果奧運會有遭受暗殺次數這一項,我是絕對的冠軍。」 老卡遭受的第一次暗殺,是好朋友乾的 這個「自己人」就是卡斯特羅的大學同學,恩里克·奧瓦萊茲。 卡斯特羅和奧瓦萊茲一度曾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兩個人都是1945年進入哈瓦那大學的。都參加過反對獨裁、追求民主的學生運動。那麼,他們怎麼就會反目成仇了呢?這要從古巴革命勝利的那天說起。1959年1月8日,卡斯特羅率領著革命隊伍,浩浩盪盪地開進了首都哈瓦那,巴蒂斯塔軍事獨裁政權被推翻。新政府很快開始兌現「求平等,均貧富」的承諾,沒收大地主、大資本家的財產,同時展開了轟轟烈烈的土改運動。這自然會觸犯到很多人的利益,而奧瓦萊茲就是其中的一個。 奧瓦萊茲出身地主,土改讓他一夜之間就從公子哥變成了普通農民。雖說以前也曾跟著卡斯特羅大談「自由、平等與民主」,但當革命真的革到自己頭上的時候,奧瓦萊茲殺心頓起! 很快,奧瓦萊茲就等到了機會。老卡是個閑不住的人,在革命剛剛勝利的一段時間里,他經常會單槍匹馬 「走到群眾中去」。1959年的一天,奧瓦萊茲得到消息,卡斯特羅會到哈瓦那城郊的一家露天餐廳吃飯,他當即抄起一支步槍,上了對面樓房的天台。狙擊位置剛好,角度也非常合適。但就在即將扣動扳機的那一瞬間,奧瓦萊茲崩潰了。 奧瓦萊茲註定是個語言上的巨人,行動上的矮子。空談革命的時候如此,拿槍殺人的時候也一樣。他就這樣癱軟地坐在天台上,眼睜睜地看著卡斯特羅吃完飯,安然離去。而他自己則流亡美國,後來死於癌症。 中情局想剃掉老卡的大鬍子 古巴,曾是受美國影響極深的一個國家。在卡斯特羅執政初期,他非常注重和美國的關系。1959年4月,卡斯特羅出訪美國,以一身戎裝,滿臉胡須的拉美硬漢姿態橫掃美國。而當他在時報廣場上派發雪茄的時候,據說連紐約警察都愛上了他。 在那段時間里,美國媒體把老卡追捧為「國際政壇的詹姆斯·迪恩」。按理說,對這樣一個如此受到公眾歡迎的人物,美國政府應該盡力拉攏才是。但老卡在美國待了十天,時任美國總統德威特·艾森豪威爾就是不見他。這位同樣是軍旅出身的老政客,總是隱隱覺著,卡斯特羅身上有哪裡不對勁。鎮反、土改、禁止私營經濟,種種在古巴實行的新措施,都讓艾森豪威爾感到不舒服。 直到1959年的7月,這位美國總統終於聽到了讓他擔心已久的消息:蘇聯已經秘密向古巴派出了上百位專家,幫助卡斯特羅籌建政府機構,確立國防革命委員會。這還了得!艾森豪威爾馬上授命中央情報局:給大鬍子點顏色看看!經過密謀,1959年底,美國中央情報局終於要對卡斯特羅出手了。就是要在老卡的鬍子上搞一搞。大鬍子是老卡的形象標志,如果把他的鬍子弄沒了,他的面子豈不是也就沒了? 主意是有了,但總不可能拿著剪子去剪吧?中情局自然有辦法。鉈鹽粉末,無色無味溶於水,真要吃下去足以致命,而中情局的計劃是,找機會把粉末撒在卡斯特羅的靴子里,讓他慢性中毒,只要鬍子掉干凈就得了。當時美國並不想搞死卡斯特羅,使出這種招數,只是想讓老卡丟臉,同時也算是發出警告:別來勁啊,I See You! 我盯著你呢。但中情局的特工想不到,這個讓他們很是得意的計劃,壓根就無法實現。因為對手已經用實際行動,給出了強勁的回答:I See You! 我也盯著你呢! 老卡有保護神,各種形式的炸彈,都近不了他的身 盯著中情局的人就是法比安·埃斯卡蘭。生於1940年的他,14歲就開始追隨卡斯特羅南征北戰。1959年革命勝利之後,法比安就承擔起了新政權的內衛工作,直接負責古巴高層領導人的安全,從基層一路做到了古巴國安局局長,退休前任古巴內政部副部長,統管古巴情報總局和反間諜總局。有人曾經這樣形容過古巴安全機構的實力:你在哈瓦那隨便哪家飯館吃飯,菜還沒上,你點的東西法比安已經知道了。有這樣一個保護神,卡斯特羅還擔心什麼?這數百次的暗殺企圖,都被古巴的安全部門見招拆招,化解於無形。剛才說過的往靴子里撒粉末,就不用提了,在法比安鋪設的天羅地網之下,外人根本就別想近得了老卡的身。 那麼,還有什麼其他的花樣呢? 雪茄炸彈。老卡愛抽雪茄,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中情局很想給老卡的雪茄裡面添點兒料,讓他在煙霧繚繞中,「嘭!」化成灰而去。但是,就跟那雙靴子一樣,卡斯特羅的隨身物品,那都是特供的。外來的煙,老卡根本就不會碰。手榴彈、攜帶炸葯的遙控飛機。這可以算作一類,都是從遠距離發動的攻擊。卡斯特羅是個出色的演說家,動不動就可以在戶外講上個把鍾頭。想想看,如果講著講著,外圍突然甩進來一顆手雷,或者是飄來一架這樣的「遙控飛彈」,後果還真挺嚴重的。只不過,中情局物色到的幾個古巴當地倒霉蛋,都是在還沒有到達指定埋伏點的情況下,就被法比安率領的衛隊擒住了。 當「美人計」遭遇「女人殺手」,只有失敗 接下來這個要算最不靠譜的,創意者是中情局的地勤特工。他們在研究了卡斯特羅的興趣愛好之後,發現這個大鬍子很喜歡潛水,於是就提出來了:養一種五彩斑斕的大貝殼,然後填上炸葯,放到海底去。老卡潛水的時候,肯定會被這東西吸引,只要他一過來,「嘭!」,大功告成!創意上報到中情局總部,總部的專家們啼笑皆非:想要在水下炸死人,知道這貝殼得有多大嗎?還必須是花里胡哨的貝殼,在整個加勒比海地區壓根兒就不存在。 「高科技」貝殼炸彈用不上,中情局只能求助於史上最古老的辦法——美人計。 卡斯特羅曾經有過一個德國籍的情人,叫瑪麗塔·洛侖茲。姑娘長得漂亮,很得老卡的歡心。可在1961年,這個女孩兒突然不辭而別,過了六個多月才又回到古巴。發生什麼了?這個謎團,直到上個世紀90年代才解開:瑪麗塔·洛侖茲出書了,書名叫做《我和菲德爾》。在這本書中,老太太披露:她當時是被中情局擄走了,強迫接受了半年的洗腦,之後又被派遣回古巴,執行暗殺卡斯特羅的「大計」。 但中情局機關算盡,忘了一點:千萬別跟卡斯特羅玩女殺手這種把戲,因為老卡本人就是「女人殺手」。果然,在書中,瑪麗塔描述了那個讓人心神盪漾的夜晚。兩人重逢第一眼,卡斯特羅就看出她不對勁,他掏出手槍遞給瑪麗塔說:你是來殺我的吧?給,開槍吧。瑪麗塔的眼淚奪眶而出,她把槍扔到一邊哭著說:哦,菲德爾,我不能。對面的大鬍子憨厚地笑了:呵呵,沒人能。 老卡大刀闊斧推行社會主義建設,把美國黑白兩道都給惹了 中情局暗殺卡斯特羅,花樣百出,剛才介紹的,只是其中幾種。且不說這些計劃是否能夠實現,單從手段上看,是一次比一次毒辣,都是要命的招數。您可能會問了,美國最初不只是想警告一下卡斯特羅嗎?怎麼突然之間,就開始痛下殺手了呢?上世紀60年代,冷戰正酣。而卡斯特羅在蘇聯的幫助下,大刀闊斧地推行社會主義建設,這就把美國的黑白兩道,都給惹了。 在卡斯特羅執政之前,美國全面掌控著古巴的經濟命脈。但在1960年2月3日,蘇聯副總理米高揚到訪古巴之後,這一切都變了。同年6月,蘇聯的第一船原油運抵古巴,諸如埃索、德士古這樣的美國石油業巨頭自然不爽,他們拒絕為古巴提煉這些原油。那好,1960年6月29日,卡斯特羅宣布:古巴石油國有化,所有美國的石油公司被接管。4天之後,美國展開報復,停止從古巴進口蔗糖。而卡斯特羅的反應,可就不再是這種你來我往的小較量了。美國在古巴的企業,全部查封! 美國慘了,之前在這個「自家後院」經營了幾十年,價值八億五千萬美元的產業,就此全都打了水漂。這下美國政府可發狠了。於是乎,我們就看到了剛才那一系列由中情局策劃的暗殺手段。不過,公然行刺外國領導人,美國政府是不敢給自己戴這樣的帽子的。實際情況是,中情局只負責出錢出傢伙,真正的「臟活兒」,有人替他們干。誰呢?黑社會。 革命勝利前的古巴,賭場遍布,娼妓滿街。控制這些產業的,就是美國的黑手黨。他們在古巴賺取了大筆的銀子,然後與獨裁者巴蒂斯塔分成。而卡斯特羅執政之後,最先掃除的就是這些社會丑惡現象。如此一來,黑手黨豈肯善罷甘休?他們做夢都想把卡斯特羅從視野中抹去,而就在此時,美國政府找上門來了。1960年,時任美國中情局局長阿蘭·杜勒斯密會佛羅里達州兩大黑手黨當家薩姆·吉安卡納和桑托·特拉菲康特,會談內容不詳。 下毒!下毒!結果呢?失敗!失敗! 幾個星期之後,曾經在黑社會中作過卧底的美國聯邦調查局特工羅伯特·馬胡,接到中情局的調令,開始與黑手黨頻繁接觸。他的聯絡人是邁阿密堂口的頭目:約翰·羅塞利。羅塞利說:暗殺行動,要靠古巴的內線。 羅塞利說的這個內線是一個叫做胡安·奧塔·科爾多瓦的古巴高級官員,卡斯特羅總理辦公室主任。據羅塞利說,胡安·奧塔從黑社會這邊,可沒少拿過好處。卡斯特羅查封賭場,這位官員吃的回扣也沒了。所以,要暗殺卡斯特羅,這個人用得上。卡斯特羅身邊能有這么一個大奸細冒出來,中情局當然是喜出望外。他們不僅出了辛苦費,還交給了羅塞利六顆毒膠囊。按照中情局的如意算盤,黑幫成員把毒葯交給胡安·奧塔,胡安·奧塔再把葯下在卡斯特羅的飲料里,手腳干凈,還追查不到美國政府。但是,他們忘了一點:和黑社會勾勾搭搭的人,老卡能信得過嗎?沒過幾天收到消息:胡安·奧塔已經被老卡就地解職了。 中情局發了脾氣,但黑手黨並不著急:沒事兒,這腐敗官員指不上,咱還有後手。這回咱找的是卡斯特羅的貼身醫生,保證完成任務,只要再付一萬多美元就成。中情局難受啊!干吧,又得往這個窟窿里扔錢,估計還聽不著響兒;不幹吧,計劃已經到這步了,毒葯都給人家了,半途而廢也不合適啊。就在這個時候,美國總統辦公室的一紙命令到了:馬上停止所有暗殺外國領導人的計劃。豬灣打敗了,你們還嫌丟人丟得不夠嗎? 豬灣事件,冷戰時期的一個大段子。1961年4月17日,1200名接受過中情局訓練的古巴流亡分子,從古巴海岸線上的吉隆灘薩帕納沼澤,也就是所謂的「豬灣」武裝登陸,叫囂著要推翻卡斯特羅政權。結果剛一上岸,就遭到古巴人民軍的迎頭痛擊。死了100多,被活捉了1000多。中情局捅下的婁子,還必須肯尼迪去幫著擦屁股。 1962年,紐約著名律師詹姆斯·多諾萬,作為肯尼迪總統的特使奔赴古巴,給豬灣事件中的被俘人員求情,與卡斯特羅進行面對面的談判。中情局備下了見面禮,一件潛水服,算是投卡斯特羅所好。因為經過了特殊處理,在毒葯里泡過,所以顯得有些破舊。詹姆斯·多諾萬律師不知情啊,一看就怒了,這是哪兒淘來的地攤貨?怎麼能拿這么個玩意兒當國禮送?就自掏腰包買了件新的。而中情局准備的這件,當天晚上就扔進了垃圾桶。 美國親手調教的恐怖分子製造了455航班慘案,老卡卻不在這架飛機上 1976年10月6日,古巴455航班在航行途中爆炸,機上73人全部遇難。而這,正是古巴流亡者在中情局的協助下,犯下的一樁驚天血案。慘案發生後一個月,卡斯特羅在哈瓦那的萬人群眾大會上,就恐怖襲擊發表講話,矛頭直指中情局。卡斯特羅為什麼會發表目標如此清晰的講話?因為這次襲擊就是沖著他來的。飛機是從特立尼達和多巴哥飛往哈瓦那的,途中要在巴貝多加油。而炸彈就是在加油途中運上飛機的。為什麼呢?因為有傳言說,卡斯特羅就在這架飛機上。當時卡斯特羅出國訪問,無論往返,一般都會有三架飛機同時出動給老卡打掩護。而這架被炸掉的455航班,正是其中的一架。在古巴安全部門的介入下,案件很快就破了。爆炸發生三天後,委內瑞拉警方就逮捕了兩名運送炸彈的嫌疑人:赫南·里卡多和弗雷蒂·盧戈。經過審訊之後發現,他倆都是一個叫做「CORU」的組織成員。這是一個什麼樣的組織呢?美國聯邦調查局的解密檔案中很明白地指出:CORU是一個由五個反古巴政權的恐怖組織組成的聯合體。組織領導人,是古巴流亡分子路易斯·波薩達和奧蘭多·波什。兩位又是何許人也?路易斯·波薩達,中情局培訓特工,中士軍銜;奧蘭多·波什,中情局培訓武裝分子,豬灣事件中唯一的漏網之魚。美國天天在喊反恐,而這兩個人,就是中央情報局親手調教出來的恐怖分子。 最後只能祈求上帝把他帶走了,但上帝說老卡可以活120歲 455航班慘案之後,波薩達和波什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中情局也急著撇清和這二位的關系。但是,值得關注的是:直到今天,這兩名恐怖分子也沒有伏法。而且,就在2000年,他們還策劃了到目前為止,對卡斯特羅的第634次暗殺。2000年11月18日,巴拿馬,在第10次伊比利亞美洲國家首腦會議的講台上,卡斯特羅亮出照片,揭露波薩達計劃在這次會議上對他實行暗殺的圖謀:暗殺的手段還是炸葯,而且就准備放在這張講台的下面。這次講話轟動了世界,那麼,發現並粉碎了這一陰謀的人是誰呢?正是老卡的保護神法比安·埃斯卡蘭特。 2009年,是古巴革命勝利50周年大慶,卡斯特羅因為身體原因,沒能參加這次活動。與古巴鬥了半個多世紀的美國,似乎終於能看到一點曙光了。據說,在卡斯特羅手術還沒有度過危險期的時候,當時的美國總統小布希就曾經公開表示過:上帝啊,趕緊把他帶走吧!但是,上帝好像並沒有遂了小布希的願。根據醫生的研究:卡斯特羅家族有長壽史,只要調養得當,老卡在理論上能活到120歲。有這樣一個典故: 2006年,卡斯特羅八十大壽,有人送給他一隻加拉帕格斯烏龜作為生日禮物。當時,老卡在病床上說了這樣一番話:「送我這個干什麼?你要知道,養寵物很麻煩的。好不容易你跟它培養出感情了,它卻總是死在你前頭。唉,讓人傷心呢。」

『捌』 葡萄牙在巴西的殖民統治時間長達多少年

巴西作為葡萄牙的殖民地長達300年

『玖』 梅洛回國會被槍殺嗎

別忘了,梅洛不只進了個烏龍,還吃了張紅牌,直接導致巴西隊出局!!!前段時間還有個警察局長接受電話采訪時被槍殺的,看來巴西國內現在治安也不好。梅洛這小子危險了……

閱讀全文

與巴西每年有多少地主被暗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58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10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52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15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7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16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67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68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31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70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4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6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96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24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74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9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36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52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