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巴西資訊 > 巴西祖母綠叫什麼

巴西祖母綠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2-08-11 20:26:53

① 祖母綠為什麼叫祖母綠

祖母綠被稱為綠寶石之王,是相當貴重的寶石
祖母綠是很古老的寶石,在古埃及時代就已用做珠寶。當時的著名礦場-克利奧帕特拉(埃及艷後之名),現已因大量開采而耗竭。現今生產祖母綠較有名的產地,首推哥倫比亞。當地出產的祖母綠品質公認最佳。一顆祖母綠要是其產地確定為哥倫比亞的話,其價格會較一般祖母綠為高。其他地方的礦場則以巴西與尚比亞產量最大。
祖母綠的顏色十分誘人,有人用菠菜綠、蔥心綠、嫩樹芽綠來形容它,但都無法准確表達它的顏色。它綠中帶點黃,又似乎帶點藍,就連光譜都好象缺失了點波長。確實,沒有一種天然顏色令人的眼睛如此舒服。每當你目不轉睛地注視嫩綠的草坪和樹葉的時候,那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可以想像,但與祖母綠的色澤相比就顯得遜色了。它是能使人百看不厭的寶石之一。無論陰天還是晴天,無論人工光源還是自然光源下,它總是發出柔和而濃艷的光芒。這就是綠色寶石之王——祖母綠的魅力所在。
祖母綠祖母綠是寶石級的綠色綠柱石。其綠色要達到中等達到濃艷的綠色調,就是色的濃度要比較飽和。淺淡綠色的通常稱之為綠色綠柱石。

② 祖母綠是什麼

祖母綠zǔmǔlǜ的英文名稱為Emerald,起源於古波斯語,「Zumurud」,原意為綠色之石。後演化成拉丁語Smarags,大約在公元16世紀左右,成為今天英文名稱。原譯為助木刺,《西廂記》中譯為祖母綠,後流傳至今。祖母綠又叫「呂宋綠」、「綠寶石」。古希臘人稱祖母綠是「發光」的「寶石」。無價寶貴

祖母綠是一種含鈹鋁的硅酸鹽,其分子式為Be3Al2[Si6O18],屬於綠柱石家族中最「高貴」的一員。屬六方晶系。晶體單形為六方柱、六方雙錐,多呈長方柱狀。集合體呈粒狀、塊狀等。翠綠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4-1.602,雙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顯。非均質體。硬度7.5,密度2.63-2.90 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完全,貝殼狀斷口。具脆性。X射線照射下,祖母綠發很弱的純紅色熒光。

祖母綠與相似的天然綠色寶石、合成祖母綠、贗品的區別。與其相似的天然綠色寶石有螢石、綠碧璽、磷灰石、翡翠、綠色藍寶石、含鉻釩鈣鋁榴石;人造祖母綠及仿製品有合成祖母綠、綠柱石三層石、箔襯祖母綠、注油祖母綠等。其區別如下:螢石,微帶藍的綠色,均質體,硬度小,為4,密度3.18 克/立方厘米,大於祖母綠,熒光淺藍色。綠碧璽,深藍色綠碧璽處理後改為純正的綠色,二色性明顯,雙折射率高,為0.18,密度大。磷灰石,微帶藍的淺綠磷灰石,有藍的色調,硬度較小,為5,折光率較大,為1.632-1.667,紫外線下發磷光。翡翠,優質半透明翠綠色翡翠較似祖母綠,但翡翠具有纖維交織結構,有較細的纖維,祖母綠無此結構。此外含鉻釩鈣鋁榴石,翠綠色,均質體,強的亞金剛光澤。合成祖母綠,助熔劑生長法和水熱法合成,顏色濃艷,紫外線下有較強的紅色熒光,濾色鏡下呈鮮明的紅色。還有綠柱石三層石、箔襯祖母綠、注油祖母綠等經仔細觀察和鑒定均可與祖母綠相區別。

祖母綠的評價與選購。祖母綠的評價與選購的依據是顏色、透明度、凈度和重量。天然祖母綠主要有哥倫比亞祖母綠、烏拉爾祖母綠、巴西祖母綠和辛巴威祖母綠等。顏色多呈透明、鮮艷的翠綠色、淡黃綠色等。外貌柔絨狀,包裹體常見。在偏光器中明亮,轉動360度時有四次明暗變化,為非均質體。二色鏡下多色性不明顯。濾色鏡下呈粉紅色。祖母綠較脆,怕高溫,遇火會褪色,在高溫下容易炸裂,佩帶和保存時要十分注意。

祖母綠的產地祖母綠的主要產地有哥倫比亞、烏拉爾、巴西、印度、南非、津巴布維等。

③ 祖母綠的寶石文化

祖母綠的名稱來自希臘語 「Smaragdos」,源於古法語 「Esmeralde」,意指綠色的寶石。自古以來無數精彩的故事是圍繞著這個壯麗的綠寶石。今天最優質的祖母綠仍是出產在南美洲,而南美的印加人視祖母綠為神聖寶石。不過,僅說最古老的祖母綠曾經在埃及紅海附近被發現。話雖如此,這地方的礦場早已在公元前3000至1500年間被古埃及開采盡,後來被稱為(Cleopatra』s Mines) ― 克麗奧佩脫(埃及艷後之名),在19世紀初當再度被發現的時候已因大量開采而耗竭。
許多世紀之前,印度的神聖經文——吠陀——解說著珍貴綠寶石的治癒特質:「祖母綠可給予佩帶者帶來好運 」 ; 與 「加強生命福祉」。所以難怪印度大君及印度女王的寶藏中有著最美麗的祖母綠。世界最大之一的祖母綠 「Mogul Emerald」,發現於1695年,重達217.80克拉,約10公分高。一邊是刻著祈禱文,另一邊則雕刻著壯麗的花卉圖飾。這個傳奇的祖母綠在2001年9月28日的倫敦佳士得拍賣會被一名匿名的買主以2.2億美元買走。
祖母綠自古以來受人敬重。由於這個原因,其中最有名的祖母綠常被博物館收藏著。以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為例,曾展出了一個屬於Jehangir皇帝的純祖母綠杯。而一旁展示著「Patricia」,世界最大之一的哥倫比亞祖母綠原石,其重達632克拉。波哥大銀行也收藏5個極寶貴的祖母綠原石,重量介於220到1796克拉之間,而這些燦爛輝煌的祖母綠是屬於伊朗國庫的一部分,用於裝飾前皇後法拉赫的後冠。土耳其蘇丹也極喜愛祖母綠,在伊斯坦堡的Topkapi宮廷展出的每一項珠寶、文字工具和匕首,都不惜重金用祖母綠和其他的寶石裝飾著。
現知最早的祖母綠產自埃及開羅東南部的片岩型礦床。公元前1500年或更早就使用奴隸勞工採掘,從古至18世紀,它依次為埃及人、希臘人、羅馬人和土耳其人所有。至1740年因資源枯竭就廢棄了,所有資料全部遺失,以至於有人認為那裡從未有過祖母綠,而全是舶來品。埃及祖母綠實際上已難於鑒別,也沒什麼樣品保存下來為人所知。
中、南美洲是世界上祖母綠的主要產地。早在1521年西班牙侵略墨西哥時,就有掠奪祖母綠的紀錄。1532年,西班牙侵略秘魯時,侵略者為了取悅國王,將掠奪的祖母綠作為禮品進獻給國王。 因為祖母綠的名字,很多年輕人覺得這種寶石只有祖母或者年紀大的人才能佩戴。事實並非如此,因為祖母綠是西方的舶來品,最早是音譯古波斯語「Zumurud」而來的,並不是年紀大才能佩戴,也適合年輕人。2009年的奧斯卡頒獎禮上,泰勒.斯威夫特就蓬鬆盤發以及一副有份量的祖母綠的耳環來搭配Elie Saab的黑色懸垂褶皺裸肩晚禮服驚艷全場
祖母綠zǔmǔlǜ的英文名稱為Emerald,起源於古波斯語,「Zumurud」,原意為綠色之石。後演化成拉丁語Smarags,大約在公元16世紀左右,成為今天英文名稱。原譯為助木刺,《西廂記》中譯為祖母綠,後流傳至今。祖母綠又叫「呂宋綠」、「綠寶石」。古希臘人稱祖母綠是「發光」的「寶石」,無價寶貴 。古代歐洲人則認為祖母綠對任何疾病都有療效,尤其對於眼疾和肌肉無力。印度人則對祖母綠極為崇拜,他們認為祖母綠能為佩帶者帶來好運,並且心情愉快,普通人以擁有一塊祖母綠為榮,皇室更是收藏了大量價值連城的祖母綠珍寶。 祖母綠是很迷人的寶石。他們有著最美麗、最飽和、最艷麗, 最讓人無法想像的綠色:祖母綠色。內含物是可以被容忍的。最優質的祖母綠是可以比鑽石還更有價值。
綠色生命和愛
祖母綠的綠是生命和春天的色彩,年年復始。而且,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代表著美麗與永恆的愛的顏色。在古羅馬,綠色是維納斯 (Venus) 的顏色——愛與美的女神。而今天許多文化和宗教,這個顏色仍然佔有特殊地位。例如,伊斯蘭教視綠色為神聖的顏色。許多阿拉伯聯盟國家的國旗用綠色作為團結統一信念的象徵。不但如此,天主教也認為綠色是最天然的和禮儀里最基本的顏色。
祖母綠美麗的綠色傳達著和諧、自然的愛、與快樂的人生。祖母綠這個獨特的顏色永遠令人百看不厭。歷史學家Pliny 曾說,綠色喜悅我們眼睛。綠色新鮮、生動的形象,絕不單調。即使祖母綠的綠會因晴天或陰天,自然光源還是人工光源不同而改變,但它總是生動地發出不同柔和又濃艷的光芒。
自然的指紋
由於祖母綠生動鮮明的色彩光度,使它成為如此獨特的寶石。然而,真正優質的祖母綠是相當罕見,尤其內含物會影響寶石的顏色與價值,但藉由不同的內含物,卻可分辨出寶石產地的不同,及其生長環境。優良的內含物不但不會削弱其價值,恰恰相反,即使祖母綠有內含物,但顏色生動晶瑩翠綠的祖母綠,其價值還是更高於無內含物及裂縫但顏色卻暗淡的祖母綠。當祖母綠的內含物、裂縫或裂紋變得之多之復雜,研究者很詩意地稱它為「花園」(Jardin or Garden)。稱為花園的祖母綠有著許多綠色微小植物般的內含物,這個特徵證明寶石是天然的。
所以他們來自於哪裡,及如何存在的?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遠矚到祖母綠生成的起點。辛巴威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祖母綠產地。早在2600多萬年前他們已經產出,反之有些巴基斯坦品種卻只有900萬歲。從化學礦物學角度來看,祖母綠是鈹鋁的硅酸鹽礦物,有良好的硬度,在摩氏硬度表中為7至8,與海藍寶石、粉紅色綠柱石、金黃色綠柱石、淺綠柱石,同屬於綠柱石大家族(Beryl)。純綠柱石是無色的,而祖母綠迷人的綠色通常由鉻或釩元素引起。正常情況下,這些元素集中在不同於鈹元素的地殼里,所以嚴格來說,祖母綠也許是不應產生的。但在極復雜激烈的地質構造過程中,諸如造山構造、變質、浮現和土地的侵蝕,這些原本對立的元素相互結合及結晶成為最美麗的寶石之一。
由於祖母綠是在以上極復雜激烈的地質條件下生成的,因此有些形成微小裂縫與裂隙,而一些卻有著大量的裂縫及內含物。透過放大鏡或顯微鏡我們可以更了解這個獨特寶石的內部構造:我們可看到大小不同的裂隙及不同形狀的小結晶體或氣泡。而當晶體仍在形成過程中,其中一些是有機會「治癒的」 ,因此形成三階段式內含物 (Jagged) :充滿液體的空穴,一些小氣泡和一些小晶體。哥倫比亞的祖母綠則是典型的。邏輯上,動盪不穩定的生成過程阻礙祖母綠組建大型完美的結晶。因此,大型清澈無瑕的祖母綠是十分難得的。由於這個原因,優質的祖母綠是極珍貴。然而只要瑕疵不嚴重影響寶石的顏色和透明度,都是可接受的質量。
世界優質的祖母綠
哥倫比亞仍是世界上最重要高質量祖母綠產地。大約有150個礦床,但不是所有礦床都正被採掘著。其中最著名的二個礦區是木佐 (Muzo) 和契沃爾 (Chivor),這些礦床的祖母綠早已被印加人開采了幾百年。而從經濟角度來看,最重要的礦區是Coscuez,有著近60個採掘點。
據估計,大約有四分之三的哥倫比亞祖母綠來自於Coscuez礦區。哥倫比亞祖母綠是不同於其他國家的,他們有著極特別優秀晶瑩清澈的純綠色。由於這極誘人美麗的顏色,哥倫比亞祖母綠在國際市場上有著極高的評價,甚至顯而易見的內含物依然視為可接受。不僅如此,哥倫比亞還生產極稀有的祖母綠叫「Trapiche」,這個稀有的寶石有六條放射線來自寶石的中心,很象磨坊的車輪。
即使很多優質的祖母綠原產於哥倫比亞,但寶石的誕生地不絕對保證總是生產完美無暇的質量。其他國家也生產優質的祖母綠,例如尚比亞、巴西、辛巴威、馬達加斯加、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和俄羅斯。尤其尚比亞、辛巴威和巴西在國際市場上有著極良好的聲譽。尚比亞生產很優秀出色的祖母綠,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及深綠色。他們的顏色大多是比哥倫比亞祖母深,往往帶著微微的淡藍色色調。辛巴威著名的桑達瓦納(Sandawana) 礦區所生產的祖母綠大部份是較小,但色澤極鮮明活潑,且時常帶著微妙的黃綠色色調。
巴西著名的 Nova Era礦區也生產美麗翠綠的祖母綠,但是它的粒度較小。巴西同時也生產難得一見的祖母綠貓眼石和極稀有的六線星祖母綠。由於在非洲和巴西發現祖母綠,與過去相比較,祖母綠較普及些,對於祖母綠的愛好者是個令人欣喜的好消息。
深奧精美的寶石
雖然祖母綠良好的硬度可防止它表面產生嚴重的刮紋,但它的易脆性和許多裂紋可使切割、封鑲、清潔程序變得相當困難。即使是專業的寶石切割師,切割祖母綠也是極具挑戰性,因為祖母綠的原石不但是極昂貴的,且含有大量的內含物。不過,這些因素並不影響切割師對這獨特寶石的喜愛。他們反而針對祖母綠研發出一個特殊的切割型:祖母綠型。這種階梯式的切工,切去四角,外輪廓呈八邊形的長方形或正方形,最能夠把寶石的光澤完全徹底地反射出來,同時防止不受機械性的壓力。
祖母綠也可切割成不同的型,主要是傳統的造型,而瑕疵較多的寶石往往是被切割成半圓弧面型(Cabochon) 或在印度很受歡迎的圓珠。
今天,許多祖母綠會以浸油處理來提高它的質量,這是很普通的,但處理不當時,祖母綠會變得極為敏感。例如,不可用超聲波來清洗處理過的祖母綠。有時在浸油處理之後,會再將裂縫入口以特殊材料覆蓋,以避免油料漏出。如果這些物質被移除,祖母綠的表面會出現粗質現象。為此,接觸清潔劑之前,應先脫掉手中的祖母綠戒指。

④ 深綠色的寶石是什麼

你說的寶石是祖母綠吧。
真正優質的祖母綠(Emerald)非常稀有,評價一顆祖母綠(Emerald)的首要因素是顏色,其次是凈度、重量、切工等。祖母綠(Emerald)迷人的綠色是由於含有鉻或釩元素造成的,不同的地區所產的祖母綠(Emerald)色調會有一些細微差別,而這些差別則造成價格的差異。美國寶石學院(GIA)的評價認為:中等色調、高濃度且純凈的綠色的祖母綠(Emerald)為最佳。就市場上來說,綠中微帶藍的祖母綠(Emerald)最受歡迎。一粒擁有鮮綠色彩的祖母綠(Emerald)價格可以比一粒淺綠的祖母綠(Emerald)高出100倍。灰色或咖啡色調對祖母綠(Emerald)的價格則會有負面影響,而一顆顏色凈度皆佳的祖母綠(Emerald)價值可以超過同等重量的鑽石。

0.53克拉哥倫比亞祖母綠
(註:本圖片來自於「中國彩色寶石網-彩寶Club-會員產品區」)

相對於其他寶石來說,祖母綠(Emerald)在地殼中的發育非常困難,且經歷的時間漫長。祖母綠(Emerald)的晶體在形成過程中要經歷無數的地質變化才能形成這般珍貴稀有的翠綠色。對於祖母綠(Emerald)的凈度評價標準是彩色寶石中比較寬松的,祖母綠(Emerald)的內涵物、裂紋總是非常普遍且多種多樣,所以研究者將顯微鏡下的祖母綠(Emerald)笑稱為「花園」。通過研究花園中「植物」的差異,人們可以確定祖母綠(Emerald)的產地甚至評判它的價值。清澈無暇的祖母綠(Emerald)是極為罕見的,一粒超過3克拉的比較潔凈祖母綠(Emerald)已是相當稀有且昂貴。

祖母綠(Emerald)
(註:本圖片來自於「中國彩色寶石網-彩寶Club-會員產品區」)

祖母綠(Emerald)的硬度頗高,摩氏硬度在7.5-7.75,但質地比較脆,容易被重力撞碎。由於祖母綠(Emerald)非常貴重,為了最大限度保存祖母綠(Emerald)的重量並且避免祖母綠(Emerald)在佩戴過程中因意外碎裂,切割師為這種寶石創造性的研發出一種特別的切割:祖母綠(Emerald)切割。這種階梯式的切工,切去了寶石的四角,外輪廓呈八邊形的長方形或正方形,能夠把射進寶石的光線完全徹底地反射出來,同時防止邊角受到機械性的壓力。

祖母綠定製設計
(註:本圖片來自於「中國彩色寶石網-彩寶Club-會員產品區」)

最優質的祖母綠(Emerald)產在南美洲的哥倫比亞。這個公認的最高品質的寶石產地所產的祖母綠(Emerald)有著極為優秀的晶瑩澄澈的翠綠色,濃烈卻絕不俗艷,相反,給人的感覺尊貴異常。哥倫比亞祖母綠(Emerald)在全球范圍內都有極高的評價,甚至有非常明顯的包裹體也是可以接受的,價格亦遠高於其他國家所產的祖母綠(Emerald),可謂祖母綠(Emerald)中的名牌。哥倫比亞的祖母綠(Emerald)在顯微鏡在常常能發現液態、氣體、晶體同時存在於祖母綠(Emerald)寶石的一個微小縫隙中,俗稱三相包體(3-Phase Inclusions)。哥倫比亞的姆佐(Muzo)礦早在1000年前就已開始開采,出產的祖母綠(Emerald)可以說是個中典範,翠綠濃烈,價格亦非常高。挈沃爾(Chivor)的祖母綠(Emerald)凈度較高,顏色為綠中帶藍,亦非常受歡迎。巴西是新興的祖母綠(Emerald)產地,產量大,所產的寶石顆粒亦較大,但寶石的顏色偏淡,不過近年部分新礦區的祖母綠(Emerald)品質可以與哥倫比亞媲美。除了南美,尚比亞、辛巴威、馬達加斯加、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俄羅斯、中國等地也有祖母綠(Emerald)出產,其中尚比亞的祖母綠(Emerald)品質讓人驚喜:該地所產的祖母綠(Emerald)有良好的透明度和濃翠綠色,往往還微帶藍色調,非常美麗。辛巴威的祖母綠(Emerald)雖然顆粒通常較小,但綠色鮮明活潑,常常帶有微秒的黃色調。我國也有少量近商業級祖母綠(Emerald)產自新疆阿勒泰地區。

⑤ 世界上祖母綠的主要產地是哪裡

祖母綠的主要產地有哥倫比亞、尚比亞、巴西、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奈及利亞、澳大利亞、中國、俄羅斯、辛巴威等。產地是影響祖母綠的重要因素之一,哥倫比亞、尚比亞、巴西等地均有優質祖母綠產出,被稱為祖母綠三大產地。

三大產地判定特徵:

哥倫比亞祖母綠

巴西祖母綠中晶質包裹體

除顯微鏡下觀察外,紅外光譜分析、拉曼光譜、激光刻蝕-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紫外-可見光-近紅外光譜分析等現代測試技術儀器對於產地判定具有重要意義。想要確定祖母綠的產地,可以通過開具產地鑒定證書來實現~

⑥ 祖母綠是什麼如何鑒定祖母綠

祖母綠(被稱為綠寶石之王,與鮮紅色的烏蘭_努同樣稀有,國際珠寶界公認的四大名貴寶石之一(紅藍綠寶石以及鑽石)。因其特有的綠色和獨特的魅力,以及神奇的傳說,深受西方人的青睞。祖母綠象徵著仁慈、信心、善良、永恆、幸運和幸福,佩戴它會給人帶來一生的平安。它也是結婚55周年的紀念石。--引自網路
祖母綠是寶石當中的一個類型,自然界中可以把硬度作為標准,分為玉石和寶石,寶石的硬度在7.3以上,玉石的硬度在7.3以下,鑽石、瑪瑙、祖母綠這些都屬於寶石種類。綠中帶點黃,又似乎帶點藍,至今為止,對於祖母綠寶石的外觀顏色仍然存在很大爭議,在陽光照射下能夠散發出不同顏色的光芒,這是祖母綠保持最大的特點之一。
祖母綠寶石屬於高端奢侈產品,價格昂貴,一些人就打起了仿造祖母綠寶石的主意。哥倫比亞、巴西和尚比亞石祖母綠寶石的主要原產地,天然祖母綠並不是十分完美,能夠看到明顯的瑕疵和裂縫,內部還會有棉絮狀雜質和人工合成的寶石,十分干凈,追求完美反而成為了最大的缺點和漏洞,
另外祖母綠具有可見二色性,就是在不同方向觀察祖母綠寶石會呈現不同的顏色,有時呈現黃色,有時呈現藍色,有時黃中帶有藍色,水熱合成的祖母綠也有比重較高。

⑦ 祖母綠這種寶石名字的來源是什麼呢

祖母綠的英文名稱為Emerald,起源於古波斯語,後演化成拉丁語Smarags,大約在公元16世紀左右,成為今天英文名稱。祖母綠又叫「呂宋綠」、「綠寶石」。古希臘人稱祖母綠是「發光」的「寶石」。

祖母綠是一種含鈹鋁的硅酸鹽,其分子式為Be3Al2[Si6O18],屬於綠柱石家族中最「高貴」的一員。屬六方晶系。晶體單形為六方柱、六方雙錐,多呈長方柱狀。集合體呈粒狀、塊狀等。翠綠色,玻璃光澤,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4-1.602,雙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顯。非均質體。硬度7.5,密度2.63-2.90 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完全,貝殼狀斷口。具脆性。X射線照射下,祖母綠發很弱的純紅色熒光。

祖母綠與相似的天然綠色寶石、合成祖母綠、贗品的區別。與其相似的天然綠色寶石有螢石、綠碧璽、磷灰石、翡翠、綠色藍寶石、含鉻釩鈣鋁榴石;人造祖母綠及仿製品有合成祖母綠、綠柱石三層石、箔襯祖母綠、注油祖母綠等。其區別如下:螢石,微帶藍的綠色,均質體,硬度小,為4,密度3.18 克/立方厘米,大於祖母綠,熒光淺藍色。綠碧璽,深藍色綠碧璽處理後改為純正的綠色,二色性明顯,雙折射率高,為0.18,密度大。磷灰石,微帶藍的淺綠磷灰石,有藍的色調,硬度較小,為5,折光率較大,為1.632-1.667,紫外線下發磷光。翡翠,優質半透明翠綠色翡翠較似祖母綠,但翡翠具有纖維交織結構,有較細的纖維,祖母綠無此結構。此外含鉻釩鈣鋁榴石,翠綠色,均質體,強的亞金剛光澤。合成祖母綠,助熔劑生長法和水熱法合成,顏色濃艷,紫外線下有較強的紅色熒光,濾色鏡下呈鮮明的紅色。還有綠柱石三層石、箔襯祖母綠、注油祖母綠等經仔細觀察和鑒定均可與祖母綠相區別。

祖母綠的評價與選購。祖母綠的評價與選購的依據是顏色、透明度、凈度和重量。天然祖母綠主要有哥倫比亞祖母綠、烏拉爾祖母綠、巴西祖母綠和辛巴威祖母綠等。顏色多呈透明、鮮艷的翠綠色、淡黃綠色等。外貌柔絨狀,包裹體常見。在偏光器中明亮,轉動360度時有四次明暗變化,為非均質體。二色鏡下多色性不明顯。濾色鏡下呈粉紅色。祖母綠較脆,怕高溫,遇火會褪色,在高溫下容易炸裂,佩帶和保存時要十分注意。

祖母綠的產地祖母綠的主要產地有哥倫比亞、烏拉爾、巴西、印度、南非、津巴布維等。

哥倫比亞出產的祖母綠,以其顏色佳、質地好、產量大聞名於世,是世界上最大的優質祖母綠產地。哥倫比亞最主要的兩處祖母綠礦床是木佐(Muzo)和契沃爾(chivor),它們分布在波哥大東北約100km范圍內,地處科迪勒拉山脈之中。哥倫比亞祖母綠從16世紀中葉就開始生產了,當時祖母綠礦山屬佔領者西班牙人所有,直到1886年才歸為國有。幾個世紀以來,木佐和契沃爾礦山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優質祖母綠供應地,壟斷了國際市場,約佔世界優質祖母綠總產量的80%。哥倫比亞祖母綠主要產在沉積岩系的方解石納長石脈之中,圍岩為炭質頁岩和灰岩,含祖母綠的方解石脈、白雲石一方解石脈、黃鐵礦方解石脈一般長60m,寬0.1一20cm,呈脈狀和網脈狀。祖母綠在含礦脈中呈斑晶狀產出。祖母綠呈柱狀晶體,平均長2--3cm,顏色為淡綠一深綠。略帶藍色調、質地好、透明。祖母綠晶體中可見一氧化碳氣泡,液狀氯化鈉和立方體食鹽等氣液固三相包體,這在其它地區祖母綠中是非常罕見的,只有哥倫比亞祖母綠才有。另外,還常有黃鐵礦、黑色炭質物,水晶、鉻鐵礦等包體。一般認為以契沃爾礦區的略帶藍色的翠綠祖母綠質量最佳,稱得上世界最美麗的祖母綠。1969年在哥倫比亞發現一粒重7025克拉的巨大祖母綠。

烏拉爾祖母綠是1831年被一個農民發現的,礦區位於斯維爾德洛夫斯克(sverdlovsk)附近。一個世紀以來,生產出成千上萬克拉的優質祖母綠。礦床產在超基性岩的金雲母石英岩之中,圍岩為受質超基性岩,其中有許多花崗偉晶岩和細晶岩侵入。祖母綠在雲母岩中呈不均勻的斑晶。祖母綠呈淡綠一深綠色,略顯黃色調。多為柱狀晶體,有時為扁平板狀晶體,平均長3一5cm,祖母綠晶體中常含陽起石包體,不規則排列,還有黑雲母包體,呈葉片狀和鱗片狀。祖母綠的件生礦物有磷灰石、金雲母等。

南非(阿扎尼亞)祖母綠礦床發現於1927年,礦床位於偉晶岩接觸帶附近的黑雲母片岩和黑雲母--綠泥石片岩中,祖母綠的形成同富含揮發份的高溫氣成熱液與超基性岩相互作用密切有關。祖母綠晶體為壓扁的板狀,含黑雲母和硫化物包體。祖母綠顏色有分帶現象,從淺綠至深綠,晶體一般長為3—5cm。位於南非德蘭士瓦省東北部礦床中的祖母綠質量極高,但晶體較小,伴生礦物有電氣石、金綠寶石、黃玉等。目前南非仍是世界上祖母綠的主要生產國之一,曾於1956年發現了一顆重24000克拉的優質祖母綠晶體,是世界上最大的祖母綠晶體。

津巴布維祖母綠礦床發現於1957年。目前產量很大,已成為世界上一個新興的祖母綠主要出口國。礦床產在太古代結晶岩中,圍岩為透閃片岩和綠泥石片岩。祖母綠呈不均勻分布的斑晶產出。礦體長300--500m,厚0.2--10m,深100—200m。祖母綠在礦帶中含量不到10%。優質祖母綠佔新開采出祖母綠總量的5%,祖母綠呈六方晶形柱狀體,晶體的平均粒徑1--3mm,大的晶體達3cm,祖母綠粒度小,但質量高、艷綠色、非常美麗,伴生礦物有金綠寶石等。

巴西祖母綠產地比較多,但祖母綠晶體細小,多瑕疵,於1962年才在巴伊亞州境內發現了優質祖母綠。這一礦床在古老變質岩系的偉晶岩中和其鄰近的雲母石英岩中。晶體幾乎完全透明,顏色鮮艷,可與哥倫比亞祖母綠媲美。

1970年在坦尚尼亞馬尼亞拉湖西岸的國家公園里發現了一處優質祖母綠礦床。祖母綠產在塊狀偉晶岩和黑雲母片岩的岩脈里。祖母綠的形成與花崗偉晶岩侵入到變質超基性岩體中相互作用有關。含祖母綠的雲母岩經常同偉晶岩脈伴生,與祖母綠伴生的礦物有金綠寶石、石榴石、紅、藍寶石、磷灰石等。祖母綠顏色為淡黃綠色、淺綠色和淺艷綠色,晶體較小,一般0.1一5cm,最大的4cm。

巴基斯坦白沙瓦祖母綠礦床發現於1958年,礦床呈北東向延伸,面積達180畝。圍岩是滑石片岩,有蛇紋岩脈侵入,有大量網狀熱液石英脈的部位礦化好,下部滑石片岩中祖母綠富集呈囊狀產出。祖母綠形成同花崗偉晶岩和含鉻變質岩之間接觸變質作用有關。石英脈中祖母綠晶體破碎,滑石片岩中祖母綠晶體完好,呈深綠色、透明、多數晶體大於1克拉,但多含有包體。優質祖母綠可以同哥倫比亞的祖母綠相比。

印度拉賈斯坦邦祖母綠礦床發現於1943年。含祖母綠礦帶規模大,南北長200km,寬30km。祖母綠形成同花崗偉晶岩侵入到受變質的超基性岩中有關。祖母綠呈不均勻的斑晶產出,圍岩為強烈混合岩化的黑雲母片岩和片麻岩。祖母綠晶體小,多有裂紋,質量較差,晶體為柱狀和扁平狀,平均長3—5cm,顏色為淡綠色至深綠色,透明--半透明。

澳大利亞佩斯祖母綠礦床於1909年開始開采,是澳洲唯一的祖母綠礦山,礦床產於花崗偉晶岩侵入的受變質超基性岩的雲母片岩中,為富含揮發份的高溫氣成熱液與超基性岩作用而形成的祖母綠礦床。祖母綠晶體為六方柱狀,長2cm,淡綠--黃綠色。祖母綠晶體中含雜質包體少,總體質量較高。寶石級祖母綠占開采出來的祖母綠總量的11%。

祖母綠產出地區還有阿富汗,祖母綠生長在熱液蝕變大理岩和雲母片岩、輝長一閃長岩岩牆之中,產於厚2.3m,長10m的石英--微斜長石碳酸鹽岩脈中。祖母綠呈深綠色,透明的較少,一般長1—1.5cm。1973年采出最大的一粒晶體2.8cm。

奧地利薩爾茨堡城是歐洲唯一的祖母綠產地,中世紀開采出一些祖母綠,現在已經很少生產了。這里的祖母綠粒度小,很少超過1—2克拉的。而且多瑕疵和包體,屬低質祖母綠。

祖母綠產地還有美國的北卡羅來納、挪威等。中國雲南最近也發現一些似祖母綠晶體,無論從顧色、成分及其氧化鉻含量的分析均可認定它們屬於祖母綠。晶體長的達5—8cm,呈淡綠色,多包體,橫裂很多,多不透明或半透明,屬低檔祖母綠,只能琢磨素麵寶石。祖母綠產在老變質片岩之中,據說規模較大,極有遠景。

哥倫比亞所出產的祖母綠早已聞名於世,而其中一種罕為人知的達碧茲粒狀祖母綠,更是世上獨一無二的。1946年在著名礦區穆佐(Muzo)的比亞博蘭卡(Pena Blanca)首次發現這種罕見的祖母綠寶石—達碧茲,西班牙文原意是:研磨蔗糖的軲轆。因寶石中心有一六邊型的核心,由此放射出太陽光芒似的六道線條,形成一個星狀的圖案,故因此得名。
當地人深信這是神的特別恩賜,每一道線條都代表祝福:健康,財富,愛情,幸運,智慧,快樂。因為寶石的特殊性質,故均打磨成弧面型,而不作平面切割。隨著比亞博蘭卡礦區的關閉,現存達碧茲就愈顯珍貴。現存於大英帝國,倫敦維多利亞及艾博特博物館的 The star of Andes(安第斯之星):重達 80.61克拉(見圖)。

⑧ 誰有有關祖母綠的資料,急需~~~~

祖母綠寶石的礦物名稱叫綠柱石,由於礦物中含有微量的鉻元素,呈現出晶瑩艷美的綠色。綠柱石常成六角柱形狀,晶體產出。硬度7.5至8,比重2.67至2.78,折光率為1.56至1.60,透明、性脆。

祖母綠的化學成份是Be3Al2Si6O18,還含有鉻、釩、鎳等微量元素。祖母綠的綠色主要是含鉻元素所致,是過渡元素鉻離子(Cr3+)的晶體場分裂效應所引起。深綠色的祖母綠氧化鉻含量達0.5一O.6%,淺些的祖母綠氧化鉻含量0.15-0.2%。祖母綠為六方晶系,長柱狀。透明~半透明。玻璃光譯,硬度7.5~8,韌性度低,僅5.5,性脆,比重2.67-2.78,這與晶體中鉻等元素含量有關,顏色越深比重越大,深綠色比重達2.78。祖母綠為一軸負晶,折光率在1.564一1.602之間,熒光下呈紅色,濾色鏡下多為綠色,哥倫比亞祖母綠呈粉紅色,祖母綠的顏色主要決定於鉻元素含量。然而透明度卻取決於氧化鐵含量,含氧化鐵越少越透明,超過0.6%,綠色就會變暗。由於祖母綠是氣成熱液環境中形成的,所以晶體中含的包體很多。常見的有黑色的炭質顆粒、黃鐵礦、黑雲母和鈉長石包體,還有陽起石、方解石、,電氣石、磷灰石和金紅石等等,故而十分干凈的祖母綠不多見。市場上出售的普通祖母綠首怖,多有雲霧狀的包體和綿紋,有的瑕疵還十分明顯。

人們知道,鑽石是寶石之王,應該是最最貴重的寶石,其實不盡然,一粒同鑽石大小相等的、質量均好的祖母綠的價格要比鑽石高3一4倍。因此,普通市場上優質翠綠的祖母綠不多見,一般多是0.2-0.3克拉的細粒祖母綠,0.5克拉的優質祖母綠售價就很高了。大於2克拉的優質祖母綠非常罕見,其售價高得驚人。但是自然界中也發現過不少巨大的祖母綠晶體,迄今最大的祖母綠應數在南非發現的一粒重達24000克拉的寶石晶體。祖母綠價格十分昂貴,其本身性脆、不抗磕碰,所以鑲嵌工費也貴,有的鑲嵌時還需買保險。

祖母綠的主要產地有哥倫比亞、烏拉爾、巴西、印度、南非、津巴布維等。

其中哥倫比亞是世界上最大的優質祖母綠產地。哥倫比亞最主要的兩處祖母綠礦床是木佐和契沃爾,它們分布在波哥大東北約100公里范圍內,地處科迪勒拉山脈之中。木佐和契沃爾礦山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優質祖母綠供應地,壟斷了國際市場,約佔世界優質祖母綠總產量的80%。哥倫比亞祖母綠主要產在沉積岩系的方解石納長石脈之中,圍岩為炭質頁岩和灰岩,含祖母綠的方解石脈、白雲石一方解石脈、黃鐵礦方解石脈一般長60米,寬0.1一20厘米,呈脈狀和網脈狀。祖母綠在含礦脈中呈斑晶狀產出。祖母綠呈柱狀晶體,平均長2--3厘米,顏色為淡綠一深綠。略帶藍色調、質地好、透明。祖母綠晶體中可見一氧化碳氣泡,液狀氯化鈉和立方體食鹽等氣液固三相包體,這在其它地區祖母綠中是非常罕見的,只有哥倫比亞祖母綠才有。另外,還常有黃鐵礦、黑色炭質物,水晶、鉻鐵礦等包體。一般認為以契沃爾礦區的略帶藍色的翠綠祖母綠質量最佳,稱得上世界最美麗的祖母綠。1969年在哥倫比亞發現一粒重7025克拉的巨大祖母綠。

祖母綠生成條件比較苛刻,首先要有含鈹揮發組份的酸性融熔體,還要有富含鉻的超基性岩體為圍岩,相互作用才有可能形成祖母綠,迄今為止,世界上最為常見的祖母綠礦床為產於超基性岩中的氣成熱液型礦床,而優質的祖母綠多產在沉積岩中的遠成熱液型礦床之中,偉晶岩中也產出祖母綠,但質量不好,顏色欠佳。氣成熱液型祖母綠礦體賦存在超基性岩的似脈狀雲母岩之中,祖母綠局部富集並以斑晶狀產出,柱狀晶體平均3一5厘米,伴生礦物有電氣石、雲母、磷灰石、螢石、金綠寶石等。遠成熱液型祖母綠礦床產在石灰岩、炭質頁岩中的方解石脈和黃鐵礦鈉長石脈中,這是優質祖母綠礦床的最重要類型。祖母綠多呈鮮艷深綠色,呈不均勻斑狀晶體產出。有的孔洞中還有祖母綠晶體堆積體,伴生礦物有方解石、雲母、黃鐵礦、鈉長石、重晶石等。晶體中常有炭質黑色包體,世界多數優質祖母綠均產自這類礦床中。以哥倫比亞的木佐礦床為代表。

⑨ 五大名貴寶石分別指的是什麼她們各自以什麼取勝

世界五大珍貴寶石為鑽石、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和貓眼石,其中鑽石居五大珍貴寶石之首,被譽為寶石之王。

1、鑽石

是世界上最堅硬的天然物質。自古以來,人們就用鑽石來象徵男士的剛強和堅毅。遠在盤古初開的億萬年前,鑽石已經深藏於地殼深處,至今仍是大自然最堅硬持久的瑰寶。正因為鑽石經歷千萬年仍能保持璀璨的光芒,因而贏得「永恆」的美譽,成為今日「恆久真愛」的象徵。

2、紅寶石

紅寶石是最高權威與富裕的象徵。所以,在英、法等國,紅寶石是用來裝飾王冠或王室象徵物的主要寶石,尤其是以色列將紅寶石作為部族的象徵。

紅寶石是七月生人的誕生石,也是水晶婚(結婚15周年)和紅寶石婚(結婚40周年)的紀念石,它象徵著高尚、愛情、仁愛,代表著美好、恆久和堅貞。

2、藍寶石

天然藍寶石可以分為藍色藍寶石和艷色(非藍色)藍寶石。寶石市場上把深藍色和帶有紫色的藍寶石稱為「男性藍寶石」,淺色藍寶石稱為「女性藍寶石"。國際寶石界把藍寶石定為「九月生辰石」,象徵忠誠與堅貞。據說藍寶石能保護國土和君王免受傷害,有「帝王石」之稱。

4、祖母綠

以青翠悅目的色調倍受世人喜愛,被譽為五月誕生石,象徵仁慈、信心、善良和永恆。

祖母綠被稱為綠寶石之王,是相當貴重的寶石,國際珠寶界公認的名貴寶石之一。因其特有的綠色和獨特的魅力,以及神奇的傳說,深受西方人的青睞。

5、貓眼石

由於其內部含有金紅石的針形內含物或羽毛狀的流體內含物,從適當的角度看,折射光會形成一條明亮的光帶,並可隨光線的移動而發生變化,似貓的眼睛。

⑩ 綠柱石(祖母綠、海藍寶石) Beryl

有文字記載的寶石開采歷史中最早的就是祖母綠,其最早產地紅海西岸埃及的一些祖母綠礦山,早在公元前21世紀埃及中王朝已開采。在古希臘,祖母綠被稱為Smaragldos(綠色的石頭),作為獻給女神維納斯的高貴珍寶。而今仍為世界各地人們喜愛,奉為5月誕生石,象徵著幸運或幸福綿長;它也是結婚55 周年的紀念石。其英文名稱Emerald(或Smaragd)是古波斯語「Zumurud」的誤傳拼法,漢語音譯為「助木剌」或祖母綠。

祖母綠是綠色寶石之王,也是綠柱石家族的魁首。綠柱石家族中另一個重要寶石成員是海藍寶石,其英文名稱Aquamarine,來自拉丁語,意為「海水」,即海水藍色的寶石,中世紀已流行,現為3月誕生石,象徵著沉著勇敢或勇氣。其他顏色的綠柱石還有粉紅、金黃、黃、黃褐色品種。綠柱石質的星光寶石或貓眼石多見於海藍寶石。

一、綠柱石寶石的基本特徵

礦物名稱:綠柱石

化學成分:理論化學式Be3Al2[Si6O18]。其中Be和Al可以被等價或異價離子替代,如Fe3+、Cr3+、Sc3+、Ti4+、V5+、Fe2+、Mn2+、Mg2+等。當有高價離子替代Be2+時,作為補償電價的鹼金屬離子,如Cs+、Li+、Rb+、Na+、K+,充填在硅酸根構成的環狀通道內。通道內還可分布有H2O,尤其在含鋰、銫的變種中多見。不同產地的綠柱石,主要、次要成分均有一定的變化。

晶系及結晶習性:六方晶系。常見柱狀晶體,表現為由六方柱、平行雙面和/或六方雙錐組成的聚形(圖16-2-1)。鹼性綠柱石有時會出現平行雙面發育的短柱或板柱狀形態。雙晶少見,可見束狀或放射狀集合體。柱面上常有平行c軸的縱紋。

,各品種因類質同象雜質種類和含量不同變化明顯(表16-2-1)。熔點1410~1430℃。

綠柱石耐酸,除氟氫酸外,其塊體與酸不起反應,極細的粉末溶於熱酸、鹼,尤其含鹼金屬者耐酸力較弱。

顯微特徵:不同產地的祖母綠包裹體特徵不同。如哥倫比亞祖母綠具有典型的由氣泡、液體和立方體石鹽組成的三相包裹體,還可含有黃鐵礦、鈉長石、氟碳鈣鈰礦、石英、鎳黃鐵礦、方解石,甚至祖母綠等客晶。俄羅斯西烏拉爾祖母綠包裹體以單個或成群的竹節狀陽起石為特徵。奧地利Habachtal、辛巴威Sandawana的某些樣品中,也有這種陽起石或「透閃石」纖維體。印度祖母綠的特徵是成群的六方「負晶」空穴,平行c軸排列,在底面或斜交c軸的面上投影呈「逗號」狀。巴基斯坦祖母綠經常有「鋪路石狀」圖案的液膜包裹體和被後生底面裂隙橫切的負晶、生長管以及雲母片、硅鈹石小晶體。澳大利亞Poona祖母綠中最重要的包裹體是雲母,它們和鈦鐵礦一起雜亂分布或大致平行於晶軸排列;鈦鐵礦多已蝕變為白鈦石(隱晶質,不透明到半透明,灰白色)。南非德蘭士瓦祖母綠含綠色鉻雲母或帶褐色的雲母及輝鉬礦晶體。巴西祖母綠裂隙多,包裹體相對少,一般是稀薄鋪路石狀液體膜和黑雲母,或有大的半自形負晶,可被多相充填。

海藍寶石中的包裹體主要是部分癒合的裂隙、間斷的管狀體,管可呈六方形負晶,管中可有石英、磷灰石、鈦鐵礦、白雲母等客晶。其他客晶還可有綠簾石、剛玉、磁黃鐵礦、石榴子石等。巴西和巴基斯坦的海藍寶石還有形如六方放射或十字交叉的「雪花狀星」,是由在不同方向的張裂隙/癒合裂隙中,被液體薄膜圍繞細小的鈉長石造成,可引起鮮艷的干涉色。客晶有石英、磷灰石、綠簾石、鈦鐵礦和剛玉。馬西謝(maxixe)型海藍寶石的包裹體以條紋狀和流淌狀液體薄膜為特徵,一條條的兩相包裹體中可含磷灰石。

其他綠柱石包裹體也各具特徵,如巴西的透綠柱石含細小的赤鐵礦連生在鈦鐵礦周圍;阿富汗透綠柱石中有特徵的紅褐色八面體燒綠石;黃色和金黃綠柱石可有平行排列的三相包裹體或水和二氧化碳兩相不混溶氣液包裹體;美國加州產的粉色綠柱石有獨特的桶狀、矛頭狀雲母;巴西產的粉色綠柱石有電氣石與流體包裹體伴生;澳大利亞產的粉色綠柱石包有螢石;產於美國猶他州的紅綠柱石,僅見許多分隔的、細小的流體包裹體殘留在部分癒合的裂隙中,反映其火山成因的特殊產狀。

二、綠柱石寶石的類型

綠柱石質寶石主要根據顏色分成不同品種,其中顏色不穩定的馬西謝(Maxixe)型綠柱石可包括不同色彩的異種。有的文獻把貓眼綠柱石、星光綠柱石單分為兩個品種。

(1)祖母綠(Emerald):只有中等(中亮到中暗)色調的綠色綠柱石歸入祖母綠這個名貴品種。過亮或過暗的綠色者只能歸入綠色綠柱石。「祖母綠」的顏色應是一種青翠悅目的、純綠或稍帶黃的綠色或稍帶藍的綠色,並且應該透明、沒有嚴重的瑕疵。貓眼現象可見於半透明祖母綠中,是罕見的珍品。

達碧茲(Trapiche)祖母綠是單晶祖母綠中包有鈉長石或碳質的特殊品種。哥倫比亞木佐產的是碳質包在單晶中心和六條星射的臂里,呈暗色的核和放射臂;Penas Blanco產的是帶灰色的鈉長石分布在綠色核和放射臂之間。它們的琢件呈半透明的雲霧狀。

(2)海藍寶石(Aquamarine):指淺藍色到藍色或帶綠的藍到帶藍的綠色,色調由很淺到中深的綠柱石。幾乎所有海藍寶石都經熱處理以褪去黃色組分、產生更吸引人的藍色。貓眼海藍寶石比其他的綠柱石質貓眼常見。能切出星光的海藍寶石,則是灰黃或帶褐、發黑的暗色品種。

馬西謝(Maxixe)型海藍寶石,應指深藍色(鈷藍色彩)的。其天然石易退色,市場上的這種寶石多是經γ射線或短波紫外光處理著色的。

(3)銫綠柱石(Morganite):又稱粉紅綠柱石、摩根石。包括淡粉紅、淡橙色的綠柱石。馬西謝(Maxixe)型銫綠柱石(熱處理後仍為粉紅色)也見於市場。

(4)紅綠柱石(Bixbite):又稱柏比氏石。深玫瑰色。含錳致色。

(5)金色綠柱石(Golden Beryl或Helioder):金黃、帶褐的黃色到褐色;也見貓眼金綠柱石。

(6)黃綠柱石(Yellow Beryl):純黃或帶綠的黃色的透明綠柱石。

(7)綠色綠柱石(Green Beryl):色調淡的亮綠或色調濃暗、透明到半透明的綠柱石質寶石。因其含鉻少,主要由鐵致色,所以達不到祖母綠的色彩。

(8)透綠柱石(Goshenite):又稱戈申石,是無色透明的品種。

有人也將黃綠柱石、綠色綠柱石、無色綠柱石合並為一個「普通綠柱石」品種。

三、綠柱石寶石的評價

由於不像其他寶石那樣色散強、出火強、璀璨多姿,因而祖母綠的顏色色彩及分布是評價主要考慮的因素。高質量者,必須具有強烈的中—濃艷色調的稍帶黃或藍的綠色,能給人一種柔軟的絨狀感覺;顏色要均勻,最好無色帶。裂紋和重量也是評價的重要依據。裂紋要少,但是由於祖母綠較脆,大多有裂紋,無裂紋的成品是罕見的。同樣由於性脆,祖母綠一般也較小,2~3ct或者更大的很少,如果色調好,無或少裂紋,價值就可以相當於或超過同等大小的鑽石。色調淺的即使無裂紋,價格也較低,這樣的材料即使大至5ct也非精品。還有就是要考慮切工(綠柱石質寶石有特有的梯形琢型,也稱祖母綠琢型)是否符合規范以及內含包體的多少和位置。

海藍寶石呈藍或帶綠的藍到藍綠者好,最常見帶綠的藍色者;色淺的檔次偏低。色調從很淺到中深。幾乎所有海藍寶石都在切磨後經熱處理以產生誘人的藍色。在中檔寶石中,色深的海藍寶石優於電氣石,因其裂隙常較少,透明度更高,色彩也較勻凈。特殊質量的如:馬達加斯加海藍寶石指中深度藍色、且屬常光呈此色彩的海藍寶石;巴西海藍寶指綠中帶藍的海藍寶石。馬西謝(maxixe)型海藍寶石指似鈷藍的深色調者,市場上這種原料或成品都經輻照處理,顏色未必穩定。

其他色彩的綠柱石質寶石透明度都較好。除透綠柱石之外,都以色深的為好。透綠柱石常有不同程度的藍、綠或黃色而過渡為其他品種,價值反而不如透明、無色、純凈的。莓紅色綠柱石不如粉紅銫綠柱石美,因為罕見,大到1~2克拉的價雖偏高也有人購買。

四、合成綠柱石寶石、優化處理綠柱石寶石及綠柱石寶石的仿製品

綠柱石類寶石的合成主要是祖母綠和海藍寶石。合成方法主要有水熱法和助熔劑法。水熱法合成品一般顏色均勻,色調飽和,凈度好,包裹體有誘導種晶片、針狀或釘狀平行排列的硅鈹石、容器脫落的金屬(如鉑)片及氣液包裹體。水熱法合成的海藍寶石不含Mg2+。助熔劑法的合成品主要是祖母綠,其特徵是不含水,可見種晶片、殘余助熔劑包裹體、次生癒合面、鉑片、均勻的平行生長層紋等。

綠柱石類寶石的各個品種,有多種處理和改善方法。

(1)熱處理:各種綠柱石類寶石都可熱處理,以去除或減弱雜色,如海藍寶石熱處理可去掉黃色,使綠變藍,顏色更純凈。這主要是因為在Al3+位置導致黃色的Fe3+被還原為Fe2+,但過熱會使藍色變得蒼白。由於加熱可能使寶石產生裂紋,對於價值高者,尤其是祖母綠,輕易不用熱處理去改善其顏色。熱處理也可去掉某些包裹體。

(2)輻照:高能粒子輻照也被用於處理綠柱石類寶石,改變其中變價離子的價態,或者產生或破壞色心,從而改變顏色。如輻照可以使綠柱石中的Fe2+變為Fe3+,將使綠柱石黃色調增加;使藍色變綠、無色變黃、粉色變橙。

(3)注油和染色:綠柱石寶石,常常有裂隙,因此可通過注油(或蠟、塑料)和染色來改善透明度及顏色。染色劑借蒸氣或化學反應溶在液體里,而後被吸附於裂隙與原石起反應沉澱於裂隙中。這種不常用卻易使人受騙的手法,若無化學反應又叫有色浸滲,綠的染料也可加在油或蠟、塑料里。多用在將無色刻面石或塊狀原石及淺綠色弧面石變成「祖母綠」;單純的浸滲不穩定,會退色,但有些染色也可以很穩定。注油的飾品會產生干涉色不勻的斑跡,染色者放大觀察會表現為裂隙處色濃的顏色不均勻現象。

(4)覆膜:通常是在無色或淡綠色綠柱石表麵包上一層綠色塑料。後者有熒光反應。

仿製品主要是用玻璃、塑料、釔鋁榴石和合成尖晶石仿祖母綠和海藍寶石,通過偏光性,折射率和密度容易區分它們。

五、綠柱石寶石的鑒定

與祖母綠顏色相似的寶石有:螢石、翠榴石、鈣鋁榴石、鉻透輝石、綠電氣石、綠玉髓、磷灰石、翡翠、玻璃、釔鋁榴石(YAG)、立方氧化鋯(CZ)等。區分它們與祖母綠可有針對性地選擇光性、密度、折射率、雙折射率、硬度等特徵,比較容易鑒別。區分要點見表16-2-2。

表16-2-2 祖母綠與相似寶石特徵一覽表

祖母綠與合成祖母綠的區分比較困難。除了雙折射率低到0.003~0.005(折射率在1.560~1.565)傾向定為合成石,查爾斯濾色鏡及熒光反應很難用為判據;關鍵的區分在於它們的內部特徵,主要是包裹體特徵。

不論何種方法的合成石,都會有坩堝或容器脫落的金屬成為同生包裹體出現;六邊形或方形等外觀的鉑片是合成石典型包裹體之一。助熔劑的粗大原生包裹體和一縷縷一片片的次生癒合面、鉑片、均勻的平行生長層紋是助熔劑法合成石的特徵。水熱法合成石以棉花一樣外觀的或排在平行生長線上的、細微的兩相包裹體,由錐狀兩相包裹體管和硅鈹石組成的「釘」或「劍」以及金屬片或鉑片為特徵。天然石的包裹體特徵與此大不相同,尤其是除了硅鈹石之外的礦物包裹體或三相包裹體更是天然石的明確標志。此外,紅外光譜也是一個有效區分手段,天然祖母綠有Ⅰ型水和Ⅱ型水的特徵吸收峰,水熱法合成品只有Ⅰ型水吸收峰,而助熔劑法合成品無上述兩類水的吸收峰。

用墊層綠粘膠加色仿祖母綠的三層石或二層石,則需借內部特徵(粘合層處的氣泡和/或折光性差異)鑒別;覆蓋一層塑料膜的也有類似的差異;注油或浸滲染色的祖母綠,在裂隙處有不均勻的綠色、暈彩或殘留的染料斑跡;懷疑有油存在時可用熱針試驗。當在紫外燈下見有異於祖母綠的熒光反應時,也預示著有油或染料或塑料、粘膠。其他綠柱石質寶石的合成石少見或沒有,卻有一些外觀相似的其他品種寶石。如海藍寶石與藍黃玉、堇青石、合成尖晶石,黃綠柱石與黃水晶,粉色綠柱石與粉色電氣石或方柱石,有的用折射率、雙折率即可區分,有的需結合光性、多色性和密度等來鑒別。

貓眼和星光綠柱石中,含赤鐵礦和/或鈦鐵礦包裹體多時,常帶褐色或黑色,與星光剛玉或輝石貓眼相似,折射率點測和/或相對密度估測對鑒別有效。淺色綠柱石貓眼,其管狀體特徵和包裹體組合也不同於金綠寶石和石英。

六、綠柱石寶石礦床產狀、產地簡介

綠柱石質寶石都是熱液成因的,但具體產狀有所不同。歸納起來,綠柱石質寶石有如下成因類型:

1.岩漿-熱液型

主要是花崗質偉晶岩中氣液成因的海藍寶石、銫綠柱石,以及流紋岩後期熱液的紅綠柱石。晶洞中產出的晶體透明、瑕疵少,偉晶岩脈體里罕見寶石級晶體;而沿裂隙的後期熱液脈中則有「雲英岩型」藍海寶石、銫綠柱石、金綠柱石等產出。

海藍寶石主要產於花崗偉晶岩中或與花崗偉晶岩活動相關的花崗岩體內、外接觸帶;圍岩可為片麻岩、片岩、大理岩或輝長岩、閃長岩。優質海藍寶石主要產自巴西(佔世界海藍寶石產量70%),其他著名產地有美國、馬達加斯加等。我國新疆、內蒙古、雲南、湖南、湖北及四川等省區也有產出,尤以新疆阿爾泰地區產量大,質地則因色淺或綹裂受損。其中貓眼石雖多,但顏色太淺,亮線清晰的罕見。

粉色綠柱石的主要產地有馬達加斯加、巴西、阿富汗、美國、俄羅斯、莫三比克。我國新疆、雲南僅見有樣品。金色綠柱石主要產在巴西、馬達加斯加、納米比亞、美國。我國新疆、內蒙古等地有礦化。紅色綠柱石產於美國猶他州、新墨西哥州及東阿富汗。透綠柱石主要產自美國、巴西、加拿大、墨西哥和俄羅斯。其他非祖母綠的綠色品種主要是與上述各色品種共存,主要產地包括在上述產區內。

2.熱液交代型

為熱液蝕變成因的綠柱石質寶石,以祖母綠為主。產在花崗岩侵入體交代超基性岩的邊緣及接觸帶內,祖母綠晶體中鉻、釩來自超基性岩。該類型的祖母綠主要產在俄羅斯、辛巴威、南非等國,常有綠色綠柱石等與之共存。

最著名的哥倫比亞祖母綠產在伴有碳酸鹽化和鈉長石化蝕變的低溫熱液脈內。如木佐的是在黑色頁岩中的方解石、白雲石脈中;鉻被認為來自炭質頁岩。

我國目前已在類似的地質條件下找到許多祖母綠礦化點,它們分布在新疆、甘肅、內蒙古、四川等地區。

次生的砂礦床可富集各種成因、各色的綠柱石質寶石。

閱讀全文

與巴西祖母綠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雨傘在哪個區 瀏覽:857
俄羅斯如何打通飛地立陶宛 瀏覽:1239
韓國如何應對流感 瀏覽:1009
在德國愛他美白金版賣多少錢 瀏覽:1050
澳大利亞養羊業為什麼發達 瀏覽:1514
如何進入法國高等學府 瀏覽:1571
巴西龜喂火腿吃什麼 瀏覽:1515
巴西土地面積多少萬平方千米 瀏覽:1366
巴西龜中耳炎初期要用什麼葯 瀏覽:1366
國際為什麼鋅片如此短缺 瀏覽:1730
巴西是用什麼規格的電源 瀏覽:1569
在中國賣的法國名牌有什麼 瀏覽:1448
在菲律賓投資可用什麼樣的居留條件 瀏覽:1365
德國被分裂為哪些國家 瀏覽:995
澳大利亞跟團簽證要什麼材料 瀏覽:1323
德國大鵝節多少錢 瀏覽:973
去菲律賓過關時會盤問什麼 瀏覽:1290
澳大利亞女王為什麼是元首 瀏覽:1135
有什麼免費的韓國小說軟體 瀏覽:851
申請德國學校如何找中介 瀏覽:755